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时间的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800.00 KB
- 文档页数:9
《时间的计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进行有关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
2.掌握简单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经历类比推理过程,总结时间单位由大单位化成小单位的方法。
2.经历探究经过时间的计算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育学生要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会进行有关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
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钟表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习题,指名回答。
11时=分60秒=分1分=秒60分=时2钟面上有个大格,每个大格表示小时,每个大格表示分钟,3个大格表示分钟。
3时针从3走到5是小时,分针从3走到6是分钟,秒针走1圈是分钟。
2.同学们一定听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名言吧?1交流:这句名言是描述什么的?你是怎样知道的?2小结:这句名言是描述珍惜时间的,光阴就是时间,时间比金子还要珍贵,金子可以买到,可是时间失去了,就一去不复返了,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
在同样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那么你的时间就像比别人的多了一样。
揭示课题:时间的计算操作指导:通过上述两个活动,顺势引出“时间”这个概念,揭示课题。
板块二类比推理,探究新知活动1时间单位的换算1.根据进率换算。
课件出示教材4页例1。
2时=分自学提纲:1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1时是分,2时里面有个1时,2时就是分。
学生填写后向班级同学汇报。
预设生1:1时是60分,2时就是60分加60分,即12021生2: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所以2时等于120212.针对性练习。
5时=分时=240分3分=秒4分=秒3.学生自己编写几道时间单位换算题,与同桌交换填写,再判断对错。
活动2计算经过时间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思考:早上几时离家,几时到校呢?能算出自己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吗?学生汇报师:小明每天早上自己去上学,你能算出他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吗?课件出示教材5页例2情境图。
小学一年级数学时间计算算式练习题题目:小学一年级数学时间计算算式练习题时间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们来说,学习如何计算时间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们提供一些关于时间计算的算式练习题,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时间计算的技巧。
一、时间的基本单位在学习时间计算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时间的基本单位。
通常我们将一天分为24个小时,每个小时又分为60分钟,每分钟又分为60秒。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们可以先通过背诵这些基本单位来打好时间计算的基础。
二、时间的加减运算1. 小时的加减运算a) 试计算:10时 + 5时 = ___时,答案是15时。
b) 试计算:8时 - 3时 = ___时,答案是5时。
2. 分钟的加减运算a) 试计算:30分 + 15分 = ___分,答案是45分。
b) 试计算:40分 - 20分 = ___分,答案是20分。
3. 综合运算a) 试计算:9时 + 30分 + 10分 = ___时___分,答案是9时40分。
b) 试计算:12时 - 20分 - 10分 = ___时___分,答案是11时30分。
三、时间的顺序排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根据事件的发生顺序进行时间的排序。
下面是几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请将这些事件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1. 晨练开始时间:6时;吃早饭时间:7时;上学时间:8时;午饭时间:12时答案:晨练开始时间 -> 吃早饭时间 -> 上学时间 -> 午饭时间2. 睡觉时间:21时;看电视时间:20时;午饭时间:12时;上学时间:8时答案:上学时间 -> 午饭时间 -> 看电视时间 -> 睡觉时间四、时间计算练习题请根据以下问题进行时间计算,写出具体的算式和答案。
1. 从9时到12时经过了多长时间?答案:12时 - 9时 = 3小时2. 从15时到10时经过了多长时间?答案:10时 + (24时 - 15时) = 19小时3. 从10时30分到12时15分经过了多长时间?答案:12时 - 10时 = 2小时,15分 - 30分 = -15分所以答案是1小时45分4. 从8时30分到9时30分经过了多长时间?答案:9时 - 8时 = 1小时,30分 - 30分 = 0分钟所以答案是1小时通过这些算式练习题,希望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们能够加深对于时间计算的理解,并且掌握时间加减运算的技巧。
