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坡某钨矿矿床成因简要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9.3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钨矿报告目录第一节什么是钨矿(p2)一、钨矿(p3)二、钨矿用途(p3)第二节中国钨矿资源简介(p3)一、全球钨矿资源概述(p4)二、中国钨矿资源特点(p6)三、中国钨矿资源开发利用情况(p11)四、总结(p15)第三节中国钨矿供需形势及未来展望(p16)一、中国钨矿未来展望(p16)二、钨矿机遇与未来(p17)第四节中国权威地质机构(p18)一、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西地质调查大队(p18)1、局情简介(p18)2、主要领导(p19)3、联系方式(p20)二、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p20)1、局情简介(p20)2、主要领导(p21)3、联系方式(p22)三、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集团公司(p22)1、局情简介(p22)2、主要领导(p23)3、联系方式(p30)第一节什么是钨矿一、钨矿二、钨矿用途第二节中国钨矿资源简介据测算,钨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7%,自然储量620万t,可开采储量290万t。
目前,钨金属基本上是从钨矿石中提炼出来的。
钨是我国得天独厚、具有战略意义的优势资源,中国不仅钨矿储量居世界第一,而且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也居世界第一,因而被誉为四个“世界第一”。
然而,中国钨矿资源具有“富矿少,贫矿多,共、伴生矿多,单矿种少”等特点,存在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较低、浪费严重等问题。
一、全球钨矿资源概述世界钨储量集中在中国、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占世界总储量的76%。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9年公布的世界钨矿储量,中国是钨矿储量最大的国家,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和第四,见表1。
表1 2008年世界钨储量(钨含量)分布国家或地区储量/万t 储量基础/万t 位次中国180 420 1加拿大26 49 2俄罗斯25 42 3美国14 20 4 玻利维亚 5.3 10 5 朝鲜— 3.5 6奥地利 1 1.5 7葡萄牙0.47 6.2 8其他国家44 75全球300 630除中国和美国外,具有重大资源潜力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奥地利、玻利维亚、巴西、缅甸、加拿大、哈萨克斯坦、朝鲜、韩国、葡萄牙、西班牙、土耳其、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土库曼和泰国。
新疆托克逊县桑树园子南山钨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摘要:桑树园子南山白钨矿处于萨阿尔明—库米什金、铜、铅、锌成矿带,矿体赋存在矽卡岩中,呈似层状产出。
通过勘查工作,在地下30~80m 均见到了不同品位不同规模的钨矿体,目前钨矿体在深部尚未完全控制。
工作区外围黑戈壁及英博斯坦均已发现钨矿化,表明工作区及外围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托克逊;白钨矿矿床;矽卡岩;成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的研究一直是地质学者的研究重点。
新疆托克逊桑树园子钨矿床所处成矿带属于萨阿尔明—库米什金、铜、铅、锌成矿带,桑树园子铜成矿亚带,该成矿带铜、铁、铅锌多金属矿化十分普遍,区域已有矿床有忠宝钨矿床、桑树园子南山铜钨矿床、彩华沟铜多金属矿、彩虹铜矿等多处矿床,是新疆西昆仑成矿区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
笔者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基础上,对矿区成矿地质特征进一步分析总结,进而探讨矽卡岩及矿床的成因,以期对矿床成因认识及指导区域找矿提供参考资料。
1成矿地质背景矿区位于塔里木坂块北缘,南天山晚古生代褶皱带的东段,其北以库米什大断裂为界与天山中央隆起相隔,南临库米什断陷盆地,是巴仑台-库米什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
区域上以北西西向的库米什断裂和克孜勒塔格(伊热达坂)背斜为主体,形成总体近东西向的构造格架,在早中泥盆世,该区属于塔里木坂块陆缘活动带的一部分,形成了一套以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及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为主的火山喷发-沉积建造,发育有相当规模的海底喷流沉积岩,为钨多金属矿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是寻找钨矿的有利地区。
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矿区内仅出露泥盆系下统阿尔彼什麦布拉克组下亚组(D1a a),多呈捕虏体产出于海西早期的花岗岩岩基中,零星分布,为一套细碎屑沉积中深变质岩。
主要岩性有二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角闪石英片岩、黑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石英片岩及大理岩等。
地层产状总体为倾向305~315°,倾角45~65°、局部近于直立。
麻栗坡南温河地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朱勋帅,李华明,洪明春(云南源浩矿业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51)摘 要:研究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以及多期岩浆活动,成就了与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钨、锡、铅锌、铜、铁矿产,本文对研究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进行探讨,为该地区提出了找矿方向。
