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18.00 KB
- 文档页数:13
2019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初中名校中考数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題(每小題3分,共30分)下列各小題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3分)3﹣2的相反数是( )A.﹣B.﹣9C.9D.2.(3分)今年春节档电影中《流浪地球》凭借优质的口碑一路逆袭,被很多人评为“国产科幻电影之光”,吸引众多影迷纷纷走入影院为这部国产科幻电影打call,据了解《流浪地球》上映首日的票房约为1.89亿,1.89亿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89×109B.1.89×108C.0.189×109D.18.9×1083.(3分)下面几何体中,其主视图与左视图不相同的是( )A.B.C.D.4.(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x+1)2=x2B.C.(﹣x3)2=x6D.2a3+3a2=5a55.(3分)河南省某地区今年3月份第一周的最高气温分别为:1℃,0°C,5℃,7°C,4°C,4°C,7°C,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位数是7B.众数是4C.平均数是4D.方差是66.(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正比例函数y1=k1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A(﹣4,﹣2),B(4,2)点,当y1>y2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4B.﹣4<x<0C.x<4或0<x<4D.﹣4<x<0或x>47.(3分)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的值是( )A.m=2或m=6B.m=2C.m=6D.m=2或m=﹣68.(3分)为了营造校园文学氛围,宣扬传统文化,郑州大学文学社社长想要先在社团内部组织一场“中国诗词大会”的活动,他将全社社员随机分成4组,则社员张亮和李凡被分在同一个组的概率是( )A.B.C.D.9.(3分)如图,在△ABC中,∠C=9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B为圆心,以小于BC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BC于点E、F;②分别以点E、F为圆心,以大于EF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③作射线BG,交AC边于点D,若BC=4,AB=5,则S△ABD( )A.3B.C.6D.10.(3分)如图一,在等腰△ABC中,AB=AC,点P、Q从点B同时出发,点P以cm/s的速度沿BC方向运动到点C停止,点Q以1cm/s的速度沿BA﹣AC方向运动到点C停止,若△BPQ的面积为y(cm2),运动时间为x(s),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二所示,则BC长为( )A.4cm B.8cm C.8D.4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3分)计算||﹣= .12.(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x+3=0有实数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 .13.(3分)如图,直线AB∥CD,∠BAE=45°,∠AEC=100°,且∠CDF=25°,则∠F的度数为 .14.(3分)已知,如图,扇形AOB中,∠AOB=120°,OA=2,若以A为圆心,OA长为半径画弧交弧AB于点C,过点C作CD⊥OA,垂足为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5.(3分)如图,矩形4BCD中AB=10,AD=12,点E是线段BC上一动点,连接AE,将△ABE 沿直线AE折叠,点B落到F处,连接CF,BF,当△BFC为等腰三角形时,BE的长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计75分)16.(8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在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中取合适的值代入.17.(9分)“凑够一拨人就走,管它红灯绿灯.”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交通安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珍惜生命,文明出行”是每个公民应遵守的规则某市为了解市民对“闯红灯“的认识,随机调查了部分市民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每位市民仅持一种观点)调查结果统计表观点频数A.看到车少可以闯红灯90B.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闯红灯aC.因为车让行人,行人可以闯红灯60D.凑够一波人,大家一起过马路时可以闯红灯b根据以上统计图表,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接受调查的市民共有 人;a= ;b= ;(2)扇形统计图中,扇形C的圆心角度数是 ;(3)若该市约有120万人,请估计“看到车少可以闯红灯”和“因为车让行人,行人可以闯红灯”观点的人数大约共有多少.18.(9分)如图,AB为⊙O的直径,点D是⊙O上一动点,过点B作⊙O的切线,连接AD并延长,交过点B的切线于点C,点E是BC的中点,连接DE,OD(1)求证:DE是⊙O切线;(2)当∠A= 度时,四边形OBED为正方形;(3)连接OE交⊙O于点F,连接DF,若OA=2,BC= 时,四边形ADFO为菱形.19.(9分)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1=k1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相交于点A(,8),与x轴相交于点B(,0).(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点M是线段AB上一动点,过点M作直线MP∥x轴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P,连接BP,若△BMP的面积为S,求S的最大值.20.(9分)某公司为了庆祝开业一周年,准备从公司大楼DE的楼顶D处向下斜挂一些条幅,小张将高为1.5米的桩杆竖立在楼前F处(条幅的下端钉在桩杆顶端),在桩杆顶端A处观测到∠DAC=30°,为了多留出一些活动场地,小张沿FE方向前进5米到达G处,测得∠DBC=53°,已知A、B、C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AC∥EF,求大楼的高度及条幅BD的长度.(参考数据:=1.73,sin53,cos53,tan53,结果精确到0.1米).21.(10分)茶为国饮,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带动了茶艺、茶具、茶服等相关文化的延伸及产业的发展,在“春季茶叶节”期间,某茶具店老板购进了A、B两种不同的茶具.若购进A种茶具1套和B种茶具2套,需要250元:若购进A种茶具3套和B种茶具4套则需要600元.(1)A、B两种茶具每套进价分别为多少元?(2)由于茶具畅销,老板决定再次购进A、B两种茶具共80套,茶具工厂对两种类型的茶具进行了价格调整,A种茶具的进价比第一次购进时提高了8%,B种茶具的进价按第一次购进时进价的八折;如果茶具店老板此次用于购进A、B两种茶具的总费用不超过6240元,则最多可购进A种茶具多少套?(3)若销售一套A种茶具,可获利30元,销售一套B种茶具可获利20元,在(2)的条件下,如何进货可使再次购进的茶具获得最大的利润?最大的利润是多少?22.(10分)如图1,菱形ABCD与菱形GECF的顶点C重合,点G在对角线AC上,且∠BCD=∠ECF=60°,(1)问题发现的值为 ;(2)探究与证明将菱形GECF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α角(0°<α<60°),如图2所示,试探究线段AG与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拓展与运用:菱形GECF在旋转过程中,当点A,G,F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如图3所示连接CG并延长,交AD于点H,若CE=2,GH=,则AH的长为 .23.(11分)如图,直线l:y=x+m与x轴交于点A(4,0),与y轴交于B点,抛物线=ax2+bx+a(a≠0)经过A,B两点,且与x轴交于另一点C(﹣1,0).(1)求直线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当点P在直线l下方的抛物线上运动时,过点P作PM∥x轴交/于点M,过点P作PN∥y轴交于点N,求PM+PN的最大值;(3)在(2)的条件下,当PM+PN的值最大时,将△PMN绕点N旋转,当点M落在x轴上时,直接写出此时点P的坐标.2019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初中名校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題(每小題3分,共30分)下列各小題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3分)3﹣2的相反数是( )A.﹣B.﹣9C.9D.【分析】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以及相反数的定义即可求值.【解答】解:∵3﹣2=﹣,∴3﹣2的相反数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负整数指数幂和相反数的概念,熟知负整数指数幂的计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分)今年春节档电影中《流浪地球》凭借优质的口碑一路逆袭,被很多人评为“国产科幻电影之光”,吸引众多影迷纷纷走入影院为这部国产科幻电影打call,据了解《流浪地球》上映首日的票房约为1.89亿,1.89亿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89×109B.1.89×108C.0.189×109D.18.9×108【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1.89亿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89×108,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3.(3分)下面几何体中,其主视图与左视图不相同的是( )A.B.C.D.【分析】依据主视图与左视图是否相同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选项中,主视图与左视图都是长方形;B选项中,主视图与左视图都是三角形;C选项中,主视图与左视图都是正方形;D选项中,主视图为两个长方形,而左视图为一个长方形;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4.(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x+1)2=x2B.C.(﹣x3)2=x6D.2a3+3a2=5a5【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幂的乘方计算即可.【解答】解:A、(x+1)2=x2+2x+1,故本选项错误;B、﹣=﹣,故本选项错误;C、(﹣x3)2=x6,故本选项正确;D、2a3+3a2=2a3+3a2,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幂的乘方运算性质,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比较简单.牢记法则是关键.5.(3分)河南省某地区今年3月份第一周的最高气温分别为:1℃,0°C,5℃,7°C,4°C,4°C,7°C,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位数是7B.众数是4C.平均数是4D.方差是6【分析】根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方差的定义判断即可.【解答】解: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4℃,众数是4℃和7°,平均数是=4℃,方差= [(4﹣1)2+42+(5﹣4)2+(4﹣4)2+(4﹣4)2+(7﹣4)2+(7﹣4)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方差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6.(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正比例函数y1=k1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A(﹣4,﹣2),B(4,2)点,当y1>y2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4B.﹣4<x<0C.x<4或0<x<4D.﹣4<x<0或x>4【分析】显然当y1>y2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上方,结合图形可直接得出结论.【解答】解:∵正比例函数y1=k1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A(﹣4,﹣2),B(4,2)点,∴当y1>y2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4<x<0或x>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7.(3分)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的值是( )A.m=2或m=6B.m=2C.m=6D.m=2或m=﹣6【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由分式方程有增根,得到最简公分母为0,求出x的值,代入整式方程求出m的值即可.【解答】解:去分母得:﹣x﹣m+x(x+2)=(x+2)(x﹣2),由分式方程有增根,得到x=2或x=﹣2,把x=2代入整式方程得:m=6;把x=﹣2代入整式方程得:m=2.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增根问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让最简公分母为0确定增根;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8.(3分)为了营造校园文学氛围,宣扬传统文化,郑州大学文学社社长想要先在社团内部组织一场“中国诗词大会”的活动,他将全社社员随机分成4组,则社员张亮和李凡被分在同一个组的概率是( )A .B .C .D .【分析】利用画树状图法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然后根据概率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设四个小组分别记作A 、B 、C 、D ,画树状图如图:由树状图可知,共有1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张亮和李凡被分到同一个小组的结果由4种,∴张亮和李凡同学被分在一组的概率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解题的关键在于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根据: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计算是基础.9.(3分)如图,在△ABC 中,∠C =9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B 为圆心,以小于BC 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BC 于点E 、F ;②分别以点E 、F 为圆心,以大于EF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 ;③作射线BG ,交AC 边于点D ,若BC =4,AB =5,则S △ABD ( )A .3B .C .6D .【分析】作DH ⊥AB 于H ,如图,由作法得BD 平分∠ABC ,则DH =DC ,再证明Rt △BDC ≌Rt △BDH 得到BH =4,设CD =DH =x ,则AD =3﹣x ,在Rt △ADH 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12+x 2=(3﹣x )2,解得x =,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解答】解:作DH ⊥AB 于H ,如图,由作法得BD 平分∠ABC ,∴DH=DC,在Rt△ABC中,AC==3,∵DC=DH,BD=BD,∴Rt△BDC≌Rt△BDH,∴BH=4,∴AH=1,设CD=DH=x,则AD=3﹣x,在Rt△ADH中,12+x2=(3﹣x)2,解得x=,∴S△ABD=AB•DH=×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10.(3分)如图一,在等腰△ABC中,AB=AC,点P、Q从点B同时出发,点P以cm/s的速度沿BC方向运动到点C停止,点Q以1cm/s的速度沿BA﹣AC方向运动到点C停止,若△BPQ的面积为y(cm2),运动时间为x(s),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二所示,则BC长为( )A.4cm B.8cm C.8D.4【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和题意可知,当x=4时,点Q运动到点A,此时点P运动点C,从而可以得到AB和BC的长,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由图可得,当点Q运动到点A时,点P运动点C,则AB=4,BC=4×=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3分)计算||﹣= 6﹣ .【分析】首先计算开方,然后计算减法,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解答】解:||﹣=3﹣﹣(﹣3)=6﹣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12.(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x+3=0有实数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结合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x+3=0无实数根,∴解得:.故答案是:.【点评】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根据根的判别式结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找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13.(3分)如图,直线AB∥CD,∠BAE=45°,∠AEC=100°,且∠CDF=25°,则∠F的度数为 30° .【分析】过E作EG∥AB,即可得到AB∥CD∥EG,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得到∠F的度数.【解答】解:如图,过E作EG∥AB,∵AB∥CD,∴AB∥CD∥EG,∴∠AEG=∠BAE=45°,∴∠GEC=∠AEC﹣∠AEG=100°﹣45°=55°,∴∠ECD=∠GEC=55°,又∵∠CDF=25°,∴∠F=∠ECD﹣∠CDF=55°﹣25°=30°,故答案为:3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14.(3分)已知,如图,扇形AOB中,∠AOB=120°,OA=2,若以A为圆心,OA长为半径画弧交弧AB于点C,过点C作CD⊥OA,垂足为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分析】如图,连接OC,AC.设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x,y.构建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连接OC,AC.由题意OA=OC=AC,∴△AOC是等边三角形,∴∠AOC=60°,设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x,y.由题意:,解得,∴x+y=π+,故答案为π+.【点评】本题考查扇形的面积公式,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组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5.(3分)如图,矩形4BCD中AB=10,AD=12,点E是线段BC上一动点,连接AE,将△ABE沿直线AE折叠,点B落到F处,连接CF,BF,当△BFC为等腰三角形时,BE的长为 或或12; .【分析】分三种情况:①BF=CF时,作FG⊥BC于G,则BG=CG=BC=6,∠BGF=90°,设BE=x,由折叠的性质得:FE=BE=x,证明△BGF∽△ABE,得出FG=x,在Rt△EFG中,GE=6﹣x,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②BF=BC=12时,由折叠的性质得:BO=FO=BF=6,AE⊥BF,证明△ABE∽△AOB,得出=,求出BE=;③CF=BC时,由折叠的性质得:AE垂直平分BF,由CF=BC知OC⊥BF,结合点E与C重合知BE=BC=12.【解答】解:当△BFC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①BF=CF时,如图1所示:作FG⊥BC于G,则BG=CG=BC=6,∠BGF=90°,设BE=x,由折叠的性质得:FE=BE=x,AE垂直平分BF,∵∠ABC=90°,∴∠FBG=∠BAE,∴△BGF∽△ABE,∴=,即=,解得:FG=x,在Rt△EFG中,GE=6﹣x,由勾股定理得:(6﹣x)2+(x)2=x2,解得:x=,或x=30(不合题意舍去),∴BE=;②BF=BC=12时,如图2所示:由折叠的性质得:BO=FO=BF=6,AE⊥BF,∴∠AOB=∠ABE=90°,∵∠BAO=∠BAE,∴△ABE∽△AOB,∴=,即=,解得:BE=;③CF=BC时,连接OC,如图3所示:由折叠的性质得:AE垂直平分BF,∵CF=BC,∴OC⊥BF,∴点E与C重合,∴BE=BC=12;综上所述,当△BFC为等腰三角形时,BE的长为或或12;故答案为:或或12.【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翻折变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相似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计75分)16.(8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在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中取合适的值代入.【分析】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组的解法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解不等式组,解得:﹣2≤a<3,∴a可取整数有﹣2,﹣1,0,1,2,由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知:a可取0,即a=0时,原式==﹣2;【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7.(9分)“凑够一拨人就走,管它红灯绿灯.”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交通安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珍惜生命,文明出行”是每个公民应遵守的规则某市为了解市民对“闯红灯“的认识,随机调查了部分市民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每位市民仅持一种观点)调查结果统计表观点频数A.看到车少可以闯红灯90B.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闯红灯aC.因为车让行人,行人可以闯红灯60D.凑够一波人,大家一起过马路时可以闯红灯b根据以上统计图表,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接受调查的市民共有 300 人;a= 135 ;b= 15 ;(2)扇形统计图中,扇形C的圆心角度数是 72° ;(3)若该市约有120万人,请估计“看到车少可以闯红灯”和“因为车让行人,行人可以闯红灯”观点的人数大约共有多少.【分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计算即可得到结论;(2)用360°×扇形C所占的百分数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1)本次接受调查的市民共有90÷30%=300人;a=300×45%=135;b=300﹣90﹣135﹣60=15;故答案为:300,135,15;(2)扇形统计图中,扇形C的圆心角度数是360°×=72°;故答案为:72°(3)120×(30%+)=60(万人),答:请估计“看到车少可以闯红灯”和“因为车让行人,行人可以闯红灯”观点的人数大约共有60万人.【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统计图并从中整理出进一步解题的有关信息.18.(9分)如图,AB为⊙O的直径,点D是⊙O上一动点,过点B作⊙O的切线,连接AD并延长,交过点B的切线于点C,点E是BC的中点,连接DE,OD(1)求证:DE是⊙O切线;(2)当∠A= 45° 度时,四边形OBED为正方形;(3)连接OE交⊙O于点F,连接DF,若OA=2,BC= 4 时,四边形ADFO为菱形.【分析】(1)连接BD,由圆周角定理得出∠ADB=∠BDC=9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E=BE=CE=BC,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BE=∠BDE,∠OBD=∠ODB,得出∠OBE=∠ODE=90°即可得出结论;(2)证出∠BOD=90°,得出四边形OBED是矩形,由OB=OD,即可得出四边形OBED为正方形;(3)证出△AOD是等边三角形,得出∠A=6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AB=4即可.【解答】(1)证明:连接BD,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ADB=∠BDC=90°,∵在Rt△BDC中,点E是BC的中点,∴DE=BE=CE=BC,∴∠DBE=∠BDE,∵OB=OD,∴∠OBD=∠ODB,∴∠DBE+∠OBD=∠BDE+∠ODB,即∠OBE=∠ODE,∵BC是⊙O的切线,∴∠ODE=∠OBE=90°,∵点D在⊙O上,∴DE是⊙O切线;(2)解:当∠A=45°时,四边形OBED是正方形,理由如下:∵OA=OD,∴∠ODA=∠A=45°,∴∠AOD=90°,∴∠BOD=90°,由(1)得:∠OBE=∠ODE=90°,∴四边形OBED是矩形,又∵OB=OD,∴四边形OBED为正方形;故答案为:45°;(3)解:∵四边形ADFO为菱形,∴OA=AD,∵OA=OD,∴OA=OD=AD,∴△AOD是等边三角形,∴∠A=60°,∵∠ABC=90°,AB=2OA=4,∴BC=AB=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是圆的综合题目,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9.(9分)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1=k1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相交于点A(,8),与x轴相交于点B(,0).(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点M是线段AB上一动点,过点M作直线MP∥x轴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P,连接BP,若△BMP的面积为S,求S的最大值.【分析】(1)A(,8),点B(,0),代入y1=k1+b;A(,8)代入;(2)设M的纵坐标为m,则M(,m),MP∥x轴,P(﹣,m),S△BMP=[﹣(﹣)]m=﹣(m﹣2)2+;【解答】解:(1)A(,8),点B(,0),代入y1=k1+b,,∴,∴y=﹣8x+4;A(,8)代入,∴k2=﹣4,∴y=﹣;(2)设M的纵坐标为m,则M(,m),∵MP∥x轴,∴点P的纵坐标为m,∴P(﹣,m),∴S△BMP=PM×m= [﹣(﹣)]m=﹣(m﹣2)2+,当m=2时,面积最大为;【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综合,三角形面积最大值;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重要方法,将面积最值转化为二次函数问题是解题的关键.20.