小学数学时间计算题解题技巧示范时间计算题是小学数学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计算,并得出准确的答案。
在这篇文章中,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解决时间计算题的技巧和示范。
无论是加减乘除还是换算,通过掌握这些技巧,相信同学们可以在时间计算题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加法与减法时间计算题1. 加法时间计算题在解决加法时间计算题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找到题目中给出的两个时间,例如:8:35 + 1:45。
(2)将分钟部分相加,即35 + 45 = 80分钟。
(3)如果分钟总和超过60,将分钟部分减去60,并将答案记为小时部分的增加。
例如80分钟可以转换为1小时20分钟。
(4)将小时部分相加,即8 + 1 = 9小时。
(5)将得到的小时部分和分钟部分合并,即9小时20分钟。
示例:8:35 + 1:45 = 9:202. 减法时间计算题在解决减法时间计算题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找到题目中给出的两个时间,例如:10:30 - 6:15。
(2)将被减数的分钟部分减去减数的分钟部分,即30 - 15 = 15分钟。
(3)如果分钟部分为负数,将分钟部分加上60,并将小时部分的被减数减1。
例如15分钟可以转换为45分钟,小时部分变为9。
(4)将被减数的小时部分减去减数的小时部分,即10 - 6 = 4小时。
(5)将得到的小时部分和分钟部分合并,即4小时45分钟。
示例:10:30 - 6:15 = 4:45二、乘法与除法时间计算题1. 乘法时间计算题在解决乘法时间计算题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找到题目中给出的时间,例如:2小时30分钟 × 3。
(2)将时间转换为分钟,即2小时30分钟转换为150分钟。
(3)将分钟数与乘数相乘,即150 × 3 = 450分钟。
(4)将得到的分钟数转换为小时和分钟,即450分钟可以转换为7小时30分钟。
示例:2小时30分钟 × 3 = 7小时30分钟2. 除法时间计算题在解决除法时间计算题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找到题目中给出的时间,例如:120分钟 ÷ 4。
时间的计算是小学三年级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时间的计算可以帮助孩子掌握时间的概念和运用时间进行日常生活中的计算。
时间的计算主要包括:加、减、乘、除以及换算。
一、加法运算在小学三年级中,加法运算主要是指时间的累加。
例如:人上午9点开始上课,上课持续2个小时,那么上课的结束时间是几点?答案是上午11点。
这里可以通过将上午9点与上课时间2进行累加,得到上课结束时间是上午11点。
再例如:人吃午饭用了一个小时,然后继续休息了半个小时,那么午饭结束后的时间是几点?答案是下午1点。
这里可以通过将中午12点与吃午饭时间1小时进行累加,得到午饭结束后的时间是下午1点。
二、减法运算减法运算主要是指时间的相减。
例如:人上课结束后,进行了一个小时的放松活动,那么开始上课的时间是几点?答案是上午9点。
这里可以通过将上午10点与放松活动时间1小时进行相减,得到开始上课的时间是上午9点。
再例如:人早上6点起床并进行了3个小时的学习,那么起床前的时间是几点?答案是凌晨3点。
这里可以通过将凌晨6点与学习时间3进行相减,得到起床前的时间是凌晨3点。
三、乘法运算乘法运算主要是指时间的倍数计算。
例如:人每天跑步30分钟,那么他跑步1个小时需要多长时间?答案是2个小时。
这里可以通过将30分钟乘以2,得到跑步1个小时需要2个小时。
再例如:人每隔15分钟喝一次水,那么他连续喝水3个小时能喝几次?答案是12次。
这里可以通过将180分钟(3个小时)除以15分钟,得到连续喝水3个小时能喝12次。
四、除法运算除法运算主要是指时间的分割。
例如:人依次做了5道题目,每道题目耗时10分钟,那么他做完这些题目需要多长时间?答案是50分钟。
这里可以通过将每道题目10分钟乘以5,得到他做完这些题目需要50分钟。
再例如:人每天共写字60分钟,那么他将这些时间平均分成3个部分,每部分写字多长时间?答案是20分钟。
这里可以通过将60分钟除以3,得到每部分写字时间是20分钟。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时间的计算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时间的计算方法,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小时与分钟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使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时间。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时间,理解整点和半点的概念。
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用一个问题来引入本堂课的话题:“小明从家里出发,步行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引发学生思考关于时间的概念。
2. 学习整点和半点(10分钟)老师通过图片或者物品展示,向学生介绍整点和半点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观察指针所指的位置,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刻度。
3. 学习小时和分钟之间的换算(15分钟)老师给学生出示一个钟面图,指着一个小时的位置,然后问学生这个时间对应多少分钟。
通过多个例子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小时和分钟之间的换算关系。
