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钱子新型制剂及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473.74 KB
- 文档页数:5
七味马钱子丸的质量标准提高研究范莹莹;才毛;杨凤梅【期刊名称】《中国药房》【年(卷),期】2018(029)002【摘要】OBJECTIVE:To improve the quality standard for Qiwei maqianzi pills.METHODS:TLC was used for the 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of Chebulae Fmctus and Aucklandiae Radix in the preparation.HPLC method was used for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hydroxy safflor yellow A,brucine and strychnine in preparation.The determination was performed on Phenomenex Prodigy C18 column with mobile phase consisted of methanol-acetonitrile-0.7% phosphoric acid soulu tion(26 ∶ 2 ∶72,V/V/V,for hydroxy safflor yellow A),acetonitrile-0.01 mol/L sodium heptanesulfonate mixed with same quantity of 0.02 mol/L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pH adjusted to 2.8 using 10%phosphoric acid,21 ∶ 79,V/V,for brucine and strychnine) at the flow rate of 1.0 mL/min.The detection wavelengths were 403 nm (for hydroxy safflor yellow A) and 260 nm (for brucine and strychnine).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25 ℃C,and the injection volume was 10 μL.RESULTS:TLC spots of Chebulae Fructusand Aucklandiae Radix were clear and well-separated without interference from negative control.The linear range was 6.29-62.94 μg/mL for hydroxy safflor yellow A(r=0.999 3),1.83-18.30 μg/mL for brucine(r=0.999 4) and2.11-21.11 μg/mL for strychnine (r=0.999 6).RSDs of precision,stability andreproducibility tests were lower than 2.0%.The recoveries were 101.66%-104.91%(RSD=1.14%,n=6),99.58%-104.55%(RSD=1.75%,n=6) and 101.22%-104.04% (RSD=0.99%,n=6),respectively.CONCLUSIONS:Improved standard can be better used for quality control of Qiwei maqianzi pills.%目的:提高七味马钱子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诃子、木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Prodigy C18,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7%磷酸溶液(26∶2∶72,V/V/V,羟基红花黄色素A)、乙腈-0.01 moYL庚烷磺酸钠和0.02 mol/L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溶液(以10%磷酸溶液调pH至2.8)(21∶79,V/V,马钱子碱和士的宁),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403 nm(羟基红花黄色素A)、260 rnm(马钱子碱、士的宁),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 μL.结果:诃子、木香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羟基红花黄色素A、马钱子碱和士的宁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6.29~62.94 μtg/mL(r=0.999 3)、1.83~18.30μtg/mL(r=0.999 4)、2.11~21.11.μg/mL(r=0.999 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 (n=6);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66%~104.91%(RSD=1.14%,n=6)、99.58%~104.55% (RSD=1.75%,n=6)、101.22%~104.04%(RSD=0.99%,n=6).结论:提高的标准可更好地用于七味马钱子丸的质量控制.【总页数】5页(P163-167)【作者】范莹莹;才毛;杨凤梅【作者单位】青海省药品检验检测院/青海省中藏药现代化研究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16;青海省药品检验检测院/青海省中藏药现代化研究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16;青海省药品检验检测院/青海省中藏药现代化研究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7【相关文献】1.蒙成药德都红花七味丸中红花的质量标准研究 [J], 何春龙;王焕芸;莎日娜2.金菊七味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J], 刘满军;赵兴;崔晓娟;赵玉华;吴婷;樊萍3.七味螃蟹甲丸质量标准研究 [J], 董海彦4.七味红花殊胜丸质量标准研究 [J], 孔庆菊5.七宝美髯丸的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J], 李砺;张伟南;毛福林;相雨;巫朝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钱子新型制剂及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对马钱子新型制剂及其质量控制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和探讨。
