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印度软件业发展的比较
- 格式:ppt
- 大小:948.50 KB
- 文档页数:39
本文摘抄赛迪IT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一文目录纲要,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更了解印度有所帮助。
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上篇国民经济比较篇中印两国在经济发展领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2001年11月26日,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在全国军校联合会成立52周年纪念会上说,印度将在下个世纪成为世界领袖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是印度的最大竞争对手。
一、地理位置与资源环境(一)地理位置1.印度:盘踞在南亚次大陆的雄狮,扼印度洋咽喉2.中国:太平洋西岸最大的国家,有漫长的海岸线(二)资源与能源1.印度:印度自然资源潜力大,海洋资源丰富2.中国:中国能源蕴藏量大,但开发程度较低,人均量少二、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概况(一)中国比印度经济起点低,发展速度快,规模总量大1.1950年印度经济水平比中国高(印度国民收入为美国的2.3%,中国为美国的1%)2.1980年两国GDP总量几乎差不多,而且印度还稍领先3.2001年,印度GDP为4980亿美元,不到中国的一半(二)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共性1.人口负担重,经济结构层次低2.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三)中印同为农业大国,中国农业生产水平高于印度1.印度是农业大国,但生产率水平低,增长速度慢2.中国农业生产水平略高于印度,但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四)提高工业生产水平是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核心1. 中国和印度共性是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装备和技术水平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2. 印度30多年来工业平均增长率5.8%3. 中国从1952年以来工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1.5%三、中印对外经贸情况比较(一)对外贸易规模中国占绝对优势1.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32位;2001年提升至第6位2.中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而印度不到1%(二)对外经济活动能力中国远胜印度1.2001年中国直接利用外资(FDI)468亿美元2.印度利用外资不足,2000年利用外资23.2亿美元3.中国外汇储备多,抗国际风险能力强(2000年末中国外汇储备1656亿美元,2001年底突破2000亿美元4.印度外贸长期处于逆差,积累的外汇极为有限(2001年印度外汇储备约450亿美元四、中印经济结构对比(一)中印产业结构对比1.GDP的三次产业构成印度:产业排列顺序是"三、一、二中国:产业排列顺序是"二、三、一2.20世纪90年代中印两国产业结构发展变化情况印度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发展迟缓相对印度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进程更快3. 50年来中印两国产业结构发展有同也有异印度产业结构从"一、三、二"发展到"三、一、二"中国产业结构从"一、三、二"发展到"二、三、一4.中印第一、二产业内部结构比较印度: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处于低级层次(4.2:4.1:91.7中国: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处于较低水平,但仍优于印度(10.3:32.2:57.5)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中国比印度优势明显5.中印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对比中国从1980年到2000年20年的时间里,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从68.7%下降到49.0%,下降了19.7个百分点印度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在1971年至1991年的20年时间内仅下降了5.3个百分点(二)中印对外贸易结构对比从中国和印度的出口产品结构上看,两国贸易都在朝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但中国的出口结构优化程度显然大于印度1.印度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1997年为78.1%,到1999年增长到83%2.从1997到2000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从86.9%上升到89.8%(三)中印区域结构对比1.印度:各邦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2.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中篇社会发展比较篇中篇社会发展比较篇中国和印度的社会发展状况与两国采取不同的政策取向是有关的。
印度软件外包服务业强于中国的原因探析*摘要:本文通过列举印度被誉为“世界办公室”的主要表现,对印度软件外包服务业强于中国的原因作了较深入地分析,重点阐述了印度发展“软件外包服务业”的八点经验启示,对中国发展软件业应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同时,文章还揭示了中印信息产业(软件和硬件制造业都包含其中)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对中印信息产业未来挑战与思考的个人意见。
关键词:软件业;外包服务;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印度建国后前30年,服务业增长比较温和。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印度服务业增长提速,并于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后进一步加速。
尤其是印度信息产业中的通信业以及备受关注的商业服务业(即“软件外包服务”)异军突起,增长速度迅猛,年均增长率已经接近或者达到20%,①为印度服务业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办公室”。
从这点可说明,印度的软件外包服务业强于中国。
下面就印度软件外包服务业发展情况及原因,谈谈个人的意见。
一、印度被誉为“世界办公室”印度在20世纪80年代实行经济政策调整和20世纪90年代实行经济改革以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服务业超常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中的商业服务业增长速度迅猛,使印度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软件制造业”大国,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办公室”。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服务业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印度服务业增长开始恢复,并于90年代加速,年均达到7.27%。
21世纪初,印度服务业出现了更高的增长态势。
