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冷却风扇的选择
- 格式:pdf
- 大小:217.34 KB
- 文档页数:3
冷却风扇的选型与设计简介:冷却风扇是一种用于散热的设备,在电子设备、汽车、机械和工业生产等领域广泛应用。
选型和设计冷却风扇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风扇的形式、尺寸、风量、噪音、功耗等。
本文将探讨冷却风扇的选型与设计的关键要素。
一、选型要素:1.冷却风扇形式:冷却风扇一般分为离心风扇和轴流风扇两种形式。
离心风扇叶轮位于风扇的中央,风量大、扬程高,适用于需要较长风程的场合。
轴流风扇叶轮位于风扇的前端,风量大、扬程低,适用于需要较大风速的场合。
2.冷却风扇尺寸:尺寸越大,风扇所能产生的风量也越大,但体积会增大。
在选择风扇时,需要根据所需散热量和设备的空间来选择合适的尺寸。
3.风扇风量:风扇的风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风扇的空气流量。
风量越大,散热效果越好。
对于需要大量散热的场合,需要选择风量较大的风扇。
4.风扇噪音:噪音是冷却风扇选型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风扇运转时产生的噪音会对周围环境和使用者造成干扰。
一般来说,噪音较小的风扇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5.风扇功耗:功耗是风扇运行时所需的电能。
功耗越低,能够降低设备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设计要素:1.动力系统设计:冷却风扇的动力系统设计是确保风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要考虑到风扇的供电电压、电流和功率等指标,以及供电系统的稳定性。
2.散热系统设计:冷却风扇的散热系统设计是确保风扇能够有效散热的关键。
要考虑到风扇所处位置、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设计,以确保风扇能够吸入足够的新鲜空气,并将热空气排出。
3.材料选择:冷却风扇的材料选择对于风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高强度、耐磨损的材料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4.控制系统设计:冷却风扇的控制系统设计是确保风扇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关键。
要考虑到风扇的启动、停止、转速控制等功能,以便根据需要灵活地调节风扇的工作状态。
总结:冷却风扇的选型和设计是保证风扇能够正常运行并有效散热的关键步骤。
在选型时要考虑形式、尺寸、风量、噪音、功耗等因素,而在设计时要考虑动力系统、散热系统、材料选择和控制系统等要素。
浅谈机柜散热风扇的选择与散热措施摘要:机柜机箱中的设备含有大量的机械电子元件,这些电子元件在实际运行中会散发大量的热,如果散热风扇选择不当,就可能会导致机柜内部温度过高,影响电子元件的正常运行,严重还可能导致电子元件的损坏。
因此,在对机柜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散热设计以及散热风扇的选择。
关键词:机柜结构设计;散热风扇;温度控制机柜的设计中,散热设计是重要的环节。
散热设计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需要根据机械电子设备的功能以及运行情况进行设计,保证机箱的散热良好,不会由于热量不能及时散出而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转。
在散热设计中,需要做到强迫通风散热,对各种元器件合理布置,对印制电路板科学安排,还要选择适用的散热风扇,保证散热良好,提高机械电子设备的运行效率。
1 散热风扇的选择随着现代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以及应用,机柜成为了很多领域中都会运用到的一种重要设备。
基于成本以及安装空间的考量,机柜在逐渐向着高容量的方向发展。
高容量也就意味着在更小的空间内集成更多的电子设备,机柜内部的设备密度大大提升,这些设备的电气元器件在实际运行中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风扇作为机柜重要的散热构件,其选择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实际上,机柜结构设计时,对于风扇的选择主要由容许的柜内电子设备温升——热流密度(散热功率/ 散热表面积)来进行决定。
比如电子设备温升=30K,采用空气自然对流散热只能达到0.04 W/cm²左右的热流密度。