(9分)某公司为了庆祝开业一周年,准备从公司大楼DE的楼顶D处向下斜挂一些条幅,小张将高为1.5米的桩杆竖立在楼前F处(条幅的下端钉在桩杆顶端),在桩杆顶端A处观测到∠DAC=30°,为了多留出一些活动场地,小张沿FE方向前进5米到达G处,测得∠DBC=53°,已知A、B、C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AC∥EF,求大楼的高度及条幅BD的长度.(参考数据:=1.73,sin53,cos53,tan53,结果精确到0.1米).【分析】由题意知AF=BG=CE=1.5,AB=5.若设DC=h,则根据AC﹣BC=5,利用三角函数用h分别表示出AC、BC即可计算出h的值,也就可以得到大楼的高度;条幅BD的长度可利用sin53=求得.【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四边形ACEF为矩形,且AF=BG=CE=1.5,FG=AB=5,∠DAC=30°,∠DBC=53°.设DC=h,则有AC﹣BC=5在Rt△ADC中,tan30°=∴AC=h在Rt△ABC中,tan53°=≈∴BC=h于是可得h﹣h=5解得h≈5.1∴DE=DC+CE=5.1+1.5=6.6而sin53=,∴BD=DC÷sin53≈6.4故大楼的高度约为6.6米,条幅BD的长度约为6.4米.【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找准应该运用的三角函数及对应边的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1.(10分)茶为国饮,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带动了茶艺、茶具、茶服等相关文化的延伸及产业的发展,在“春季茶叶节”期间,某茶具店老板购进了A、B两种不同的茶具.若购进A种茶具1套和B种茶具2套,需要250元:若购进A种茶具3套和B种茶具4套则需要600元.(1)A、B两种茶具每套进价分别为多少元?(2)由于茶具畅销,老板决定再次购进A、B两种茶具共80套,茶具工厂对两种类型的茶具进行了价格调整,A种茶具的进价比第一次购进时提高了8%,B种茶具的进价按第一次购进时进价的八折;如果茶具店老板此次用于购进A、B两种茶具的总费用不超过6240元,则最多可购进A种茶具多少套?(3)若销售一套A种茶具,可获利30元,销售一套B种茶具可获利20元,在(2)的条件下,如何进货可使再次购进的茶具获得最大的利润?最大的利润是多少?【分析】(1)找到总价等量关系和公式(单价×数量=总价)构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2)计算A种茶具提高后的单价为100(1+8%)元,B种茶具的原进价的八折为75×80%元,然后分别算出A、B两种茶具的总费用的和建立不等量关系求解;(3)总利润=A茶具的利润+B茶具的利润,找到a与w的变化关系,由a的取值范围求出最大值.【解答】解:(1)设A种茶具每套进价x元,B两种茶具每套进价y元,依题意得:,解得:,答:A、B两种茶具每套进价分别为100元和75元.(2)设最多购进A种茶具a套,则B套茶具(80﹣a)套,依题意得:100(1+8%)a+75×80%(80﹣a)≤6240.解得:a≤30.∵a取正整数,∴0<a≤30.∴a的最大值为30.答:最多可购进A种茶具30套.(3)设茶具的利润为w,则依题意得:w=30a+20(80﹣a)=10a+1600,又∵0<a≤30,∴w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a=30时,W=10×30+1600=1900元.即采购A种茶具30个,B种茶具50个可获得最利润为1900元.答:最大利润为1900元.【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难点分别是找到等量关系和不等量关系建立方程和不等式.22.(10分)如图1,菱形ABCD与菱形GECF的顶点C重合,点G在对角线AC上,且∠BCD=∠ECF=60°,(1)问题发现的值为 ;(2)探究与证明将菱形GECF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α角(0°<α<60°),如图2所示,试探究线段AG与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拓展与运用:菱形GECF在旋转过程中,当点A,G,F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如图3所示连接CG并延长,交AD于点H,若CE=2,GH=,则AH的长为 3 .【分析】(1)如图1中,作EH⊥CG于H.证明EG∥AB,推出=,即可解决问题.(2)结论:AG=BE.如图2中,连接CG.证明△ECB∽△GCA,可得==.(3)如图3中,证明△HAG∽△HCA,推出AH2=HG•HC,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如图1中,作EH⊥CG于H.∵四边形ECFG是菱形,∠ECF=60°,∴∠ECH=∠ECF=30°,EC=EG,∵EH⊥CG,∴GH=CG,∴=cos30°=,∴=2•=,∵EG∥CD,AB∥CD,∴GE∥AB,∴==.故答案为.(2)结论:AG=BE.理由:如图2中,连接CG.∵四边形ABCD,四边形ECFG都是菱形,∠ECF=∠DCB=60°,∴∠ECG=∠EGC=∠BCA=∠BAC=30°,∴△ECG∽△BCE,∴=,∵∠ECB=∠GCA,∴△ECB∽△GCA,∴==,∴AG=BE.(3)如图3中,∵∠AGH=∠CGF=30°.∠AGH=∠GAC+∠GCA,又∵∠DAC=∠HAG+∠GAC=30°,∴∠HAG=∠ACH,∵∠AHG=∠AHC,∴△HAG∽△HCA,∴HA:HC=GH:HA,∴AH2=HG•HC,∴FC=2,CG=CF,∴GC=2,∵HG=,∴AH2=HG•HC=•3=9,∵AH>0,∴AH=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23.(11分)如图,直线l:y=x+m与x轴交于点A(4,0),与y轴交于B点,抛物线=ax2+bx+a(a≠0)经过A,B两点,且与x轴交于另一点C(﹣1,0).(1)求直线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当点P在直线l下方的抛物线上运动时,过点P作PM∥x轴交/于点M,过点P作PN∥y轴交于点N,求PM+PN的最大值;(3)在(2)的条件下,当PM+PN的值最大时,将△PMN绕点N旋转,当点M落在x轴上时,直接写出此时点P的坐标.【分析】(1)把点A坐标代入y=x+m,并解得:m=﹣2;将点A、B、C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表达式,即可求解;(2)PN=n﹣2﹣n2+n+2=﹣n2+2n,PM=﹣n2+4n,即可求解;(3)分点M旋转到y轴左侧、点M旋转到y轴右侧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解答】解:(1)把点A坐标代入y=x+m,并解得:m=﹣2,直线的表达式为:y=x﹣2,令x=0,则y=﹣2,故点B(0,﹣2),将点A、B、C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表达式得:,解得:,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x﹣2;(2)设点P(n, n2﹣n﹣2),则点N(n, n﹣2),则PN=n﹣2﹣n2+n+2=﹣n2+2n,同理PM=﹣n2+4n,则PM+PN=﹣n2+6n=﹣(n﹣2)2+6,当n=2时,PM+PN取得最大值为6;(3)①当点M旋转到y轴左侧时,如图Rt△MPN,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过点M、N于y轴的平行线于点F、E,NE交x轴于点G,P(2,﹣3)、N(2,﹣1)、M(﹣2,﹣3),则MN=2,PM=4,PN=2,∵∠MPF+∠PMF=90°,∠NPE+∠MPF=90°,∴∠NPE=∠PMF,∴△MFP∽△PEN,∴,在Rt△GMN中,NG=1,MN=2,则MG==,设点P(s,t),则PF=s﹣(2﹣),FM=﹣t,。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9-2020学年中考数学第一次调研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255332xxxx a+⎧>-⎪⎪⎨+⎪<+⎪⎩只有5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 )A.1162a-<-„B.116a2-<<-C.1162a-<-„D.1162a--剟2.如图,在矩形AOBC中,O为坐标原点,OA、OB分别在x轴、y轴上,点B的坐标为(0,33),∠ABO=30°,将△ABC沿AB所在直线对折后,点C落在点D处,则点D的坐标为()A.(32,332) B.(2,332) C.(332,32) D.(32,3﹣332)3.《九章算术》中的算筹图是竖排的,为看图方便,我们把它改为横排,如图1,图2所示,图中各行从左到右列出的算筹数分别表示未知数x,y的系数与相应的常数项.把图1表示的算筹图用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方程组形式表述出来,就是3219423x yx y+=⎧⎨+=⎩.类似地,图2所示的算筹图我们可以表述为()A.2114327x yx y+=⎧⎨+=⎩B.2114322x yx y+=⎧⎨+=⎩C.3219423x yx y+=⎧⎨+=⎩D.264327x yx y+=⎧⎨+=⎩4.2018的相反数是()A.12018B.2018 C.-2018 D.12018-5.已知方程2520x x-+=的两个解分别为1x、2x,则1212x x x x+-的值为()A.7-B.3-C.7 D.36.一、单选题在某校“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有7名学生参加了决赛,他们决赛的最终成绩各不相同.其中的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3名,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成绩,还要了解这7名学生成绩的()A .平均数B .众数C .中位数D .方差7.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40°,则∠2的度数为( )A .50°B .40°C .30°D .25°8.不等式2x ﹣1<1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9.不等式组21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 B . C . D .10.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a 12÷a 4=a 3B .a 4•a 2=a 8C .(﹣a 2)3=a 6D .a•(a 3)2=a 711.二元一次方程组43624x y x y +=⎧⎨+=⎩的解为( ) A .32x y =-⎧⎨=⎩B .21x y =-⎧⎨=⎩C .32x y =⎧⎨=-⎩D .21x y =⎧⎨=-⎩ 12.若分式12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x =;B .2x ≠;C .2x >;D .2x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50°,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_边形.14.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2个白球,1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袋子中随机摸出1个球,则摸出白球的概率是________.15.A ,B 两市相距200千米,甲车从A 市到B 市,乙车从B 市到A 市,两车同时出发,已知甲车速度比乙车速度快15千米/小时,且甲车比乙车早半小时到达目的地.若设乙车的速度是x 千米/小时,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____________.16.如图,在5×5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网格中,格点上有A 、B 、C 、D 、E 五个点,如果要求连接两个点之后线段的长度大于3且小于4,则可以连接_____. (写出一个答案即可)17.如图,△ABC的两条高AD,BE相交于点F,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DC≌△BEC(不添加其他字母及辅助线),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18.如图,菱形OABC的一边OA在x轴的负半轴上,O是坐标原点,tan∠AOC=43,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C,与AB交于点D,若△COD的面积为20,则k的值等于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6分)图1 和图2 中,优弧»AB纸片所在⊙O 的半径为2,AB=23,点P为优弧»AB上一点(点P 不与A,B 重合),将图形沿BP 折叠,得到点 A 的对称点A′.发现:(1)点O 到弦AB 的距离是,当BP 经过点O 时,∠ABA′=;(2)当BA′与⊙O 相切时,如图2,求折痕的长.拓展:把上图中的优弧纸片沿直径 MN 剪裁,得到半圆形纸片,点 P (不与点 M , N 重合)为半圆上一点,将圆形沿 NP 折叠,分别得到点 M ,O 的对称点 A′, O′,设∠MNP =α.(1)当α=15°时,过点 A′作 A′C ∥MN ,如图 3,判断 A′C 与半圆 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 4,当α= °时,NA′与半圆 O 相切,当α= °时,点 O′落在»NP上. (3)当线段 NO′与半圆 O 只有一个公共点 N 时,直接写出β的取值范围.20.(6分)如图1,已知抛物线y=﹣x 2+bx+c 与x 轴交于A (﹣1,0),B (3,0)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点P 是抛物线上在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动点,且点P 的横坐标为t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为l ,l 与x 轴的交点为D .在直线l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四边形CDPM 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连接BC ,PB ,PC ,设△PBC 的面积为S .①求S 关于t 的函数表达式;②求P 点到直线BC 的距离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21.(6分)如图,二次函数y =﹣212x +mx+4﹣m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在B 的左侧),与),轴交于点C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2,D 是抛物线的顶点.(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当﹣12<x <1时,请求出y 的取值范围; (3)连接AD ,线段OC 上有一点E ,点E 关于直线x =﹣2的对称点E'恰好在线段AD 上,求点E 的坐标.22.(8分)先化简:(1111x x --+)÷221x x +-,再从﹣2,﹣1,0,1这四个数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数代入求值. 23.(8分)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AC 是圆O 的弦,过点C 的切线交AB 的延长线于点D ,若∠A=∠D ,CD=23.(1)求∠A 的度数.(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4.(10分)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210x k x k --+=有两个实数根12,x x .求k 的取值范围;若12121x x x x +=-,求k 的值;25.(10分)如图所示,AB 是⊙O 的一条弦,DB 切⊙O 于点B ,过点D 作DC ⊥OA 于点C ,DC 与AB 相交于点E .(1)求证:DB=DE ;(2)若∠BDE=70°,求∠AOB 的大小.26.(12分)如图,一次函数y =kx+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m x的图象交于A (﹣2,1),B (1,n )两点.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根据图象写出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27.(12分)化简分式2222334424x x x x x x x ⎛⎫---÷ ⎪-+--⎝⎭,并从0、1、2、3这四个数中取一个合适的数作为x 的值代入求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分析】分别解两个不等式得到得x <20和x >3-2a ,由于不等式组只有5个整数解,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2a <x <20,且整数解为15、16、17、18、19,得到14≤3-2a <15,然后再解关于a 的不等式组即可.【详解】255332x x x x a +⎧>-⎪⎪⎨+⎪<+⎪⎩①② 解①得x <20解②得x >3-2a ,∵不等式组只有5个整数解,∴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2a <x <20,∴14≤3-2a <15,1162a ∴-<-… 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求出不等式14≤3-2a<15是解此题的关键.2.A【解析】解:∵四边形AOBC是矩形,∠ABO=10°,点B的坐标为(0,33),∴AC=OB=33,∠CAB=10°,∴BC=AC•tan10°=33×3=1.∵将△ABC沿AB所在直线对折后,点C落在点D处,∴∠BAD=10°,AD=33.过点D作DM⊥x轴于点M,∵∠CAB=∠BAD=10°,∴∠DAM=10°,∴DM=12AD=33,∴AM=33×cos10°=92,∴MO=92﹣1=32,∴点D的坐标为(32,33).故选A.3.A【解析】【分析】根据图形,结合题目所给的运算法则列出方程组.【详解】图2所示的算筹图我们可以表述为:211 4327x yx y+=⎧⎨+=⎩.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4.C【解析】【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进行解答即可得.【详解】2018与-2018只有符号不同,由相反数的定义可得2018的相反数是-2018,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分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x1+x2=5,x1•x2=2,将其代入x1+x2−x1•x2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方程x2−5x+2=0的两个解分别为x1,x2,∴x1+x2=5,x1•x2=2,∴x1+x2−x1•x2=5−2=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x1+x2=5,x1•x2=2.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是关键.6.C【解析】【分析】由于其中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3名,共有7名选手参加,故应根据中位数的意义分析.【详解】由于总共有7个人,且他们的成绩各不相同,第4的成绩是中位数,要判断是否进入前3名,故应知道中位数的多少.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各有局限性,因此要对统计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7.A【解析】【分析】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求得∠3的度数,然后求得∠2的度数.【详解】如图,∵∠1=40°,∴∠3=∠1=40°,∴∠2=90°-40°=50°.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解此题的关键.8.D【解析】【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详解】移项得,2x<1+1,合并同类项得,2x<2,x的系数化为1得,x<1.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9.A【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的方法即可解答.【详解】∵x≥﹣2,故以﹣2为实心端点向右画,x<1,故以1为空心端点向左画.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组解集的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方法为:>、≥向右画,<、≤向左画,“≤”、“≥”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10.D【解析】【分析】分别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乘法和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逐一计算即可得.【详解】解:A、a12÷a4=a8,此选项错误;B、a4•a2=a6,此选项错误;C、(-a2)3=-a6,此选项错误;D、a•(a3)2=a•a6=a7,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乘法和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11.C【解析】【分析】利用加减消元法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详解】解:43624x yx y+=⋯⋯⎧⎨+=⋯⋯⎩①②①-②⨯2,得:y=-2,将y=-2代入②,得:2x-2=4,解得,x=3,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32 xy=⎧⎨=-⎩.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点,解此题的关键是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题目比较典型,难度适中.12.B【解析】【分析】分式的分母不为零,即x-2≠1.【详解】∵分式12x-有意义...,∴x-2≠1,∴2x≠. 故选:B. 【点睛】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1)分式无意义⇔分母为零;(2)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零;(3)分式值为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1【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180°•(n-2)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可得:180°•(n-2)=150°•n,解得n=1.故多边形是1边形.14.2 3【解析】【分析】先求出球的总数,再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详解】∵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2个白球,1个红球,∴球的总数=2+1=3,∴从袋子中随机摸出1个球,则摸出白球的概率=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概率公式,熟知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的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甲车比乙车早半小时到达目的地得出等式即可.【详解】解:设乙车的速度是x千米/小时,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正确表示出两车所用时间是解题关键.16.答案不唯一,如:AD【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根据无理数的估算方法解答即可.【详解】<<.由勾股定理得:22AD=+=,31041310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如:AD.【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和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222a b c.+=17.AC=BC.【解析】分析:添加AC=BC,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可得∠ADC=∠BEC=90°,再证明∠EBC=∠DAC,然后再添加AC=BC可利用AAS判定△ADC≌△BEC.详解:添加AC=BC,∵△ABC的两条高AD,BE,∴∠ADC=∠BEC=90°,∴∠DAC+∠C=90°,∠EBC+∠C=90°,∴∠EBC=∠DAC,在△ADC和△BEC中,∴△ADC≌△BEC(AAS),故答案为:AC=B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18.﹣24 【解析】分析:如下图,过点C作CF⊥AO于点F,过点D作DE∥OA交CO于点E,设CF=4x,由tan∠AOC=43可得OF=3x,由此可得OC=5x,从而可得OA=5x,由已知条件易证S菱形ABCO=2S△COD=40=OA·CF=20x2,从而可得x=2,由此可得点C的坐标为(32?42)-,,这样由点C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即可得到k=-24.详解:如下图,过点C作CF⊥AO于点F,过点D作DE∥OA交CO于点E,设CF=4x,∵四边形ABCO是菱形,∴AB∥CO,AO∥BC,∵DE∥AO,∴四边形AOED和四边形DECB都是平行四边形,∴S△AOD=S△DOE,S△BCD=S△CDE,∴S菱形ABCD=2S△DOE+2S△CDE=2S△COD=40,∵tan∠AOC=43,CF=4x,∴OF=3x,∴在Rt△COF中,由勾股定理可得OC=5x,∴OA==OC=5x,∴S菱形ABCO=AO·CF=5x·4x=20x2=40,解得:x=2,∴OF=32,CF=42,∴点C的坐标为(32?42)-,,∵点C在反比例函数kyx=的图象上,∴k=324224-⨯=-. 故答案为:-24.点睛:本题的解题要点有两点:(1)作出如图所示的辅助线,设CF=4x,结合已知条件把OF和OA用含x的式子表达出来;(2)由四边形AOCB是菱形,点D在AB上,S△COD=20得到S菱形ABCO=2S△COD=4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发现:(1)1,60°;(2)23;拓展:(1)相切,理由详见解析;(2)45°;30°;(3)0°<α<30°或45°≤α<90°.【解析】【分析】发现:(1)利用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点O到AB的距离;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轴对称性就可求出∠ABA′.(2)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BA′=90°,从而得到∠ABA′=120°,就可求出∠ABP,进而求出∠OBP=30°.过点O作OG⊥BP,垂足为G,容易求出OG、BG的长,根据垂径定理就可求出折痕的长.拓展:(1)过A'、O作A'H⊥MN于点H,OD⊥A'C于点D.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D=A'H=12A'N=12MN=2可判定A′C与半圆相切;(2)当NA′与半圆相切时,可知ON⊥A′N,则可知α=45°,当O′在»PB时,连接M O′,则可知NO′=12 MN,可求得∠MNO′=60°,可求得α=30°;(3)根据点A′的位置不同得到线段NO′与半圆O只有一个公共点N时α的取值范围是0°<α<30°或45°≤α<90°.【详解】发现:(1)过点O作OH⊥AB,垂足为H,如图1所示,∵⊙O的半径为2,3∴22OB HB-222(3)1-=在△BOH中,OH=1,BO=2∴∠ABO=30°∵图形沿BP折叠,得到点A的对称点A′.∴∠OBA′=∠ABO=30°∴∠ABA′=60°(2)过点O作OG⊥BP,垂足为G,如图2所示.∵BA′与⊙O相切,∴OB⊥A′B.∴∠OBA′=90°.∵∠OBH=30°,∴∠ABA′=120°.∴∠A′BP=∠ABP=60°.∴∠OBP=30°.∴OG=12OB=1.∴BG=3.∵OG⊥BP,∴BG=PG=3.