关键词:南温河;地质特征;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04-0091-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wenhe area in south malipoZHU Xun-shuai, LI Hua-ming, HONG Ming-chun(Yunnan yuanhao mining Co.Ltd.,Kunming 650051,China)Abstract: The study area has experienced multi-stage tectonic movement and multi-stage magmatic activity,and has achieved tungsten,tin,lead and zinc,copper and iron minerals related to tectono-magmatic activit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the study area,and puts forward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 for the area.Keywords: nanwenhe river;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rospecting direction1 区域成矿背景1.1 区域地质特征南温河研究区位于华南褶皱系、扬子准地台和三江褶皱系之交汇部位。
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2023年12月December ,2023第42卷第6期42(6):1139~1158文章编号:0258-7106(2023)06-1139-20Doi:10.16111/j.0258-7106.2023.06.004江西武山铜矿区新发现钨矿(化)体特征和其成因——来自矿相学、白钨矿原位U-Pb 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的约束*高任1,2,谢桂青1,3**,冯道水2,纪云昊1,钟浩2,张磊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2江西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江西九江332000;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战略性金属矿产找矿理论与技术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摘要钨和铜有明显不同的地球化学性质,但钨、铜在矿床中可以共伴生,原因还不清楚。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发育典型的斑岩-矽卡岩-层状铜(钨)多金属成矿系统,其中层状铜(钨)矿体成矿时代数据相对较少。
作者以该带九瑞矿集区武山铜矿区新发现的钨矿(化)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矿相学、白钨矿原位U-Pb 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
研究发现,武山矿床具有层状、矽卡岩型、斑岩型3类铜矿体均有白钨矿矿化,矿床整体由浅至深存在Cu →Cu-W 的分带规律。
3类矿石中的白钨矿产状类似,充填在粗粒黄铁矿晶体间隙,或呈浸染状分布,被黄铜矿、闪锌矿等交代,产于退化蚀变阶段;其中斑岩中还存在少量晚世代白钨矿,与石英、黄铁矿共生,形成细脉并穿切花岗闪长斑岩,为石英-硫化物阶段产物。
通过对退化蚀变阶段白钨矿进行测年和地球化学研究,作者获得了层状矿体含钨黄铜矿矿石中的白钨矿原位LA-ICP-MS U-Pb 同位素年龄为(140.6±1.5)Ma ,代表层状铜钨矿体成矿时代,在误差范围内与前人获得的斑岩、矽卡岩型矿体的成矿时代基本一致。
层状矿体中白钨矿的稀土元素特征和Sr/Mo 值符合岩浆热液矿床特征,相比矽卡岩型、花岗岩型白钨矿,层状矿体中白钨矿具有明显较低Mo 含量,反映了形成于相对低氧逸度条件;另外,层状矿体中白钨矿具有正Eu 异常和与围岩相近的高Y/Ho 值的特征,推测其是流体充分交代了含碳围岩地层导致流体性质的明显改变,并且有利于白钨矿和黄铁矿的沉淀,可从深部黄龙组层间部位形成钨品位更富的黄铁矿矿石得到佐证。
采矿学实验报告采矿学实验报告一、实验报告的特点正确性实验报告的写作对象是科学实验的客观事实,内容科学,表述真实、质朴,判断恰当。
客观性实验报告以客观的科学研究的事实为写作对象,它是对科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真实记录,虽然也要表明对某些问的观点和意见,但这些观点和意见都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的。
确证性确证性是指实验报告中记载的实验结果能被任何人所重复和证实,也就是说,任何人按给定的条件去重复这顶实验,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观察到相同的科学现象,得到同样的结果。
可读性可读性是指为使读者了解复杂的实验过程,实验报告的写作除了以文字叙述和说明以外,还常常借助画图像,列表格、作曲线图等文式,说明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各步骤之间的关系,解释实验结果等。
二、实验报告种类按科目分类:大学物理实验因科学实验的对象而异。
如化学实验的报告叫化学实验报告,物理实验的报告就叫物理实验报告。
随着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实验的种类、项目等日见繁多,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它主要的用途在于帮助实验者不断地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三、采矿学实验报告(通用7篇)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采矿学实验报告(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采矿学实验报告1一、目的要求1、初步掌握岩浆热液矿床的成矿机理和地质特点。
2、加深对该类矿床成矿多阶段性的理解,并掌握其划分标志。
3、熟悉脉型钨矿床的蚀变与矿化模式(如五层楼模式)。
二、实验内容江西大余西华山钨矿床标本:1-围岩:中粒黑云母花岗岩(附薄片)矿体上部2-围岩:寒武系浅变质岩、石英砂岩(附薄片)矿体上部3-脉石矿物:石英(附薄片)矿体上部4-矿石矿物:黑钨矿(附光片)矿体5-矿石矿物:辉钼矿(附光片)矿体6-矿石矿物:黄铜矿(附光片)矿体7-围岩:云英岩化花岗岩(附薄片)矿体下部8-围岩:云英岩(附薄片)矿体下部三、实习要点1、本区地层、构造特征;2、西华山花岗岩体的产状、侵入时代、期次及其与构造的关系;3、围岩蚀变类型、分带性及其与矿化的关系;4、矿化富集的部位及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带性;5、矿体形态、产状、分布规律及其与控矿构造的关系。