在介绍了马钱子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接着在详细阐述了马钱子新型制剂的研究进展,制备技术,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各种质量控制方法和研究进展。
在展望了马钱子新型制剂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对马钱子新型制剂的质量控制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马钱子新型制剂的研发和质量控制提供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指导,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马钱子、新型制剂、质量控制、研究进展、制备技术、质量控制方法、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马钱子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马钱子新型制剂的研究逐渐增加。
马钱子新型制剂相对于传统剂型,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稳定性和药效,能够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当前,针对马钱子新型制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制备技术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
通过不断改进制备技术,提高新型制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以及加强质量控制的研究,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推动马钱子新型制剂的临床应用和市场推广。
有必要对马钱子新型制剂及其质量控制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中药现代化进程。
1.2 研究意义研究马钱子新型制剂及其质量控制的意义在于解决传统制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马钱子药效的稳定性和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好的保障。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药物质量要求的提高,传统制剂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研究马钱子新型制剂,可以开发出更有效的给药途径和更稳定的剂型,提高马钱子在治疗中的可控性和持续性。
深入研究马钱子新型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可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对马钱子新型制剂进行研究还可以促进药物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为其他中药制剂的研究提供经验和借鉴。
研究马钱子新型制剂及其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2. 正文2.1 马钱子新型制剂的研究进展通过对马钱子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其中含有一些具有显著药效的化合物,如生物碱、甾体化合物等。
马钱子新型制剂及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马钱子,又名假金银花、火麦、破石子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泻火、通淋、杀虫等功效,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传统的马钱子制剂存在着质量不稳定、药效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新型制剂及质量控制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为马钱子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可靠的支持。
一、新型制剂的研究1. 可溶性马钱子制剂传统的马钱子制剂多为水煎剂或醇提剂,存在着提取效率低、药效不稳定等问题。
为了提高马钱子的提取率和药效稳定性,研究人员将马钱子进行微生物发酵或超声提取,制备出可溶性的马钱子制剂。
这种制剂不仅能够提高马钱子的生物利用度,还可保持其药效成分的稳定性,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2. 脂质体载体马钱子制剂传统的马钱子制剂在治疗肿瘤、病毒感染等方面存在着药效低、毒性大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将马钱子的有效成分制备成脂质体载体制剂,提高了其在肿瘤、病毒感染等方面的药效,并降低了其对人体的毒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3. 颗粒剂为了方便患者的服用,研究人员将马钱子制剂制备成颗粒剂,不仅方便患者服用,还能够保持其药效成分的稳定性,提高了临床应用的便利性。
二、质量控制的研究1. 药材的质量控制药材的质量是制剂质量的基础,而传统的药材质量控制方法存在着不准确、不稳定等问题。
为了提高药材的质量控制水平,研究人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红外光谱等现代分析技术,对药材进行多项指标的检测和分析,确保了药材的质量稳定性。
马钱子的有效成分主要为马钱子碱、马钱子甙、香叶碱等,传统的有效成分质量控制方法存在着分析周期长、操作复杂等问题。
