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钟面时间
- 格式:ppt
- 大小:738.00 KB
- 文档页数:27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凌晨1时= (1)时下午1时= (13)时凌晨2时= (2)时下午2时= (14)时凌晨3时= (3)时下午3时= (15)时凌晨4时= (4)时下午4时= (16)时早上5时= (5)时下午5时= (17)时早上6时= (6)时下午6时= (18)时上午7时= (7)时晚上7时= (19)时上午8时= (8)时晚上8时= (20)时上午9时= (9)时晚上9时= (21)时上午10时= (10)时晚上10时= (22)时上午11时= (11)时晚上11时= (23)时中午12时= (12)时深夜12时= (24)时(0)时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中午12时以前,直接去掉限制词,12时以后的,去掉限制词,加上12。
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中午12时以前,直接加上限制词,12时以后的,去掉限制词,减掉12。
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凌晨1时=(1)时下午1时=(13)时凌晨2时=(2)时下午2时=(14)时凌晨3时=(3)时下午3时=(15)时凌晨4时=(4)时下午4时=(16)时早上5时=(5)时下午5时=(17)时早上6时=(6)时下午6时=(18)时上午7时=(7)时晚上7时=(19)时上午8时=(8)时晚上8时=(20)时上午9时=(9)时晚上9时=(21)时上午10时=(10)时晚上10时=(22)时上午11时=(11)时晚上11时=(23)时中午12时=(12)时深夜12时=(24)时(0)时中午12时以前,直接去掉限制词,12时以后的,去掉限制词,加上12。
中午12时以前,直接加上限制词,12时以后的,去掉限制词,减掉12。
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钟面,知道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整点的时刻。
教学难点:认识接近整点的时刻。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钟面的教具,钟面的学具。
2、学生课前了解:(1)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
(2)每天的8时、12时、4时在干什么。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许多地方都有报时的钟楼,为我们准确报时。
(音乐响过后,当、当两声)小朋友们,听了刚才的声音,你知道是几时了吗?2、(音乐响过后,当、当七声)你知道,刚才报的又是几时呢?3、揭示课题。
谈话:小朋友们说得很好。
想不想看一看,这时的钟面是什么样的?(出示钟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贴课题)二、探究(一)认识整时的时刻1、认识钟面。
(1)谈话:我们经常看钟面了解时间。
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关于钟面上的知识和同桌说一说。
(2)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3)指名说说关于钟面的知识。
教师相机板书:钟面上,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
(4)谈话:刚才还有小朋友说钟面上有12个数。
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2、认识7时。
(1)谈话:再仔细看一看,这时的钟面上是几时?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2)交流:钟面上是几时?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2个学生上去指着投影说。
(3)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贴:7时)。
3、教学试一试。
(1)教师在钟面上拨出1时,并提问:你知道这个钟面上是几时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上来指着投影说。
(2)启发谈话:如果想拨5时,应该怎样拨?指名回答,然后师生一起拨(实物投影)。
小结:时针拨向5,分针还是指着12。
(3)谈话: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学具钟上拨出11时。
钟面上的数学知识要点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家里、学校里墙上的挂钟,以及自己手腕上戴的手表。
你可曾想过这些钟表上的数学问题吗?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研究钟表面上时针和分针关系的问题,叫做钟表上的数学问题。
钟面上的数学问题主要有两种,先做重点介绍:第1种:钟面上的追及问题:如:在一只钟(表)面内时针和分针的关系如重合;成反向一直线或两针夹角为特定的角度解答思路和方法:1.钟面上一圈是360度,上面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30度;每个大格又5个小格,每个小格6度。
2.时针每小时走1个大格,即每小时走30度,每分走0.5度;分针每小时走一圈,即每小时走360度,每分走6度。
相当于当分针走60格时,时针正好走5格,所以时针的速度是分针的156012÷=。
分针每走156********⎛⎫÷-= ⎪⎝⎭(分),与时针重合一次。
即有基本公式:初始时刻需追赶的格数1112⎛⎫÷-= ⎪⎝⎭追及时间(分钟)。
其中,1112⎛⎫- ⎪⎝⎭为分针每分钟比时针多走的格数。
第2种:两只钟的钟点比较或两只钟上标准时间的比较:解答思路和方法:用比列解先算出不标准钟与标准钟经过的时间比例,再按照该比例将不标准钟经过的时间换算成标准钟经过的时间。
再依题意具体分析。