069CITYGEOGRAPHY镇安县棋盘沟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高 毅 哈清山 王 渊 冯亚洲(咸阳西北有色七一二总队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712023)摘要:镇安县棋盘沟钨矿床位于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凤县-镇安褶皱束的中段。
出露地层有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寒武统水沟口组、中上寒武统石瓮子组、中奥陶统白龙洞组、上奥陶统两岔口岩组、中泥盆统大枫沟组和中泥盆统古道岭组。
本文通过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矿体地质特征及矿石特征等分析,初步认为棋盘沟钨矿床整体就位受晚古生代碎屑沉积-海西期变质建造控制,空间展布受东西向褶皱构造和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于印支期花岗岩岩浆,属“三位一体”复合成因钨矿床。
关键词:棋盘沟钨矿;地质特征;成因浅析1 地质背景1.1 地层。
棋盘沟钨矿区地层属华南地层大区东秦岭-大别山地层区迭部-旬阳地层分区天竺山地层小区。
地层走向近东西。
上奥陶统两岔口岩组为本区含钨矿化蚀变带主要赋矿层位。
岩性主要以灰色、灰绿色二云方解石英片岩为主,夹少量变粒岩及薄层大理岩,发育褶皱构造,普遍糜棱岩化。
近南北向裂隙发育较普遍,沿裂隙面常发育钾长石英脉。
矿物颗粒粒径较粗,普遍碎裂,沿裂隙充填方解石脉,主要蚀变矿化为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及白钨矿化。
1.2 构造。
棋盘沟钨矿区上奥陶统两岔口岩组和中元古代变质构造杂岩地段褶皱构造发育,区内最大褶皱构造为棋盘沟背斜,位于棋盘沟中部中元古代变质构造杂岩地区,棋盘沟背斜明显受后期叠加变形,两翼发育一系列小型次级褶皱。
两翼岩性为大理岩与片岩互层,以片岩为主。
近核部位置发育石英脉,脉内及与片岩接触面可见白钨矿化。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发育北西向主断裂构造和近南北向次级断裂,其中北西向主构造为区内的导矿构造,近南北向次级断裂为区内的容矿构造。
1.3 岩浆岩。
棋盘沟钨矿区处于宁陕-金堆城燕山期北东向构造岩浆岩带与北西西向印支期区域构造岩浆岩带交汇部位,钨钼成矿主要与印支晚期的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以江口酸性岩基为代表,并发育懒板凳等形态复杂的中、酸性小岩体。
2014年 3月 March2014岩 矿 测 试 ROCKANDMINERALANALYSIS文章编号:0254 5357(2014)02 0287 09Vol.33,No.2 287~295江西岿美山钨矿矿床的成矿年龄及地质特征李丽侠1,2,陈郑辉2,3 ,施光海2,张思明2,屈文俊4,应立娟3,秦 燕3,丁 琼5(1.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 4.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 100037; 5.江西岿美山钨业有限公司,江西 定南 341902)摘要:江西省定南县岿美山钨矿区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东段与武夷山北东 -北北东向构造带南段的复合部位,是赣南地区以石英脉型黑钨矿和矽卡岩型白钨矿共生为特征的钨矿床,其是否为南岭地区燕山期的成矿作用,一直没有精确的年代学研究成果。
本文采用锆石 SHRIMPU-Pb定年和辉钼矿 Re-Os同位素定年技术,对岩体年龄和成矿年龄进行了精细的测定,获得成矿黑云母花岗岩体的锆石 SHRIMPU-Pb年龄为(157.7±2.7)Ma(n=11,MSWD=1.9),黑钨矿石英脉的辉钼矿 Re-Os等时线年龄为(153.7±1.5)Ma(n=5,MSWD=0.16),显示岿美山区是华南地区中生代钨矿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的产物之一。
根据“五层楼 +地下室”的找矿模型,并结合矿区的最新找矿线索,研究认为在矿区深部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具有存在新矿体的可能性,该区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同时探索性地提出赣南地区石英脉型钨矿深边部存在矽卡岩型钨矿化的可能,对区域钨矿的深边部找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岿美山钨矿;锆石 SHRIMPU-Pb定年;辉钼矿 Re-Os定年中图分类号:P618.67;P533文献标识码:A赣南是我国乃至于世界上石英脉型黑钨矿最密 集产出的地区之一,具“世界钨都”之称。
甘肃北山小白石头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思路李强;何智祖【摘要】阐述了小白石头钨钼矿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体特征、围岩蚀变及矿床特征,指出了小白石头钨矿床位于甘肃北山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中,成矿构造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强烈。
着重论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思路。
【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6(032)010【总页数】6页(P20-25)【关键词】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控矿因素;小白石头钨钼矿;甘肃【作者】李强;何智祖【作者单位】甘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张掖矿产勘查院,甘肃张掖 734000;甘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张掖矿产勘查院,甘肃张掖 7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小白石头钨钼矿区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之星星峡——公婆泉微板块内星星峡—公婆泉早古生代增生地块西段,北起为沙泉子—白石头泉—梧桐大泉—吉勒大泉大断裂。
