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和性质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周围的一切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从我们呼吸的空气,到脚下的大地,再到我们使用的各种物品,无一不是物质的表现形式。
而要深入理解这些物质,就需要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大类。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比如说颜色,一块黄金是金黄色的,一块铁是银白色的,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就是它们的物理性质。
再比如状态,水在常温下是液态,而当温度降低到 0 摄氏度以下时,就会变成固态的冰;温度升高到 100 摄氏度以上时,又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还有气味,酒精具有特殊的气味,而汽油也有其独特的味道,这些都是物质的物理性质。
另外,物质的密度、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等也都属于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则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这就反映了铁的化学性质。
氧气能够支持燃烧,氢气具有可燃性,这些也是化学性质的体现。
化学性质还包括物质的稳定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等。
了解物质的性质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比如说,在选择建筑材料时,我们需要考虑材料的物理性质,如强度、硬度、耐腐蚀性等,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
在化学工业中,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则有助于设计合理的生产流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同样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比如水的蒸发,只是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其本质还是水分子,没有新物质生成。
再比如铁块被压制成铁片,形状改变了,但仍然是铁这种物质。
物理变化往往只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方面发生了改变。
化学变化则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像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这就是一种化学变化。
铁生锈生成了铁锈,食物腐败变质,这些都是化学变化的例子。
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从而产生了新的物质。
国庆作业2物质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知识点汇总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定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特征: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形式:破碎、扩散、蒸发、熔化、凝固等。
2、化学变化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产生气体、生成沉淀。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二者本质区别:是否生成新物质。
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稳定性、毒性、酸性、碱性等。
三、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关系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
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描述物质的性质时多用“可以”、“易”、“能”、“会”等词语。
如木炭可以燃烧,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糖能溶于水。
★巩固练习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在于变化后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B. 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 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D.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发生了物理变化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化学性质的是( )A. 用铁、铝制作炊具B. 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C. 用酒精作燃料D. 用铜制作导线3、在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氧气能使木条燃烧更旺B.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C.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D.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
a. 纸张撕成碎片b. 木材燃烧c. 白炽灯发光d. 湿衣服晒干e. 铁锅生锈f. 火炬燃烧g. 司马光砸缸 h. 凿壁偷光i. 火烧赤壁 j. 铁杵成针k. 蜡炬成灰 l. 车胎爆炸m.鞭炮爆炸 n.木已成舟5、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
2024年中考化学考点全透视—物质的变化、性质、用途及化学反应类型(考前必看)考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常见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一定伴随能量改变)微观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物理变化分子不改变,化学变化分子发生改变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举例:蜡烛燃烧时一定伴随蜡烛的熔化。
实例性状改变:破碎、弯曲、拉成丝、压成片等状态改变: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铸造等其他:灯泡通电发光、活性炭吸附色素、金属导电、压强过大导致爆炸(气球、轮胎、高压锅)燃烧变化:物质燃烧、汽油火药等爆炸变质变化:发酵、酿酒、发霉、腐烂等锈蚀变化:金属生锈其他变化:光合呼吸作用、杀菌消毒、物质分解等考点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区别某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注意物质的性质受外界条件影响,在描述物质性质时注明条件。
(如液体沸点受大气压影响)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考点3物质性质和用途关系例:木炭具有可燃性,可以发生燃烧变化,生活中用于作燃料。
考点4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类型定义代表式特点化合价变化备注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C多变一可能变化(就某些反应中某些元素而言)反应物A 、B 既可代表单质,又可代表化合物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C一变多可能变化(就某些反应中某些元素而言)生成物中的B 、C 既可代表单质,又可代表化合物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BC→B+AC一换一肯定变化(就所有反应中某些元素而言)反应范围:①金属和酸;②金属和盐;③氢气、碳和金属氧化物;④碳和水蒸气等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AB+CD→AD+BC相互交换肯定不变(就所有反应中所有元素而言)反应范围:①酸+碱;②酸+盐;③酸+碱性氧化物;④盐+碱;⑤盐+盐(1)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及中和反应初中阶段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得氧或失氧的情况,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石蜡受热熔化、水的三态变化、灯泡发光、金刚石加工成首饰等。
(2)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如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它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
如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降温后能变成固态的干冰。
拓展:有些物理性质可通过仪器定量测量,如熔点、沸点,密度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
规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说明物质的性质。
(5)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6)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有上述现象产生的变化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
(7)注意点:①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②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电灯发光,是电能转变为光能和热能,并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③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自行车车胎的爆炸为物理变化,火药爆炸为化学变化。
2.判断与识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方法(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和识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反正,则不是化学性质,而是物理性质。
(3)区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体现。
在汉语中表述中常用可以、易、会、能等词来描述。
