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钱子的毒理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中药马钱子的副作用与禁忌为马钱科植物马钱的种子。
其性苦,寒,有毒。
功效为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麻木瘫痪,重症肌无力等。
常用剂量内服:炮制后入丸、散,每次0.2~0.6g。
大剂量0.9g。
外用:适量,研末撒,浸水,醋磨、煎油涂敷或熬膏摊贴。
内服,如按其成分番鳖碱(士的宁)计算,一次量控制在6mg为宜。
内服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加至患者感觉肌肉有一过性轻微颤动为最佳有效量,此反应也表明不可再加量。
【药理及作用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马钱子有镇痛、抗炎、兴奋神经中枢、抗菌、抗真菌、镇咳、强心、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肿瘤、提高免疫等作用。
目前除传统的用途之外,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腰椎病、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重症肌无力、痛风、格林巴利综合症、中风后遗症、慢性支气管炎、带状疱疹、癌性疼痛、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手足癣等等。
小鼠醋酸的扭体法实验表明,马钱子碱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作用弱于哌替啶,但持续时间却比哌替啶长约四倍。
马钱子所含的士的宁对整个中枢神经系统都有兴奋作用。
首先兴奋脊髓的反射功能,其次兴奋延髓的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并能提高大脑皮质的感觉中枢功能。
二氧化硫或氮雾引咳法均证明,马钱子碱50mgkg 灌胃对小鼠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其作用强度超过可待因。
小鼠酚红排泄法证明,马钱子碱40mg/kg有明显的祛痰作用,强度与氯化铵无显著差别,平喘作用弱。
动物实验还发现,当用药时间延长,用量增加时,能加强家兔抗组胺作用。
不良反应)1.强直性僵直:马宁等应用马钱子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等,共36例,临床观察的体会是:马钱子导致的强直性僵直多为首剂作用或急性毒性作用。
《本草原始》:“番木鳖,木如木鳖子大,形圆而扁,有白毛,昧苦。
鸟中其毒,则麻木搐急而毙;狗中其毒,则苦痛断肠而毙。
有毒中草药之马钱子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 L. 或云南马钱Strychnos pierriana A. W. Hill 的成熟种子。
亦名番木鳖(《飞鸿集》)。
味苦,性寒,有大毒。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医家论药之马钱子“治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并含之咽汁,或磨水噙咽。
”(《本草纲目》)“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远胜于它药。
”(《医学衷中参西录》)马钱子的现代研究主要成分:马钱子主要成分为生物碱。
其中主要是番木鳖碱(Strychnine,即士的宁)、伪番木鳖碱(Pseudostrychnine)、马钱子碱(Brucine,即布鲁生)、伪马钱子碱(Pseudobrucine)、番木鳖次碱(Vomi- cine)、奴伐新碱(马钱子新碱,Novacine)、α-可鲁勃林(α-Colubrine)、β-可鲁勃林(β-Colubrine)、土屈新碱(Struxine)等。
尚含异番木鳖碱(Isostrychnine),番木鳖碱氮氧化物(Strychnine N-oxide),异番木鳖碱氮氧化物(Isostrychnine N-oxide),异马钱子碱(Iso-brucine),马钱子碱氮氧化物(Brucine N-oxide),4-羟基-3-甲氧基番木鳖碱(4-Hydroxy -3-methoxystrychnine),4-羟基-番木鳖碱(4-Hydroxy-strychnine),异马钱子碱氮氧化物(Isobrucine N-oxide),2-羟基-3-甲氧基番木鳖碱(2-Hydroxy-3-methoxystrychnine),15-羟基番木鳖碱(15-Hydroxystrychnine),原番木鳖碱(Protostrychnine)等。
此外,还含有番木鳖甙(Loganin或Loganoside),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等。
