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尼罗河简介-素材
- 格式:doc
- 大小:587.00 KB
- 文档页数:2
河流——尼罗河、波河波河(Po,River),意大利最大河流。
发源于意大利与法国交界处科蒂安山脉海拔3841m 的维索山,注入亚得里亚海。
波河流域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上游是连绵起伏的高山,海拔1700m以上,中下游是著名的波河大平原,河道蜿蜒曲折,河流沿途地势平坦,含沙量高,下游地区沉积旺盛,河道高出河床6米,河道淤塞严重。
中游和下游多湖泊,集中了意大利几乎所有的大湖泊。
波河属于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冬季气压带南移,全区在西风带控制之下,因此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地中海的存在,在夏季对亚速尔高压起加强作用,使气候更加炎热干燥;冬季在地中海上空形成一个局部性低压,有利于地中海锋的形成和气旋过境,使气候特别温和多雨。
所以秋冬水位最高,夏季最低,有的河段甚至干涸。
考查视角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材料一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河流水量充沛,水能资源丰富,河道蜿蜒曲折,中下游含沙量高。
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
材料二波河流域水系图及蓬泰拉戈斯库罗水文站径流量季节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历史上意大利雕塑作品众多,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作品多采用当地丰富的优质大理石雕塑而成。
目前,该国大理石出口量约占国际贸易量的一半。
(1)据图分析波河流域的地势特征。
(2分)【答案】北西南三面较高;中东部地势较低(山地环形分布,开口向东)(2分)【分值】2分【解析】读图可知,波河支流众多,且多发源于北部、西部和南部山地,主干河道自西向东流,因此波河流域北部、西部和南部地势较高,中部、东部地势较低。
【考查方向】本题考波河流域的地理特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易错点】本题只问地势特征,不涉及地形类型,答题时注意语言规范,条理清晰。
【解题思路】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发源地即可得出该区域的地势特点。
世界主要河流【尼罗河】尼罗河纵贯非洲大陆东北部,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埃及,跨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最后注入地中海.流域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占非洲大陆面积的九分之一,全长6650公里,年平均流量每秒3100立方米,为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阿拉伯语意为"大河"."尼罗,尼罗,长比天河",是苏丹人民赞美尼罗河的谚语.尼罗河有定期泛滥的特点,在苏丹北部通常5月即开始涨水,8月达到最高水位,以后水位逐渐下降,1至5月为低水位.虽然洪水是有规律发生的,但是水量及涨潮的时间变化很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这两条河的水源来自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季节性暴雨.尼罗河的河水80%以上是由埃塞俄比亚高原提供的,其余的水来自东非高原湖.洪水到来时,会淹没两岸农田,洪水退后,又会留下一层厚厚的河泥,形成肥沃的土壤.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就知道了如何掌握洪水的规律和利用两岸肥沃的土地.很久以来,尼罗河河谷一直是棉田连绵,稻花飘香.【长江】长江,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群峦叠嶂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雪峰西南侧的冰川.藏语"格拉丹东",就是"高高尖尖的山峰"的意思.雪峰积存着大量的冰雪,融化的冰水汇集在姜根迪雪峰脚下,形成了滚滚长江的正源——沱沱河.沱沱河是长江上游最长的一条河流,从格拉丹东冰川末端至当曲河口,沱沱河全长375公里.长江自沱沱河开始,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是一条名符其实的"长河",为世界第三大河.整个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比黄河流域面积大2.5倍,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平均年入海总水量达1万亿立方米.长江三峡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力资源.