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与道教神仙体系
- 格式:pptx
- 大小:38.90 MB
- 文档页数:86
《封神演义》中的道教元素分析《封神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融合了历史、神话、道教、佛教等元素的文学巨著。
在这部作品中,道教元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贯穿始终,影响着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
本文将从道教的角度对《封神演义》中的道教元素进行分析。
首先,在《封神演义》中,道教的神仙和仙界构建了一个神秘而神奇的世界观。
在这个世界观中,有许多道教神仙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观音菩萨等出现在故事中,展现了他们的神通和威力。
其中,太上老君作为道教的至高无上的神明,拥有着无穷的法力和智慧,是整个故事中的关键人物之一。
他指引着主要角色的命运,影响着整个世界的走向。
玉皇大帝则是天界的最高统治者,掌管着三界的平衡和秩序。
观音菩萨则代表着慈悲和智慧,常常出现在关键时刻,为人间众生解困扶危。
这些神仙形象展现了道教信仰中的神灵世界,为整个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
其次,在《封神演义》中,道教的修炼和功法也是一个重要的元素。
许多角色通过修炼道法,获得了超凡脱俗的能力,如变化、飞行、隐身等。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姜子牙通过修炼道法成为了道教的高人,掌握了强大的法力,成为了封神榜上的第一功臣。
他的修炼过程和修炼方法都体现了道教的修道观念,强调修身养性,顺应自然,通达天地之间的法则。
这种修炼观念贯穿于整个故事中,为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此外,在《封神演义》中,道教的道德观念也得到了体现。
道教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修为。
在故事中,有许多角色都体现了道德高尚的品质,如姜子牙忠心耿耿,义薄云天;哪吒勇猛无畏,舍己为人;杨戬忠诚勇敢,忠于国家。
这些角色的形象展现了道教的道德观念,弘扬了正气和正义,为读者树立了榜样。
总的来说,《封神演义》中的道教元素丰富多彩,贯穿于整个故事情节之中。
道教的神仙、修炼和功法、道德观念等元素都为整个作品增添了神秘和魅力,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教精神。
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封神演义》这部文学巨著,感受其中蕴含的道教智慧和文化内涵。
中国道教神仙谱系中国神仙人物起源于上古神话,这是中国神仙体系的起源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神仙人物逐渐被写入诸子百家的书籍,例如《山海经》记载的女娲、夸父、后羿、共工、相柳、精卫、西王母等;《庄子》里记载的的广成子、彭祖、鲲鹏、河伯、海神等。
秦汉时期进一步发展,《淮南子》、《史记》、《列仙传》、《神仙传》中有了更多的神仙人物和传说。
南北朝时期《元始上真众仙记》介绍了元始天尊、扶桑大帝东王公西王母等道教大神,陶弘景的著作《真灵位业图》则将神仙分七个等级,建立了较为系统的道教神谱。
唐代崇奉道教,尊老子为始祖,封老子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因此,唐代前中期道观中只有元始天尊殿或老君殿,而无三清殿。
北宋真宗、徽宗是著名的喜爱道教的皇帝,王钦若奉旨著有《列宿万灵朝真图》,《罗天大醮仪》,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道家诸神体系,南宋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中编制的黄箓大斋醮神名单即据此写成。
上古大神盘古开天辟地盘古:开天辟地之神。
盘古是中国民间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盘古神话的产生很古老,上古时期人们口口相传,文字记录见于《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述异记》等。
盘古开天三皇三皇:有不同的版本。
其中流传最广的是:三皇:伏羲、女娲、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另外还有: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白虎通义》。