研究人员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对马钱子的有效成分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分析,确保了其质量稳定性。
随着新型制剂及质量控制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应用,马钱子的临床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需要指出的是,新型制剂的研究与应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制剂的稳定性、安全性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一、文献综述马钱子做为治疗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打损伤等症的常用药,含有多种生物碱,其活性成分和有毒成分的分析成为近年来中医药研究学者们的重要课题。
国内外对马钱子及其复方制剂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情况,也受到医药届人士的关注。
(一)国内现状何琳在《马钱子及其复方制剂含量测定方法概述》中谈到,马钱子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士的空和马钱子碱在马钱子生物碱中占80%以上,二者都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和有毒成分,必须严格控制其含量,含马钱子三大的剂型有散剂、片剂、胶囊剂。
何琳在文章中系统地总结了马钱子及其复方制剂含量测定的多种方法: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梁忠义在《马钱子的毒理研究》中提出:马钱子生物碱的含量约15% ~ 5% ,是马钱子的主要成分,其中士的宁C21H22N2 O2 约占总碱的35% ~ 50%,但毒性很大,其次为马钱子碱C22H 26N2O2,它的毒性是士的宁毒性的二十分之一,此外马钱子还含少量的异马钱子碱、异番木鳖碱、马钱子碱N-氧化物、番木鳖碱N-氧化物、16-羟基-可鲁勃林、伪番木鳖碱、伪马钱子碱、等生物碱。
杨季伟,严仲铠等人在《马钱子生物碱成分的研究》中对生品马钱子进行了研究,分得13种生物碱,经理化数据和光谱分析进行了鉴定,其中化合物异马钱子碱,异马钱子碱—N—氧化物,异士的宁—N—氧化物第首次从品马钱子中得到。
蔡宝昌,吴皓,杨秀伟等人为了比较马钱子炮制前后的成分变化,在《马钱子中16个生物碱类化合物13CNMR谱的数据分析》中,从生药和炮制品中共提取分离得到16个生物碱,其中异马钱子碱,异马钱子碱—N—氧化物,异番本鳖碱—N—氧化物,2—羟基—3—甲氧基番木鳖碱为新发现的生物碱,是马钱子在中药炮制过程中,由其它的生物碱转化而来的。
刘锡葵,李薇等人在总结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马钱子中得到了7个化合物,并经IR、NMR、EI—MS及UN等测定方式,对其中的6个化合物分别进行了系统的鉴定,其中豆甾醇糖苷为新发现化合物,熊果酸和5,6—羊齿烯醇是首次从马钱子中分得的。
马钱子的研究进展摘要:探讨马钱子的药理作用和研究进展,为今后深入进行马钱子的研究提供相关的依据。
方法:分析总结近年来研究马钱子的文献,总结归纳马钱子化学成分、药理、毒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结果:在安全剂量下,马钱子大多具有通经络、强筋骨、祛风湿、散结肿等疗效,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结论:马钱子在治疗各种疾病中有一定的疗效,是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中药。
关键词:马钱子药理作用临床应用1.马钱子简述马钱子,出自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曰其:状似马之连钱,故名马钱。
又名苦实、牛银、大方八。
对马钱子毒性的认识,《本草纲目》论其“苦、寒,无毒”。
对其性味,有言寒,有言温,鉴于近年来研究人员大量医学实践,其为性温较为妥当。
对其功效,《本草纲目》云: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
《医学衷中参西录》云: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实远胜于它药也。
马钱子为常用中药, 具通络止痛, 散结消肿之功效。
2.马钱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毒理学研究马钱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含生物碱1.5%—0.5%,其中主要是士的宁(strychnine),约占碱的35%—50%,其次为马钱子碱(brucine),含量与番木鳖碱大致相同,还有微量番木鳖次碱,伪番木鳖碱,伪马前子碱等[1]。
马钱子毒性剧烈,《本草原始》记载“鸟中其毒,则麻木搐急而毙;狗中其毒,则苦痛断肠而毙。
若误服之, 令人四肢拘挛。
”马钱子中毒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加快、胸闷、感觉过敏,颈肌及面肌僵硬,继之肌肉抽搐、角弓反张、强直性痉挛。
由于频繁地惊厥,呼吸肌痉挛,常因窒息而死亡。
同时,由于延髓麻痹、呼吸和循环中枢被抑制,亦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成人用5~ 10mg即可发生中毒现象,30mg可致死[2]。
王竹梅等[3]以家兔肌肉诱发电位的潜伏期为指标,进行了马钱子散的药效动力学研究。
结果证明,马钱子粉末给药后体存量的表观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开放模型,且超细粉体技术既可加快马钱子在体内的吸收,使其迅速发挥疗效,又可加速马钱子在体内的清除,减少马钱子的体内蓄积毒性。
马钱子新型制剂及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马钱子是民间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具有消炎、镇痛、抗癌及降脂等功效。
近年来,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马钱子药效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研究马钱子的新型制剂及质量控制已成为当前的热点。