2004-2005财年至2008-2009财年分别增长9.1%、10.6%、11.2%、10.9%和9.7%,年均增长10.3%。
其中,2008-2009财年,印度服务业产值(含建筑业)达215544.8亿卢比,占GDP的比重由2004-2005年的60.2%逐步增加到64.5%。
五年中,建筑业分别增长16.1%、16.2%、11.8%、10.1%和7.2%,年均增长12.3%。
印度软件业的发展与中国的对比姓名:王会庆班级:计科0701 学号:2007310201586印度软件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印度现在是世界上五大软件供应国之一,其软件产业约占世界软件开发市场的20%,并且是世界上软件业增长最快的国家,印度软件业近15年来一直以年均50%的速度强劲增长。
1990年,印度的软件出口仅有5000万美元,而2004年的出口已达135亿美元。
如果未来印度软件产业的年增长率继续保持50%的增长率,2008年印度软件出口将达到500亿美元,占印度全部出口的35%。
印度软件现已出口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软件出口第二大国。
据世界银行对软件出口国家能力的评估报告,印度软件出口的规模、质量和成本等综合指数名列世界第一。
学习借鉴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加快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无疑意义重大。
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1.政府大力扶持软件产业的发展第一,国家设立了专门研究开发机构,并在全国设立信息中心。
允许国营和私营部门建立自己独立的信息与软件产业的开发机构,并享有同样的优惠政策。
第二,政府为软件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一是主要政策性金融机构如印度产业开发银行等,设立软件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为软件企业提供信贷扶持。
二是政府大力推动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公开上市集资。
三是大力吸引外资参与软件产业,引导外资对软件业的投入。
由于政府执行了一系列积极引进外资和鼓励国内软件企业发展的政策,使投资主体不断增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第三,大力建造和发展软件园区。
为了提高印度信息产业和软件开发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政府大力建造和发展软件园区,形成了班加罗尔、孟买、马德拉斯和海德拉巴等几大软件产业基地。
其中,班加罗尔是印度最大的软件园,有“印度硅谷”之称。
为鼓励软件企业入驻软件园,政府投资兴建了国际一流的工作和生活设施,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印度软件产业一.印度软件产业发展概况印度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始于1990年,通过近10年的努力,现已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据世界银行调查,印度软件的出口规模、质量和成本三项综合指标均居世界首位。
2001年印度约有软件企业6000 家,从业人员40万人,软件销售额达102.3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出口.2002年印度家算计软件和相关服务出口额已经从1990年1.4亿美元猛增到85亿美元,增长幅度高达5971%。
目前印度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国,其软件产品远销世界91个国家。
印度软件出口主要分布情况为:北美洲61 %,欧洲23%,东南亚4%,日本4%,西亚4%,澳大利亚和新西兰2%,其他地区2%。
竞争的优势和胜出使印度正在成为世界软件中心,在全球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占据了17%的份额。
Microsoft intel siemens等世界著名IT企业都在印度建立了研发机构和分公司,单在班加罗尔就有250多家外国IT公司。
印度现在是世界上五大软件供应国之一 ,其软件产业约占领了世界软件开发市场份额的20 %, 并且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
印度软件已出口到世界上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出口量仅次于美国,而且主要是出口到发达国家和地区。
根据世界银行对各国软件出口能力的调查结果,印度软件的出口规模,质量和成本三项综合指标居世界首位。
美国《财富》杂志的一项调查表明 :美国最大的100家公司几乎100 %把印度作为国外计算机软件来源的首选市场。
由世界著名的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为NASSCOM(印度软件和服务企业协会)曾经做过的一项研究中预测印度软件产业总额将在 2008 年达到 870 亿美元,其中出口额可达 500 亿美元。
比尔盖茨在对印度软件业进行考察之后,曾下断言:下一个软件超级大国不是美国, 不是日本,也不是欧洲国家 ,而将是印度!二.印度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1.印度软件业起飞的国际国内背景80 年代中期开始 ,国际资本继在纺织、家电组装等方面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后,开始了第二波的以建立信息处理基地为核心的海外投资活动, 包括卫星地面站、国际直达通讯线路、数字交换与数据传输设施等等。
2012年中国和印度软件行业分析报告2012年10月目录一、印度软件成功的关键因素 (3)1、印度软件行业经历四大发展阶段 (3)(1)第一阶段:1956-1984年 (3)(2)第二阶段:1985-1991年 (4)(3)第三阶段:1992-1999年 (5)(4)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 (6)2、印度软件的崛起源于七大关键因素 (8)(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8)(2)优秀的英语能力 (9)(3)发展起步早 (10)(4)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 (10)(5)获得近40亿美元的千年虫订单 (11)(6)NASSCOM协会支持 (11)二、中国与印度软件行业对比 (12)1、中国与印度软件行业基本情况对比 (12)2、印度政策重出口中国政策重软件产品 (14)3、印度软件行业的集中度远高于中国 (16)4、印度软件行业的人才供应优势比中国明显 (16)三、印度和中国软件行业代表性企业对比 (18)1、印度软件行业代表性企业 (18)(1)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CS) (18)(2)印孚瑟斯(Infosys) (20)(3)维普若(Wipro) (22)2、中国和印度软件行业代表性企业对比 (24)四、总结 (27)一、印度软件成功的关键因素1、印度软件行业经历四大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1956-1984年特点:国家采取进口替代战略,软件业以内需为主,整体发展缓慢印度软件产业的诞生是为满足其国防研究和发展公共事务的需要。
1956年,印度统计学院最早引进计算机。
上世纪60 年代中期,印度政府制定有关本土化计算机产品的政策,但印度政府采取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和实施许可证制度来控制和限制软件业的发展,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外贸政策限制了印度软件业的发展。
印度IT 产业开始发展的主要标志是1968 年塔塔咨询服务公司的成立。
20 世纪70 年代印度电子部的成立,1972 年印度政府制定了如果出口商赚取外汇的前提下和在没有取消出口许可证的情况下,出口硬件的同时允许出口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