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及答案(二)
- 格式:doc
- 大小:354.00 KB
- 文档页数:9
第 1 页 共 9 页 2018年安徽中考模拟卷(二)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 句,不得多选......)
①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②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④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关雎》)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⑦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⑧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
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幸福是什么?如果用颜色来形容,幸福应该是温暖的黄色、热烈的红色;如果用声音来比喻,幸福又是激越的高音,低婉的小调;如果用味道来打比方,幸福则为甜密密的滋味,是远赴外地的游子吃到的母亲亲手pēng调的家乡菜。幸福是独处的寒梅,是那种能在平凡中寻找欢乐,能用乐观开朗的心去面对生活的心灵,用心灵去认真地品味幸福。幸福只是生活的一种调味剂。敞开心灵,幸福并不遥远。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pēng( )调 独处.(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2分)
(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3分)
敞开心灵,幸福并不遥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2 页 共 9 页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甲】他让战友们走出以后,才取下了铁锁,放入衣袋,作为一种特殊的纪念品。他相信,这把象征着美蒋反动派特务统治的大铁锁,将来会和许多缴获的战利品一样,陈列进革
命博物馆里去的。
【乙】这时,正在这时候,窗子那儿有一个最美丽的歌声唱起来了,这就是那只小小的、活的夜莺,它栖在外面的一根树枝上,它听到皇帝可悲的境况,它现在特地来对他唱点
安慰和希望的歌。
(1)甲文选自《________》,文中的“他”是________(人物)。
(2)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_(国家)的安徒生,文章最后皇帝跟着小女孩走向________,去了解
百姓们的真正生活。
4.校团委准备开展以“走进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2分)
(1)为了营造活动气氛,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这次活动,某同学收集了一些资料,准备张贴在宣传栏里,但其中部分内容存在问
题,请你按提示帮他修改。(4分)
【A】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众多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国庆等。【B】这些传统节日,或凝聚了团圆和美的美好观念,或寄托了贵和尚中的和谐追求,或传播着人伦孝悌的血脉亲情,或弘扬着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操。传统节日珍存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记忆,折射出千百年来积淀凝聚的民族认同。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传
统节日似乎越来越没“味儿”了……
①【A】处句子存在问题,应将“________”删去。(2分)
②【B】处句子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2分)
(3)有的同学说,传统节日已经过时,对此,你有何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8分)
善借者赢天下
王 飙
①人生有涯,事业无疆。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他们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
第 3 页 共 9 页 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所以,唯有善
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
②丹尼尔·洛维格是美国有名的亿万富翁。其实,他孤身奋斗拼搏到了近40岁的时候还是个穷人,成为船主的梦想还是镜花水月,前途一片暗淡。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借银行的钱筑自己的梦呢?当时正有一艘旧货船出售,他成功地说服了一家银行,以这艘旧货船作抵押贷款,买下后将之改为油轮包租出去。随后,他又到银行借到另一笔贷款,买了第二艘货船,将之改成油轮出租。几年之后,他靠“借”拥有了自己的船队;也是靠这个“借”字,他获得了滚雪球式的发展,最终登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丹尼尔以“借”来成就
自己梦想的智慧,连奥纳西斯和尼亚斯这两位大名鼎鼎的希腊船王也自叹不如。
③其实,借的艺术和智慧,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里,可谓花开烂漫,果实累累。先秦时期的荀子就写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的意思便是“借”。纵观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凡是能取得天下者,莫不是善借之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应该是刘邦。一个白手起家的亭长,最终登上了皇位,之后他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刘邦正是借助这三人超凡卓绝的智慧,最终取得了天下,“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试想:仅靠刘邦一人之力,他是项羽的对手吗?而此三子虽为人中豪杰,但若不借助刘邦宏伟远大的理想抱负、宽广如海的气度胸怀和高妙超逸的用人智慧,那么,
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很难成就自己的宏业伟绩。
④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薛宝钗之口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人生在世,谁不渴望像丹尼尔那样成就自己的梦想?谁不渴望像刘邦那样铸就辉煌的人生?成功的港湾是美丽的,也是人人向往的。你要善于借助外在的力量,让自己理想的航船到达成功的彼岸。庄子有言:“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意思是说,大鹏鸟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因此,不管你是“借鸡生蛋”,还是“借风腾云”;也不管你是“借水行舟”,还是“借力打力”;更不管你是“猛虎借山”,还是“蛟龙借海”。只要你借得巧妙,借得聪明,自然就能借来人生事业的风生水起,借来平生抱负的
宏图大展。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6期,有改动)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4 页 共 9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④段中画线的两个问句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借”是门大学问。结合选文及下列材料,说说你对“善借”二字的理解。(4分)
材料一:张先生急于用钱,向地下钱庄借了高利贷,结果落入对方陷阱,差点就家
破人亡。
材料二:某企业照搬国外营销模式,意在大展宏图,却因人员素质、市场环境等方面
的问题而卡壳,不仅没有获得预期效益,反而造成巨大浪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2分)
捉虱子的游乐场
①一个秋高气爽的上午,我带着儿子来到大广场的游乐场,却发现往日热闹的游乐场变得一片寂静,仔细望去,竟然有一对衣衫褴褛的母女依偎在那个彩虹状的滑梯上。这对母女旁若无人地晒着太阳,五六岁大的女儿惬意地闭着眼睛,满脸污痕的母亲则仔细捉着女儿头上的
虱子,阳光耀眼,她们身上散发出阵阵臭气,让往日里如织的行人全部躲得远远的。
②我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却拗不过五岁的儿子,他用含着眼泪的大眼睛看着我,希望我兑
现带他到游乐场玩的诺言。
③无奈,我只得来到游乐场门口,卖票的老人对我说:“票价两元。”我皱皱眉,对他说:“里面有对流浪母女,身上这么脏,还长虱子,能不能让她们出去?”老人看了看我,说:
“她们交钱了,有什么理由赶她们出去呢?”
④我无言以对,只好交了钱,带着儿子进入空荡荡的游乐场。
⑤看到儿子蹦蹦跳跳地冲向最喜爱的彩虹滑梯,我急忙一把拉住他,告诉他那里脏,有虱
子,没想到儿子眨着大眼睛对我说:“什么是虱子?那里只有两个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