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国际金融机构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81
第九章金融机构体系一、名词解释1、金融机构:( P198)指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也被称为金融中介或金融中介机构。
2、管理性金融机构:(P199)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金融管理监督职能的机构,主要有中央银行、金融管理局、证监会、保监会等。
6、中央银行:( P204)指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
7、政策性银行:(P208)指由政府发起或出资建立,按照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在限定的业务领域从事银行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8、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P210)是在特定时期,政府为解决银行业不良资产,由政府出资专门收购和集中处置银行业不良资产的机构。
9、信托投资公司( P210):是以受托人身份专门从事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其基本职能是接受客户委托,代客户管理、经营、处置财产。
10、财务公司:(P211)是由大型企业集团成员单位出资组建,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11、金融租赁公司:( P212)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和供货人的选择或认可,将其从供货人处取得的租赁物按合同约定出租给承租人占有、使用,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交易活动。
12、中国人民银行:( P204)是一国最重要的金融管理当局和宏观经济调控部门。
13、银监会:( P205)制定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的规章制度和办法;审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业务范围;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14、证监会:( P206)研究和拟定证券期货市场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起草证券期货市场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证券期货市场的有关规章制度;统一管理证券期货市场,按规定对证券期货监督机构实行垂直领导;15、财务公司:(P211)通过在货币市场上发行商业票据和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来筹资,资产业务以发放消费信贷为主。
第九章国际金融机构及协调1.试比较IMF与世界银行的基本职能与业务活动。
答:(1)IMF的主要职能是:①为成员国提供国际货币合作与协商的场所;②确立成员国在汇率政策、与经常项目有关的支付以及货币的兑换性方面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并实施监督,从而保证有秩序的汇兑安排和汇率体系的稳定,消除不利于国际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避免成员国操纵汇率或采取歧视性的汇率政策以谋求不公平的竞争利益;③向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成员国提供必要的临时性资金融通,以使其遵守上述行为准则,并避免采取不利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
IMF的业务活动围绕其宗旨服务,主要有:检查和监督各国和全球经济与金融发展,并向成员国提出经济政策建议;向成员国融通资金,以支持旨在纠正国际收支问题和促进可持续增长的调整和改革政策;在其专长领域内,向政府和中央银行官员提供广泛的技术援助和培训。
IMF主要负责国际货币事务方面,其主要任务是向成员国提供解决国际收支暂时不平衡所需的短期外汇资金,以消除外汇管制、促进汇率稳定和国际贸易的扩大。
(2)世界银行主要负责成员国的经济复兴与开发,致力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消除贫困,并向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经济的中、长期贷款。
世界银行虽然是营利性组织,但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根据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议》第一条,世界银行的宗旨是:①对用于生产性目的的投资提供便利,以协助成员国的复兴与开发;②以担保或参加私人贷款和私人投资的方式,促进私人的对外投资;③用鼓励国际投资以开发成员国生产资源的方式,促进国际贸易的长期的均衡发展,并维持国际收支平衡;④与其他方面的国际贷款配合提供贷款担保。
世界银行的主要业务是贷款业务。
成立之初,贷款重点是帮助发达国家复兴经济。
1948年以后重点开始转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开发资金,其中主要是对中等收入国家提供贷款。
2.IMF、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的贷款对象、贷款条件各有什么特点?答:参见下表9-1。
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也被称为金融中介或金融中介机构管理型金融机构: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有金融管理监督职能的机构。
商业性金融机构:是指以经营存放款、证券交易与发行、资金管理等一种或多种业务,主要目标是追求利润。
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是贯彻落实政府的经济政策。
中央银行: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政策性银行:由政府发起或出资建立,按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在限定的业务领域从事银行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信用合作机构:是一种群众性合作制金融组织。
有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在特定时期,政府为了解决不良资产,有政府出资专门收购集中处置银行也不良资产的机构。
信托投资公司:是以受托人身份专门从事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其基本特征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财务公司:由大型企业集团成员单位出资建立,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金融租赁公司:是以金融租赁业务为其主要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212汽车租赁公司:汽车租赁公司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履行开放汽车消费信贷的承诺而新设立的一类非银行金融机构。
212证券交易所:是专门提供买卖证券的设施和交易的场所。
213保险公司:是收取保费并承担风险补偿责任,拥有专业风险管理技术的金融机构组织。
21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为协调国际间货币政策和金融关系,加强货币合作而建立的国际性金融机构。
1945年12月成立,总部设在华盛顿。
信用合作机构: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信用服务世界银行集团的构成: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国际开发协会,国际投资争端处理中心,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按业务内容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银行类金融机构是指可以发行存款凭证的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及信用合作社等存款类机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基金。
第三节国际储备知识点:国际储备的含义与来源(高频考点)(1)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①可得性;②流动性;③普遍接受性。
(2)国际储备的来源①国际收支的顺差;②政府黄金存量;③外汇市场干预;④国际信贷;⑤特别提款权的分配;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头寸。
【真题·多选】作为国际储备资产,必须满足的条件有()。
A.盈利性B.可得性C.流动性D.风险性E.普遍接受性『正确答案』BC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含义。
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满足的条件:可得性、流动性、普遍接受性。
【真题·单选】特别提款权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成员国,每()年分配一次。
A.1B.3C.5D.1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来源。
特别提款权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成员国,每5年分配一次。
知识点:国际储备的构成与作用(一)国际储备的构成1.黄金储备2.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当今国际储备的主体,在世界国际储备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外汇储备量最大的国家,2018年年末,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为30727.12亿美元。
3.储备头寸——也称为普通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基本的一项贷款。
用于解决成员方国际收支不平衡,但不能用于成员方贸易和非贸易的经常项目支付。
4.特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无偿分配给成员方用以补充现有储备资产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70年创设特别提款权,并按成员方认缴份额向其分配。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做出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的决定,SDR货币篮子由原来四种货币相应扩大成五种,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权重相应为41.73%、30.93%、10.92%、8.33%和8.09%,新的SDR货币篮子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