马钱子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马钱子为马钱子科植物马钱(Strychnonsnuxvo ical),云南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
是祛风湿药,味苦性寒,有大毒,归肝脾经。
有通络,强筋,散结,止痛,解毒之功效。
主治风湿痹痛,肌肤麻木,牙痛,疠风,顽癣,恶性肿瘤。
现临床上对截瘫,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病。
对症方中加用马钱子可提高疗效。
本品有大毒,不可多服久服。
1 药理研究进展1.1 镇痛作用:小鼠醋酸的扭体法实验表明,马钱子碱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作用弱于哌替啶,但持续时间却比哌替啶长约四倍。
小鼠热板法实验亦表明马钱子碱在一定剂量时限内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士的宁镇痛作用不明显[1]。
1.2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马钱子所含的士的宁对整个中枢神经系统都有兴奋作用。
首先兴奋脊髓的反射功能,其次兴奋延髓的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并能提高大脑皮质的感觉中枢功能。
1.2.1 对脊髓的作用:脊髓对士的宁有高度的敏感性,给蛙皮T1注射0.02%硝酸士的宁溶液0.5 ml可使反射兴奋提高,轻轻触动皮肤表面就能引起动物震颤。
给截除大脑的猫静脉注射0.01%硝酸士的宁0.2 mg/kg,亦见反射性增高。
治疗剂量的士的宁使神经冲动在脊髓中传导易化,并能提高脊髓反射时间,增高反射强度,且有破坏脊髓中枢的交互抑制过程,但中毒剂量的士的宁能破坏此交互抑制过程,出现强直性惊厥。
1.2.2 对延髓的作用:给箭毒麻痹的犬静脉注射2 mg/kg的硝酸士的宁,血压立刻升高,并长时间持续在高度水平。
但如破坏动物的延髓,血压随即下降,增大士的宁的剂量,血压也不再上升,说明士的宁能提高血管运动中枢的兴奋性。
士的宁还具有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出现心动徐缓,也可使呼吸中枢兴奋性提高,使呼吸加快,同时还兴奋咳嗽中枢。
1.2.3 大脑皮质的作用:小剂量的士的宁能加强皮质的兴奋过程,促使处于抑制状态的病人苏醒。
还能提高味觉、触觉、听觉和视觉等感觉器官的功能。
中药趣谈:“大毒”之马钱子马钱子鸟中其毒,则麻木搐急而毙;狗中其毒,则苦痛断肠而毙。
若误服之,令人四肢拘挛。
——清·李中立张大夫按:前几天公众号发了一则医案,讲了王幸福老师突发胸痹,用中成药一次治愈的经过,其中提到服用马钱子胶囊,不少网友看了文章后,向张大夫咨询马钱子的用途用法;故张大夫转载了此文,有助于大家更深入的了解马钱子的药性及毒性;马钱子临床主要用于三个方面的病症:一是胃下垂;二是肌无力;三是痹症疼痛;王幸福老师突发胸痹的医案中,老师服用马钱子主要是起止痛作用。
特别要提醒的是:马钱子有效量与中毒量太接近,非专业人士切不可轻易试药。
番木鳖与木鳖子马钱子亦称番木鳖,人药很晚,直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始有记载,但后人常把马钱子与木鳖子混为一谈,例如,《万国药方》中就认为“木鳖子又名马钱子,马钱子即木鳖子”。
对此,陈仁山在《药物生产辨》中曾给予批驳:“木鳖子有壳像鳖,故名木鳖,马钱子无壳,外皮有毛,此毛服之能毙命,分明两种药,何以混而一之,此《万国药方》之错误也。
”时至今日,把马钱子与木鳖子误认为是一物的,仍大有人在,究其缘由,因两者形状相似,且均有“木鳖”之名。
马钱子,由于它很像古代挂在马脖子上的连钱,故名。
又称马前子,属马钱科植物,由于其果实味极苦,故又有“苦实”之称,分布在印度、越南、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东南亚热带地区,夏开黄花,七八月结实。
而木鳖子属葫芦科植物,早在宋代即收载入药,我国华东、华南等省份均有生产或栽培,主产地在广西、四川、湖北,因其核似鳖而得名。
由于马钱子与木鳖子均是“生青熟赤”,马钱子的果实小于木鳖而色白,形圆而扁,故亦称木鳖,为了区别起见,古人就在木鳖前加了一个“番”字。
李时珍说马钱子产于西番回回国,称为“番木鳖”。
在历代本草著述中,如《本草纲目》《本草经疏》等,认为两者均“无毒”,连1934年出版的《中国药学大辞典》中,还称番木鳖“苦寒无毒”,称木鳖子“甘温无毒”,实则两者均为毒品。
马钱子是毒药吗马钱子有哪些功效及作用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虞美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的作者唐后主李煜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传说赵光义看上了小周后,便毒杀了李煜,毒酒便是用马钱子泡制而成,马钱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甚至很多中成药中都含有马钱子,马钱子有毒能杀人?这是真的吗?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话题便是马钱子是毒药吗?马钱子的功效及作用,马钱子的炮制方法。
