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点总结文档2篇
- 格式:docx
- 大小:301.57 KB
- 文档页数:19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14篇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
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1开柙出虎: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
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虎兕出柙虎、兕从木笼中:逃出。
比喻恶人逃脱,主管者应负责任。
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
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
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
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
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饿殍(pi ǎo)遍野: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
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
指不深入钻研。
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义愤填膺(yīnɡ):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
形容非常着急。
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
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
比喻不解决问题。
摇摇欲坠: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大放厥(jué)词: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
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
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不可思议:①佛家语。
指思维和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微妙境界。
道教也借用此语。
2024年六年级语文人教版知识点总结【六年级语文人教版知识点总结】一、词汇与拼音1. 看拼音、写词语2. 拼写困难字二、词语的辨析1. 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2. 同音异形字的辨析3. 习惯用语和谚语的理解三、造句与语法1. 基本句型的运用2. 行文过渡、衔接词的运用3. 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的运用4. 变态句的改错四、成语故事与寓言故事1. 成语的意义和用法2. 成语故事的内容理解与归纳3. 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五、短文阅读1. 短文的主题、大意2. 短文的结构特点3. 短文的文章意图、写作技巧六、古代诗词欣赏1. 李白、杜甫、苏轼等名作赏析2. 诗词的韵律和修辞手法3. 诗词的意义和价值七、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1. 记叙文的故事情节、人物描写2. 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3. 议论文的论点和论据八、修辞手法与修辞作用1. 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2. 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九、写作技巧与写作规范1. 童话、寓言、描写等写作形式2. 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以上知识点只是大致的总结,更详细全面的知识点内容需要结合具体教材进行学习。
同时,根据新版教材的更新,可能还会有部分新的内容和要求。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的目录和各个单元的学习要点进行重点学习和复习,同时注重能力培养和综合运用。
】2024年六年级语文人教版知识点总结(2)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2024年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以下是对高中课程背诵篇目及高二语文会考知识点的官方语言改写,删除了个人信息,并进行了适当的文字丰富和语言调整:### 高中课程背诵篇目1. 劝学 (《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 师说 (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024年初一语文期中知识点总结范本一、词语辨析1. 同音词辨析例:明、铭、名2. 近义词辨析例:大家、全体、众人3. 形容词辨析例:美丽、漂亮、秀丽4. 动词辨析例:赞扬、夸奖、表扬5. 名词辨析例:钟、表、铃6. 成语辨析例:七上八下、休养生息二、诗词鉴赏1. 唐诗宋词例:《望岳》、《小池》2. 古文观止例:《岳阳楼记》、《云梦泽》三、文言文阅读1. 古文选读例:《木兰辞》、《行路难》2. 句子分析例:《滕王阁序》、《与朱元思书》四、修辞手法1. 修辞定义例:比喻、拟人、夸张2. 修辞方法例:排比、对偶、设问五、阅读理解1. 阅读主题例:生活态度、情感表达2. 文章结构例: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3. 文章细节理解例:主旨、关键信息六、作文写作1. 记叙文写作例:描写人物、情感表达2. 说明文写作例: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法3. 议论文写作例:提出观点、论证论据七、名篇背诵1. 古代名篇例:《滕王阁序》、《岳阳楼记》2. 现代名篇例:《致橡树》、《白日梦》八、判断推理1. 标点符号运用例:句号、问号、感叹号2. 语法概念判断例:主谓宾、定语从句九、文化常识1. 中国古代文化例:诗经、古乐器2. 世界文化名著例:《罗密欧与朱丽叶》、《围城》十、写作技巧1. 描写细节例:动人的描写、生动的对比2. 修辞运用例:比喻、拟人、夸张以上只是初一语文期中考试的一些常见知识点总结,具体的考点可能因不同学校、不同教材的设置而有所差异。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应注意整理归纳课本和习题中的重难点知识,重点掌握课本内容,多做练习题和模拟考试,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总结来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2024年初一语文期中知识点总结范本(二)一、重点字词(加粗字听写,常规字了解):1.《散步》莫怀戚(qī)嫩芽分歧(qí)取决诀别熬拆散折断(zhé)折(shé)本折(zhē)腾粼粼一霎(shà)时刹(chà)那间刹(shā)车各得其所:每个人都得到好的结果。
