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6例临床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49.27 KB
- 文档页数:3
益气化瘀通络汤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733200甘肃天祝县人民医院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化瘀通络汤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
方法:7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应用益气化瘀通络汤水煎口服,每日1剂,硫辛酸注射液60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2日1次,60天为1个疗程。
对照组38例,口服甲钴胺片500μg,1日1次,维生素b【sub】1【/sub】片20mg,1日3次,60天为1个疗程,两组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表明益气化瘀通络汤合硫辛酸明显改善dpn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益气化瘀通络汤辨证硫辛酸注射液静滴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4.111我科采用益气化瘀通络汤合硫辛酸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dpn 3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1月在我科住院dpn 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35~66岁,平均50岁,dpn 病程4~13年。
对照组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37~69岁,平均53岁,dpn病程3~15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 >0.05)。
诊断标准【sup】[1]【/sup】:糖尿病有下列表现之一者就可以诊断为dpn。
①肢体感觉神经异常,分布如袜子或手套状,伴麻木刺痛、烧灼感、蚁行感或痛觉过敏,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
②深浅感觉明显减退,跟膝、腱反射明显减退或消失。
③电生理检查发现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④排除金属中毒、药源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酒精中毒等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
治疗方法:基础治疗,两组均采用糖尿病常规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减低体重,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
治疗组:治疗组以益气化瘀通络汤水煎服,每日1剂。
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研究进展
周金桥;方朝晖
【期刊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年(卷),期】2012(24)2
【摘要】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全世界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最新研究[1]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达9.7%。
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已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总页数】3页(P176-178)
【关键词】益气养阴;补肾活血;糖尿病;血管病变;综述
【作者】周金桥;方朝晖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2
【相关文献】
1.自拟养阴益气活血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J], 刘伟;陈贞;朱慧君;彭科娟;刘永平
2.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法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22例 [J], 姜平;刘金英
3.自拟养阴益气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J], 彭木辉
4.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防治作用 [J], 钱连香
5.益气养阴活血治疗在糖尿病血管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J], 任明明;方朝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关键词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笔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对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为期12周的治疗观察,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近年来本院门诊和住院的2型糖尿病DPN病人65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35例中,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58±10岁。
西药组30例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7±9岁。
两组糖尿病病程3个月~5年,平均2.3年。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周围神经病变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传导速度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糖尿病慢性并发症》[1]、《糖尿病学》[2]制定如下标准:①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h血糖(2hPG)≥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②周围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四肢感觉异常(包括痛觉、温度觉过敏或迟钝,肢体麻木,末端有束感、袜套感、踩棉花感,针刺样疼痛、钝痛、灼痛感)或行走不稳或肢体活动受限;神经电生理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减低;除外其他因素(如遗传、酒精中毒、尿毒症、感染、营养不良、药物及重金属中毒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血糖保持平稳至少3个月以上(HbAlc<7.5%),原用治疗神经病变的药物停药2周以上纳入观察。
1.3 排除标准:年龄在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以及中度感染者;有严重心、肝、肾等并发症,或合并有其它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其它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
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饮食、运动疗法及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