如铝箔燃烧属于化学变化,铝箔能燃烧属于物理变化;水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水能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性质。
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一直是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本质和行为,并且应用这些知识来开发新的材料和技术。
本文将探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及其在化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本身所固有的特征。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常见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状、大小、密度、熔点、沸点等。
这些性质往往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来确定。
2.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化学性质是物质固有的特征,可以通过它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来判断。
比如,金属的化学性质就包括与酸反应产生氢气、与氧气反应形成氧化物等。
二、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性质改变。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发生的性质改变。
物理变化是可逆的,可以通过改变条件将物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常见的物理变化包括溶解、熔化、冻结等。
2.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发生的性质改变。
化学变化是不可逆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会改变其化学组成和性质。
常见的化学变化包括燃烧、腐蚀、酸碱中和等。
三、物质研究的应用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研究不仅仅是基础科学的探索,还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1. 材料科学通过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研究,可以开发新的材料,改善材料的性能。
例如,在研究材料的物理性质时,可以发现某种材料具有特殊的导电性质,从而应用于电子器件的制造中。
2. 药物研发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研究对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药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制,可以设计出更安全、有效的药物。
例如,药物研发人员可以通过研究药物的化学性质来调控其溶解度、稳定性等,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3. 环境保护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环境中的污染物,制定环境保护政策。
第一讲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3、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4、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5、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化学变化的同时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
6、常见的化学变化燃烧、爆炸:酒精燃烧、白磷自燃、火药爆炸、纸张燃烧、燃放烟花等。
变质:食物变质、铁制品生锈、氢氧化钠溶液变质、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
其他:动物的呼吸作用、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生石灰)黏在一起变成块状、用石墨原料制取金刚石等。
7、常见的物理变化形状改变:玻璃破碎、铁制成铁锅、西瓜榨成汁、瓷器破碎等。
物质的三态变化(挥发、蒸发、溶解):汽油挥发、湿衣服晾干、铜丝导电等。
考点专题训练:1、(08太原)下列能说明硫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A.硫是淡黄色固体B.硫受热会融化C.液态硫受热会汽化D.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2、(08广东) 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嘴嚼米饭时有甜味(化学变化) B.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 C.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物理变化) D.纯净物加热后变为混合物(物理变化)3、(08乐山)下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制取明矾晶体净水自制汽水将鸡蛋壳放入醋中A B C D4、(08山东)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5、(08山东)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一)概念1、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叫物理变化。
例:火柴梗被折断、玻璃破碎、水的三态变化、石蜡熔化、食盐溶解在水中、小麦加工成面粉、灯泡、电炉丝通电发光、发热。
以上都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
本质特征是:。
例:燃烧、铁生锈、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
现象:会伴随产生、、、放出或生成等。
(有这些现象发生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何描述化学变化的现象镁条燃烧:现象:色镁条在点燃条件下,发出、生成固体。
()文字表达式:铜片加热:现象:色铜片在条件下,生成固体。
()文字表达式: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氢氧化钠和酚酞反应:(二)区别与联系:区别:看有没有生成。
联系: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但在物理变化中一定生化学变化。
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毒性、酸碱性、活动性等。
3、性质与变化的区别:化学性质常用“易、会、能”等词来描述。
例如:镁条能燃烧描述的是镁的而镁条燃烧则是物理性质可以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如、、等),或需要仪器测定(如、、等)。
但一定不能有新物质生成4、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
练习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牛奶在空气中放久后发酸起泡B.碳酸氢铵变成了气体C.电灯中的钨丝通电后发光发热D.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2.根据物质的下列性质区别两种物质,其中利用化学性质的是()A.根据气味区别蒸馏水与酒精B.根据密度大小区别金属铝和金属铅C.根据颜色区别氧化铜与氧化镁D.根据是否可以燃烧区别酒精与蒸馏水1. (10大连3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胆矾研碎B.空气液化C.钢铁生锈D.电灯发光(10常州)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 B.蜡烛熔化C.木炭燃烧D.电灯发光(10湖北省黄石市2)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不同的是A.消化食物B.焚烧垃圾C.冰块融化D.食盐水1. (10乐山1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铜丝作导线B.用石墨作铅笔芯C.用粮食酿造酒D.用干冰作制冷剂3. (10汕头1)下列选项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料制家具B.大米酿酒C.石蜡熔化D.水制冰块[来源:学|科|网4、(10汕头6)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用铝作导线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活性炭作净水剂D.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1.(10茂名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质变化的是A.电解水B.木炭吸附色素C.木材燃烧D.食物腐败3、(10江西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燃放烟花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C.海水晒烟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10海南25)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B.菜刀生锈C牛奶变质 D.瓷碗破碎1.(2010四川甘孜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把湿衣服晾干B.把木材做成家俱C.雪糕融化D.用盐酸除去热水瓶壁上的水垢2.(2010四川宜宾1)下列过程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天然气燃烧B.胆矾研碎C.粮食酿酒D. 白磷燃烧3.(2010上海27)C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块融化B.黄瓜榨汁C.菜刀生锈D.玻璃破碎4.(2010山东聊城1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腐蚀B.玻璃破碎C.铁杵成针D.酒精挥发5.(2010四川自贡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B.自行车车胎充气过多而炸裂C.熔化玻璃吹制仪器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1.(10广安1).下列典故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铁杵磨成针C.火烧赤壁 D.凿壁偷光2. (10张家界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香水挥发C、湿衣晾干D、瓷碗破碎(10咸宁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干冰升华 C.光合作用 D.食物消化【10桂林5. 】生活处处有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