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_《写意花卉》教学课件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3.15 MB
- 文档页数:13
《写意花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写意花卉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运用写意花卉技法来表现自然花卉的能力。
2.通过欣赏一些写意花卉的作品,积极讨论,学习相关笔墨基础知识,通过练习深入掌握花卉的写意技法。
3.通过观察生活,动手实践,体会中国花鸟画的意境与趣味,培养对传统绘画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领悟写意花卉的创作特点并初步掌握技法运用。
教学难点:熟悉水、墨、色的用法,观察传统写意花卉作品的构图特点。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引出课题—写意是表现花卉重要的表现手段,简练的笔墨,往往能写出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情趣。
教师分别出示有关荷花绘画的工笔作品与写意作品,让学生进行对比观察然后说出区别。
教师总结:(1)写意画是比较主观的绘画方式,笔随心走,注重情感表达,表现层面为情景再现;(2)工笔画是比较客观的绘画方式,笔随形走,注重意象,表现层面为物体再现。
二、感知写意花卉:了解写意画的技法特点以及写意画中墨、色间的关系。
多媒体播放写意花卉作品《荷花小鸟》《葫芦》《凌霄花》《山花双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总结写意花卉的特点:中国画写意花卉以简练概括的笔墨描绘花鸟蔬果的神韵,讲究笔法墨意的变化。
画家把用墨、用色和用水结合起来,加之娴熟多变的用笔,把或娇柔,或恣意,或浓艳,或清雅的花卉表现得五色纷呈、神采飞扬;有的更是借物抒情,注重表现自己的品格和风骨,使写意花卉平添了几分清高的文人气息。
教师总结:写意花卉具有简练的笔墨,能够抓住物象的特点与神情,并且以此抒发作者的情趣。
提出问题:1.这几幅作品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山花双鸡》墨色浓淡相宜,仅用一色石青便点染出花的娇美,墨与色相得益彰。
热爱自然。
《荷花小鸟》笔墨简洁而变化丰富,荷叶的清新饱满和花的艳丽生动,使人感受勃勃生气。
《葫芦》密密匝匝的叶片簇拥着葫芦,浓墨衬托出重彩,丰收的喜气充盈画面。
丰收的喜悦。
《凌霄花》墨与色浓重润泽,布局大气奇巧,整幅作品以简胜繁,自然淳朴。
人美版14册《写意花卉》教学设计人美版第十四册《写意花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写意花卉的基本特点、表现方法及笔墨技巧,并尝试用毛笔蘸水、墨、颜料在宣纸上通过控制水分、调节笔速和笔力画出不同效果的中国画花卉。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中国画花卉的基本特点、表现方法及笔墨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笔墨的浓淡、粗细、干湿的变化来表现花卉的形态、质感和神韵。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毛笔、宣纸、调色盘、水盂等绘画工具及中国画颜料。
学生准备毛笔、调色盘、水盂等绘画工具及中国画颜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中国画花卉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这些作品美在哪里?”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
2. 新课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画花卉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花卉作品,让学生观察其特点,如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2)教师示范绘画步骤。
首先用毛笔蘸取适量的水,再蘸取适量的墨,调和成淡墨,在宣纸上画出花枝的形态,注意运笔的力度和变化。
接着用浓墨在花枝上点出花蕾和花瓣,注意花瓣的排列和形态。
最后用浓墨画出叶子和草,注意叶子的形态和叶脉的表现。
教师示范后,学生自由练习。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笔墨的浓淡、粗细、干湿的变化来表现花卉的形态、质感和神韵。
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其笔墨技巧,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 展示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 作业布置:以“春日花卉”为主题,创作一幅写意花卉作品,注意运用笔墨的技巧来表现花卉的特点和神韵。
作品完成后,写上自己的创作心得和学习体会。
写意花卉初中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初中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意花卉的基本概念和技法,感受写意花卉的艺术魅力。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元素,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重点:1. 写意花卉的基本概念和技法。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1. 写意花卉的技法运用。
2. 学生个性化表达的引导。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写意花卉的示范作品。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毛笔、墨汁、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写意花卉的示范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写意花卉的认知和感受。
二、讲解写意花卉的基本概念和技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写意花卉的基本概念,如写意花卉的特点、表现手法等。
2. 教师示范写意花卉的技法,如线条运用、色彩搭配、构图原则等。
三、学生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对自然花卉的观察和感受,选择合适的花卉进行绘画。
2.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技法,注重线条、色彩和构图的表现。
四、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写意花卉的重要性和技法要点。