目前,正在兴建的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三峡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1768万千瓦,年发电量为840亿千瓦小时,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长江还是一条"黄金水道",通航里程长达8万多公里(干支流总和).其运输量占全国内河水运量的80%以上,江轮可从上海市直达重庆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水上交通大动脉.【亚马孙河】亚马孙河被誉为"河流之王",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中段,秘鲁的科罗普纳山东侧的米斯米雪峰之颠.其正源——乌卡利亚河,不断地接纳雪峰上的淙淙冰水,一路汇集百川之水,进入著名的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流经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玻利维亚和巴西等国,最终在巴西的马腊若岛附近流入大西洋.亚马孙河全长6400多公里,共有一万五千条支流,与干流共同组成了总长度达6万余公里的亚马孙河水系,其流域面积705万平方公里,几乎达南美洲的三分之一,大部分在巴西境内.由于赤道附近多雨地区,年降水量多在1500毫米以上,并有安第斯山冰雪融水补给,水源供应充足.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加以南,北流域雨季错开,主流水量在不同时期得到补偿,变化幅度和缓,洪水期与枯水期平均流量比率为五比一,体现了赤道型水系的特点.主流洪水期大致始于10至11月,次年3至6月进入最高洪水期,6月以后逐渐减退,至9月最低.个别年份因雨季变动而使南北支流洪水同时发生,主流便出现特大洪峰,如奥比杜斯附近曾记录到每秒280000立方米的流量.由于中,下游平原地势低,河流比降微缓,流速较慢,一到洪水季节河水宣泄不畅,水位平均上涨幅度9米多,洪泛宽度25至80公里,河口地区可达240公里,呈现一片汪洋,因此亚马孙河素有"河海"之称亚马孙河滋润着南美洲的广袤土地,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使这一片地域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神秘的"生命王国".主流河水很深,整条河有一半可容巨轮航行.远洋巨轮由大西洋经河口溯流而上,可航至秘鲁的伊基托斯.通航河道河面宽广,不能同时看到两岸. 此河横贯南美洲,发源于秘鲁安第斯山脉.水从冰川融汇而成的湖泊流出,汹涌奔流,在东面山坡上冲刷出气势磅砖的峡谷.由于冲出大量沙泥,河水浑浊,恍如加了大量牛乳的咖啡,故称为白水河.还有一些支流流经沼泽,冲出腐植质,水色较深,称为黑水河.随着地势渐趋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流至山下广阔的亚马孙盆地. 亚马孙流域的热带雨林大半位于巴西,面积约为印度的两倍,海拔不超过二百公尺.图中蓝色为干流和主要支流,绿色为一般支流.从中不难看出亚马孙河水系的庞大.【密西西比河】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大陆上流程最远,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密西西比"是印第安人的称呼,意为"大河"或"众水之父".密西西比河还被人们叫做"老人河".密西西比河干流发源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的西侧,源头在海拔501米处的伊塔斯喀湖,全长3950公里,南北纵贯美国,注入墨西哥湾.如果以其支流密苏里河为源,全长则为6262公里.密西西比河汇聚了250多条支流,流域面积达322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美国领土的百分之四十多,居世界流域面积第三.密西西比河西侧支流大多发源于落基山脉,有密苏里河,阿肯色河,雷德河等;东侧支流大多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地,有俄亥俄河,田纳西河,康伯河等.西侧支流流经半干旱地区,流量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最突出的就是密苏里河,它的长度超过干流,为4125公里,河口处年平均流量每秒1812立方米,枯水期每秒119立方米,洪水期最大流量曾达每秒25488立方米.东侧的支流以俄亥俄河最重要,它接纳了阿巴拉契亚山坡的众多支流,长1579公里,流域内降水丰富,河口处年平均流量每秒达7080立方米,几乎是密苏里河的4倍.俄亥俄河对于干流水量及其季节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密西西比河流域大部分为平原,中,下游坡度小,河道曲折,河漫滩宽广,如果不以堤坝约束,洪水的泛滥范围可宽达120至300公里.密西西比河每年输送入海的泥沙约三千万立方米,河口形成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的三角洲.三角洲南部呈长条形远远伸入海中,末端又分成数股汊流,长约30公里,形如鸟足,故又有鸟足三角洲之称.近年由于新的沉积,鸟足形已不明显.密西西比河为美国中南部农业区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但水患也很严重,遇特大洪水容易泛滥成灾.密西西比河的航运价值很大,除干流外约有50条支流可以通航,水深2.7米以上的可航道总长近二万六千公里,流域内还有多条运河与五大湖及其他水系相连.