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尼罗河

尼罗河

尼罗河

尼罗河

尼罗河(Nile)是世界第一长河,源于非洲东北部布隆迪高原,流经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扎伊尔、苏丹、埃塞俄比亚和埃及等9个国家,全长6600多公里。最终注入地中海,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之一。

“尼罗河”一词最早出现于2000多年前。关于它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来源于拉丁语“尼罗”(nil)意思是“不可能”。因为尼罗河中下游地区很早以前就有人居住,但是由于瀑布的阻隔,使得中下游地区的人们认为要了解河源是不可能的,故名尼罗河。二是认为“尼罗河”一词是由古埃及法老(国王)尼罗斯(nilus)的名字演化来的。

尼罗河是由卡盖拉河、白尼罗河、青尼罗河三条河流汇流而成。尼罗河下游谷地河三角洲则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古埃及诞生在此。至今,埃及仍有96%的人口和绝大部分工农业生产集中在这里。因此,尼罗河被视为埃及的生命线。

几千年来,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8月份河水上涨最高时,淹没了河岸两旁的大片田野,之後人们纷纷迁往高处暂住。十月以後,洪水消退,带来了尼罗河丰沛的土壤。在这些肥沃的土壤上,人们栽培了棉花小麦水稻椰枣等农作物。在乾旱的沙漠地区上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而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埃及就在这里创造出辉煌的埃及文化。现今,埃及90%以上的人口均分佈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埃及人称尼罗河是他们的生命之母。

尼罗河纵贯非洲大陆东北部,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埃及,跨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最后注入地中海。流域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占非洲大陆面积的九分之一,全长6650公里,年平均流量每秒3100立方米,为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阿拉伯语意为“大河”。“尼罗,尼罗,长比天河”,是苏丹人民赞美尼罗河的谚语。

各大洲山脉及河流简介

世界各大洲河流及山脉概况 亚洲山脉 天山山脉:天山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大山脉,横贯中国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长约2500公里,宽约250--300公里,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是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博格达峰的海拔5445米。这些高峰都在中国境内,峰顶白雪皑皑。新疆的三条大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此山。天山山脉把新疆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东西走向。 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东西绵延2400多公里,南北宽约200—300公里,由几列大致平行的山脉组成,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在我国境内是它的主干部分。平均海拔高达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1座,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喜马拉雅山脉在地势结构上并不对称,北坡平缓,南坡陡峻南北走向。 兴都库什山脉:亚洲中部的褶皱山系,绝大部分位于阿富汗境内,为印度河与中亚阿姆河的分水岭。长约1,600公里,宽约320公里。主脉分为三段。东段在帕米尔南侧,从卡兰巴尔山口起,沿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到多拉山口止,为整个山系中最高的一段,有20多个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其中蒂里奇米尔峰海拔7,690米,为整个山脉的最高峰。南北走向。 扎格罗斯山脉:伊朗西南部山脉。西北-东南走向,西北起自锡尔万河(Sirvan River, 迪亚拉河〔Diyala River〕),东南至设拉子(Shiraz)。长约900公里(550哩),宽240公里(150哩)以上。绝大部分位于现今的伊朗境内,形成伊朗高原最西面的边界,不过北面和西面的山麓丘陵则伸入到相邻的国家。 基本上由石灰岩和页岩构成,有许多平行的山岭,最高的一些山峰高达3,600公尺(12,000呎)以上,常年被雪覆盖。 亚洲河流 黄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源头,海拔4675米,平均流量 1774.5 立方米/秒,在山东省,注入渤海。上、中游分界点:山西河口;中、下游分界点:河南旧孟津。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30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米。自西向东。 长江:长江(the Yangtze River)(Changjiang),亚洲、中国第一长河,全长6,380公里;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雪山,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亚马逊河与尼罗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长江长度6211.31公里。约占全