∴BP=23.∴折痕的长为23拓展:(1)相切.分别过A'、O作A'H⊥MN于点H,OD⊥A'C于点D.如图3所示,∵A'C∥MN∴四边形A'HOD是矩形∴A'H=O∵α=15°∴∠A'NH=30∴OD=A'H=12A'N=12MN=2∴A'C与半圆(2)当NA′与半圆O相切时,则ON⊥NA′,∴∠ONA′=2α=90°,∴α=45当O′在»PB上时,连接MO′,则可知NO′=12 MN,∴∠O′MN=0°∴∠MNO′=60°,∴α=30°,故答案为:45°;30°.(3)∵点P,M不重合,∴α>0,由(2)可知当α增大到30°时,点O′在半圆上,∴当0°<α<30°时点O′在半圆内,线段NO′与半圆只有一个公共点B;当α增大到45°时NA′与半圆相切,即线段NO′与半圆只有一个公共点B.当α继续增大时,点P逐渐靠近点N,但是点P,N不重合,∴α<90°,∴当45°≤α<90°线段BO′与半圆只有一个公共点B.综上所述0°<α<30°或45°≤α<90°.【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的定义、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翻折问题等知识,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0.(1)y=﹣x2+2x+1.(2)当t=2时,点M的坐标为(1,6);当t≠2时,不存在,理由见解析;(1)y=﹣x+1;P点到直线BC的距离的最大值为8,此时点P的坐标为(32,154).【解析】【分析】(1)由点A、B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表达式;(2)连接PC,交抛物线对称轴l于点E,由点A、B的坐标可得出对称轴l为直线x=1,分t=2和t≠2两种情况考虑:当t=2时,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得出此时存在点M,使得四边形CDPM 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点C的坐标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求出点P、M的坐标;当t≠2时,不存在,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结合CE≠PE可得出此时不存在符合题意的点M;(1)①过点P作PF∥y轴,交BC于点F,由点B、C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根据点P的坐标可得出点F的坐标,进而可得出PF的长度,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②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找出S的最大值,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线段BC的长度,利用面积法可求出P点到直线BC的距离的最大值,再找出此时点P的坐标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将A(﹣1,0)、B(1,0)代入y=﹣x2+bx+c,得10930b cb c-++=⎧⎨-++=⎩,解得:23bc=⎧⎨=⎩,∴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x+1;(2)在图1中,连接PC,交抛物线对称轴l于点E,∵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1,0),B(1,0)两点,∴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当t=2时,点C、P关于直线l对称,此时存在点M,使得四边形CDPM是平行四边形,∵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x+1,∴点C的坐标为(0,1),点P的坐标为(2,1),∴点M的坐标为(1,6);当t≠2时,不存在,理由如下:若四边形CDPM是平行四边形,则CE=PE,∵点C的横坐标为0,点E的横坐标为0,∴点P的横坐标t=1×2﹣0=2,又∵t≠2,∴不存在;(1)①在图2中,过点P作PF∥y轴,交BC于点F.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mx+n(m≠0),将B(1,0)、C(0,1)代入y=mx+n,得303m nn+=⎧⎨=⎩,解得:13mn=-⎧⎨=⎩,∴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1,∵点P的坐标为(t,﹣t2+2t+1),∴点F的坐标为(t,﹣t+1),∴PF=﹣t2+2t+1﹣(﹣t+1)=﹣t2+1t,∴S=12PF•OB=﹣32t2+92t=﹣32(t﹣32)2+278;②∵﹣32<0,∴当t=32时,S取最大值,最大值为278.∵点B的坐标为(1,0),点C的坐标为(0,1),∴线段=∴P点到直线BC2728⨯=,此时点P的坐标为(32,154).【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二次)函数解析式、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面积、一次(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由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表达式;(2)分t=2和t≠2两种情况考虑;(1)①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找出S 关于t 的函数表达式;②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结合面积法求出P 点到直线BC 的距离的最大值.21.(1)y=﹣12x 1﹣1x+6;(1)72<y <558;(3)(0,4). 【解析】【分析】(1)利用对称轴公式求出m 的值,即可确定出解析式;(1)根据x 的范围,利用二次函数的增减性确定出y 的范围即可;(3)根据题意确定出D 与A 坐标,进而求出直线AD 解析式,设出E 坐标,利用对称性确定出E 坐标即可.【详解】(1)∵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122m ⨯-()=﹣1,即m=﹣1,则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12x 1﹣1x+6;(1)当x=﹣12时,y=558;当x=1时,y=72. ∵﹣12<x <1位于对称轴右侧,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72<y <558; (3)当x=﹣1时,y=8,∴顶点D 的坐标是(﹣1,8),令y=0,得到:﹣12x 1﹣1x+6=0,解得:x=﹣6或x=1.∵点A 在点B 的左侧,∴点A 坐标为(﹣6,0).设直线AD 解析式为y=kx+b ,可得:2860k b k b -+=⎧⎨-+=⎩,解得:212k b =⎧⎨=⎩,即直线AD 解析式为y=1x+11. 设E (0,n ),则有E′(﹣4,n ),代入y=1x+11中得:n=4,则点E 坐标为(0,4).【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22x +,1.【解析】【分析】先算括号内的减法,同时把除法变成乘法,再根据分式的乘法进行计算,最后代入求出即可.【详解】原式=1111x x x x +--+-()()()()•112x x x +-+()() =211x x +-()()•112x x x +-+()() =22x +. ∵由题意,x 不能取1,﹣1,﹣2,∴x 取2.当x=2时,原式=22x +=202+=1.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和求值,能正确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 (1) ∠A=30°;(2)23π-【解析】【分析】(1)连接OC ,由过点C 的切线交AB 的延长线于点D ,推出OC ⊥CD ,推出∠OCD=90°,即∠D+∠COD=90°,由OA=OC ,推出∠A=∠ACO ,由∠A=∠D ,推出∠A=∠ACO=∠D再由∠A+∠ACD+∠D=180°﹣90°=90°即可得出.(2)先求∠COD 度数及OC 长度,即可求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详解】解:(1)连结OC∵CD 为⊙O 的切线∴OC ⊥CD∴∠OCD=90°又∵OA=OC∴∠A=∠ACO又∵∠A=∠D∴∠A=∠ACO=∠D而∠A+∠ACD+∠D=180°﹣90°=90° ∴∠A=30°(2)由(1)知:∠D=∠A=30°∴∠COD=60°又∵CD=2∴OC=2∴S阴影=.【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扇形面积的计算及切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扇形面积的计算及切线的性质.24.(1)12k≤;(2)k=-3【解析】【分析】(1)依题意得△≥0,即[-2(k-1)]2-4k2≥0;(2)依题意x1+x2=2(k-1),x1·x2=k2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x1+x2≥0时,则有x1+x2=x1·x2-1,即2(k-1)=k2-1;②当x1+x2<0时,则有x1+x2=-(x1·x2-1),即2(k-1)=-(k2-1);【详解】解:(1)依题意得△≥0,即[-2(k-1)]2-4k2≥0解得12 k≤(2)依题意x1+x2=2(k-1),x1·x2=k2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x1+x2≥0时,则有x1+x2=x1·x2-1,即2(k-1)=k2-1 解得k1=k2=1∵12 k≤∴k1=k2=1不合题意,舍去②当x1+x2<0时,则有x1+x2=-(x1·x2-1),即2(k-1)=-(k2-1) 解得k1=1,k2=-3∵12 k≤∴k=-3综合①、②可知k=-3【点睛】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根判别式.25.(1)证明见解析;(2)110°.【解析】分析:(1)欲证明DB=DE,只要证明∠BED=∠ABD即可;(2)因为△OAB是等腰三角形,属于只要求出∠OBA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证明:∵DC⊥OA,∴∠OAB+∠CEA=90°,∵BD为切线,∴OB⊥BD,∴∠OBA+∠ABD=90°,∵OA=OB,∴∠OAB=∠OBA,∴∠CEA=∠ABD,∵∠CEA=∠BED,∴∠BED=∠ABD,∴DE=DB.(2)∵DE=DB,∠BDE=70°,∴∠BED=∠ABD=55°,∵BD为切线,∴OB⊥BD,∴∠OBA=35°,∵OA=OB,∴∠OBA=180°-2×35°=110°.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6.(1)y=2x,y=−x−1;(2)x<−2或0<x<1【解析】【分析】(1)利用点A的坐标可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把B(1,n)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n的值,于是得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和A,B两点的坐标即可写出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详解】(1)∵A(−2,1)在反比例函数y=m x 的图象上, ∴1=2m -,解得m=−2.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x-, ∵B(1,n)在反比例函数上,∴n=−2,∴B 的坐标(1,−2), 把A(−2,1),B(1,−2)代入y=kx+b 得122k b k b=-+⎧⎨-=+⎩ 解得:11k 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由图像知:当x<−2或0<x<1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属于简单题,熟悉函数图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27.x 取0时,为1 或x 取1时,为2【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分式的运算,先对分式化简单,再选择使分式有意义的数代入求值即可.试题解析:解:原式=[22322x x x x ----()()]234x x -÷- =233224x x x x x --÷---() =32223x x x x x -+-⨯--()() = x +1,∵x 1-4≠0,x-2≠0,∴x≠1且x≠-1且x≠2,当x=0时,原式=1.或当x=1时,原式=2.。
2019年驻马店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与答案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每小3分,共计30分。
每小超都给出A,B,C,D 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 1.我国每年淡水为27500亿米3,人均占有淡水量居全世界第110位,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275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275×102B .2.75×103C .2.75×104D .0.275×1052. 在下列交通标志图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3.下列各式运算中正确的是A.336)2-(y y -=B.0130=C.448a a a -=÷- D.13169±=4. 一组数据是4,x ,5,10,11共五个数,其平均数为7,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A .4 B .5 C .10 D .115.如图,一个圆柱体在正方体上沿虚线从左向右平移,平移过程中不变的是A .主视图B .左视图C .俯视图D .主视图和俯视图 6. 函数a ax y -=与)0(≠=a xay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7.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有四个整数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A. -3<a ≤ 2B. -3≤a ≤ 2C.-3<a ≤-2D. -3≤ a <-28.如图,用若干个全等的正五边形可以拼成一个环状,图中所示的是前3个正五边形的拼接情况,要完全拼成一个圆环还需要的正五边形个数是A .5B .6C .7D .8 9.对于二次函数y =-14x 2+x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B .当x =2时,y 有最大值-3C .图象的顶点坐标为(-2,-7)D .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10. 如图,已知∠AOB=30°,以O 为圆心、a 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A 1、B 1,再分别以A 1、B 1为圆心、a 为半径画弧交于点C 1,以上称为一次操作.再以C 1为圆心,a 为半径重新操作,得到C 2.重复以上步骤操作,记最后一个两弧的交点(离点O 最远)为C K ,则点C K 到射线OB 的距离为A.a 2B.32a C .a D.3a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1.多项式ab ab b a --222的次数是 .12.函数y=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 .13. Rt△ABC 中,∠C =90°,AC =3,BC =4.把它沿边BC 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几何体 的全面积为 .14.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__12=+-a a15. 已知线段AB =8cm ,在直线AB 上画线段BC ,使BC =3cm ,则线段AC =__________.16.如图,直线l :y =-12x +1与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点M(m ,0)是x 轴上一动点,以点M 为圆心,2个单位长度为半径作⊙M,当⊙M 与直线l 相切时,则m 的值为 .三、解答题(共7小题,计72分) 17.(本题8分)计算:(cos --+-︒-0122601.18.(本题8分)先化简,再求值:(x 2-4x 2-4x +4 -2x -2 )÷ x 2+2xx-2 , 然后选取一个你喜欢的数代入求值.19.(本题10分)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某学校将举行“亲近大自然”户外活动.现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主题为“你最想去的景点是”的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只能从“A (绿博园),B (人民公园),C (湿地公园),D (森林公园)”四个景点中选择一项,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1)本次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 (2)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学校共有3 600名学生,试估计该校最想去湿地公园的学生人数.20.(本题10分)定义:在△ABC 中,∠C =30°,我们把∠A 的对边与∠C 的对边的比叫做∠A 的邻弦,记作 thi A ,即thi A =∠A 的对边∠C 的对边=BCAB .请解答下列问题:已知:在△ABC 中,∠C =30°.(1)若∠A =45°,求thi A 的值; (2)若thi A =3,则∠A = °;(3)若∠A 是锐角,探究thi A 与sin A 的数量关系 . 21.(本题12分)将△ABC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θ度,并使各边长变为原来的n 倍,得△AB′ C′ ,如图①所示,∠BAB′ =θ,AB B C AC n AB BC AC''''===,我们将这种变换记为[θ,n] .(1]得到△AB′ C′ ,则'AB C S ''∆:ABC S ∆ =_______ ;直线BC 与直线B′C′所夹的锐角为_______度;(2)如图②,△ABC中,∠BAC=30° ,∠ACB=90° ,对△ABC作变换[θ,n]得到△AB′ C′ ,使 点B 、C 、C '在同一直线上,且四边形ABB′C′为矩形,求θ和n 的值;(3)如图③ ,△ABC中,AB=AC,∠BAC=36° ,BC=1,对△ABC作变换[θ,n]得到△AB′C′ , 使点B 、C 、B′在同一直线上,且四边形ABB′C′为平行四边形,求θ和n 的值.22.(本题12分)某经销商销售一种产品,这种产品的成本价为10元/千克,已知销售价不低于成本价,且物价部门规定这种产品的销售价不高于18元/千克,市场调查发现,该产品每天的销售量y(千克)与销售价x(元/千克)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求每天的销售利润W(元)与销售价x(元/千克)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最新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模拟考试试卷数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三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参考公式:二次函数2y =ax +bx+c (a ≠0)图象的顶点坐标为(-2b a,244ac-b a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是 (A )-5(B )-π(C )3(D )0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是3.电子比荷是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常数,其数值约为1760亿,若将1760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1.76×10n ,则n 的值是 (A )10(B )11(C )12(D )-114.如图,a ,b 为平面内两条直线,且a ∥b ,直线c 截a ,b 于A ,B 两点,C ,D 分别为a ,b 上的点,在平面内有一点E ,EA ,EB 分别平分∠BAC 和∠ABD ,则∠E 等于(D )(C )(A )(B )(A )90° (B )80° (C )60°(D )100°5.不等式组⎧⎨⎩≥23-2<2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可表示为 6.在某公司的面试中,李明的得分情况为:个人形象89分,工作能力93分,交际能力83分.已知个人形象、工作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权重为3:4:4,则李明的最终成绩是 (A )96.7分 (B )97.1分 (C )88.3分 (D )265分7.如图所示的图形是按下列步骤做得的:①在直线l 上截取线段AB ,使AB = 2;②分别以A ,B 为圆心,以1.5为半径作弧,两弧分别交于C ,D 两点,连接AC ,AD ,BC ,BD ,则四边形ACBD 的面积是 (A )5(B )25(C )3 (D )238.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xOy 中有一线段AB ,其中A 和B 均在坐标轴上且AB = 4,点P (x ,y )是AB 的中点.现将AB 进行移动,但仍保持AB = 4,则x ,y 应满足的关系是(D )(C )(B )(A )453210-1543210-1-1012345543210-1(A )x 2+y 2 = 1 (B )x+y = 1(C )x 2+y 2 = 4 (D )x+y= 4(第7题)(第8题)(第10题)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9.计算:20+|-1|- 3-2=.10.如图,DE ∥BC ,AD=3,DC=1,若BC=3,则DE=.11.一个不透明的矩形容器里装有10个小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其中4个白球,6个红球,现从容器中摸出两个球,则摸到相同颜色的球的概率是.12.如图,两个45°的三角板叠放在一起,延长BC 和AC ,分别交DE 于点M ,N ,若∠ABD=30°,则∠AND 的大小是度.13.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xOy 中,AC ⊥OB ,OA ⊥AB ,OB=3,点C是OB 上靠近O 点的三等分点,若反比例函数k y =x >x( )0 的图象(图中未画出)与△OAB 有两个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14.如图,在Rt △ABC 中,AB =1,∠ACB =30°,点D 是AC 的中点,⊙DCBAlEDCBAO 是△ABC 的内切圆,以点D 为圆心,以AD 的长为半径作AB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5.如图,△ABC 是以BC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B=3,BC =5,P 是折线BAC 上动点(不与B ,C 重合),过P 作BC 的垂线l 交BC 于D ,连接AD.当△ACD 是等腰三角形时,BP 的长是.(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满分75分) 16.(8分)先化简,再求值:⎛⎫⨯ ⎪⎝⎭22221--112-b a +ab+b a b a a,其中a=b= 2016.17.(9分)如图,AB 是⊙O 的直径,D 是圆周上半部分不与A ,B 重合的动点,连接BD ,AD.(1)延长BD 交⊙O 在A 点的切线于C ,若AO=3CD ,求∠ACB的大小;(2)填空:①若AB=2,当AD =时△ABD 的面积最大;ODBACMNEDC B ACBAO yxlP DCBA②当∠BAD =°时BD =3AD.18.(9分)临近毕业,许多学生面临选择普通高中还是职业高中的问题.为了了解同学们的看法,红星中学数学兴趣小组已对全校3000名毕业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1700人,女生1300人.(1)展开调查由于调查3000人费时费力,小组决定采用抽签作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的方式,则抽到男生的概率为,抽到女生的概率为;(2)结果分析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回答问题:“毕业生对于高中选择”的条形统计图“毕业生对于高中选择”的扇形统计图①调查中认为“无所谓”的有多少人?②调查中认为“两者都有准备”的圆心角度数是多少?③补全统计图;④全校毕业生中认为“一定要进入普通高中”的人数约是多少?19.(9分)已知方程x2 + 3mx + 2m - 3 = 0.(1)求证:对于任意的实数m,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设a,b是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边长,也是方程的C两根,且a>b ,求a-b 的最小值.20.(9分)某数学活动小组测量了学校旗杆的高度.如图,BC 为旗杆,他们先在A 点测得C 的仰角为45°,再向前走3米到达D 点,测得C 的仰角为53°,求旗杆高.(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sin 53°≈0.8,cos 53°≈0.6,tan 37°≈0.751.41.21.(10分)为便民惠民,人民公园特推出下列优惠方案: ①普通卡:每人每次20元;②贵宾卡:年费为200元,每人每次10元; ③至尊卡:年费为500元,但进入不再收费. 设某人参观x 次时,所需总费用为y 元.CB Ayxy 3y 2y 1O(1)直接写出选择普通卡和贵宾卡消费时的函数关系式;(2)在同一个坐标系中,若三种方案对应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求出点A,B,C的坐标;(3)根据图象,直接写出选择哪种方案更合算.22.(10分)如图①,△ABC和△DBE是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板(两锐角为30°,60°),现将△DBE绕点B顺时针旋转,计旋转角为θ(0°<θ≤180°),连接AD,CE.(1)问题发现当θ= 90°时,CE= .AD(2)拓展探究试判断,当0°<θ<180°时,CE的大小有无变化?请仅就图②的AD情形给出证明.(3)解决问题若AC = 2,请直接写出....在旋转过程中AD 的最大值. 23.(11分)已知抛物线y= ax 2+(b +1)x + b -1(a ≠0), 直线y=- x +2541aa -a +.定义:若存在某一数x 0,使得点(x 0,x 0)在抛物线y= ax 2+(b +1)x + b -1(a ≠0)上,则称x 0是抛物线的一个不动点. (1)当a =1,b = - 2时,求抛物线的不动点;(2)若对任意的b 值,抛物线恒有两个不动点,求a 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若A ,B 两点的横坐标是抛物线的不动点,且AB 的中点C 在直线上,请直接写出....b 的最小值.备用图图②图①ADECBA ( D)BC ( E )C ( E)BA ( D)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1.如果考生的解答与本参考答案提供的解法不同,可根据提供的解法的评分标准精神进行评分.2.评阅试卷,要坚持每题评阅到底,不能因考生解答中出现错误而中断对本题的评阅.如果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影响后继部分而未改变本题的内容和难度,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对后面给分的多少,但原则上不超过后继部分应得分数之半.3.评分标准中,如无特殊说明,均为累计给分.4.评分过程中,只给整数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满分75分) 16.(8分) 原式=a +b a -b a +b a -b a ab 2-1()()()…………………………………………………………3分=a +b aba-1=bb a b a b+a - =b1………………………………………………………… 6分将b=2016代入得:原式 =12016………………………………………………………… 8分17.(9分)(1)设CD =1,AD = x ,由已知条件可得AB=,BD=………………… 2分根据射影定理可得出关系式:AD 2 = CD ·BD………………………………… 5分 所以x 2即x 4=12-x 2得,……………………………………………………………………6分∴∠ACB=60°.……………………………………………………………………7分(2);②60.……………………………………………………………………9分18.