干流可从河口航行到明尼阿波利斯,约3400公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水力蕴藏量为26300000千瓦,主要分布在俄亥俄河及其支流,开发程度较高,如巨大的田纳西河水电工程.【伏尔加河】伏尔加河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河,它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瓦尔代丘陵中的湖沼间.全长3690公里,最后注入里海,流域面积达138万平方公里,占东欧平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欧洲第一长河.伏尔加河河源处海拔仅有228米,而河口处低于海平面28米.从距河源不远的尔热夫算起,往下3000多公里的河段内,总落差仅有190米,因此河水流速缓慢,沙洲,浅滩,牛轭湖,废河道广为分布,是一条典型的平原河流.伏尔加河及其支流从北向南跨15纬度,上,中游地区河网密布,支流众多,卡马河,奥卡河是它的主要支流,其中卡马列河是伏尔加河最大的支流,它们在喀山以南汇合,在此处,两河流量几乎相等.伏尔加河下游支流很少,特别是从河口向上800公里内,没有一条支流.伏尔加河流域冬季寒冷漫长,积雪深厚.到了夏季,大量的积雪融水流入伏尔河.冬季河面封冻,上游冰期长达140天,中下游在90至100天左右.伏尔加河河口年平均流量达每秒8000立方米,平均每年有255立方公里的水注入里海,这些水源对里海湖水的水量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过去伏尔加河完全处于自然状态,河水深度仅1.6至2.5米,不仅通航不畅,其丰富的水力资源也未能加以利用.从20世纪30年代,人们对伏尔加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开发,建立统一水深的航道网,修建了14座大型水利枢纽,对伏尔加河进行梯级开发,为城市生活,工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电力和水源.伏尔加河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各电站总发电量达400多亿度.【多瑙河】多瑙河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河流.它发源于德国西南部黑林山东麓海拔679米的地方,自西向东流经奥地利,捷克,克罗地亚,乌克兰等9个国家后,流入黑海.多瑙河全长2860公里,是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沿途接纳了300多条大小支流,形成的流域面积达81.7万平方公里,比中国的黄河还要大.多瑙河年平均流量为6430立方米/秒,入海水量为203立方公里.从源头到维也纳是多瑙河的上游,多瑙河在这里接纳了几条源自阿尔卑斯山融雪的支流,水量大增.这里山清水秀,一派田园风光.从维也纳到铁门是河流的中游,这里河谷一般较宽,河床坡度不大,河道弯曲,多河汊.在贝尔格莱德以东的喀尔巴阡山中,形成了全长130公里的峡谷,著名的有卡桑峡,铁门等,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自铁门以下至入海口为河流的下游.下游河段宽阔,水流平稳,接近河口时宽达15至28公里,航运业十分发达.多瑙河三角洲盛产芦苇(芦苇是造纸的好原料).这里还有大量的鸟类和奇特的浮岛,科学家因此称其为"欧洲最大的地质,生物实验室". 多瑙河两岸有许多美丽的城市,她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条蓝色的飘带上.多瑙河不仅美化了沿岸人民的家园,还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电力和便利的航运,沿岸人民对它充满了感情,世世代代都在歌唱它.【刚果河】刚果河又称扎伊尔河.位于中西非.上游在赞比亚境内,叫谦比西河,河道呈弧形穿越刚果民主共和国,沿刚果(民)-刚果边界注入大西洋.全长约4700公里,流域面积约370万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为每秒41000立方米,最大流量达每秒80000立方米.如果按流量来划分,刚果河的流量仅次于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二大河.刚果河流域包括了刚果民主共和国几乎全部领土,刚果和中非共和国大部,赞比亚东部,安哥拉北部以及喀麦隆和坦桑尼亚的一部分领土.在这片广阔的流域,密集的支流,副支流和小河分成许多河汊,构成一个扇形河道网.这些河流从周围海拔270至460米的一片会聚的斜坡上流入一个中央洼地,这个洼地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刚果河主要支流有乌班吉河,夸河和桑加河.刚果河自源头至河口分上,中下很不相同的三段.上游的特点是多汇流,湖泊,瀑布和险滩;中游有7个大瀑布组成的瀑布群,称为博约马(旧称斯坦利)瀑布;下游分成两汊,形成一片广阔的湖区,称为马莱博湖.刚果河流域具有非洲最湿润的炎热气候,最广袤,最浓密的赤道热带雨林.刚果河有终年不断的雨水供给,流量匀衡.稠密的常绿森林和受赤道气候重要影响的刚果河流域同样广阔.森林区的外边是热带大草原带.刚果河中有多种鱼类和鳄鱼.刚果河自博约马瀑布以下可部分通航,加上众多支流,构成总长约16000公里的航运水道系统,对促进内陆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刚果河流域的水力蕴藏量占世界已知水力资源的六分之一,但目前尚未进行多少开发.