马钱子是毒药吗生马钱子是属于28种毒性药材之一。
哪28种药物有毒: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线、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红娘虫、青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闹阳花、生天仙子、雪山一支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马钱子是有大毒的,经过炮制后可以降低毒性,也就是意味着不是消除毒性,而是降低,还是保留一定毒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马钱子的用量是0.3至0.6克。
马钱子内服必须严格炮制,不能生用或者多服久服,即便外用,也不宜大面积或者长期涂敷。
马钱子有毒主要含有士的宁。
马钱子中毒的原因一般马钱子中毒的原因:误服或者过量服,也有服用了炮制不当的马钱子。
服用含马钱子的中成药不需要惊慌,中药讲究以毒攻毒,含量也很低的,但也需谨慎,一定要按说明书服用,切不可自作主张多服,也不宜久服。
马钱子中毒一般痉挛甚至角弓反张。
可用苯巴比妥解救,也可以用肉桂煎汤或者甘草煎汤饮服。
马钱子的功效及作用活血通络马钱子有舒筋活血,散寒通络的功效。
对于跌打损伤,痈疽肿痛有很好的疗效。
除风祛湿马钱子还有除风湿,祛风寒的功效,对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有很好的作用。
消炎抗菌马钱子也有抗炎作用,适用于非特异性炎症痈疽肿痛有一定的疗效。
止痛马钱子是中药止痛最管用的药物之一,特别是风湿骨痛,肌肉损伤疼痛有特效。
大毒治大病,马钱子有大用!大毒治大病,马钱子有大用!马钱子,又名苦实、番木鳖、马前子。
2005版《药典》载:为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L的干燥成熟种子。
苦,温;有大毒。
归肝、脾经。
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之功。
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
用量0.3--0.6g,炮制后入丸散用。
不宜生用,不宜多服久服;孕妇禁用。
最早记载马钱子的是一个故事,南唐后主李煜死于宋太宗赵光义赐的“牵肌药”制的毒酒,据考证,牵肌药就是用马钱子制成。
最早收集马钱子的医书是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载:“因状似马之连钱故名马钱。
气味,苦,寒,无毒(1995版之前的《药典》性味均是苦,寒)。
主治:伤寒热病、咽喉肿痛、消痞块。
并含之咽汁,或磨水噙咽。
彼人言治一百二十种病,每证各有汤引,或去以豆腐制过用之良。
或云能毒狗至死。
”近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肢体痿废方中的《振颓丸》中载:“马钱子其毒甚烈,而其毛与皮尤毒。
然制之有法,则有毒者可至无毒。
而其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实远胜于他药也。
”清·王洪绪在《外科全生集》中称:“马钱子能搜筋骨入骱之风湿,祛皮里膜外凝结之痰毒。
”马钱子临床应用近千年不衰,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近年来,随着对马钱子作用认识的加深,应用也越来越广,用于诸多系统的各种疾病,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现将近年来国内对马钱子的研究作一些归纳。
1.炮制砂烫取河砂置锅内,用武火炒热后,加入净马钱子,不断翻动,烫至表面鼓起,酥脆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筛出辅料,放凉。
烘烤:取净马钱子,放入已恒温为240℃的烘箱内烘烤5分钟后取出。
油炸:取花生油置铁锅内加热,至沸腾时(220℃-240℃)倾入马钱子,用文火炸至马钱子变棕褐色捞起,沥去油。
醋炙:取净马钱子,用醋拌均匀润湿,待醋被吸尽后炒干,取出放凉。
醋泡:取净马钱子,水浸2天,润半天切成1.5mm厚的薄片,用5%醋酸浸泡5天,漂3天后捞起,晾干。
马钱子毒性及制剂技术减毒增效方法研究探讨摘要:马钱子作为临床常用的一种中药,在风湿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痛以及麻木瘫痪等疾病中应用相对较为广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因为马钱子比较容易产生中毒反应,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有许多限制,因此对其进行减毒增效实验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针对马钱子的毒性、药理作用和通过制剂技术减毒增效的方法进行综述,为往后研究提供针对性的相关依据。