南为尖山子—星星峡—白水井—破城山大断裂。
在此构造单元内,广泛分布有华力西中、晚期及印支—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及上元古界蓟县系平头山组碳酸盐岩,小白石头钨钼矿就位于这些板块边界及其派生构造中。
出露地层主要为蓟县系、震旦系、石炭系。
蓟县系以弧形出露于星星峡—芨芨台子山一带;震旦系出露于星星峡东—铅炉子一带;石炭系广泛出露于芨芨台子山至明水一带。
蓟县系平头山群(Jxpn):分布较广,由下部富硅镁碳酸盐岩建造、中部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和上部碳酸盐岩建造组成。
震旦系洗肠井群(Zxc):由下部冰成岩和上部碎屑岩及碳酸盐岩组成。
下石炭统白山组(C12bs):属次深海—浅海—滨海相火山岩夹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含铁建造。
与钨钼锡铋成矿密切的地层是蓟县系平头山群,次为下石炭统白山组。
区内构造发育,总的构造线方向为NEE—SWW。
不同构造期形成的构造形态有不同特点。
加里东、海西期形成的褶皱紧密,断裂以逆断层为主。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我国锂、铍、铌、钽等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在时空分布上呈现一定的规律,基本上是从北到南成矿期由老到新,北方以海西期为主,南方以燕山期为主,印支期、海西期次之.从成矿时代来看,燕山期是稀有金属矿床成矿的极盛时期,在南方几乎所有的特大型、大中型矿床都与燕山期岩浆构造活动有关,属燕山期成矿.仅有少数矿床,如川西锂辉石伟晶岩型矿床印支期成矿和广东广宁、福建西坑伟晶岩型钽铌矿床属海西期成矿.北方的稀有金属矿床成矿期主要是海西期.在兴安岭-内蒙古区、阿尔泰区、天山-北山区、昆仑-祁连山区、东秦岭及黑吉辽胶区等都有海西岩带存在.白云鄂博型铌、稀土矿床,海西期偏碱性岩浆活动可能提供部分铌、稀土的物质来源.阿尔泰区锂、铍、铌、钽、锆的伟晶岩以及天山-北山与昆仑-祁连山北西西构造带的大部伟晶岩是属于海西期的.从空间分布来看,目前已发现并勘探的特大型、大中型稀有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以下成矿区带:华南成矿区是稀有、钨锡多金属矿床的重要成矿区域.主要矿床类型有花岗岩型,如特大型江西宜春钽铌锂矿床、广西栗木钽铌锡矿床钽为大型,伟晶岩型也是华南的主要矿床类型之一,如福建南平西坑钽铌矿床钽为大型等;其次有云英岩型如广东万峰铍矿床、夕卡岩或条纹岩型矿床如湖南香花岭铍矿床以及石英脉型矿床等.砂矿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台山残坡积、河流冲积型铌钽砂矿床、增城派潭铌铁矿河流冲积型砂矿铌为大型等.阿尔泰山南缘成矿区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矿产集中区.主要矿床类型为伟晶岩型锂铍铌钽矿床.在阿尔泰褶皱系的中间隆起区——卡拉额尔齐斯复背斜带内,有许多伟晶岩矿田,是我国稀有金属生产主要基地.其中,有开采多年的新疆富蕴县可可托海锂铍铌钽矿、柯鲁木特锂铍铌钽矿、福海县库卡拉盖锂矿、青河县阿斯卡尔特铍矿、福海县群库尔绿柱石钽铌矿等.近年来在阿尔泰成矿区,还陆续发现一些花岗岩型、火山沉积型及砂矿等类型稀有金属矿床.兴安岭-内蒙古成矿区蕴藏着丰富的稀有、稀土矿产资源.其中以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着称,铌、稀土均达到超大型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70年代在哲里木盟扎鲁特旗地区又发现并勘查出碱性花岗岩型巴尔哲大型铌钽、稀土矿床.川西伟晶岩密集区成矿区带:在四川西部康定、石渠、金川和马尔康等地分布有大量而密集的稀有金属伟晶岩矿脉,并形成大型、特大型锂铍矿床,如康定甲基卡锂铍矿锂为特大型、铍为大型;金川地区锂铍矿锂为大型、铍为中型位于金川、马尔康两县接壤地带,以可尔因为中心,锂铍矿化花岗伟晶岩脉成群分布,是川西锂铍等稀有金属的重要成矿区带之一.东秦岭成矿区稀有金属矿化分布较广,其中以陕西商南和河南卢氏等地矿化较好,有找矿远景;蓝田—潼关—嵩县,是一条与正长岩和偏碱性花岗岩有关的铌、稀土金属矿化带,也具有找矿潜力;特别是在秦岭东段南坡,鄂陕交界的竹园沟—贺家山一带,于80年代初勘查出一个特大型的湖北庙垭碳酸岩型铌稀土矿床.盐湖锂成矿区,由盐湖形成的锂矿资源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现已查明大型、特大型盐湖锂矿床,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中部的一里坪,东、西台吉乃尔湖及西端的尕斯库勒湖.矿床中锂均以晶间卤水、孔隙卤水及地表卤水的形态出现,赋存于上更新统至全新统的地层中.在西藏的西北部地区有众多的盐湖区,也是我国卤水锂资源的重要成矿区之一.此外,卤水锂还见湖北潜江凹陷油田内,其锂资源规模也极其可观.二、矿床类型我国锂、铍、铌、钽矿床按成矿岩石类型和有关成矿作用划分,有以下类型:1.与酸性岩类有关的成矿系列的矿床类型1花岗岩型稀有、稀土元素矿床〔如江西宜春钽铌-锂矿床、广西栗木钽铌矿床、江西大吉山钽铌-钨矿床、江西横峰黄山铌钽矿床、广东仑山钽铌矿床、内蒙古巴尔哲铌、稀土矿床等〕.2花岗伟晶岩型稀有、稀土元素矿床〔如新疆可可托海锂铍铌钽矿床、四川康定甲基卡锂铍矿床和金川可尔因锂铍矿田、福建南平西坑钽铌矿床等〕.3接触交代型稀有、稀土矿床如湖南香花岭条纹岩铍矿床等.4气成热液型稀有、稀土矿床如广东万峰山云英岩铍矿床等.5脉岩型稀有元素矿床如湖南香花岭细晶岩钽矿床等.2.与碱性岩类有关的成矿系列的矿床类型1碱性岩和碱性伟晶岩型稀有、稀土元素矿床〔如四川米易含褐钇铌矿碱性花岗岩矿床、四川路枯碱性伟晶岩和碱性细晶岩钠长岩稀有元素矿床〕.2碳酸岩型稀有、稀土元素矿床如湖北竹山庙垭铌、稀土矿床.3.与火山岩类有关的成矿系列的矿床类型如浙江青田石溪钠长流纹斑岩铌矿床、青田坦头凝灰岩铍矿床.4.与沉积作用有关的成矿系列的矿床类型盐湖型锂矿床伴生硼、钾、镁、铷等多种有益组分,如青海柴达木盆地中部的一里坪锂矿床,东、西台吉乃尔湖锂矿床等.5.与风化作用有关的成矿系列的矿床类型残坡积冲积型稀有、稀土矿床如广东台山残坡积、冲积铌钽砂矿床,增城派潭河流冲积型铌铁矿砂矿等.6.与变质作用有关的成矿系列的矿床类型混合岩型稀有、稀土元素矿床,目前仅发现有稀土矿床.7.与多种作用有关的成矿系列的矿床类型这种类型矿床,是指具有成矿物质多来源、成矿阶段多期次、成矿作用多成因的稀有、稀土矿床,或简称复合成因矿床.如内蒙古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以上各类型矿床地质特征,将结合下述的典型矿区予以简要介绍.三、典型矿区一新疆可可托海锂铍铌钽矿可可托海矿区位于新疆富蕴县可可托海镇,距县城50k m,是国内外着名的大型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矿床,富含锂、铷、铯、铍、铌、钽等,为我国开发最早的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基地.