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史记·补三皇本记》,《太平御览》。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帝王世纪》。
伏羲画八卦伏羲:传说里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
女娲炼石补天图女娲:造人、补天之神。
轩辕黄帝轩辕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
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神农炎帝神农炎帝: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是中国医药界的始祖。
封神榜中天庭八部的势力划分我们都知道小说《封神演义》中,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叁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叁教,共编成叁百六十五位成神;姜子牙代师封神,封神榜中将众神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
也就是当时的天庭重建,缺少人手,需要招收大量的公务员来为天庭服务,按道理说被天庭招收为公务员应该是好事,但作为阐教、截教的仙人来说,他们自是不愿意,因为“仙”要比“神”高一个档次,他们都是修道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过着无拘无束的仙人生活,自是不愿意去天庭受约束,而作为凡人,能成为“神”,超脱轮回、长生不死,自是愿意至极。
所以天庭八部最后由阐教、截教、人道三个派别组成,阐教、截教基本上都是不愿意被封神,但人道就不一样了,封“神”好过凡人。
今天就和大家说说这天庭八部的势力划分。
天庭八部即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
一、雷部雷部主神是闻仲,被封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雷部诸神还有二十四员均是雷部催云助雨护法天君。
闻仲是截教的三代弟子,所以雷部是截教的势力。
二、火部火部主神是罗宣,火部诸神还有五位正神。
罗宣是截教门人,所以火部是截教的势力。
三、瘟部瘟部主神是吕岳,剩下的瘟部还有六位正神。
瘟部是天上管疾病的机构。
吕岳也是截教门人,所以火部是截教的势力。
四、斗部斗就是星星,所以斗部的神仙最多,斗部的主神是金灵圣母,斗部诸神众多,“八万四千群星恶煞,咸听驱使”,金灵圣母是截教通天教主的嫡传弟子,所以斗部还是截教的势力。
五、群星列宿群星列宿就太多了,包括五斗群星、天罡星三十六位,地煞星七十二位等等,其中阐教、截教、人道三个派中均有人任职,群星列宿相当于人间的地方州县官一样,由三派中人瓜分了,属于势力均衡的一部,不单独是哪一派的势力范围。
六、三山五岳三山的主神是黄天化,五岳正神是东岳黄飞虎,南岳崇黑虎,中岳闻聘,北岳崔英,西岳蒋雄。
这几人都是凡人,属于人道,所以三山五岳是人道的势力范围,甚至可以说是黄家的势力范围,为什么这么说呢?黄飞虎和黄天化是父子,而黄飞虎与崇黑虎、闻聘、崔英、蒋雄五人是结义兄弟。
《封神榜》究竟描述了一个怎样的神仙体系《封神演义》一般俗称《封神榜》,是一部中国古代的神魔小说。
为明代许仲琳(一说是陈仲琳)所著,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全书共一百回。
那么,既然是神魔小说,书中不免出现众多神仙,今天我们就将封神榜里的各路神仙关系进行梳理。
鸿钧老祖鸿钧道人,也叫鸿钧老祖,小说《封神演义》至高者。
鸿钧老祖亲传的三大弟子——元始天尊、老子、通天教主分别人教、阐教、截教三教,老子为人教教主,元始天尊为阐教教主,通天教主为截教教主。
阐教——元始天尊阐教创立者及教主,在未封神之前阐教和截教应都属于仙这一族群,封神时于其中挑出仙道不全者任命为神。
门下有阐教十二金仙及门人燃灯道人、云中子、南极仙翁:广成子元始天尊的第一位弟子。
玉虚宫中第一位击金钟的仙人,也就是昆仑十二金仙之首。
深受元始天尊宠爱,修行于九仙山桃源洞。
道场:九仙山桃源洞弟子:轩辕黄帝、殷郊法宝:诛仙剑、番天印、落魂钟、雌雄剑、八卦紫寿仙衣、扫霞衣、等。
赤精子元始天尊的第二位弟子。
与广成子最为相似的人物,修行于太华山云霄洞。
道场:太华山云霄洞弟子:殷洪法宝:戮仙剑、八卦紫寿仙衣、阴阳镜、水火锋、等。
黄龙真人元始天尊的第三位弟子。
修行于二仙山麻姑洞。
除法宝外,全部家底还有一只仙鹤。
无胜绩、无徒弟,法力尚不如阐教三代弟子-杨戬。
道场:二仙山麻姑洞法宝:开天珠、辟地珠、无极珠、造化珠、等。
惧留孙元始天尊的第四位弟子。
修行于夹龙山飞云洞。
收有门徒土行孙,后入释成佛为惧留孙古佛道场:夹龙山飞云洞弟子:土行孙法宝:捆仙绳、碎心锥、人种袋、两仪金铙、等。
太乙真人元始天尊的第五位弟子。
修行于乾元山金光洞。
收徒一名~哪吒。
是昆仑十二金仙中最有个性、最为特别的护短仙人(这点跟他的师尊元始天尊一模一样)。
指导徒弟打人、帮助徒弟杀人、授计徒弟害人、秘授徒弟自杀、激着徒弟去杀父、又暗中求同门收伏徒弟以磨其杀性。