2. 学生课后继续练习写意花卉,尝试运用所学技法创作更多的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了写意花卉的基本概念和技法,提高了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在学生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元素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写意花卉的作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写意花卉的艺术魅力。
同时,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写意花卉》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写意花卉的基本技法,如笔法的运用、墨色的掌控和花卉的形态特点。
通过教学,期望学生能够理解中国画中写意花卉的审美特征,培养其观察自然、表现自然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兴趣。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独立完成一幅写意花卉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笔法、墨色和花卉形态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毛笔,掌握运笔的轻重缓急,以及墨色的浓淡相宜。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让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表达花卉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包括教学课件、毛笔、墨汁、宣纸、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同时,教师需准备若干写意花卉的优秀作品作为范例,供学生参考学习。
课堂上需营造一个宁静、专注的绘画环境,确保学生能够静心投入学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在课程的开始,教师首先会以一段宁静的轻音乐为背景,通过投影展示一组精心挑选的写意花卉作品。
学生沉浸于其中,被画面中花卉的生动与色彩的丰富所吸引。
随后,教师会简要介绍写意花卉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带领学生认识这一艺术形式的魅力和它所代表的艺术情怀。
这一环节不仅帮助学生建立起与即将学习内容之间的情感联系,还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知识讲解在知识讲解环节,教师将详细解释写意花卉的基本画法。
首先是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介绍,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笔触和纸张纹理会如何影响绘画效果。
随后,通过展示实物和示范画作,详细解释笔触的运用和墨色的深浅变化,引导学生体会水墨画的独特魅力。
同时,强调在绘画过程中如何捕捉花卉的形态美和色彩美,让学生了解写意花卉的精髓所在。
三、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将指导学生进行小范围的写意花卉练习。
首先,教师会引导学生进行构图练习,明确画面布局的基本原则和构图要素,确保画面层次感和整体感的协调统一。
然后,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笔触和墨色进行绘画练习,感受水墨画的韵味和魅力。
写意花卉初中美术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材:《初中美术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意花卉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引导学生体验绘画的乐趣,增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写意花卉的基本概念:写意花卉是中国画的一种,讲究用笔、用墨、用水,表现花卉的神韵和气质。
2. 写意花卉的绘画技巧:观察花卉的生长特点,抓住花卉的主要特征,运用线条、墨色、水分表现花卉的形态、色彩和质感。
3. 写意花卉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新画面,注重构图,突出主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写意花卉的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写意花卉的魅力。
2. 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写意花卉?写意花卉的特点是什么?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写意花卉的基本概念、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三、示范(20分钟)1. 教师现场示范一幅写意花卉作品,讲解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学生观察、学习,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实践。
四、练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行创作一幅写意花卉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二课时:一、回顾(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心得。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优化画面,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
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三、练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对第一节课的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展示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写意花卉的重要性和技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写意花卉的基本概念和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创新能力。
