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猪瘦肉系与外来猪杂交商品猪的胴体肉质性状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86.15 KB
- 文档页数:1
家野杂交体系对猪生产性能和胴体性状的影响1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的消费大量增加。
特别是我国,是世界第一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
各近年来,国内外对野猪的研究日趋增多,我国的研究内容多集中在家野猪的杂交亲合技术、杂交效果、杂交后代的肉质性状等方面。
而对野猪特别是关于家野猪的杂交组合胴体性状方面国内还鲜有报道。
1.1家野杂交猪的研究对野猪与家猪杂交猪后代肉质特性的研究,国内主要通过不同血缘杂交、减少应激反应因子、加强营养调控、饲喂中草药、铬添加剂等外源添加物方式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定,对不同品种血缘肉质特性、同一品种不同血缘比例、不同饲养管理方式、不同体重生长阶段、不同性别与肉质特性的影响情况开展研究。
1.1.1家野杂交猪的概述野猪是家猪的野生原种,杂食、喜爱群居,在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Animalia)、脊索动物门(Chordata)、哺乳纲(Mammalia)、偶蹄目(Artiodactyla)、猪科(Suidae)、猪属(Sus)、野猪种(Sus scrofa)。
野猪是家猪的祖先, 世界上的野猪分为欧洲野猪和亚洲野猪,野猪的染色体数(2n)在36一38之间,彼此间没有繁殖障碍。
我国主要有华南野猪、台湾野猪、华北野猪、东北白胸野猪和矮野猪等亚种分布,形成了极为丰富的遗传资源。
野猪具有肉质好、抗病力强的优点,家猪具有繁殖力高、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的优点,家野猪杂交既可以克服野猪繁殖力低与生长缓慢的缺点,又可以克服现代家猪肉质差、抗病力低的缺点。
合理开发野猪资源,不仅可以更合理地保护野猪资源,还可以相应减少野猪对农作物所造成的损失[1]。
野猪是一种数量较多的山林杂食兽,常以野果、草根、树叶、块根块茎类、昆虫和贩州为主要食物来源,长期生存在自然环境之中。
为了生存,它整天流窜于山林峡谷和农田之间,因而运动量大,体质强健,肌肉发达,尤其是四肢和前胸。
胴体瘦肉率经测定高达70%以上,肉质香浓,味美可口。
瘦肉型与肥肉型猪肉质性状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瘦肉型与肥肉型猪的肉质性状一直是猪肉品质研究的热点,因为不同基因型的猪肉质数量和质量的差异比较明显。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克隆和功能研究发现,瘦肉型和肥肉型猪的肉质性状基因差异很大,这对于引导肉猪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一、瘦肉型与肥肉型猪的肉质性状瘦肉型猪是指长得比肥肉型猪更修长,瘦肉比肥肉多的猪。
而肥肉型猪则是指背部和腰腹部的肥肉比较厚,体重较重,背脊较短的猪。
这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肉质性状上。
瘦肉型猪的肉质细嫩,口感好,而肥肉型猪的肉质稍显粗劣,口感没有瘦肉型猪好。
因此,瘦肉型猪在市场上的价格比肥肉型猪要高出很多。
二、瘦肉型和肥肉型猪的基因筛选近年来,随着基因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通过克隆、测序、定位及功能鉴定等手段,对精瘦肉和脂肪比较多的肉猪基因进行研究,寻找隐藏在基因背后的奥秘。
研究表明,瘦肉型和肥肉型猪的基因几乎完全不同。
其中,瘦肉性状相关基因中,主要有IG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RBM24(RNA结合蛋白)等,而肥肉性状相关基因中则集中于瘦肉性状中缺失的基因,如MYOD1、CAST(卡斯特蛋白等)。
这些基因在组织生长发育和脂肪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在基因筛选方面,目前通过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连锁酶切位点长度多态性等检测实验,可以快速筛选出与猪体重增长、瘦肉和肥肉分布等生理特征有关的基因。
这为隔断不良基因的扩散、促进生殖行为改善等方面提供了基础。
三、基因功能研究基因功能研究是基本的找出基因效应并为实现育种改良提供依据的方法。
在瘦肉型和肥肉型猪基因功能的探究中,科学家主要采用基因表达和功能抑制两种方法。
基因表达是在不同条件下检测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明确基因对某一特定方面的调节作用。
而通过功能抑制法在细胞中靶向抑制某一基因,可发现其与相关生理学和代谢通路的联系。
近年来,科学家们利用基因功能研究方法,初步达到了对IGF2、RBM24,MYOD1、CAST等基因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其与肉质性状的关系的基本机制。
饲养模式对B型金华猪胴体性状及肉质的影响胡旭进;楼芳芳;章啸君;黄剑锋【摘要】为探讨不同饲养模式对B型金华猪胴体及肉质的影响,选取24头体重相近的B型金华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用20%苜蓿草粉替代基础饲粮,试验2组分别由4户农户饲养,饲喂番薯藤、米糠、牧草等。
试验猪在体重达75 kg左右时每组随机选取6头屠宰,测定胴体肉质指标。
试验结果表明,3组试验猪生长、胴体性状以传统饲喂模式组最差,瘦肉率为50.55%,3点平均背膘厚达3.81 cm,与其他两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3组试验猪胴体肉质性状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期刊名称】《养猪》【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2页(P47-48)【关键词】饲养模式;B型金华猪;胴体肉质【作者】胡旭进;楼芳芳;章啸君;黄剑锋【作者单位】浙江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金华321017;浙江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金华321017;浙江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金华321017;浙江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金华3210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52010年,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展了饲粮中粗纤维含量对B型金华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饲粮中添加20%苜蓿草粉对金华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且可节约饲料成本,经济效益较佳(详见《养猪》2011年第6期)。
