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正副三和弦的运用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6
主调音乐(Homophonia)也称和声音乐(Harmonia),和声是主调音乐创作中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法),它在多声部的音乐中作为主旋律的一个声部,目的在于表现音乐的主要内容,塑造音乐形象,而其他的声部处于从属辅助性地位,也就是伴奏或伴唱声部,缺乏独立性,对主旋律起到映衬、烘托的作用,使音乐形象更为丰满、生动。
第一节和声的基本语汇一、功能和声功能和声属于欧洲大小调和声体系的范畴,以调性主音作为中心音,上下方五度为支撑,强调功能体系和声序进的逻辑性与规律性,从横向与纵向形成和声音响的有序化组织。
二、和声和弦选择与编配的好坏是决定钢琴即兴伴奏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也是钢琴即兴伴奏中极其重要的基础。
此外,不同的和弦选择也会影响乐曲风格的变化。
三、和弦由三个及三个以上的音,以三度叠置的形式排列并同时发声,叫作和弦。
1. 三和弦三和弦是最基本的和弦结构,由三个音按照三度叠置的形式构成。
最下方的音叫作根音(也叫低音),中间的音称为三音,最上方的音称为五音。
三和弦是由两个三度音程相结合构成的,而这两个音程性质的不同,构成的和弦性质也不同。
三和弦共有四种不同的类型。
(1)大三和弦:根音至三音为大三度,三音至五音为小三度。
由下至上为大三+小三。
(2)小三和弦:小三+ 大三。
(3)增三和弦:大三+ 大三。
(4)减三和弦:小三+ 小三。
2. 和弦转位不同性质的原位三和弦都有两个转位形式,第一转位叫作六和弦,第二转位叫作四六和弦。
同一和弦的转位只会改变和弦的结构形态,不会改变和弦的性质。
谱例二中以大三和弦为例,根音(最低的音)在最下方时,构成的和弦为原位和弦(I);当三音在最下方,三个音形成三度、四度排列时,构成六和弦(I6);当五音在最下方,三个音形成四度、三度排列时,构成四六和弦。
第二节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在钢琴即兴伴奏中,正三和弦是旋律配弹的基础和弦,也是核心和弦。
只有熟练掌握了正三和弦的实际运用,才能为副三和弦及色彩性和弦的逻辑性运用奠定基础。
副属和弦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应用作者:黄燕林来源:《音乐探索》2014年第02期在钢琴即兴伴奏中,副属和弦是重要的和声材料。
文章从教学实践中探索、归纳了一些方便、快捷、容易掌握的选配副属和弦的方法以供参考。
即兴伴奏;副属和弦;离调J624.1A-0116-07为了更好地适应毕业后工作的需要,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在高年级学生中开设了必修课——“钢琴即兴伴奏”。
学生们这时在钢琴演奏技术和艺术表现上日臻成熟,但对歌曲即兴伴奏却比较陌生,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即兴伴奏者要做的事是:正确划分歌曲的曲式,正确选配和弦以及选配适当的钢琴织体(主要是音型式织体)。
这当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因为这些都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钢琴即兴伴奏”课的教学就是向学生讲授即兴伴奏中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且着重于弹奏实践。
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讲授基本的曲式知识与和声知识是必要的,学生们喜欢听,因而也容易接受。
曲式方面主要讲授各种乐段、复乐段、再现单二、并列单二、再现单三、并列单三等小型曲式。
这些结构形式是歌曲旋律经常采用的。
和声方面采用自然音体系的和弦,主要是正三和弦和属七和弦。
此外,还适当采用一些副三和弦。
这些和弦虽然基本上已能满足和弦配置的需要,但有时和声色彩会显得单调乏味,不够丰富。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给和声增添新的色彩,有必要超出自然音和弦的范围,适当采用一些变音体系的和弦。
在大小调功能体系和声中,变音体系的和弦分为三种:副调和弦、本调的属功能和下属功能变和弦、交替大小调和弦。
虽然在为歌曲旋律即兴伴奏时,这三种和弦都有用武之地,但并不是所有的变音体系和弦都必须用完。
实践证明,只有一部分有使用价值,而副调和弦中使用最多的是副属和弦。
每一首歌曲旋律都采用某一个基本调性,叫做主调。
除主和弦是大三和弦或小三和弦外,其调式音阶上还有其他大三和小三和弦。
将这些大三和小三和弦当做临时的主和弦,叫做副主和弦,其所属的调叫做副调。
