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162.15 KB
- 文档页数:2
亚急性甲状腺炎最佳的治疗方法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通常表现为甲状腺肿大、疼痛、发热、乏力等症状。
对于这种疾病,患者和医生都非常关心最佳的治疗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最重要的是及时诊断和明确病因。
患者在出现甲状腺肿大、疼痛、发热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诊断,明确病因。
一旦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就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其次,针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抗炎、镇痛、退热等药物来缓解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帮助患者恢复。
而对于一些严重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引流手术、甲状腺切除术等,以减轻炎症压迫和缓解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休息和营养的均衡。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该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此外,合理的饮食和营养也对于
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应该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总的来说,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方法需要综合考虑病情的轻重缓急,采取合理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调理和营养。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密切关注自身的症状变化,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帮助身体尽快康复。
希望本文能够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方法,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同时也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获健康。
亚急性甲状腺炎精讲(1)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机体自身免疫反应引发的甲状腺炎症,通常表现为颈部肿胀、疼痛和深度声音变粗等症状。
以下是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详细分析。
一、病因
亚急性甲状腺炎通常是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或其他不明原因引起的。
其中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其中以柯萨奇病毒和流行性感冒病毒最为常见。
亚急性甲状腺炎通常在初感染后2-8周出现症状。
二、症状
1.颈部肿胀: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通常会出现颈部明显肿胀的症状。
2.颈部疼痛:由于甲状腺发炎,患者颈部会出现明显的疼痛。
3.深度声音变粗:由于甲状腺炎症引起结缔组织增生,压迫喉咙神经导致声音变粗。
4.全身不适:包括发热、疲劳、食欲不振等。
三、诊断
1.体检:医生通常会进行颈部触诊和声带检查。
2.血液测试:包括甲状腺素和抗体等指标的检测。
3.超声检查:可以帮助检测甲状腺的形态和大小等。
四、治疗
亚急性甲状腺炎通常需要综合治疗。
具体治疗措施包括:
1.药物治疗:抗炎药和激素可以减轻症状。
2.休息: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来帮助机体恢复。
3.饮食:低碘饮食有助于减轻甲状腺炎症。
4.手术治疗:在极少数情况下,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建议对于颈部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诊治。
疾病名:亚急性甲状腺炎英文名:subacute thyroiditis缩写:别名:De Quervain甲状腺炎;病毒性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亚甲炎ICD号:E06.1分类:内分泌科概述: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病毒性甲状腺炎,De Quervain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等,系1904年由De Quervain首先报告。
本病近年来逐渐增多,临床变化复杂,可有误诊及漏诊,且易复发,导致健康水平下降,但多数患者可得到痊愈。
本病可因季节或病毒流行而有人群发病的特点。
流行病学:有报道,本病有季节性的发病倾向,发病还有地区性的集聚表现。
临床上本病不太常见,有不少轻型病人可能误诊为咽炎,临床表现不典型、未能检出者估计不在少数。
本症在女性较男性多3~6倍。
好发年龄在30~50岁之间。
儿童少见。
病因:腮腺炎病毒与一些亚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病例的发病有关,因为在一些病人的血液中,发现有较高浓度的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抗体;在被侵及的甲状腺组织中,已直接培养出了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此外,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埃可(ECH0)病毒及腺病毒等均可以是本病的病原物。
有些病例,在病程的急性期常有甲状腺自身免疫的证据存在。
根据对HLA的研究,本病患者可能有病毒易感性基因组,故易患病。
本病发病过程是暂时的,仅有极少数病人最终发展为甲状腺功能低减。
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本病的病因多与病毒感染有关。
因为常在本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或感冒病史或腮腺炎病史等,患者可常有发热、咽痛、周身不爽、乏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且白细胞数不增多。
从患者甲状腺组织中可检出腮腺炎病毒等,并且可治患者血中检出多种病毒的抗体,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腺病病毒及腮腺炎病毒抗体等,少数无特殊感染史的患者可检出其他病毒及抗体等,且其滴C D D C D D C D D C DD度的高低变化多与病程有关。