当热流密度高于0.04 W/cm²,就需要通过增加散热表面积或者选择运用强制空气对流来进行散热,也就是选择风扇来增加机柜内的空气流通率,快速降低机柜内部温度。
利用风扇散热,热流密度可达到0.2 W/cm²左右。
当热流密度高于0.2 W/cm²时,应进一步增大散热表面积或采用液体冷却的方式来实现温升不超过30K。
机柜结构设计中,选择合适的风扇并进行合理的设计,能够更好的保障机柜内设备处于合适的运行温度内,避免由于温度升高所导致的设备异常和损坏状况的出现。
异构集成2.5d封装的冷却解决方案异构集成2.5d封装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它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散热不好,就会影响性能甚至缩短使用寿命。
就像人在运动后会出汗散热一样,设备也需要有效的冷却系统来保持良好状态。
所以呢,我们就需要设计一个专门针对异构集成2.5d封装的冷却解决方案。
1.1 计划框架我们可以把这个冷却解决方案想象成一个精心设计的空调系统。
核心逻辑就是先准确检测热量产生的源头和程度,就像空调的温度传感器一样。
然后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和设备,这就好比空调根据室内温度来决定制冷强度。
最后还要建立一个监控机制,时刻关注冷却效果,就像空调有个显示屏显示当前温度一样。
2. 实施步骤2.1 分阶段行动2.1.1 检测阶段2.1.1.1 责任人安排这个阶段需要一位有电子设备检测经验的工程师来负责。
他需要具备熟练使用热成像仪等检测设备的能力。
在团队协调方面,他要及时和其他成员沟通检测到的数据。
2.1.1.2 时间节点从项目开始的第1天到第3天进行检测工作。
2.1.1.3 效果标准要准确找出异构集成2.5d封装中热量产生的主要区域和最高温度值,误差不能超过5%。
2.1.2 选择冷却方式和设备阶段2.1.2.1 责任人安排由一位熟悉冷却技术和设备的专家负责。
他要能够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出最适合的冷却方式,比如风冷、液冷或者相变冷却等,还要能挑选出性价比高的冷却设备。
在协调方面,他要和采购部门沟通设备采购的事情。
2.1.2.2 时间节点从第4天开始,到第7天完成冷却方式和设备的选择。
2.1.2.3 效果标准选择的冷却方式要能满足设备散热需求,使设备在满载运行时温度能保持在安全范围内,这个安全范围根据设备的具体要求而定,比如不超过80摄氏度。
2.1.3 安装和调试阶段2.1.3.1 责任人安排安排一组技术工人来进行安装,其中要有至少一位有电子设备安装经验的工人做组长。
组长要负责整个安装过程的指挥和质量把控。
艾默生电子设备强迫风冷热设计规范艾默生电子设备强迫风冷热设计规范是指在设计电子设备时必须遵循的一些规范要求,以使得设备的冷却和散热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
艾默生电子设备公司是国际知名的电子设备生产商,其设计出来的设备具有高效、耐久、稳定等特点,同时也享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此文档中,我们将会介绍一些艾默生电子设备强迫风冷热设计规范的重点内容。
首先,艾默生电子设备强迫风冷热设计规范的核心在于热管理。
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电子元件的电子运动会释放出热量,因此需要对设备进行散热。
如果设备的热量无法得到很好地释放,就会造成设备故障、电子元件损坏等问题。
因此,艾默生电子设备在设计中,考虑到了不同的热量产生和散热方式,制定了相应的散热规范。
其中,强迫风冷是一种常见的散热方式,需要满足以下规范:1. 保证空气流动畅通电子设备内的空气流动对于散热至关重要,因此必须保证空气流通畅通。
在设计时,设备内应该留出合适的气流通道,使得空气可以在设备内自由流动。
2. 放置风扇风扇的作用是将热空气排出设备外,因此应该放置在流通通道的末端,负责将热空气排出。
3. 设计合适的散热片散热片是用于增大散热面积,提高热量散热效率的关键组件。
在设计时,应该根据设备内需要散热的元器件大小和热量大小,选用合适的散热片。
以上三点是艾默生电子设备强迫风冷热设计规范中的重点内容。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细节问题也需要注意,例如必须保证风扇的转速和散热片的材料选择等。
这些规范要求的实施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故障率、寿命和性能,同时对于用户提高设备的使用体验也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艾默生电子设备强迫风冷热设计规范是一套完善的规范体系,包括空气流动规范、风扇放置规范和散热片规范等内容。