即兴伴奏教学系列34——C大调副三和弦的使用首先,贴出前三十三集的传送门:即兴伴奏教学系列01——认识即兴伴奏即兴伴奏教学系列02——音程即兴伴奏教学系列03——音程续和大调音阶即兴伴奏教学系列04——调号和十二个大调即兴伴奏教学系列05——音的名称和小调音阶即兴伴奏教学系列06——音的名称和小调音阶即兴伴奏教学系列07——初识和弦即兴伴奏教学系列08——C大调正三和弦的练习即兴伴奏教学系列09——C大调属7和弦的练习即兴伴奏教学系列10——一种最常用的音型(强拍八度低音)和踏板的使用即兴伴奏教学系列11——和弦转位和终止六四即兴伴奏教学系列12——和声外音即兴伴奏教学系列13——和弦配置法则即兴伴奏教学系列14——初识无旋律伴奏即兴伴奏教学系列15——无旋律伴奏之分解和旋即兴伴奏教学系列16——G大调的音阶与和弦即兴伴奏教学系列17——G大调的正三和弦和终止六四即兴伴奏教学系列18——无旋律伴奏之G大调和F大调的五种音型即兴伴奏教学系列19——另一种弹奏体系和更多的音型即兴伴奏教学系列20——其他大调的音阶与和弦即兴伴奏教学系列21——右手的升级:加弹和弦音上篇即兴伴奏教学系列22——右手的升级:加弹和弦音下篇即兴伴奏教学系列23——开始学习副三和弦:II6代IV即兴伴奏教学系列24——暂变调:重属和弦之一即兴伴奏教学系列25——暂变调:重属和弦之二即兴伴奏教学系列26——暂变调:重属和弦之三即兴伴奏教学系列27——暂变调:重属和弦之四即兴伴奏教学系列28——暂变调:重属和弦之五即兴伴奏教学系列29——暂变调:重属和弦之六即兴伴奏教学系列30——无旋律伴奏(加入重属和弦)即兴伴奏教学系列31——无旋律伴奏(加入重属和弦)续即兴伴奏教学系列32——开始副三和弦:II和弦和VI和弦即兴伴奏教学系列33——开始副三和弦:III和弦和终止式总结上两节课给大家初步介绍了副三和弦,从这节课开始,通过具体的乐曲来学习副三和弦的配置。
钢琴即兴伴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加入即兴钢琴伴奏是初中音乐教学中一种增设学生审美体验的方式,对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解力、感知力也有很大帮助。
作为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常设环节,如何提高钢琴即兴伴奏的效果应当被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加以研究。
本文将针对初中音乐课程教学,围绕钢琴即兴伴奏阐述相关内容。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初中;音乐教学引言:钢琴即兴伴奏就是教师不依靠任何伴奏谱为歌曲或演唱弹奏伴奏。
在实践当中证明,优质的即兴伴奏能够进一步衬托出歌曲或乐曲的情感内涵,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调动学生在音乐鉴赏和演唱中的情绪,意义非凡。
1.初中音乐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的优势分析即兴伴奏因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和多变性的特点,与依照乐谱伴奏大不相同,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首先,对于教师来说,即兴伴奏无需提前练习,不用掌握正谱的弹奏技巧,课上当场即手到擒来。
当然这也对教师的即兴编创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其次,每一名学生在演唱歌曲时都会显露出自己的风格,他们的音色及表现的情感不同,如果教师能够用钢琴即兴伴奏来突出每一名演唱者的演绎特征,能够更好的突出学生的长处,使他们进入更好的演唱状态。
另外在学习新的歌曲时,教师还可以用即兴伴奏来引导学生在音准、速度、力度上的准确控制,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歌曲的唱法。
1.初中音乐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的音型选择伴奏音型就是不同陈述形式的和弦,即兴伴奏尽管可以随意的应用各种音型,但总结起来均离不开分解式、半分解式、和弦式三种。
只有在不同的需要下合理的选择伴奏音型,才能使即兴伴奏的效果理想化。
2.1和弦式伴奏音型和弦式伴奏音型就是以和弦的原型直接出现的一种伴奏音型,在应用中多采用四分音符单位来进行钢琴伴奏,能够表现出歌曲的铿锵有力,激情昂扬。
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中的《一二三四歌》是一首军旅歌曲,无论是歌词、节奏还是旋律都表现出了一种积极、昂扬的气势。
为了进一步体现出歌曲塑造的军人坚毅、果敢的形象,教师就可以采用和弦式伴奏音型来完成即兴的钢琴伴奏。