2024年初二语文期末知识点总结____年初二语文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学史1. 古代文学史的时代划分和主要作品:如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等,对各时期文学代表作进行了简要介绍。
2. 古代文学的特点和风格:如先秦文学崇尚“文质彬彬”,魏晋六朝文学追求个性与自由,唐代文学追求壮丽与豪迈,宋代文学追求文雅与细腻等。
二、阅读与鉴赏1. 文言文理解与阅读:具体包括对古代语言、词汇、成语、典故的理解和运用。
2. 阅读表达和应用:能够根据材料理解材料作者的观点,归纳总结关键信息,填写相关表格等。
三、现代文学1. 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及代表人物:如鲁迅、郁达夫、陈独秀等,了解他们的代表作品和主要思想。
2. 现代文学的特点和风格:如言之有物、反映社会现实、关注人性问题等。
四、诗歌鉴赏1. 诗歌的形式及表现手法:学习诗歌中的平仄、押韵、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并能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2. 诗歌的主题和意境:如表现自然景物、抒发情感、慨叹人生等。
3. 名家诗歌的学习与鉴赏:学习古代名家诗歌如杜甫、白居易的作品,并进行赏析。
五、小说阅读与鉴赏1. 小说的形式特点:包括小说的叙事性、描写性、主题性等。
2. 名家小说的学习与鉴赏: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学习其中的人物形象描写、情节安排、思想内容等。
六、文言文阅读与改写1.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如古代词汇的释义和用法等。
2. 文言文的解读和理解:学习古代文献、史书、诗词等材料,理解其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3. 文言文的仿写与改写:通过改写古代文章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写作能力。
七、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1. 修辞手法的学习与运用:包括夸张、比喻、拟人、反问等常见修辞手法。
2. 写作技巧的培养与提高:如如何合理分段、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何处理人物关系等。
八、古诗文鉴赏1. 古诗文的形式特点:学习诗歌的格律和文言文的基本句法。
2. 名家古诗文的学习与鉴赏:如《诗经》、《唐诗三百首》等,学习其中的意境和表达。
语文初中知识点总结(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语文初中知识点总结(7篇)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
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汇总】一、修辞手法九年级下册语文中涉及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倒装、反问、设问、设悬念、伏笔、描写、抒情、叙事、议论等。
1.比喻: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来突出一方的特点和形象。
2.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思维、感情、行为等特点。
3.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处理,以突出事物特点,增强语言的效果。
4.对偶:用相似的语言结构表达相对的观念,以达到平衡、对比或对等的效果。
5.排比:通过层层递进的排列,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6.倒装:改变语序,将谓语动词提前,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强调或突出某一部分的意义。
7.反问:用反意疑问句表达说话者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8.设问:通过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并创造悬疑的氛围。
9.设悬念:通过故事情节的安排,使读者在不知道结局的情况下产生强烈的兴趣。
10.伏笔:在文章中暗示或埋下一种信息,刻意引起读者的注意,预示着后面的情节发展。
11.描写: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人物、景色、动态等的形象。
12.抒情: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感受。
13.叙事:通过故事情节的描述,展示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行动。
14.议论:展示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主张并展开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九年级下册语文中,有许多篇章是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文言文基本语法: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包括词、句、篇章等方面的语法。
2.文言文阅读技巧:能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理解文言文的含义,把握文章的主旨。
3.文言文常用词语:能够掌握文言文中常用的词语,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词语。
4.古文翻译和写作能力:能够翻译和写作简单的古文,理解和表达古文的含义。
三、现代文阅读九年级下册语文中,涉及了一些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文章的主旨:能够通过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2.阅读技巧:能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含义。