这些规范的实施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故障率,寿命和性能,确保电子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更加可靠和稳定。
冷却风扇的工作原理一、引言冷却风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子设备之一,它在电脑、空调、汽车等许多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冷却风扇的工作原理,包括其结构组成、工作方式和原理。
二、冷却风扇的结构组成冷却风扇一般由电机、叶轮、外壳和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
1. 电机:冷却风扇的电机通常采用直流电机或交流电机。
直流电机通常由碳刷和电枢组成,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转速可调、启动转矩大;而交流电机则具有结构紧凑、噪音低等优点。
2. 叶轮:叶轮是冷却风扇的关键部分,它由多个叶片组成,可以通过旋转产生气流。
叶轮的设计通常考虑到空气流通的效率和噪音的控制。
3. 外壳:外壳是冷却风扇的保护装置,它可以防止外界物体进入风扇内部,同时也可以引导风流方向。
4.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起到控制风扇运行的作用,它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风扇的转速和运行状态。
三、冷却风扇的工作方式冷却风扇通过旋转叶轮产生气流,从而形成流动的空气。
主要有以下几种工作方式:1. 强制对流式:冷却风扇通过强制对流的方式将热空气排出,从而降低设备的温度。
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需要强制散热的场景,如电脑主板上的散热风扇。
2. 自然对流式:冷却风扇通过产生气流,加速空气的流动,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空调中的散热器,通过自然对流将室内的热空气排出。
3. 混合对流式:冷却风扇通过结合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的方式,提高散热效果。
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汽车的散热系统,既可以通过强制对流带走热空气,又可以通过自然对流排出热量。
四、冷却风扇的工作原理冷却风扇的工作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原理:1. 动力学原理:冷却风扇通过电机驱动叶轮旋转,产生气流。
根据动力学原理,风扇转动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使风扇有一个向相反方向的推力。
2. 流体力学原理:冷却风扇通过叶轮旋转,使空气产生流动。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当空气经过叶片时,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差,从而形成气流。
3. 热传导原理:冷却风扇通过对流散热,将热量传导到空气中。
工业散热风扇分类工业散热风扇是一种用于工业领域的散热设备,主要用于散热或降温。
根据其特点和用途不同,可以将工业散热风扇分为以下几类:轴流风扇、离心风扇、混流风扇和喷流风扇。
一、轴流风扇轴流风扇是一种通过轴向气流流动来实现散热的设备。
它由叶轮、电机和外壳组成。
叶轮通常由多个扇叶排列而成,它们可以通过电机的驱动旋转,从而产生气流。
轴流风扇的特点是气流流向与轴线平行,散热效果好,但风压较低。
它广泛应用于空调、通风系统和冷却设备中。
二、离心风扇离心风扇是一种通过离心力来产生气流的设备。
它由叶轮、电机和外壳组成。
叶轮通常由多个弯曲的叶片排列而成,它们可以通过电机的驱动旋转,从而产生离心力。
离心风扇的特点是气流流向与轴线垂直,风压较高,但散热效果相对较差。
离心风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线、烘干设备和通风系统中。
三、混流风扇混流风扇是一种综合了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的特点的设备。
它由叶轮、电机和外壳组成。
叶轮通常由多个扇叶和弯曲的叶片组合而成,它们既可以产生轴向气流,也可以产生离心力。
混流风扇的特点是气流流向介于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之间,既有较高的风压,又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混流风扇广泛应用于商业建筑、工业设备和电子设备中。