道场:乾元山金光洞弟子有:哪吒法宝:乾坤圈、混天绫、九龙神火罩、火尖枪、金砖、风火轮、等。
一口气带你了解,封神演义中复杂的神仙关系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也有着众多的神话体系,已知的中国神话体系分为四种:中国古神话体系:盘古——女娲——伏羲——神农体系中国道教神话体系:三清——玉皇大帝体系《西游记》神话体系: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体系《封神演义》神话体系:鸿钧道人——元始天尊体系这四个体系,在民间传说中一直驳杂不分,今天,沁书君就带着大家去整理《封神演义》的神话体系。
先了解一下《封神演义》的背景。
世界分为天界和人间两个部分,和人间一样,天界也有着等级划分和派系斗争。
虽然《封神演义》里的体系自称一派,但是毕竟成书于明朝,还是借鉴了中国以往的神话体系。
在中国的神话体系中,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因为能量消耗太大所以身灭,然后便出现了伏羲,然后有了蚩尤、黄帝等人。
封神榜的神话体系和中国传统神话体系最大的不同,来自于盘古开天辟地之后。
在《封神演义》的神话体系中,盘古死亡之后,英灵不灭,转生成了鸿钧道人。
这就进入了《封神演义》中的上古时代。
上古时代,大地上有很多种族,最出名的是人族,妖族和巫族。
人族的代表人物是太一、伏羲、神农和黄帝。
妖族的代表人物是女娲、帝俊。
巫族的代表人物是玄冥、祝融、共工。
在经历了洪荒纪元之后,人族慢慢的建立了对大地的掌控,并依靠着传承和知识逐渐成为百族之首,开始出现了王朝。
到了商朝末年,因为商朝的气数已尽,人间需要一个新的王朝来镇压人族的气运。
本来这只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并不需要天界的参与,可是因为商纣王对女娲娘娘的猥亵,让女娲愤然出手,决定让九尾狐狸精来到纣王的身边,加速商朝的灭亡。
而对于天庭来说,很多神位也需要人来继承,所以天庭决定参与其中,并传出一件法宝,就是'封神榜'。
这里注意一点,在中国所有的神话体系中,对于神仙等级的划分都是一致的。
最高级的叫做肉身证道,比如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造人,包括补天,这些都是大功德,所以自己肉身证道,自己成为了道的一部分。
稍微差一点的就是斩三尸,比如南极仙翁,他不是十二金仙,但是却比十二金仙的地位要超然一些。
《封神榜》的宗教与传说《封神榜》是中国文化中著名的神话小说之一,涉及到了众多的宗教和传说元素。
本文将从宗教的角度出发,探讨《封神榜》中所涉及的宗教信仰和传说故事,并分析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道教与《封神榜》《封神榜》中,道教的影响不可忽视。
道教是中国传统宗教之一,强调修炼与超凡入圣,追求长生不死。
在小说中,诸如道德真君、义正道长等角色即是代表了道教的信仰。
他们以道教的理念为基础,通过修炼和施展法术,对抗邪恶势力,保护人民的安宁。
这种体现了道教思想的宗教元素丰富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并对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佛教与《封神榜》佛教作为中国古代三大宗教之一,也在《封神榜》中有所体现。
小说中的太上老君、如来佛祖等角色均具有佛教特征,他们以慈悲为怀,力图解救人间众生。
佛教以修行和慈悲为核心教义,在小说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同时,佛教在小说中还涉及到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等观念,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三、传说与《封神榜》《封神榜》作为一部神话小说,自然少不了丰富的传说元素。
其中,包括众多神仙、妖魔鬼怪、神兽等形象在故事中上演。
比如哪吒、杨戬等都是中国传说中的著名角色,他们具有超凡入圣的力量,在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传说元素为《封神榜》增添了神秘色彩,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四、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封神榜》中融合了宗教与传说的元素,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传承了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精髓,将道教、佛教等信仰融入到故事情节中,使得人们更加了解和熟悉这些宗教。
其次,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中国古代传说的特点,让读者了解了众多的传说人物和传统价值观。