埃及五旬风的详细介绍

埃及五旬风的详细介绍 尘暴在埃及被称作“五旬风”,主要刮风期约在每年的3月底到5月中旬,这段持续近50天的时期又被称为“五旬风期”。这期间来自南方的热风卷着大量沙尘,把大地吹得一片“灰头土脸”。这种天气不仅埃及有,中东的不少国家也都有,地理只不过沙尘暴给当地造成的危害程度大小不同而已。 沙尘暴对居民的生活更是造成了极大不便,记者也深受其害。目前,开罗的气温已达30摄氏度,沙尘暴使空气中混杂了大量的沙尘,呼吸时的那种呛味使人难受异常。所以一般只要不是急事,人们总是关紧门窗躲在家里。但是在家里也难逃沙尘暴的“侵袭”:沙土不知从哪儿“钻”进来的,一天下来,桌面上就有薄薄的一层土。接受卫星电视讯号的“锅”也不听使唤了,平时很清楚的电视画面多了许多“雪花”。早上出门,停在路边的汽车全蒙上了一层沙,用抹布擦车根本不管用,必须要用水清洗。 其实在开罗市区,由于楼房林立,绿化也不错,还不能算真正感受到沙尘暴。记得有一次,记者开车从尼罗河谷的基纳往东横穿东部沙漠,去红海边的旅游胜地古尔代盖,正巧遇上了沙尘暴。当时真可谓“风起云涌,飞沙走石”。埃及的沙漠高速公路是修得很不错的,记者开的奔驰车也刚买不久,性能相当好,但当时只听到车窗外呼呼的风声,且总感到像有一双力量无穷的大手在旁边推着车头,要把记者的汽车推下高速公路似的。 这种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往往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90年代初,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有一次坐飞机去约旦治病就碰上了沙尘暴。当时能见度极低,地面人员不得不集中许多汽车,用汽车灯作跑道指引灯,这才使飞机成功地迫降在一个简易机场上,避免了一场灾难的发生。 受“五旬风”危害的中东国家多数处于沙漠地区,治理沙尘暴只能通过发展绿洲等见效较慢的措施。至于普通百姓,因为它年年都会来,也就习以为常了。 “五旬风”每年必来 沙尘暴在埃及并不少见,在阿拉伯语中,它被称之为“卡玛欣”,中国人把它翻译为“五旬风”。顾名思义,埃及的沙尘天气一般会持续50天左右,这个“常客”每年都会在3月底至5月底准时光临。在这两个月里,沙尘暴会肆虐整个埃及。眨眼间狂风卷着漫天的沙尘就会气势汹汹而来,而且越旋越快的“黄风怪”将把整个城市漫天罩住……几个小时后,无孔不入的黄沙才缓缓落定,行人如果在屋外,肯定已变成“出土文物”,即便在屋中,阵阵土腥味也让人无处可逃。 除了埃及以外,中东地区许多国家也都遭受着沙尘暴的困扰。 在埃及,普通居民家中的窗户一般都有四层,最外面一层是厚厚的木质百叶窗,它既能抵抗夏季炎热的光线,又能挡住沙尘的侵袭,第二层是常见的玻璃窗,地理第三层是纱窗,

《尼罗河上的惨案》主要内容简介及读后感1000字

《尼罗河上的惨案》主要内容简介及读后感 1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尼罗河上的惨案》主要内容简介及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尼罗河上的惨案》主要内容简介及读后感1000字: 主要内容: 琳内特·里奇卫——大名鼎鼎的全英国最富有的女人——似乎很不公平地拥有了一切:过人的美貌、聪明的头脑、还有继承来的巨额财产。但出乎意料的是,她与刚刚结识并雇佣为地产经纪人的穷小子西蒙·多伊尔结了婚,多伊尔在这之前还是她的好友杰奎琳已经订婚的男友。 婚后,这对幸福的新人决定去埃及度蜜月,饱受仇恨煎熬而痛苦不堪的杰奎琳决意复仇,跟随前往;琳内特的财产托管人似乎在工作中做了什么手脚,听闻琳内特结婚的消息,也昼夜兼程赶赴埃及。还有其他许多似乎是不相干外人的游客,与他们登上了同一条船。在尼罗河上,惨案发生了…… 所幸,大侦探波洛也在这条船上。而真相,只有一个。 读后感想: 1、故事层面 不愧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我跟随大侦探波洛

的调查取证做出了许多自己的猜想,然而猜中的不多。总是能出乎意料的推理小说家,才是优秀的推理小说家。 2、剧透预警 不过,也许值得开心一下的是,第十一章:“听到铃声,侍者走了进来。杰奎琳要了双份的杜松子酒。点酒的时候,西蒙·多伊尔瞥了她一眼,眉间有一丝淡淡的焦虑。”读到这里时,我觉察到了这丝本不该有的焦虑背后可能存在的不同寻常,并且假想出了下面这个故事:杰奎琳和西蒙确实相爱,读后感.并且在发现琳内特爱上西蒙时,就势给琳内特做了一个局,先让西蒙假意和琳内特结婚,过段时间再离婚分财产,然后和杰奎琳过上所谓幸福又富有的生活。事实证明,这个猜想还是非常对路的。 直到第二十八章谜底揭晓之前,我怀疑过财产托管人彭宁顿、公子哥蒂姆·阿勒顿、与波洛一同查案的上尉瑞斯。这种过山车似的体验正是读者阅读推理小说时希求的。更可贵的是谜底揭晓时恍然大悟、继而心悦诚服的感受。 3、鸡汤层面 爱是美好的感情,但爱得太过猛烈,就会变成盲目。盲目的炽热的爱会蒙住人的眼睛,会灼伤人的心灵,会让人做出不理智的举动——很多时候,这些举动都会导致无法原谅的、不可挽回的悲惨后果。 4、语言层面 新星出版社是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主管主办的国家级出版社,所选择合作的译者想必也应该具有相当的水准。