四、喷流风扇喷流风扇是一种通过喷射高速气流来实现散热的设备。
它由喷嘴、电机和外壳组成。
喷嘴可以产生高速气流,从而形成冷却效果。
喷流风扇的特点是散热效果好,但风压较低。
喷流风扇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和电子行业中。
工业散热风扇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散热需求和工作环境来确定。
在选择轴流风扇时,应考虑散热效果和风压的平衡;在选择离心风扇时,应考虑散热效果和噪音的平衡;在选择混流风扇时,应考虑散热效果和空间的平衡;在选择喷流风扇时,应考虑散热效果和能源消耗的平衡。
工业散热风扇是工业领域中重要的散热设备,根据其特点和用途可以分为轴流风扇、离心风扇、混流风扇和喷流风扇。
根据具体的散热需求和工作环境来选择适合的散热风扇,可以提高散热效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子散热工程中风扇选择方法1、工程背景大多数密集封装的电子机箱系统使用风扇或鼓风扇进行强制空气冷却。
较小的机箱系统通常使用轴流冷却风扇,其中气流垂直于风扇叶片。
然而,较大的机箱系统可能需要离心式鼓风扇在高静压情况下提供足够的气流。
在机箱系统设计的最初阶段,工程师就应确定对强制空气冷却风量需求进行预估。
更重要的是,产品设计阶段,必须为发热部件提供良好的气流,并为冷却风扇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功率。
风扇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所需的空气流量,交流或直流电源,电压,速度,预期寿命,EMI / RFI,散热量,自动重启和噪声影响。
产品设计初始阶段是需要预计通风冷却机箱系统所需的气流风量,这主要是取决于机箱系统内产生的热量和器件允许的最大温升。
在估算机箱系统内热耗时,应该考虑器件负载发生变化或者发热子机箱系统热耗增加的可能性。
因此,应该是在机箱系统满载运行的最坏情况下,使用最大的热耗来估计机箱系统所需的风量。
机箱系统所需的气流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公式或从图表获得,计算公式为:这里:Q =以cfm为单位所需的气流(ft3 / min。
)W =以瓦为单位的热耗TC =温升例如,对于热耗200W的机箱系统来说,如果其允许的温升为20℃,那么机箱系统需要32cfm的气流。
在下图中,纵轴表示代表气流需要带走的热耗,横轴表示气流的风量;两个轴都是对数的。
倾斜的线条定义了温升(℃)。
通过查找该图表,找到表示允许温升的斜线,然后,在该线上找到与热耗相对应的点,此点对应的横轴位置即为机箱系统所需的气流流量。
热耗与机箱系统温升的关系2、机箱系统阻抗确定如何在机箱系统内安装风扇比计算所需空气流量要困难得多。
气流路径中的障碍物导致静压阻力。
下图显示了典型风扇的气流与静压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为了达到最大气流,应尽量减少障碍物。
但是,有时候需要增加挡风板,以将冷气流引导到需要冷却的部件上。
当然,机箱系统组件本身也会阻碍气流、引导气流流动。
轴流风扇风压P-风量Q曲线通过实验方法得到气流的流量是非常准确的,但测试成本高,耗时长,并且繁琐。
电子设备的自然冷却热设计规范汇总1目的建立一个电子设备在自然冷却条件下的热设计规范,以保证设备内部的各个元器件如开关管、整流管、IPM模块、整流桥模块、变压器、滤波电感等的工作温度在规定的范围内,从而保证电子设备在设定的环境条件下稳定、安全、可靠的运行。
2 适用范围本热设计规范适用于自然冷却电子设备设计与开发,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机壳的选材●结构设计与布局●器件的选择●散热器的设计与选用●通风口的设计、风路设计●热路设计3 关键术语3.1 热环境设备或元器件的表面温度、外形及黑度,周围流体的种类、温度、压力及速度,每一个元器件的传热通路等情况3.2 热特性设备或元器件温升随热环境变化的特性,包括温度、压力和流量分布特征。
3.3导热系数(λ w/m.k)表征材料热传导性能的参数指标,它表明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负的温度梯度下的导热量。
3.4 对流换热系数(α w/m2.k)对流换热系数反映了两种介质间对流换热过程的强弱,表明了当流体与壁面间的温差为1℃时,在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
3.5 热阻(℃/w)反映介质或介质间传热能力的大小,表明了1W热量所引起的温升大小。
)3.6 雷诺数(Re雷诺数的大小反映了流体流动时的惯性力与粘滞力的相对大小,雷诺数是说明流体流态的一个相似准则。
)3.7 普朗特数(Pr普朗特数是说明流体物理性质对换热影响的相似准则。
)3.8 格拉晓夫数(Gr格拉晓夫数反映了流体所受的浮升力与粘滞力的相对大小,是说明自然对流换热强度的一个相似准则。
