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中聚源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538.92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赣南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及其钨矿找矿意义李松柏,温晓芬(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摘要】我国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不同的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也有着一定的不同,本文将进一步分析赣南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并对钨矿找矿的意义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对找矿工作的展开提供参考。
【关键词】赣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钨矿;找矿意义【中图分类号】P618.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7)35-0020-02钨是一种重要的矿物资源,其硬度较大,熔点较高,化学性质较为稳定,经常被应用于各类灯具、模具、仪器制造等方面。
我国是钨矿存储量最为丰富的国家,为了更好地应用钨矿资源,有必要对其成矿地质条件以及找矿意义进行深入研究。
1赣南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1.1赣南地区地质状况赣南地区位于我国江西省南部,由于长期受到地质活动影响、大陆板块挤压影响,导致赣南地区境内的山脉分布较多,即:褶皱地区较多。
同时,由于大陆板块活动的挤压,导致赣南地区出现盆地、断裂带等情况。
此外,赣南地区的岩浆岩分布非常广泛,这也正是频繁的地质活动经常出现的原因,且大量的金属也是通过频繁的地壳活动被带到地球表面的。
1.2成矿与岩浆岩的关系钨矿成矿与岩浆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前文中已经表示,频繁的地质活动使得钨矿产生,并呈现出富集的状态,且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部性和特殊性。
如:在赣南地区的钨矿中,岩浆岩中的钨的母岩是燕山期花岗岩,但是成分与燕山期花岗岩相似的加里东期岩体中,钨元素却是非常少的,不具备成矿的条件。
在现阶段的研究资料中,钨矿床的分布是非常具有规律性的,主要都集中在成矿岩体内外接触带的附近。
但是随着研究的进展,相关研究人员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接触带都具备成矿条件,而已经出现矿床的接触带是由于该地点具有利于成矿的组分,且具有能够让岩浆汇集和流动的条件,由此可见,在里地质活动较远的接触带并不会产生矿床。
1.3成矿与地质层构造的关系对赣南地区的地质成构造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发现其与周围的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其中有部分地幔隆起,且有相应数量的地幔凹陷状况,根据以往的调查,燕山期花岗岩层多次进入地幔的凹陷地带,使得这些阶段的钨矿床大量形成。
江西钨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找矿潜力分析袁晶;吕鑫;晏俊灵;徐平【摘要】在江西省钨矿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总结江西钨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主要有岩浆热液石英脉型、岩体型、斑岩型、矽卡岩型和云英岩型等钨矿床,分别论述各类型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各类型钨矿床找矿方向并预测其资源潜力。
共圈定钨成矿远景区13处,运用含矿地质体体积法预测全省各类型钨矿资源潜力,分别为:岩浆热液石英脉型500万吨、岩体型200万吨、斑岩型约16万吨、矽卡岩型350万吨、云英岩型约50万吨。
指出江西钨矿的找矿重点,一是赣北地区钨矿成矿规律研究,提出找矿模型;二是加强深部找矿理论研究,寻找隐伏矿床;三是深入其它类型钨矿(除石英脉型)研究,特别是最具找矿潜力的大湖塘式岩体——石英脉复合型钨矿和朱溪式矽卡岩型钨铜矿,可作为该区下一步找矿的主攻方向。