刚果河干流两次穿过赤道,大小支流都处在赤道多雨区,这里生长着茂密的热带雨林,所以流量巨大而稳定.在金沙萨附近,它的最小流量与最大流量的比例是一比三,比起尼罗河一比四十八的比例小多了.刚果河北侧支流的多水期在3至10月,南侧各支流的多水期在10至3月,两者先后相继,避免了干流水量的暴涨暴落.干流最大流量在9至10月;中下游有两次洪峰,第一次在5月,由北侧支流的洪水造成;第二次在12月,由南侧支流的洪水造成.后一次洪峰的水量较大,因为南侧支流面积较大,受水量较多.虽然大而稳定的流量对航运有利,但刚果河的河床内有多处急滩和瀑布,阻碍了航运的发展,目前只能分段通航.河流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海域或湖泊所属水系纬度带备注墨累河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北—西南澳大利亚印度洋印度洋中纬度中上游热带草原气候,下游处在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底格里斯河土耳其安纳托利亚西北—东南土耳其;伊拉克波斯湾印度洋中纬度与幼发拉底河流域形成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流经伊高原拉克首都巴格达;处在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莱茵河阿尔卑斯山东南—西北法国和德国交界; 北海大西洋中纬度著名国际河流;地形分界河,西欧与东欧;中游大支德国;荷兰;瑞士流美茵河;处在温带海洋性气候伏尔加河俄罗斯瓦尔带丘陵中上游东北—西南; 俄罗斯里海中纬度欧洲第一大河;世界最长内流河;处在温带大陆性中下游西北—东南气候乌拉尔河俄罗斯乌拉尔山脉上游北—南;中游东俄罗斯;里海中纬度亚欧分界河;处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东南坡—西;下游北—南哈萨克斯坦易北河捷克高原东南—西北捷克;德国北海大西洋中纬度流经汉堡;上游处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中下游处在温带海洋性气候波河意大利阿尔卑斯山脉东南坡西—东意大利北部亚得里亚海大西洋中纬度流域形成波河平原;处在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塞纳河法国洛林高原东南—西北法国北部英吉利海峡大西洋中纬度处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巴黎在河岸密西西比河美国中北部明尼北—南美国中部墨西哥湾大西洋大部分在中纬度中下游形成密西西比平原;中上游处在温带大苏达州沼泽地带临近入海处在低纬度陆性气候;中下游处在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世界第四大河圣劳伦斯河美国加拿大安大略湖西南—东北加拿大;圣劳伦斯湾大西洋中纬度流经蒙特利尔;处在温带大陆性气候美国加拿大交界处泰晤士河英国西—东英国南部北海大西洋中纬度处在温带海洋性气候;伦敦在河两岸亚马孙河秘鲁安第斯山脉东坡西—东秘鲁北部;巴西北部大西洋大西洋低纬度流域面积流量大;流域形成亚马孙平原;处在热带雨林气候拉普拉塔河巴西高原西北—东南阿根廷与乌拉圭交界处大西洋大西洋中纬度流经布宜诺斯艾利斯;处在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布拉马普特拉河青藏高原东北—西南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孟加拉湾印度洋低纬度上游中国雅鲁藏布江;处在热带季风气候伊洛瓦底江中国横断山脉西部北—南中国边境;缅甸安达曼海印度洋低纬度处在热带季风气候湄南河泰国清迈西北—东南泰国泰国湾太平洋低纬度流域形成湄南河平原;处在热带季风气候河流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海域或湖泊所属水系纬度带备注萨尔温江青藏高原北—南中国缅甸安达曼海印度洋中低纬度上游是中国怒江;处在热带季风气候鄂毕河中国阿尔泰山西南坡南—北中国;俄罗斯西部喀拉海北冰洋大部分在中纬度在北极圈附近入海;中国额尔齐斯河;处在温带哈萨克斯坦东北部与俄罗斯交界处少部分在高纬大陆性气候叶尼塞河萨彦岭南—北俄罗斯中部喀拉海北冰洋主要部分在高纬在60度纬线圈附近入海;地形分界河(西,西伯少部分在中纬利亚平原;东,中亚山地);处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勒拿河俄罗斯贝加尔山脉南—北俄罗斯东部拉普捷夫海北冰洋基本都在高纬度先东西走向后南北走向;处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恒河印度喜马拉雅山南坡中上游西北—东南印度北部;孟加拉国孟加拉湾印度洋基本都在低纬度流域形成恒河平原;入海口附近形成恒河三角下游北—南洲 ;处在热带季风气候印度河中国冈底斯山脉南坡东北—西南中国西南;克什米尔阿拉伯海印度洋中上游在中纬度流域形成印度河平原;并不流经印度;处在亚热巴基斯坦东南中下游在低纬度带草原和沙漠气候湄公河中国唐古拉山脉北—南缅甸与老挝交界处;老挝境内; 南海太平洋低纬度上游是中国的澜沧江;下游流域形成湄公河三老挝与泰国交界处;柬埔寨东部;越南南部角洲 ;处在热带季风气候汉江朝鲜半岛东部山地东北—西南韩国黄海太平洋中纬度流经汉城;处在温带季风气候锡尔河吉尔吉斯斯坦天山南坡东南—西北吉尔吉斯斯坦; 