浅析钢琴即兴伴奏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摘要】钢琴即兴伴奏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之一,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方面显得十分的重要,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即兴伴奏;伴奏技能;教学作用即兴伴奏简单的说就是在没有伴奏乐谱的情况下,仅仅根据一条旋律甚至是部分旋律,在脑中形成和声的配置和音型织体的编配脉络,并快速即时的在钢琴上演奏出来,给演唱者或是演奏者进行伴奏,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之一。
钢琴即兴伴奏强调即时性、不可逆转性和即兴性。
当然,教师上课前也可以事先做一些准备,如:通读乐谱、哼唱旋律来感受一下歌曲的基本情绪和风格,分析一下歌曲的调式、和声,并标记功能记号;设计歌曲的伴奏音型与奏法等等。
也就是说,我们音乐课堂上的即兴伴奏并不是杂乱无章,它是根据歌曲和教学实践的需求灵活地运用,要求教师的即兴伴奏既要有章法,也不像伴奏谱那样精心设计,严格规范。
只有教师具备合理高超的钢琴即兴伴奏技能,才能使我们的音乐课教学更加完美。
一、钢琴即兴伴奏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案例:在一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中,两位老师分别上了《摇篮曲》这课,在课堂上,为其伴奏的情况如下:教师甲:《摇篮曲》1=G4/4现象描述:教师在为歌曲配伴奏时,只用了主和属七和弦,但效果很好;在伴奏音型上则采用了半分解和弦连音奏法,有一种起伏摇曳,动静结合的感觉,表现了摇篮曲特定的形象。
课堂上,学生完全沉浸在了甜美、安谧的氛围中,也唱出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效果非常完美。
教师乙:《摇篮曲》1=G4/4现象描述:教师为歌曲编配了多个和声,但是听上去的感觉很凌乱,整堂节课学生兴趣没能被提起来,感受不到歌曲的美,没能很好的完成教学预期目标。
从上述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两位教师不同的钢琴伴奏水平收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只有具备娴熟的钢琴演奏能力,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而良好的钢琴即兴伴奏在音乐教学中起到定调、突出节奏和旋律、塑造音乐形象、渲染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对歌曲作品的感受力与表现力等重要的作用。
第一讲顺指法在带旋律的即兴伴奏中,右手指法的安排是初学者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
合理安排指法,不仅方便弹奏,而且直接影响乐句的完整性及歌曲思想感情的表达。
右手指法弹奏规律一般有:顺指法、扩指法、缩指法、穿指法、跨指法、重复音换指法和长音换指法等。
本讲重点学习顺指法,其他六种指法将在以后几讲中分别讲述。
一、顺指法当曲调从某个音开始向上或向下级进不超过五度时,指法可按五个指头的顺序来安排,这种指法叫做“顺指法”。
顺指法是曲调弹奏中最基本的指法。
如:例1-1。
二、课堂练习(1)(2)(3)三、弹奏要求(一)用连音弹奏法弹奏上例,即第一个音与第二个音起落需在同时进行,然后用断奏进行练习。
(二)每句弹完后应用腕力将手稍提以离键。
(三)先用慢速练练习,之后,再逐遍加快速度,直至手指灵活,不再看键。
(四)先用C调练习,然后分别用升号调G、D、E与降号调F、b B、b E进行练习。
四、课后作业:(一)以不看键方式分别用G、D、E、F、b B、b E等调弹奏以上练习。
(二)用左手弹奏以上乐曲,并做移调练习。
第二讲八度伴奏法即兴伴奏的主要目的是烘托主旋律,加强并提高歌者的演唱情绪,共同塑造完美的音乐形象。
伴奏形式依伴奏者的钢琴弹奏与伴奏理论水平的高低而千变万化。
初学者一般常用的伴奏形式即是八度伴奏,其优点是节奏鲜明、旋律清晰,简单易学,但表现效果较为平淡。
一、八度单音伴奏左手用一指弹每拍第一音的低八度音,一拍一下。
如:例2-1。
二、八度双音伴奏在八度单音的基础上,用左手五指同时加弹左手一指所弹奏的低八度音,即成为八度双音伴奏。
(一)和声式:左手八度双音同时弹奏,表现坚定有力的情绪。
如:例2-2。
(二)旋律式:左手八度双音先后弹奏,表现活泼欢快的情绪。
如:例2-3。
三、课堂练习及弹奏要求(一)手指的八度架子要准确、手腕要放松。
(二)左手用力要轻柔,音量要低于右手音量的三分之一。
(三)先用慢速练练习,之后,再逐遍加快速度,直至手指灵活,不再看键。
副三和弦的配置与使用上一课介绍了副三和弦,也讨论了它们与正三和弦的关系,以及和弦之间的连接。
现在,我们可使用的和声材料就多了!我们有本来的三个大三和弦,有终止的,有转属调的II 7-V,现在再加上三个副三和弦,和声上的素材就多了,音响也就更丰富了。
现在我们要实际的把这些材料配置在乐曲中。
本课特别强调副三和弦的配置,与其前后和弦的连接关系。
在配置和弦之初,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1)乐曲的开头是主和弦。
(2)何处是乐句、乐段的终止,该用什么终止式。