1.注射剂马钱子注射剂是一种新型的制剂形式,具有快速散发、高浓度、快速作用以及可控释放等优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马钱子注射剂对于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2.口服制剂目前,常用的马钱子口服制剂主要包括片剂、胶囊等。
其中,马钱子新型片剂具有口感好、易于吞咽、不易碎裂等特点。
另外,马钱子胶囊也是一种口服制剂,具有方便携带、剂量准确等特点。
3.种子油马钱子种子油是一种天然菜籽油类的植物油,富含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对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马钱子种子油在药用和保健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1.定性鉴别马钱子的定性鉴别包括外观特征、品质指标及化学成分等方面。
外观特征主要是通过研究马钱子的形态、结构、色泽等方面对其做出鉴别。
品质指标方面,则主要是通过对马钱子的质量指标进行研究,如含水率、吸水性、灰分含量等。
最后,化学成分方面则是通过对马钱子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来进行确定。
马钱子的定量鉴别主要是对其有效成分进行测定。
目前,支气管扩张药、镇咳药等在马钱子加工过程中需要定量测定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延胡索、马钱子碱等。
3.质量标准制定马钱子的质量标准制定是对其质量达到要求的标准进行制定和规范化。
马钱子质量标准制定的关键是确定统一标准,要求其成份含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同时,在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质量标准与不同用途的医疗和保健需求相适应。
马钱子减毒增效研究进度马钱子,又名番木鳖,是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 L. 的干燥成熟种子。
关于马钱子的最早药用见于《本草纲目》,其言: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
马钱子味苦、性寒,有大毒,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之效,主要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顽痹、麻木瘫痪、痈疽肿痛等。
现代研究表明马钱子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含量约1.5%~5%,其中主要是士的宁(strychnine),约占总生物碱的35%~50%,其次为马钱子碱(brucine),还含少量的异番木鳖碱、异马钱子碱、番木鳖碱N-氧化物、马钱子碱N-氧化物等。
1 马钱子的毒理学特性马钱子有大毒,口服马钱子生药7 g可致死,中毒潜伏期30~180 min。
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主要毒性成分是士的宁和马钱子碱。
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半数致死量LD50(小鼠)分别为3.27、233 mgkg-1(灌胃)和1.53、69 mgkg-1(腹腔注射)。
士的宁最小致死量:成人口服0.03~0.1 g,小儿5 mg也可致死。
当马钱子碱和士的宁达到中毒剂量时,会出现超抑制现象,脊髓反射性兴奋明显亢进,横纹肌、平滑肌和心肌张力增强,出现强制性痉挛,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感觉器官十分敏感,最后因过度兴奋及缺氧而麻痹致死【3】。
士的宁还能阻碍胆碱酯酶对乙酰胆碱的破坏,从而增强肠蠕动,导致腹痛腹泻。
马钱子碱和士的宁极大剂量时均有箭毒样作用。
韩进军指出马钱子会导致肾小管上皮因缺血、缺氧而坏死,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
2 减毒增效方法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马钱子碱的疗效仅为士的宁的1/40,而毒性比士的宁大20 倍,炮制后马钱子碱和士的宁醚键断裂开环,毒性大而疗效较低的马钱子碱被大量破坏,而士的宁被部分破坏,转化生成了马钱子氮氧化物、士的宁氮氧化物(其毒性仅为马钱子碱和士的宁1/5 和1/10),以及少量异士的宁和异马钱子碱,不仅减轻药物毒性而且保留了药理活性。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14 No.6 March 202439[基金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c2021jcyj-msxmX0452)。
▲通讯作者马钱子减毒增效途径及机制研究进展李 艳1 高粉粉1 谈利红1 朱照静2 曾令高3 毛景欣1▲1.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1331;2.毒性中药给药系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331;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麻醉精神药品质量监测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121[摘要]本文综述马钱子减毒增效的主要途径及其减毒增效的机制研究进展。
马钱子减毒增效的主要途径包括炮制、配伍、新剂型与制剂新技术等;减毒增效的机制主要包括生物碱成分含量发生变化、生物碱药代动力学行为改变、影响CYP450酶的mRNA 表达和酶活性、诱导血脑屏障上P-糖蛋白外向转运加速生物碱外排、缓释及靶向控制药物浓度梯度等。