新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尼罗河简介-素材

尼罗河简介 “尼罗河”一词最早出现于2000多年前。关于它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来源于拉丁语“尼罗”意思是“不可能”。因为尼罗河中下游地区很早以前就有人居住,但是由于瀑布的阻隔,使得中下游地区的人们认为要了解河源是不可能的,故名尼罗河。二是认为“尼罗河”一词是由古埃及法老(国王)尼罗斯的名字演化来的。尼罗河——阿拉伯语意为“大河”。“尼罗,尼罗,长比天河”,是苏丹人民赞美尼罗河的谚语。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非洲主河流之父,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一条国际性的河流。尼罗河发源于赤道南部的东非高原上的布隆迪高地,干流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苏丹和埃及等国,最后注入地中海。干流自卡盖拉(Kagara)河源头至入海口,全长6670千米,是世界流程最长的河流。支流还流经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刚果(金)、厄立特里亚等国的部分地区。流域面积约335万平方千米,占非洲大陆面积的九分之一,入海口处年平均径流量810亿立方米。它所跨纬度从南纬4°,至北纬31°,达35°之多。 尼罗河是由卡盖拉河、白尼罗河、青尼罗河三条河流汇流而成。尼罗河最下游分成许多汊河流注入地中海,这些汊河流都流在三角洲平原上。三角洲面积约24000平方千米,地势平坦,河渠交织,是古埃及文化的摇篮,也是现代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尼罗河下游谷地河三角洲则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古埃及诞生在此。至今,埃及仍有96%的人口和绝大部分工农业生产集中在这里。因此,尼罗河被视为埃及的生命线。几千年来,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8月份河水上涨最高时,淹没了河岸两旁的大片田野,之后人们纷纷迁往高处暂住。十月以后,洪水消

非洲的简介,人土风情

非洲的阐述 非洲的地理位置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东频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隅与狭长的红海和苏伊士运河紧邻亚洲。 非洲的自然特征 地形单一 ①非洲为一高原大陆,地势比较平坦。东南部高,西北部低。 ②重要地形区:撒哈拉沙漠、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 脊)、东非大裂谷(地球的伤痕)。 海岸线平直 非洲大陆海岸线平直,缺少海湾和岛屿(岛屿数量最少的洲)。几内亚湾是最大的海湾,马达加斯加岛是最大的岛,索马里半岛是最大的半岛。好望角地处大陆西南角,是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分界处。 沙漠面积广大 沙漠面积占全非洲的1/3,撒哈拉沙漠占全非洲的1/4,说是世界最大的沙漠。 河流和湖泊 ①河流季节变化大(干湿两季所致),多峡谷、急流和瀑布(维多利亚瀑布为非洲最大的 瀑布)。水能资源丰富,不利航运。 ②尼罗河长6671千米,世界最长河,刚果河的流域面积和流量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 居世界第二位。 ③湖泊多集中在东非高原,为断层湖,狭长水深,串珠状排列与东非大裂谷带,维多利亚 湖是非洲最大的湖泊,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④阿萨勒湖,非洲的咸水湖,非洲大陆的最低点。 热带大陆 ①非洲大陆气候一热带气候为主,气候带呈南北对称性分布(以赤道为中央) ②撒哈拉以北:北非沿海地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③撒哈拉: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炎热少雨; ④撒哈拉以南:热带草原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刚果盆地),炎热多雨; ⑤马达加斯加岛:迎风坡热带雨林气候,背风坡热带草原气候。 非洲富饶的大陆 非洲自然资源丰富 南非:黄金、石油、金刚石、铀。 刚果民主共和国:金刚石,铜。 摩洛哥:磷灰石。 几内亚:磷土矿。 赞比亚:铜。 尼日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石油。 埃及:长绒棉。

