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儿童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指南和共识的给药方式全文
- 格式:docx
- 大小:9.03 KB
- 文档页数:5
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流程一、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流程当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需要立即评估气道、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等,及时进行救治。
1、切断过敏原临床上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药物以β-内酰胺抗生素、中药注射剂和生物制品最为多见,给药途径则以静脉用药发生率最高,约占78、22%。
当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立即除去过敏原。
如患者为静脉用药时,停止输液,换掉输液器和管道,不要拔针,保留静脉通路。
2、注射肾上腺素严重过敏反应一经确诊,第一时间注射肾上腺素。
2、1 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最佳使用方式是大腿中外侧肌肉注射。
药品:1:1000肾上腺素注射液(规格:1ml:1mg);剂量:按0、01mg/kg计算,成人最大剂量为0、5ml(0、5mg)。
儿童给药方案各异,按年龄的肌注剂量如下:6个月以下,50ug(0、05ml);6个月~6岁,120ug(0、12ml);6~12岁,250ug(0、25ml)(摘自《马丁代尔药物大典》,仅供参考)肾上腺素可以重复应用,但是要至少间隔5分钟,直到患者的状况稳定。
特别提醒: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吸收较慢,6~15分钟后起效。
国外皮下注射法早已寿终正寝,希望国内再也见不到这一用法。
2、2 静脉注射极危重患者,如收缩压0~40 mmHg,或有严重喉头水肿征象的患者,应该静脉给予肾上腺素。
药品:1:10000肾上腺素注射液;配制:取规格为1ml:1mg的肾上腺素注射液1ml,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稀释10倍。
剂量:取1:10000肾上腺素静脉注射3~5ml,缓慢静推至少5分钟。
或:1ml肾上腺素注射液(1ml:1mg)+5%葡糖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滴速为1~4ug/min。
特别提醒1:静脉应用肾上腺素的患者需要全程监控心电图、血压、脉氧,以防发生高血压危象及心室颤动。
特别提醒2:即使在心肺复苏中,由于大剂量肾上腺素不利于长期生存,也不再被推荐。
肾上腺素用于心肺复苏时的标准剂量为1mg,即把1mg肾上腺素稀释在生理盐水10ml 静脉注射,再继续推注生理盐水20ml,然后抬高上肢30s。
过敏反应抢救流程过敏反应是机体对一些特定物质产生的异常反应,可能导致轻微的不适,也可能引发严重的生命危险。
在面对过敏反应时,正确的抢救流程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
下面将介绍过敏反应的抢救流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过敏反应的紧急情况。
1. 确认过敏反应。
当发现有人出现呼吸困难、皮肤红肿、呕吐、腹泻等症状时,首先要确认是否是过敏反应。
了解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接触了可能引发过敏的物质,以及症状的发作时间和持续时间等信息。
通过这些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是过敏反应。
2. 立即停止接触过敏原。
一旦确认是过敏反应,立即帮助患者远离过敏原。
对于食物过敏,要立即停止食用相关食物;对于药物过敏,要停止服用引发过敏的药物;对于接触过敏,要尽快清洁皮肤,并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3. 呼叫急救人员。
在处理过敏反应时,一定要及时呼叫急救人员,尤其是在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昏厥等严重症状时。
急救人员具有专业的抢救技能和设备,能够更好地处理紧急情况,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
4. 给予急救药物。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给患者口服或注射急救药物。
常用的急救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和抗组胺药物,能够迅速缓解过敏反应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
5. 观察患者病情。
在抢救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特别是对于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严重症状,要随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以便及时调整抢救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6. 转运至医院。
在急救措施得到有效控制后,要将患者迅速转运至医院。
医院具有更完备的医疗设施和专业的医护人员,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和护理,避免出现后续的并发症和危险。