关于马钱子减毒增效的途径研究较多,但对其减毒增效的机制和原理研究较少且不甚深入,建议后续研究从毒性物质基础、体内暴露和体内过程、分子机制、量-时-毒-效关联性及转化规律等方面对马钱子减毒增效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马钱子;减毒增效;机制;炮制[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4)06-0039-04DOI:10.20116/j.issn2095-0616.2024.06.08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pathways and mechanisms of reducingtoxicity and enhancing efficacy of semen strychniLI Yan 1 GAO Fenfen 1 TAN Lihong 1 ZHU Zhaojing 2 ZENG Linggao 3 MAO Jingxin 11. Chongqing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Chongqing 401331, China;2. 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High Ac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Delivery System, Chongqing 401331, China;3. NMPA Key Laboratory for Quality Monitoring of Narcotic Drugs and Psychotropic Substances, Chongqing 401121, 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main pathways and mechanisms of reducing toxicity and enhancing efficacy of semen strychni. The main pathways of reducing toxicity and enhancing efficacy of semen strychni include processing, compatibility, new dosage forms, and new technology of preparations. The mechanisms of reducing toxicity and enhancing efficacy mainly include changes in the content of alkaloid components, changes in the pharmacokinetic behavior of alkaloids, effects on the mRNA expression and enzyme activity of CYP450 enzyme, induction of P-glycoprotein outward transport on the blood-brain barrier to accelerate alkaloid efflux, sustained release, and targeted control of drug concentration gradient. There are many studies on the pathways of reducing toxicity and enhancing efficacy of semen strychni, but researches on the mechanism and principles of reducing toxicity and enhancing efficacy are relatively few and not very in-depth. It is recommended that future research should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reducing toxicity and enhancing efficacy of semen strychni from the aspects of toxic substance basis, in vivo exposure and in vivo processes, molecular mechanisms, correlation of dose-time-toxicity-effect, and transformation patterns.[Key words] Semen strychni; Reduce toxicity and enhance efficiency; Mechanism; Processing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ons nux-vom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是中医临床常用“有毒”中药之一。
125海外文摘0 引言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子的干燥成熟种子。
临床上常用于风湿、类风湿、肿瘤、麻木瘫痪、痈疽疮毒等病。
但具有大毒,用量为0.3-0.6g。
有报道服用马钱子7粒而死亡者。
因此研究马钱子的减毒尤为重要。
本文笔者通过搜集文献,对其他学者的减毒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安全有效应用马钱子以及马钱子减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马钱子概述、马钱子中毒情况、炮制方法减毒、配伍减毒、制成一定剂量减毒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来叙述。
1 马钱子概述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子的干燥成熟种子。
具有通络止痛、消肿散结的功效。
临床常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肿瘤、风湿顽弊、麻木瘫痪、痈疽疮毒等证。
用量为0.3-0.6g,马钱子化学成分含多种生物碱,如番木鳖碱(士的宁)、马钱子碱、异番木鳖碱、异马钱子碱、伪番木鳖碱、伪马钱子碱、番木鳖次碱等,剧毒成分为士的宁、马钱子碱。
2 马钱子中毒情况有文献报导,因剂量增大而中毒的病例。
刘莲芳[1]等报道,患者因坐骨神经痛入院,误将1.2g 的马钱子一同服下,2小时候出现恶心、呕吐、口舌发麻、抽搐、继而牙冠紧闭,幸得及时抢救,脱离危险。
在马钱子治疗剂量的基础上,稍微加大剂量就有可能中毒,中毒程度随剂量加大而加深。
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舌麻、口唇发紫、精神神经轻度失常,全身肌肉轻度抽搐。
中度中毒表现为: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由于咬肌痉挛而致牙关紧闭,由于颈部和腿肌强直而呈角工反张,因面部痉挛而见苦笑状,渐至呼吸肌痉挛,紫绀,瞳孔扩大,脉搏加速,严重者可致心脏骤停而死亡[2]。
3 马钱子的减毒方法研究3.1 炮制法减毒传统的炮制方法油炸、砂烫、烘烤、奶制、醋制、甘草制[3]。
目前多用油炸法,砂烫法等。
秦伟瀚[4]等学者,通过对比马钱子油炸前后,对提取物进行定性定量研究。