古埃及的建筑基本简介

古埃及的建筑基本简介: 古埃及建筑在艺术象征、空间设置和功能安排等方面,有着深刻的文化印迹和浓厚的宗教意涵,反映了古埃及独特的人文传统和奇异的精神理念。 据史料记载,古埃及位于尼罗河谷,周围的高山阻挡了外界的骚扰。温暖而又安定的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之后,留下了肥沃的耕地,带来一年又一年的丰收。这样古埃及文明持续了3000年,光辉灿烂,从而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其稳定的自然和社会秩序似乎达到永恒和静态,使理性也静态的。在建筑艺术中其空间也同样体现了永恒和静态。如正方形,三角形一些稳固的几何形体经常被用在建筑设计中。从昭塞尔陵墓建筑群到著名的古萨金字塔,都是其方形平面而获得最稳定的空间造型,并象征永恒的主题,许多太阳神庙的幽暗,神秘的空间石柱如林,排列密集,光线透过高窗落在巨大的柱子上,光影斑驳,给人神秘的压抑感,同时也表现了古代埃及理性的局限,技术上的限制,是神庙内部空间非常狭小和压抑,这种空间感是原始的宗教功能需要,也是一种非常幼稚的宗教空间。 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古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其建筑分为3个主要时期: ①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古埃及的建筑师们用庞大的规模、简洁沉稳的几何形体、明确的对称轴线和纵深的空间布局来体现金字塔的雄伟、庄严、神秘的效果。 ②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石窟陵墓为代表。这一时期已采用梁柱结构,能建造较宽敞的内部空间。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曼都赫特普三世墓是典型实例。 ③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它主要有围有柱廊的内庭院、接受臣民朝拜的大柱厅和只许法老和僧侣进入的神堂密室 3 部分组成。其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编辑本段艺术象征 传说中埃及人崇拜太阳,法老被看作是太阳的化身,认为人死后就象太阳西落一样因此,各代君主都把自己的陵墓--金字塔建于尼罗河的西岸。映着西落的太阳,显的沉稳而又从容,如似在默默的在祈祷自己会永远远离灾难,由于每次在尼罗河泛滥退水后需丈量土地,因此发展了几何学,金字塔就体现了其严密的几何构图,其协和的尺度与比例构成优美的组合,而成为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式构图,在现代建筑中仍广泛使用。最大的埃及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用浅黄色石灰石砌筑而成,外面贴一层白色石灰石,

尼罗河对古埃及的影响

摘要 一个国家的文明无一不是在大江大河流域内孕育和诞生的,无一不得益于河流的滋养。在沙漠占国土面积达96%的埃及,尼罗河就意味着生命。埃及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而成就这一伟大文明古国的正是尼罗河。尼罗河对于古代埃及的政治、经济、农业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埃及,就不会产生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的古埃及文明。 关键词:尼罗河,埃及,经济,政治

Abstract The civilization of a country is one of the river basins in gestation and birth, one due to the river's nourishing properties. Covers a land area of 96% in the desert of Egypt, the Nile means life. Egypt is a long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great ancient civilizations of the Nile. Nile River ancient Egypt's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other fields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Without the Nile there would be no Egypt, would not have one of the world's four major civilizations of ancient Egypt civilization. Key words:The Nile,Egypt、Economic、Political

四大文明古国简介

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是在中国流行的对世界四大古文明的概称,分别是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来源于梁启超提出的“地球上古文明国家有四”,但与其原意并不相同。这种说法只在中国流行,并没有得到世界范围的历史学界的公认。因为这个说法只能代表文明发源地的文明中心,并不规范。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发源地,文明分别指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中国这四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而同一时期的爱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四大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在文明的发源地。 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这是“四大文明古国”概念的早期雏形。后来人们将“小亚细亚”修改为两河文明中的一个重要文明——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都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黄河、长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恒河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印度代表了恒河与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古埃及代表了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代中国即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明,而巴比伦只是两河流域文明的一个重要时期。 四大文明古国社会制度大多采用奴隶制,国家政权则较晚诞生。苏美尔文明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义统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黄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计算了圆周率,巴比伦和中国都发现了勾股定理,印度则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亚洲七大长河简介

长江 长江,位于中国境内,全长6380公里,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东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中,是中国、亚洲第一和世界第三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完全在一国境内的河流。其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及亚马逊河,超过地球半径。是世界第三大流量河流,仅次于亚马逊河及刚果河。从源头青海各拉丹东到湖北宜昌是为长江的上游流域;从宜昌到江西湖口则是长江的中游流域;湖口到上海的长江入海口,是为长江之下游流域。整个长江水系的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8.8%,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黄河 黄河,中国母亲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湄公河 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重要的国际河流,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上源称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称湄公河,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国,注入太平洋。全长2600多公里,流城面积63万平方公里。湄公河上游段从中、缅、老边界到万象,流域内地形起伏较大。中游段从万象到巴色,大部分地面起伏不大。下游段从巴色到金边,在金边附近分成前江与后江,进入越南后,又陆续分成6支,最后由9个河口入海。湄公河是典型的季风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很大。1~2月为枯水期。湄公河是东南亚5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动脉,许多重要城市、港口和商贸重镇坐落在湄公河畔。它的下游孕育了世界最

埃及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简介

埃及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简介 下面是分享的埃及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简介,一起来看看吧。 埃及的地理位置及地形介绍埃及既是亚、非之间的陆地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埃及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埃及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 埃及的地理位置介绍埃及的面积有100.145万平方公里,疆域横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 埃及有着独特的地缘位置:在陆路上,它连接亚、非两洲,在海路上,透过苏伊士运河及红海亦连接了地中海及印度洋,所以有历史纪录以来,埃及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埃及地处欧亚非之洲的交通要冲,北部经地中海与欧洲相通,东部经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接壤,北濒地中海,东南与约旦、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线长2700多千米。 苏伊士运河是连接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道,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战略位置和经济意义都十分重要。 埃及的疆土略呈不规则的四方形,东西宽1240千米,南北长1024千米,地形平缓,没有大山,最高峰凯瑟琳山海拔2637米。 埃及的地形介绍埃及全境大部属海拔100-700米的埃及行政区低