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看法也有存在,因为有报告35.1%~42.0%的患者可检出抗甲状腺抗原抗体和抗微粒体抗体,但其滴度都不高,很可能系亚急性甲状腺炎损伤所致,尚不能肯定是其病因,只能说明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时存在有暂时性的免疫系统功能障碍,仍有待深入研究。
余江毅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经验余江毅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内分泌科专家,长期致力于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尤其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就。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治疗也相对复杂。
余江毅教授在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对余江毅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希望对广大患者和临床医生有所启示和借鉴。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限性的甲状腺炎症,其临床症状多样化,包括突发性甲状腺肿大、咽部疼痛、发热、全身不适等。
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
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方面,余江毅教授认为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甲状腺细胞炎症反应,导致甲状腺滤泡内的甲状腺素释放增加,使得甲状腺肿大和功能亢进,最终引起临床症状的出现。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颈部疼痛、甲状腺肿大、发热、乏力、全身不适等。
在诊断方面,余江毅教授强调应该综合运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进行全面评估,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可能性。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超声等。
在影像学检查方面,超声检查是较为常规的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和内部结构,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治疗原则在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方面,余江毅教授总结了一套科学而有效的治疗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在早期发现的基础上,通过全面综合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明确诊断,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争取在病情发展的早期阶段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避免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四、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方面,余江毅教授强调应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个体化选择药物治疗方案。
亚急性甲状腺炎简介病因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一般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①多数患者于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②当腮腺炎流行时,亦可造成流行性甲状腺炎;③病人血清中常有高滴度的病毒抗体,最常见的为柯萨奇病毒抗体,其次是腺病毒抗体,流感病毒抗体和腮腺炎病毒抗体等;④在受累的甲状腺组织中曾直接培养出腮腺炎病毒。
症状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症状(一)主要表现1.起病较急,多有发热、寒战、咽痛、肌肉酸痛、周身不适、疲乏无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温早不同程度升高,3~4日后达到高峰,可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发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
疼痛可从颈部一侧到另一侧,向颌部和两耳放射,转动头部或吞咽时疼痛加重。
病初,常与口腔、咽部或耳部炎症相混淆。
2.最具特征性的表现为颈前甲状腺及周围区域不同程度的疼痛,逐渐发生的隐痛不适,或突然发生较剧烈胀痛,于转颈、咀嚼、吞咽时加重,常向同侧耳、咽喉部位放射。
伴有短期内甲状腺轻中度肿大,弥漫或不对称,质地较硬,触痛明显,无震颤及血管杂音。
甲状腺肿痛常先累及一叶后扩展到另一叶。
3.半数以上的患者发病后2~8周内可出现心悸、怕热、容易激动、体重减轻等短暂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
4.多数呈自限性,6~12个月完全缓解,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二)次要表现1.部分患者甲状腺疼痛累及范围较广,可放射至同侧耳、咽喉、前颏、下颌角、后枕部、甚至胸背部等处。
2.少数患者还表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3.较多患者甲状腺肿大.超声检查发现有甲状腺结节。
4.与甲状腺破坏与修复过程相关,约1/4的患者在病程6~8周后出现水肿、怕冷、便秘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2~4个月逐渐恢复至正常。
1/10左右因甲状腺损坏严重导致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5.还有少数病例反复加重,病程迁延数月至2年不等。
年复发率为2%~4%,极少数病例反复发作。
检查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检查实验室检查见白细胞轻度或中度升高血沉明显增快由于甲状腺滤泡细胞被破坏滤泡内贮藏的甲状腺素(T)三碘甲腺原氨酸(T)及甲状腺球蛋白排入血中含量均增加;甲状腺滤泡细胞被破坏功能丧失吸碘率降低;血中抗甲状腺抗体增加很少;促甲状腺激素降低。
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检查诊断价值分析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炎症,其临床症状与其他炎症性疾病相似,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但其治疗方法和预后却有所不同。
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核医学与超声检查是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
本文将分析这两种方法在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价值。