关键词:马钱子;制剂技术减毒增效;药理作用;毒性马钱子主要分布于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别名又称士的宁树、番木鳖、苦实把豆儿等。
马钱子在中医理论中最早记载于《本草纲目·卷十八》,后来被《中国药典》收载。
性味苦,温;有大毒。
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于兴奋健胃,消肿毒以及凉血。
主治食欲不振,四肢麻木,咽喉肿痛,瘫痪,痈疮肿毒,痞块等等。
因大毒,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比较接近,安全范围相对来说较小,因此许多医生在临床治疗中避之不用,大大影响了其临床应用率[1]。
1 马钱子的化学成分研究证明马钱子生物碱种类含量丰富,其主要成分为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其中士的宁为马钱子的主要成分,占其总生物碱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除此之外,还含有一部分马钱子碱氮氧化物、16-羟基-α-可鲁勃宁、伪马钱子碱、异马钱子碱、异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等等。
非生物碱类主要成分为β-卡波林类、甾体以及萜类等等,除此之外还含有部分蛋白质以及脂肪油等。
2 马钱子药理作用2.1 镇痛作用马钱子碱可以通过对患者脑部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和脑啡肽的含量进行提高来达到相应的镇痛效果,通过中枢以及外周这2个途径进行实现。
马钱子碱单用的话,和吗啡一样,容易产生一定的镇痛耐受性。
有研究资料指出,将此二者联合使用可以大大推迟其镇痛耐受性时间[3]。
2.2 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理作用士的宁是马钱子的一种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对中枢神经系统能够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脊髓反射作为其刺激过程的开始。
治疗合理剂量下的士的宁可以缩短神经冲动的反射时间,提高其反射强度,刺激呼吸中枢的兴奋感,同时能够增强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小剂量的士的宁还可以提高皮质兴奋过程以及听觉、嗅觉、味觉等感官功能。
中药中毒与解救:马钱子,芦荟,人参,杏仁,全蝎,蜈蚣【别名】番木鳖:乌鸦眼、苦实、马前、牛银等。
【功效】通络止痛,消肿散结。
【不良反应机制】马钱子中主要含番木鳖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两者均有大毒。
超量易中毒。
中毒后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
番木鳖碱能阻止胆碱酯酶对乙酰胆碱的破坏,其兴奋作用可能是大量保存组织内的乙酰胆碱所致。
中毒量的番木鳖碱能使大脑皮层发生超限抑制,引起脊髓反射性兴奋的显著亢进和特殊的强直性痉挛,常因呼吸肌强直性收缩而窒息死亡。
【不良反应】主要为毒性反应,临床表现为:头昏、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全身瘙痒、疼痛、灼热、腹痛、烦躁不安、心搏缓慢、血压上升、呼吸增强、嚼肌及颈部肌肉抽筋感、咽下困难、呼吸加快、瞳孔缩小、全身发紧,然后伸肌与屈肌同时作极度收缩,继而出现士的宁的典型症状,从阵挛性到强直性呈角弓反张姿势,惊厥症状可有10多分钟到数小时,持续可过几秒到数分钟,任何刺激都可使惊厥再次发作,惊厥后肌肉松弛。
严重中毒时延髓发生麻痹,心肌及呼吸肌均被抑制,可因呼吸麻痹、窒息或心力衰竭或心室纤颤而死亡。
【治疗与解救】(1)立即将病人安置在黑暗安静的环境中,避免外界刺激引起反射性惊厥发作。
尽快用中枢抑制药以制止惊厥,如苯巴比妥钠0.1~0.3g或安定10~20mg,静注,或用10%水合氯醛30ml灌肠,呼吸抑制时暂停注射。
(2)惊厥控制后,用1:2000高锰酸钾液洗胃,洗胃后灌人20%药用炭混悬液30ml或通用解毒剂15~20g或适量蛋清。
(3)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等或放血后再输血,促进有毒物质排出。
(4)中药疗法:1)甘草120g,煎汤即服,每4小时1次,连服4剂。
2)轻度痉挛时,用肉桂9g煎汤,内服。
3)惊厥时,用蜈蚣3条,全虫6g,研末,一次冲服。
