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的知识点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11.70 KB
- 文档页数:5
1.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等。
高考作文常常
需要运用修辞手法来丰富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2.修辞格:包括对偶、倒装、拟声、拟态、叠词等。
修辞格常常用于
文学作品,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3.古代文学常识:了解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家的生
平以及其代表作品,对于高考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题目的解答有辅助作用。
6.文学常识: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熟悉文学经典,能够进行文学鉴赏和作品比较。
7.修辞语言:熟悉常见的修辞语言,如比喻、夸张、排比、反问等,
能够理解和运用。
8.现代汉语规范: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用法,包括词汇、短语、句子结构等。
10.写作技巧:包括写作结构、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等,能够写出清晰、连贯、有逻辑性的文章。
高考语文知识点梳理一、诗歌鉴赏1. 诗的韵律和格律:包括平仄、押韵、对仗等。
2. 诗的意象与修辞:比喻、象征、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3. 诗的体裁与流派:古体诗、近体诗、民间诗等。
4. 诗的风格与主题:婉约、豪放、山水、爱国等。
5. 名篇欣赏与名家作品:杜甫、白居易、李白、苏轼等名家作品的赏析与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与鉴赏1. 古代诸子百家:儒、道、墨、法、阴阳家等各种学派的思想内容与文本阅读。
2. 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文学作品的赏析与阅读。
3. 文言文阅读技巧:熟练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句型和篇章结构。
4. 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历史事件、传统节日、经典典故等文化常识的了解与运用。
三、现代文阅读与鉴赏1. 现代散文与小说:熟悉常见作家的作品,如鲁迅、郭沫若、林语堂等。
2. 新闻媒体与时事评论:掌握新闻报道与时事评论的基本写作特点与技巧。
3. 广告与公告:了解广告语言的特点,分析广告宣传的策略与效果。
4. 人物形象与情感描写: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建构以及写实与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5. 修辞手法与文体特征:对比、排比、运用对话、夸张、悬念等修辞手法和不同文体的特征。
四、阅读与表达能力1. 阅读理解:培养灵活运用推理、归纳、概括等阅读方法。
2. 写作素材积累:广泛阅读各类文章,积累写作素材与相关背景知识。
3. 作文技巧与命题分析:熟悉不同题材作文的写作要求与常见命题形式。
4. 文学常识与创作技巧:了解文学史、文学流派与创作技巧,提高写作的格调与水平。
5. 口语表达与辩论技巧:培养自信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辩论和演讲的说服力。
五、语言文字知识1. 词汇理解:掌握常见词义、词性、词义辨析和词语搭配。
2. 语法分析与运用:掌握句子成分、句型、语态和语法错误的改正等语法知识。
3. 短语与固定搭配:熟悉各类短语和固定搭配的用法和意义。
4. 表达清晰与连贯:认识段落结构,合理使用过渡词和标点符号。
语文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1语文基本要素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2一鉴赏形象1人物形象(1)问:人物形象有什么特征(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答:①概括形象特征:本诗塑造了一位的身份形象。
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抓关键点手法)③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作用):寄寓的情感蕴含的哲理。
(2)人物描写手法(怎样塑造刻画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怎样表现人物情绪的) 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细节描写(依附于其他描写手法存在)等侧面描写:环境烘托他人正衬对比反衬等借助修辞:比喻象征等2事物形象(咏物诗)(托物言志之物,象征人物品格理想情操)问:描写(刻画)了什么样的形象?答:①概括物象特征②结合诗句分析(点手法)③作用:象征什么样的品格,寄托什么样的情感常见形象:兰花菊花梅花松柏竹蝉马等(分析总结象征内涵)常用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对比反衬等(描写物)象征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抒发情)3景物形象:(1)意象:(蕴含诗人情感(意)的景物形象,在诗词中设有几个意象名词。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一、名词活用。
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宾语如上所示,名词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如若它处在了谓语或状语的位置,则必活用。
要么名词活用为动词,要么活用为使动或意动。
文言文中的使动,其实就是现代汉语中的兼语句;文言文中的意动,其实就是一种主语以宾语怎么样的句式。
(1)左右欲刃相如。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以上四个例句都是名词处在了谓语的位置,它首先必须活用为动词。
例(1)、(4)分别活用为用刀杀、把鼎当作把玉当作把金子当作把珍珠当作。
但(2)、(3)却不能直接翻译为称王他、当作宾客他的父亲,而必须翻译为使他称王、以他的父亲为宾客。
(5)君为我呼之入,吾得兄事之。
(6)(愚公等人)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以上两例名词都处在了状语的位置,而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做状语的,所以如果名词处在谓语的前面,它不是做主语,就是活用为状语。
(5)、(6)两例分别译作像对待兄长那样、用箕畚。
(7)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
所字结构,所的后面一般跟动词,起着改变词性的作用,如说是动词,而所说则指所说的话,变成了名词。
(7)中的罾本意是渔网,是名词。
所以此处应活用为动词捕捉。
二、动词活用。
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宾语动词一般处于谓语的位置,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之分,及物动词和现代汉语一样,可以带宾语,而不及物动词现代汉语中不能带宾语,文言文中如若带了宾语,则一般活用为使动或为动。
同时,现代汉语中动词不能处于宾语的位置,文言文中如若处于宾语的位置,则须活用为名词。
(8)项伯杀人,臣活之。
(9)曹军方连船舰,可烧而走(之)也。
(10)等死,死国可乎(《陈涉起义》)(8)、(9)两句,现代汉语中没有活了他、逃跑了他这种说法,都属于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都应活用为使动:使活了下来、使逃跑。
(10)不能译为死了国家而应活用为为动为而死。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五篇物理学充分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以下是我整理的高考语文必考学问点归纳总结五篇,欢迎阅读与保藏。