[20]文亮亮.吕仁和教授“六对论治”消渴病肾病医案浅析[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21]MOGENSEN C E,SCHMITZ A,CHRISTENSEN C ⁃parative renal pathophysiology relevant to IDDM and NID⁃DM patients [J ].Diabetes Metab Rev,1988,4(5):453-483.[22]刘洪,熊维建,郑新.国医大师郑新论治糖尿病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1):4547-4549.(编辑弓艳玲)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概述姜俊玲,林寿宁,朱永苹,庞健丽,周卓宁(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益气养阴活血法;综述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441(2020)02-0061-04收稿日期:2020-04-08第一作者简介:姜俊玲(1978—),女,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疾病及脾胃病诊治通信作者:林寿宁(1956—),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病及内分泌疾病诊治;E-mail :****************糖尿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预计到2035年将增加至5.92亿[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 )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
DPN 中有15%患者有足部溃疡与坏疽等,致残率较高,甚至有15%~10%患者有截肢的可能[3],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与心理负担。
目前现代医学对DPN 治疗主要包括改善代谢紊乱、缓解疼痛、改善微循环、抗氧化药物治疗、营养神经细胞、神经修复等[4-5],临床疗效并不理想[6]。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叶海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叶海燕副主任医师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主要体现在不荣则痛之”虚”和不通则痛之”实”两方面,”络脉瘀阻”为其病机关键。
病理过程为因虚致实(瘀)。
在治疗上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基本治则。
并分为气阴两虚兼血瘀和瘀阻脉络两型来辨治,同时配合自拟筋痹散外用熏洗治疗,临床疗效较好。
标签:糖尿病;中医治疗;名中医经验叶海燕副主任医师为绵阳市名中医,师承已故全国名老中医李孔定先生,从医20余载,学验俱丰,尤其在消渴及其兼症的诊治上有独到的经验,笔者自2009年以来,随师侍诊,跟师查房,获益匪浅,兹将叶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总结如下。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古医籍中无确切病名,但对其临床表现早有论述,《王旭高医案》中记载: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木”、”肢凉如冰”。
《丹溪心法》中描述:消渴病久可出现”骨节酸疼”。
后世医家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多将其归属于”消渴”继发的”痹证”、”痿证”、”不仁”、”血痹”、”脉痹”等。
叶师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主要体现在不荣则痛之”虚”和不通则痛之”实”两方面,”络脉瘀阻”为其病机关键。
病理过程为因虚致实(瘀)。
气、血、阴、阳亏虚均可导致血行不力,不能荣养经脉,肌肤四末失于气血濡养,不荣则痛,症见肢麻疼痛。
消渴初起,阴虚燥热为其主要病机,阴虚燥热煎熬津液,使血液粘滞,运行不畅而成瘀血,即”阴虚血瘀”;消渴日久,阴损及阳,以致阴阳两虚,阳虚则寒凝,致”阳虚血瘀”;阴血亏虚,气无所附,导致气虚,气虚血运无力,而致”气虚血瘀”;最终瘀血内生,经脉阻滞,不通则痛。
因此叶师在治疗上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基本治则。
2 辨证分型治疗2.1气阴两虚兼血瘀型主证:肢体麻木不仁、蚁行感、烧灼样疼痛或肢凉刺痛以下肢为甚,入夜疼痛加剧,口干咽燥,神疲倦怠,舌质淡暗,苔薄白,脉细弱或细数。
治宜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选自拟糖神合剂1号方,药用:白人参,桂枝,黄芪、赤芍、麦冬,鸡血藤、川芎、地龙、红花、丹参、生地、葛根等。
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不断增加的发病率。
糖尿病患者在长期高血糖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周围血管病变,严重的情况甚至可能导致肢体坏疽、脑卒中、心脏病等严重后果。
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成为了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传统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阴虚火旺、气滞血瘀等多种病理因素导致的,因此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需要调理阴虚、活血化瘀、通络健脉。
在中医中,有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方法被称为“养阴活血通络法”,在临床上获得了一定的应用。
养阴活血通络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穴位按摩、饮食调理等多种治疗手段,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
一、中药治疗在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时,中医中药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中医的药性理论和辨证施治原则,中药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一些中药具有清热养阴、活血化瘀、通络健脉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症状。
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有龙胆草、黄芩、丹参、川芎、红花、桃仁、当归等。
这些药物有的可以清热解毒,滋阴清肺;有的可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有的可以调节气血,和解经络。
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组合,并依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养阴活血通络法中的中药治疗在临床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治疗经验和临床数据,其临床效果得到了肯定。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采用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病症,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病情进展。
二、穴位按摩穴位按摩也是养阴活血通络法中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有多个经络,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理气血,舒筋活络,对疾病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对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来说,穴位按摩可以帮助改善周围血管的循环,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
常用的穴位包括三阴交、大椎、合谷、太冲等。
益气养阴方治疗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临床观察徐佩英;陆灏;张明【期刊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01(35)11【摘要】为观察益气养阴方对Ⅱ型糖尿病 (气阴两虚型 )的疗效 ,将 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益气养阴方 ) 35例 ,对照组 (渴乐宁 ) 35例。
结果 :中医症候疗效 :治疗组显效 16例 ,有效 17例 ,无效 2例 ;对照组显效 3例 ,有效 2 5例 ,无效 7例 ,两组比较P <0 0 1。
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差值 :治疗组为10 6 3± 3 84 ,对照组 66± 2 32 ,两组比较P <0 0 0 1。
治疗前后FPG及 2hPG差值治疗组为1 7± 2 0、3 3± 2 1mmol/L ,对照组为1 0± 0 8、2 0± 1 3mmol/L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和 <0 0 0 5)。