核医学检查是一种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追踪甲状腺功能及病变的方法。
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核医学检查能够提供以下信息:甲状腺功能是否亢进、是否存在结节或肿瘤、甲状腺体积是否增大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与亚急性甲状腺炎有重叠的症状,核医学检查可以帮助区分两者。
核医学检查还可通过显示病变的分布和范围,帮助确定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严重程度和病变性质。
核医学检查存在某些限制,如辐射暴露和肿瘤风险,因此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不适用。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影像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甲状腺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超声检查具有以下优点:对于甲状腺炎症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显示甲状腺的增大、结节和囊肿;可以指导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等。
超声检查无辐射暴露,不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损害。
超声检查的缺点是在某些情况下对甲状腺炎症程度的判断不够准确,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才能获得更准确的诊断。
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中都有其价值。
核医学检查可以提供甲状腺功能和病变情况的详细信息,而超声检查可以清楚地显示甲状腺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两种方法可以相互补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最终的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检查诊断价值分析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甲状腺痛,甲状腺肿大以及甲状
腺功能亢进。
早期诊断并采取合适的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分析亚急性甲
状腺炎的诊断方法及其价值,主要包括核医学与超声检查。
核医学检查包括甲状腺扫描、甲状腺功能检查以及放射性碘治疗。
甲状腺扫描可通过
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来观察甲状腺的代谢情况。
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中,甲状腺扫描常常显示
甲状腺对同位素的吸收减少或者消失,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
这对于和亚急性甲状腺炎相
似的其他甲状腺疾病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甲状腺功能检查是评估甲状腺功能的重要方法,可以观察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是否异常。
放射性碘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甲状腺功能的亢进,
减轻患者的症状。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诊断方法,可以评估甲状腺的形态学特征。
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中,超声检查可以显示甲状腺的肿大、回声不均匀以及甲状腺周围的水肿。
超声检查还可
以检测胸膜下积液以及甲状腺周围的淋巴结肿大。
这些特征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非
常有帮助。
综合核医学与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可以提高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准确性。
核医学检
查可以评估甲状腺功能的改变,而超声检查可以评估甲状腺的形态学特征,两者结合可以
更全面地了解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情况。
两种检查方法都无创,安全性高,不会给患者带来
较大的不适。
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检查的诊断方法可以辅助医生明确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
断。
3例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治疗经验案例一:我记得一位45岁的女性患者,她因为颈部疼痛、发热和体重减轻而就诊。
检查时,我发现她的甲状腺略有肿大,质地偏硬,但没有压痛。
实验室的FT3和FT4水平正常,但TSH水平升高。
超声检查显示甲状腺实质回声不均。
综合她的病史和检查结果,我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
治疗上,我选择了抗感染和抗甲状腺药物,并定期跟进。
随着治疗推进,她的症状逐渐缓解,甲状腺功能也恢复了正常,整个治疗过程大约6个月。
案例二:另一位38岁的男性患者因颈部肿胀、声音嘶哑和心悸来就诊。
检查时,他的甲状腺肿大达到了III度,质地硬,并且有明显的压痛。
FT3和FT4水平升高,而TSH水平降低。
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实质回声不均,且有多发囊性灶。
我再次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
治疗方案包括了抗感染和抗甲状腺药物,并密切随访。
最终,他的症状得到了缓解,甲状腺功能也恢复了,整个治疗过程大约8个月。
案例三:还有一位50岁的女性患者,她因为颈部疼痛、发热和乏力而来就诊。
检查发现甲状腺II度肿大,质地偏硬,且无压痛。
FT3和FT4水平降低,TSH水平升高。
超声检查提示甲状腺实质回声不均,伴有少量渗出。
我再次诊断出亚急性甲状腺炎。
治疗上,我采用了抗感染和抗甲状腺药物,并定期随访。
治疗期间,她的症状逐渐减轻,甲状腺功能最终恢复正常,治疗周期为4个月。
在这三个案例中,我观察到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和临床表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不论如何,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在治疗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药物和患者症状的匹配,并根据病情的变化不断调整治疗方案。
至于治疗周期,通常介于4到8个月之间。
1. 早期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尽快作出诊断。