4.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5分钟)老师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早上7点起床、上下午课间休息时间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具体的时间段。
5. 自主学习时间的计算方法(15分钟)老师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计算时间的方法。
例如:“假设你需要在下午3点去市场,花费1小时买菜,你几点可以回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6. 巩固练习(20分钟)老师组织学生完成一些时间计算的练习题,可以设计多个难度级别的题目,以巩固学生对时间计算的掌握程度。
7. 总结与反思(10分钟)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进行总结,梳理出时间计算的要点,并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感想和建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小时和分钟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时间的计算。
同时,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时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本次小学三年级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简单的时间计算》,通过教授学生基本的时间概念及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时间,并能够准确地计算时间。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已经为孩子们进行了一些巩固练习,但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孩子们对时间计算的认识和掌握,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练习。
一、整点、半点1. 顺序练习(1)8点,再一个半小时是几点?(2)现在是10点半,再过两个小时是几点?(3)如果现在是下午4点40分,20分钟以后是几点?30分钟以后呢?2. 填空题(1)3点,再过一个半小时是______点;(2)现在是晚上8点,再过一个半小时是______点;(3)如果现在是上午11点半,过25分钟是______点;(4)如果现在是下午5点,再过三个半小时是______点。
二、小时、分钟1. 排序练习(1)现在是上午9点45分,再过15分钟是几点?(2)现在是下午4点20分,再过40分钟是几点?(3)如果现在是中午12点25分,再过40分钟是几点?2. 填空练习(1)现在是下午2点20分,过15分钟是______点______分;(2)如果现在是早上8点30分,过35分钟是______点______分。
三、时间比较1. 排序练习(1)现在是上午9点,将来的6点会比现在晚___小时;(2)现在是下午3点,将来的5点会比现在晚___小时。
2. 填空练习(1)上午6点比上午11点早______小时;(2)下午4点比上午9点晚______小时。
四、时间图形1. 看图填空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现在是星期五,再过两天是______。
(2)9月1日是星期一,9月7日是______。
(3)今天是12月15日,再过七天是______。
(4)现在是周一,下个周三是______。
五、综合练习1. 有关“早上”“下午”等词的填空(1)现在是______12点。
(2)如果现在是早上7点,再过两个半小时是______。
(3)如果现在是下午4点15分,再过20分钟是______。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通用8篇〕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通用8篇〕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篇1教学目的:1、知道时间可以分钟面时间、经过时间两个方面,从而正确把握有关时间计算的概念。
2、正确计算一天之内的经过时间,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认识两种时间概念:1、我们学习了两种记时法,老师这儿有一句关于时间的话,来看一下:妈妈上午8时,上班一天工作8小时。
(板书:8时、8小时)(1)读一读,问: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请你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
(2)老师要在学生说的根底上加以标准:8时:它表示上午的一个时刻,那时我们正在上课,它还可以写成8:00;8小时:它指的是一段时间。
出示钟面(画一画)……指出:8时,是表示的某一时刻,用“时”来说,它是一个钟面时间。
(板书:钟面时间—时)而8小时,是从8:00开场数8个小时,到下午4时下班,这一段时间里经过了8个小时,它不是一个详细的时刻。
)(板书:经过时间—小时)(3)指板书说:时,一般是指钟面上的几时,它表示的是钟面时间;小时,它一般表示的是从某一个时间开场到另一个时间完毕,它是一个经过时间。
(用点●和箭头在钟面旁加以区分)2、判断,仔细听老师说的话,想:这是钟面时间还是经过时间?老师晚上10时睡觉;老师晚上睡10小时。
3、提醒课题:这节课我们要通过一些钟面时间来简单地算经过时间。
二、教学经过时间的计算1、出示:老师今天早上7:00上班,一直到中午11时下班,上午要上班几小时?(1)出示题目:这里的早上7:00、中午11时是什么时间?问题求上午要上班几小时是什么时间?(2)学生计算。