高原,红海沿岸和西奈半岛有丘陵山地,沙漠与半沙漠广布。 西部利比亚沙漠,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二,大部为流沙,间有哈里杰、锡瓦等绿洲;东部阿拉伯沙漠,多砾漠和裸露岩丘。 尼罗河纵贯南北,两岸谷地和三角洲面积达4万多平方公里,构成肥沃绿洲带,全境有95%为沙漠,最高峰凯瑟琳山海拔2,629米。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从南到北流贯全境,境内长1350公里,两岸形成宽约3—16公里的狭长河谷,并在首都开罗以北形成2.4万平方公里的三角洲,主要湖泊有大苦湖和提姆萨赫湖,以及阿斯旺高坝形成的非洲最大的人工湖——纳赛尔水库(5000平方公里)。 猜你感兴趣:1.初中地理东南亚试题及答案 2.埃及地理知识点 3.埃及英文简介4.湘教版埃及教案5.地理七年级下册埃及教案6.埃及金字塔的简介

地球简介

地球简介 地球简介:地球(英语:Earth )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 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 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远在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地球会与外层空间的其他天体相互作用,包括太阳和月球。地球是上百万生物的家园,包括人类,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平均赤道半径约6371㎞,极半径6356.752㎞,赤道周长40075.7㎞,地球上71% 为 海洋,29%为陆地,所以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地球是目前发现的星球中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 地球之最: 1、最大平原——亚马逊平原 2、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 3、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 4、最长河流——尼罗河 5、最高高原——青藏高原 6、最大大洋——太平洋 7、最大雨林——亚马孙雨林 8、最大盆地——刚果盆地 9、最大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10、最大内陆湖——里海 …… 地球自传: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1] , 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关于地球自转的各种理论目前都还是假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 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转是均匀的。但精密的天文观测表明,地球自转存在这3种不同的变化:①长期减慢;②周期性变化;③不规则变化。 地球现状: 1、大气层正处在恶化之中:位于35里高空的臭氧层能够保护我们免受太阳紫外线的照射,可是在南极的上空,这一“层”已被撕破;二氧化碳虽是大气层数量微小的组成部分,但它对保持热平衡作用极大,目前由于全球工业的迅猛发展,二氧化碳正在快速积聚,人们开始担心它对气候将产生重大影响。 2、昔日被视为天国之纯结象征的雨水现也变酸,致使在某些地区,树叶和汽车车身因受化学侵蚀而痕迹斑斑。 3、陆地上的淡水污染日益严重,合乎卫生要求的地下含水层已非常少见。人类的淡水用量愈来愈多,因而污染淡水的机会也随之增加。 4、海洋曾被认为辽阔无比,拥有不可穷尽的更新能力,可今天它也被 污染了:海洋受到威胁,石油污染使海洋表面平衡失调,海岸附近堆积了大量有毒废弃物。 5、由于地球人口急剧增长,难以控制,一部分人被迫搬迁到容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居住。这样,由火山喷发,特别是地震和滑坡造成人员伤亡便愈来愈大。 6、动植物灭绝、森林面积减少、施撒化肥与杀虫剂对土壤的破坏、城市无序发展和农村休耕地扩大…… 地球人,醒醒吧!