【期刊名称】《华东地质》【年(卷),期】2017(038)004【总页数】8页(P288-295)【关键词】钨矿成因类型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潜力分析江西【作者】袁晶;吕鑫;晏俊灵;徐平【作者单位】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昌330030;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昌330030;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昌330030;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昌3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7江西省钨矿勘查历史悠久,自1908年发现我国第1个钨矿床——大余西华山钨矿床以来,历经早期的露头钨矿勘查、20世纪60年代地表标志带隐伏—半隐伏钨矿勘查以及2000年以后的综合信息找矿3个阶段[1],至今已发现钨矿床(点)600余处,钨矿床(点)分布广泛,尤以赣南地区钨矿分布最为密集、资源储量最大。
近年来随着武宁县大湖塘钨多金属矿床[2]、景德镇市朱溪钨铜多金属矿床[3]相继取得找矿突破,赣北地区钨矿资源潜力剧增,钨矿找矿方向发生转变。
笔者参与了江西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并在前人钨矿找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江西钨矿主要成因类型、各类型典型钨矿床的地质特征,探讨该区钨矿的找矿方向,并分析找矿潜力,现分述于下。
Coal Mining Technology︱426︱2017年12期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找矿分析邓丽军 余 俊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六大队,江西 九江 332100摘要:某省份的钨矿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矿山,钨矿床产地众多、发展规模大、品位较高,矿山发展深受区域断裂带和花岗岩株的影响。
其中,岩浆岩破裂构造是矿山的重要构造。
文章结合甘肃省北山地理位置特点对钨矿床的发展形成规律进行分析,并对甘肃省钨矿床的未来找矿前景展开分析。
关键词: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12-0426-01我国钨矿床最早出现在1908年,钨矿床的发展具有产地多、规模大、品位高、元素复杂的特点。
甘肃省钨矿床矿区位于西贝利亚模块明水-旱山微板块-内雀儿山!狐狸山晚古生代洋盆-狼娃山-白山复背斜西段南翼。
矿带是多金属成矿带,矿产数量众多,矿山开采条件好,具有广阔的找矿发展前景。
1 区域地质情况 区域地质构造是从东西向区域性双尖山-狼娃山压扭性深大断裂,以及派生的北东向扭张性断裂,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裂。
区域范围内的岩浆活动剧烈,岩浆岩发育快速,从基性到酸性都有分布。
其中,华力西中期是该地区岩浆岩发展规模最大的地区,主要成岩基、岩株状产出。
岩浆岩具有很强的基性、超基性、中性、酸性等特点,局部还有碱性岩出露。
中晚期发展起来的岩浆岩矿性发展良好。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甘肃省北山矿区能够被人们肉眼看到的地层挤压发展强烈,呈现片理状发育,产状比较凌乱,总体走向是60度到80度。
下石炭统白山组下亚组倾向南南东,倾斜角度是65度到85度。
在矿区的南边和北边的大小冲沟中有分布第四系全新统。
北山小白石头钨矿床出露地层为蓟县系平头山组下亚组,结合岩石的特点,岩性段可以具体划分为三层。
首先,甘肃省北山矿区下岩段。
甘肃省北山矿区下岩段的钨矿床是比较厚实的大理石,颜色是纯白色;其次,甘肃省北山矿区中岩段。
钨矿床的主要地球化学特征任彦然(地球化学0902班,434023)内容摘要我国是钨矿产的优势国,钨的年产量平均占世界总量的40%左右。
中国钨矿的基本地质特征,可概括为分布广、产地多、规模大、品位高、伴生组分复杂、矿床类型多,特别以高度发育的石英脉型钨矿床著称于世。
矿床类型丰富多彩主要以为钨矿床的生成环境和产出部位繁杂多变,几乎遍及各个重要地史阶段和不同性质的构造单元即成矿物质的多源性,成矿条件的多样性,成矿作用的多因性。
钨矿床根据其成因可分为以下三大类:第一类,石英脉状钨矿床(石英大型钨矿床、石英细脉带型钨矿床、石英细脉浸染型钨矿床);第二类,层控型钨矿床;第三类,矽卡岩型钨矿床。
本文按照这三类钨矿床的各自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分别进行论述,并将这三类进行对比,这对于丰富我国的钨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理论的研究以及指导以后对钨矿床的开采利用等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钨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石英,矽卡岩钨作为一种稀有金属被划分为有色金属一类,而绝大多数稀有金属矿床成矿作用都与花岗质岩石有着密切的成因关系。
而与钨、锡等稀有金属矿床有关的花岗质岩浆往往来源于地壳本身,那么他们到底是如何演化成矿的呢?研究表明,中国钨矿床具有多元成矿的特点,即成矿物质的多来源(岩源,层源,混合源,壳源,壳幔混合源),含矿建造的多层位(远古宇,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上侏罗统),成矿作用的多期性,成矿环境的多样性,并且在五个阶段的矿化过程中,仅最早阶段为岩浆水,其余阶段都为大气降水为主。