累计探明储量据中国矿床发现史新疆卷,地质出版社,1996:锂Li2O万t、铍BeO万t、钽铌TaNb2O5 1314t.探获手选矿物:绿柱石万t、锂辉石50万t、铯榴石.新中国成立后,为开发可可托海丰富的稀有金属资源,从1953年开展了大规模地质勘探工作,1960~1961年编制了可可托海矿床的总储量计算报告,为矿山开采和选冶提供了一份较完整的地质成果.1 其时代尚有争议,有的认为是奥陶系,也有的认为是寒武系.可可托海矿床处于阿尔泰褶皱带额尔齐斯地背斜的中南部.矿区内出露的地层有泥盆系黑云母石英片岩、二云母石英片岩、十字石黑云母石英片岩及变粒岩等呈残山状分布于矿床的南部,其次是第四系残坡积及河流冲积物.岩浆岩为海西期侵入的辉长岩、角闪辉长岩、片麻状黑云母斜长花岗岩,脉岩有花岗伟晶岩脉、细晶岩脉等图.矿区主要构造方向为北西向,控制片理、片麻理、岩体分布及岩脉的走向.矿区内已发现花岗伟晶岩脉25条,其中盲脉14条,经勘探提交储量的有6条矿脉,其中3号脉最大,也是最典型的稀有金属伟晶岩脉,着称国内外.图 3号脉矿区地质图1.第四系冲积层;2.奥陶系片岩、片麻岩;3.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4.片麻状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闪长岩;5.辉长岩-闪长岩;6.角闪辉长岩;7.角闪岩;8.花岗伟晶岩;9.断层线3号脉是成带性良好、规模巨大的锂辉石-钠长石型花岗伟晶岩脉,富含锂、铍、铌、钽、铷、铯等多种稀有金属,已开采多年.脉体顶部出露于地表,其余均隐伏地下,探明脉长2250m,宽1 500m,厚20~60m,平均厚度40m,呈阶梯状向西220°渐次倾斜,倾角10°~15°.3号伟晶岩脉主要矿石矿物有锂辉石、锂云母、绿柱石、铌铁矿、钽铁矿、细晶石、铯榴石等,并伴生可综合回收铷、铯、锆、铪等.矿床锂、铍、铌、钽平均品位:Li2O为%,BeO 为%,Nb2O5为%,Ta2O5为%.伟晶岩的围岩蚀变主要有黑鳞云母化、锂白云母化、锂蓝闪石化和萤石化等.矿床类型为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二四川甲基卡锂铍矿甲基卡锂铍矿床位于四川省西部康定、雅江、道孚三县交界处,是我国70年代初期勘查的特大型锂矿,探明氧化锂储量92万t,共生的氧化铍储量也达到大型矿床规模,矿石锂储量居全国之首中国矿床发现史·四川卷,地质出版社,19 96.该矿床发现于1959年,四川省地质局四○四队于1974年提交了康定县甲基卡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矿床详细普查报告,并进行了选矿试验,证明矿石易选.矿床地处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东缘、石渠雅江地向斜核心部位四级构造单元甲基卡穹隆状短轴背斜中.矿区内出露地层为三叠系西康群砂页岩,经区域变质和接触变质而形成的黑云母石英片岩、二云母石英片岩和红柱石、十字石石英片岩等中浅变质岩系.印支期含锂二云母花岗岩株沿甲基卡短轴背斜侵入.围绕花岗岩内外接触带派生出一系列花岗伟晶岩脉,其中已查明含锂、铍、钽伟晶岩脉114条锂矿脉7 8条、铍矿脉18条、铌钽矿脉18条,并选择其中矿化较好的134、9、528等9条矿脉进行了初勘.查明矿脉多呈脉状、不规则脉状或透镜状产出,一般长100~300m,厚3~20m,延深2 5~300m,其中规模大的134号脉长987m、宽35~370m、厚、埋藏0~200m,获氧化锂储量万t,占全区总储量的%.矿脉除锂辉石外,尚有绿柱石、铌钽铁矿和锡石等.锂辉石主要赋存在细、中粒石英钠长石锂辉石交代带中.矿石平均品位:Li2 O为%、BeO为%、Nb2O5为%、Ta2O5为%.矿床类型为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三江西宜春钽铌矿宜春钽铌矿床又名414矿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东南20km 处,矿区面积7km2,是以钽为主的特大型稀有金属矿床.累计探明储量:钽Ta2O5万t、铌Nb2O5万t、矿石锂Li2O万t、铷Rb2O万t、铯Cs2O万t中国矿床发展史·江西卷,地质出版社,1996.该矿床由江西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六一二队于1968年底发现并开展地质工作.1969年4月14日,公司化验室报出第一批人工重砂鉴定成果,确定铌钽矿物的存在,故此得名“41 4矿”,并采取快速评价方法,肯定了矿床的工业价值,继而转入勘探.1973年11月由江西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七队提交了江西414矿区地质勘探总结报告.矿山建设始于1973年,一期基建工程于1976年完成,成为国内钽铌精矿主要生产矿山,如今生产钽精矿Ta2O5占全国产量一半以上,经济与社会效益十分显着.矿床处于华南加里东褶皱系桂湘赣褶皱带北缘的武功山隆起区,武功山复背斜的北东端东南翼,并有北东向断裂通过矿区.矿区出露地层有震旦系老虎塘组及第四系残积、冲积层.矿区构造骨架主要由银子岭背斜及其次级向斜和北东、北西、北东东、北北东4组断裂构成.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侵入期次甚多.与成矿有关的岩体为燕山早期第二阶段第三次侵入形成的雅山花岗岩复式岩体.钽铌锂矿主要赋存在细粒白云母花岗岩相中.矿化面积,矿床由银子岭、工人村、朱楼冲3个区段组成,其中银子岭为主矿体区段图.工人村区位于银子岭区段西北,朱楼冲位于银子岭之南.银子岭主矿体区段,矿体规模大、品位富,且出露部位高,为开采的主要对象,已进行了详细勘探.此外,在主矿体边部还有一些小矿体.图宜春矿床地质略图1.变质岩;2.似伟晶岩;3.云英岩;4.花岗斑岩脉;5.细粒似斑状富锂云母钠长石花岗岩;6.细粒锂云母钠长石花岗岩;7.细粒锂铁白云母钠更长石花岗岩;8.中粗粒二云母花岗岩;9.张扭性断层;10.含黑钨矿石英脉主矿体南北长1700m,东西平均宽644m,地表出露面积.矿体厚度,最大196m,平均60m.形态简单,呈似层状.富矿体居于岩体上部,长1300m,平均宽551m,最宽达900m,平均厚度,最厚处42m.贫矿体位于富矿体的下部和边部,长1500m,最大宽度950m,平均572m,最大厚度62m,平均厚度.矿石类型有原生钽铌矿和残坡积型砂矿两种,其中原生矿约占全区储量的%.原生钽铌矿体赋存于钠长石化、锂云母化的花岗岩中.矿石品级分为富矿体,含Ta2O5>%、贫矿体含%~%;二级贫矿体含Ta2O5<%~%.矿床主要矿石矿物有细晶石、富锰铌钽铁矿、含钽锡石、锂云母、铯榴石及绿柱石等.本区花岗岩有明显的变质交代作用,钠长石化、锂云母化强烈而普遍,还有黄玉化、云英岩化、白云母化等.矿床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矿床类型属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为岩浆晚期分异矿床.80年代以来,随着该矿床的开采和对其成矿研究的深入,提出了新的认识,如王成发1986认为是花岗岩化过程中碱质交代作用的产物,即非岩浆成因.