(二)国际储备的作用①弥补国际收支赤字——这是一国持有国际储备的首要作用;②调节本币汇率——这是国际储备的重要作用之一;③充当信用保证。
《金融机构体系教案》课件第一章:金融机构体系概述1.1 金融机构的定义与功能介绍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念解释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1.2 金融机构的分类描述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分析各类金融机构的特点和作用1.3 金融机构体系的组织结构介绍金融机构体系的层次结构阐述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2.1 中央银行的基本概念与职能解释中央银行的定义和作用阐述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2.2 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介绍货币政策的定义和目标分析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和方法2.3 货币政策的工具与效果描述中央银行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探讨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和效果第三章:商业银行与信贷业务3.1 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结构介绍商业银行的定义和主要业务阐述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3.2 信贷业务的基本概念与流程解释信贷业务的定义和种类描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基本流程3.3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信贷政策介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阐述商业银行信贷政策的重要性和制定过程第四章:投资银行与资本市场4.1 投资银行的基本概念与业务解释投资银行的定义和主要业务阐述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4.2 资本市场的分类与功能描述资本市场的基本分类和特点解释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资本市场的作用4.3 投资银行的业务创新与发展趋势探讨投资银行业务的创新方向和发展趋势分析金融科技对投资银行业的影响和挑战第五章:保险公司与保险业务5.1 保险公司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结构介绍保险公司的定义和主要业务阐述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5.2 保险业务的基本概念与种类解释保险业务的定义和种类描述保险公司保险业务的基本流程5.3 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与保险政策介绍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阐述保险公司保险政策的重要性和制定过程《金融机构体系教案》课件第六章:政策性银行与开发金融6.1 政策性银行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结构介绍政策性银行的定义和主要任务阐述政策性银行的组织结构和运营特点6.2 开发金融的基本概念与作用解释开发金融的定义和目标分析政策性银行和开发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6.3 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与业务运作描述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的特点和优势探讨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运作模式和风险管理第七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7.1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介绍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分类解释不同类型金融市场(如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的功能和参与者7.2 金融工具的基本概念与种类解释金融工具的定义和特征阐述不同种类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的特性及其在市场中的应用7.3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与交易机制描述金融市场中各类参与者(如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金融机构)的角色和行为探讨金融市场的交易机制和监管体系第八章: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8.1 金融科技的基本概念与影响介绍金融科技的定义和发展趋势分析金融科技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影响8.2 金融创新的基本概念与类型解释金融创新的定义和类型探讨金融创新在金融服务和产品中的应用和挑战8.3 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描述金融科技带来的监管挑战讨论金融监管在金融科技时代的应对措施和政策第九章:国际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9.1 国际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结构介绍国际金融机构的定义和主要任务阐述国际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9.2 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与作用解释国际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分类分析国际金融市场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9.3 国际金融体系与合作描述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机制探讨国际金融合作的重要性和实践案例第十章:金融机构的伦理与社会责任10.1 金融机构伦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介绍金融机构伦理的定义和重要性阐述金融机构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和行为标准10.2 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解释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定义和内容探讨金融机构在社会和环境责任方面的实践和挑战10.3 金融机构伦理与社会责任的监管与提升描述金融机构伦理和社会责任的监管机制讨论提升金融机构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金融机构的分类及其特点需要重点关注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它们在金融机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习题答案第九章国际金融机构及协调本章重要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一个致力于推动全球货币合作、维护金融稳定、便利国际贸易、促进高度就业与可持续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的国际组织。
它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
世界银行集团: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等5个机构组成。
其中,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和国际金融公司是三个具有融资功能的金融机构,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是两个服务性附属机构,这五个机构分别侧重于不同的发展领域,但都致力于实现减轻贫困的最终目标。
国际清算银行:是指在1930年5月,由英、法、德、意、比、日等国的中央银行与美国的三家大商业银行(摩根银行、纽约花旗银行和芝加哥花旗银行)组成的集团联合组建成立的国际组织。
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行,是一个类似于世界银行,但只面向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金融机构。
根据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签署的决议,亚洲开发银行于1966年正式成立,总部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
亚行规定,凡属于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的成员和准成员国,以及加入联合国或联合国专门机构的非亚太地区的经济发达国家均可加入亚行。
因此,亚行的成员除了亚太地区的国家和地区以外,还有欧洲地区的国家。
全球性国际金融协调:是世界各国通过签订国际协议、成立有关国际金融组织、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国际经济交往的国际金融体系等方式来解决那些仅靠少数几个国家或个别地区无法解决的国际金融问题的一种国际金融协调方式。
区域性金融协调:一个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在货币金融领域内所实行的协调。
《巴塞尔协议》:是对巴塞尔委员会创立的各种关于监督机构之间分担责任的主要准则的统称。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新的巴塞尔协议已于2003年4月最终定稿,各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来调整、适应和发展必要的匹配系统与程序,以便符合新协议的标准要求。
2006年新巴塞尔协议将正式生效,预计届时它将广泛应用于现已执行旧规则的100多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