而成矿与大地构造环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的观点认为,稀有金属矿床形成与板块俯冲的弧后地带,但是也有人认为大陆碰撞也是可以形成稀有金属矿床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钨矿床聚集区,拥有大量钨矿床,储量方面也是高度集中,但是不同地域地区的钨矿床的虽有相似之处,却也有自身的独特性。
大型成矿带例如华北成矿带,华南成矿带,天山—北山成矿带,西秦岭—祁连山成矿带,三江无锡成矿带。
170江西省钨矿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廖志权,邹振威(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江西 赣州 341000)摘 要:钨是一种较为重要的稀有金属,在工业、制造业、国防等领域都有着战略性地位。
本文探究了我国最大的钨矿资源储备地——江西省的钨矿资源特征,分析其成矿规律,对于现阶段江西省钨矿勘查开采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钨矿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希望对当地钨矿山资源合理利用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江西省;钨矿资源特征;成矿规律中图分类号:P618.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19-0170-2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tungsten resources in Jiangxi ProvinceLIAO Zhi-quan, ZOU Zhen-wei(Southern Jiangxi geological survey team of Jiangx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Ganzhou 341000,China)Abstract: Tungsten is an important rare metal, which has a strategic position in industry, manufacturing, national defense and other field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ungsten resources in Jiangxi province, the largest tungsten resource reserve in China, analyzes it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makes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ungsten mining exploration in Jiangxi at the present stage, and puts forwar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for tungsten resources, hoping t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local tungsten resources.Keywords: Jiangxi Province; Characteristics of tungsten resources; Metallogenic regularity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对于稀有金属的开采优化也被提上日程。
30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对江西某地区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的研究曾凡富(江西荡坪钨业有限公司,江西 大余 341500)摘 要:当前随着开发周期不断延伸,矿山开发深度也在不断加大、采空区体积增大。
地质层面的矿山地层压力情况突出、矿渣回收难度大、地下水破坏异常延伸破碎带污染、地表塌陷和永久性应力地貌损伤等矛盾日益突出。
如何进行科学找矿方式评价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江西某地区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的研究,在基础探矿理论支撑下根据西华山矿床、香炉山钨矿床、龙脑钨矿床、大湖塘钨矿床不同特点。
在最新找矿资源潜力评价方面进行技术汇总与方法概述。
关键词:江西;钨矿;地质;特征;评价中图分类号:P619.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18-0030-2收稿日期:2021-09作者简介:曾凡富,男,生于1976年,汉族,江西新余人,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区域内地质找矿。
有色金属矿产的勘察探测有别与其他的矿体资源,其勘察探测的发掘和开拓难度差异性较大。