或用僵蚕9g,天麻12g,全虫9g,钩藤9g,天南星9g,甘草12g,水煎2次,合在一起。
每6小时1次,2次服完。
或用蜈蚣3条,全虫6g,甘草12g,用上法服用。
马钱子治疗类风湿,毒性竟是这么大
文章导读
马钱子,是马钱科植物马钱子和云南马钱子的种子,主要用于风湿顽痹,麻
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
需注意的是其毒性甚大,内服不可久服,孕妇禁服。
一、主要功效
马钱子,是马钱科植物马钱子和云南马钱子的种子,主要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
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
1、功效:散结消肿,通络止痛
2、性味:苦、寒、有大毒,归肝、脾经
3、用法:内服多制,入丸散,日服0.3-0.6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4、注意:内服不可久服,孕妇禁服,过量中毒可引起肢体颤动、惊厥、呼吸困难,甚
至昏迷。
马钱子有剧毒,但治病疗效肯定。
临床应用时马钱子必须炮制规范,剂量一定精确。
以
马钱子能通经络、止疼痛之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风湿疼痛、经络拘挛之症,常与羌活、
川乌、乳香、没药等药物配合;在伤科、外科方面,取马钱子消结肿、止疼痛作用,治疗跌扑损伤、骨折等瘀滞肿痛之症,可与自然铜、骨碎补、乳香、没药等同用。
《医学衷中参
西录》中说马钱子“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功远胜于它药”。
马钱子临床应用近千年不衰,
说明它具有显著的效果,可谓是“毒药猛剂善起沉疴”。
但同时由于它是一味“毒药”,也限
制了其临床应用。
中毒症状:最初出现头痛、头晕、烦燥、呼吸增强、肌肉抽筋感,咽
下困难,呼吸加重,瞳孔缩小、胸部胀闷、呼吸不畅,全身发紧,然后伸肌与屈肌同时作
极度收缩、对听、视、味、感觉等过度敏感,继而发生典型的土的宁惊厥症状,最后呼吸
肌强直窒息而死。
2018年第33卷第2期Vol. 33 No. 2 2018河北中医药学报JOURNAL OF HEBEI TCM AND PHARMACOLOGY• 59 •马钱子中毒机制及与配伍甘草减毒作用的研究进展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吕邵娃马文保肖洪彬李国玉孙爽郭玉岩(哈尔滨150040)提要马钱子是传统的通络止痛中药,对风湿痹痛、麻木瘫痪等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然而由于其毒性较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多项研究表明,马钱子与甘草配伍其毒性大大降低。
从马钱子的毒性反应、毒理学 特征、影响毒性因素3个方面分别介绍了马钱子的中毒机制,并总结甘草配伍马钱子减毒作用,以期为马钱子的 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钱子;甘草;配伍减毒;毒性;作用机制;影响毒性因素;毒理特征;减毒增效中图分类号:R284.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 -5615(2018)02 -0059 -06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子Sfryc/mcs-c o m i c 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又名番木鳖、马前、苦实等,载于《本草纲目》,其味苦、性温,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之功效;临床常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等症的治疗,[1]其作用较为明显,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然而其毒性较大,治疗窗较窄,[2]应用不慎极易中毒甚至死亡。
所以,诸多研究工作者一直都在致力于马钱子的减毒研究。
中药配伍减毒增效是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之一,毒性药物配伍佐药以相佐制,可实现减毒增效的目的。
马钱子与甘草配伍减毒这一事实也已被充分证实,古籍记载:“生马钱子加甘草浸泡”使用、“服马钱子量大时,饮甘草水解之”“马钱子内服方剂与甘草配伍”或“甘草炙马钱子”等等,足见甘草能减缓马钱子的毒性;然而关于甘草解马钱子之毒的机制却各家说法各异。