高考语文必考学问点归纳总结文言加点词释又有三句要领:一看位置,二看词性,三作解释。
如“一邑之医举十人”句,“举”的位置居中为谓语,当解作动词,然后释“举荐推举”意。
位置最重要,打算一切。
文言句子翻译也有三句要领:一要逐字翻译(除专有人名、地名、官名照抄外),这是区分古今异义非常重要的一点。
现代汉语经常两字一义,如“睡觉”,即睡;而古义则译为“睡醒”,一字一义。
二要做到“省略要补齐”,尤其是主语,或者“之”、“于”类的代词和介词等,以括弧标明,使句意完整通顺。
三要留意“倒装要还原”。
如宾语提前,定语状语后置等,肯定要按现代文语序还原倒装。
文言文的主观题较多体现在主旨、方法与人物思想性格的概括方面。
“规章”是:记叙类文体多留意文尾中心句,谈论类文体多关注文首中心句。
能用原句;若无,则可退而求其次,找出抽象概括意义的中心关键词也可,然后再自己组句。
其他类型的主观力量题要强调“对号入座”法,将问题放入所对应的语段或句子中去,认真比较参照,与现代文学习的一些方法相像。
高考语文必考学问点归纳总结1、“以字行”,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举办成年礼,弱冠和及笄,不然不便直呼其名。
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
后称字为表字,“以字行”是指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2、《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现实主义的源头。
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另有“赋比兴”三种手法。
赋:直抒胸臆,比:比方,兴:气氛渲染,先言他物,再引出所要歌咏之物。
2023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3、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4、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等。
其他知识点:1、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2、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3、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4、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标点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标点符号考题是常出现,它的分类比较多,所以要谨记每个符号使用的方法。
标点符号常见考法是以选择题形式出题,考查内容较为固定,点号的连用、后括号的位置、引号和句末点号的关系等都是重点。
在写作文中标点符号也是核心考点,如果运用不好会影响到作文的分数。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的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通过*的学习能让大家更清晰的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详细内容如下: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2.太短的并列成分间(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长生歧异,可不用顿号。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用顿号。
4.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5.并列词语做谓语、做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6.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或感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他点号。
7.并列的成分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使用逗号。
关于冒号的使用:1.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中间,则不能用冒号。
2.转述的话不能用冒号。
3.如果后文是应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指出”“说明”“证明”和“认为”,这些谓语后一般用逗号。
4.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
5.下文和提示的内容不一致时,不能用冒号。
高考语文知识必背知识点一、文学常识在高考语文中,文学常识是必备的基础知识。
包括了各个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品、著名的作家以及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等等。
各个时期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也是需要了解的。
例如近现代文学时期的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流派的特点,以及鲁迅、韩寒等作家的代表作品。
二、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高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考点,需要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和运用场景。
比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以及常见的修辞手法错用的情况。
三、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掌握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作家和主题。
例如《红楼梦》、辛弃疾的词等等。
同时也要了解古代文学的特点,如诗词的格律和韵律等。
四、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涵盖了二十世纪以后的文学作品,需要熟悉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作家及其思想。
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余华的《活着》等。
同时还要了解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区别和特点,如现代文学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等。
五、诗歌鉴赏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中的重要部分,需要熟悉不同体裁、不同时期的诗歌,包括古诗、近代诗等。
熟悉诗歌的韵律、意象及其与时代背景的关联是必不可少的。
六、阅读与鉴赏阅读与鉴赏是高考语文的核心能力,需要熟悉各类文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包括小说、散文、议论文等不同类型的文章。
同时还需要培养对文本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能力,包括理解作者意图、把握文本的核心思想等。
七、修辞语言高考语文中经常会出现修辞语言的分析题,需要掌握修辞语言的类型和特点。
如比喻、借代、排比等等。
同时对于修辞语言的运用要有清晰的认识,考虑作者选择修辞语言的目的和效果。
八、写作技巧写作技巧是高考语文中的关键要点,需要掌握不同类型的写作技巧。
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不同类型的写作。
同时还需要培养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文章的写作水平。