2024年六年级语文复习知识点总结一、诗词鉴赏1. 学习分析诗句的意境及表达方式2. 学习鉴赏传统文化经典诗词3. 学习理解现代诗词的表达方式二、现代文阅读1. 学习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2. 学习阅读理解短文,并能回答相关问题3. 学习提炼文章的要点和关键词三、古代文学阅读1. 学习阅读古诗文,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2. 学习理解古代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3. 学习分析古代名著和古代寓言故事四、句式概念1. 学习理解主谓结构和主谓宾结构2. 学习理解并能运用并列句、复合句和选择性句式3. 学习理解并能运用状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五、修辞手法1. 学习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和表现形式2. 学习分析修辞手法在诗词和现代文中的应用3. 学习道德修辞运用六、成语寓言和谚语1. 学习解释并正确运用常见成语、寓言和谚语2. 学习了解并比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的成语和谚语3. 学习分析成语故事和谚语的内涵和引导作用七、文体特点1. 学习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2. 学习分析不同文体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方式3. 学习阅读不同文体的作品,理解文体与主题的关系八、修辞手法1. 学习辨析同音词和近义词的差异2. 学习比较并运用反义词和形容词的修饰特点3. 学习归纳并分析形容词和副词在修辞中的作用和效果九、写作技巧1. 学习写作基本结构和段落组织方法2. 学习对短文进行修饰和描写,增加信息内容3. 学习辨析对比和归纳并运用以上是六年级语文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祝你学业进步!2024年六年级语文复习知识点总结(2)2、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
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间所适合的量词的、地、得用法:①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②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作动词的状语;③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字连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
“地”后面跟动词,比如大声地唱;“的”后面跟名词,比如我的钢笔;“得”后面跟形容词,比如跑得快。
2024年七年级语文的知识点总结____年七年级语文的知识点总结一、文言文的学习1.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典雅、简练、古朴、严谨2. 文言文的基本篇目:《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楚辞》等3. 文言文的基本句式:主谓结构、宾语补足结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4. 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词语理解、句子理解、上下文推测等5. 文言文的基本写作技巧:运用典故、修辞手法、连接词语等二、现代文阅读1. 现代文的基本特点:简明、通俗、生活化、灵活多样2. 现代文的基本阅读技巧:主题把握、段落理解、细节判断、语言研究等3. 现代文的基本文体:记叙文、描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4. 现代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写人写景、描写细节、表达观点、运用修辞手法等5. 现代文的基本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象征、对偶等三、词语积累与运用1. 词语的多义性与辨析:词语的含义与用法2. 词语的构词法:前缀、后缀、词根等的运用3. 词语的造句与运用:词语的搭配、运用四、修辞手法的运用1. 修辞手法的基本种类: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2. 修辞手法的基本效果:修辞的表达、意境的烘托、情感的传达等3. 修辞手法的运用:诗歌、散文等文体中的应用五、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1. 阅读理解的技巧:标题预测、排除干扰、分析题意等2. 阅读策略:快速阅读、精读、思维导图等3. 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写作素材等4. 写作规范:文采与语言表达的规范要求以上为____年七年级语文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七年级语文的知识点总结(二)____年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一、词语运用1. 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感叹词等。
2. 词的构成:义素、形式素,单音词、多音词、简单词、复合词等。
3. 词义辨析:近义词、反义词、形容词、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等。
4. 词语搭配:动词搭配宾语、形容词搭配名词、名词搭配动词等。
高考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精选2篇)高考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篇1熟语(含)辨析题答题技巧:第一,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体会熟语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小窍门】:1、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
2、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3、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4、注意语义重复。
5、主要抓“合乎语境”。
成语考查重点可以概括为“合不合语境”。