过敏反应抢救流程的关键在于迅速、果断的行动,只有在抢救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妥善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伤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加强对过敏反应的认识,掌握正确的抢救技能,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全身急性过敏急救措施全身急性过敏(anaphylaxis)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多个器官系统衰竭。
在发现过敏反应的迹象后,立即采取急救措施非常重要。
以下是全身急性过敏的急救措施: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果您或其他人经历了全身过敏反应,应该立即拨打本地紧急电话号码,如911 。
告诉调度员你正在经历过敏反应,以便他们能够为您指导急救措施。
2. 让患者平躺当一个人经历着全身过敏反应时,让他们尽快平躺,并抬起他们的腿,以帮助维护血液循环。
将患者放在平坦的地方,并用枕头或毯子抬高他们的腿。
3. 给予肾上腺素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是急救过敏反应的主要药物治疗。
在过敏反应的早期,可administer 肾上腺素肌肉注射以帮助缓解过敏反应的症状,并防止进一步的症状出现。
如果您或其他人在过敏反应中具有肾上腺素注射器,请立即使用。
4. 给予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可用于减轻鼻塞、流涕和皮肤刺痛等症状。
在肾上腺素注射后,抗组胺药物可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反应,并缩短恢复时间。
5. 通气在过敏反应的早期,通过呼吸道通气可轻松地维持呼吸。
可将任何障碍物、过敏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从口中删除,以帮助患者呼吸。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则需要使用呼气压力设备,或进行人工呼吸。
6. 监测在急救过敏反应时,患者需要被监测以便检查呼吸、循环和其他身体状况的变化。
如果患者状态恶化,应立即采取强有力的急救措施。
监测可以帮助识别任何可能引起新的症状,防止病情加重。
7. 寻求医疗帮助一旦患者经历过敏反应,他们就应该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医疗专业人员可以识别过敏物质并帮助患者规避未来的过敏反应。
他们也可以给患者提供其他建议和治疗选项。
总之,在全身急性过敏急救过程中,快速的反应、及时的呼吸支持、肾上腺素注射和抗组胺药物使用,是最重要的急救措施。
有任何疑问时,请立即寻求帮助。
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指南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指南》的推荐意见围绕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断、救治准备、救治措施和救治后管理回答了15个临床问题,共形成26条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中的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和极低4级,推荐强度分为强、弱2级。
推荐意见的强度主要基于对利弊的权衡,不完全依赖于证据质量。
临床严重过敏反应的急救可参照推荐意见实施。
一、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断临床问题1 诊断标准是什么?推荐意见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断应采用表1列出的诊断标准,并注意患者可能出现奇特非典型症状。
(1A,强推荐,高质量证据)临床问题2严重过敏反应如何分级?推荐意见严重过敏反应分级标准见表2,以患者出现的最严重症状为准。
(1D,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表2 严重过敏反应的分级标准二、严重过敏反应的救治的准备临床问题3 在医务人员到达之前,患者/旁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推荐意见患者发生疑似严重过敏反应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送至附近医院,并应当寻求在场或附近的医务工作者帮助。
在医务工作者到来前,应尽可能迅速脱离过敏原,平卧。
如果有呕吐,应保持头部偏向一侧并清除异物,以防止误吸呕吐物导致窒息。
(1D,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临床问题4 对院前和院内急救设备有何要求?推荐意见院前和院内急救设备中应当配备肾上腺素注射液,根据相关规定和资源的可行性进行其他配备。
(1D,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三、严重过敏反应的救治措施临床问题5严重过敏反应救治过程中应当如何进行监护?推荐意见严重过敏反应救治过程中应对心脏、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实施密切监护。
(1D,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临床问题6何种情况下需要建立人工气道,以及如何实施?推荐意见对于严重过敏反应患者,当发生气道水肿或支气管痉挛而导致严重呼吸困难时,应考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紧急情况下对成人可行环甲膜穿刺。
(1D,强推荐,极低质量证据)临床问题7救治中应当如何正确使用肾上腺素?临床问题7.1肾上腺素在严重过敏反应救治中的地位是什么?推荐意见对于Ⅱ级及以上的严重过敏反应患者,肾上腺素是救治的首选药物。
2023年版抗过敏药物合理用药专家共识本文旨在提供2023年版抗过敏药物合理用药的专家共识。
以下是专家们在该领域的一些建议和指导。
1. 抗过敏药物的分类抗过敏药物主要分为抗组胺药和抗炎药。
抗组胺药包括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组胺药。
抗炎药包括类固醇和非类固醇抗炎药。