为进一步研究饲粮中添加苜蓿草粉等青粗饲料对B型金华猪胴体肉质的影响,开展本次试验。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设计试验于2011年3—8月在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猪新品系选育场及4个农户家进行。
试验将24头体重相近的B型金华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用20%苜蓿草粉替代基础饲粮;试验2组分别由4个农户饲养,每个农户饲养2头,饲喂番薯藤、米糠、牧草等。
试验猪在体重达75 kg 左右时每组分别选取6头进行屠宰测定。
猪胴体GP与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的关系李梦云;陈代文;张克英【摘要】[目的]比较2个不同基因型猪胴体糖酵解潜能(GP)、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的差异,分析胴体GP与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将7头汉普夏纯种阉公猪(体质量为(19.48±1.136) kg)和6头长撒公猪(体质量为(20.5±1.500) kg)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单圈饲养,待体质量达100 kg左右时屠宰,测定胴体GP、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结果]长撒猪的背膘厚、熟肉率和b值极显著高于汉普夏猪(P<0.01),pH2和剪切力显著高于汉普夏猪(P<0.05);长撒猪的眼肌面积和瘦肉率极显著低于汉普夏猪(P<0.01),胴体GP、屠宰率、滴水损失和失水率显著低于汉普夏猪(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考虑2个猪品种的综合效应,胴体GP与瘦肉率呈显著正相关,与背膘厚、pH2和b值呈显著负相关;与眼肌面积、屠宰率、平均日增质量和失水率呈正相关,与pH1、剪切力、L值和a值呈负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而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大.[结论]猪胴体糖酵解潜能是影响猪胴体品质和肉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9(037)007【总页数】5页(P39-43)【关键词】胴体GP;猪;胴体品质;肉质性状;生产性能【作者】李梦云;陈代文;张克英【作者单位】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畜牧工程系,河南,郑州,450011;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四川,雅安,625014;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畜牧工程系,河南,郑州,450011;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畜牧工程系,河南,郑州,4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8糖酵解潜能(Glycolytic potential,GP)是指动物在屠宰前肌肉含有的发生糖酵解产生乳酸的底物(如肌糖原、葡萄糖-6-磷酸和葡萄糖)以及乳酸的总量。
130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9年36卷第2期地方猪种INDIGENOUS BREEDS中国地方猪肉质性状的研究进展石 岗,冯韶华,李 尚,刘 刁,张正敏,安亚辉,周一彤,施文影,芦春莲,曹洪战*(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摘 要:中国地方猪品种众多、数量多且分布广泛,是我国重要的遗传资源,也关系着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肉质性状作为生猪生产的重要性状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文章主要就中国地方猪肉质性状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期对我国地方猪肉质性状的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地方猪;肉质性状;大理石纹;肌内脂肪含量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厅项目(项目编号15226301D ,16226612D );河北省二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HBCT2018110203)项目资助作者简介:石岗(1991—),男,硕士研究生,动物遗传育种,E-mail:1134675434@*通信作者:曹洪战(1970—),男,教授,博士,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养猪生产,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信箱:chz516@中国作为世界上猪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从1986年起,猪种的种类便不断在丰富。
比如1986年出版的《中国猪品种志》收录了48个地方猪种;2004年出版的《中国畜牧遗传资源状况》将收录的地方猪种增加至72个;2011年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共收录了76个地方猪种,但是期间有部分猪种或类群出现了濒临灭绝甚至已经灭绝,如巴马香猪、江口萝卜猪、官庄花猪等猪种濒危灭绝,定县猪、龙游乌猪和窄勒黑猪等猪种已经灭绝。
根据猪的地域分布、生产性能、体型外貌等特点分为华北型、华南型、华中型、江海型、西南型和高原型等地方品系。