高考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三)中国现代文学1.小说《祝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彷徨》,鲁迅另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2.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于发表的《狂人》,鲁迅原名周树人,另有代表小说《祝福》《药》《孔乙己》《故乡》《社戏》《阿Q正传》,代表性杂文《为了忘却的记念》《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灯下漫笔》,代表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3.郭沫若,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成立“创造社”,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4.叶圣陶与茅盾、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著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夜》。
5.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著有长篇小说《子夜》和两个“三部曲”:①《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②《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另有短篇小说代表作《林家铺子》。
6.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代表诗作是《再别康桥》。
7.新中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作者是现代著名剧作家田汉。
8.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代表散文有《春》《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绿》《荷塘月色》。
语文知识点总结文档2篇Summary document of Chinese knowledge points汇报人:JinTai College语文知识点总结文档2篇小泰温馨提示: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
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
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语文知识点总结文档2、篇章2: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集锦文档篇章1:语文知识点总结文档一、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一)多音字多音字是指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读音。
它包括多音多义字和同义多音字。
1.多音多义字。
这类字音主要有两种:一是词性不同,读音不同,如“乐”,作名词时读“yuè”,如“乐队”,作动词或形容词时读“lè”,如“乐意”;二是意思不同,读音不同,如“供”与“供应”义有关时,读“ɡōnɡ”;与“上供、案供”义有关时,则读“ɡònɡ”。
这类多音字所占比重很大,不可掉以轻心。
2.同义多音字。
这类多音字在不同的词里,字义并无明显不同,但读音各异。
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这个字单用(单音词)时和用这个字构成双音词或多音词时的读音不同,如“逮老鼠”的“逮”读“dǎi”,“逮捕”的“逮”读“dài”;二是在个别词语中的读音与一般读音不同,如“症”,在“症结”中读“zhēnɡ”,其他都读“zhènɡ”;三是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读音不同,如“血”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就分别读作“xiě”和“xuè”。
(二)形声字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形旁表字义,声旁表读音。
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化,约有四分之三形声字的声旁不能准确表示现代的读音,于是形声字字音的辨析成为字音考查的一个重点。
形声字的声旁与形声字本字的读音的关系,大致有三种情况。
1.声旁读音与本字读音相同,如“殚精竭虑”的“殚”声旁“单”与“殚”读音都是“dān”。
2.声旁读音与本字读音不同,如“发酵”的“酵”读“jiào”,不读“xiào”。
3.声旁读音与本字读音相近:(1)声母相同,韵母不同,如“马厩”的“厩”读“jiù”,不读“jì”;(2)声母不同,韵母相同,如“刹那”的“刹”读“chà”不读“shā”;(3)声母、韵母相同,但声调不同,如“粉”读“fěn”,不读“fēn”。
(三)形近字形近字是指那些形旁或声旁相近的字,这些字有的读音相同,有的读音相近,有的读音完全不同,加之形体相近,稍不留意就会误读。
命题者常以此设题考查考生区分形近字不同读音的能力。
1.笔画增减造成的形近字。
这类形近字笔画只有细微的差别,但读音迥异。
如“大抵”的“抵”读“dǐ”,“扺掌而谈”的“扺”则读“zhǐ”。
2.偏旁不同造成的形近字。
这类形近字往往读音相同或相近,更是考查的重点。
如“峻”与“竣”都读“jùn”,而“慨”和“概”分别读“kǎi”和“ɡài”。
(四)同音字及常见的易读错的字1.同音字有些字字形迥异,读音却相同,而有些字字形近似,读音却有别,在同音字中混杂有易误读为同音字的字,让人一时难以分辨。
例如,“翌日”“对弈”“肄业”“造诣”“洋溢”“游弋”“屹立”“压抑”“驿站”“瘟疫”“后裔”“双翼”“懿德”中加点的字均读“yì”,其中受“溢、镒、缢”等字形的影响,“隘、谥”易误读为“yì”。
其实,“隘”读“ài”,“谥”读“shì”,若把“隘”或“谥”混放入读“yì”的同音字中,让考生判断,这是一种对识别能力的考查。
2.习惯性误读字习惯性误读字分两种情况:(1)方言字:我国疆域辽阔,方言甚多,许多方言与普通话读音有很大的差别。
方言误读主要有两类:一是前后鼻音与卷舌不卷舌的错位,如把“结束”的“束”误读为“sù”等;二是声调误读,如“乘(chénɡ)客”在有的地方误读为“乘(chènɡ)客”等。
(2)因“形声字读半边”的观念误导等原因,也会出现一些习惯性误读。
如“粳米”的“粳”,习惯读“ɡēnɡ”,而普通话读“jīnɡ”,“血脂”的“脂”,习惯读“zhǐ”,而普通话读“zhī”。
二、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所谓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是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3500个常用字和次常用字为主,超出这个范围的,一般是课本上出现过的。