为此,笔者对马钱子的毒性及其与甘草配伍减毒的机制研究综述如下,以期为马钱子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1马钱子毒性研究马钱子主要含生物碱类、苷类、酸类、醇类等化学成分,其中含生物碱含量约1.5%〜5%,[3]生物碱类成分又以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为主,其中士的*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N o.81703724、81373929;黑龙江省自 科基金项目:N o.H2016060;黑龙江省教育厅创新人才支持计 划项目:N o.051591;黑龙江中医药管理局项目:ZHY12-Z073通讯作者:郭玉岩,女,博士,副教授。
马钱子的临床中毒情况与研究作者:齐洁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5年第06期【摘要】本文对临床中出现的马钱子致人死亡或严重中毒的情况进行了汇总,并对马钱子的来源、功效、毒理机制、毒性反应、中毒的预防和解救进行了简述。
以期能够引起医师和患者对于马钱子这一药物的重视,提高对其毒性的认识,避免再次出现威胁生命健康安全的情况。
【关键词】马钱子;中毒;预防;临床马钱子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收载于《中国药典》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但如不慎过量使用或使用方法不当,容易造成马钱子中毒,临床上曾多次出现中毒事件,其毒性是不容忽视的。
1 马钱子的功效与用法用量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的规定,马钱子功能主治: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
用量0.3-0.6g,炮制后入丸散用。
不宜生用、多服久服;孕妇禁用。
2 临床中毒报告(1)樊蔚虹等报道:马钱子中有毒成分为番木鳖碱,马钱子生药7粒即可致死亡,简单换算可知,马钱子每粒重约1.3-2.7g,7粒共约9.1-18.9g。
(2)曾有医生给两名同时患者开具3副中药,每副中药处方各含有马钱子5克,当晚服用1剂后,无明显不良反应,次日清晨分别空腹服入后,出现不良反应,就诊抢救后无效,两人分别于当晚死亡。
(3)吴贤仁报道:生药马钱子30g,生炒去皮毛水浸泡1天和乌豆煮水服用,20min后出现中毒状况,后患者还突然全身紫绀,抽搐样呼吸,全身抽搐强直状态,神志不清,口吐白沫,血压0的状况。
(4)陈宝和报道:患者于1年前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3个月前开始用民间偏方治疗:马钱子0.4g,水煎服,一日1次;治疗1个月后病情未见好转,自行将马钱子量增至0.8g,水煎服,一日1次;服用3天后出现双下肢肌肉抽动,尤以双大腿及臀部较剧,伴疼痛,即停用;但双上肢及胸壁肌肉仍开始不自主抽动,发作频繁。
马钱子中毒的解救方法马钱子别称番木鳖、乌鸦眼等,为马钱科植物马钱或云南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的功效,主治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类风湿性关节痛等症,但其性大毒,不当使用易引起中毒,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马钱子中毒的解救方法吧!马钱子的中毒机制马钱子中主要含番木鳖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两者均有大毒,主要是神经系统毒性。
番木鳖碱阻止胆碱酯酶对乙酰胆碱的破坏,乙酰胆碱潴留于组织内,致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兴奋。
中毒量的番木鳖碱能使大脑皮层发生超限抑制,引起脊髓反射性兴奋的显著亢进和特殊的强直性痉挛,常因呼吸肌强直性收缩而窒息死亡。
马钱子碱极大剂量时可阻断神经肌肉传导呈现箭毒样作用。
马钱子的中毒症状马钱子的临床早期中毒症状体征有头昏、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全身瘙痒、疼痛、灼热、腹痛、烦躁不安、心搏缓慢、血压上升、呼吸增强、嚼肌及颈部肌肉抽筋感、咽下困难、呼吸加快、瞳孔缩小、全身发紧等,随之可出现伸肌与屈肌同时作极度收缩(须与破伤风鉴别),继而出现士的宁中毒的典型症状,从阵挛性到强直性呈角弓反张姿势,惊厥症状可有10多分钟到数小时,持续可过几秒到数分钟,任何刺激都可使惊厥再次发作,惊厥后肌肉松弛。
严重中毒者可发生延髓麻痹,因呼吸麻痹、窒息或心力衰竭或心室纤颤而死亡。
马钱子中毒的解救1、避免刺激:静卧暗室,避免音光刺激。
2、保护气道,控制惊厥:立即用地西泮、苯巴比妥、苯妥因钠等药静脉注射控制惊厥,或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
3、减少毒物吸收,加速毒物排除:待控制好惊厥、保护好气道后,经口摄入中毒者,有指征者可插入胃管洗胃,洗胃后可灌入活性炭。
4、肌肉松弛:痉挛难以控制者,可在气管插管、人工通气的基础上,应用肌肉松弛剂。
5、对症及支持治疗:如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保持充足的尿量,保护肾功能。