世界四大文明古都简介

罗马、开罗、雅典、西安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四座城市的历史浓缩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永恒之城—罗马: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天主教的圣地。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这里已有罗马人居住,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图片:罗马斗兽场、许愿池、真理之口、万神殿) 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是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造起来的,现仅存遗迹,它的施工速度之快是一个奇迹。它是专为野蛮的奴隶主和流氓们看角斗而造的。 许愿池又叫幸福喷泉,是罗马市内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喷泉,也是全球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池中有一个巨大的海神,驾驮着马车,四周环绕着西方神话中的诸神。传说只要背对喷泉从肩以上抛一枚硬币到水池里,就有机会再次访问罗马。 真理之口是一块雕刻着海神头像的圆盘,据说把手放在他的嘴里,如果说谎就没办法拔出来。其实它只是一只古罗马时代的井盖。 万神殿被米开朗基罗赞叹为“天使的设计”。 金字塔之城—开罗:埃及首都开罗横跨尼罗河,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古埃及人称开罗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把开罗叫做“卡海勒”,意为征服者或胜利者。 (图片:清真寺、埃及博物馆、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清真寺在全城有250多座,巨大的圆顶和高耸入云的尖塔随处可见,形成开罗之特色,使开罗有“千塔城”之誉。 埃及博物馆位于开罗市区的解放广场一侧,藏品在10万件以上,在介绍埃及文化、特别是在介绍法老时期的古物方面,是无与伦比的。 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人造建筑的世界奇迹。它的子午线,正好把地球上的陆地与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 狮身人面像位于胡夫金字塔东侧,在古代的神话中,狮身人面像是巨人与妖蛇所生的怪物:人的头、狮子的躯体,带着翅膀,名叫斯芬克斯。 众神之城—雅典:雅典是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公元前1000年,雅典成为古希腊的核心城市。 (图片:雅典娜+苏格拉底、卫城、伊瑞克提翁神庙、哈德良拱门) 雅典的守护神智慧与正义战争女神雅典娜,雅典一名由此得来。雅典是哲学的发源地,很多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都在此出生或居住过,雅典也因此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和民主的起源地。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被后人认为是西方哲学奠基者。 雅典卫城修建于公元前5世纪,集古希腊建筑与雕刻艺术之大成。它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也称为雅典的阿克罗波利斯,“阿克罗波利斯”是希腊语,意为“高处的城市”或“高丘上的城邦”。 伊瑞克提翁神庙是雅典卫城的著名建筑之一,本为放置八圣徒遗骨的石殿,传说这里是雅典娜女神和海神波塞东为争做雅典保护神而斗智的地方。 哈德良拱门是罗马时代的凯旋门,于公元131年由哈德良皇帝建造,至今为止仍旧是进入雅典大门的象征。 不朽之城—西安:西安,古称长安,又曾称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奉元城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它具有3100年的都市发展史,1200年的建都历史。)如果把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比作一部精彩的历史剧,那么这部戏剧的一半都发生在西安。 (图片:钟楼、鼓楼、阿房宫遗址、兵马俑) 钟楼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世界名城简介

对称的古都北京:它以故宫为中心,从永定门、前门、天安门、午门、神武门,景山到地安门、钟楼,鼓楼和安定门,组成了一条中轴线。东四、西四等南北平行的大街,同一条条东西向的胡同纵横交错,分列在中轴线的两旁。因为对称,北京的道路也很好辨认。许多象征封建时代帝王权力的重要建筑物,也都整齐对称地分部在中轴线的周围。如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祭地的天坛和地坛,筑在中轴线的南北两端的东侧,天安门的东边有着皇室的大庙(现已经改建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它的西边,都是祭神祭祖的社稷坛(现在已批为中山公园)。这种对称的格局在故宫的宫殿建筑上此起彼落,相互对应,甚至连道旁的石兽石栏,城边的角楼,屋脊上的雕刻,也是成双成对,相映成趣。整齐对称,构成了北京城市建筑上独特风格和宏伟气势,给人重、博大、端庄的感觉。 花都巴黎:在众多的世界名城中,法国首都巴黎以其深厚的文化和独特的风采,享有"花都"之誉。这个“花”并不是鲜花的意思,而是指“浪漫之都”。这个城市的建筑物各形其异,街市繁华,市内到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美不胜收的园林,因此在各国名城之中,它享有世界“花都”之誉。“花都”这个称谓比较贴切,暗含了这座城市的多样性。也是真正的鲜花之都。当然,称之为“花都”毫不为过,无论是在餐桌上、阳台上、院落中,还是在橱窗前、街道旁、人们的怀抱里,满眼都是盛开的鲜花,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芳香。而那些五彩缤纷的花店和花团锦簇的公园,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雾都伦敦: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伦敦确实是世界闻名的雾都。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的原因,每到秋冬季节,北大西洋较暖的水流与大不列颠群岛区域较冷的水流汇合,同时从海上吹来大量暖空气与岛屿上空

尼罗河介绍英文版

尼罗河介绍英文版 The longest river in the world, the Nile, flows through the north-western area of Africa, and then into the Mediterranean Sea. Great civilizations have always flourished alongside rivers, but the Egyptian civilization, which starte d on the Nile, is the most fascinating and mysterious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The Nile valley is a fertile one where there is an abundance of water and sun, elements which the ancient Egyptian believed were gods, they called the sun Amon and the Nile Apis. Memphis was the first great capital of Egypt, united as a single kingdom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B. C……But the Nile burst its banks a few centuries ago, flooding the ancient capital. The river however has given more than it has taken, enough to make Herodotus, the ancient Greek historian say: Egypt is a gift from the Nile. The annual floods left precious silt on the fields, a miraculous natural fertilizer which made the crop s grow luxuriantly. This instrument, called a Nilometer was used by the ancient Pharaohs to establish how high the peri odic floods would be. The Nilometer, on the presupposition that the harvest would be plentiful, was noth ing other than a device for setting income tax level. The date palm is without a doubt the plant which characterizes Egyptian agriculture more than anyth ing else. The peasants use it to make roofs, to construct furniture, to weave baskets; but above all the s weetest fruit on earth grows on the palm: the date. On display are the souks. Red dates can be purchased here. They are dry and crunchy, less sweet t han the others; the semi-sweet ones have all the shades of orange; the brown and the black ones are ver y soft, and their sugar seems to dissolve in your mouth. If the Nile yields simple, raw materials, the inspiration of its people gives rise to one of the most p erfumed, flavorsome and colorful cuisine in North Africa. Food in Egypt is hot and spicy, drenched in s auces. The national dish is fouhl, a fragrant soup of beans which is sold on every street corner. Egyptians tend to wash down these libations with black tea. Non-Muslims also enjoy the fine local wines and beer, whose origins are actually Egyptian. Ever since the 3rd dynasty drinking it while eating bread was considered a good omen. What we are seeing is the village near Luxo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ical houses built wit h mud and straw.

