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互动型机顶盒入网测试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425.94 KB
- 文档页数:53
附件宁夏广电高清互动机顶盒技术规范书二O一O年六月目录1概述 (1)1.1规范书的目的 (1)1.2规范书说明 (1)1.3规范书引用的标准 (2)2总体要求 (4)2.1通用要求 (4)2.2外观和结构要求 (5)2.3遥控器性能要求 (5)3硬件配置要求 (5)3.1基本硬件配置要求 (6)3.2性能参数要求 (7)3.2.1射频输入接口 (7)3.2.2射频环通输出接口(低损耗无源环出) (7)3.2.3视频输出接口 (7)3.2.4HDMI1.3接口要求 (8)3.2.5Y、PB、PR输出接口要求 (8)3.2.6音频输出接口 (8)3.2.7杜比数字音频功能和接口规范 (9)3.2.8网口要求 (9)3.2.9USB接口要求 (10)3.2.10电源 (10)3.2.11RS-232串行数据接口 (10)3.2.12交互通道技术要求 (10)3.2.13智能卡插槽要求 (10)3.2.14视频解码要求 (10)3.2.15音频解码要求 (11)3.2.16内置CABLE MODEM要求 (11)3.2.17显示要求 (11)3.2.18EPG界面图形设计要求 (12)3.2.19字库要求 (12)3.2.20其他要求 (12)4基本功能要求 (12)4.1数字电视广播 (13)4.2互动电视 (13)4.3集成CAS (13)4.4交互数据广播 (14)4.5中间件 (14)4.6图片界面广告下载 (14)4.7支持双向网络 (14)4.8支持IPTV业务 (15)4.9支持PVR及其扩展应用 (15)4.10移动硬盘多媒体业务 (15)4.11支持JVM的应用 (16)4.12O SD及操作界面 (16)4.13软件更新(LOADER)功能 (16)4.14机顶盒开机时间要求 (16)4.15节目搜索 (16)4.16节目管理 (17)4.17遥控功能 (17)4.18声道设置 (17)4.19音量调整功能 (17)4.20文字图片透明/半透明处理 (17)4.21状态报告功能 (17)4.22参数设置功能 (17)4.23节目属性标识 (17)4.24P AL/NTSC自动识别 (18)4.25屏幕保护 (18)4.26出厂默认设置 (18)4.27断电、待机特性 (18)4.28支持动态更新功能 (18)4.29支持节目分类显示功能 (18)4.30射频旁路功能 (18)4.31处理强制性表格定义 (19)4.32机顶盒可实现的其他功能 (19)5系统集成要求 (19)6标志、包装、运输、储存、使用说明 (19)6.1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19)6.1.1标志 (19)6.1.2包装 (20)6.1.3运输 (20)6.1.4储存 (20)6.2使用说明 (21)6.3序列号使用说明 (21)1 概述1.1 规范书的目的本规范书做为宁夏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招标采购高清互动机顶盒的技术要求。
1第一部分技术需求1.1采购需求说明本次采购双向机顶盒115万台,入围8家。
其中双向机顶盒应能提供三款机顶盒,分别是高清双向机顶盒(RJ45网口)35万台、高清双向机顶盒(内置CM)20万台、标清双向机顶盒(RJ45网口)60万台等。
以下分别提出对各设备需要具备的基本功能及性能的要求。
高清双向机顶盒(网口)技术要求1.1.1关键性通用要求1)通过(取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证书(正本)、入网测试认证。
2)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3C认证)。
3)*所有供货的机顶盒必须集成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广电”)认证选定的中间件最新版本。
能够通过LOADER进行升级置换为其它厂家中间件。
4)*通过广东广电选定的CA厂家相关认证。
5)*符合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颁布的LOADER规范。
6)*通过广东广电的电气性能测试。
7)*符合广东广电制定的遥控器技术规范。
8)通过稳定性试验,并出示具资质证明的稳定性试验报告书。
9)通过环境试验,并出示具资质证明的环境试验报告书。
10)支持(杜比数字DD或杜比数字DD+)BY PASS功能。
11)机顶盒生产厂家需提供主要元器件的明细清单。
12)提供已集成的中间件厂家及CA厂家清单(不局限投标机型)。
13)标书中未说明部分应遵照广东广电颁布的最新版机顶盒技术规范。
1.1.2配置要求具体配置要求如表。
高清双向机顶盒配置表1.1.3功能要求见下表。
1.1.4指标要求1.1.4.1参数验证技术要求见下表。
1.1.4.2射频输入接口射频输入接口的指标要求见下表。
射频输入接口指标1.1.4.3射频环通输出接口(可选)射频环通输出接口的指标要求见下表。
1.1.4.4复合视频输出接口复合视频输出接口的指标要求见下表。
复合视频输出接口1.1.4.5视频分量输出接口高清视频分量输出接口的指标要求见下表。