3.9 定性温度确定对流换热过程中流体物理性质参数的温度。
3.10肋片的效率表示某扩展表面单位面积所能传递的热量与同样条件下光壁所能传递的热量之比。
3.11黑度实际物体的辐射力和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之比,它取决于物体种类、表面状况、表面温度及表面颜色。
3.12 外部环境温度的定义自冷时指距设备各主要表面80mm处的温度平均值;强迫风冷(使用风扇)时指距离空气入口80~200mm截面的温度平均值。
ic31冷却方式IC31冷却方式是指将IC31电子部件的工作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的方法。
IC31电子部件在长时间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热掉,会影响IC31的性能、寿命甚至损坏。
因此,合理选择和应用适当的冷却方式对于IC31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常见的IC31冷却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通风散热方式:通风散热是一种传统的散热方式,通过增加散热孔、安装风扇等设备来改善空气流通,提高 IC31 散热效果。
优点是简单易行,成本低廉,适用于一些散热要求较低、功耗较小的 IC31 设备,如家用电器等。
2.散热片散热方式:散热片散热方式是将散热片与IC31紧密贴合,通过散热片的大面积导热性能将IC31产生的热量迅速导出。
散热片的材质常用铝、铜等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该方式适用于功耗较高的 IC31 设备,如电脑、服务器等。
3.热管散热方式:热管散热方式是将热管与IC31连接,利用热管的高效导热性能将热量迅速传递到散热器上。
热管散热方式具有导热速度快、散热效果好等优点,在高功率、密集装配的 IC31 设备中广泛应用,如高性能显卡、服务器等。
4.水冷散热方式:水冷散热方式是将IC31通过水冷板与水冷系统相连接,通过水的流动来带走热量。
水冷散热方式具有散热效果好、噪音低等优点,在对散热要求较高的 IC31 设备中使用较多,如超频游戏电脑、高性能服务器等。
5.氮气冷却方式:氮气冷却方式是将IC31周围环境置于低温的液氮环境中,通过低温来降低IC31的工作温度。
氮气冷却方式散热效果好,但操作复杂且成本高,主要用于一些对散热要求极高的特殊应用,如超高性能电脑、特殊实验仪器等。
综上所述,IC31冷却方式的选择应根据IC31的功耗、工作环境、散热要求等因素来决定。
不同的冷却方式有着各自的优点和适用场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式。
同时,为了保证冷却效果,还需注意散热结构的设计、散热介质的选择等方面的问题。
anaf冷却方式Anaf冷却方式是一种高效的冷却技术,适用于各种热能设备和系统。
本文将介绍Anaf冷却方式的原理、特点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Anaf冷却方式的原理Anaf冷却方式是基于热传导原理的一种冷却技术。
它利用导热材料将热能从热源传导到冷却介质中,通过换热表面的扩散和对流传热,将热量迅速地散发出去,达到降温的效果。
Anaf冷却方式的核心是导热材料的选择和设计。
导热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热传导效率,以确保热量能够快速传导到冷却介质中。
同时,导热材料的结构设计也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增加导热面积或改变导热路径来提高冷却效果。
二、Anaf冷却方式的特点1. 高效性:Anaf冷却方式可以快速将热量传导到冷却介质中,使热源迅速降温,提高冷却效率。
2. 灵活性:Anaf冷却方式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热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3. 稳定性:Anaf冷却方式能够稳定地将热量散发出去,避免热源过热或过冷的情况发生。