(3)视旋律对和弦的显示,以决定其该使用的和弦。
(4)要建立对和弦敏锐的听力,知道和弦的音响,加以选择配置。
现在就用一首诗歌为例,为它加上副三和弦,以配置其和弦。
耶和华是爱 4 / 4拍改用C大调以简谱(请自己改写成五线谱)记谱和弦讨论:(○1○2○3……表示小节。
)○1开头是主和弦C,I,这是可以确定的。
○2旋律的音,显示可以是IV(F),也可能是I(C),但当我们学了副三和弦,就要用V I(Am)代I,这是优秀的选择,IV与I的音响均不及V I(Am)漂亮,而且与后方○3的连结,这正是V I的位置。
○3在I-V I之后,该是IV的位置了,旋律是re,当然就是I I6代IV的使用了。
用I I6要比用I I(Dm)好。
(在喜乐赞美主900首中,用的是Dm,若用Dm(I I)其旋律音就与和弦的强拍形成8度,若用I I6,(Dm/F)则是6度,是我们所爱的音程。
)○4旋律的mi有两个选择:我们可以选择主和弦C(I),若选择C(I),我建议○3的3、4拍改成V(G),改成V级后,在○3○4小节就作成不完全复合终止式了,这4小节和弦的进行就是:但我们却未采用这个,因这是个扩充的乐句,8个小节才是一个乐句。
因此,第4就不用终止,而改用I I I(Em),我们发现I I I(Em)的音响别致,用I I I代I。
○5就旋律的显示,此小节可是I I I,也可是I(C),但当○4用了I I I,○5就不要再用I I I了,还有一个原因:○5○6○7○8是后半句的另起,既是另起就再从I(C)开始吧!○5○6进入○7○8一看既知是前乐句的结尾,既是乐句的结尾,就该用终止式了,此处是用半终止。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若干思考■庆歌乐高峰莲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通过实践训练,使学习者达到自如地对歌曲进行键盘和声和音型织体的合理编配,并熟练地完成为为歌曲弹奏伴奏的学科。
钢琴即兴伴奏已经成为社会上广大音乐专业工作者、在校师范生、文艺团体的演职人员迫切需要掌握和具备的一门技术和实用操作能力。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已经在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中开设,是一门有明确针对性的、富于实际操作、有具体用途的伴奏学问,是与钢琴“正谱”伴奏相得益彰的艺术活动。
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伴奏艺术领域中的一种常见的技能方式,与弹奏现成乐谱的钢琴“正谱”伴奏不同,是一种没有事先谱成乐谱,未经事先练习,没有经过缜密的思考和充分的准备,凭着伴奏的经验和对乐曲的理解而临时即席创作和表演的特殊艺术方式。
钢琴伴奏是一种“创作”,属于文艺理论层面所讲的“二度创作”范畴,是与基本乐理、和声、钢琴弹奏技术等学科知识相关联的综合创作。
钢琴伴奏者虽然是“绿叶配红花”的陪衬角色,但对于弹奏者来讲,是对学习者自身整体艺术感觉的培训过程。
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是“快速”、“简易”、“多变”,不拘泥于千篇一律的固有形式,深刻地反映出艺术活动的再创造性。
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者们都希望自己能够自如地进行弹奏,但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以下笔者通过几方面对教学的思考来与大家共同进行探讨。
一、目前的现状和对教学的思考从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在校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对于钢琴即兴伴奏这门课程的学习处于不良状态,固有的学习模式制约着他们,音乐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没有被进行整合,学习很被动;从目前的社会需求和调研的情况来看,各中小学、幼儿园的音乐教师以及社会上有志于音乐艺术的业余人士亟需进行有关钢琴即兴伴奏学习的培训。
在他们的日常教学和艺术活动中,需要培养和提高基本的即兴伴奏能力以及理论知识。
从对中小学中年音乐教师群体的调查中可以得知,绝大部分由于较早从事音乐行业,有关音乐专业的技巧和理论知识学习都不系统,知识结构不完善;社会上有志于音乐艺术的业余人士,则更亟需进行培训,他们更需要学习基本的乐理、和声等专业知识和实际运用键盘的能力。
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作者:王佩玲来源:《艺术教育》2013年第02期【内容摘要】钢琴即兴伴奏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所必备的职业技能,也是音乐课堂和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之一。
钢琴即兴伴奏要求演奏者在短暂的时间内创作并弹奏出恰如其分的旋律。