四广西栗木钽铌-锡矿栗木钽铌-锡矿区位于广西恭城县城北偏东37km处,由老虎头、水溪庙、金竹源钽铌矿床组成.就钽矿规模而言,老虎头为中型,水溪庙为大型、金竹源为大型.栗木矿区原为锡钨矿,它是有60多年开发史的老矿山.栗木矿区是1959年初从分析锡钨精矿和炉渣中发现钽、铌元素开始,于是进行了地质调查,60年代中期在矿区内发现了老虎头花岗岩型钽铌锡矿床,之后又相继找到了水溪庙、金竹源两个同类型的隐伏矿床.1967年、1974年由广西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二七一队先后提交了广西栗木矿区老虎头含钽铌花岗岩型矿床储量总结报告和广西栗木锡矿田水溪庙钽铌花岗岩矿床储量报告.从此矿山转为主要开采花岗岩型钽铌锡矿.目前,老虎头矿床已开采完毕,金竹源矿床作为老虎头矿的接续矿山正在筹建中,水溪庙矿现已投产.栗木矿区位于湘桂粤海西印支拗陷区之内、栗木-莲花复式向斜的北部扬起端.矿区出露地层有寒武系浅变质岩、泥盆系砂页岩和碳酸盐岩,下石炭统砂页岩和条带状灰岩.花岗岩体受构造控制,属燕山期产物.矿化强烈,以钨、锡、钽、铌矿产为主.已勘探的3处花岗岩型钽铌-锡矿床,即老虎头表露矿床、水溪庙隐伏矿床和金竹源隐伏矿床,图.这3个矿床均位于第三阶段花岗岩体的顶突部位,矿体即是岩体的一部分.矿体呈厚薄不均的似层状或皮壳状.钽矿体厚度变化较大,老虎头矿床为~72m;水溪庙矿床为2~平均厚20 m;金竹源矿床~平均厚.矿床品位:老虎头的似伟晶岩中富矿Ta2O5为%,矿体花岗岩中Ta2O5为%;水溪庙花岗岩脉及花岗伟晶岩脉平均含Ta2O5为%.矿体花岗岩中Ta2O5为%;金竹源富钠长石花岗岩平均含Ta2O5为%,矿体花岗岩中Ta2O5为%.矿床中的主要矿物为铌钽锰矿和锡石,其次为细晶石、钽金红石、黑钨矿、胶态锡石、黝锡矿、毒砂、磁黄铁矿、黄铁矿、白钨矿等.矿床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大理岩化、绢云母化、电气石化等.矿床类型为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图栗木矿区地质略图1.下石炭统大塘阶;2.下石炭统岩关阶;3.上泥盆统融安县组;4.中泥盆统东岗岭组;5.下泥盆统郁江组;6.下泥盆统那高岭组;7.下泥盆统莲花山组;8.寒武系水口群;9.燕山早期花岗岩下标字母为侵入阶段编号;10.实测和推测逆断层;11.实测和推测正断层;12.实测和推测地质界线;13.隐伏岩体顶板等高线;14.不整合界线;15.断层破碎带五湖北庙垭铌稀土矿庙垭铌稀土矿区位于湖北省竹山县境内,南距竹山县城89km,处于鄂陕交界地段,是一个与正长岩-碳酸岩杂岩体有关的特大型铌稀土矿床,累计探明储量:铌Nb2O5万t、轻稀土氧化物万t中国矿床发展史·湖北卷,地质出版社,1996,并伴生大量磷灰石及铀、锆石、金红石等,可综合回收利用.1960年陕西省区测队在1∶20万平利幅区调时,发现庙垭地区放射性伽马异常,认为值得进一步检查.1961~1981年,先后由该区测队、湖北省地质局鄂西北地质队、七○一地质队、第十四地质队、第五地质队、省局中心实验室和地质部第九实验室等,对庙垭地区的铌稀土矿做了大量颇有成效的地质普查评价、详查、初勘和矿石可选性试验研究.198 1年由第五地质大队提交了湖北省竹山县庙垭铌稀土矿区详查-初勘地质报告,探明了国内最大的碳酸岩型铌稀土矿床.矿床位于武当隆起的西部边缘.庙垭岩体由正长岩和碳酸岩组成的杂岩体图,在海西早期侵入于青白口系—下震旦统耀岭河群与下志留统梅子垭组的接触带上,受东西向梁家院-田鸡垭断裂控制.杂岩体为东西向纺锤状岩株,长2950 m,宽580~820m,倾向延深控制到500m.杂岩体以正长岩类为主,占岩体出露面积的90%.碳酸岩呈小岩枝、岩瘤、岩脉依附正长岩分布,占杂岩体的%,另有%为围岩残留体.图庙垭矿区岩相蚀变图湖北省地质矿产局,19851.下志留统梅子垭组;2.下震旦统耀岭河群;3.混染含砾片岩;4.正长斑岩边缘相;5.正长岩内部相;6.混染正长岩混染相;7.混染钠质正长岩混染相;8.方解石碳酸岩、黑云母碳酸岩;9.含碳方解石碳酸岩;10.铁白云石碳酸岩;11.断层;12.铁白石化杂岩体矿化普遍,含矿率约65%.矿化以铌、铈族稀土为主,钽和钇族稀土含量很低,并伴生磷、硫、锆、铀、钍等有益组分.杂岩体内有3个矿带,全区共圈定矿体45个,其中稀土矿7个,铌矿体14个,铌稀土矿体24个.主要稀土矿体Ⅲ1 5呈似层状,长800m,宽410m,平均厚,埋深0~318m.主要铌矿体Ⅲ6长2300m,宽498m,厚,埋深0~290m,呈似层状.主要铌稀土矿体Ⅰ4长640m,宽402m,厚,埋深0~220m,呈不规则透镜状.矿石中铌矿物主要有铌铁矿、铌金红石,次要为贝塔石、烧绿石等;稀土矿物主要有独居石、氟碳铈矿,次要为氟碳钙铈矿、褐帘石等.矿床品位,不论是正长岩体、混杂岩体,还是碳酸岩体,其铌、稀土含量均超过了工业要求.Nb2O5含量最高可达%,RE2O3最高可达%.矿床类型为碳酸岩型铌、稀土矿床.六青海盐湖型锂矿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盐湖型锂矿资源.青海省地质局于五六十年代勘探了其中两个特大型盐湖型锂矿床,即茫崖行委一里坪锂矿和格尔木东、西台吉乃尔湖锂矿.探明储量:一里坪矿床氯化锂万t;东、西台吉乃尔湖矿床氯化锂几百万t中国矿床发现史·青海卷,地质出版社, 1996.一里坪锂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部,东距大柴旦镇230 km.矿区主要分布一套第四系湖沼沉积和化学沉积.矿产赋存状态分为固液两种,固体矿产以石盐为主;液体矿产以锂为主,并伴生硼、钾、镁等矿产,赋存在石盐的晶间和细砂、粉砂的孔隙卤水中,分为第一含水矿层和第二含水矿层两层矿,呈层状水平产出.第一含水矿层:分布面积202km2,潜水面埋藏深度~,最深,含水层厚度4~6m,孔隙度25%~30%.品位LiCl ~L,一般~3g/L,B2O3~L,KCl ~37g/L,MgCl2 236~296g/L.第二含水矿层:分布面积250km2,埋藏深一般6~16m,厚度10~20m,最厚30m,孔隙度15%~20%.品位LiCl ~L,一般~2g/L,B2O3~L,KCl ~L,MgCl2~339g/L.东、西台吉乃尔湖锂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部.西台吉乃尔湖位于一里坪东南30km处,东距大柴旦210km,西距茫崖200km.东台吉乃尔湖位于西台吉乃尔湖东30km.东、西台吉乃尔湖地处柴达木地块中部,中新生代凹陷带的中西部,两湖之间隔有鸭湖.矿区的东北及西部,均为第三纪构造隆起区,东南为湖沼沉积区,两区均位于前者之间的低洼地带中.矿床均产于第四系上更新统上部及全新统的湖泊化学和机械沉积中;分液体矿和固体矿两大类,而液体矿又分为地表卤水和地下卤水两类,锂矿主要赋存于地表卤水和地下晶间与孔隙卤水中,并伴生有极其丰富的硼、钾、镁、钠等有益元素.西台吉乃尔湖锂矿床:地表卤水湖水锂矿,分布于矿区东北部,呈北西-南东向分布,略似等腰三角形.东西长,南北宽7~8km,湖底沉积石盐及少量芒硝及泥砂.地下卤水锂矿又分为孔隙卤水锂矿和晶间水卤水锂矿两种.