2. 抗组胺药的选择针对不同类型的过敏反应,选择合适的抗组胺药物十分重要。
第一代抗组胺药可以有效缓解急性过敏反应,但常常伴有嗜睡等副作用。
第二代抗组胺药常用于慢性过敏疾病,其不会导致嗜睡等副作用。
3. 抗炎药的应用对于过敏反应伴有炎症症状的患者,抗炎药的应用是合适的选择。
类固醇抗炎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选择,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类固醇抗炎药时应权衡利弊。
非类固醇抗炎药也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4. 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的过敏症状和耐受性都有所不同,因此个体化治疗很重要。
医务人员应仔细评估患者的情况,并根据其具体情况调整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
5. 不良反应监测抗过敏药物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
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焦虑等。
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处理。
6. 孕妇和儿童的用药注意事项对于孕妇和儿童,使用抗过敏药物时需要格外谨慎。
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副作用。
总之,2023年版抗过敏药物合理用药专家共识提供了一些指导和建议。
但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患者的情况是独特的,个体化治疗仍然是最佳选择。
在使用抗过敏药物时,请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及时报告任何不良反应。
过敏性休克抢救要点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如果不及时抢救,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抢救必须快速有效,争分夺秒。
在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过程中,肾上腺素是首选药物,其次是扩容和激素治疗。
正确而及时地应用肾上腺素和激素,关系着患者的生命。
在给药方面,肌内注射肾上腺素是首选的给药途径,静脉给药需稀释后小剂量缓慢推注,或者放到液体点滴。
皮下注射的效果不可靠也不稳定,不建议使用。
在给予肾上腺素时,要注意剂量和浓度,避免过量或不足量的应用。
肾上腺素是一把双刃剑,在使用时要谨慎。
肌注肾上腺素的浓度为1:1000,一次性肌注量为0.2~0.5 mg;静脉肾上腺素的浓度为1:,对于无心脏骤停的过敏性休克可以用0.05~0.1 mg肾上腺素(1:)静注。
在静脉给药时,每次用0.5~1 mg加生理盐水稀释到10 mL,缓慢静注5分钟以上,有利于药物在血管内循环,快速达到心脏。
另外,指南还提供了一种持续静脉滴注的用法,剂量为0.1~0.5mcg/min/kg,可以替代静脉推注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肌注药物不能直接静脉用药。
如果进行静脉用药,要有持续心电监护以防止高血压危象和室颤。
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建议进行血液动力学检测。
对于过敏性休克,及时给予肾上腺素后,激素的抗炎抗休克也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激素药种类较多,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应选用甲强龙还是地塞米松呢?糖皮质激素因为起效慢,所以在过敏性休克中是次选药物。
XXX主编的《循证内科学》提到,可以使用氢化可的松200~400 mg或地塞米松10~20 mg静脉滴注。
为什么不推荐甲强龙呢?氢化可的松和地塞米松的使用,又有什么不同呢?关于过敏性休克,激素用药选什么,如何用,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的临床情境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总结了以下几个观点:观点一:糖皮质激素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休克作用,还具有较强的抗变态反应作用,还能扩张支气管。
但如何选择呢?①氢化可的松属内源性激素,在体内不需要转化,短效弱效,使用剂量大,2012 SCC推荐使用于脓毒血症引起的感染性休克。
药物过敏反应共识药物过敏反应共识第一章:引言药物过敏反应是指服用某种药物后,患者出现过敏症状的一种不良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带来严重的生命威胁。
因此,药物过敏反应的预防和诊断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总结现有的研究并提出药物过敏反应的共识。
第二章:药物过敏反应的分类药物过敏反应可以分为两大类:即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和非IgE介导的过敏反应。
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是指患者对特定药物产生IgE抗体,当再次接触到这种药物时,IgE抗体与药物结合,释放出血管活性物质,导致组织炎症反应。
而非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是指药物直接与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发生反应,导致免疫系统异常的反应。
第三章:药物过敏反应的预防和诊断预防药物过敏反应的关键是减少患者对潜在过敏药物暴露的机会。
医生在开药时应仔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并尽量选择没有过敏风险的药物。
同时,医生还应嘱咐患者遵循药物使用指导,谨慎使用药物。