重在“识记” 和“正确书写”,“识记”对象是“现代”“常用”的“规范汉字”,这就意味着“古代”及平时“不常用”“吧规范”(如网络字、简化字、繁体字)的汉字不在考查的范围之内。
“正确书写”是指要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主要在作文中考查,是作文评分的一个标准,一个错别字扣一分。
本考点主要包括同音字和形近字。
1.同音字同音字,就是读音相同(相近)的字。
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音同形异字汉字是表意字,不是表音字,相同读音的字在意义上是不同的,不根据意义而想当然地根据同音(特别是有一些别字从意义上似乎也能说得通)而写别字的现象十分严重。
如:“礼上(尚)往来”“穷形尽象(相)”“人才倍(辈)出”“不悲(卑)不亢”“谈笑风声(生)”“原形必(毕)露”“以逸代(待)劳”“迫不急(及)待”中的别字均为同音别字(括号内为正确写法)。
音同或音近而字形不同的词语在使用中最容易出现错别字,命题选用这样的字最具有迷惑性。
对这类词,结合字、词的意义来记忆特别重要。
如:“礼上往来”应为“礼尚往来”,因为“尚”是“崇尚”之意。
“礼尚往来”的意思是“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
(2)音同形似字汉语中很多字不仅音同,而且形也极为相似,这和现代汉语有大量的形声字有关。
这些字音同形似,极易混淆。
如:“弛”和“驰”,“蓬”和“篷”,“骛”和“鹜”,“梁”和“粱”等。
(3)音同义近字这类字的数量不是很多,但在判断时极易出现错误。
2.形近字形近字,是指有相同偏旁部首的字,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形似音异字如:“戮”与“戳”、“栗”与“粟”、“瞻”与“赡”、“缀”与“辍”、“杳”与“沓”、“管”与“菅”等。
(2)形似音同字如:“喧”与“暄”、“蔼”与“霭”、“竞”与“竟”、“陨”与“殒”、“腊”与“蜡”等。
尽管字形错误的原因很多,情况多样,但辨析、识记字形,我们还是有“法”可依的。
①以义为本,依义辨形:即通过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
如“陨落”与“殒身”、“指责”与“指摘”、“杂糅”与“揉搓”、“蒙蔽”与“时弊”,都是正确的写法。
而将“入不敷出”写成“入不付出”,将“胸无城府”写成“胸无成府”,②依据形旁,析疑选字:如“不胫而走”的“胫”,其形旁就与走路有关。
“插科打诨”的“诨”跟言语有关。
“寒暄”的“暄”跟太阳有关。
“眼花缭乱”的“缭”与丝织品的缠绕有关。
③依据结构,析难定字:如“谈笑风生”中的“生”字,“风声鹤唳”中的“声”字,就可以用这种办法来确定。
再如,“人情事故”中的“事”不正确,应改为“世”,因为“情”“故”对应,“人”“世”对应,意思是为人处世的道理。
“惹事生非”的“事”不正确,应改为“是”,因为“惹”“生”对应,“是”“非”对应,而“事”与“非”是不对应的。
④依声联想,推敲取字:如“针砭”中的“砭”是一种石针,“一泻千里”的“泻”应为流泻的“泻”,“众口铄金”的“铄”为“熔化”,“铄”不能写成“烁”。
⑤近体互析,区别定字:如“病入膏肓”的“肓”,不要误写为“盲”。
篇章2: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集锦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一、拼音1、基础知识回顾: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声调:分为四声。
标调歌:“有a 不放过,无a 找o、e ,i、u 并列标在后”3、音节:音节是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
(1)当韵母“u”和声母“j、q、x、y”相拼时,去掉“u”头上的两点,如“ju”。
(2)人或事物等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如“北京beijing”4、隔音符号:当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读音易发生混淆时,应在第一个音节后面加上隔音符号,用“’”表示,帮助分清两个音节。
如“ping’an(平安)”、“qi’e(企鹅)”。
二、汉字1、笔画与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十),先撇后捺(八),从上到下(景),从左到右(树),从外到内(同),从内到外(函),先里面后封口(国),先中间后两边(水)。
”2、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7种结构)独体字(中)、左右结构(秋)、左中右结构(做)、上下结构(恩)、上中下结构(翼)、全包围和半包围结构(园、区)、品字形结构(晶)3、无声的老师——字典(3种查字方法)(1)“音序查字法”的步骤:认准字音;定字母、翻索引;查音节、找汉字。
(2)“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定部首、翻索引;数余画;查汉字。
部首查字法的规则:上下都有,取上不去下; 左右都有,取左不取右; 内外都有,取外不取内。
独体字一般将字的第一画作为其部首。
(3)“数笔画查字法”的步骤:数准笔画数;翻索引、查‘难检字索引’;找汉字。
4、形近字(8种表现形式)——理解记忆法、口诀记忆法(1)笔画相同而位置不同“由”和“甲”(2)字形相似但笔形不同“外”和“处”(3)字形相似但偏旁不同“晴”和“睛”(4)字形相似但笔画数量不同“今”和“令”(5)结构单位相同但位置不同“陪”和“部”(6)形近音相同“很”和“狠”(7)形近音相近“清”和“情”(8)形近音不同“贫”和“贪”5、多音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
如“塞”、“露”、“咽”。
同音字:音同形不同。
如“燥”和“躁”。
6、多义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思的字。
如:“张”(1)展开(2)看、望(3)陈设(4)姓三、词语实词:名词(木)、动词(跑)、形容词(美丽)、数词(一)、量词(位)、代词(你、我、他们) 1、词性划分虚词:副词(特别、不)、介词(在、关于)、连词(和)、助词(着、的、啊)、象声词(叮咚)2、近义词和反义词(1)意思相同的词:“爸爸——父亲”、“互相——相互”(2)意思相近的词:词义的轻重不同:“愉快”→“高兴”→“快活” 词的意义上辨析词义的范围不同:“战斗”和“战役”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断”和“武断” 词的搭配关系不同:“严厉”和“严格”词的用法上辨析,适用对象不同:“希望”(自己)和“期望”(别人)(3)反义词:绝对反义词:“生”→“死”;“富”→“穷” 辨析角度:意义和感情色彩相对反义词:“前”→“后”;“高”→“低”3、词语归类——分类记忆法例如:按照植物、动物、水果和蔬菜等等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