深受地形地貌影响,而属于国家战略资源的钨矿其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而中国境内的钨矿储量江西省丰度位居第二,而多处的赣南地区矿产丰度高,品质好。
根据对矿产资源的调查数据来看,江西境内共有9个商业大型钨矿。
其开发年限长,开发方式成熟,但当前随着开发周期不断延伸,矿山开发深度也在不断加大、采空区体积增大。
地质层面的矿山地层压力情况突出、矿渣回收难度大、地下水破坏异常延伸破碎带污染、地表塌陷和永久性应力地貌损伤等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如何进行科学找矿方式评价。
1 研究所在矿床地质特征(1)石英质砂岩:是本区重要地层、灰黑色,组织密度大且坚硬,矿物元素:石英55%~60%,绢云母为10%~20%,绿泥石占10%~15%,萤石2~5萤石7%,其它少量,近花岗岩接触处,常被蚀变为矽化砂岩、矽化绢云母砂岩、绿泥石绢云母砂岩,蚀变范围一般不大。
[键入文字]
浅析赣南钨矿区域地质特征
赣南地处华南褶皱系之万洋山诸广山拗褶断带与武夷山隆褶断带,本文通过对西华山钨矿的形成与地质特征的讨论,来简单论述赣南钨矿区域地质特征,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浅析赣南钨矿区域地质特征。
古生代阶段属古亚洲构造域,中生代阶段属滨太平洋构造域。
崇余饶地区则位于万洋山诸广山拗褶断带内次级北北东向复式向斜的东翼。
区域经历了多阶段的强烈构造运动,而几乎每一次重要的地壳构造运动,都有相应的岩浆岩形成,具有多旋回岩浆活动特征。
在岩石类型上,各大岩类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其中以花岗岩类占主导,中基性岩类次之。
燕山期花岗岩浆侵入活动最盛,且与钨、锡、稀有等金属成矿关系极为密切。
各旋回的岩浆运动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成矿专属性。
中生代频繁而强烈的断块构造运动和多期次岩浆活动,有利于钨、锡等稀有元素不断析出和演化,矿化的高峰和岩浆演化的高峰相一致,区内燕山期构造旋回的演讲活动最为强烈,具有多其次侵入的特点,常形成一些复式花岗岩体,岩浆分异演化较为完善的燕山期花岗岩是主要成矿母岩,也是寻找钨矿床的重要前提。
中国钨矿最初在江西发现,而赣南的西华山钨矿又是发现最早的矿区。
该矿床开采历史悠久,地质勘探和研究程度较高,是一个产于燕山期复式花岗岩岩株内的大型黑钨矿石英脉型典型矿床,早已驰名中外,并广为国内外岩石学家、矿床学家所关注。
西华山钨矿是我国黑钨矿资源重要产地之一。
1。
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及边深部找矿预测摘要:长期的高速开采和人为破坏导致了我国钨资源的过度消耗。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矿产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多次强调提升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实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此基础上,对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钨矿矿床;地质特征;边深部找矿预测引言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金属,被称为“工业牙齿”。
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石油化工、建筑、航空航天、国防工程等领域。
由于全球储量少,需求旺盛,钨早就被许多国家列入战略储备名单,战略地位不可替代。
钨矿的开发利用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因此钨矿的地球化学研究和选矿技术长期以来一直是采矿工作者的研究热点。
1矿床地质特征1.1地层矿区内地层较简单,主要为震旦系、泥盆系和少量第四系。
震旦系下统坝里组:为主要赋矿围岩,大面积分布于矿区内,近南北走向,构成区域内复式背斜的核部。
主要岩性为变质杂砂岩和千枚岩,与上覆老虎塘组呈整合关系,区内未见底。
岩石性脆易产生裂隙,被后期矿化热液充填。
泥盆系:零星分布于矿区东部和西部的山脊上,呈近南北向展布。
与下伏震旦纪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岩性由上往下为粉砂质泥岩、灰白色厚层状石英细砂岩、中粒砂岩,下部为石英粗砂岩、含砾石英砂岩。
第四系全新统联圩组:主要沿沟谷凹陷等低洼处分布,由黏土、亚黏土、砂、砾石等组成。
1.2岩浆岩矿区发育的岩体主要包括印支期岩体和燕山期岩体。
其中,印支期岩体呈马蹄形分布于邓阜仙复式岩体周边,占地面积130km2,分布于矿区东部、南部地区,燕山期中细粒花岗岩穿插其中。
印支期岩体岩性以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为主,岩体风化面显现出黄褐色,新鲜面呈现出浅灰色。
岩体矿物组分以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为主,含量分别为40%、26%、22%、12%。
印支期似斑状粗粒花岗岩内发育有流面形叶理构造和片麻理叶理构造,以片麻理构造为主,呈压扁拉长的椭圆状或条状。