马钱子中毒的预防1、严格控制剂量:服用马钱子制剂时,1次服用士的宁含量应控制在6mg左右,这是避免中毒的关键。
马钱子虽“有毒”却可治病《本文来自于中医智库APP,了解更多类似马钱子的中药用药方剂,请下载中医智库app查阅》导语:《本草纲目》谓马钱子“有毒”,马钱子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良药,像马钱子、附子、乌头等很多毒性比较大药物,要想取得疗效,对于某些疾病或者特定体质的人可能需要接近中毒剂量,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面这则医案,过程很惊险,但疗效显著,相信对大家有所启发。
众所周知,马钱子的确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良药,马钱子有清热散结、通络止痛之功,可以治疗风湿、类风湿、麻木瘫痪、跌打损伤和各种痛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肌无力以及恶性肿瘤等疾病。
外用还可以治疗痔疮、痈疽等疾病。
用量小,价格便宜。
很多医生都喜欢应用它来治疗上述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但我们不应该注重它的疗效而忘却它严重的副作用。
马钱子和乌头等毒性药物一样,只用药典教科书规范的剂量,有时很难取得良效。
但一旦加大剂量,效果有了,毒副作用也就显著增加,致死人命的报道屡见不鲜。
而且一旦出了医疗事故,更是遗憾终生。
笔者曾在临床中使用马钱子,虽然过程很惊险,但疗效显著,结果皆大欢喜,但作为医生还是很紧张的,这引起笔者的思考。
现介绍如下:患者男,50岁,患者全身筋骨痛,手足麻木,行动不便一年余,人非常痛苦,舌质瘀暗,苔薄白根腻脉濡。
诊断不明,中医属痹症(风湿热夹瘀)范畴。
患者中药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自制丸剂:制马钱子、全蝎、蜈蚣、蕲蛇、木瓜等量研粉,制成丸,一般每次1丸(含马钱子粉0.5克),每日两次。
不知是自己交代不清,还是患者不听医嘱,他自行每次2丸,每日3次,连服3天,夜晚七点患者发生强直性痉挛,送医院抢救,采用镇静解痉等对症治疗后好转。
第二天患者全身筋骨不痛,手足麻木明显好转。
行动自如。
随访10多年,患者身体健康,这个症状再也没发生过。
《本草纲目》谓马钱子“有毒”,《本草原始》有“令人四肢拘挛”记载,现代药理研究马钱子主要成分为士的宁,过量中毒可出现强直性痉挛,所以前人说:大毒治病,衰其大半而已。
马钱子药物中毒救治方法及要点
马钱子属麦角科植物,为真菌麦角菌寄生在本科植物黑麦等子房中所形成的菌核。
性辛、味微苦、有毒。
有被提出的有六味异旋体的生物碱。
其中以麦角新碱、麦角胺及麦角毒碱为有效成分。
【药理和毒理】
本品成熟种子含生物碱1.5%~5%,其中主要是番木鳖碱,占总碱的35%〜50%。
有毒成分为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
口服后吸收入血,迅速由循环进入组织,约20%由尿排出,其余在体内主要经肝脏微粒体中酶所破坏。
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首先是兴奋脊髓的反射功能,其次为兴奋延髓中的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并提高大脑皮质感觉中枢的功能。
番木鳖碱中毒产生的惊厥,具有中枢性、脊髓性、反射性及泛化性的特征。
【中毒症状】
中毒潜伏期30min至3h。
中毒量为2〜5g。
中毒症状为中毒早期有全身不安、躁动焦急、呼吸快;肌肉抽搐至痉挛强直,先出现面部颈部肌肉抽搐、吞咽困难,继之全身肌肉抽搐,出现强直性惊厥。
【治疗要点】
1口服或注射镇静药物如水合氯醛、地西泮等。
2.缓慢静脉注射硫酸镁2%注射液,可以缓解肌肉痉挛。
3.惊厥严重时,可用中药治疗:娱蚣2条(全虫6g),研成粉末1次冲服。
或用姜虫9g,全虫9g,天麻12g,甘草12g,合在一起水煎分2次服完。
马钱子的毒理研究
摘要:本文对马钱子的药理毒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药效与毒性关系做出分析。
关键字:马钱子 毒理作用 药效与毒性关系
一、毒理作用
1.1.神经毒性 对神经系统毒理实验可见马钱子主要成分士的宁、马钱子碱、士的宁氮氧化
物和马钱子碱氮氧化物均可穿透血脑屏障,对中枢产生作用(4)。尤其对脑干和脊髓的后角细
胞兴奋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增强脊髓的运动性反射,表现为骨骼肌紧张度增强;其次是兴奋
延髓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并可提高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的机能,严重中毒时延髓发生麻
痹,心肌、呼吸肌均被抑制,故患者可死于呼吸麻痹、窒息或心力衰竭,有时因心室颤动而
死亡。
1.2.肾毒性 马钱子还表现一定的肾毒性,首先马钱子通过兴奋延髓血管运动中枢,使血