定量结果表明:油炸炮制后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含量有所降低,即毒性成分含量下降;结果表明:炮制方法、减毒效果、化学成分间存在相关性。
马钱子新型制剂及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随着人们对中药的认识不断深入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马钱子的新型制剂不断涌现,且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该文从马钱子新型制剂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入手,简要介绍其研究进展。
1.口服制剂的研究口服制剂包括颗粒、胶囊、片剂等。
其中颗粒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因具有易于吸收、服用方便、药效明确等特点,成为了现代中药制剂中的重要形式之一。
研究表明马钱子颗粒治疗慢性肝病效果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囊泡化马钱子颗粒能够提高药效,实现药效持续时间的延长。
2.注射剂的研究注射剂包括冻干粉针剂、溶液针剂、微小粒子等。
研究表明马钱子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抗氧化、抗炎作用是其有效成分如脂肪酸、黄酮类、单宁类等所致。
微小粒子马钱子注射剂由于其增加了疗效,减少了副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外用制剂包括膏剂、乳膏、贴剂等。
研究表明,马钱子外用膏剂可用于治疗白癜风、瘙痒等疾病。
还有一些含有马钱子精华的化妆品,如防晒霜、面霜等,对于美白、去斑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
4.其他制剂如马钱子口服液、苏南玻璃剂、马钱子食疗药品等。
马钱子的质量控制是制剂研究的重要环节,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籽仁提取工艺的优化籽仁提取是制剂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工艺的合理优化可以提高药效,缩短制剂制作周期。
其中灰色关联法是一种有效的工艺优化方法。
2.药材质量的控制药材的质量是制剂研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药材的购买和筛选是其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研究表明,马钱子药材的化学成分是其药效的重要依据。
3.制剂标准的制定制剂标准是制剂研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其制定需遵循一定的规律和程序,包括文献调研、药材筛选、制剂工艺的确定等。
总之,马钱子新型制剂及其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为其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中药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
马钱子体内过程及药效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陈庆等来源:《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年第10期【摘要】根据近年有关马钱子的研究文献,总结并归纳马钱子体内过程及药效机制方面的研究,为其临床合理用药和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马钱子;马钱子碱;士的宁;体内过程;药效机制;综述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5.10.017马钱子是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之功效[1]。
《医学衷中参西录》指出其毒甚烈,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功远胜于它药也。
马钱子是中医治疗痹证的要药,在民间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现代研究表明,马钱子具有镇痛抗炎[2]、免疫调节[3]、抗肿瘤[4]等作用。
马钱子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类,含量为2%~5%,其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占总生物碱的80%[5],是马钱子作用的代表性成分,目前关于马钱子的研究报道多集中于此二者。
这两种单萜吲哚类生物碱分子量低,脂溶性好,极易跨膜吸收产生疗效或毒副作用[6],既是马钱子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
马钱子碱和士的宁中毒导致抽搐惊厥[7],横纹肌溶解和肾毒性[8],且士的宁毒性是马钱子碱的10~20倍[9]。
为使马钱子既能很好地发挥其“毒药”的治疗作用,又能严格控制其毒副反应对人体的危害,就必须了解其体内过程和药效机制。
因此,本文就马钱子体内过程及药效机制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综述。
1 马钱子的体内过程1.1 马钱子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徐晓月等[10]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钱子砂烫炮制品大鼠静脉注射后士的宁、马钱子碱、士的宁氮氧化合物、马钱子碱氮氧化合物的血药浓度,其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模型,Kα分别为0.12,0.27,0.12,0.25 min-1和Kβ为0.003 0,0.001 8,0.002 5,0.002 2 min-1;T1/2α为8,4,6.2,3.0 min和T1/2β为262,416,285,342 min;AUC为57 578,35 240,93 088,177 712 h·μg·L-1。
中药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nux-vomi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味苦性温,有大毒,归肝、脾经,可通络止痛,散结消肿[1]。