(9分)(1)①1730;②1330;……………………………………………………………………2分(2)①参与调查的总人数为80/16%= 500(人)∴调查中认为“无所谓”的有500×24%=120(人)…………………………3分②调查中认为“两者都有准备”所占百分比为100=20%500,∴调查中认为“两者都有准备”的圆心角度数是360°×20%=72°…………………4分③正确补全统计图(图略)……………………………………7分提示:在条形统计图中持“无所谓”看法的人数为120人,1分;在扇形统计图中“两者都有准备”为20%;1分;“一定要进入普通高中”,40%,1分.④全校毕业生中认为“一定要进入普通高中”的人数约为人2003000=1200 500()× …………………………………… 9分19.(9分)(1)证明:方程的判别式Δ=(3m )2-4(2m-3)= 9m 2 - 8m +12 ………………… 1分该式子的判别式Δ'= 82- 4×9×12 =- 368 < 0………………… 2分所以对于任意的m ,Δ恒大于0……………………………………3分即对于任意的实数m ,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4分(2)由韦达定理(或: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①a+b = -3m ;②ab = 2m - 3……………………………………6分又a>b ,所以…………………………8分所以当m =49时,a-b…………………………9分20.(9分)设旗杆高为x米在△ABC中AB = x米……………………………………………………………2分在△BCD中BD = 0.75 x 米……………………………………………………………4分由题意知x - 0.75x=3……………………………………………………………6分解得:x=12……………………………………………………………8分即旗杆高为12米……………………………………………………………9分21.(10分)(1)普通卡:y1=20x;贵宾卡:y2=10x+ 200;………………………………………2分(2)令y1=500得x1=25;令y2=500得x1=30;联立y1和y2得x3=20;所以A(20,400),B(25,500),C(30,500)…………………………………5分(3)①当②当x=20时,选择普通卡和贵宾卡的总费用相同,均比至尊卡合算;③当20 <x< 30时,选择贵宾卡更合算;④当x= 30时,选择贵宾卡和至尊卡的总费用相同,均比普通卡合算;⑤当x> 30时,选择至尊卡更合算.…………………………………10分22.(10分)(1……………………………………………………………1分(2)无变化(注:若无判断,但后续证明完全正确,不扣分)证明如下:在旋转过程中∠CBE=∠ABD …………………………………………………3分又由△ABC≌△DBE可知:AB=DB,CB=EB∴CB EB=D B AB∴△CBE∽△DBA…………………………………………………6分∴CE CB==AD AB…………………………………………………7分的大小无变化∴CEAD…………………………………………………8分…………………………………………………(3)10分【提示】当旋转角θ= 180°时AD达到最大.23.(11分)(1)当a =1,b = - 2时,抛物线y= x 2-x - 3令x 2-x - 3 = x ,即x 2- 2x - 3 = 0,解得x 1 = -1,x 2 = 3 所以此时抛物线的不动点为-1或3…………………………………………… 3分(2)若对任意的b 值,抛物线恒有两个不动点则令ax 2+(b +1)x + b - 1 =x 即ax 2 + bx + b - 1 =0恒有两个不等实数解………………………………… 5分∴令Δ=b 2- 4a (b - 1)>0对任意的b 值恒成立 即b 2 - 4ab + 4a>0对任意的b 值恒成立………………………………… 7分方法一:令Δ'=(4a )2- 4·4a<0即a 2 -a<0解得0 < a<1………………………………… 9分 方法二:令×()a --a 2444>04即a 2 -a<0解得0 < a<1………………………………… 9分(3)-1…………………………………………………………………… 11分【提示】设A (x 1,x 1),B (x 2,x 2)(x 1≠x 2) 因为AB 的中点C 在直线上,所以12122++=-+22541x x x x aa -a +所以122+=541ax x a -a + 又因为x 1,x 2是方程ax 2 + bx + b - 1 =0的两根 所以12+=-b x x a,即2-=541b aaa -a +整理得⎛⎫⎛⎫⎛⎫⎪ ⎪ ⎪⎝⎭⎝⎭⎝⎭2222115411114521a b =-=-=-a -a +-+-+a a a 所以b 的最小值是-1.。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大联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形状可能是()A.B.C.D.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bx+(a+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一定不是关于x的方程x2+bx+a=0的根B.0一定不是关于x的方程x2+bx+a=0的根C.1和﹣1都是关于x的方程x2+bx+a=0的根D.1和﹣1不都是关于x的方程x2+bx+a=0的根3.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4.如图,已知△ABC,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 为圆心,以大于12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N;②作直线MN 交AB 于点D,连接CD.若CD=AC,∠A=50°,则∠ACB 的度数为()A.90°B.95°C.105°D.110°5. 这个数是( )A.整数B.分数C.有理数D.无理数6.一个正方形花坛的面积为7m2,其边长为am,则a的取值范围为()A.0<a<1 B.l<a<2 C.2<a<3 D.3<a<4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底边长y是腰长x的函数,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B.C.D8.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聪想用绳子测量A,B间的距离,但绳子不够长,一位同学帮他想了一个主意: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B的点C,找到AC,BC的中点D,E,并且测出DE的长为10m,则A,B间的距离为()A.15m B.25m C.30m D.20m9.2017年,山西省经济发展由“疲”转“兴”,经济增长步入合理区间,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崭新步伐.2018年经济总体保持平稳,第一季度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约为3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2%.数据3122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3122×10 8元B.3.122×10 3元C.3122×10 11元D.3.122×10 11元10.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50°,则∠2=()A.20°B.30°C.40°D.50°11.为弘扬传统文化,某校初二年级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朗诵大赛,小明同学根据比赛中九位评委所给的某位参赛选手的分数,制作了一个表格,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则表中数据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方差9.2 9.3 9.1 0.3A.中位数B.众数C.平均数D.方差12.如图,△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45°得到△AB′C′,若∠BAC=90°,AB=AC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 )A.2﹣2B.1 C.2D.2﹣l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若a,b互为相反数,则a2﹣b2=_____.14.将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相应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15.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D上一点,把△ABE沿直线BE翻折,点A正好落在BC边上的点F 处,如果四边形CDEF和矩形ABCD相似,那么四边形CDEF和矩形ABCD面积比是__.16.据报道,截止2018年2月,我国在澳大利亚的留学生已经达到17.3万人,将17.3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17.点A(﹣3,y1),B(2,y2),C(3,y3)在抛物线y=2x2﹣4x+c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_____.18.如果点A(-1,4)、B(m,4)在抛物线y=a(x-1)2+h上,那么m的值为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6分)在以“关爱学生、安全第一”为主题的安全教育宣传月活动中,某学校为了了解本校学生的上学方式,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查部分学生,了解到上学方式主要有:A:结伴步行、B:自行乘车、C:家人接送、D:其他方式,并将收集的数据整理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抽查的学生人数是多少人?(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请补全扇形统计图;(3)“自行乘车”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度;(4)如果该校学生有2000人,请你估计该校“家人接送”上学的学生约有多少人?20.(6分)某商人制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转盘,取名为“开心大转盘”,游戏规定:参与者自由转动转盘,转盘停止后,若指针指向字母“A”,则收费2元,若指针指向字母“B”,则奖励3元;若指针指向字母“C”,则奖励1元.一天,前来寻开心的人转动转盘80次,你认为该商人是盈利的可能性大还是亏损的可能性大?为什么?21.(6分)反比例函数y=kx(k≠0)与一次函数y=mx+b(m≠0)交于点A(1,2k﹣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若一次函数与x轴交于点B,且△AOB的面积为3,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2.(8分)阅读下列材料:题目:如图,在△ABC中,已知∠A(∠A<45°),∠C=90°,AB=1,请用sinA、cosA表示sin2A.23.(8分)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O⊥BC,垂足为点O,⊙O与AC相切于点D,BE⊥AB交AC的延长线于点E,与⊙O相交于G、F两点.(1)求证:AB与⊙O相切;(2)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是4,求线段BF的长?24.(10分)如图,M、N为山两侧的两个村庄,为了两村交通方便,根据国家的惠民政策,政府决定打一直线涵洞.工程人员为了计算工程量,必须计算M、N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选择测量点A、B、C,点B、C分别在AM、AN上,现测得AM=1千米、AN=1.8千米,AB=54米、BC=45米、AC=30米,求M、N两点之间的距离.25.(10分)二次函数y=ax2+bx+c(a,b,c为常数,且a≠1)中的x与y的部分对应值如表x ﹣1 1 1 3y ﹣1 3 5 3下列结论:①ac<1;②当x>1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③3是方程ax2+(b﹣1)x+c=1的一个根;④当﹣1<x<3时,ax2+(b﹣1)x+c>1.其中正确的结论是.26.(12分)在Rt△ABC中,∠BAC=,D是BC的中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BE 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EF≌△DEB;证明四边形ADCF是菱形;若AC=4,AB=5,求菱形ADCFD 的面积.27.(12分)(1)计算:(﹣2)﹣2+12cos60°﹣(3﹣2)0;(2)化简:(a﹣1a)÷221a aa-+.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试题分析:由主视图和左视图可得此几何体上面为台,下面为柱体,由俯视图为圆环可得几何体为.故选D.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视频根据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可得出b=a+1或b=-(a+1),当b=a+1时,-1是方程x 2+bx+a=0的根;当b=-(a+1)时,1是方程x 2+bx+a=0的根.再结合a+1≠-(a+1),可得出1和-1不都是关于x 的方程x 2+bx+a=0的根.【详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1)x 2+2bx+(a+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210{2410a b a +≠-+V ==, ∴b=a+1或b=-(a+1).当b=a+1时,有a-b+1=0,此时-1是方程x 2+bx+a=0的根;当b=-(a+1)时,有a+b+1=0,此时1是方程x 2+bx+a=0的根.∵a+1≠0,∴a+1≠-(a+1),∴1和-1不都是关于x 的方程x 2+bx+a=0的根.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牢记“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A 、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 、不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 、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DA=∠A=5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DCA=80°,根据题目中作图步骤可知,MN垂直平分线段BC,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可知BD=CD,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到∠B=∠BCD,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知∠B+∠BCD=∠CDA,进而求得∠BCD=25°,根据图形可知∠ACB=∠ACD+∠BCD,即可解决问题.【详解】∵CD=AC,∠A=50°∴∠CDA=∠A=50°∵∠CDA+∠A+∠DCA=180°∴∠DCA=80°根据作图步骤可知,MN垂直平分线段BC∴BD=CD∴∠B=∠BCD∵∠B+∠BCD=∠CDA∴2∠BCD=50°∴∠BCD=25°∴∠ACB=∠ACD+∠BCD=80°+25°=10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熟练掌握各个性质定理是解题关键.5.D【解析】【分析】由于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由此即可求解.【详解】解:实数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所以是无理数.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无理数的概念,π是常见的一种无理数的形式,比较简单.6.C先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边长a ,再根据无理数的估算方法求取值范围.【详解】解:∵一个正方形花坛的面积为27m ,其边长为am ,a ∴=23∴则a 的取值范围为:2a 3<<.故选:C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无理数的理解,会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是解题的关键.7.D【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求出函数关系式,再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求出x 的取值范围,然后选择即可.【详解】由题意得,2x+y=10,所以,y=-2x+10,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2210210x x x 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 >2.5,解不等式②的,x <5,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5<x <5,正确反映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D 选项图象.故选:D .8.D【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由题意得AB=2DE=20cm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中位线,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9.D【解析】【分析】可以用排除法求解.【详解】第一,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形式可以排除A选项和C选项,B选项明显不对,所以选D.【点睛】牢记科学记数法的规则是解决这一类题的关键.10.C【解析】【分析】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求得∠3的度数,然后求得∠2的度数.【详解】∵∠1=50°,∴∠3=∠1=50°,∴∠2=90°−50°=4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熟悉掌握性质是关键.11.A【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可得答案.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则表中数据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中位数.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关键是掌握中位数定义.12.D【解析】∵△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45°得到△A′B′C′,∠BAC=90°,AB=AC=2,∴BC=2,∠C=∠B=∠CAC′=∠C′=45°,AC′=AC=2,∴AD⊥BC,B′C′⊥AB,∴AD=12BC=1,AF=FC′=22AC′=1,∴DC′=AC′-AD=2-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S△AFC′-S△DEC′=12×1×1-12×(2-1)2=2-1,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得出AD,AF,DC′的长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1【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进而结合相反数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a,b互为相反数,∴a+b=1,∴a2﹣b2=(a+b)(a﹣b)=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以及相反数的定义,正确分解因式是解题关键.14.y=2x+1【解析】分析:直接根据函数图象平移的法则进行解答即可.详解:将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相应的函数是y=2x+4-3=2x+1;故答案为y=2x+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熟知“上加下减”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35 -【解析】由题意易得四边形ABFE是正方形,设AB=1,CF=x,则有BC=x+1,CD=1,∵四边形CDEF和矩形ABCD相似,∴CD:BC=FC:CD,即1:(x+1)=x:1,∴x=15-+或x=15--(舍去),∴22CDEFABCD15S FC2==CD1S⎛⎫-+⎪⎛⎫ ⎪⎪⎝⎭ ⎪⎪⎝⎭四边形四边形=352-,故答案为35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等,熟练掌握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16.1.73×1.【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详解】将17.3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73×1.故答案为1.73×1.【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整数指数科学计数法,根据科学计算法的要求,正确确定出a和n的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y2<y3<y1【解析】【分析】把点的坐标分别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分别求得y1、y2、y3的值,比较可求得答案.【详解】∵y=2x2-4x+c,∴当x=-3时,y1=2×(-3)2-4×(-3)+c=30+c,当x=2时,y2=2×22-4×2+c=c,当x=3时,y3=2×32-4×3+c=6+c,∵c<6+c<30+c,∴y2<y3<y1,故答案为y2<y3<y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掌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满足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8.1【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值相等两点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得答案.【详解】由点A(﹣1,4)、B(m,4)在抛物线y=a(x﹣1)2+h上,得:(﹣1,4)与(m,4)关于对称轴x=1对称,m﹣1=1﹣(﹣1),解得:m=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利用函数值相等两点关于对称轴对称得出m﹣1=1﹣(﹣1)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1)本次抽查的学生人数是120人;(2)见解析;(3)126;(4)该校“家人接送”上学的学生约有500人.【解析】【分析】(1)本次抽查的学生人数:18÷15%=120(人);(2)A:结伴步行人数120﹣42﹣30﹣18=30(人),据此补全条形统计图;(3)“自行乘车”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60°×42120=126°;(4)估计该校“家人接送”上学的学生约有:2000×25%=500(人).【详解】解:(1)本次抽查的学生人数:18÷15%=120(人),答:本次抽查的学生人数是120人;(2)A:结伴步行人数120﹣42﹣30﹣18=30(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结伴步行”所占的百分比为30120×100%=25%;“自行乘车”所占的百分比为42120×100%=35%,“自行乘车”在扇形统计图中占的度数为360°×35%=126°,补全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3)“自行乘车”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60°×42120=126°,故答案为126;(4)估计该校“家人接送”上学的学生约有:2000×25%=500(人),答:该校“家人接送”上学的学生约有500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及扇形统计图及相关计算,用样本估计总体.解题的关键是读懂统计图,从条形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0.商人盈利的可能性大.【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几何概率的定义,面积比即概率.图中A,B,C所占的面积与总面积之比即为A,B,C各自的概率,算出相应的可能性,乘以钱数,比较即可.试题解析:商人盈利的可能性大.商人收费:80×48×2=80(元),商人奖励:80×18×3+80×38×1=60(元),因为80>60,所以商人盈利的可能性大.21.(1)y=1x ;(2)y=﹣1655x +或y=1677x + 【解析】试题分析:(1)把A (1,2k-1)代入y=k x即可求得结果;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等于3,求得点B 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y=mx+b 即可得到结果.试题解析:(1)把A (1,2k ﹣1)代入y=k x 得, 2k ﹣1=k ,∴k=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1x ; (2)由(1)得k=1,∴A (1,1),设B (a ,0),∴S △AOB =12•|a|×1=3, ∴a=±6,∴B (﹣6,0)或(6,0),把A (1,1),B (﹣6,0)代入y=mx+b 得: 106m b m b=+⎧⎨=-+⎩ , ∴1767m b ⎧=⎪⎪⎨⎪=⎪⎩,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17x+67, 把A (1,1),B (6,0)代入y=mx+b 得:106m b m b =+⎧⎨=+⎩,∴1565 mb⎧=-⎪⎪⎨⎪=⎪⎩,∴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1655x+.所以符合条件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1655x+或y=17x+67.22.sin2A=2cosAsinA【解析】【分析】先作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中线,进而求出12CE=,∠CED=2∠A,最后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如图,作Rt△ABC的斜边AB上的中线CE,则1122CE AB AE===,∴∠CED=2∠A,过点C作CD⊥AB于D,在Rt△ACD中,CD=ACsinA,在Rt△ABC中,AC=ABcosA=cosA在Rt△CED中,sin2A=sin∠CED=sin12CD AC ACE⋅== 2ACsinA=2cosAsinA【点睛】此题主要解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和∠CED=2∠A是解本题的关键.23.(2)证明见试题解析;(232【解析】【分析】(2)过点O作OM⊥AB于M,证明OM=圆的半径OD即可;(2)过点O作ON⊥BE,垂足是N,连接OF,得到四边形OMBN是矩形,在直角△OBM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OM和BM的长,进而求得BN和ON的长,在直角△ONF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NF,则BF即可求解.【详解】解:(2)过点O作OM⊥AB,垂足是M.∵⊙O与AC相切于点D,∴OD⊥AC,∴∠ADO=∠AMO=90°.∵△ABC是等边三角形,∴∠DAO=∠MAO,∴OM=OD,∴AB与⊙O相切;(2)过点O作ON⊥BE,垂足是N,连接OF.∵O是BC的中点,∴OB=2.在直角△OBM中,∠MBO=60°,∴∠MOB=30°,BM=12OB=2,OM=3BM =3,∵BE⊥AB,∴四边形OMBN是矩形,∴ON=BM=2,BN=OM=3.∵OF=OM=3,由勾股定理得NF=2.∴BF=BN+NF=32+.考点:2.切线的判定与性质;2.勾股定理;3.解直角三角形;4.