它强调伴奏的即时性、不可逆转性和即兴性。
要求伴奏者具备较强的移调能力、视奏能力、和声织体的运用能力、感悟能力、反应能力、音乐想象能力、创作能力以及良好的钢琴弹奏技术。
【关键词】即兴伴奏运用伴奏织体一、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歌唱教学中的运用在歌唱教学中如何运用钢琴即兴伴奏,是每位钢琴伴奏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艺术。
是声乐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用歌曲的感染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学习歌曲的兴趣,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钢琴即兴伴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在唱歌教学中最好采用钢琴即兴伴奏,这样不仅便于准确地掌握音调、固定音调,还可以训练学生的音准和听觉,而且便于学生对难点节奏、小节的把握,使学生真正学会歌曲并熟记旋律。
2.在学习歌唱的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不仅可以突出歌曲旋律,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音高与节奏,还可以运用和弦的转换与推进突出歌曲的重点与高潮,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中心思想及进行情感表达。
3.唱歌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发声练习、复习旧歌、范唱、教唱新歌、解决难点、巩固过程等各个环节都可以适当运用钢琴即兴伴奏,其时机与伴奏方式可灵活掌握。
但次数不宜过多,并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学习能力而定。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欣赏歌曲教学的钢琴即兴伴奏的运用(一)抒情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运用抒情歌曲是歌曲中常用的一种体裁,其特点是旋律、节奏、节拍、和声、结构、力度、和弦的选择等方面都比较自由,感情比较细腻、富于诗情画意,速度一般比较慢。
比如小学音乐课堂欣赏曲中的《摇篮曲》,就是比较典型的抒情曲。
虽然小学音乐中多是比较易懂的抒情曲,但学生大多不懂抒情曲的节奏及旋律特点。
石嘴山联合学院
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教案
系部:艺术教育系
教师姓名:王晓宁
时间:2014年10月
教学主题:正副三和弦在儿歌伴奏中的运用
备课时间:2014年10月27日
课时:4课时
一、教材分析:《儿童歌曲大全》是一本以儿童歌曲为主的教材,本节课选取了本书中《上学歌》、《小毛驴》、《我是一个粉刷匠》三首曲目为主要讲解内容。
而即兴伴奏中正三和弦和副三和弦在小调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和弦,但是他们怎么在幼儿歌曲中区分开来,合理的编配就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主要任务是要让学生能够自弹自唱,掌握这三首曲目。
二、学情分析:12级双高班在钢琴科目中,学生大都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节奏和音符,经过了一年多的指法练习,五线谱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他们都存在不会为儿歌编配伴奏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组织实施了本节课。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如何运用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为大调歌曲编配伴奏,那么,结合大调,本节课来学习如何为小调歌曲来编配伴奏。
通过示范讲解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出小调儿童歌曲编配的基本步骤。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小调正三和弦、副三和弦的基本知识。
学习给幼儿歌曲编配伴奏的基本步骤。
2、掌握并用正三和弦、副三和弦为小调儿童歌曲配伴奏的方法。
3、以视觉、听觉为先导,创设音乐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儿童歌曲伴奏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学习给小调幼儿歌曲编配伴奏的基本步骤。