1.1.4.6HDMI输出(高清)HDMI视音频输出接口符合HDMI Specification Version 1.3a要求,通过专业机构认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技术要求GD/J 12-2007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用户接收解码器(机顶盒)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暂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发布目次前言1.范围 (1)2.引用标准和文件 (1)3.缩略语 (1)4.技术要求 (2)5. 测量方法 (10)6.附录A (22)7.参考文献 (26)8.修订说明 (27)前言为了适应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的需要,根据广电总局关于有线数字电视全面推进的精神以及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用户接收解码器(机顶盒)的技术发展趋势和需求,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委托,组织修订工作组对2000年3月31日通过专家审定的行业技术要求《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用户终端接收机入网技术条件第一部分:透明传输电性能参数》(暂行)进行了修订,形成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用户接收解码器(机顶盒)的基本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本技术要求的修订主要参考了GB13837-2003《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8898-200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3174-1995《PAL-D制电视广播技术规范》、GB/T11318.1-199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第1部分:通用规范》、GB13000.1《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第1部分:体系结构与基本多文种平面》、GB/T17975.1-2000《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GB/T17975.2-2000《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第2部分:视频》、GB/T17975.3-2002《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第3部分:音频》、GB/T17191.3-1997《信息技术具有1.5Mbit/s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编码第3部分:音频》、GB/T 17953-2000《4 : 2 : 2数字分量图像信号的接口》、GB/T 14960-1994 《电视广播接收机用红外遥控发射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170-2001《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GY/T134-1998《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Y/Z174-2001《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GY/Z175-2001《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规范》、GY/T192-2003《数字音频设备的满度电平》、GY/T201-2003《数字电视系统中的数据广播规范》、GY/Z203-2004《数字电视广播电子节目指南规范》、《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和遥控器功能实施指导意见》(暂行)、《有线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应用指南》(暂行)、《有线数字电视电子节目指南指导性意见》(暂行)、《有线数字电视中间件指导性意见》(暂行)。