例1(基础)四点钟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夹角是多少度?(提高、尖子)下面是反射在镜子中的钟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原来钟面的时刻是几时几分?例2(基础、提高)钟面上4点1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尖子)6点2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例3(基础、提高)钟面上5点到6点之间,分针与时针夹角是直角的是什么时候?(尖子)2点几分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是150°?例4(基础、提高)(北京市第11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决赛试题)有一座时钟现在显示10时整,那么,经过多少分钟,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再经过多少分钟,分针与时针第二次重合?(尖子)(第七届中环杯中小学生思维能力训练活动)下图为小芳从镜子中看到的时钟的成像,再经过()分钟,时针将与分针互相垂直。
时钟问题就是研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关系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钟面的一周分为60格,分针每走60格,时针正好走5格,所以时针的速度是分针速度垂直、两针成直线、两针成多少度角提出问题。
因为时针与分针的速度不同,并且都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所以经常将时钟问题转化为追及问题来解。
例1 现在是2点,什么时候时针与分针第一次重合?分析:如右图所示,2点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2,分针在时针后面例2 在7点与8点之间,时针与分针在什么时刻相互垂直?分析与解:7点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见右图),分针在时针后面5×7=35(格)。
时针与分针垂直,即时针与分针相差15格,在7点与8点之间,有下图所示的两种情况:(1)顺时针方向看,分针在时针后面15格。
从7点开始,分针要比时针多走35-15=20(格),需(2)顺时针方向看,分针在时针前面15格。
从7点开始,分针要比时针多走35+15=50(格),需例3 在3点与4点之间,时针和分针在什么时刻位于一条直线上?分析与解:3点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见右图),分针在时针后面5×3=15(格)。
时针与分针在一条直线上,可分为时针与分针重合、时针与分针成180°角两种情况(见下图):(1)时针与分针重合。
从3点开始,分针要比时针多走15格,需15÷(2)时针与分针成180°角。
从3点开始,分针要比时针多走15+30例4 晚上7点到8点之间电视里播出一部动画片,开始时分针与时针正好成一条直线,结束时两针正好重合。
这部动画片播出了多长时间?分析与解:这道题可以利用例3的方法,先求出开始的时刻和结束的时刻,再求出播出时间。
但在这里,我们可以简化一下。
因为开始时两针成180°,结束时两针重合,分针比时针多转半圈,即多走30格,所以播出时间为例1~例4都是利用追及问题的解法,先找出时针与分针所行的路程差是多少格,再除以它们的速度差求出准确时间。
小学数学《认识钟面》教案〖教学目标〗1. 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并初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3、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做时间的主人。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上的整点、半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钟表上的时、分。
时、分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也是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基础。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
所以,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教学设计〗(一)激趣引入同学们,这是小明的作息时间图,从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看来小明的作息非常有规律,你们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自己的作息时间。
从同学们的交流中能看出,有的同学作息时间很有规律,也有部分同学没有规律。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时间,这节课我们共同来进一步认识钟面,学习两个新的时间单位。
(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 认识钟面。
请同学们根据以前学过的有关钟表的知识,也可以通过自己生活中观察的钟表,把你认识的钟面画在纸上,并与你的同伴相互说一说,然后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说一说。
①请部分同学上台向大家介绍自己所画的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②除了画的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吗?(3)填一填。
(出示一钟面。
)①钟面上有个大格,个小格。
②时针走1大格是时。
③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
④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圈。
学生独立做完以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得出结论:1时=60分。
并用可见演示时分之间的关系,让生体会时分之间的关系。
老师板书:1时=60分。
(4)拨一拨。
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中的钟面模型,动手拨一拨钟面,体验1时=60分。
(5)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画钟面和观察钟面,我们了解了钟面上的很多知识,大家来回忆一下。
2.认读时刻。
刚才认识了钟面上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来读一读这几个钟面上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