埃及文化简介

埃及文化简介 饮食习俗 埃及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在饮食上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教规,斋月里白天禁食,不吃一切忌物,也不吃红烩带汁和未熟透的菜;吃饭时不与人谈话,喝热汤及饮料时禁止发出声响,食物入口后不可复出,而且忌讳用左手触摸食具和食品。 埃及人办喜事时喜欢大摆筵席,除了邀请贵宾亲友之外,有些平时与主人无甚交往者也可光临,同样也会受到热情款待。习惯上是先摆出巧克力和水果,然后诵《古兰经》,吃肉汤泡馍、米饭与煮肉。最后上点心和小吃。埃及人请客,坐席也讲究身分及等级,主人还习惯用发誓的方式劝客人多吃,自始至终非常热情。菜肴越多越好,哪怕是原封未动地端上来又端下去,宾主都十分高兴,因为这是慷慨好客的标志之一。 亲吻的方式 埃及人称亲吻为“布斯”。嘴对嘴的接吻局限于情人和夫妇之间,而且在公开场合是禁止的。夫妻一方出远门,在车站或机场送别和迎接时,丈夫只能吻妻子的脸颊。有一种吻可译为“吹吻”,方法是将右手掌张开,用嘴向手掌吹一口气,把“吻”吹给远处的人。此外,有表示喜悦感情的吻,如儿女考试成绩优异或获奖,父母搂抱儿女,边说:“谢谢,谢谢”,边亲吻他们的脸颊。表示尊敬的吻则是吻手背,儿女对父母、弟弟对兄长,年轻人对长者、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或有权势威望的人实行吻手背。 朋友相见 埃及人见面时异常热情,一般情况下,见到不太熟悉的人,先致问候的人说全世界穆斯林通行的问候语——“安塞俩目尔来库姆”(直译为“和平降于你”,意为“你好”),我国穆斯林简称它为“色兰”。如果是老朋友,特别是久别重逢,则拥抱行贴面礼,即用右手扶住对方的左肩,左手搂抱对方腰部,先左后右,各贴一次或多次,而且还会连珠炮似的发出一串问候语。 如果你上门拜访朋友,主人会一次或多次地重复说:“爱赫兰乌塞赫兰乌迈尔哈板”(意为“你遇到的是亲人,你走的是平原,欢迎你”)。有时也简单地说:“爱赫兰!爱赫兰!”女性之间出于礼貌或表示亲热,更多地采用温柔的贴面礼,一般是先右边贴一次,后左边一次。异性之间通常是握手,只有亲戚之间行贴面礼。男女之间也可不握手,男士不宜主动伸手,握手时不应交叉,即四人呈“十”字形面对面握。男士在握手时必须从座位上站起来,女士则不必,可以继续坐在椅上。 埃及人不忌讳外国人家访,甚至很欢迎外国人的访问,并引以为荣。但异性拜访是禁止的,即使在埃及人之间,男女同学、同事也不能相互拜访。除贫困户外,埃及人家里都有客厅,卧室作为私房是不欢迎外人入内的。家访时应主动问候老人并与之攀谈,埃及人乐于天南海北地神侃,一般应在聊完一个话题后告辞。主人对客人说:“迈阿·萨拉麦”(直译为“平安伴随你”,意为“一路平安”或“再见”)。客人不宜重复此话,仍可说:“阿塞俩目·尔来库姆”。 肮脏的左手 埃及人(穆斯林皆如此)认为“右比左好”,右是吉祥的,做事要从右手和右脚开始,握手、用餐、递送东西必须用右手,穿衣先穿右袖,穿鞋先穿右脚,进入家门和清真寺先