【总页数】2页(P20-21)【关键词】益气养阴方;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中医药治疗【作者】徐佩英;陆灏;张明【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871【相关文献】1.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气阴两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观察 [J], 姜嫄嫄;赵文景2.益气养阴收敛固涩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观察 [J], 李建国;胡齐鸣;张宝霞;朱玲3.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r气阴两虚夹瘀证临床观察 [J], 胡军平;代强甫;黄昌秀;胡素颖;刘诗富4.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临床观察 [J], 胡军平;代强甫;黄昌秀;胡素颖;刘诗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与体会
尹新华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08(23)12
【摘要】中医对糖尿病病机的研究认为其基本病理变化是阴虚燥热,间有肾阳亏虚,常伴血液瘀滞。
据笔者多年临床所见及文献报道,本病尤以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且常常兼有血液瘀滞的病理变化;如张云如等对430例糖尿病进行中医辨证
分型的探讨,其中气阴两虚型308例,占71.63%,徐鸿达等50例糖尿病的辨证分型中,兼有血液瘀滞者39例,占78%。
至于糖尿病的临床辨证,著名老中
医祝谌予教授在其《糖尿病的辨证论治》一文中的有关论述甚为详尽,从他的论著中亦可看出气阴两虚瘀证为糖尿病常见的证候类型。
【总页数】2页(P1999-2000)
【作者】尹新华
【作者单位】昌吉市第二人民医院,83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清热利湿、益气养血法治疗皮肤变性皮损型糖尿病足的理论与临床(附1例报告)
2.自拟益气养血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临床观察
3.益气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及对患者临床症状与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4.益气
养血、活血化瘀法治疗黄褐斑108例5.调营和卫益气养血法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桂龙通络胶囊治疗气阴两虚瘀血痹阻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64例
袁志敏;苏衍进;宋宗良;屈云;杜娟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09(030)002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类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桂龙通络胶囊(桂枝、丹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地龙等)治疗,对照组用弥可保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肢体神经症状及感觉疗效分别为90%、63%,两组有效率比效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提示:桂龙通络胶囊具有活血通络利痹,修复神经损伤,止痛等作用.
【总页数】2页(P173-174)
【作者】袁志敏;苏衍进;宋宗良;屈云;杜娟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712000;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712000;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712000;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712000;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7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桃红四物汤合参芪麦味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兼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J], 袁海泼
2.参松养心胶囊治疗40例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型窦性心动过缓 [J], 郭利平;张伯礼;高秀梅;姜明;杨文华;杜武勋;王强
3.津力达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非增殖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气阴两虚、
络脉瘀阻证疗效观察 [J], 曹柳;位庚;刘红利;邱轩
4.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型胸痹56例疗效观察 [J], 沈艳玲;牛明慧
5.糖络饮治疗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型糖尿病46例——附西药对照组35例 [J], 肖燕倩;郭美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07第17卷 第4期 2015 年 4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7 No. 4 Apr .,2015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由糖代谢异常引起的微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肾小球硬化,发生率逐年增高,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病因[1]。
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DN 的发生率为47.66%,己成为我国血液透析患者第二大原因,占糖尿病患者死亡人数的60%[2]。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防治DN 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工作的广泛开展,显示了祖国医学在防治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笔者运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1.1 诊断标准糖尿病西医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参照 2010 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制定的“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标准”[3],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糖尿病症状(高血糖所导致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加上随机血糖检测(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 或空腹血糖≥7.0 mmol/L 或葡萄糖负荷后2 h 血糖≥11.1 mmol/L。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
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临床研究李德锋1,2,陈军3,梁军2,4,龚莹2,4,耿跃春1,2(1.徐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江苏 徐州 221006;2.徐州市糖尿病研究所,江苏 徐州 221006;3.徐州市中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3;4.徐州市中心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9)摘 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组30例、西药厄贝沙坦对照组30例,两组均以连续用药8周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