3. 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参与度。
《写意花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写意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学习描绘花、叶、茎的初步技能。
2、体验写意花卉的临摹方法、步骤,掌握用笔、用墨、用色的初步技能。
3、培养热爱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情景,在观察、表现事物时形成一丝不苟、胆大心细的态度和作风。
二、教学重点:写意花卉的临摹技法。
三、教学难点:用笔肯定,表现花卉达到形与神的统一。
四、教学过程:1、什么是写意花卉?写意花卉是针对工笔花卉而言的,写意总体比较抽象,讲求意境,工笔就比较逼真,讲求真实。
写意的用纸为生宣,工笔为熟宣,技法上写意泼墨为主,工笔则要先打底,再上色。
2、写意花卉与工笔花卉图片对比欣赏。
3、欣赏画家的作品,同时对画家略作介绍。
(简略介绍4位国画大师以及欣赏他们的作品。
齐白石、潘天寿、徐悲鸿、黄宾虹)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
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
为现代中国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
黄宾虹:(1865—1955)祖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开派巨匠,有“千古以来第一的用墨大师”之誉。
与齐白石合称“南黄北齐”,擅长山水、花卉,并注重写生。
潘天寿:(1897—1971)浙江海宁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
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擅长画鹰、八哥、蔬果、松、梅。
他的艺术博采众长,不仅笔墨苍古,凝炼老辣,而且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感。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
他的作品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身,在我们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他创作的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等,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
4、选择荷花进行临摹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荷花的形态,研究临摹步骤,对具体的用笔、用墨、用色也进行分析。
5、观看荷花教学视频,学习写意荷花的画法。
6、布置作业:用写意技法临摹一幅花卉画,可尝试加上自己的想象发挥。
《写意花卉》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写意花卉的基本画法,包括用笔、用墨等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造型能力,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简单的写意花卉画作。
3. 通过对花卉的欣赏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写意花卉的基本画法,包括用笔、用墨等技巧。
2.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写意花卉作品。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写意花卉的画法教程及相关的图片资料。
2. 工具:画笔、颜料、毛毡、画板等美术教学常用工具。
3. 场地:教室及适合美术教学的环境。
4. 示范作品:用于教室教学演示的花卉画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组织学生安静坐好,师生问好。
2. 引入主题,激发兴趣。
教师展示一些写意花卉作品,请学生欣赏并谈谈感受。
3. 引出课题:《写意花卉》。
(二)讲授新课1. 介绍写意花卉的用具:毛笔、宣纸、国画颜料、调色盘、水桶等。
2. 示范如何起稿,如何用墨(干、湿、浓、淡)。
3. 讲解花卉的结构特点,如何把握形态特征。
4. 师生共同探讨写意花卉的表现方法。
(三)示范画作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示范,并请个别学生上前示范,师生共同参与评判。
(四)安置画作1.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准备绘画用具。
2. 学生根据示范开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3. 提醒学生注意画面干湿浓淡的掌握及构图布局。
(五)小结评判1. 展示优秀作品并点评。
2. 表扬学习进步较大的学生。
3. 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尽力。
4. 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学生提出建议,希望他们克服不足的地方,尽力提高绘画水平。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写意花卉的基本画法,包括勾勒、点垛等技巧。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独立创作出自己的花卉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写意花卉的基本画法,包括勾勒、点垛等技巧。
市中学美术教师备课教案写意画以抒情为主,要求通过简练的笔墨,写出物象的神情,抒发作者的情趣。
写意牵牛花与实景牵牛花对比分析形象概括:形象概括简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色彩夸:以墨代色,墨色和红色为主,对比强烈,更有中国画的特点。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意牵牛花的画法——我总结的齐白石牵牛花的画法是:“侧锋切入法”侧锋就是把毛笔侧着放,怎么切入。
我给大家边讲边画——1、花瓣我能用的颜色有两种:曙红、胭脂用大白云调曙红,开始调的时候浅一些,水份不要太大,颜色一直调到笔根。
-----------调笔肚时笔要立起来,颜色要浓,笔根不要倒下去。
调曙红颜色-----------笔尖调蘸胭脂,调时手要捻管。
画的时候要注意:侧锋切入时实,走时虚,边行边提,出现飞白(实落虚起)注意圆心,不可并排勾线,下笔窄,中间宽,边行边提名家作品欣赏,明确牵牛花传统画法的基本造型。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对比分析写意画简练的笔墨教师演示“侧锋切入法”画牵牛花的绘画方法从花瓣---花筒---花蒂---花蕊---花蕾---花枝---花叶等几个方面讲解写意牵牛花的基本笔墨技法造型,依次递进分散难点边要形成椭圆2、花筒调淡曙红画花筒,花筒不能和花瓣夺颜色,要有主次。