马钱子在治疗各种炎症、痹证方面,药力峻猛,起效迅速,但因其毒性大、治疗窗窄、半衰期短,临床应用的毒副作用较多,限制了马钱子的广泛应用。
《中国药典》2015版收载含马钱子的中成药共计20种,口服制剂主要以片剂、胶囊、散剂、丸剂为主;外用制剂主要为膏剂。
随着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马钱子新型制剂进行研究,以期实现其减毒增效、扩大临床应用。
本综述对近年来马钱子新工艺、新剂型研究及其质量控制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为马钱子的剂型现代化、质量控制标准化等研究提供参考。
1马钱子的新型制剂传统马钱子药用剂型主要为丸剂、片剂、散剂、胶囊及膏剂等,随着制剂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学者对马钱子缓控释制剂等现代剂型进行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马钱子的药理毒性、增强疗效,扩大其临床应用。
1.1贴膏剂贴膏剂系指将原料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膏状物、涂于背衬材料上供皮肤贴敷、可产生全身或局部马钱子新型制剂及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刘晓妹1,2侯国如1,2张卫华1,2,3▲梁善芳2,31.广东省珠海宝德润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珠海519040;2.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健食品分中心,广东珠海519040;3.北京宝德润生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0088[摘要]马钱子是迄今为止治疗风湿顽痹、关节炎、跌打损伤、痈疽疮毒等效果确切的一味传统中药,但其主要的有效成分同时也是有毒成分,因此限制了其临床使用。
从古至今,众多学者致力于马钱子减毒增效的研究,以期扩大临床应用。
随着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学者采用新工艺、新剂型等手段来实现马钱子的减毒增效。
本综述将对近年来马钱子新型制剂及其质量控制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为马钱子剂型现代化,质量控制标准化等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钱子;新型制剂;质量控制;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9)2(a)-0021-05 Research progress on new prepar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Semen StrychniLIU Xiao-mei1,2HOU Guo-ru1,2ZHANG Wei-hua1,2,3▲LIANG Shan-fang2,31.Zhuhai Baode Runsheng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Guangdong Province,Zhuhai519040,China;2.Health Foods Branch Center of National Cent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dernizat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Guangdong Province,Zhuhai519040,China;3.Beijing Baode Runsheng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td,Beijing100088,China[Abstract]Semen Strychni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definite curative effect on rheumatic stubborn paraly⁃sis,arthritis,bruise injury and carbuncle venom so far.However,its effective ingredient is also toxic,which greatly lim⁃its its clinical use.Since ancient times,many scholars have devoted their efforts to reducing the toxicity and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of Semen Strychni in order to exp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eparation tech⁃nology,more and more scholars adopt new technology and new dosage forms to realize the attenuation and synergy of Semen Strychni.This review will summarize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new prepar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Semen Strychni in recent year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preparation form and the standardiz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of semen strychni.[Key words]Semen Strychni;New preparation;Quality control;Research progress[基金项目]广东省珠海市科技计划项目(ZH01081404150034PWC)[作者简介]刘晓妹(1986-),女,硕士,中级职称,主要从事质量研究▲通讯作者:张卫华(1976-),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中药新药及保健食品研究21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6No.4February2019作用的一种薄片状制剂,是一种现代透皮给药制剂,包括凝胶膏剂(原称巴布膏剂)、橡胶膏剂。