综合题.24.1.5千米【解析】【分析】先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出△ABC∽△AMN,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在△ABC与△AMN中,305549ACAB==,151.89AMAN==,∴AC AM AB AN=,∵∠A=∠A,∴△ABC∽△ANM,∴AC AMBC MN=,即30145MN=,解得MN=1.5(千米) ,因此,M、N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是1.5千米.【点睛】此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25.①③④.【解析】试题分析:∵x=﹣1时y=﹣1,x=1时,y=3,x=1时,y=5,∴a-b1 {35cca b c+=-=++=,解得a1{33ca=-==,∴y=﹣x2+3x+3,∴ac=﹣1×3=﹣3<1,故①正确;对称轴为直线332(1)2x=-=⨯-,所以,当x>32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故②错误;方程为﹣x2+2x+3=1,整理得,x2﹣2x﹣3=1,解得x1=﹣1,x2=3,所以,3是方程ax2+(b﹣1)x+c=1的一个根,正确,故③正确;﹣1<x<3时,ax2+(b﹣1)x+c>1正确,故④正确;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是①③④.故答案为①③④.【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26.(1)证明详见解析;(2)证明详见解析;(3)1.【解析】【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中点的定义,可利用AAS证得结论;(2)由(1)可得AF=BD,结合条件可求得AF=DC,则可证明四边形ADCF为平行四边形,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AD=CD,可证得四边形ADCF为菱形;(3)连接DF,可证得四边形ABDF为平行四边形,则可求得DF的长,利用菱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得答案.【详解】(1)证明:∵AF∥BC,∴∠AFE=∠DBE ,∵E 是AD 的中点,∴AE=DE ,在△AFE 和△DBE 中,AFE DBE FEA BED AE DE ∠=∠⎧⎪∠=∠⎨⎪=⎩∴△AFE ≌△DBE (AAS );(2)证明:由(1)知,△AFE ≌△DBE ,则AF=DB .∵AD 为BC 边上的中线∴DB=DC ,∴AF=CD .∵AF ∥BC ,∴四边形ADCF 是平行四边形,∵∠BAC=90°,D 是BC 的中点,E 是AD 的中点,∴AD=DC=12BC , ∴四边形ADCF 是菱形;(3)连接DF ,∵AF ∥BD ,AF=BD ,∴四边形ABDF 是平行四边形,∴DF=AB=5,∵四边形ADCF 是菱形,∴S 菱形ADCF =12AC▪DF=12×4×5=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及判定,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得AF=CD 是解题的关键,注意菱形面积公式的应用.27.(1)12-;(2)11a a +-; 【解析】【分析】(1)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分式的减法和除法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1)原式1111,422=+⨯- 111,44=+- 1.2=- (2)原式221,21a a a a a -=⋅-+ ()()()211,1a a a a a +-=⋅-1.1a a +=-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实数的运算、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它们各自的计算方法.。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大联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ABC中,∠B=70°,则∠BAC=30°,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EDC.当点B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AC上时,∠CAE的度数是()A.30°B.40°C.50°D.60°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是反比例函数kyx=的图像上一点,过点P做PQ x⊥轴于点Q,若OPQ△的面积为2,则k的值是( )A.-2 B.2 C.-4 D.43.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的弦,∠ACD=30°,则∠BAD为()A.30°B.50°C.60°D.70°4.某种电子元件的面积大约为0.00000069平方毫米,将0.00000069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A.0.69×10﹣6B.6.9×10﹣7C.69×10﹣8D.6.9×1075.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A.(x3﹣x2+x)÷x=x2﹣x B.(﹣a2)•a3=a6C.(﹣2x2)3=﹣8x6D.4a2﹣(2a)2=2a26.矩形ABCD与CEFG,如图放置,点B,C,E共线,点C,D,G共线,连接AF,取AF的中点H,连接GH.若BC=EF=2,CD=CE=1,则GH=()A.1 B.23C.22D.527.已知18xx-=,则2216xx+-的值是()A.60 B.64 C.66 D.728.如图,在△ABC中,∠C=90°,AD是∠BAC的角平分线,若CD=2,AB=8,则△ABD的面积是()A.6 B.8 C.10 D.12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x•x4=x5B.x6÷x3=x2C.3x2﹣x2=3 D.(2x2)3=6x610.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如果a+b=0,那么a=b=0 B.16的平方根是±4C.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D.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11.在下列函数中,其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的是()A.y=2x B.y=﹣3x+1 C.y=x2D.y=1 x12.已知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顶点为(4,6),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2>4ac B.ax2+bx+c≤6C.若点(2,m)(5,n)在抛物线上,则m>n D.8a+b=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如图所示,P为∠α的边OA上一点,且P点的坐标为(3,4),则sinα+cosα=_____.14.如图,已知双曲线经过直角三角形OAB斜边OA的中点D,且与直角边AB相交于点C.若点A的坐标为(,4),则△AOC的面积为.15.已知反比例函数y=kx在第二象限内的图象如图,经过图象上两点A、E分别引y轴与x轴的垂线,交于点C,且与y轴与x轴分别交于点M、B.连接OC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D,且12CDOD,连接OA,OE,如果△AOC的面积是15,则△ADC与△BOE的面积和为_____.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顶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点Q在对角线OB上,若OQ=OC,则点Q的坐标为_______.17.如图,矩形ABCD中,AB=8,BC=6,P为AD上一点,将△ABP沿BP翻折至△EBP,PE与CD 相交于点O,BE与CD相交于点G,且OE=OD,则AP的长为__________.18.若一组数据1,2,3,x的平均数是2,则x的值为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6分)边长为6的等边△ABC 中,点D ,E 分别在AC ,BC 边上,DE∥AB,EC =23如图1,将△DEC 沿射线EC 方向平移,得到△D′E′C′,边D′E′与AC 的交点为M ,边C′D′与∠ACC′的角平分线交于点N.当CC′多大时,四边形MCND′为菱形?并说明理由.如图2,将△DEC 绕点C 旋转∠α(0°<α<360°),得到△D ′E′C,连接AD′,BE′.边D′E′的中点为P.①在旋转过程中,AD′和B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连接AP ,当AP 最大时,求AD′的值.(结果保留根号)20.(6分)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点D是AB上一点,过点D作DE⊥BC交BC于点E,交CA延长线于点F.证明:△ADF是等腰三角形;若∠B=60°,BD=4,AD=2,求EC的长,21.(6分)如图,某人在山坡坡脚A处测得电视塔尖点C的仰角为60°,沿山坡向上走到P处再测得点C的仰角为45°,已知OA=100米,山坡坡度(竖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i=1:2,且O、A、B在同一条直线上.求电视塔OC的高度以及此人所在位置点P的铅直高度.(测倾器高度忽略不计,结果保留根号形式)22.(8分)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点E为CD边上一点,AE与BE分别为∠DAB 和∠CBA的平分线.(1)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O,并以AB为直径作⊙O(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O交边AD于点F,连接BF,交AE于点G,若AE=4,sin∠AGF=,求⊙O的半径.23.(8分)如图,△ABC和△ADE分别是以BC,DE为底边且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点D在线段BC 上,AF平分DE交BC于点F,连接BE,EF.CD与BE相等?若相等,请证明;若不相等,请说明理由;若∠BAC=90°,求证:BF1+CD1=FD1.24.(10分)为更精准地关爱留守学生,某学校将留守学生的各种情形分成四种类型:A.由父母一方照看;B.由爷爷奶奶照看;C.由叔姨等近亲照看;D.直接寄宿学校.某数学小组随机调查了一个班级,发现该班留守学生数量占全班总人数的20%,并将调查结果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该班共有名留守学生,B类型留守学生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已知该校共有2400名学生,受益?25.(10分)在下列的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在Rt△ABC中,∠C=90°,AC=3,BC=4.(1)试在图中作出△ABC以A为旋转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AB1C1;(2)若点B的坐标为(-3,5),试在图中画出直角坐标系,并标出A、C两点的坐标;(3)根据(2)中的坐标系作出与△ABC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A2B2C2,并标出B2、C2两点的坐标.26.(12分)某品牌牛奶供应商提供A,B,C,D四种不同口味的牛奶供学生饮用.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对不同口味的牛奶的喜好,对全校订牛奶的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的学生有多少人?(2)补全上面的条形统计图;(3)扇形统计图中C对应的中心角度数是;(4)若该校有600名学生订了该品牌的牛奶,每名学生每天只订一盒牛奶,要使学生能喝到自己喜欢的牛奶,则该牛奶供应商送往该校的牛奶中,A,B口味的牛奶共约多少盒?27.(12分)从化市某中学初三(1)班数学兴趣小组为了解全校800名初三学生的“初中毕业选择升学和就业”情况,特对本班50名同学们进行调查,根据全班同学提出的3个主要观点:A高中,B中技,C就业,进行了调查(要求每位同学只选自己最认可的一项观点);并制成了扇形统计图(如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班学生选择观点的人数最多,共有人,在扇形统计图中,该观点所在扇形区域的(2)利用样本估计该校初三学生选择“中技”观点的人数.(3)已知该班只有2位女同学选择“就业”观点,如果班主任从该观点中,随机选取2位同学进行调查,那么恰好选到这2位女同学的概率是多少?(用树形图或列表法分析解答).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CB=80°,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C=CE,∠ACE=∠ACB=80°,由等腰的性质可得∠CAE=∠AEC=50°.【详解】∵∠B=70°,∠BAC=30°∴∠ACB=80°∵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EDC.∴AC=CE,∠ACE=∠ACB=80°∴∠CAE=∠AEC=5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运用旋转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2.C【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求出k的值即可解决问题【详解】∴|2k |=2, ∵k <0,∴k=-1.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3.C【解析】试题分析:连接BD ,∵∠ACD=30°,∴∠ABD=30°,∵AB 为直径,∴∠ADB=90°,∴∠BAD=90°﹣∠ABD=60°.故选C .考点:圆周角定理4.B【解析】试题解析:0.00 000 069=6.9×10-7, 故选B .点睛: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5.C【解析】【分析】根据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及合并同类项法则计算可得.【详解】A 、(x 3-x 2+x )÷x=x 2-x+1,此选项计算错误; B 、(-a 2)•a 3=-a 5,此选项计算错误;C 、(-2x 2)3=-8x 6,此选项计算正确;D 、4a 2-(2a )2=4a 2-4a 2=0,此选项计算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及合并同类项法则.6.C【解析】分析:延长GH交AD于点P,先证△APH≌△FGH得AP=GF=1,GH=PH=12PG,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得PG=2,从而得出答案.详解:如图,延长GH交AD于点P,∵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CEFG都是矩形,∴∠ADC=∠ADG=∠CGF=90°,AD=BC=2、GF=CE=1,∴AD∥GF,∴∠GFH=∠PAH,又∵H是AF的中点,∴AH=FH,在△APH和△FGH中,∵PAH GFH AH FHAHP FHG∠=∠⎧⎪=⎨⎪∠=∠⎩,∴△APH≌△FGH(ASA),∴AP=GF=1,GH=PH=12 PG,∴PD=AD﹣AP=1,∵CG=2、CD=1,∴DG=1,则GH=12PG=12×22PD DG+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7.A【解析】【分析】 将18x x -=代入原式2221124()4x x x x=+--=--,计算可得. 【详解】解:当18x x-=时, 原式22124x x=+-- 21()4x x =-- 284=-644=-60=,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加减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8.B【解析】分析:过点D 作DE ⊥AB 于E ,先求出CD 的长,再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DE=CD=2,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如图,过点D 作DE ⊥AB 于E ,∵AB=8,CD=2,∵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90C ,∠=︒∴DE=CD=2,∴△ABD 的面积11828.22AB DE =⋅=⨯⨯= 故选B.点睛: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9.A【解析】A 、x•x 4=x 5,原式计算正确,故本选项正确;B 、x 6÷x 3=x 3,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C 、3x 2﹣x 2=2x 2,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D 、(2x 2)3=8x ,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 .10.D【解析】【分析】【详解】解:A 、如果a+b=0,那么a=b=0,或a=﹣b ,错误,为假命题;B 的平方根是±2,错误,为假命题;C 、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错误,为假命题;D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正确,为真命题;故选D .11.D【解析】【分析】依据一次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的图象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 .正比例函数y=2x 与x 轴交于(0,0),不合题意;B .一次函数y=-3x+1与x 轴交于(13,0),不合题意; C .二次函数y=x 2与x 轴交于(0,0),不合题意;D .反比例函数y=1x 与x 轴没有交点,符合题意; 故选D .12.C【解析】观察可得,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可得240b ac -f ,即24b ac > ,选项A 正确;抛物线开口向下且顶点为(4,6)可得抛物线的最大值为6,即26ax bx c ++≤,选项B 正确;由题意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4,因为4-2=2,5-4=1,且1<2,所以可得m<n ,选项C 错误; 因对称轴42b x a=-= ,即可得8a+b=0,选项D 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y=ax 2+bx+c 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从图象中获取信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本题难度适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7 5【解析】【分析】根据正弦和余弦的概念求解.【详解】解:∵P是∠α的边OA上一点,且P点坐标为(3,4),∴PB=4,OB=3,OP=222234PB OB+=+=5,故sinα=PBOP=45, cosα=35OBOP=,∴sinα+cosα=7 5 ,故答案为7 5【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出所求角的对应边.14.2【解析】解:∵OA的中点是D,点A的坐标为(﹣6,4),∴D(﹣1,2),∵双曲线y=经过点D,∴k=﹣1×2=﹣6,∴△BOC的面积=|k|=1.又∵△AOB的面积=×6×4=12,∴△AOC的面积=△AOB的面积﹣△BOC的面积=12﹣1=2.15.1.【解析】连结AD,过D点作DG∥CM,∵12CDOD=,△AOC的面积是15,∴CD:CO=1:3,OG:OM=2:3,∴△ACD的面积是5,△ODF的面积是15×49=203,∴四边形AMGF的面积=203,∴△BOE的面积=△AOM的面积=203×95=12,∴△ADC与△BOE的面积和为5+12=1,故答案为:1.16.(,)【解析】如图,过点Q作QD⊥OA于点D,∴∠QDO=90°.∵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且边长为2,OQ=OC,∴∠QOA=45°,OQ=OC=2,∴△OD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D=OQ==.∴点Q的坐标为.17.4.1【解析】解: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矩形,∴∠D=∠A=∠C=90°,AD=BC=6,CD=AB=1,根据题意得:△ABP≌△EBP,∴EP=AP,∠E=∠A=90°,BE=AB=1,在△ODP和△OEG中,,∴△ODP≌△OEG(ASA),∴OP=OG,PD=GE,∴DG=EP,设AP=EP=x,则PD=GE=6﹣x,DG=x,∴CG=1﹣x,BG=1﹣(6﹣x)=2+x,根据勾股定理得:BC2+CG2=BG2,即62+(1﹣x)2=(x+2)2,解得:x=4.1,∴AP=4.1;故答案为4.1.18.1【解析】【分析】根据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式计算即可.【详解】∵数据1,1,3,x的平均数是1,∴12324x+++=,解得:2x=.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定义,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建立方程求解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1) 当3MCND'是菱形,理由见解析;(2)①AD'=BE',理由见解析;②221【解析】【分析】(1)先判断出四边形MCND'为平行四边形,再由菱形的性质得出CN=CM,即可求出CC';(2)①分两种情况,利用旋转的性质,即可判断出△ACD≌△BCE'即可得出结论;②先判断出点A,C,P三点共线,先求出CP,AP,最后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当3MCND'是菱形.理由:由平移的性质得,CD∥C'D',DE∥D'E',∵△ABC是等边三角形,∴∠B=∠ACB=60°,∴∠ACC'=180°-∠ACB=120°,∵CN是∠ACC'的角平分线,∴∠D'E'C'=12∠ACC'=60°=∠B,∴∠D'E'C'=∠NCC',∴D'E'∥CN,∴四边形MCND'是平行四边形,∵∠ME'C'=∠MCE'=60°,∠NCC'=∠NC'C=60°,∴△MCE'和△NCC'是等边三角形,∴MC=CE',NC=CC',∵E'C'=23,∵四边形MCND'是菱形,∴CN=CM,∴CC'=12E'C'=3;(2)①AD'=BE',理由:当α≠180°时,由旋转的性质得,∠ACD'=∠BCE',由(1)知,AC=BC,CD'=CE',∴△ACD'≌△BCE',∴AD'=BE',当α=180°时,AD'=AC+CD',BE'=BC+CE',即:AD'=BE',综上可知:AD'=BE'.②如图连接CP,在△ACP中,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得,AP<AC+CP,∴当点A,C,P三点共线时,AP最大,如图1,在△D'CE'中,由P为D'E的中点,得AP⊥D'E',3,∴CP=3,∴AP=6+3=9,在Rt△APD'中,由勾股定理得,22=221+'.AP PD【点睛】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性质,平移和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解(1)的关键是四边形MCND'是平行四边形,解(2)的关键是判断出点A,C,P三点共线时,AP最大.20.(1)见解析;(2)EC=1.【解析】【分析】(1)由AB=AC,可知∠B=∠C,再由DE⊥BC,可知∠F+∠C=90°,∠BDE+∠B=90°,然后余角的性质可推出∠F=∠BDE,再根据对顶角相等进行等量代换即可推出∠F=∠FDA,于是得到结论;(2)根据解直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AB=AC,∴∠B=∠C,∵FE⊥BC,∴∠F+∠C=90°,∠BDE+∠B=90°,∴∠F=∠BDE,而∠BDE=∠FDA,∴∠F=∠FDA,∴AF=AD,∴△ADF是等腰三角形;(2)∵DE⊥BC,∴∠DEB=90°,∵∠B=60°,BD=1,∴BE=12BD=2,∵AB=AC,∴△ABC是等边三角形,∴BC=AB=AD+BD=6,∴EC=BC﹣BE=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余角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等知识点,关键根据相关的性质定理,通过等量代换推出∠F=∠FDA,即可推出结论.21.电视塔OC高为1003米,点P的铅直高度为() 100313-(米).【解析】【分析】过点P作PF⊥OC,垂足为F,在Rt△OAC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出OC=1003,根据山坡坡度=1:2表示出PB=x,AB=2x, 在Rt△PCF中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解.【详解】过点P作PF⊥OC,垂足为F.在Rt△OAC中,由∠OAC=60°,OA=100,得OC=OA•tan∠OAC=1003(米),过点P作PB⊥OA,垂足为B.由i=1:2,设PB=x,则AB=2x.∴PF=OB=100+2x,CF=1003﹣x.在Rt△PCF中,由∠CPF=45°,∴PF=CF,即100+2x=1003﹣x,∴x=10031003-,即PB=10031003-米.【点睛】本题考查了特殊的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中等难度,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并熟练应用三角函数是解题关键.22.(1)作图见解析;(2)⊙O的半径为.【解析】【分析】(1)作出相应的图形,如图所示;(2)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得到AD与BC平行,可得同旁内角互补,再由AE与BE为角平分线,可得出AE与BE垂直,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得到AF与FB垂直,可得出两锐角互余,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及等量代换得到∠AGF=∠AEB,根据sin∠AGF的值,确定出sin∠AEB的值,求出AB的长,即可确定出圆的半径.【详解】解:(1)作出相应的图形,如图所示(去掉线段BF即为所求).(2)∵AD∥BC,∴∠DAB+∠CBA=180°.∵AE与BE分别为∠DAB与∠CBA的平分线,∴∠EAB+∠EBA=90°,∴∠AEB=90°.∵AB为⊙O的直径,点F在⊙O上,∴∠AFB=90°,∴∠FAG+∠FGA=90°.∵AE平分∠DAB,∴∠FAG=∠EAB,∴∠AGF=∠ABE,∴sin∠ABE=sin∠AGF==.∵AE=4,∴AB=5,∴⊙O的半径为.【点睛】此题属于圆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圆周角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熟练掌握各自的性质及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23.(1)CD=BE,理由见解析;(1)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两个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可得AB=AC,AE=AD,由∠BAC=∠EAD可得∠EAB=∠CAD,根据“SAS”可证得△EAB≌△CAD,即可得出结论;(1)根据(1)中结论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BF=90°,在Rt△EBF中由勾股定理得出BF1+BE1=EF1,然后证得EF=FD,BE=CD,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CD=BE,理由如下:∵△ABC和△ADE为等腰三角形,∴AB=AC,AD=AE,∵∠EAD=∠BAC,∴∠EAD﹣∠BAD=∠BAC﹣∠BAD,即∠EAB=∠CAD,在△EAB与△CAD中AE ADEAB CAD AB AC=⎧⎪∠=∠⎨⎪=⎩,∴△EAB≌△CAD,∴BE=CD;(1)∵∠BAC=90°,∴△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F=∠C=45°,∵△EAB≌△CAD,∴∠EBA=∠C,∴∠EBA=45°,∴∠EBF=90°,在Rt△BFE中,BF1+BE1=EF1,∵AF平分DE,AE=AD,∴AF垂直平分DE,∴EF=FD,由(1)可知,BE=CD,∴BF1+CD1=FD1.