4. 节能性:Anaf冷却方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导热材料的热传导能力,减少能量的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Anaf冷却方式的应用1. 电子设备:Anaf冷却方式可以应用于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散热,通过导热材料将设备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散热片上,再通过风扇或散热片的对流传热,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2. 汽车发动机:Anaf冷却方式可以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通过导热材料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散热器中,再通过水循环或空气对流的方式将热量散发出去,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3. 太阳能电池板:Anaf冷却方式可以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散热,通过导热材料将电池板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散热器上,再通过对流传热将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避免电池板过热影响发电效率。
4. 工业设备:Anaf冷却方式可以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的冷却,如发电机组、冶炼炉等,通过导热材料将设备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冷却介质中,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结:Anaf冷却方式是一种高效、灵活、稳定、节能的冷却技术,适用于各种热能设备和系统。
电子设备的强迫风冷热设计规范2004/05/01发布2004/05/01实施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修订信息表目录目录 (3)前言 (5)1目的 (6)2 适用范围 (6)3 关键术语 (6)4引用/参考标准或资料 (7)5 规范内容 (8)5.1 遵循的原则 (8)5.2 产品热设计要求 (8)5.2.1产品的热设计指标 (8)5.2.2 元器件的热设计指标 (9)5.3 系统的热设计 (9)5.3.1 常见系统的风道结构 (9)5.3.2 系统通风面积的计算 (16)5.3.3 系统前门及防尘网对系统散热的影响 (16)5.4 模块级的热设计 (16)5.4.1 模块损耗的计算方法 (16)5.4.2 机箱的热设计 (16)5.4.2.1 机箱的选材 (16)5.4.2.2 模块的通风面积 (17)5.4.2.3 机箱的表面处理 (17)5.5 单板级的热设计 (17)5.5.1 选择功率器件时的热设计原则 (17)5.5.2 元器件布局的热设计原则 (17)5.5.3 元器件的安装 (18)5.5.4 导热介质的选取原则 (19)5.5.5 PCB板的热设计原则 (19)5.5.6 安装PCB板的热设计原则 (21)5.5.7 元器件结温的计算 (22)5.6 散热器的选择与设计 (24)5.6.1散热器需采用的强迫冷却方式的判别 (24)5.6.2 强迫风冷散热器的设计要点 (25)5.6.3 风冷散热器的辐射换热考虑 (27)5.6.4 海拔高度对散热器的设计要求 (27)5.6.5 散热器散热量计算的经验公式 (27)5.6.6强化散热器散热效果的措施 (28)5.7风扇的选择与安装的热设计原则 (28)5.7.1多个风扇的安装位置 (28)5.7.2风扇与最近障碍物间的距离要求 (28)5.7.3消除风扇SWIRL影响的措施 (29)5.7.4抽风条件下对风扇选型的限制 (30)5.7.5降低风扇噪音的原则 (30)5.7.6解决海拔高度对风扇性能影响的措施 (31)5.7.7确定风扇型号的方法 (32)5.7.8吹风与抽风方式的选择原则 (32)5.7.9延长风扇寿命与降低风扇噪音的措施 (33)5.7.10风扇的串列与并联 (33)5.8防尘对产品散热的影响 (35)5.8.1抽风方式的防尘措施 (36)5.8.2吹风方式下的防尘措施 (36)5.8.3防尘网的选择方法 (36)6 产品的热测试 (36)6.1 进行产品热测试的目的 (36)6.2 热测试的种类及所用的仪器、设备 (36)6.2.1温度测试 (37)6.2.2速度测量 (38)6.2.3流体压力的测量 (39)7 附录 (40)7.1 元器件的功耗计算方法 (40)7.2 散热器的设计计算方法 (42)7.3 冷板散热器的计算方法 (43)7.4 强迫风冷产品的热设计检查模板 (47)前言本规范由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研发部发布实施,适用于本公司的产品设计开发及相关活动。
如何提高高功率电子设备的散热性能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高功率电子设备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高性能计算机、数据中心服务器到工业自动化设备、电动汽车等。