GD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技术文件GD/J 092—2020高清晰度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digital cable televisionset top box of high definition2020-08-31发布2020-08-31实施GD/J 092—2020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缩略语 (1)4 技术要求 (1)4.1 外观结构要求 (2)4.2 功能要求 (2)4.3 图像格式 (2)4.4 一般参数要求 (3)4.5 输入信号与解调性能要求 (3)4.6 邻频道抑制特性 (4)4.7 视频输出要求 (5)4.8 音频输出要求 (5)4.9 视音频同步要求 (5)4.10 使用环境和安全性 (5)5 测量方法 (6)5.1 系统工作参数断电记忆功能 (6)5.2 多语言伴音接收 (6)5.3 软件升级 (7)5.4 音频记忆 (7)5.5 EPG显示的内容、EPG内容的显示方式、EPG的更新 (7)5.6 射频输入反射损耗 (8)5.7 最大、最小接收信号电平 (8)5.8 C/N门限 (8)5.9 频率捕捉范围 (9)5.10 支持符号率范围 (9)5.11 抗微反射能力 (10)5.12 I、Q幅度不平衡解调能力 (10)5.13 I、Q相位差解调能力 (11)5.14 节目转换时间 (11)5.15 抗脉冲干扰的能力 (12)5.16 抗同频单频干扰抑制比 (12)5.17 邻频道抑制特性 (13)5.18 视频输出 (13)5.19 音频输出电平 (15)5.20 音频失真度 (16)GD/J 092—20205.21 音频幅频特性 (16)5.22 音频信噪比 (16)5.23 音频左右声道相位差 (16)5.24 音频左右声道电平差 (17)5.25 音频左右声道串扰 (17)5.26 视音频同步 (17)5.27 工作高温试验 (18)5.28 工作低温试验 (18)5.29 恒定湿热试验 (19)5.30 功耗 (19)5.31 目视检查和操作验证法 (19)参考文献 (20)前言本技术文件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WiFi测试规范测试目的1、测试机顶盒的wifi性能是否满足需求2、对比测试机顶盒的wifi性能,判断盒子wifi性能的好坏测试环境1、无其他wifi信号干扰的测试环境注:可用手机下载wifi分析仪查看测试环境周围的wifi情况,如下图2、根据实际测试目的与要求搭建测试环境测试设备笔记本电脑、机顶盒、电视机、路由器注:1、机顶盒需要安装iperf.app软件2、JPerf2.0运行环境操作系统:Java运行环境:JREjxpiinstall.exe网络要求:Jperf可以在任何IP 网络上运行,包括本地以太网,因特网接入连接和Wi-Fi网络。
测试过程一、机顶盒可以安装.app软件,如:STB-6015C1、机顶盒当server端①、打开机顶盒并建立wifi热点;②、电脑通过无线连接机顶盒建立的热点;③、打开机顶盒iperf软件,在iperf的输入框下,输入如下命令:iperf –s –f m –i 1然后点击打开;④、运行jperf.bat 设置信息如下图;注:1、Iperf command是根据设置自动生成的,不需要手动输入。
2、server address是机顶盒的IP地址,此时可根据电脑连接的无线IP地址,写入机顶盒的IP地址。
⑥、点击右上方运行即可开始测试2、机顶盒当client端①、用路由器建立无线wifi②、电脑与机顶盒均连接此路由器的无线wifi,并记录下此时机顶盒的IP地址③、剩余测试步骤与机顶盒当服务端时的步骤一致二、机顶盒无法安装APP软件,如:STB-9832C11、机顶盒通过有线连接网络,并建立wifi热点。
2、通过串口命令,将测试软件挂在到机顶盒上将iperf放置于U盘根目录下,然后插到机顶盒上,并通过串口输入以下命令(机顶盒所用软件必须打开了串口才可以输入进去)killall -9 mickeymount -o rw,remount /root/mount /dev/sda1 /mnt/usb/cp /mnt/usb/iperf /root/synccd /root./iperf -s -f m -i 13、打开测试工具,开始测试测试步骤与上面一致测试结果附件一:网络性能测试工具iperf详细使用图文教程Iperf是一个网络性能测试工具。
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规范(高清双向型)2011 年7 月第 1 页共48 页编制说明:随着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对机顶盒的功能和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规范统一机顶盒各项参数,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包括:高清双向型机顶盒的通用要求、硬件配置、基本功能、菜单界面及遥控器要求、外观要求、性能指标要求及若干附录等。
版本控制:适用范围:本规范由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制定并具有最终解释权。
本规范于2011年月日首次发布,2011 年月日正式实施。
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各部门及分公司在双向基本型机顶盒选型、测试、采购等工作中,需执行本规范的要求。
特别申明:本规范的知识产权归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所有。
经本公司授权后,相关技术厂商和实体可以参照和引用本文档,对于本文档所发生的内容变更,本公司没有另行通知的义务。