【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结合题意寻找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4.(1)10,144;(2)详见解析;(3)96【解析】【分析】(1)依据C类型的人数以及百分比,即可得到该班留守的学生数量,依据B类型留守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其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2)依据D类型留守学生的数量,即可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依据D类型的留守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即可估计该校将有多少名留守学生在此关爱活动中受益.【详解】解:(1)2÷20%=10(人),410×100%×360°=144°,故答案为10,144;(2)10﹣2﹣4﹣2=2(人),如图所示:(3)2400×210×20%=96(人),答:估计该校将有96名留守学生在此关爱活动中受益.【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25.(1)作图见解析;(2)如图所示,点A的坐标为(0,1),点C的坐标为(-3,1);(3)如图所示,点B2的坐标为(3,-5),点C2的坐标为(3,-1).【解析】【分析】(1)分别作出点B个点C旋转后的点,然后顺次连接可以得到;(2)根据点B的坐标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3)分别作出点A、点B、点C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然后顺次连接可以得到.【详解】(1)△A11B C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A (0,1),C (﹣3,1);(3)△222A B C 如图所示,2B (3,﹣5),(3,﹣1).26.(1)150人;(2)补图见解析;(3)144°;(4)300盒.【解析】【分析】(1)根据喜好A 口味的牛奶的学生人数和所占百分比,即可求出本次调查的学生数.(2)用调查总人数减去A 、B 、D 三种喜好不同口味牛奶的人数,求出喜好C 口味牛奶的人数,补全统计图.再用360°乘以喜好C 口味的牛奶人数所占百分比求出对应中心角度数.(3)用总人数乘以A 、B 口味牛奶喜欢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得出答案.【详解】解:(1)本次调查的学生有30÷20%=150人; (2)C 类别人数为150﹣(30+45+15)=60人,补全条形图如下:(3)扇形统计图中C 对应的中心角度数是360°×=144°故答案为144°(4)600×()=300(人), 答:该牛奶供应商送往该校的牛奶中,A ,B 口味的牛奶共约300盒.【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出必要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7.(4)A高中观点.4.446;(4)456人;(4).【解析】试题分析:(4)全班人数乘以选择“A高中”观点的百分比即可得到选择“A高中”观点的人数,用460°乘以选择“A高中”观点的百分比即可得到选择“A高中”的观点所在扇形区域的圆心角的度数;(4)用全校初三年级学生数乘以选择“B中技”观点的百分比即可估计该校初三学生选择“中技”观点的人数;(4)先计算出该班选择“就业”观点的人数为4人,则可判断有4位女同学和4位男生选择“就业”观点,再列表展示44种等可能的结果数,找出出现4女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试题解析:(4)该班学生选择A高中观点的人数最多,共有60%×50=4(人),在扇形统计图中,该观点所在扇形区域的圆心角是60%×460°=446°;(4)∵800×44%=456(人),∴估计该校初三学生选择“中技”观点的人数约是456人;(4)该班选择“就业”观点的人数=50×(4-60%-44%)=50×8%=4(人),则该班有4位女同学和4位男生选择“就业”观点,列表如下:共有44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出现4女的情况共有4种.所以恰好选到4位女同学的概率=.考点:4.列表法与树状图法;4.用样本估计总体;4.扇形统计图.。
{来源}2019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 {适用范围:3. 九年级}{标题}2019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题型:1-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合计分.{题目}1.(2019河南省,T1)12的绝对值是( ) 12(A )- 12(B ) 2(C ) 2(D ) - {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绝对值的意义.此类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容易与倒数或相反数混淆.根据绝对值的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从而可得12的绝对值是12,即1122. 故答案选B{分值}3{章节:[1-1-2-4]绝对值} {考点:绝对值的意义} {类别:常考题} {难度:1-最简单}{题目}2.(2019河南省,T2) 成人每天维生素D 的摄入量约为0.0000046克 .数据“0.000004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 46×10-7 (B ) 4.6×10-7 (C )4.6×10-6 (D )0.46×10-5{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0.0000046是绝对值小于1的数,这类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方法是写成a×10-n (1≤a <10,n>0 )的形式,关键是确定-n,确定了n的值,-n的值就确定了.确定方法是:n 的值等于原数中左起第一个非零数前零的个数(含整数位数上的零).故0.0000046中左起第一个非零数为4,其左边六个零,即0.0000046=4.6×10-6.答案选C.{分值}3{章节:[1-1-5-2]科学计数法}{考点:将一个绝对值较小的数科学计数法}{类别:常考题}{类别:易错题}{难度:2-简单}{题目}3.(2019河南省,T3)如图,AB∥CD,∠B=75°,∠E=27°,则∠D的度数为(A)45° (B)48° (C)50° (D)58°{答案} B{解析}如图,设CD和BE的交点为F,∵AB∥CD,∠B=75°,∴∠B=∠CFE=75°,∵∠CFE=∠D+∠E,∠E=27°,∴∠D=∠CFE-∠E=75°-27°=48°.故选B.{分值}3{章节:[1-5-3]平行线的性质}{考点: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难度:2-简单}{题目}4.(2019河南卷,T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36a a a +=B.22(3)6a a -=C.222()x y x y -=- D.={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积的乘方、乘法公式、合并同类二次根式,A 合并同类项系数2+3=5,,不是2×3=6,B 错-3的平方等于9,C 中乘法公式用错,D 正确,选D{分值}3{章节:[1-14-1]整式的乘法} {考点: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类别:常考题} {难度:2-简单}{题目}5.(2019河南,T5)如图(1)是由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将上层的小正方体平移后得到图(2),关于平移前后几何体的三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视图相同B.左视图相同C. 俯视图相同D.三种视图都不相同{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了三视图,对比平移前后结果A 主视图不同,B 左视图不同,AB 选项不对,C 俯视图相同,C 正确.故选C.{分值}3{章节:[1-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难度:3-中等难度}{题目}6.(2019河南,T6)一元二次方程(1)(1)23x x x +-=+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先化简,∵2123x x -=+,∴2240x x --=,△=2-+16=20(2)>0,故选A {分值}3{章节:[1-21-2-2]公式法} {考点:根的判别式}{类别:常考题}{类别:易错题} {难度:3-中等难度}{题目}7.(2019河南,T7).某超市销售 A ,B ,C ,D 四种矿泉水,它们的单价依次是 5 元、3 元、2 元、1 元.某天的销售情况如图所示,则这天销售的矿泉水的平均单价是( ) A .1.95 元 B .2.15 元 C .2.25 元 D .2.75 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由题意可知各种不同价格的百分比就是权重,最终的平均数就等于每个价格乘以权重,所以平均单价为:5×10%+3×15%+2×55%+1×10%=2.25,所以最后的平均单价为2.25元.因此本题选C .{分值}3{章节:[1-20-1-1]平均数}{考点:加权平均数(权重为百分比)}{类别:常考题} {难度:3-中等难度}{题目}8.(2019年河南,T8)已知抛物线 y = x 2+bx + 4 经过(-2 ,n)和)(4 ,n)两点,则 n 的值为( )A . 2B . 4C .2D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对称性;中点坐标公式;求对称轴的公式及二次函数解析式,由题意知抛物线过(-2,n )和(4,n ),说明这两个点关于对称轴对称,即对称轴为直线x=1,所以-ab2=1,又因为a=-1,所以可得b=2,即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 2+2x+4,把x=-2代入解得n=-4.因此本题选B .{分值}3{章节:[1-22-1-4]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象和性质} {考点:二次函数y =ax2+bx+c 的性质} {类别:常考题} {难度:4-较高难度}{题目}9.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D=90°,AD=4,BC=3,分别以点A ,C 为圆心,大于21AC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E ,作射线BE 交AD 于点F ,交AC 于点O.若点O 是AC 的中点,则CD 的长为( )A.22B.4C.3D.1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 ,矩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勾股定理,如图,过点B 做BM ⊥AD 于点M,连结AE 、CE ,∵AD ∥BC ,∴∠BCD+∠D=180°,又∵∠D=90°∴∠BCD=90°,∴∠BCD=∠D=∠BMD=90°, ∴四边形BCDM 为矩形 ,∴MD=BC=3 , BM=CD ,由作图可知AE=CE 又∵O 是AC 的中点, ∴EO ⊥AC ,∴EB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B=BC=3. 在Rt △ABM 中,∠AMB=90°,AM=AD-MD=1,∴BM=22132222=-=-AM AB ,∴CD= 22.故选A.{分值}3{章节:[1-18-2-1]矩形} {考点:矩形的性质} {考点:矩形的判定} {类别:常考题} {难度:4-较高难度}10.(2019河南,T10)如图,在△OAB 中,顶点O(0,0),A(-3,4),B(3,4).将△OAB 与正方形ABCD 组成的图形绕点O 顺时针旋转,每次旋转90°,则第70次旋转结束时,点D 的坐标为( )A.(10,3)B.(-3,10)MFEOBDACC.(10,-3)D.(3,-10)【答案】D【解析】由A、B两点的坐标可知线段AB的长度和它与x轴的关系,由正方形的性质可知AD=AB,延长DA交x轴于点M,则DA⊥x轴,Rt△DMO中,MO=3,DM=10,将△OAB和正方形ABCD绕点O每次顺时针旋转90°,Rt△DMO也同步绕点O每次顺时针旋转90°,点D的落点坐标可由Rt△DMO的旋转得到。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9-2020学年中考数学第五次调研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下面式子中正确的是()①b<0<a;②|b|<|a|;③ab>0;④a﹣b>a+b.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8)﹣8=0 B.3+=3C.(﹣3b)2=9b2D.a6÷a2=a33.向某一容器中注水,注满为止,表示注水量与水深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所示,则该容器可能是()A.B.C.D.4.某小组在“用频率估计概率”的试验中,统计了某种结果出现的频率,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图,那么符合这一结果的试验最有可能的是()A.在装有1个红球和2个白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不透明袋子里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白球”B.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这张牌是“红色的”C.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落地时结果是“正面朝上”D.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落地时面朝上的点数是65.已知一次函数y=﹣2x+3,当0≤x≤5时,函数y的最大值是()A.0 B.3 C.﹣3 D.﹣76.如图⊙O 的直径AB 垂直于弦CD ,垂足是E ,22.5A ∠=︒,4OC =,CD 的长为( )A .B .4C .D .87.如图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8.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9.我们知道: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的边AB 在x 轴上,AB 的中点是坐标原点O ,固定点A ,B ,把正方形沿箭头方向推,使点D 落在y 轴正半轴上点D′处,则点C 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 )A .(3,2)B .(4,1)C .(4,3)D .(4,23)10.如图,AB 是⊙O 的弦,半径OC ⊥AB 于D ,若CD=2,⊙O 的半径为5,那么AB 的长为( )A .3B .4C .6D .81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1–(x –3)(x+2)=0,有两个实数根x 1和x 2(x 1<x 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2<x 1<x 2<3 B .x 1<–2<3<x 2 C .–2<x 1<3<x 2 D .x 1<–2<x 2<312.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a≠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abc >0;②2a+b >0;③b 2﹣4ac >0;④a ﹣b+c >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已知 x(x+1)=x+1,则x =________.14.如果一个矩形的面积是40,两条对角线夹角的正切值是43,那么它的一条对角线长是__________. 15.如图,平行于x 轴的直线AC 分别交抛物线21x y =(x≥0)与22x y 5=(x≥0)于B 、C 两点,过点C 作y 轴的平行线交y 1于点D ,直线DE ∥AC ,交y 2于点E ,则DE AB=_.16.两个反比例函数和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P 在的图象上,PC ⊥x 轴于点C ,交的图象于点A ,PD ⊥y 轴于点D ,交的图象于点B ,当点P 在的图象上运动时,以下结论:①△ODB 与△OCA 的面积相等;②四边形PAOB 的面积不会发生变化;③PA 与PB 始终相等;④当点A 是PC 的中点时,点B 一定是PD 的中点.其中一定正确的是__ .17.当x = __________时,二次函数226y x x =-+ 有最小值___________. 18.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 中,AB=4,BC=6,将△ABC 沿AC 折叠,使点B 落在点E 处,CE 交AD 于点F ,则△AFC 的面积等于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6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1=1.(1)当b=a+2时,利用根的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2)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写出一组满足条件的a,b的值,并求此时方程的根.20.(6分)已知二次函数y=x2-4x-5,与y轴的交点为P,与x轴交于A、B两点.(点B在点A的右侧)(1)当y=0时,求x的值.(2)点M(6,m)在二次函数y=x2-4x-5的图像上,设直线MP与x轴交于点C,求cot∠MCB的值.21.(6分)如图,四边形ABCD的顶点在⊙O上,BD是⊙O的直径,延长CD、BA交于点E,连接AC、BD交于点F,作AH⊥CE,垂足为点H,已知∠ADE=∠ACB.(1)求证:AH是⊙O的切线;(2)若OB=4,AC=6,求sin∠ACB的值;(3)若23DFFO,求证:CD=DH.22.(8分)某通讯公司推出①,②两种通讯收费方式供用户选择,其中一种有月租费,另一种无月租费,且两种收费方式的通讯时间x(分)与费用y(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月租的收费方式是________(填“①”或“②”),月租费是________元;分别求出①,②两种收费方式中y与自变量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请你根据用户通讯时间的多少,给出经济实惠的选择建议.23.(8分)我市某外资企业生产的一批产品上市后30天内全部售完,该企业对这批产品上市后每天的销售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其中,国内市场的日销售量y1(万件)与时间t(t为整数,单位:天)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所示.而国外市场的日销售量y2(万件)与时间t(t为整数,单位:天)的关系如图所示.(1)请你从所学过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中确定哪种函数能表示y1与t的变化规律,写出y1与t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2)分别探求该产品在国外市场上市20天前(不含第20天)与20天后(含第20天)的日销售量y2与时间t所符合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设国内、外市场的日销售总量为y万件,写出y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并判断上市第几天国内、外市场的日销售总量y最大,并求出此时的最大值.24.(10分)在甲、乙两个不透明的布袋里,都装有3个大小、材质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甲袋中的小球上分别标有数字1,1,2;乙袋中的小球上分别标有数字﹣1,﹣2,1.现从甲袋中任意摸出一个小球,记其标有的数字为x,再从乙袋中任意摸出一个小球,记其标有的数字为y,以此确定点M的坐标(x,y).请你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写出点M所有可能的坐标;求点M(x,y)在函数y=﹣的图象上的概率.25.(10分)(1)解方程:11122x x--+=0;(2)解不等式组32193(1)xx x->⎧⎨+<+⎩,并把所得解集表示在数轴上.26.(12分)(1)计算:|3-1|+(2017-π)0-(14)-1-3tan30°+38;(2)化简:(22369a aa a--++23a-)÷229aa--,并在2,3,4,5这四个数中取一个合适的数作为a的值代入求值.27.(12分)为缓解交通压力,市郊某地正在修建地铁站,拟同步修建地下停车库.如图是停车库坡道入口的设计图,其中MN是水平线,MN∥AD,AD⊥DE,CF⊥AB,垂足分别为D,F,坡道AB的坡度=1:3,AD=9米,点C在DE上,CD=0.5米,CD是限高标志牌的高度(标志牌上写有:限高米).如果进入该车库车辆的高度不能超过线段CF的长,则该停车库限高多少米?(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2≈1.41,3≈1.73,10≈3.16)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分析:本题是考察数轴上的点的大小的关系.解析:由图知,b<0<a,故①正确,因为b点到原点的距离远,所以|b|>|a|,故②错误,因为b<0<a,所以ab<0,故③错误,由①知a-b>a+b,所以④正确.故选B.2.C【解析】选项A,原式=-16;选项B,不能够合并;选项C,原式=;选项D,原式=.故选C.3.D【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图象和所给出的图形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由函数图象知: 随高度h的增加, y也增加,但随h变大, 每单位高度的增加, 注水量h的增加量变小, 图象上升趋势变缓, 其原因只能是水瓶平行于底面的截面的半径由底到顶逐渐变小, 故D项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模型及其应用.4.D【解析】【分析】根据统计图可知,试验结果在0.16附近波动,即其概率P≈0.16,计算四个选项的概率,约为0.16者即为正确答案.【详解】根据图中信息,某种结果出现的频率约为0.16,在装有1个红球和2个白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不透明袋子里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为23≈0.67>0.16,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这张牌是“红色的”概率为1327≈0.48>0.16,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落地时结果是“正面朝上”的概率是12=0.5>0.16,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落地时面朝上的点数是6的概率是16≈0.16,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频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熟练掌握概率公式是解题关键.5.B【解析】【分析】由于一次函数y=-2x+3中k=-2<0由此可以确定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即确定函数的增减性,然后利用解析式即可求出自变量在0≤x≤5范围内函数值的最大值.【详解】∵一次函数y=﹣2x+3中k=﹣2<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0≤x≤5范围内,x=0时,函数值最大﹣2×0+3=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的性质:①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②k<0,y 随x的增大而减小.6.C【解析】【详解】∵直径AB垂直于弦CD,∴CE=DE=12 CD,∵∠A=22.5°,∴∠BOC=45°,∴OE=CE,设OE=CE=x,∵OC=4,∴x2+x2=16,解得:,即:,∴,故选C .7.D【解析】【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识别.【详解】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识别,可知D 是中心对称图形,A 、C 是轴对称图形,D 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8.B【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判断即可.【详解】解:A 、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B 、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正确;C 、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D 、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9.D【解析】【分析】由已知条件得到AD′=AD=4,AO=12AB=2,根据勾股定理得到 ,于是得到结论.【详解】解:∵AD′=AD=4,AO=12AB=1,∴OD′=22AD OA'-=23,∵C′D′=4,C′D′∥AB,∴C′(4,2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关键.10.D【解析】【分析】连接OA,构建直角三角形AOD;利用垂径定理求得AB=2AD;然后在直角三角形AOD中由勾股定理求得AD的长度,从而求得AB=2AD=1.【详解】连接OA.∵⊙O的半径为5,CD=2,∵OD=5-2=3,即OD=3;又∵AB是⊙O的弦,OC⊥AB,∴AD=12 AB;在直角三角形OD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2OA OD-=4,∴AB=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解答该题的关键是通过作辅助线OA构建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求相关线段的长度.11.B【解析】【分析】设y=-(x ﹣3)(x+2),y 1=1﹣(x ﹣3)(x+2)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可知y 1=1﹣(x ﹣3)(x+2)的图像可看做y=-(x ﹣3)(x+2)的图像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根据图像的开口方向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设y=-(x ﹣3)(x+2),y 1=1﹣(x ﹣3)(x+2)∵y=0时,x=-2或x=3,∴y=-(x ﹣3)(x+2)的图像与x 轴的交点为(-2,0)(3,0),∵1﹣(x ﹣3)(x+2)=0,∴y 1=1﹣(x ﹣3)(x+2)的图像可看做y=-(x ﹣3)(x+2)的图像向上平移1,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x 1、x 2,∵-1<0,∴两个抛物线的开口向下,∴x 1<﹣2<3<x 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像性质及平移的特点,根据开口方向确定函数的增减性是解题关键.12.D【解析】【分析】由抛物线的对称轴的位置判断ab 的符号,由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判断c 的符号,然后根据对称轴及抛物线与x 轴交点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详解】①∵抛物线对称轴是y 轴的右侧,∴ab <0,∵与y 轴交于负半轴,∴c <0,∴abc >0,故①正确;②∵a >0,x=﹣2b a <1, ∴﹣b <2a ,∴2a+b >0,故②正确;③∵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b 2﹣4ac >0,故③正确;④当x=﹣1时,y >0,∴a ﹣b+c >0,故④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象与二次函数系数之间的关系,二次函数y=ax 2+bx+c 系数符号由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和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抛物线与x 轴交点的个数确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1或-1【解析】方程(1)1x x x +=+可化为:(1)(1)0x x +-=,∴10x +=或10x -=,∴1x =-或1x =.