五、教学难点:熟练运用正三和弦、副三和弦为小调幼儿歌曲编配伴奏。
六、教学策略:
1、教法:讲授法、示范法、启发法、指导法、总结评价法
2、学法:观察学习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
1、学生分组练习:学生展示C大调、a小调的音阶。
2、师生共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教师展示、讲解:
4、导入:教师新授正三和弦、副三和弦为小调歌曲配伴奏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二、讲授新课
(一)教师讲授、引导: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大调、小调的音阶、琶音有哪些?和弦有哪些?
(二)教师讲解:
1、在C自然大调中,找出它的正三和弦是哪几个?副三和弦是哪几个?
2、在a自然小调中,找出它的正三和弦是哪几个?副三和弦是哪几个?
(三)实际运用与操作:
如何运用大调的正副三和弦为C大调歌曲《小毛驴》编配伴奏?
引出给大调幼儿歌曲编配伴奏的基本步骤:大调中三和弦的连接法
1、分析调式
2、找出大调式中的正副三和弦
3、根据方法和规律编配和弦(和弦连接法)
4、编配和弦
5、确定节拍和伴奏音型
(四)学生实践:根据给大调式幼儿歌曲编配伴奏的基本步骤学生进行编配,教师辅导。
将C大调儿歌进行移调练习,弹奏F大调。
四、课堂总结:本节课针对不同风格的幼儿歌曲,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和弦和伴奏音型,从而使得学生从中感受到不同的儿歌要有不同的伴奏音型和伴奏和弦。
五、作业1、熟练弹奏大调正、副三和弦和弦连接
2、为C、F大调儿歌《上学歌》、《粉刷匠》配伴奏。
六、教学反思: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是一门较为“年轻”的课程,广泛开设于我国大中专院校的音乐专业,但缺乏规范的教材理论体系和教学方法,所以我们要以培养学生为歌曲进行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为目标。
我个人认为发展钢琴即兴伴奏这门学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解决部分学生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欠缺的这个问题,着重从和声基础知识,歌曲分析能力,伴奏音型运用这三个方面抓起,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二是要解决学生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参差不齐的问题,着重从三个方面抓起,一抓小,先从低年级抓起;二抓弱,从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薄弱的学生开始补课;三抓强,就是要发挥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强,这些学生的示范带头作用,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三是要解决学生钢琴演奏技巧问题,这里面也有程度不同的问题,有的学生是童子功,有的学生是初学者,有的学生基本不会,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分门别类加以指导,用一个较短的过程,解决好这部分学生的钢琴演奏技巧最基本的问题,否则,无法完成钢琴即兴伴奏这项学习任务。
四是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尤其在编配伴奏音型时,有意让学生为一首作品多设计几种方案,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改进,遵循一条,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千锤百炼的过程。
总之,钢琴即兴伴奏作为一门新兴、实用的学科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已经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自身的特色与价值。
我们应该从音乐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出发,认真对待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要把钢琴即兴伴奏与音乐专业的其他学科建设联系起来,与艺术性和技术性联系起来,与重视和加强人才培养联系起来,积极推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发展,充分发挥钢琴即兴伴奏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