孔隙卤水锂,分布于含石盐细砂、细砂和泥石盐、石盐泥砂互层中,分布面积134km2,共3层卤水,总厚度10~15m,平均孔隙度%,品位:LiCl 4g/L以上、B2O3~L、K+10g/L以上、Mg2+40~60g /L、Na+40g/L.晶间卤水锂矿,主要赋存于含砂石盐、石盐及白钠镁矾中,分布面积,由3层卤水组成,厚~,总厚度,孔隙度20%~3 0%,品位:LiCl 1~2g/L、L、K+10g/L、Mg2+30g/L、Na+66g/L.东台吉乃尔湖锂矿床:地表卤水湖水锂矿,湖水呈北西西方向分布,长约23km,宽8km.品位:LiCl一般~2g/L、B2O 3一般~L、KCl一般12~14g/L、MgCl2一般45~50g/L.地下卤水锂矿,分两个含矿层:第1含水矿层,赋存于全新统QⅣ棕红色砂粘土层以上至表层的石盐及含粘土粉砂、细砂层中,分布面积76km2,厚度2~3m,孔隙度平均%,最高%,含矿品位:LiCl 4g/L、B2O3 L、KCl一般20~30g/L、MgCl2一般80~100g/L、NaCl一般200g/L.第Ⅱ含水矿层,分布于Ⅰ含水矿层之下,距地表6~35m,主要赋存于上更新统上部在盐层晶间和细砂层孔隙中.分布面积109km2,以晶间卤水为主,含水层厚15~20m,孔隙度15%~20%.品位:LiCl一般4~6g/L、B2O3平均L、KCl一般20~30g/L、MgCl2一般60~120 g/L、NaCl一般200g/L.。
广东怀集多罗山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李晨【摘要】多罗山钨多金属矿床位于郴州—怀集断裂南段,其中钨矿产于寒武系水口群一套浅变质岩石、中细粒变质砂岩和板岩中,矿体呈脉状.成矿元素以钨为主,伴生铋、钼等.该矿区钨矿体规模较大,矿体数目较多,走向和倾向上连续较好.矿床类型属热液裂隙充填石英脉型.【期刊名称】《矿业工程》【年(卷),期】2015(013)002【总页数】4页(P7-10)【关键词】钨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作者】李晨【作者单位】广东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广东肇庆526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 区域地质背景矿区位于桂湘粤褶皱带中,处在粤西大瑶山隆起南段。
经历多次造山运动,加里东、华里西、燕山等运动,均对该区有不同的影响。
加里东运动对矿区的山脉及构造皱形的形成起主导作用,造成该区复式的北北东背斜褶皱。
随后华里西运动重复在矿区时,其运动强度颇弱,且以升降为主,故在北北东加里东构造线上,存在经受其干扰的显著痕迹。
燕山运动则扰乱加里东期北北东地层产状,且在干扰带附近,产出有北北东的穹窿式小型褶皱。
1.1 区域地层区域内出露地层有寒武系八村群:底部为炭质页岩,石煤层发育,富含黄铁矿;中部以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间夹薄层状灰绿色板岩;上部夹多层透镜状钙质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
浅变质砂岩、粉砂质板岩,富含黄铁矿;泥盆系属于浅海相复理石建造,以砂岩为主,局部夹碳酸盐岩,具底砾岩,以及第四系残坡积物。
1.2 区域构造区内褶皱、断裂构造发育。
褶皱依据形成时代分为加里东期、海西—印支期及燕山期褶皱构造。
加里东期北北东复式褶皱为区内构造骨架,主要有忠党山倒转背斜、白鹤背斜。
忠党山倒转背斜西翼倾角平缓,东翼倾角较陡,显得不对称,顶峰在忠党山,往北缓和,逐渐倾末;白鹤背斜属屋松顶背斜北端的一部分,特点与忠党山倒转背斜相似,西翼峻陡,轴向北北东。
区内断裂极为发育,但无大断裂,主要有北北西、北北东、北东东和北西四组,其中以北北西和北北东最为发育。
89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丰城市徐山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黄美俊1,朱志成1,喻军敏2,王思学2(1.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江西 南昌 330001;2.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五队,江西 九江 332000)摘 要:徐山钨矿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之武功山隆起区东端,区内由上元古界浅变质岩系组成褶皱基底,上古生界、中生界地层不整合其上,燕山期岩浆活动剧烈,构造发育。
构成徐山钨矿石英脉型钨矿、云英岩化花岗岩型钨矿及矽卡岩型钨矿三位一体钨矿。
关键词:徐山钨矿;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3-0089-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Xushan Tungsten Deposit in Fengcheng City, Jiangxi ProvinceHUANG Mei-jun 1, ZHU Zhi-cheng 1, YU Jun-min 2, WANG Si-xue 2(1.Jiangxi Nonferrous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Nanchang 330001,China; 2.Jiangxi Nonferrou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Team 5,Jiujiang 332000,China)Abstract: Xushan tungsten deposit in Fengche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end of Wugongshan uplift area of Caledonian fold belt in South China. The fold basement is composed of Upper Proterozoic epimetamorphic rock series. The strata of Upper Paleozoic and Mesozoic are unconformity. The Yanshanian magmatic activity is intense and the structure is developed. It is composed of quartz vein type tungsten deposit, greisenization granite type tungsten deposit and skarn type tungsten deposit.Keyword: Xushan tungsten deposit; Genesis of ore deposits徐山钨矿位于江西省丰城市南东168°方位,直具33km 处。
成矿规律研究成矿规律研究的主要内容成矿规律研究:矿床时间分布规律、矿床空间分布规律、成矿物质来源规律和矿床共生规律。