对于已知对某种药物过敏的患者,应避免再次接触该药物。
药物过敏反应的诊断需要准确的医学史和过敏常规检查。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后,进行过敏原测试。
过敏原测试包括皮肤试验和血清特异IgE抗体检测。
皮肤试验可以快速检测出患者对某种药物的过敏性,血清特异IgE抗体检测则可以检测出患者体内是否有特定的IgE抗体。
第四章:药物过敏反应的治疗对于已经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的患者,医生需要给予适当的治疗。
如果过敏反应较轻,可以通过停止药物使用和对症治疗来缓解症状。
对于重度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药物使用,给予紧急治疗,如使用抗组胺药物和肾上腺素。
对于重度药物过敏反应的患者,医生还需要明确患者对其他相关药物的过敏情况,并做好记录。
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医生应尽量避免为这些患者开具潜在过敏药物的处方。
结论药物过敏反应对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临床观察和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药物过敏反应的分类、预防和诊断方法以及适当的治疗方案。
2022儿童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指南和共识的给药方式(全文)
儿童严重过敏反应发病率呈不断增长趋势,可引起严重后果甚至致死,然而目前对于儿童严重过敏反应仍存在认识不足、治疗不当等问题。
尤其是大多数临床医师并未将肾上腺素作为首选药物治疗,甚至并未清楚、了解肾上腺素的给药途径。
肾上腺素的延迟使用是死亡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围绕以下结构展开
1、肾上腺素说明书用药方法
2、各指南肾上腺素的给药方法
3、肾上腺素使用的注意事项
4、肾上腺素配伍的安全性
1、肾上腺素用药方法[1]
(1)肾上腺素注射液药品说明书中,并未明确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哪一
种用法是肾上腺素优先推荐的用法。
(2 )对于说明书中提及的4~8 mg静滴(溶于5%葡萄糖液500 ~ 1000 mL ),没有明确滴速,用药剂量是否过大,需进一步探讨。
(3)说明书明确药液不经稀释直接静脉注射是有心血管风险的,并不推荐该用法。
2、各指南肾上腺素的给药方法[2]
《马丁代尔大辞典》关于肾上腺素的给药方法[3]
(1)关于肾上腺素用于过敏性休克的治疗明确指出:在过敏性休克早期,肾上腺素宜肌肉注射给药,在这一阶段,血管舒张是主要的病理反应,心排出量以及皮肤、肌肉的血流量都会增加,肌肉注射给药后肾上腺素可以被十分快速和有效地吸收;
(2 )在极度紧急情况下,可用稀释的肾上腺素注射液(浓度1 :10000 , 即稀释10倍)缓慢静脉推注或者静脉滴注;
(3)皮下注射肾上腺素,若误入血管,可引起血压突然上升而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4)在大多情况下和所有年龄患者中,肌肉注射是用肾上腺素治疗全身性过敏反应时初次给药的首选途径。
肌肉注射能使肾上腺素血浆和组织浓度增加,较皮下注射更优;在许多情况下肌肉注射更方便、快捷,优于静脉推注。
[4、5]
3、肾上腺素使用的注意事项
(1)肾上腺素应优先选择肌肉注射给药,注射部位首选大腿中部外侧,相较上臀可取得更好的吸收速度,血药浓度更高,发挥作用更快;⑹
(2 )对于重症患者,肌肉注射之后再建立静脉通道,肾上腺素稀释10倍后缓慢静脉注射,这样不易延误抢救时机;
(3)静脉推注需要谨慎使用,与肌肉注射肾上腺素相比,静脉推注肾上腺素后心血管的并发症明显增多,应尽可能避免;
(4)临床中,只要不是复苏,严禁肾上腺素原液静脉推注;
(5)在极其紧急的情况下,患者血压骤降,经液体复苏、肌肉注射肾上素治疗无效时,可考虑静脉推注:
・浓度:0.1 mg/mL
・用量:0.5 ~ 1.0 mL(相当于0.05〜0.1 mg肾上腺素)
・推注速度:3分钟推完
4、肾上腺素配伍的安全性
(1)在使用肾上腺素抢救时,如同时静脉使用了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
会进一步造成钾离子的消耗增加,加重低钾血症的发生。
[7]
(2)肾上腺素在与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等)合用时,洋地黄类药物可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可导致心律失常。
除了洋地黄,全麻药物也可增加心肌对其的敏感,有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及急性肺水肿的危险。
(3)肾上腺素与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氯丙嗪等)合用时,可引起心律失常,高血压等。
(4)肾上腺素若和其他拟交感胺类药(麻黄碱,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合用时,对心血管作用加剧,会使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大增加。
(5 )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的,禁用肾上腺素,因为抗精神药物阻断α受体,肾上腺素会使血压降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胡峻岩副主任医师点评:
(1)临床上应用肾上腺素,不能只区分儿童、成人,还要看儿童的体重。
◎体重在30 kg或以上的成人和儿童,肌肉注射0.3 ~ 0.5 mg ;根据需要每隔5 ~ 10分钟重复注射一次。
◎体重低于30 kg的儿童,根据体重确定使用剂量,每公斤体重0.01 mg ,肌肉注射;根据需要每隔5 ~ 10分钟重复注射一次;每次注射的剂量通常不超过0.3 mg o
(2)为达到更好的吸收效果,应注意,肾上腺素首选大腿外侧的肌肉注射,而非臀部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