咸海中纬度内流河;流经沙漠地带;处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阿姆河巴基斯坦兴都库什山脉北坡东南—西北塔吉克斯坦与巴基斯坦交界处咸海中纬度内流河;流经沙漠地带;处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塔吉克斯坦与阿富汗交界处;土库曼斯坦与塔吉克斯坦交界处;乌兹别克斯坦幼发拉底河安纳托利亚高原西北—东南土耳其;伊拉克波斯湾印度洋中纬度与底格利斯河流域形成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游处在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中下游处在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约旦河以色列(巴勒斯坦)与北—南叙利亚与以色列交界; 死海中纬度内流河;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处在亚热带地中叙利亚交界处戈兰高地约旦与以色列交界海气候刚果河刚果民主共和国与赞东北—西南刚果与刚果民主共和国交界处大西洋大西洋低纬度水能资源丰富;处在热带雨林气候比亚交界的东非大裂谷南端河流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海域或湖泊所属水系纬度带备注尼罗河上游是白尼罗河(东非高原) 南—北苏丹;埃及地中海大西洋基本在低纬度下游有尼罗河三角洲;流经开罗;创造了古埃及青尼罗河(埃塞俄比亚高原)文明;上游处在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中下游在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多瑙河德国巴伐利亚高原西部西北—东南德国;奥地利; 黑海大西洋中纬度著名国际河流;全程纵跨中欧和北欧;流域形成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交界多瑙河中游平原和多瑙河下游平原;上游处在温带海洋性气候;中下游处在温带大陆性气候黑龙江蒙古国肯特山脉西北—东南蒙古俄罗斯中国鞑靼海峡太平洋中纬度温带季风气候世界主要河流欧洲莱茵河大西洋阿尔卑斯山开发较充分,两岸居民点和工业城市密集多瑙河黑海阿尔卑斯山水力资源丰富,以铁门屯站最著名,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洲河名注入海洋发源地主要特征北美洲圣劳伦斯河大西洋安大略湖是五大湖的出水道,水位稳定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美国北部以春季融水和降水补给为主,航运价值大,有运河和五大湖相连南美洲亚马孙河大西洋安地斯山脉以降水补给为主,流域面积和流量均居世界首位,航运便利大洋洲墨累河印度洋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雨季河水暴涨,枯水期常有断流现象1、长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依次流经青海、藏、滇、川、渝、鄂、湘、赣、皖、苏、沪于崇名岛流入东海。
尼罗河简介作文英文英文:The Nile River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rivers in the world. It is the longest river in the world, stretching over 6,600 kilometers. The river runs through 11 countries in Africa, including Egypt, Sudan, and Ethiopia. The Nile River is a vital source of water for millions of people living along its banks, and it ha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gion's history for thousands of years.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things about the Nile River is that it flows from south to north, which is the opposite direction of most rivers. This is because the Nile is fed by rainwater and melting snow from the mountains in East Africa, which flow into the river and carry it northward towards the Mediterranean Sea.The Nile River is also home to many different species of plants and animals, including crocodiles, hippos, andvarious types of fish. It has been an important source of food and transportation for people living along its banks for thousands of years.中文:尼罗河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河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全长超过6600公里。