成矿规律概念成矿规律是指对矿床形成和分布的时间、空间、物质来源及共生关系诸方面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成矿规律既是进行成矿分析的向导(基础),又是成矿分析的结晶,它对预测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自从1892年法国的L.德洛内提出成矿规律的概念以后,В.И.斯米尔诺夫、Р.鲁蒂埃等人都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全球成矿规律、区域成矿规律、矿区成矿规律以及单矿种为主的专门性成矿规律等不同的分支。
(一)矿床时间分布规律矿床在时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某些矿种或矿床常在某一地区的某一地质时代内集中出现。
例如:世界上70%的金矿、62%的镍和钴、60%以上的铁矿形成于前寒武纪;世界上80%的钨矿形成于中生代;世界上的盐类矿产主要形成于二叠纪等。
矿产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通常用划分成矿期的方式来表述:凡产生特定矿产组合的一段地质时期(代)就称之为成矿期。
1.我国主要的成矿期划分成矿期是研究矿床在时间上的发展、演化和分布规律性的有效途径。
地史中一定类型的矿床及其组合的出现往往和一定的大地构造发展阶段有关。
据我国地壳发展的主要构造运动及成矿特征,将我国的成矿期划分为如下六个:1)前寒武纪成矿期, 2)加里东成矿期,3)海西成矿期, 4)印支成矿期,5)燕山成矿期, 6)喜山成矿期前寒武纪成矿期早太古代成矿期(泰山期)(3800~2500Ma):绿岩带及有关矿床;Fe、Au、Cu、P、滑石、菱镁矿、石墨、云母等。
晚太古~早元古代成矿期(中条或吕梁期)(2500~1800Ma):Cr、Ni、Pt、Fe-Ti、金刚石、铜铅锌硫化物、稀土、硼、滑石、菱镁矿、云母等。
中—晚元古代成矿期(1800~600Ma):Fe、Cu、P、石棉、石墨等矿产,在北方产于长城、蓟县、青白口系地层中,在南方则产于板溪群、会理群、昆阳群、神农架群、南沱砂岩层及相应地层中。
湘中曹家坝大型钨矿床的主要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湘中曹家坝大型钨矿床位于湖南省汝城县境内,此矿床含有丰富的钨资源,是我国著名的钨锰矿区之一。
该矿床主要矿石类型为矽卡岩型。
钨矿床中的矽卡岩是由方解石、硅灰石、透辉石、指针石、白云石等矿物组成的碳酸盐岩。
本文将探讨湘中曹家坝大型钨矿床的主要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一、矿物学特征1. 方解石:是矿床中最常见的矿物之一,可占整个矿物相的30%~40%。
方解石一般呈白色、灰色或黄色,晶体呈立方体或八面体状,具有完美的八面体光性,其硬度为3.5~4,比重为2.71。
2. 硅灰石:是一种质地致密的矿物,多呈白色、灰白色或灰黑色,可占整个矿物相的5%~10%。
硅灰石的晶体形态多为平行六面体或短柱状,其硬度为5~5.5,比重为3.25。
3. 透辉石:是一种矿物组成复杂的石榴石族矿物,是矽卡岩型钨矿床中的重要矿物之一。
透辉石一般呈黄绿色或褐绿色,晶体呈6面体或8面体状,具有完美的六面体光性,其硬度为7~7.5,比重为3.4~3.5。
4. 指针石:也是一种重要的石榴石族矿物,含有丰富的钨和铁元素。
指针石一般呈黑色或棕色,晶体呈较长的柱状或棒状,其硬度为7~7.5,比重为3.5。
5. 白云石:是一种带有明显层状结构的碳酸盐岩矿物,多呈白色、灰白色或浅黄色,其硬度为3~4,比重为2.71。
二、地质意义湘中曹家坝大型钨矿床中的矽卡岩矿物具有丰富的矿床成因信息。
其中,透辉石和指针石含有大量的钨和铁元素,是矽卡岩型钨矿床中最重要的钨矿物。
透辉石和指针石的形成与前寒武纪火山岩的侵入、成岩作用等有关。
方解石、硅灰石和白云石则是矿床中主要的碳酸盐岩矿物,其形成与矿床区域的成岩变质作用、热液作用等有关。
通过对矿床中这些矿物学特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钨矿床的成因机制和成矿环境,为矿床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湘中曹家坝大型钨矿床的主要矽卡岩矿物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开发价值。
39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新疆皮山县喀拉喀什河钨矿的成因及找矿远景初探廖栋诚,袁国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十一地质大队,新疆 昌吉 831100)摘 要:钨矿资源作为新疆皮山县喀拉喀什河勘查的重点,已成为近年来找矿远景分析的关键方向,以此开展了新疆皮山县喀拉喀什河钨矿的成因及找矿远景初探。
通过新疆皮山县喀拉喀什河钨矿的成因初探,得出新疆皮山县喀拉喀什河钨矿的控矿因素以及矿床成因;通过新疆皮山县喀拉喀什河钨矿的找矿远景初探,明确其矿化蚀变标志,岩浆活动条件,得出找矿远景预测区。
通过以上研究,希望能为新疆皮山县喀拉喀什河钨矿的找矿工作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新疆皮山县;喀拉喀什河钨矿;成因;找矿远景中图分类号:TP34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4-0039-2收稿日期:2020-07作者简介:廖栋诚,男,生于1986年,江西赣州人,本科,地质矿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
新疆皮山县喀拉喀什河位于和田河的上游,山势陡峻巍峨,属高山区,海拔在2500m~3500m,高差在500m~12000m 之间,地形陡峻,切割较深。
区域内属大陆性高山气候,日最高气温平均40℃,最低达2℃,年平均气温26.5℃,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水系为中昆仑冰川发育带,全年平均降水量为436.6mm,是钨矿资源重点开采矿区。
由于新疆皮山县喀拉喀什河地区交通不便,山脉纵横,勘查环境恶劣,没有对该地区进行大量地质勘查。
直到2010年,部分地质勘查队伍对新疆皮山县喀拉喀什河进行了又一次大面积的普查工作,虽然已经查明了矿区岩性、岩浆岩等特征,但没有明确新疆皮山县喀拉喀什河钨矿的成因及找矿远景,为此本文提出新疆皮山县喀拉喀什河钨矿的成因及找矿远景初探,致力于为新疆皮山县喀拉喀什河钨矿资源的进一步勘查及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1 新疆皮山县喀拉喀什河钨矿的成因初探1.1 控矿因素新疆皮山县喀拉喀什河钨矿床总体归属于绿春浅变质带,该区自中生代二叠纪有基性熔岩和火山岩活动以来,经历了印支、燕山、喜山期三次大的地壳构造运动,形成了MVT 型钨矿床识别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