2023年 7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85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赣中徐山钨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余若同1*,蔡报元1,余光模2,黄志斌1,马 天1(1.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基础地质调查所,江西 南昌 330030;2.江西省自然资源事业发展中心,江西 南昌 330025)摘 要:赣中徐山钨矿属于典型的“三位一体”的矿床,即石英脉型钨矿、矽卡岩型、花岗岩型钨矿床;其中,石英脉型和花岗岩型矿体及其相互关系基本符合“五层楼+地下室”型钨矿床的特征。
本文在对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矿床富集规律、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等归纳的基础上,讨论了矿床成矿机理。
认为徐山钨矿区三种矿床类型矿源是同一的,同一矿源进入不同围岩和熔矿裂隙进行充填、交代,才形成了徐山“三位一体”的矿床。
含矿流体为中高温中低盐度低密度岩浆期后热液流体;矿床为气化-高中温度热液阶段,为燕山中期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
关键词:赣中;徐山钨矿;三位一体;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理中图分类号:P618.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3-0085-3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mechanism of Xushan tungsten depositin central JiangxiYU Ruo-tong 1*, CAI Bao-yuan 1, YU Guang-mo 2, HUANG Zhi-bin 1, MA Tian 1(1. Basic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of Jiangxi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Nanchang 330030, China; 2. Jiangxi Natu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Center, Nanchang 330025, China)Abstract: Xushan tungsten deposit in central Jiangxi is a typical "Trinity" deposit, that is, quartz vein type tungsten deposit, skarn type tungsten deposit and granite type tungsten deposit; Among them, quartz vein type and granite type ore bod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basically conform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ve storey building + basement" tungsten deposi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allogenic mechanism of the deposit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enrichment law of the deposit, the source of metallogenic materials and metallogenic fluid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three types of deposit sources in Xushan tungsten mine area are the same. The "Trinity" deposit in Xushan is formed only when the same source enters different surrounding rocks and molten ore fissures for filling and replacement. The ore bearing fluid is post magmatic hydrothermal fluid with medium high temperature, low salinity and low density; The deposit is a gasification high and medium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stage, which is a high and medium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filling metasomatic deposit after the mid Yanshan magmatic period.Keywords: Central in Jiangxi; Xushan tungsten deposit; Trinity; ore-forming source; metallogenic mechanism收稿日期:2023-04作者简介:余若同,男,生于1984年,江西新余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