然而,随着电子设备功率密度的不断提高,散热问题成为了制约其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散热问题,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电子元件性能下降、寿命缩短,甚至出现故障和损坏。
因此,如何提高高功率电子设备的散热性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一、优化散热设计良好的散热设计是提高散热性能的基础。
首先,在设备的结构设计上,要确保热流路径的畅通。
例如,将发热元件合理布局,避免热量集中在局部区域。
对于多层电路板,要设计良好的导热通道,将热量迅速传导到散热片或其他散热装置上。
其次,选择合适的散热材料也非常重要。
金属材料如铜、铝等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常用于制造散热片和导热管。
在一些高端应用中,还会使用到具有更高导热性能的材料,如金刚石、石墨烯等。
另外,增加散热面积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可以通过设计更多的散热鳍片、增大散热片的表面积等方式来提高散热效果。
同时,合理设计风道和风扇,利用强制对流来增强散热能力。
二、高效的散热方式1、风冷散热风冷散热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散热方式之一。
通过风扇将冷空气吹向散热片,带走热量。
在设计风冷散热系统时,要考虑风扇的风量、风压、转速等参数,以及风扇的布局和风道的优化。
同时,选择合适的散热片形状和尺寸,以提高风冷散热的效率。
2、水冷散热水冷散热的效率通常比风冷散热更高。
它通过水泵将冷却液循环流经发热元件和散热器,将热量带走。
水冷散热系统的关键在于冷却液的选择、水泵的性能、散热器的设计以及管道的布局。
冷却液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稳定性,水泵要能够提供足够的流量和压力,散热器要有足够的散热面积和高效的散热结构。
3、热管散热热管是一种高效的导热装置,它利用工质的相变来传递热量。
热管具有极高的导热系数,可以迅速将热量从发热源传递到散热片上。
电子设备强迫风冷设计指南目录1.相关知识 (2)2.温升的要求 (2)3.风机的选择和使用 (2)3.1.系统需求的风量大致计算方法 (2)3.2.风机的选择 (2)3.3.风机的功率、效率和特性曲线 (3)3.4.系统阻力特性与风机工作点的确定 (3)3.5.风机的串连和并联使用 (4)3.6.风机的噪声 (5)3.7.风机的安装位置 (7)4.结构因素对风冷效果的影响 (11)4.1.开孔设计 (11)4.2.常见的开孔模式 (11)4.3.外壳出风口的设计 (12)4.4.风机的位置 (12)4.5.风道的结构形式 (13)4.6.元件的排列与走线 (14)4.7.热源的位置 (14)4.8.漏风的影响 (15)1.相关知识1)强迫风冷是利用风机驱使工作的气流经过发热表面,把热量带走的一种冷却方法,气流的速度越高,带走的热量越多,电子设备中,强迫风冷的散热能力要比自然散热的能力大10倍左右。
2)流体在流动时,不一定是先向距离近的方向流动,而是先向流动阻力小的方向流动。
2.温升的要求1)根据IEC的要求: 在正常使用时(环境温度为35度),可能与患者短时间接触的设备部件,其表面最高温度不超过50度。
2)根据东芝的要求: 在正常使用时(环境温度为35度),机箱内空气的最高温升不允许超过15度。
3)FDA的要求:在环境温度35℃条件下,工作中产品的可触摸表面温度不得超过50℃。
如果同病人接触,则不得超过41℃。
如果超过41℃,则必须进行科学的解释,并提供数据以证明不会危及病人安全。
3.风机的选择和使用3.1.系统需求的风量大致计算方法1)测定设备的规格和工作条件:-V: 整个系统所产生的总热量(W)=100(W)-∆T:系统内部温度上升(K)=15度2)计算冷却所需的空气流量:-Q’:马达的空气流量(m³/min)-Q’:=V/(20∆T)=100/20*15=0.33(m³/min)3)选用风扇:-Q: 最大空气流量(m³/min):Q’=Q*2/3-Q: = Q’*3/2=0.33*3/2=0.5(m³/min)确认所选用的风扇是否正确。
变频调速电机冷却方式的选择摘要:从变频调速电机的设计和应用分析,介绍了如何根据负载类型和机座结构形式来正确选择变频调速电机的冷却方式。
引言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变频器生产技术也日趋成熟,我国电机调速技术已由直流调速逐步进入了变频调速时代,变频调速电机以起动转矩大,起动性能好,调节精确度高,可靠性强,操作方便等优点在钢铁、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电力、煤炭、造纸、医药、自来水等行业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变频调速电机通常采用的冷却方式有IC411、IC416、IC611、IC616、IC666、IC86W等几种,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任意选择某种冷却方式。