尼罗河详细介绍400字
尼罗河是非洲第一长河,总长度约为6,695公里,在埃及境内流经过卢克索、阿斯旺两个重要城市。
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河流之一,流经范围极其广泛,穿过的国家包括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南苏丹、坦桑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并且它也是埃及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尼罗河流域,人们已经生活了几千年,并创造了许多伟大的文明。
尼罗河被称为亚当和夏娃的最古老的居所之一,也是早期人类的文明中心,埃及就是其中之一。
尼罗河是埃及文明中心,因为在早期的埃及文明中,它提供了大量的渔获、水源和种植土地,并且在尼罗河的沿岸,许多城市和村庄依次建立。
此外,尼罗河河谷的气候非常适宜种植谷物,向全世界提供了粮食,因此,尼罗河河谷也是世界上粮食生产最丰富的河谷之一。
尼罗河对当地居民有着强烈的宗教意义。
在埃及文明之前和现在的尼罗河河谷地区,居民仍然认为尼罗河是生命的源泉,是许多神灵的所在地。
人们定期举行活动来祈求尼罗河水位的升降,以确保良好的收成和生计。
尼罗河对于当今的交通和经济发展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在以前的年代,尼罗河是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沿岸的城市和村庄发展成为商业和手工业的重要中心。
现今,尼罗河已经发展成为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吸引大量的游客来到埃及进行观光旅游,而沿岸城市和村庄也因
旅游业的兴起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此外,尼罗河的水利系统对埃及的农业和工业发展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之,尼罗河是非洲最重要的河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
它是埃及文明的重要标志,是自然与人类文明相互联系的生动体现。
欣赏《飞驰的鹰》《尼罗河主题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飞驰的鹰》这是一首赞美秘鲁民族英雄阿塔瓦尔帕的乐曲。
阿塔瓦尔帕为抵抗入侵的敌人,宁死不屈,英勇就义。
人们把他比作翱翔在安第斯山的神鹰,以表示对英雄的敬仰、怀念之情,并将其看作是祖国的象征。
乐曲由排箫演奏,间有印第安人最古老的乐器竖笛参与演奏。
乐曲有两个主题a主题速度缓慢,旋律悠长、沉重,表现人们对英雄牺牲的悲伤和怀念之情。
B主题是a主题旋律的变化发展,速度不变,情绪比较激动,蕴藏着一股内在的力量。
《尼罗河主题曲》是日本现代作曲家喜多郎的一首作品,用电子合成器演奏,具有现代音乐的风格。
乐曲在辽阔、幽远的钟声中拉开了序幕,好像把我们带到了远古的埃及。
向前推进的节奏型和三连音的交织出现,向我们展现了壮阔的尼罗河。
接着由模拟的人声唱出了尼罗河的主题,虚无缥缈的音色好像是在向人们述说着尼罗河悠久的历史。
A段这个旋律反复一次后,出现了第二段旋律,向上的音型将音乐推向高潮,显得更加辉煌。
B段经过用引子部分旋律作为素材的间奏后,由弦乐再次奏响第一段旋律,音乐显得优美柔和,接着出现的地二段旋律,反复了两遍,突出了音乐的辉煌气势。
最后在雄伟的音响中结束,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整首乐曲结构是:引子、A、A、B、间奏、A、B、B。
【学情分析】《飞驰的鹰》乐曲结构不复杂,表现形式也较为单一,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也接触过许多外国歌曲和乐曲,加上现在的孩子接触音乐的机会也较多,学生应该容易理解和掌握。
《尼罗河主题曲》学生对这个类型的音乐的音乐作品对乐器不了解,可以先从介绍乐器入手。
【教学目标】1、能认真欣赏乐曲《飞驰的鹰》《尼罗河主题曲》,能积极参与欣赏活动,熟悉乐曲主题。
2、认识电子合成器、排箫。
3、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和相关文化。
【教学重难点】能认真欣赏乐曲《飞驰的鹰》《尼罗河主题曲》。
【教学准备】教学教材,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演唱歌曲《木瓜恰恰恰》《红蜻蜓》。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尼罗河的流域总面积为3,254,555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的10%。
下面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下尼罗河。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
尼罗河有两条主要支流:源于东非赤道附近的白尼罗河和源于埃塞俄比亚的青尼罗河。
这两条支流均位于东非大裂谷的西侧。
另一条不很重要的支流是阿特巴拉河,它只在下雨时流过埃塞俄比亚,而且此后很快就干枯了。
有人认为尼罗河的源头是维多利亚湖。