探析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1、矿区地质特征1.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以寒武系下统牛角河组变质岩系最为发育,次为泥盆系、第四系。
寒武系下统牛角河组地层沿矿区背斜轴部呈向南凸出之弧形展布,走向47°~135°,倾向137°~225°,倾角30°~60°,岩性主要为黑云母绿泥石板岩、绢云母板岩及变质石英砂岩,呈互层产出,矿区南部夹有薄层大理岩;变质砂岩与板岩互层岩系是石英脉型黑钨矿床主要赋矿层位,夕卡岩型白钨矿床则产于大理岩中。
1.2构造矿区构造主要为褶皱、断裂(裂隙)。
1.2.1褶皱褶皱即背斜构造,平面上形态呈扭曲状,扭曲产生的剪切作用极为显著,剪切应力集中于矿区中部马坳一带,倾向SE,倾角25°~50°。
1.2.2断裂(裂隙)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被岩浆岩墙所充填的NW向深大断裂及被矿脉所充填NW、NNW、NNE、NS向的成矿裂隙群;同时,还有产于成矿期后的NEE和NNW方向的断层破碎带。
1.3岩浆岩矿区内岩浆岩活动强烈,沿断续运动的构造裂隙先后有一系列酸-中基性、中深-喷出之岩浆岩发育,如:花岗岩、流纹斑岩、石英斑岩、闪长玢岩及少量长英岩、煌斑岩脉等,其均为同一岩浆源,由于深部周期性的分异作用先后上升侵入-喷出,形成矿区岩浆岩系,钨矿床的形成在成因上与花岗岩密切相关。
1.4变质作用矿区发育的变质作用主要为区域变质作用和接触热变质作用两类。
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矿区地表广泛分布的浅变质岩,接触热变质作用主要表现为云英岩化、角岩化、夕卡岩化。
2、矿床地质特征2.1石英脉型黑钨矿床2.1.1矿体形态、规模、空间分布及矿化特征石英脉型黑钨矿体受北西向断裂及隐伏花岗岩脊控制,赋矿围岩为变质砂岩、板岩及变质砂板岩互层。
密集矿脉带以马坳为中心,沿NNW向山脊延伸,构成长1750m、宽100~380m的矿化带。
矿化带走向325°~342°,倾向SW,倾角75°~85°,向下延伸达700m。
赣南地区钨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析前言赣南地区其黑钨矿探明储量在全球名列前茅,被誉为“世界钨都”。
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区域地层的含矿性及多期次岩浆岩构造演化特点,全面探讨了地层和岩浆岩等地质要素在区内钨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中扮演的“角色”,为新一轮钨矿地质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方向。
1、区域地层的含矿性我国主要产钨地区都是富钨、锡、铋、铅、锌地球化学省(成矿元素富集以Be、Mo、W、Sn、Bi、Pb、Zn、Ag为主),据《华南钨矿地质》一书统计,世界最大钨矿集区――华南区的地层中钨为9.53×10-6,为世界地层钨平均值1.3×10-6的7.33倍。
多年的研究表明,处于华南区的赣南正是一个W、Sn、Pb的高背景区。
据于崇文等(1985)研究,赣南1084件不同时代沉积岩的平均W丰度为3.24×10-6,Sn为3.70×10-6,分别是克拉克值的2.95倍和2.18倍。
进一步统计发现,赣南W元素在早石炭世、泥盆纪、寒武纪、早震旦世的地层中富集(表1)。
上地幔钨的不均匀性,可能是大区域钨含量分布不均匀的一个原因。
钨是一种高密度物质,在原始状态下,钨理应从地核到地壳逐步降低,但实际并非如此,而是地壳的钨含量高于地幔(表2),反映地球演化早期通过地质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地幔以分异作用的方式,或者通过火山作用,把钨及其它亲氧元素从地幔(地核)带到地壳甚至地表,使地?拥奈俸?量高于地幔。
因此上地幔钨的不均匀性,使带入地壳不同区位钨的含量不同,进而造成钨的含量在地壳中不均匀分布。
不同时代外生条件的巨大差异,岩浆分异作用及变质作用,是各时代地层钨含量分布不均匀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外生条件下,由于地质条件各异,经过风化―剥蚀―运移―沉积―成岩,钨在最终沉积成岩的地层中富集。
这也正是自震旦纪至寒武纪接受了厚逾万米的地槽型沉积的赣南地区,在相应时代的地层中具有较高钨背景值的一个原因。
岩浆分异作用及变质作用的影响,将在后续章节详述。
浅谈赣南钨矿地质特征江西南部地处南岭东段,东临武夷,西接诸广,区内重峦叠嶂。
多年的地质调查评价和科学研究证明其他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上著名的钨矿矿集区。
其中赣南地区是我国钨资源最集中、开采历史最悠久的黑钨矿产地。
就赣南钨矿的特征分析,本文作了浅谈。