故答案为1或-1.14.1.【解析】【分析】如图,作BH ⊥AC 于H .由四边形ABCD 是矩形,推出OA=OC=OD=OB ,设OA=OC=OD=OB=5a ,由tan ∠BOH 43BH OH ==,可得BH=4a ,OH=3a ,由题意:212⨯⨯1a×4a=40,求出a 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如图,作BH ⊥AC 于H .∵四边形ABCD 是矩形,∴OA=OC=OD=OB ,设OA=OC=OD=OB=5a .∵tan ∠BOH 43BH OH ==,∴BH=4a ,OH=3a ,由题意:212⨯⨯1a×4a=40,∴a=1,∴AC=1. 故答案为:1.【点睛】问题,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15.5-5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我们可以假设一个点的坐标,然后进行求解.设点C 的坐标为(1,15),则点B 的坐标为(5,15),点D 的坐标为(1,1),点E 的坐标为(5,1),则AB=5,DE=5-1,则DE AB =5-5.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16.①②④.【解析】①△ODB 与△OCA 的面积相等;正确,由于A 、B 在同一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两三角形面积相等,都为.②四边形PAOB 的面积不会发生变化;正确,由于矩形OCPD 、三角形ODB 、三角形OCA 为定值,则四边形PAOB 的面积不会发生变化.③PA 与PB 始终相等;错误,不一定,只有当四边形OCPD 为正方形时满足PA=PB .④当点A 是PC 的中点时,点B 一定是PD 的中点.正确,当点A 是PC 的中点时,k=2,则此时点B 也一定是PD 的中点.故一定正确的是①②④17.1 5【解析】二次函数配方,得:2(1)5y x =-+,所以,当x =1时,y 有最小值5,故答案为1,5.18.263【解析】【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可得AB=CD=4,BC=AD=6,AD//BC ,由平行线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可得∠DAC=∠ACE ,可得AF=CF ,由勾股定理可求AF 的长,即可求△AFC 的面积.【详解】解:Q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 4∴==,BC AD 6==,AD//BCACB ACE ∠∠∴=,DAC ACE ∠∠∴=AF CF ∴=在Rt CDF V 中,222CF CD DF =+,22AF 16(6AF)∴=+-,13AF 3∴= AFC 111326S AF CD 42233∴=⨯⨯=⨯⨯=V . 故答案为:263.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利用勾股定理求AF 的长是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2)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b=-2,a=2时,x 2=x 2=﹣2.【解析】【详解】分析:(2)求出根的判别式24b ac ∆=-,判断其范围,即可判断方程根的情况.(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240b ac ∆=-=,写出一组满足条件的a ,b 的值即可.详解:(2)解:由题意:0a ≠.∵()22242440b ac a a a ∆=-=+-=+>,∴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答案不唯一,满足240b ac -=(0a ≠)即可,例如:解:令1a =,2b =-,则原方程为2210x x -+=,解得:121x x ==.点睛:考查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根的判别式24b ac ∆=-, 当240b ac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240b ac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240b ac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0.(1)5=x ,1x =-;(2)1cot MCB ∠=【分析】(1)当y=0,则x 2-4x-5=0,解方程即可得到x 的值.(2) 由题意易求M ,P 点坐标,再求出MP 的直线方程,可得cot ∠MCB.【详解】(1)把0y =代入函数解析式得2450x x --=,即()()510x x -+=,解得:15x =,21x =-.(2)把()6,M m 代入245y x x =--得7m =,即得()6,7M , ∵二次函数245y x x =--,与y 轴的交点为P ,∴P 点坐标为()0,5P -.设直线MP 的解析式为y kx b =+,代入()0,5P -,()6,7M 得576b k b -=⎧⎨=+⎩解得=5=2b k -⎧⎨⎩, ∴25y x =-,∴点C 坐标为5,02C ⎛⎫ ⎪⎝⎭, 在Rt POC ∆中1cot 2OC OCP OP ∠==,又∵OCP MCB ∠=∠ ∴1cot 2MCB ∠=.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21.(1)证明见解析;(2)34;(3)证明见解析. 【解析】【分析】(1)连接OA ,证明△DAB ≌△DAE ,得到AB =AE ,得到OA 是△BDE 的中位线,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切线的判定定理证明;(2)利用正弦的定义计算;(3)证明△CDF ∽△AOF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D =14CE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 【详解】由圆周角定理得,∠ACB =∠ADB ,∵∠ADE =∠ACB ,∴∠ADE =∠ADB ,∵BD 是直径,∴∠DAB =∠DAE =90°,在△DAB 和△DAE 中,BAD EAD DA DABDA EDA ∠=∠⎧⎪=⎨⎪∠=∠⎩, ∴△DAB ≌△DAE ,∴AB =AE ,又∵OB =OD ,∴OA ∥DE ,又∵AH ⊥DE ,∴OA ⊥AH ,∴AH 是⊙O 的切线;(2)解:由(1)知,∠E =∠DBE ,∠DBE =∠ACD ,∴∠E =∠ACD ,∴AE =AC =AB =1.在Rt △ABD 中,AB =1,BD =8,∠ADE =∠ACB ,∴sin ∠ADB =68=34,即sin ∠ACB =34; (3)证明:由(2)知,OA 是△BDE 的中位线,∴OA ∥DE ,OA =12DE . ∴△CDF ∽△AOF , ∴CD DF AO OF ==23, ∴CD =23OA =13DE ,即CD =14CE , ∵AC =AE ,AH ⊥CE ,∴CH =HE =12CE , ∴CD =12CH , ∴CD =DH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圆的知识的综合应用,掌握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2.(1)①30;(2)y1=0.1x+30,y2=0.2x;(3)当通话时间少于300分钟时,选择通话方式②实惠;当通话时间超过300分钟时,选择通话方式①实惠;当通话时间为300分钟时,选择通话方式①,②花费一样.【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当通讯时间为零的时候的函数值可以得到哪种方式有月租,哪种方式没有,有多少;(2)根据图象经过的点的坐标设出函数的解析式,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即可;(3)求出当两种收费方式费用相同的时候自变量的值,以此值为界说明消费方式即可.解:(1)①;30;(2)设y1=k1x+30,y2=k2x,由题意得:将(500,80),(500,100)分别代入即可:500k1+30=80,∴k1=0.1,500k2=100,∴k2=0.2故所求的解析式为y1=0.1x+30;y2=0.2x;(3)当通讯时间相同时y1=y2,得0.2x=0.1x+30,解得x=300;当x=300时,y=1.故由图可知当通话时间在300分钟内,选择通话方式②实惠;当通话时间超过300分钟时,选择通话方式①实惠;当通话时间在300分钟时,选择通话方式①、②一样实惠.23.(1)y1=﹣15t(t﹣30)(0≤t≤30);(2)∴y2=2(020)4120(2030)t tt t≤<⎧⎨-+≤≤⎩;(3)上市第20天,国内、外市场的日销售总量y最大,最大值为80万件.【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得出y1与t之间是二次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3)分0≤t <20、t=20和20≤t≤30三种情况根据y=y 1+y 2求出函数解析式,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出最值,从而得出整体的最值.【详解】解:(1)由图表数据观察可知y 1与t 之间是二次函数关系,设y 1=a (t ﹣0)(t ﹣30)再代入t=5,y 1=25可得a=﹣15 ∴y 1=﹣15t (t ﹣30)(0≤t≤30) (2)由函数图象可知y 2与t 之间是分段的一次函数由图象可知:0≤t <20时,y 2=2t ,当20≤t≤30时,y 2=﹣4t+120,∴y 2=()2(020)41202030t t t t ≤<⎧⎨-+≤≤⎩, (3)当0≤t <20时,y=y 1+y 2=﹣15t (t ﹣30)+2t=80﹣15(t ﹣20)2 , 可知抛物线开口向下,t 的取值范围在对称轴左侧,y 随t 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最大值小于当t=20时的值80,当20≤t≤30时,y=y 1+y 2=﹣15t (t ﹣30)﹣4t+120=125﹣15(t ﹣5)2 , 可知抛物线开口向下,t 的取值范围在对称轴右侧,y 随t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最大值为当t=20时的值80,故上市第20天,国内、外市场的日销售总量y 最大,最大值为80万件.24.(1)树状图见解析,则点M 所有可能的坐标为:(1,﹣1),(1,﹣2),(1,1),(1,﹣1),(1,﹣2),(1,1),(2,﹣1),(2,﹣2),(2,1);(2).【解析】试题分析:(1)画出树状图,可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2)由点M (x ,y )在函数y=﹣的图象上的有:(1,﹣2),(2,﹣1),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试题解析:(1)树状图如下图:则点M 所有可能的坐标为:(1,﹣1),(1,﹣2),(1,1),(1,﹣1),(1,﹣2),(1,1),(2,﹣1),(2,﹣2),(2,1);(2)∵点M (x ,y )在函数y=﹣的图象上的有:(1,﹣2),(2,﹣1),∴点M (x ,y )在函数y=﹣的图象上的概率为:.考点: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25.(1)x=13;(2)x >3;数轴见解析; 【解析】【分析】(1)先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再进行检验即可;(2)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详解】解:(1)方程两边都乘以(1﹣2x )(x+2)得:x+2﹣(1﹣2x )=0,解得:1,3x =- 检验:当13x =-时,(1﹣2x )(x+2)≠0,所以13x =-是原方程的解,所以原方程的解是13x =-; (2)()321931x x x ->⎧⎪⎨+<+⎪⎩①② , ∵解不等式①得:x >1,解不等式②得:x >3,∴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 >3,在数轴上表示为:.【点睛】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等知识点,能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是解(1)的关键,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2)的关键. 26.(1)-2(2)a+3,7【解析】【分析】(1)先根据绝对值、零次方、负整数指数幂、立方根的意义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把每项化简,再按照实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2)先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把(22369a a a a --++23a -)÷229a a --化简,再从2,3,4,5中选一个使原分式有意义的值代入计算即可.(1)原式=3-1+1-4-3×3+2=-2; (2)原式=[()()233a a a ---23a -]÷229a a -- =(3a a --23a -)÷229a a -- =23a a --×()()332a a a +-- =a+3,∵a≠-3,2,3,∴a =4或a =5,取a =4,则原式=7.【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负整数指数幂、分式的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7.2.1.【解析】【分析】据题意得出tanB =13, 即可得出tanA, 在Rt △ADE 中, 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DE, 即可得出∠FCE 的正切值, 再在Rt △CEF 中, 设EF=x,即可求出x, 从而得出CF=1x 的长.【详解】解:据题意得tanB=,∵MN ∥AD ,∴∠A=∠B ,∴tanA=,∵DE ⊥AD ,∴在Rt △ADE 中,tanA=,∵AD=9,∴DE=1,又∵DC=0.5,∵CF⊥AB,∴∠FCE+∠CEF=90°,∵DE⊥AD,∴∠A+∠CEF=90°,∴∠A=∠FCE,∴tan∠FCE=在Rt△CEF中,CE2=EF2+CF2设EF=x,CF=1x(x>0),CE=2.5,代入得()2=x2+(1x)2解得x=(如果前面没有“设x>0”,则此处应“x=±,舍负”),∴CF=1x=≈2.1,∴该停车库限高2.1米.【点睛】点评: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坡面坡角问题和勾股定理, 解题的关键是坡度等于坡角的正切值.。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数学试题(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的面积之比为()A.1∶3 B.2∶3 C.1∶6 D.1∶62.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若a2>b2,则a>b“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a=﹣2,b=1 B.a=3,b=﹣2 C.a=0,b=1 D.a=2,b=13.如图,已知AB∥CD,∠1=115°,∠2=65°,则∠C等于()A.40°B.45°C.50°D.60°4.点A(-2,5)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2,5)B.(2,-5)C.(-2,-5)D.(-5,-2)5.如图,⊙O的半径为1,△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连接OB、OC,若∠BAC与∠BOC互补,则弦BC的长为()A.3B.23C.33D.1.536.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下列剪纸作品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7.矩形ABCD与CEFG,如图放置,点B,C,E共线,点C,D,G共线,连接AF,取AF的中点H,连接GH.若BC=EF=2,CD=CE=1,则GH=()A .1B .23C .22D .52 8.如图,点A 是反比例函数y=k x的图象上的一点,过点A 作AB ⊥x 轴,垂足为B .点C 为y 轴上的一点,连接AC ,BC .若△ABC 的面积为3,则k 的值是( )A .3B .﹣3C .6D .﹣69.若3x =是关于x 的方程2430x x m -+=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A .9B .4C .43D .3310.下列运算结果是无理数的是( )A .32×2B .32⨯C .722÷D .22135-11.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D 是⊙O 的直径,连接CD ,若⊙O 的半径r=5,AC=5,则∠B 的度数是( )A .30°B .45°C .50°D .60°12.已知443y x x =--,则y x 的值为()n n A .43 B .43- C .34 D .3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已知654a b c ==,且26a b c +-=,则a 的值为__________. 14.如图,AB 为⊙0的弦,AB=6,点C 是⊙0上的一个动点,且∠ACB=45°,若点M 、N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则MN 长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_.15.若点(a ,b )在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上,则代数式4a-2b-3的值是__________16.如图,MN 是⊙O 的直径,MN=4,∠AMN=40°,点B 为弧AN 的中点,点P 是直径MN 上的一个动点,则PA+PB 的最小值为_____.17.一元二次方程x 2=3x 的解是:________.18.比较大小: .(填“>”,“<”或“=”)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6分)如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AB =AC ,点D 是AB 上一点,过点D 作DE ⊥BC 交BC 于点E ,交CA 延长线于点F .证明:△ADF 是等腰三角形;若∠B =60°,BD =4,AD =2,求EC 的长,20.(6分)如图,已知在Rt ABC V 中,90C ∠=︒,AD 是BAC ∠的平分线.(1)作一个O e 使它经过A D 、两点,且圆心O 在AB 边上;(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判断直线BC 与O 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1.(6分)如图是一副扑克牌中的四张牌,将它们正面向下冼均匀,从中任意抽取两张牌,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抽出的两张牌牌面上的数字之和都是偶数的概率.22.(8分)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AB=3,AD=m,动点P从点D出发,在边DA上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运动,连接CP,作点D关于直线PC的对称点E,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1)若m=5,求当P,E,B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对应的t的值.(2)已知m满足:在动点P从点D到点A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有且只有一个时刻t,使点E到直线BC 的距离等于2,求所有这样的m的取值范围.23.(8分)某中学开展“汉字听写大赛”活动,为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在该校随机抽取了四个班级学生进行调查,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并绘制成图1和图2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四个班参与大赛的学生共__________人;(2)请你补全两幅统计图;(3)求图1中甲班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4)若四个班级的学生总数是160人,全校共2000人,请你估计全校的学生中参与这次活动的大约有多少人.24.(10分)“校园安全”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某中学对部分学生就校园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绘制了下面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共有人,扇形统计图中“基本了解”部分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度;(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中学共有学生900人,请根据上述调查结果,估计该中学学生中对校园安全知识达到“了解”和“基本了解”程度的总人数.25.(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ax+c(其中a、c为常数,且a<0)与x轴交于点A(﹣3,0),与y轴交于点B,此抛物线顶点C到x轴的距离为1.(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求∠CAB的正切值;(3)如果点P是x轴上的一点,且∠ABP=∠CAO,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26.(12分)先化简,再计算:22444332x x x xx x x++--÷++-其中322x=-+.27.(12分)甲、乙两人分别站在相距6米的A、B两点练习打羽毛球,已知羽毛球飞行的路线为抛物线的一部分,甲在离地面1米的C处发出一球,乙在离地面1.5米的D处成功击球,球飞行过程中的最高点H与甲的水平距离AE为4米,现以A为原点,直线AB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求羽毛球飞行的路线所在的抛物线的表达式及飞行的最高高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解:设正三角形的边长为1a,则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a.过A作AD⊥BC于D,则∠BAD=30°,AD=AB•cos30°=1a•3=3a,∴S△ABC=12BC•AD=12×1a×3a=3a1.连接OA、OB,过O作OD⊥AB.∵∠AOB=3606=20°,∴∠AOD=30°,∴OD=OB•cos30°=1a•323,∴S△ABO=12BA•OD=12×1a×331,∴正六边形的面积为:3a1,∴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和正3a1:31=1: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三角形与正六边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出正六边形面积是解题的关键.2.A【解析】【分析】根据要证明一个结论不成立,可以通过举反例的方法来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由此即可解答.【详解】∵当a =﹣2,b =1时,(﹣2)2>12,但是﹣2<1,∴a =﹣2,b =1是假命题的反例.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要说明数学命题的错误,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这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3.C【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1115EGD ∠=∠=︒,再根据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性质可得∠C 的度数.详解:∵AB ∥CD ,∴1115EGD ∠=∠=︒,∵265∠=o ,∴1156550C ∠=-=o o o ,故选C.点睛: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4.B【解析】【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 (x ,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 ,-y ).【详解】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得点P(−2,5)关于原点对称点的点的坐标是(2, −5).故选:B.【点睛】考查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 (x ,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 ,-y ).5.A【解析】分析:作OH⊥BC于H,首先证明∠BOC=120,在Rt△BOH中,BH=OB•sin60°=1×3,即可推出BC=2BH=3,详解:作OH⊥BC于H.∵∠BOC=2∠BAC,∠BOC+∠BAC=180°,∴∠BOC=120°,∵OH⊥BC,OB=OC,∴BH=HC,∠BOH=∠HOC=60°,在Rt△BOH中,33∴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锐角三角函数、垂径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6.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选项A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选项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选项C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选项D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7.C【解析】分析:延长GH交AD于点P,先证△APH≌△FGH得AP=GF=1,GH=PH=12PG,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得2详解:如图,延长GH交AD于点P,∵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CEFG都是矩形,∴∠ADC=∠ADG=∠CGF=90°,AD=BC=2、GF=CE=1,∴AD∥GF,∴∠GFH=∠PAH,又∵H是AF的中点,∴AH=FH,在△APH和△FGH中,∵PAH GFH AH FHAHP FHG∠=∠⎧⎪=⎨⎪∠=∠⎩,∴△APH≌△FGH(ASA),∴AP=GF=1,GH=PH=12 PG,∴PD=AD﹣AP=1,∵CG=2、CD=1,∴DG=1,则GH=12PG=12×22PD DG+=2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8.D【解析】试题分析:连结OA,如图,∵AB⊥x轴,∴OC∥AB,∴S△OAB=S△CAB=3,而S△OAB=|k|,∴|k|=3,∵k<0,∴k=﹣1.故选D.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9.D【解析】【分析】【详解】解: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a ,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故选可得343a +=, 解得a=33, 故选D.10.B【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详解】A 选项:原式=3×2=6,故A 不是无理数;B 选项:原式=6,故B 是无理数;C 选项:原式=36=6,故C 不是无理数;D 选项:原式=(135)(135)818-+=⨯=12,故D 不是无理数故选B .【点睛】考查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11.D【解析】根据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得∠B=∠D .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ACD=90°. 在直角三角形ACD 中求出∠D .则sinD=∠D=60°∠B=∠D=60°. 故选D .