2. 综合治疗:采用抗感染和抗甲状腺药物的综合治疗,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治疗。
3. 定期随访: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4. 治疗周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周期,一般为48个月。
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检查诊断价值分析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甲状腺疾病,患者多为女性,常见于中年人。
该病的主要症状是颈部肿胀、疼痛、发热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
甲状腺功能尚未受损,一般治疗后可自行恢复,但是也有一定比例的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体检、血常规和超声检查等,其中核医学检查也被广泛应用于该疾病的诊断。
核医学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
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中,核医学检查主要包括放射性碘注射显像和甲状腺摄影。
放射性碘注射显像可以反映甲状腺炎症区域的代谢活动情况,有助于确定炎症部位和范围。
甲状腺摄影则可以显示甲状腺的大小和形态,并帮助医生评估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两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劣,具体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核医学检查和超声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体检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
核医学检查和超声检查是两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和应用前景。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简称亚甲炎)又称为肉芽肿性甲状腺炎(granulomatous thyroiditis)、巨细胞性甲状腺炎(giant cell thyroiditis)和de Quervain甲状腺炎,系1904年由DeQuervain首先报告。
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自限性甲状腺炎。
本病近年来逐渐增多,临床表现变化复杂,常有误诊及漏诊,且易复发,导致健康水平下降,但多数患者一旦诊断明确,经规范治疗可得到痊愈,一般不遗留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一、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和病毒感染有关,如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等,可以在患者甲状腺组织发现这些病毒,或在患者血清发现这些病毒抗体。
10%~20%的病例在疾病的亚急性期发现甲状腺自身抗体,疾病缓解后这些抗体消失。
发病前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发病常随季节变动、且具有一定的流行性。
二、临床表现:多见于30~50岁的成人,女性发病率较男性为高。
起病前1~3周常有病毒性咽炎、腮腺炎、麻疹或其他病毒感染的症状。
甲状腺区发生明显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吞咽时疼痛加重。
可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肌肉疼痛、发热、心动过速、多汗等。
体格检查发现进行中轻至中度肿大,有时单侧肿大明显,甲状腺质地较硬,触痛明显,少数患者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三、分期:典型患者根据实验室结果可以分为三期,即甲状腺毒症期、甲减期和恢复期。
①甲状腺毒症期:血清T3、T4升高,TSH降低,131I摄取率减低(24小时<2%),这就是本病特征性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甲状腺摄碘能力的“分离现象”。
是甲状腺滤泡被炎症破坏,其内储存的甲状腺激素释放进入循环,形成“破坏性甲状腺毒症”;而炎症损伤引起甲状腺细胞摄碘功能减低。
此期血沉加快,可>100mm/h。
②甲减期:血清T3、T4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以下,TSH回升至高于正常值,131I摄取率逐渐恢复。
这是因为储存的甲状腺激素释放殆尽,甲状腺细胞正在处于恢复之中。
亚急性甲状腺炎如何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多发生在感冒或是流感后的7-15天,有的人在感冒好了以后依然有发烧和颈部痛等,此时就要多注意可能是亚急性甲状腺炎。
该病是因为受到病毒感染而造成甲状腺发生变态反应性炎症。
典型症状就是发烧和甲状腺部位疼痛,这种疼痛还会累及到咽喉和耳部等,同时还可能会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亚急性甲状腺炎该如何治疗。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1、甲亢期:也是病情早期,病人多是怕热,经常冒汗,而且还有心悸、焦虑和手抖等表现。
进行甲功检查时可发现T3和T4都明显增高,而且TSH降低,在24小时内甲状腺摄碘率小于2%,明显减低,这种现象属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重要特征。
因为甲状腺滤泡受损后,有大量甲状腺激素被释放到血液中才会发生这一现象。
此外,疾病早期,病人的血沉也明显增快,几乎都大于50mm/L,白细胞可正常或是有所减少。
2、甲减期:这个阶段病人多表现出怕冷,发生便秘,身体出现虚肿,总是倦容满面、爱睡觉等,血清中T3和T4水平都开始降低,而TSH却升高。
因为这时期甲状腺中存有的甲状腺激素已经被释放消耗完,甲状腺滤泡还没有完全修复好,碘的摄取能力与甲状腺激素合成能力还不足,所以会发生甲减。
3、恢复期:这个时期甲状腺滤泡已经修复好,病人血沉、血清甲状腺激素以及摄碘功能等都恢复正常,病症几乎全部消失。
二、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甲亢期的治疗这个时期病人多是表现出发烧以及颈前区疼痛,治疗原则是病人需要多加休息,饮食需要清淡,缓解不适症状。
1.缓解疼痛症状:如果疼痛情况较轻可使用非甾体解热镇痛药物,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水杨酸盐以及双氯芬酸钠等;对乙酰氨基酚每次使用0.5克,每天服用三次到四次;如果使用水杨酸盐,每次使用0.65克,每隔四小时用一次,都可有效缓解不适症状。
如果48小时内症状还没得到缓解,病人全身表现症状比较重,比如高热不退、浑身乏力和肌肉异常酸痛等,使用非甾体解热镇痛药物没有效果,而且甲状腺肿大疼痛非常严重时,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比如波尼松片,通常是每次使用10毫克,每天使用三次,最多的剂量是一天40毫克,可有效减缓炎症反应,降低高热情况,缓解甲状腺肿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