对于本文档的不妥之处,本公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目录1.2.3.4.适用范围 (6)规范性引用文件 (7)缩略语 (8)通用要求 (10)4.1.4.2.4.3.4.4.4.5.4.6.4.7.4.8.4.9.3C 认证要求 (10)入网认证 (10)标准符合性要求 (10)序列号要求 (10)输入法及字库要求 (10)浏览器要求 (10)开机画面更新要求 (10)软件升级要求 (10)信号异常显示 (11)5.6.7.硬件配置及接口 (12)软件结构要求 (13)单向功能 (15)7.1.7.2.7.3.7.4.7.5.7.6.7.7.7.8.视频播放 (15)条件接收 (15)数据广播功能 (15)频道切换 (15)节目搜索 (15)节目分类 (16)声道音量设置要求 (16)节目更新 (16)7.9. 节目排序 (17)7.10. 节目指南 (17)7.11. 屏幕保护 (17)7.12. 节目预约 (17)7.13. 频道收藏 (17)7.14. 区域管理功能 (18)7.15. 恢复出厂设置 (18)8. 双向功能 (19)8.1.8.2.8.3.8.4.8.5.8.6.8.7.8.8.8.9. 状态识别要求 (19)应用层协议 (19)网络协议 (19)网络接入 (19)业务认证要求 (19)支持C OOKIE (19)支持VOD (20)配置监控代理功能 (20)安全协议要求 (20)8.10. J AVA应用 (20)8.11. F LASH应用 (20)9.10.11.12.13. 菜单及界面显示规定 (21)遥控器及按键要求 (22)智能卡与用户编号 (23)外观要求 (24)性能要求 (25)13.1. 参数验证技术要求 (25)13.2. 输入信号与解调性能技术要求 (25)13.3. 邻频道特性 (27)13.4. 视频输出技术要求 (27)13.5. 音频输出技术要求 (27)13.6. 视频和音频同步技术要求 (28)13.7. 连续不间断工作及可靠性要求 (28)14. 使用环境和安全性要求 (29)附录A 序列号编码规定 (30)附录B 开机画面更新规定 (34)附录C 软件在线升级技术规范 (37)附录D 声道音量设置规定 (38)附录E 节目更新及排序规定 (40)附录F 区域管理规定 (43)附录G 机顶盒初始配置 (45)附录H 双向业务参数获取规范 (46)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山东广电网络数字电视高清双向型机顶盒的通用要求、硬件配置、基本功能、菜单及界面显示规定、遥控器及按键要求、外观要求、性能要求、使用环境和安全要求及若干附录等相关内容。
某公司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入网设备检测规范1. 引言本规范旨在确保某公司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入网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提供入网设备的检测要求和步骤,以确保网络服务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入网设备的检测工作。
2. 设备检测要求2.1 设备物理特性要求: - 设备应符合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入网的相关标准; - 设备应具备必要的接口,包括网络接口、电源接口等; - 设备应具备适当的散热措施,确保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不会过热。
2.2 设备性能要求: - 设备应具备良好的信号接收和传输性能; - 设备应支持不同的网络传输协议,如IP、UDP、TCP等; - 设备应具备稳定的网络连接能力,避免频繁掉线。
2.3 设备安全要求: - 设备应具备防火墙功能,防止非法入侵或网络攻击; - 设备应支持安全加密传输协议,确保用户的通信安全; - 设备应具备安全管理功能,支持账号密码设置和权限控制。
3. 设备检测步骤3.1 设备外观检测: - 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并注意有无明显的损坏或变形;- 检查设备标识、型号等是否清晰且与文件记录一致。
3.2 设备接口检测: - 检查设备的网络接口、电源接口等是否正常; - 确认所有接口是否连接牢固,无松动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3.3 设备性能检测: - 连接设备并启动,确认设备能够正常开机; - 在稳定的网络环境下测试设备的信号接收和传输能力; - 测试设备在高负荷情况下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3.4 设备安全检测: - 检查设备是否具备防火墙功能,验证其是否正常工作; -测试设备的安全加密传输协议,确保其可靠性; - 检查设备的安全管理功能,验证账号密码设置和权限控制。
4. 检测结果评估根据设备检测的结果,评估设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做出相应的结果记录。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修复或维护工作。
5. 检测报告编写对于每次设备检测,应编写完整的检测报告,包括设备信息、检测结果、评估意见和建议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