标签:赣南钨矿特征1赣南钨矿及其典型矿床历史南岭及其周边地区在燕山运动中期发生钨的大规模成矿,形成世界上矿化强度最高、矿床密度大的钨矿汇集区,其中的赣南地区是我国钨资源最集中、开采历史最悠久的黑钨矿产地,在中国乃至世界钨矿资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钨矿最初就是在江西被发现的,地处赣南的西华山钨矿是其中发现最早的矿区。
该矿床开采历史悠久,地质勘探和研究程度较高,是一个产于燕山期复式花岗岩岩株内的大型黑钨矿—石英脉型典型矿床,早已驰名中外,并广为国内外岩石学家、矿床学家所关注。
2赣南钨矿地理位置及其矿床特征赣南钨矿床主要分布于湘赣粤加里东隆起带赣南后加里东隆起区以及靠近这些隆起区的海西—印支拗陷的边缘部位,矿床类型以中高温热液石英脉型黑钨矿为主。
此类钨矿床与燕山期陆壳改造型花岗岩有着密切的成因关系,成矿时代上晚于该类岩体。
矿床一般产于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按含钨石英脉脉幅、形态、产状等分为大脉型和细脉型两种类型,其中不少钨矿床还伴生有锡、铌、钽、锂、铍和稀土矿化。
赣南地区位于东西向南岭构造带与北北东向武夷山构造带的复合部位。
早古生代前,处于北部扬子古板块、南部华夏古板块之间,表现为由华夏古板块的向洋拼合而增生,形成了巨厚的以硅铝质为主的碎屑岩建造,并经加里东运动形成变质块体;晚古生代,主要为块体内凹陷沉降,在内部洼地有限的接受海相、陆内湖泊—沼泽碳酸盐、碎屑沉积;中生代以来,受太平洋板块的强烈俯冲,板块与板块的作用加强,挤压隆起和拉张断陷时断时续,形成武夷山、于山、诸广山三条颇具规模的北北东向隆起带与遂川—石城、崇义—会昌、全南—寻乌三条东西向构造—岩浆带,并形成极其丰富的钨锡多金属矿产。
甘肃科技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生代时期,钨矿达到矿化高潮,矿化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石英脉型、矽卡岩性、伟晶岩型、云英岩型以及斑岩型,其中,前两种矿化类型在全球可开采钨矿总量中超过90%,这足以说明石英脉型钨矿床的重要性[1,2]。
石英脉型钨矿床矿石矿物多为黑钨矿[3-8],而研究区主要有用矿物为白钨矿,钨品位达到
0.245%,WO 3资源量超过120000t ,是赣中地区已经发现的仅有的大型石英脉型白钨矿床,这又说明了其特殊性。
而如此特殊的矿床,其研究程度却十分低,作者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聚源钨矿的地质背景、矿体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研究,以期对日后寻找以及研究这种类型的矿床带来帮助。
1
区域地质特征
聚源钨矿区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境内,矿区面积0.9501km 2,整体地势呈北高南低、北西高南东低。
聚源钨矿区地处华夏陆块与扬子陆块的对接
带,属于钦杭成矿带江西段的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
矿区地层主要发育有震旦系(Z 1y ),其次为泥盆-
石炭系(D 3-C 1)以及第四系(E );区域内褶皱构造发育不明显,断裂构造表现明显;区内出露岩浆岩有酸性和中酸性岩类,属于燕山早期侵入的产物。
聚源
钨矿床成因与花岗岩侵入关系十分密切[9]。
区域金属矿产丰富,主要有徐山钨矿、金山钨矿、五峰寨钨
矿点、焦坑钨钼矿点以及研究区聚源钨矿等。
1.1矿区地层
震旦系地层以沅里组为主,整体为北东向,主要
出露于聚源钨矿区的北侧和东南方向。
该地层大体上从上到下可以分为三部分,依次主要岩性为千枚岩与变质砂岩;绿泥石千枚岩,少量千枚状砂岩和石
英云母片岩;石英片岩和千枚岩。
泥盆-石炭系地层整体可以分成上下两层,上层主要由炭质页岩和粉砂岩组成;下层主要岩性为石英砾岩和砂岩。
第四系地层由砂砾岩和粗砾岩组成。
1.2
矿区构造
研究区构造十分发育,主要为断裂构造,褶皱构造表现不明显。
矿区内有大量次一级背斜褶皱发育,是主要的赋矿位置,其上叠加的断裂构造控制脉状钨矿、花岗岩型钨矿的空间分布,断裂构造大多为北东向,少量为北西向。
北东向断裂构造是矿区主要含矿裂隙之一,走向NE30°~60°不等,倾向南东,倾角30°~
50°。
北西向断裂构造走向NW300°~320°,多倾向南西,倾角40°~55°。
1.3
岩浆岩
矿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主要有燕山早期侵入的二长花岗斑岩(J 3J ),和钨矿床成因关系密切,是矿区的
的成矿母岩。
其次,偶见零星花岗斑岩。
主要有五坊
赣中聚源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尹晓燕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南昌330000)
摘
要:聚源钨矿矿床类型较为特殊,是赣中地区已经发现的仅有的大型石英脉型白钨矿床。
本文为探讨该矿床的矿床成因,对其地质背景、矿体特征进行研究。
矿区内广泛发育二长花岗斑岩,且构造活动强烈。
本文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研究,探讨矿体特征以及矿床成因,以期对日后寻找和研究这种类型的矿床带来帮助。
关键词:矿体特征;矿床成因;赣中;石英脉型钨矿床中图分类号:P641.463
第35卷
第1期
2019年1月
Vol.35
No.1
Jan.