“点睛”此题综合运用了圆周角定理的推论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答时要找准直角三角形的对应边. 12.C 【解析】由题意得,4−x ⩾0,x−4⩾0, 解得x=4,则y=3,则y x =34, 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1 【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已知比例式假设出a ,b ,c 的值,进而利用a+b-2c=6,得出答案. 详解:∵654a b c ==, ∴设a=6x ,b=5x ,c=4x , ∵a+b-2c=6, ∴6x+5x-8x=6, 解得:x=2, 故a=1. 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比例的性质,正确表示出各数是解题关键.14. 【解析】 【分析】根据中位线定理得到MN 的最大时,AC 最大,当AC 最大时是直径,从而求得直径后就可以求得最大值. 【详解】解:因为点M 、N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 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可知:MN=12AC , 所以当AC 最大为直径时,MN 最大.这时∠B=90°又因为∠ACB=45°,AB=6 解得MN 长的最大值是.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圆周角定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当什么时候MN的值最大,难度不大.15.1【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将点(a,b)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2a-b的值,变形即可求得所求式子的值.【详解】∵点(a,b)在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上,∴b=2a-1,∴2a-b=1,∴4a-2b=6,∴4a-2b-1=6-1=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16.3【解析】【分析】过A作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A′,连接A′B,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A′B即为PA+PB的最小值,【详解】解:连接OB,OA′,AA′,∵AA′关于直线MN对称,∴»¼''AN A N∵∠AMN=40°,∴∠A′ON=80°,∠BON=40°,∴∠A′OB=120°,过O作OQ⊥A′B于Q,∴A′B=2A′Q=23即PA+PB的最小值23.【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求最小值问题及解直角三角形,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准确作图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7.x1=0,x2=1【解析】【分析】先移项,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详解】x2=1xx2-1x=0,x(x-1)=0,x=0或x-1=0,∴x1=0,x2=1.故答案为:x1=0,x2=1【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先把方程右边变形为0,再把方程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这样原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然后解一次方程即可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18.>【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知,被开方数越大,所对应的二次根式就越大,因此可判断与=1的大小为>1.考点:二次根式的大小比较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1)见解析;(2)EC=1.【解析】【分析】(1)由AB=AC,可知∠B=∠C,再由DE⊥BC,可知∠F+∠C=90°,∠BDE+∠B=90°,然后余角的性质可推出∠F=∠BDE,再根据对顶角相等进行等量代换即可推出∠F=∠FDA,于是得到结论;(2)根据解直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B =∠C , ∵FE ⊥BC ,∴∠F+∠C =90°,∠BDE+∠B =90°, ∴∠F =∠BDE , 而∠BDE =∠FDA , ∴∠F =∠FDA , ∴AF =AD ,∴△ADF 是等腰三角形; (2)∵DE ⊥BC , ∴∠DEB =90°, ∵∠B =60°,BD =1, ∴BE =12BD =2, ∵AB =AC ,∴△ABC 是等边三角形, ∴BC =AB =AD+BD =6, ∴EC =BC ﹣BE =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余角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等知识点,关键根据相关的性质定理,通过等量代换推出∠F =∠FDA ,即可推出结论. 20.(1)见解析;(2)BC 与O e 相切,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1)作出AD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O ,进而利用AO 为半径求出即可;(2)利用半径相等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OD ∥AC ,进而求出OD ⊥BC ,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1)①分别以A D 、为圆心,大于12AD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E 和F , ②作直线EF ,与AB 相交于点O ,③以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圆,如图即为所作;(2)BC与Oe相切,理由如下:连接OD,,OA ODQ为Oe半径,OA OD∴=,AOD∴V是等腰三角形,OAD ODA∠=∠∴,ADQ平分BAC∠,CAD OAD∴∠=∠,CAD ODA∴∠=∠,AC OD∴P,90C∠=︒Q,90ODB∴∠=︒,OD BC∴⊥,ODQ为Oe半径,BC∴与Oe相切.【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与性质等知识,掌握切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21.1 3【解析】【分析】根据列表法先画出列表,再求概率.【详解】解:列表如下:2 3 5 62 (2,3)(2,5)(2,6)5 (5,2)(5,3)(5,6)6 (6,2)(6,3)(6,5)由表可知共有12种等可能结果,其中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有4种,所以P(数字之和都是偶数)13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概率的应用,掌握列表法是解题的关键.22.(1) 1;(1) 35≤m<35.【解析】【分析】(1)在Rt△ABP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1)分两种情形求出AD的值即可解决问题:①如图1中,当点P与A重合时,点E在BC的下方,点E到BC的距离为1.②如图3中,当点P与A重合时,点E在BC的上方,点E到BC的距离为1. 【详解】解:(1):(1)如图1中,设PD=t.则PA=5-t.∵P、B、E共线,∴∠BPC=∠DPC,∵AD∥BC,∴∠DPC=∠PCB,∴∠BPC=∠PCB,∴BP=BC=5,在Rt△ABP中,∵AB1+AP1=PB1,∴31+(5-t)1=51,∴t=1或9(舍弃),∴t=1时,B、E、P共线.作EQ ⊥BC 于Q ,EM ⊥DC 于M .则EQ=1,CE=DC=3易证四边形EMCQ 是矩形, ∴CM=EQ=1,∠M=90°,∴EM=2222325EC CM -=-=, ∵∠DAC=∠EDM ,∠ADC=∠M , ∴△ADC ∽△DME , ∴AD DGDM EM= ∴55AD = ∴AD=35,如图3中,当点P 与A 重合时,点E 在BC 的上方,点E 到BC 的距离为1. 作EQ ⊥BC 于Q ,延长QE 交AD 于M .则EQ=1,CE=DC=3在Rt △ECQ 中,22325-=, 由△DME ∽△CDA , ∴DM EM CD AD = 51AD =, ∴35,于1,这样的m的取值范围35≤m<35.【点睛】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问题,根据题意作出图形,熟练运用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 23.(1)100;(2)见解析;(3)108°;(4)1250.【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乙班参赛30人,所占比为20%,即可求出这四个班总人数;(2)根据丁班参赛35人,总人数是100,即可求出丁班所占的百分比,再用整体1减去其它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出丙所占的百分比,再乘以参赛得总人数,即可得出丙班参赛得人数,从而补全统计图;(3)根据甲班级所占的百分比,再乘以360°,即可得出答案;(4)根据样本估计总体,可得答案.试题解析:(1)这四个班参与大赛的学生数是:30÷30%=100(人);故答案为100;(2)丁所占的百分比是:×100%=35%,丙所占的百分比是:1﹣30%﹣20%﹣35%=15%,则丙班得人数是:100×15%=15(人);如图:(3)甲班级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30%×360°=108°;(4)根据题意得:2000×=1250(人).答:全校的学生中参与这次活动的大约有1250人.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样本估计总体.24.(1) 60,90;(2)见解析;(3) 300人【分析】(1)由了解很少的有30人,占50%,可求得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数,继而求得扇形统计图中“基本了解”部分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2)由(1)可求得了解的人数,继而补全条形统计图; (3)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解:(1)∵了解很少的有30人,占50%,∴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共有:30÷50%=60(人); ∴扇形统计图中“基本了解”部分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1560×360°=90°; 故答案为60,90; (2)60﹣15﹣30﹣10=5; 补全条形统计图得:(3)根据题意得:900×15560+=300(人), 则估计该中学学生中对校园安全知识达到“了解”和“基本了解”程度的总人数为300人. 【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点. 25.(4)y =﹣x 4﹣4x+3;(4)13;(3)点P 的坐标是(4,0) 【解析】 【分析】(4) 先求得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 然后再求得点C 的坐标,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 (x+4)4+4,将点 (-3, 0) 代入求得a 的值即可;(4) 先求得A 、 B 、 C 的坐标, 然后依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到BC 、AB,AC 的长,然后依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证明∠ABC=90°,最后,依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3) 连接BC,可证得△AO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BPO ,可得AB OBBC OP=代入个数据可得OP 的值,可得P 点坐标.解:(4)由题意得,抛物线y=ax4+4ax+c的对称轴是直线2ax=-=-12a,∵a<0,抛物线开口向下,又与x轴有交点,∴抛物线的顶点C在x轴的上方,由于抛物线顶点C到x轴的距离为4,因此顶点C的坐标是(﹣4,4).可设此抛物线的表达式是y=a(x+4)4+4,由于此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A的坐标是(﹣3,0),可得a=﹣4.因此,抛物线的表达式是y=﹣x4﹣4x+3.(4)如图4,点B的坐标是(0,3).连接BC.∵AB4=34+34=48,BC4=44+44=4,AC4=44+44=40,得AB4+BC4=AC4.∴△ABC为直角三角形,∠ABC=90°,所以tan∠CAB=13 BCAB.即∠CAB的正切值等于13.(3)如图4,连接BC,∵OA=OB=3,∠AOB=90°,∴∠BAP =∠ABO =45°,∵∠CAO =∠ABP ,∴∠CAB =∠OBP ,∵∠ABC =∠BOP =90°,∴△ACB ∽△BPO , ∴AB OB BC OP=,3OP=,OP =4, ∴点P 的坐标是(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综合性大.26.23x -+;2- 【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化简求值,先把分子分母因式分解,再算乘除,通分后计算减法,约分化简,最后代入求值即可.【详解】 解:22444332x x x x x x x ++--÷++- =2(2)(2)(2)332x x x x x x x ++--÷++- =2(2)233(2)(2)x x x x x x x +--⋅+++- =233x x x x +-++ =23x -+当3x =-+时,原式=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把分式的除法化为乘法,然后约分是解题关键.27.53米. 【解析】【分析】先求抛物线对称轴,再根据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再求函数最大值. 【详解】由题意得:C(0,1),D(6,1.5),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4,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2+bx+1(a≠0),则据题意得:421.53661baa b⎧-=⎪⎨⎪=++⎩,解得:12413ab⎧=-⎪⎪⎨⎪=⎪⎩,∴羽毛球飞行的路线所在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124x2+13x+1,∵y=﹣124(x﹣4)2+53,∴飞行的最高高度为:53米.【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二次函数的应用. 解题关键点:熟记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驻马店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的绝对值是()A.﹣B.C.2 D.﹣22.成人每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约为0.0000046克.数据“0.000004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46×10﹣7B.4.6×10﹣7C.4.6×10﹣6D.0.46×10﹣53.如图,AB∥CD,∠B=75°,∠E=27°,则∠D的度数为()A.45°B.48°C.50°D.58°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a+3a=6a B.(﹣3a)2=6a2C.(x﹣y)2=x2﹣y2D.3﹣=25.如图①是由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将上层的小正方体平移后得到图②.关于平移前后几何体的三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主视图相同B.左视图相同C.俯视图相同D.三种视图都不相同6.一元二次方程(x+1)(x﹣1)=2x+3的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7.某超市销售A,B,C,D四种矿泉水,它们的单价依次是5元、3元、2元、1元.某天的销售情况如图所示,则这天销售的矿泉水的平均单价是()A.1.95元B.2.15元C.2.25元D.2.75元8.已知抛物线y=﹣x2+bx+4经过(﹣2,n)和(4,n)两点,则n的值为()A.﹣2 B.﹣4 C.2 D.4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D=90°,AD=4,BC=3.分别以点A,C为圆心,大于AC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E,作射线BE交AD于点F,交AC于点O.若点O是AC的中点,则CD的长为()A.2B.4 C.3 D.10.如图,在△OAB中,顶点O(0,0),A(﹣3,4),B(3,4),将△OAB与正方形ABCD组成的图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每次旋转90°,则第70次旋转结束时,点D的坐标为()A.(10,3)B.(﹣3,10)C.(10,﹣3)D.(3,﹣10)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计算:﹣2﹣1=.1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3.现有两个不透明的袋子,一个装有2个红球、1个白球,另一个装有1个黄球、2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两个袋子中各随机摸出1个球,摸出的两个球颜色相同的概率是.14.如图,在扇形AOB中,∠AOB=120°,半径OC交弦AB于点D,且OC⊥OA.若OA=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BC=a,点E在边BC上,且BE=α.连接AE,将△ABE沿AE折叠,若点B的对应点B′落在矩形ABCD的边上,则a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满分75分)16.(8分)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17.(9分)如图,在△ABC中,BA=BC,∠ABC=90°,以AB为直径的半圆O交AC于点D,点E是上不与点B,D重合的任意一点,连接AE交BD于点F,连接BE并延长交AC于点G.(1)求证:△ADF≌△BDG;(2)填空:①若AB=4,且点E是的中点,则DF的长为;②取的中点H,当∠EAB的度数为时,四边形OBEH为菱形.18.(9分)某校为了解七、八年级学生对“防溺水”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从七、八年级各随机抽取50名学生进行测试,并对成绩(百分制)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部分信息如下:a.七年级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b.七年级成绩在70≤x<80这一组的是:70 72 74 75 76 76 77 77 77 78 79c.七、八年级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如下: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在这次测试中,七年级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有人;(2)表中m的值为;(3)在这次测试中,七年级学生甲与八年级学生乙的成绩都是78分,请判断两位学生在各自年级的排名谁更靠前,并说明理由;(4)该校七年级学生有400人,假设全部参加此次测试,请估计七年级成绩超过平均数76.9分的人数.19.(9分)数学兴趣小组到黄河风景名胜区测量炎帝塑像(塑像中高者)的高度.如图所示,炎帝塑像DE在高55m的小山EC上,在A处测得塑像底部E的仰角为34°,再沿AC方向前进21m到达B处,测得塑像顶部D的仰角为60°,求炎帝塑像DE的高度.(精确到1m.参考数据:sin34°≈0.56,cos34°=0.83,tan34°≈0.67,≈1.73)20.(9分)学校计划为“我和我的祖国”演讲比赛购买奖品.已知购买3个A奖品和2个B奖品共需120元;购买5个A奖品和4个B奖品共需210元.(1)求A,B两种奖品的单价;(2)学校准备购买A,B两种奖品共30个,且A奖品的数量不少于B奖品数量的.请设计出最省钱的购买方案,并说明理由.21.(10分)模具厂计划生产面积为4,周长为m的矩形模具.对于m的取值范围,小亮已经能用“代数”的方法解决,现在他又尝试从“图形”的角度进行探究,过程如下:(1)建立函数模型设矩形相邻两边的长分别为x,y,由矩形的面积为4,得xy=4,即y=;由周长为m,得2(x+y)=m,即y=﹣x+.满足要求的(x,y)应是两个函数图象在第象限内交点的坐标.(2)画出函数图象函数y=(x>0)的图象如图所示,而函数y=﹣x+的图象可由直线y=﹣x平移得到.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直接画出直线y=﹣x.(3)平移直线y=﹣x,观察函数图象①当直线平移到与函数y=(x>0)的图象有唯一交点(2,2)时,周长m的值为;②在直线平移过程中,交点个数还有哪些情况?请写出交点个数及对应的周长m的取值范围.(4)得出结论若能生产出面积为4的矩形模具,则周长m的取值范围为.22.(10分)在△ABC中,CA=CB,∠ACB=α.点P是平面内不与点A,C重合的任意一点.连接AP,将线段AP绕点P逆时针旋转α得到线段DP,连接AD,BD,CP.(1)观察猜想如图1,当α=60°时,的值是,直线BD与直线CP相交所成的较小角的度数是.(2)类比探究如图2,当α=90°时,请写出的值及直线BD与直线CP相交所成的小角的度数,并就图2的情形说明理由.(3)解决问题当α=90°时,若点E,F分别是CA,CB的中点,点P在直线EF上,请直接写出点C,P,D在同一直线上时的值.23.(11分)如图,抛物线y=ax2+x+c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C.直线y=﹣x﹣2经过点A,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C于点M,设点P的横坐标为m.①当△PCM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②作点B关于点C的对称点B',则平面内存在直线l,使点M,B,B′到该直线的距离都相等.当点P在y轴右侧的抛物线上,且与点B不重合时,请直接写出直线l:y=kx+b的解析式.(k,b可用含m 的式子表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B 2.C 3.B 4.D 5.A 6.A 7.C 8.D 9.A 10. 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 1. 12. x≤﹣2. 13.. 14.+π. 15.或.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满分75分)16.解:原式=(﹣)÷=•=,当x=时,原式==.17.解:(1)证明:如图1,∵BA=BC,∠ABC=90°,∴∠BAC=45°∵AB是⊙O的直径,∴∠ADB=∠AEB=90°,∴∠DAF+∠BGD=∠DBG+∠BGD=90°∴∠DAF=∠DBG∵∠ABD+∠BAC=90°∴∠ABD=∠BAC=45°∴AD=BD∴△ADF≌△BDG(ASA);(2)①如图2,过F作FH⊥AB于H,∵点E是的中点,∴∠BAE=∠DAE∵FD⊥AD,FH⊥AB∴FH=FD∵=sin∠ABD=sin45°=,∴,即BF=FD∵AB=4,∴BD=4cos45°=2,即BF+FD=2,(+1)FD=2∴FD==4﹣2故答案为.②连接OE,EH,∵点H是的中点,∴OH⊥AE,∵∠AEB=90°∴BE⊥AE∴BE∥OH∵四边形OBEH为菱形,∴BE=OH=OB=AB∴sin∠EAB==∴∠EAB=30°.故答案为:30°18.解:(1)在这次测试中,七年级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有15+8=23人,故答案为:23;(2)七年级50人成绩的中位数是第25、26个数据的平均数,而第25、26个数据分别为78、79,∴m==77.5,故答案为:77.5;(3)甲学生在该年级的排名更靠前,∵七年级学生甲的成绩大于中位数78分,其名次在该班25名之前,八年级学生乙的成绩小于中位数78分,其名次在该班25名之后,∴甲学生在该年级的排名更靠前.(4)估计七年级成绩超过平均数76.9分的人数为400×=224(人).19.解:∵∠ACE=90°,∠CAE=34°,CE=55m,∴tan∠CAE=,∴AC==≈82.1m,∵AB=21m,∴BC=AC﹣AB=61.1m,在Rt△BCD中,tan60°==,∴CD=BC≈1.73×61.1≈105.7m,∴DE=CD﹣EC=105.7﹣55≈51m,答:炎帝塑像DE的高度约为51m.20.解:(1)设A的单价为x元,B的单价为y元,根据题意,得,∴,∴A的单价30元,B的单价15元;(2)设购买A奖品z个,则购买B奖品为(30﹣z)个,购买奖品的花费为W元,由题意可知,z≥(30﹣z),∴z≥,W=30z+15(30﹣z)=450+15z,当z=8时,W有最小值为570元,即购买A奖品8个,购买B奖品22个,花费最少;21.解:(1)x,y都是边长,因此,都是正数,故点(x,y)在第一象限,答案为:一;(2)图象如下所示:(3)①把点(2,2)代入y=﹣x+得:2=﹣2+,解得:m=8;②在直线平移过程中,交点个数有:0个、1个、2个三种情况,联立y=和y=﹣x+并整理得:x2﹣mx+4=0,△=m2﹣4×4≥0时,两个函数有交点,解得:m≥8;(4)由(3)得:m≥8.22.解:(1)如图1中,延长CP交BD的延长线于E,设AB交EC于点O.∵∠PAD=∠CAB=60°,∴∠CAP=∠BAD,∵CA=BA,PA=DA,∴△CAP≌△BAD(SAS),∴PC=BD,∠ACP=∠ABD,∵∠AOC=∠BOE,∴∠BEO=∠CAO=60°,∴=1,线BD与直线CP相交所成的较小角的度数是60°,故答案为1,60°.(2)如图2中,设BD交AC于点O,BD交PC于点E.∵∠PAD=∠CAB=45°,∴∠PAC=∠DAB,∵==,∴△DAB∽△PAC,∴∠PCA=∠DBA,==,∵∠EOC=∠AOB,∴∠CEO=∠OABB=45°,∴直线BD与直线CP相交所成的小角的度数为45°.(3)如图3﹣1中,当点D在线段PC上时,延长AD交BC的延长线于H.∵CE=EA,CF=FB,∴EF∥AB,∴∠EFC=∠ABC=45°,∵∠PAO=45°,∴∠PAO=∠OFH,∵∠POA=∠FOH,∴∠H=∠APO,∵∠APC=90°,EA=EC,∴PE=EA=EC,∴∠EPA=∠EAP=∠BAH,∴∠H=∠BAH,∴BH=BA,∵∠ADP=∠BDC=45°,∴∠ADB=90°,∴BD⊥AH,∴∠DBA=∠DBC=22.5°,∵∠ADB=∠ACB=90°,∴A,D,C,B四点共圆,∠DAC=∠DBC=22.5°,∠DCA=∠ABD=22.5°,∴∠DAC=∠DCA=22.5°,∴DA=DC,设AD=a,则DC=AD=a,PD=a,∴==2﹣.如图3﹣2中,当点P在线段CD上时,同法可证:DA=DC,设AD=a,则CD=AD=a,PD=a,∴PC=a﹣a,∴==2+.23.解:(1)当x=0时,y=﹣x﹣2=﹣2,∴点C的坐标为(0,﹣2);当y=0时,﹣x﹣2=0,解得:x=﹣4,∴点A的坐标为(﹣4,0).将A(﹣4,0),C(0,﹣2)代入y=ax2+x+c,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2)①∵PM⊥x轴,∴∠PMC≠90°,∴分两种情况考虑,如图1所示.(i)当∠MPC=90°时,PC∥x轴,∴点P的纵坐标为﹣2.当y=﹣2时,x2+x﹣2=﹣2,解得:x1=﹣2,x2=0,∴点P的坐标为(﹣2,﹣2);(ii)当∠PCM=90°时,设PC与x轴交于点D.∵∠OAC+∠OCA=90°,∠OCA+∠OCD=90°,∴∠OAC=∠OCD.又∵∠AOC=∠COD=90°,∴△AOC∽△COD,∴=,即=,∴OD=1,∴点D的坐标为(1,0).设直线PC的解析式为y=kx+b(k≠0),将C(0,﹣2),D(1,0)代入y=kx+b,得:,解得:,∴直线PC的解析式为y=2x﹣2.联立直线PC和抛物线的解析式成方程组,得:,解得:,,点P的坐标为(6,10).综上所述:当△PCM是直角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2,﹣2)或(6,10).②当y=0时,x2+x﹣2=0,解得:x1=﹣4,x2=2,∴点B的坐标为(2,0).∵点P的横坐标为m(m>0且m≠0),∴点P的坐标为(m,m2+m﹣2),∴直线PB的解析式为y=(m+4)x﹣(m+4)(可利用待定系数求出).∵点B,B′关于点C对称,点B,B′,P到直线l的距离都相等,∴直线l过点C,且直线l∥直线PB,∴直线l的解析式为y=(m+4)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