以上是高考语文中必备的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语文考试,取得理想的成绩。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语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清单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1. 汉字基本知识汉字是汉族的传统文字,包括基本汉字和常用汉字两个层次。
基本汉字有214个,常用汉字则有近3500个。
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笔画顺序和读音是语文学习的基石。
2. 拼音与音标拼音是用来标注汉字读音的字母系统,音标则是用来表示语音发音的符号。
掌握拼音和音标有助于正确地读、写和理解词语。
3. 词语辨析词语辨析是指在语言使用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近义词、反义词或相近词语之间的差异。
例如,区分"善良"和"友善"、"大胆"和"冒险"等。
4. 词汇搭配与固定搭配词汇搭配是指词语之间常常搭配使用,形成搭配习惯,例如"高兴"搭配"快乐","生病"搭配"去医院"等。
固定搭配则是表示一种特定意义的固定词组,例如"纸上谈兵"、"一帆风顺"等。
了解和运用词汇搭配和固定搭配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1. 阅读理解技巧阅读理解是指通过阅读文章、课文或段落,理解其中的意思、细节和结构。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需要掌握快速阅读、 skimming 和 scanning等技巧,并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分析文本。
2. 写作技巧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包括议论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不同类型。
掌握写作技巧需要了解文体的特点、写作结构的组织和常用表达方式。
同时,提高词汇量、加强逻辑思维和培养文学素养也是写作的关键。
三、古代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流派古代文学流派是指古代文学作品按照传统、风格或题材进行的分类。
例如"诗"、"词"、"赋"、"曲"、"小说"等。
了解古代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有助于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一. 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是高考语文考试的一大重点,下面总结了一些常见的文言文知识点:【基础知识】1.文言虚词:之、乎、其、夫、于、若、者等。
2.文言句式:倒装句、宾语前置、主谓倒装等。
3.文言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问等。
【古代文化】1.《史记》:司马迁所著,全称《史记正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楚辞》:屈原所著,被誉为中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3.《唐诗三百首》: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作品,包含了许多优秀的古诗佳句。
【名句赏析】1.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通过此文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现状的担忧和愤慨之情。
2.卧薪尝胆:出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形容刻苦自励的精神。
3.孟子救人:出自《孟子·告子上》。
故事中,孟子与离婚妇人的对话展示了孟子的仁爱之心。
二. 现代文知识点现代文也是高考语文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现代文知识点:【修辞手法】1.比喻手法: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抽象的事物。
2.夸张手法:通过夸大的修辞手法来加强语言的感染力。
3.排比手法:通过对比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阅读策略】1.摘抄与整理:在阅读时,可以将重要观点、精彩语句摘抄下来,便于后期整理和记忆。
2.归纳总结:对所读文章进行归纳总结,提取核心思想和观点。
3.理解推理:通过推理和分析,理解文章背后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真实意图。
【经典作品】1.《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2.《围城》:现代作家钱锺书所著,通过小说揭示了人们在城市中的困惑和矛盾。
3.《茶花女》:法国作家小仲马所著,以浪漫爱情为主题,描绘了茶花女玛格丽特的悲剧人生。
三. 古代文化常识高考中,古代文化常识也是一块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点:【诗词常识】1.唐诗鉴赏: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掌握一些重要的唐代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2.宋词鉴赏: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掌握一些重要的宋代词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高考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一、古代文学知识点1. 古代文学流派:- 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代表作品有《诗经》、《离骚》等。
- 词:以宋代词为代表,流派有南唐词、宋词等。
- 赋:以汉赋为代表,承袭了鲁迅先生的《赋易》等。
- 骈文:以两句或两句以上互相呼应的文体,代表作品有《文心雕龙》中的《七步诗》。
- 杂文:以鬼谷子的《鬼谷子》等为代表,内容多样。
2. 古代文学家:- 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 词人:辛弃疾、李清照、苏轼等。
- 赋作者:司马相如、贾谊等。
- 散文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
- 戏曲家:关汉卿、汤显祖等。
3. 古代文学理论:-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文人的必修课程。
- 修辞格:比喻、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方法使古代文学生动有趣。
二、现代文学知识点1. 现代文学流派:- 现代诗:包括自由诗和新诗,代表作品有《沁园春·长沙》、《写给爸爸的信》等。
- 小说:以鲁迅的《狂人日记》、巴金的《家》等为代表。
- 散文:鲁迅的《野草》系列、茅盾的《子夜》等。
2. 现代文学家:- 诗人:徐志摩、舒婷、北岛等。
- 小说家:余华、莫言、刘慈欣等。
- 散文家:余秋雨、沈从文、韩寒等。
3. 现代文学理论:- 象征主义:通过象征手法展示现实,代表作品有雨果的《悲惨世界》。
- 感伤派:强调个人感受,代表作品有柯岩的《围城》。
- 现实主义:关注社会现实,代表作品有巴金的《家》。
三、修辞手法知识点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暗喻另一个事物,增加诗意和表达力。
2.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形象和性格,增强形象感。
3. 夸张:夸大事物的程度或效果,增强表现力和印象。
4. 对偶:运用对称和反差的手法,产生对比和引起思考。
5. 排比:用同一的词、短语、句式并列来表达,增强表达效果。
四、修辞格知识点1. 借代:代指具体的人或事物,使文辞更加灵活丰富。
2. 联想:通过类比思维和情感共鸣,扩展表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