管平滑肌张力增高,小动脉收缩,血压上升,肾小管上皮可因缺血缺氧而坏死;其次马钱子
也可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4)。马钱子中毒致死者尸检可
见肾近曲小管上皮肿胀及脂肪变,远曲小管上皮灶性坏死及管腔内管型形成闭(4)。
1.3.大剂量马钱子中毒致室性心动过速,现患者心肌酶升高并发生快速心律失常,表明马钱子
对心肌有损伤作用(5)。
1.4.有实验证明长期使用马钱子高中剂量对肝指数,高剂量对脾指数均有影响,导致肝脾指
数的降低(4)。
二、中毒剂量
马钱子碱所表现出的以上毒理作用与它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是密切相关的(6)。
成人服用士的宁碱5~10 mg即中毒,口服30 mg或皮下注射5 mg以上即可致死(8),30 mg可导
致死亡;有报道小鼠灌服士的宁、马钱子碱、马钱子仁的LD50别为3.27 mg/kg、233 mg
/kg和234.5 mg/kg;小鼠腹腔注射上述药物的LD50分别为1.53 mg/kg、69.77 mg/
kg和76 mg/kg(5)。
三、药效与毒性的关系
一般来说,马钱子主要成分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即是有效成分也是有毒成分。马钱子剧
毒, 用时应注意:①从小剂量开始, 0. 3~016g 炮制后入丸散, 士的宁含量控制在6mg 左右,
实际应用中应该因人而异, 增加药量中如有一过性肌肉僵凝感及肌肉微颤动者, 不能再增加;
②血压过高或肌张力过高者不宜用;剂量一定要精确, 生熟要分明(11)。
《全国中草药汇编》指出马钱子用量为0.3—0.99,炮制后用,强调“如服过量要中
毒较大剂量的使用对于某些顽疾沉病,如脊髓型颈椎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剂量太小疗效不
彰,需用较大剂量,一般有用制马钱子胶囊,每天服含制马钱子量0.6—0.99,分3次口
服,坚持日服量不过克,只给住院患者用,采取每天给药,密切注意服药后反应。
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颈椎病、视网膜病变、脑卒中和痴呆等疾病,
这类疾病的患者往往需要长期多疗程服药,而药典规定马钱子不能多服久服,但最大的服用
剂量和最长服用时间并未准确限定。如果患者短期大剂量用药,比如一些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需要短期大剂量冲击疗程镇痛,存在最大安全剂量的确定问题;如果患者需要长期小剂量用
药,又存在药物蓄积性的问题,连续服药最多不能超过多少天才能保证患者安全,停药时间
不得低于多少天才能排除药物蓄积产生的毒性,即安全疗程的确定。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借
助药代动力学等现代技术手段的介入(5)。
参考文献
1房丹1,刘维2,刘晓亚2,张宏博1,马钱子药理学研究进展,辽宁中医杂志,2007年
第34卷第7期
2何泽民,科学应用马钱子,全国第二届中药药效提高与有效成分分析研讨会,
3杨晶,梁雯,刘佳,华洪辉,中药马钱子药理作用综述,黑龙江医药,Journal VoL 23 No.5
2010
4.王琦玮,刘良,黄光照,马钱子的毒理学研究进展,法医学杂志2004年8 月第20卷第 3
期
5.过振华,马红梅,张伯礼,马钱子药理毒理研究回顾及安全性研究展望,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8年6月第6卷第6期J
6.徐金华, 陈军, 蔡宝昌,马钱子碱的研究进展,中国新药杂志2009年第18卷第3期
7.黄喜茹, 曹冬,马钱子研究进展.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
8.马密霞1,胡文祥2,刘接卿2,王华燕2,马钱子属植物的药理毒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年第27卷第12期
9.邢跃文,马钱子炮制与毒性关系的研究,中 国 民 间 疗 法 2005 年2 月第13 卷第2 期
10.焦杨,马钱子的研究进展,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22卷第8期.
11. 殷 武,马钱子临床与药理研究进展,江苏中医2000 年第21 卷第7 期
12.温晓丽,曾浩涛,钟建华,马钱子中毒及中毒解救与预防研究进展,中国医药指南,2011
年11月第9卷第33 期
13.林昌松,邓建,马钱子的炮制、毒理和防治中毒的研究进展,河南中医,2008年4月第
28卷第4期
14.刘娟,余翔,马钱子的炮制和毒理研究进展,现代医药,2006年11月第六卷第11期
15.朱龙涛,龚千峰,易炳学,任剑风,余香,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6月第24卷第
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