(3)交流:用什么方法比拟好?(实物投影反应)板书:11-7=4(小时)11:00-7:00=4(小时)讨论:4的单位是时?还是小时?可以写成4:00吗,为什么?(4)结:像这样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用后面的几时减前面的几时。
小学三年级时间计算题一、问题描述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给了小明一些时间计算题。
现在,请你帮助小明解决以下问题。
1.从下午2点50分起,过了35分钟是几点几分?2.上午8点30分和下午2点45分之间相隔多少分钟?3.若已知现在是下午5点20分,再过40分钟是几点几分?二、解决方案1. 从下午2点50分起,过了35分钟是几点几分?首先,我们将下午2点50分表示为14点50分。
接下来,我们将35分钟转换为小时和分钟,其中每60分钟等于1小时。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得出结果:35分钟 = 35 / 60 小时≈ 0.58 小时现在,我们将14点50分的小时部分与0.58小时相加,并将分钟部分与0.58小时相乘,并将结果转换为分钟:14小时 + 0.58小时 = 14.58小时0.58小时 × 60分钟 = 34.8分钟≈ 35分钟最后,我们将14点的小时部分与35分钟相加,得到最终的结果:14时 + 35分钟 = 14时35分钟所以,从下午2点50分起,过了35分钟是14点35分。
2. 上午8点30分和下午2点45分之间相隔多少分钟?首先,我们将上午8点30分表示为8点30分,下午2点45分表示为14点45分。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8点30分到12点的时间,以及12点到14点45分的时间。
从8点30分到12点,经过了3小时30分钟,即210分钟。
从12点到14点45分,经过了2小时45分钟,即165分钟。
最后,我们将两个时间段的分钟总和相加,得到最终的结果:210分钟 + 165分钟 = 375分钟所以,上午8点30分和下午2点45分之间相隔375分钟。
3. 若已知现在是下午5点20分,再过40分钟是几点几分?首先,我们将下午5点20分表示为17点20分。
接下来,我们将40分钟转换为小时和分钟,其中每60分钟等于1小时。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得出结果:40分钟 = 40 / 60 小时≈ 0.67 小时现在,我们将17点的小时部分与0.67小时相加,并将分钟部分与0.67小时相乘,并将结果转换为分钟:17小时 + 0.67小时 = 17.67小时0.67小时 × 60分钟 = 40.2分钟≈ 40分钟最后,我们将17点的小时部分与40分钟相加,得到最终的结果:17时 + 40分钟 = 17时40分钟所以,若已知现在是下午5点20分,再过40分钟是17点40分。
小学数学知识归纳认识时间和时间的计算时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和理解时间的概念以及时间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本篇文章将归纳总结小学数学中与时间相关的知识,包括时间的认识和时间的计算。
一、时间的认识时间是指一段连续且不断流逝的过程。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重要的时间概念:1. 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特定的时间点,比如上午9点、下午4点等。
我们可以通过读表或者问别人来了解当前的时刻。
2. 时间段:时间段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例如,早上7点到上午9点之间是一个时间段。
3. 一天的划分:一天分为24小时,按照常规可以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
4. 一周的划分:一周有7天,按照常规可以分为星期一至星期日共7个工作日。
通过对以上时间概念的了解,小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时间的概念。
二、时间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例如计算时间的增加或减少、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时间差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时间计算方法:1. 时间的增加或减少:当我们需要在某一时刻基础上增加或减少一定的时间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计算:- 小时的增加或减少: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的小时数,进行相应的调整。
- 分钟的增加或减少: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的分钟数,并将分钟合理地转化为小时和分钟的组合。
2. 两个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当我们需要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将两个时间转化为相同的单位(例如都转化为分钟)。
- 计算两个时间的差值,并将差值转化为小时和分钟的组合。
通过以上的时间计算方法,小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时间的计算技巧。
三、巩固练习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时间的认识和计算,可以进行以下巩固练习:1. 时钟练习:给小学生一些绘有时钟的图表,要求他们根据题目要求在时钟上标出指定的时刻或者计算出距离指定时刻一定时间后的时刻。
2. 时间段排序:给小学生一些时间段的描述,要求他们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增强对时间段流逝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