丰伟[2]以初黏力、反复揭帖性、皮肤黏附性、膏体残留性及外观形状进行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基质配比,确定了马钱子巴布剂的最佳处方:改性聚乙烯醇为粘合剂,高岭土为填充剂,甘油为保湿剂,戊二醛为交联剂;同时对制得的马钱子巴布剂进行皮肤刺激性和过敏性实验,结果显示,马钱子巴布剂对新西兰兔皮肤未见任何刺激作用,也不会引起豚鼠出现皮肤过敏反应,提示马钱子巴布剂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外用新剂型[3]。
沈嘉琪[4]以明胶、聚乙烯醇为巴布剂骨架,聚丙烯酸钠为粘合剂,甘油为保湿剂,制得马钱子巴布剂,具有透气性好、刺激性小、强渗透、控缓释效果好等优势。
1.2中药涂膜剂中药涂膜剂的处方一般由主药、成膜材料、增塑剂、透皮吸收促进剂、防腐剂及溶媒组成,不需裱褙材料,不需特殊机械设备,具有使用方便、工艺简单、质量稳定等优点,可随时中断给药,避免药物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反应[5]。
目前有关中药涂膜剂的研究中,以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功效的药材为主,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或关节炎等疾病。
任佳佳[6]将制备好的中药稠膏(马钱子为主药)缓慢加入到充分溶胀的聚乙烯醇-124中,边加边搅拌,继续加入甘油、吐温-80适量,以60%乙醇稀释至1000ml制得马黄涂膜剂,并对其进行体外透皮、药效学及皮肤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其止痛消肿效果较好,无皮肤刺激性和急性毒性反应。
1.3喷雾剂喷雾剂,系指原料药物或与适宜辅料填充于特制的装置中,使用时借助手动泵的压力、高压气体、超声振动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呈雾状物释出,用于肺部吸入或直接喷至腔道黏膜及皮肤等的制剂[7]。
九分散是传统的中药制剂,由麻黄、马钱子、乳香、没药4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由于处方中含马钱子,内服易引起中毒,外用生物利用度低。
孙亦群等[8]将其改制成经皮给药制剂九分喷雾剂,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反应,还可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浓度。
1.4凝胶剂凝胶剂系指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溶液、混悬或乳状液型的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
朱静娟等[9-10]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优化马钱子凝胶剂基质处方得到最佳配比为聚丙烯酸钠3.0g、聚乙烯吡咯烷酮2.0g、甘羟铝0.5g,并在基质处方中加入马钱子提取物制得马钱子凝胶剂,以降低马钱子中有毒成分的突释,而降低其毒性,同时对其进行骨癌痛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显示,马钱子凝胶剂在高剂量时对骨癌痛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且无急性毒性、刺激性及皮肤过敏反应。
1.5马钱子的新型药物载体1.5.1脂质体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体,不改变药物的分子结构,可降低药物毒性,具有缓控释作用。
瞿叶清等[11]按一定质量比称取氢化大豆卵磷脂(HSPC)和大豆卵磷脂(SPC),胆固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 (DSPE-PEG2000),加入无水乙醇,注入硫酸铵溶液中,经适当处理后,再加入马钱子总生物碱,制得马钱子总生物碱复合磷脂隐形脂质体;同时同法制备单一的HSPC隐形脂质体和SPC隐形脂质体,比较三者静脉注射后马钱子碱组织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马钱子总生物碱HSPC隐形脂质体静脉注射后的血药浓度远高于其他脂质体。
温思菁等[12]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马钱子总碱脂质体,以泊洛沙姆407为基质制备成脂质体凝胶,采用Franz扩散池比较其和普通凝胶的经皮渗透性和皮肤滞留量,结果显示,脂质体凝胶能缓慢的透过小鼠皮肤,皮肤滞留量大于普通凝胶。
1.5.2微乳微乳于80年代后作为药物载体受到医药界的重视,具有粒径小,透明,稳定,靶向释药等特点,可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宋金春等[13]在室温下将油酸、丙二醇以及聚山梨酯-80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后,加入马钱子碱原料,充分搅拌,制得透明的马钱子碱微乳,并通过体外透皮吸收实验证实马钱子碱微乳促进了马钱子碱的透皮吸收,显现出持续、延时的转运特点,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同时可避免马钱子碱毒性反应的发生。
1.5.3微囊微囊系指固态或液态药物被高分子材料包封形成的微小囊状粒子。
微囊具有保护物质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掩蔽药物的刺激性、提高药效、减轻副作用、增加药物稳定性、延长药效及靶向释放等作用[14-15]。
宋信莉等[16]以壳聚糖、明胶为囊材,采用复乳化-交联法制备马钱子总生物碱微囊,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其制备工艺,并对微囊的载药量、包封率、产率、表征、粒径分布等质量评价指标进行考察,得出最佳工艺处方,壳聚糖质量浓度为1.5%,明胶质量浓度为11.0%,囊芯囊材质量比为1∶1,戊二醛22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6No.4February2019用量为2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