同时,它还通过故事情节传递了一些道德伦理的观念,使得读者能够从中汲取一些积极的价值观。
总结起来,《封神榜》既是一部以宗教与传说为主题的小说,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通过道教、佛教等信仰的融入,以及传说元素的故事发展,它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神奇动人的世界。
《封神榜》中的道教元素封神榜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神话小说,融合了道教元素和其他文化内涵。
封神榜讲述了商周时期人与神之间的斗争,其中道教元素的运用令这部作品独具魅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封神榜》中的道教元素,分析其在情节、人物塑造、道教理念等方面的体现,展示《封神榜》作为中国神话文学的瑰宝。
首先,在情节设置中,《封神榜》借鉴了道教的灵异思想,通过描写各种神仙、妖精和法术等元素,为小说增添了神秘和想象的成分。
比如,小说中的道士和神仙们运用法术与妖魔鬼怪进行斗争,展现了他们超凡脱俗的能力。
这些情节使读者感受到神话色彩浓厚的故事情节,也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其次,《封神榜》的人物塑造中充满了道教的影子。
道教强调修炼和超越尘世,小说中的道士们经常被描绘成刚正不阿、忠诚勇敢的形象。
其中,西岐的圣人姜子牙被视为小说中的代表道士之一。
他通晓天文地理,胆识过人,与其他道士一起通过制伏妖魔鬼怪,维护人间秩序。
这些塑造方式既展现了道教信仰中的神仙形象,又表达了道士仁爱和拯救人类的精神。
此外,《封神榜》中还穿插了一些道教的核心理念,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
阴阳学说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认为天地之间的万象事物都是由阴阳相互作用而成。
小说中,以王母娘娘为首的天宫诸神代表着阳,而姜子牙所代表的道士则代表着阴。
他们之间的斗争和协调展示了阴阳相辅相成的道教思想。
此外,五行学说在小说中也得到了体现,比如地、水、火、风、空等要素在小说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代表着五行相生相克的道教观念。
最后,《封神榜》中的道教元素不仅仅是一种呈现方式,更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的关系。
道教主张顺应自然,追求自身修行的完善和超脱。
小说中,面对妖魔鬼怪的侵害,姜子牙等道士并非简单地进行了战斗,而是通过化解纷争、拯救妖魔鬼怪等方式修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种以和为贵、顺应自然的理念正是道教思想的体现。
综上所述,《封神榜》中的道教元素贯穿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道教理念等多个方面。
道教的神仙体系(原创)2008-07-22 10:51:17|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道教的神仙体系(原创)闲来无事喜欢看看神话,颇感道教神仙体系杂乱,职责不清,就算是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以及后来的《神仙谱系》也不清楚,因而试着理顺一番,作为茶余饭后之笑谈,苦于可参考的材料少之又少,不知道这样的仙事安排如果不妥当,是不是会给天庭带来混乱,如果引起某些仙灵不满,只能算其修为不足,先打下天庭了,哈哈。
一、道教中地位最尊的仙灵1、玄玄上人——道教的祖爷爷辈玄玄上人——道教第一仙,即封神演义中的鸿钧老祖。
据说是在天表之外居住,动是流动金光,静是浩淼之气。
此仙乃道教中的祖爷爷辈分。
暂时把他算做一个企业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吧。
2、三清——道教的爷爷辈懂得一点神话知识的人都会知道,三清为玉清原始天尊、上清太上玉晨大道君、太清太上老君。
此三仙皆为大罗金仙,居住之处为天的最高处,而以原始为最尊。
原始天尊即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天尊,原始真王,原始天王,他应该是无极真王,一把手,主持工作。
在封神演义中把他的地位有所降低,这是一种误区。
估计原始的地位相当于一个企业集团中的董事长。
太上玉晨大道君在道教中总领仙籍,某种意义上讲在仙界是相当于负责管人事的,他也是古今自学成材的第一人。
各种仙术据说都是他研究发明出来。
这是一个企业集团中的副董事长。
太上老君,即西游记中的老君,也是周代的老子,仙界中负责管业务,抓培训工作,最大的工作任务是培训生灵成仙、撰写论文、炼丹。
这也是一个企业集团中的副董事长。