1 根据负载类型选择不同的冷却方式1.1 风机、泵类型负载变频调速电机如果驱动的负载为风机、泵类负载时,负载转矩随转速的平方变化(TL 邑n2),低速下运行时负载转矩较小,一般可选用的冷却方式有IC411、IC611,即电机转子自带同轴风扇来形成内风路循环和外风路循环;这种类型负载在低频起动时变频调速电机转速很低,负载转矩也很小,电机发热量也很小,这时依靠电机铁心自身的热传递,可以散去电机产生的热量,所以不用担心变频调速电机低速运行时的散热问题。
当变频电机运行在高速范围时,负载转矩较大,此时变频调速电机所产生的热量也多,由于此时电机转子自身所带风扇产生足量冷却风量,就可以通过冷却器热交换带走电机所产生的热量。
1.2 恒转矩类负载恒转矩类型负载的转矩在基速以下都维持不变,低频起动时,要求变频调速电机输出很大的起动转矩,这时变频调速电机的发热非常厉害,如果我们仍采用电机自带风扇的冷却方式(IC411、IC611),则不能满足变频调速电机的散热,这时我们采用给变频调速电机增加独立的强迫冷却风机的冷却方式。
通常可采用的冷却方式有IC416、IC616、IC666 或IC86W,其中IC416、IC616 和IC666的冷却方式,不需要用户增加辅助的冷却设备,但IC86W 的冷却方式需要用户增加独立的冷却水循环回路。
电子设备机箱散热设计王英杰【期刊名称】《《电子测试》》【年(卷),期】2019(000)016【总页数】3页(P5-6,31)【关键词】电子设备; 机箱; 散热; 热设计【作者】王英杰【作者单位】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正文语种】中文1 电子设备机箱散热概述1.1 散热原理热量传递过程中,按照热传递方式分,散热方式可以分为三种:传导、对流、辐射。
按照传热机理分,散热方式可以分为:自然散热、强制散热(强制风冷散热、强制水冷散热)、热电制冷等。
1.2 热设计原则(1)热设计应与电气设计、结构设计同时进行,使热设计、结构设计、电气设计三者相互兼顾。
(2)热设计应遵循相应的国际、国家、行业和企业技术标准。
(3)热设计应满足产品可靠性要求,以保证设备内的元器件均能在设定的热环境中长期正常工作。
(4)每个元器件的参数选择及安装方式应符合散热要求。
(5)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冷却系统(如风扇)的故障率应低于元器件的故障率。
(6)热设计应考虑相应的设计余量,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工作环境不同而引起的热耗及热阻的增加。
(7)热设计散热余量应适宜,尽量使用自然散热或低转速风扇散热等可靠性高的冷却方式。
使用风扇散热时,要保证噪音指标符合要求。
(8)热设计应考虑产品经济性指标,在保证散热的前提下使其结构简单、可靠且体积成本相对最小最低。
(9)采用风扇散热方式应有适当监控风扇的系统,且能便于维护。
(10)在其他性能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应优先选用热耗较小、结温Tj高、热阻θjc较小的功率器件。
1.3 热设计技术指标热设计总的要求是通过对电子产品进行热分析、热设计与热测试,以建立起与设备可靠性要求及分配给每一个元器件的失效率相一致的环境温度控制系统,使电子元器件周围和电子元器件本身的温度不超过最大的指定范围。
(1)环境温度环境温度一般包括设备的存储温度和使用温度,室内室外存储环境温度要在-40℃~+85℃之间,室内使用环境温度0℃~+45℃之间,室外使用环境温度-40℃~+55℃之间。
三相异步电动机冷却风扇型号
三相异步电动机通常使用的冷却风扇型号有很多种,具体型号的选择取决于电动机的功率、转速、安装方式等因素。
一般来说,冷却风扇的选择需要考虑到电动机的工作环境和散热需求。
常见的冷却风扇型号包括外置式风扇、内置式风扇、轴流式风扇和离心式风扇等。
这些风扇型号在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散热要求下有着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冷却风扇型号时,需要考虑到风扇的风量、噪音、耐高温性能以及安装方式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电动机的具体参数来确定风扇的尺寸和转速等参数。
一般来说,制造商会根据电动机的规格和要求提供相应的冷却风扇型号建议,以确保电动机的正常工作和散热效果。
总的来说,选择三相异步电动机冷却风扇型号需要综合考虑电动机的工作环境、散热需求和制造商的建议,以确保风扇能够有效地为电动机散热并保持其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