中外名著简介

1、《格列佛游记》 【作品简介】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奇书,它不是单纯的少儿读物,而是饱寓讽刺和批判的文学杰作,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一生中读了不下六次,他说:“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在这本书中,斯威夫特的叙事技巧和讽刺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反映。 作品的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是个英国外科医生,后升任船长;他受过良好教育,为祖国而自豪,在职业和政治两方面似乎都颇有见识,可是他本质上却是一个平庸的人,而斯威夫特正是利用了主人公的这种局限达到了最充分的讽刺效果。全书由四卷组成,在每一卷中格列佛都要面临常人难以想象的特殊情况 【作者简介】 江奈生·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讽刺作家、政治家、诗人,以讽刺作品名垂青史。 【作品赏析】 作者的文笔朴素而简练。例如文中写到格列佛在小人国抄录了一段官方文告,它赞颂国王是“举世拥戴”的“万王之王”,“脚踏地心、头顶太阳”,等等。格列佛还在括号里不动声色地解释道:“周界约十二英里”。随着这句解释,那“直抵地球四极”的无边领土陡然缩为周边不过十余里的弹丸之地。这种反差令人捧腹。括号里的话显示出作者朴素又实事求是的叙述风格,他似乎无意对此评论,只是在客观忠实地为我们解释利立浦特的尺度。他曾经声明:“我宁愿用最简单朴素的文笔把平凡的事实叙述出来,因为我写这本书主要是向你报道,而不是供你消遣。”尽管小人国、大人国、慧骃国的情景各异,主人公的境遇也不相同,但整部小说的布局、风格前后一致,格列佛每次出海的前因后果都有详尽的交待,复杂纷繁的情节均按时间、空间顺序依次描述,文字简洁生动,故事性强,因而数百年来,《格列佛游记》在欧洲各国雅俗共赏,妇孺皆知。

埃及简介

说课稿《埃及》 一、说教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 “埃及”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二节讲述的内容。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便利的交通位置,成为非洲重要的国家。本教材分别从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古代历史文化,现代经济四个方面对埃及阐述,其中对自然叙述不多,处处有体现了自然环境对埃及的影响。再加“苏伊士运河”“尼罗河” “埃及的金字塔”的阅读材料进一步说明埃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具有神秘的埃及,掌握学习地理的学习方法和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所在,是有效的控制的前提。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我根据初中地理的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发展潜力和培养能力的要求和本节内容的特点,制定如下目标: 1.学会运用地图,分析埃及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 2.运用地图和材料,了解尼罗河对埃及的影响及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 3.了解埃及的自然特征。 4.了解长绒棉的生长条件。 5.了解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在埃及的经济地位。 重点内容: 1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 2尼罗河对埃及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 教学难点 1 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 2 尼罗河对埃及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说教法 依据大纲提倡素质教育的要求,对本课时主要采用读图指导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地图,结合议、讲、练等多种形式,创设情景,设疑解疑,引发他们的积极思维和乐于观察实际的学习习惯,共同探索出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地理特征等知识点。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条件,运用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因此,要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我们不仅研究教法,更需要认真研究学法,指导和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方法。在以上教学方法的贯彻实施下,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讨论,分析,阅读,复述和总结等学习方法,灵活多变的教学程式获取知识,充分体现学生主,教师为辅的指导思想。四、说教学过程 科学的教学程序,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教学程序如下: 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有关埃及的图片,请学生猜想是哪个国家?引入埃及的学习。利用这种导入形式,形象直观的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在轻松的氛围中把学生引入新课。

埃及阿布辛贝神庙的简介资料以及历史和迁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埃及阿布辛贝神庙的简介资料以及历史和迁移 导语:阿布辛贝神庙,建于公元前1300-前1233年,年代久远并不算神奇,因为还有比它年代更久远、工程更浩大、内部结构更复杂、施工更艰难、揭秘更费周折、堪称世界之最的“金字塔群”。 阿布辛贝神庙位于埃及阿斯旺以南280千米处,建于公元前1300-前1233年,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Ⅱ)所建。年代久远并不算神奇,因为还有比它年代更久远、工程更浩大、内部结构更复杂、施工更艰难、揭秘更费周折、堪称世界之最的“金字塔群”。 埃及阿布辛贝神庙的简介-埃及阿布辛贝神庙的历史和迁移 阿布辛贝神庙的简介 埃及的阿布辛贝神庙真正称得上是伟大的世界奇迹。令人惊叹的不仅在于如此宏伟的建筑是在没有任何机械帮助的条件下建造而成的,而且还在于它的湮没、发现和搬迁的整个过程。 两座神庙竖立在尼罗河边,是从山崖石壁中雕凿出来的。神庙建于公元前1290年公元前1224年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在位的时期。 最大的一座神庙伸进出山崖55米,附近拉美西斯的妻子尼菲拉丽较小的神庙外,有6尊挺立的雕像,其中4尊是拉美西斯,2尊是尼菲拉丽,每尊都高达10米。 神庙内有精心雕刻出的一尊尊雕像,墙壁和天顶上饰有色彩鲜明的浮雕图案。1813年神庙还无人知晓,因为它们被埋在沙里。1817年神庙被发掘出来,此后便一直是旅游者向往的胜地。 阿布辛拜主庙由4尊高20米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护卫者。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两座巨大的神庙在1965年1969年被搬迁了,因为建造阿斯旺高坝而形成的纳赛尔湖将淹没神庙。当时抢时间将石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