但是有一些相当大的河流注入维多利亚湖。
其中最远的源头位于卢旺达的纽恩威森林。
通过Rukarara、Mwogo、尼亚巴隆哥河和卡盖拉河在坦桑尼亚城市布科巴附近注入维多利亚湖。
多年来对尼罗河的利用是东非和非洲之角的政治议题之一。
许多国家,包括乌干达、苏丹、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抱怨埃及对尼罗河水资源的霸权。
尼罗河流域计划是促进“尼罗河流域国家”和平协作和平等使用得着最重要的项目。
但是许多人依然对于埃及在当地的支配作用而感到不安。
在乌干达金贾附近尼罗河通过瑞本瀑布离开维多利亚湖,在这里它被称为维多利亚尼罗河。
它长约500公里,它流经基奥加湖注入艾伯特湖,此后被称为艾伯特尼罗河。
然后它流过苏丹,在这里被称为贾贝尔河(山河)。
在Mongalla艾伯特尼罗河的流量基本上终年恒定,平均每秒流过1048立方米,此后尼罗河进入苏丹南部的巨大沼泽地。
在这个沼泽地中尼罗河由于蒸发和蒸腾作用丧失其一半的水量。
到沼泽地末端其水流量降低到每秒510立方米。
在与720公里长的加扎勒河汇流后它被称为Bahr al Abyad,或白尼罗河。
白尼罗河这个名字来自于悬浮在河水中的白粘土颗粒。
在马拉卡勒白尼罗河的流量为每秒924立方米,三月初水流量最高,可以达每秒1218立方米,八月末水流量最低,为每秒609立方米。
这个波动的原因是索伯特河,它在八月时流量仅每秒680立方米,在三月初则达每秒680立方米。
埃及沙漠占全国面积的90%以上,如果不是尼罗河由南向北贯穿它的全境,埃及沙漠的面积就更大了。
难怪人们都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尼罗河是埃及人的母亲河。
尼罗河位于非洲东北部,全长6671千米,发源于非洲中部高原,最后注入地中海。
每年6——10月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却,留下大量肥沃的河泥,成为庄稼生长的上乘肥料,人们在这里栽培棉花、枣椰、水稻等农作物。
在干旱的沙漠地区上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
埃及人赖以生存的农业仰仗尼罗河。
尼罗河,给埃及带来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也带了生命和繁荣。
大约距现在七八千年前,古埃及人就逐渐在这里定居下来。
最初,他们过着原始生活,用粗陋的工具,清除了两岸的荆棘和草莽,开渠筑坝,在河水灌溉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后来,终于使这个气候干燥的地区,变成了古代著名的粮仓。
一个世界文明古国也就在这里诞生了。
尼罗河对于埃及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尼罗河是一条天然的水路通道,水路运输成本低,运能大。
另外人们还在尼罗河上修建了拦河坝,用来发电,拦河坝形成的水库发展了养殖业。
尼罗河还带动了埃及的旅游业发展。
在古老的国土上,埃及人民正在创造着新的生活。
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位于埃及,尼罗河向北流向4,132 英里(6,650 公里),流入地中海(河流的流向非常不寻常)。
它被古埃及人视为生命之源,并在该国的历史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尼罗河有两个不同的源头:来自赤道非洲的白尼罗河和来自阿比西尼亚高地的青尼罗河。
历史学家沃特森指出,“尼罗河在埃及的创造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过程开始于大约五百万年前,当时河流开始向北流入埃及”(7-8)。
从c开始,永久性定居点沿着河岸逐渐兴起。
公元前6000 年,这是开始公元前3150 年,埃及文明和文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公认的民族国家。
由于尼罗河被视为所有生命的源泉,埃及人的许多最重要的神话都与尼罗河有关或对其有重要提及;其中包括奥西里斯、伊西斯和赛特的故事,以及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建立秩序。
奥西里斯神话中的尼罗河在古埃及最流行的关于尼罗河的故事是奥西里斯神和他的兄弟神赛特背叛和谋杀的故事。
赛特嫉妒奥西里斯的权力和声望,因此诱使他躺在一个精致的棺材(石棺)里,假装他会把它作为礼物送给最适合它的人。
奥西里斯一进去,赛特就砰的一声关上盖子,把奥西里斯扔进了尼罗河。
奥西里斯的妻子伊西斯去寻找她丈夫的尸体,以便妥善安葬在找了很多地方之后,发现了一些在尼罗河边玩耍的孩子,他们告诉她在哪里可以找到棺材。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埃及人的古老信念,即孩子们拥有占卜的天赋,因为他们能够告诉女神一些她自己无法发现的事情。
棺材顺着尼罗河漂流而下,直到它停在比布鲁斯(在腓尼基)的一棵树上,这棵树在周围迅速生长并封闭了它。
比布鲁斯国王欣赏这棵粗壮的大树,将它带到他的宫廷中,竖立为柱子。
当伊西斯到达比布鲁斯时,在她的搜索过程中,她认出她丈夫的尸体就在树里,在得到国王的喜爱后,她向国王请求了支柱作为帮助。
伊西斯随后将她死去的丈夫带回埃及,让他复活。
这一系列事件将激发出埃及建筑中出现的标志Djed 柱的灵感。
和艺术贯穿整个国家的历史,象征着稳定。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尼罗河发源于赤道以南、非洲东部的东非高原之上,沿途经过众多的湖泊,穿越北非沙漠,进入地中海。