经过9 000多年的驯化和饲养,中国地方猪具有抗逆性强、耐粗饲、繁殖力高、肉质性状优良等良好性能,同时也为世界猪种的培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提高生猪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研究进展综述近几十年来,人们通过遗传育种的选择,营养水平的改进,环境条件的控制,使瘦肉型的胴体瘦肉率和生长或使速度、饲料报酬提成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然而随着生猪胴体瘦肉率的提高和生长速度的加快,猪肉品质下降,尤其是“PSE”和“DFD”肉的出现,给养猪业、肉类食品加工业、批发和零售商造成了以及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业巨大的损失。
因此,如何使商品猪既保持较高的胴体瘦肉率、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同时又保持较好的极好猪肉品质,不出现“PSE”和“DFD”豆腐已经成为养猪科学、肉类科学、动物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基因工程等领域内科技工我共同关心和通力合作协力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研究发现,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很多,如品种、性别、年龄、肉品的加工以及牛乳营养水平、饲喂方法以及环境因素(如应激等)等都会外界影响猪肉品质。
本文仅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通过改善中的营养物质以及饲喂方法来提高猪肉品质的研究进一步提高进行综述。
饲料中曾营养物质对猪肉品质的影响1镁饲料中添加镁对降低应激和“PSE”发生率的效果。
Schacffer等(1993)的研究表明,屠宰前5天,每天饲喂40克天冬氨酸镁(8%镁),能够降低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降低屠宰后5~40分钟肌肉中乳酸的浓度,不断提高屠宰后猪肉的pH,降低肉的水分损失和避免苍白肉。
Otten等(1992)给30~100Kg体重的猪饲喂10~20g/天的延胡索酸镁,也得到类似结果。
说明饲料中添加盐镁盐能够减缓屠宰时不良处理对猪的功能障碍,对改善肉的系则水力,避免PSE肉的发生具有一定效果。
镁离子是许多酶和代谢系统的辅助因子。
由于镁能够降低神经突触前末梢的钙离子浓度,防止囊泡的泡外分泌,而囊泡内含有乙酰胆碱,当乙酰胆碱的分泌降低时,神经突触的联接降低,骨骼肌的活动降低。
同时中所镁离子能够降低神经末梢和肾上腺中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
由于儿茶酚胺能够需要通过合成cAMP抑制肌肉中糖原的分解,降低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浓度,从而降低山羊的应激,有利于提高肉的品质。
猪生长肥育期胴体品质与肉质特性变化规律的研究
刘顺德;刘孟洲
【期刊名称】《黑龙江畜牧兽医》
【年(卷),期】2006()9
【总页数】2页(P31-32)
【关键词】变化规律;肉质特性;胴体品质;生长肥育期;黑猪;肌肉品质;规模化猪场;肉猪生产
【作者】刘顺德;刘孟洲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农学院动物科学系;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8
【相关文献】
1.莱芜猪合成系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及其随体重变化规律的研究 [J], 郭建凤;武英;张印;呼红梅;魏述东;曹洪防;徐云华;郝慎文
2.合作猪胴体品质、肉质特性及随体重变化规律的研究 [J], 陈国顺
3.合作猪胴体品质肉质特性及其随体重变化规律的研究 [J], 陈国顺
4.莱芜猪胴体品质肉质特性及其随体重变化规律的研究 [J], 郭建凤;武英;魏述东;曹洪防;王继英
5.天然植物中草药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的影响 [J], 田允波;葛长荣;高士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猪主要胴体性状的测定方法猪的胴体性状对于肉类产品的质量和市场价值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猪胴体性状对于猪肉生产和贸易是至关重要的。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猪主要胴体性状的方法。
一、胴体重量测定猪胴体重量是一个基本而且重要的步骤。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电子称直接测定猪的胴体重量。
在具体操作时,将整个胴体放在汽车称上,记录下称重数值,并减去称台的重量,从而得出猪的净重。
二、胴体长度测定猪的胴体长度可以通过使用测量尺或测量线等工具进行。
具体操作时,首先将猪胴体摆放平放在水平表面上,然后在猪头部的最前端处压紧测量线或测量尺,然后沿着背脊线一直拉直到胴体末端。
最后读取测量工具上的数值,就可以得到胴体的长度。
三、胴体深度测定猪的胴体深度可以使用背腰厚度仪进行。
首先将猪胴体放在理想位置上,然后用背腰厚度仪在猪背部正中央测量胴体深度。
具体操作时,将厚度计的尖端放在背脊线上,然后计量仪附件的位移杆会显示出胴体深度的数值。
四、肩胛背脂厚测量猪的肩胛背脂厚度可以使用背脂厚度仪。
具体操作时,将背脂厚度仪的尖端放置在肩胛骨上,然后用手握住仪器的手柄,将其垂直放置在背肌线上。
最后,记录读数并计算背脂厚度。
五、胴体肌肉含量测定猪的胴体肌肉含量可以通过切割和称重的方法进行。
首先,将胴体沿着脊柱从头到尾切割成两半。
然后,在每个切割的部分上使用刀片或切肉机将肉质部分切割下来。
最后,将切割后的肉质部分称重,并记录下数值。
通过将两个部分的重量相加,就可以得到胴体的肌肉含量。
六、胴体瘦肉率胴体瘦肉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通过计算胴体瘦肉重量占整个胴体重量的百分比得出。
具体操作时,将胴体分割为肉质部分和非肉质部分(骨头、内脏和脂肪等),然后将肉质部分的重量除以整个胴体的重量,并乘以100%。
最后得出的百分比就是瘦肉率。
七、胴体脂肪率胴体脂肪率是指胴体中脂肪的重量占整个胴体重量的百分比。
可以通过使用称重的方法得出。
具体操作时,将整个胴体秤重,然后将脂肪的重量除以胴体的重量,并乘以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