2019
图1聚源钨矿位置图
第1期
花岗岩体、白陂花岗岩体和王元花岗岩体,岩体呈岩株、岩墙产出。
二长花岗斑岩以王元岩体为主,走向NE30°~40°,倾向东南,倾角50°~70°,长约900m,宽约200m,向南西和北东岩体厚度渐小。
岩体有云英岩化、硅化蚀变发育。
二长花岗斑岩为灰白色,中粒斑状、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有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和白云母,少量绿泥石、黄铁矿、方解石等。
钾长石为半自形,边缘常发生钠长石化,具环带构造,表面有绢云母化和绿泥石蚀变产物。
岩枝上盘与围岩接触,由于气化热液蚀变作用或充填交代作用,形成不均匀的云英岩化,与钨矿化关系密切。
花岗斑岩呈斑状构造,粒装结构,斑晶主要由石英、斜长石、碱性长石、白云母组成。
基质主要是微粒状长石、石英、云母等,可见黄铁矿化和碳酸盐化。
花岗斑岩是二长花岗斑岩的浅成相,零星分布在岩体的浅部。
2矿体特征
矿区矿体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以石英细脉-网脉带型为主,石英大脉型和云英岩化细脉浸染型次之。
第一种矿体类型主要分布在王元二长花岗斑岩岩体上盘震旦系变质岩中,并受到变质岩顺层滑动构造的影响,产出似层状岩体。
矿体中石英脉宽度不一,一般1~5cm,最大可以达到85cm,走向主要为NE,其次为NW、NNE,两侧常见云母镶边构造。
矿体厚度较为均匀,走向NE,倾向SE,倾角30°~50°,浅部倾角稍陡,深部倾角变缓,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
云英岩化细脉浸染型矿体分布于矿区北部,赋存在花岗岩上部的云英岩化花岗岩中,走向NE,倾向SE,倾角30°~50°。
由于花岗岩冷凝收缩产生的裂隙被含矿石英细脉所充填形成矿体,矿体倾角随着岩体倾角变化;受岩体形态、规模影响,矿体一般规模较小,呈板状或透镜状产出。
这种矿体的形成与岩体的云英岩化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呈现正相关。
云英岩化分为早期和晚期,前者是岩浆晚期自交代产物,具有弱矿化,其蚀变的强弱和岩体的节理及形态有关;后者是岩浆期后热液蚀变的产物,蚀变造成强烈的矿化,并与脉状钨矿的成矿构造有关,钻孔的矿芯中,能看到晚期云英岩在早期云英岩化花岗岩中呈脉状产出,显然晚期云英岩化受到构造裂隙的控制。
3矿床成因
燕山早期中细粒云英岩化二长花岗斑岩(J3J)和早期花岗斑岩与成矿密切相关,是研究区成矿母岩。
岩浆中的挥发分与围岩产生接触交代变质作用,使岩石化学成分发生显著变化。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发生在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上并扩展到围岩中,并伴有白钨矿化的发生。
岩浆岩成矿元素丰度的高低与钨矿的形成有极密切的关系。
钨元素在矿区岩体内丰度都比较高,成矿物质来源不仅仅是成矿母岩,且岩体外接触带大量围岩也是钨的物质来源之一。
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岩体与围岩发生广泛接触热变质作用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从而在岩体的热力和动力梯度作用下,促使围岩中的钨质产生有效的活化,并由岩浆活动的中心高能部位向岩体外围相对低能封闭的有利成矿空间转移、聚集,发生钨的成矿作用,形成矿床。
参考文献院
[1]Werner A B T,Sinclair W D,Amey E B.International strategic mineral issues summary report-tungsten[J].U.s.geological Survey,1998.
[2]马东升.钨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高校地质学报,2009, 15(1):19-34.
[3]莫柱孙,李洪谟,康永孚.中国南部钨矿工业类型和勘探
方法的初步总结[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8,p.203. [4]林运淮.中国南部钨矿工业类型[J].地质论评,1980,26
(4):362-367.
[5]李崇佑,许静.江西及邻区钨矿类型钨矿[J].见:地质讨论
会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981,55-67. [6]朱焱龄,李崇佑,林运淮.赣南钨矿地质[M].南昌:江西人
民出版社,1981a.
[7]朱焱龄,李崇佑,林运淮.江西南部脉钨矿床主要矿化特
征[J].见:钨矿地质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1b,339-351.
[8]盛继福.钨矿床.见:赵一鸣,吴良士,白鸽等著,中国主要金
属矿床成矿规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9]苏晔.赣中聚源钨矿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
义[D].东华理工大学,2017.
[10]杨明桂,梅勇文.钦—杭古板块结合带与成矿带的主要
特征[J].华南地质与矿产,1997(3):52-59. [11]李光来,华仁民,黄小娥,等.赣中下桐岭钨矿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矿床地质,2011b,30(6):1075-1084.
尹晓燕:赣中聚源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