3、五方五老——比照道教的爷爷辈东方——扶桑大帝东王公,五行属木,据说居住在大五岳中的方诸山。
西方——西王母,五行属金,据说居住在大五岳中的昆仑山。
南方——赤精大帝即赤精子,五行属火,但非封神演义中的赤精子,居住在大五岳中的长离山。
北方——水精大帝,即孔子,五行属水,居住在广野山。
中央——黄老元君,五行属土,居住在须弥山。
此五老秉五行之气,处自王之位,相当于公司中的五个董事。
道教的神仙体系及神仙级别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道教的神仙体系(原创)2008-07-22 10:51:17|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道教的神仙体系(原创)闲来无事喜欢看看神话,颇感道教神仙体系杂乱,职责不清,就算是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以及后来的《神仙谱系》也不清楚,因而试着理顺一番,作为茶余饭后之笑谈,苦于可参考的材料少之又少,不知道这样的仙事安排如果不妥当,是不是会给天庭带来混乱,如果引起某些仙灵不满,只能算其修为不足,先打下天庭了,哈哈。
一、道教中地位最尊的仙灵1、玄玄上人——道教的祖爷爷辈玄玄上人——道教第一仙,即封神演义中的鸿钧老祖。
据说是在天表之外居住,动是流动金光,静是浩淼之气。
此仙乃道教中的祖爷爷辈分。
暂时把他算做一个企业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吧。
2、三清——道教的爷爷辈懂得一点神话知识的人都会知道,三清为玉清原始天尊、上清太上玉晨大道君、太清太上老君。
此三仙皆为大罗金仙,居住之处为天的最高处,而以原始为最尊。
原始天尊即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天尊,原始真王,原始天王,他应该是无极真王,一把手,主持工作。
在封神演义中把他的地位有所降低,这是一种误区。
估计原始的地位相当于一个企业集团中的董事长。
太上玉晨大道君在道教中总领仙籍,某种意义上讲在仙界是相当于负责管人事的,他也是古今自学成材的第一人。
各种仙术据说都是他研究发明出来。
这是一个企业集团中的副董事长。
太上老君,即西游记中的老君,也是周代的老子,仙界中负责管业务,抓培训工作,最大的工作任务是培训生灵成仙、撰写论文、炼丹。
这也是一个企业集团中的副董事长。
3、五方五老——比照道教的爷爷辈东方——扶桑大帝东王公,五行属木,据说居住在大五岳中的方诸山。
西方——西王母,五行属金,据说居住在大五岳中的昆仑山。
南方——赤精大帝即赤精子,五行属火,但非封神演义中的赤精子,居住在大五岳中的长离山。
封神演义中神仙关系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也有着众多的神话体系,已知的中国神话体系分为四种:1、中国上古神话体系:盘古——女娲——伏羲——神农体系2、中国道教神话体系:三清——玉皇大帝体系3、《西游记》神话体系: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体系4、《封神演义》神话体系:鸿钧道人——元始天尊体系这四个体系,在民间传说中一直驳杂不分,先了解一下《封神演义》的背景。
世界分为天界和人间两个部分,和人间一样,天界也有着等级划分和派系斗争。
虽然《封神演义》里的体系自称一派,但是毕竟成书于明朝,还是借鉴了中国以往的神话体系。
在中国的神话体系中,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因为能量消耗太大所以身灭,然后便出现了伏羲,然后有了蚩尤、黄帝等人。
封神榜的神话体系和中国传统神话体系最大的不同,来自于盘古开天辟地之后。
在《封神演义》的神话体系中,盘古死亡之后,英灵不灭,转生成了鸿钧道人。
这就进入了《封神演义》中的上古时代。
上古时代,大地上有很多种族,最出名的是人族,妖族和巫族。
人族的代表人物是太一、伏羲、神农和黄帝。
妖族的代表人物是女娲、帝俊。
巫族的代表人物是玄冥、祝融、共工。
在经历了洪荒纪元之后,人族慢慢的建立了对大地的掌控,并依靠着传承和知识逐渐成为百族之首,开始出现了王朝。
到了商朝末年,因为商朝的气数已尽,人间需要一个新的王朝来镇压人族的气运。
本来这只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并不需要天界的参与,可是因为商纣王对女娲娘娘的猥亵,让女娲愤然出手,决定让九尾狐狸精来到纣王的身边,加速商朝的灭亡。
而对于天庭来说,很多神位也需要人来继承,所以天庭决定参与其中,并传出一件法宝,就是"封神榜"。
这里注意一点,在中国所有的神话体系中,对于神仙等级的划分都是一致的。
最高级的叫做肉身证道,比如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造人,包括补天,这些都是大功德,所以自己肉身证道,自己成为了道的一部分。
稍微差一点的就是斩三尸,比如南极仙翁,他不是十二金仙,但是却比十二金仙的地位要超然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