3、花蕾笔尖调胭脂,画花蕾。
4、花蒂、蕊柱用墨来画花蒂,中间点蕊柱。
5、花枝用浓墨画花枝,画弧线找花。
注重基本笔墨技法教学突出重点画面整体结构注意有主有次,颜色要有变化6、花叶调中等墨色到笔根,笔尖蘸浓墨。
三、学生实践尝试创作写意牵牛花要求:可以临摹画,也可自行创作四、作业展示五、课堂小结花枝注意要根据画面整体构图需要来画学生实践,尝试创作。
发现问题及时情调纠正,强化难点教学教学反思。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写意花卉》教学设计【课题】:写意花卉【课时】:第1课时【课业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写意花卉的基本知识。
培养和训练学生初步掌握写意花卉技法和应用其表现自然花卉的能力。
培养对传统写意花卉作品领会、感知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准备学习资料和学具,通过欣赏、观摩、讨论、练习等方法积极参与本课学习,掌握相关笔墨基础知识,努力完成好写意花卉作业。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喜爱之情和对高雅艺术的关注。
培养学生用写意花卉技法表现自然花卉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基本笔墨技法造型。
【教学难点】:对传统笔、墨、生宣纸性能的掌握及写意花卉的构图的了解。
【教具】:PPT课件、笔、墨、纸、砚等演示用品。
【教学流程】(一)导入 1.思路:情景引入法,让学生在感官上有个认识,导入新课,播放课件视频“荷花”…(独白:首先让我们共同欣赏一段视频…我想问一下,刚才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感受自然界中荷花的美)。
2.文化内涵:朗诵古诗《爱莲说》理解荷花的寓意:花中君子。
对莲花的赞美也就是对品德高尚的人(君子)的赞美,借物抒情。
总结:正因为荷花形象美,寓意也美,所以我们有必要拿起手中的画笔来表达我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节课我们就以中国画的方式来表现荷花之美。
(二).讲授新课:1.中国画基本知识提问:同学们见过的中国画是什么样子呢?(1).中国画的分类(据表现方法):工笔;写意(中国画更注重人文内涵的表达,借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课件展示工笔画、写意画,以作比较。
(2)回顾中国画的笔法和墨法(3)名家作品赏析:突出:以线造型,笔墨变化;构图、留白、疏密变化;(借物抒情;意境美;诗书画印相结合在演示过程中讲)后两幅一句带过。
◆《荷》现代李苦禅◆《荷花小鸟》现代王雪涛◆《葫芦》近代吴昌硕(三).荷花演示◆构图,步骤:1.荷叶(侧锋、泼墨法、墨的干、湿、浓、淡变化)、小叶(未绽放开的小叶子用侧锋);◆荷花(色彩干净,笔尖到笔根色的渐变)花蕾;◆叶子的茎(中锋)花的茎(中锋)花蕾的茎(中锋)◆等叶子快干时用中锋、浓墨勾叶脉(破墨法里的浓破淡,用浓墨去把淡墨破开),点茎上的小刺。
写意花卉
【教材版本】:人美版七年级
【科目】:美术【课题】:写意花卉
【课型】:造型•表现【教学时间】:45分钟
【授课班级】:七(2)班【授课时间】:20xx年4月17日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写意花卉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写意花卉的基本技能技巧,培养对传统写意花卉作品的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观摩、讨论、练习等方法积极参与本课学习,掌握相关笔墨基础知识,努力完成好写意花卉作业。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喜爱之情,提高学生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用基本笔墨技法造型。
2、教学难点:对传统笔、墨、生宜性能的掌握及写意花卉的构图。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八课《写意花卉》课标分析根据本人对《课程标准》以及本节课结构与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本节课了解写意花卉荷花的基础知识;培养和训练学生初步掌握写意花卉荷花的基本技法和应用其表现自然花卉的能力,并培养对传统写意花卉作品领悟、感知的能力。
引导学生认真准备学习资料和学具,通过欣赏、观摩、讨论、练习等方法积极参与写意花卉荷花的学习,掌握相关中国画笔墨基础知识,努力完成写意花卉荷花的作业。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喜爱之情和对高雅艺术的关注;培养学生用写意花卉荷花的技法表现自然花卉的兴趣。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具有悠久历史和强烈的民族特色,本课旨在学生初步接触笔墨之后,从身边熟悉、喜爱的花卉入手,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技法,用笔有中锋和侧锋。
用墨可分为焦、浓、重、淡、清五种,并进行实际练习。
同时,借助花鸟画蕴含的深厚文化气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染,启发学生关注中国博大精深的名族文化和蕴含在这些文化中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情操。
学情分析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具有悠久历史和强烈的民族特色,本节课由写意荷花入手,让学生体验到写意画的韵味。
根据课时和学生年龄段的情况,本课通过教师示范,安排学生练习创作,帮助学生更多更好的了解我国的写意花卉画,知道中国画花卉的创作方法,培养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关注中国写意画的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写意花卉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写意花卉技法和应用其表现自然花卉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摩、讨论、练习等方法积极参与本课学习,掌握相关笔墨基础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写意花卉作品的创作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实践,体会中国花鸟画审美特征和笔墨情趣,陶冶性情,培养对传统绘画的喜爱之情和对高雅艺术的关注。
培养学生用写意花卉技法表现自然花卉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基本笔墨技法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