尼罗河蜿蜒奔流6740公里,是世界第一长河,流域面积280万平方公里,约为非洲大陆面积的1/10,但大部分地区在埃及和苏丹境内。
尼罗河的上游,有两条主要的支流,一条叫白尼罗河,一条叫青尼罗河。
白尼罗河源于维多利亚湖以西的终年多雨的群山之间,流往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和扎伊尔,最后进入苏丹。
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西北部高原上的塔纳湖,流经埃塞俄比亚和苏丹。
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在苏丹首都喀士穆会合后,合流点以下的河段称为尼罗河。
会合后的尼罗河主流,水量大增,流量变化加大,再纳支流阿特巴拉河,然后进入埃及。
尼罗河从南到北,纵贯埃及全境,在埃及境内长达1530公里。
在埃及首都开罗以北形成面积2.5万平方公里的巨大三角洲平原,河道在这里分成很多汊河流入地中海。
三角洲平原上,地势平坦,河渠纵横,是古代埃及文化的摇篮,是现代埃及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尼罗河河岸尼罗河三角洲是尼罗河赐给埃及的一份厚礼。
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十分肥沃,据说是地球上最肥沃的土壤,是埃及最富饶的地方,被称为“鱼米之乡”。
三角洲的面积只有24000平方公里,仅占埃及全国总面积的2.4%(注:在一网友批评指正下,由24%改为2.4%),人口却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
埃及的城市、村落、居民和久享盛名的历史古迹绝大部分都分布在这一带,它既是古埃及灿烂文明的摇篮,又是世界著名文化发祥地之一。
早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埃及人的祖先就在尼罗河两岸孳养生息。
他们不仅从事渔猎,而且从事农耕。
公元前4000年左右,他们就已经创建了围堰造地、筑堤防洪和引水灌溉等控水工程。
他们还学会了用亚麻和兽皮做衣服,用石头做锄板,用木头做小船。
那时,在上、下埃及出现了两个奴隶制王国。
公元前3200年,上埃及国王梅尼斯法老统一了上、下埃及,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社会的统一国家,定都于开罗西南30公里的孟菲斯,这座古城被称为“白色城堡”。
尼罗河简介
“尼罗河”一词最早出现于2000多年前。
关于它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来源于拉丁语“尼罗”意思是“不可能”。
因为尼罗河中下游地区很早以前就有人居住,但是由于瀑布的阻隔,使得中下游地区的人们认为要了解河源是不可能的,故名尼罗河。
二是认为“尼罗河”一词是由古埃及法老(国王)尼罗斯的名字演化来的。
尼罗河——阿拉伯语意为“大河”。
“尼罗,尼罗,长比天河”,是苏丹人民赞美尼罗河的谚语。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非洲主河流之父,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一条国际性的河流。
尼罗河发源于赤道南部的东非高原上的布隆迪高地,干流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苏丹和埃及等国,最后注入地中海。
干流自卡盖拉(Kagara)河源头至入海口,全长6670千米,是世界流程最长的河流。
支流还流经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刚果(金)、厄立特里亚等国的部分地区。
流域面积约335万平方千米,占非洲大陆面积的九分之一,入海口处年平均径流量810亿立方米。
它所跨纬度从南纬4°,至北纬31°,达35°之多。
尼罗河是由卡盖拉河、白尼罗河、青尼罗河三条河流汇流而成。
尼罗河最下游分成许多汊河流注入地中海,这些汊河流都流在三角洲平原上。
三角洲面积约24000平方千米,地势平坦,河渠交织,是古埃及文化的摇篮,也是现代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尼罗河下游谷地河三角洲则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古埃及诞生在此。
至今,埃及仍有96%的人口和绝大部分工农业生产集中在这里。
因此,尼罗河被视为埃及的生命线。
几千年来,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
8月份河水上涨最高时,淹没了河岸两旁的大片田野,之后人们纷纷迁往高处暂住。
十月以后,洪水消
退,带来了尼罗河丰沛的土壤。
在这些肥沃的
土壤上,人们栽培了棉花小麦水稻椰枣等农作物。
在干旱的沙漠地区上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
埃及流传着“埃及就是尼罗河,尼罗河就是埃及的母亲”等谚语。
尼罗河确实是埃及人民的生命源泉,她为沿岸人民积聚了大量的财富、缔造了古埃及文明。
6700多公里尼罗河创造了金字塔,创造了古埃及,创造了人类的奇迹。
现今,埃及90%以上的人口均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
埃及人称尼罗河是他们的生命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