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探究酸雨对种子的萌发
- 格式:pptx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15
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生物试卷第Ⅰ卷单项选择题1. 为探究酸雨是否影响种子的萌发,科研人员用小麦种子进行了模拟实验,除表中变量外其余环境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发芽率统计结果见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本实验的变量是清水的多少B. 多做几组重复实验可以消除误差C. 只要不受酸雨影响,种子就可以萌发D. 实验证明酸雨不利于小麦种子的萌发【答案】D【解析】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探究酸雨是否影响种子的萌发,其变量是酸雨,故A错误;多做几组重复实验可以减少误差,并不能消除误差,故B错误;种子萌发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胚是完整的,活的,所以酸雨是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之一,故C错误;通过本实验可知,酸雨不利于小麦种子的萌发,故D正确。
故选D。
2.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B. 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C. 草履虫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D. 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答案】A【解析】植物的根尖,叶的表皮细胞等内没有叶绿体,故A错误;细胞核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位于细胞核,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故B正确;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原生动物,能够独立完成消化、呼吸、排泄等各项生命活动,故C正确;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多细胞生物形成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故D正确。
故选A。
3. 下列关于植物生活及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不同植物的生长所需水量相同B. 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C. 西瓜籽的壳由子房壁发育而来D. 植物生长只需含氮、磷、钾的无机盐【答案】B【解析】不同种类的植物需水量不同,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需水量不同,故A错误;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也叫根毛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故B正确;绿色开花植物的雌蕊传粉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的极核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西瓜籽的外壳是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成,故C错误;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模拟酸雨影响种子的萌发正确步骤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模拟酸雨影响种子萌发这个事儿。
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实验,下面我就给大伙讲讲正确步骤。
一、准备材料。
1.1 种子选择。
咱得挑些生命力强、发芽率高的种子,像绿豆、玉米啥的就挺合适。
就好比打仗得选精兵强将一样,好种子才能让咱的实验效果更明显。
把种子挑出来后,得检查检查,把那些有破损、不饱满的都给剔除掉,留下的都是“种子精英”。
1.2 模拟酸雨溶液配制。
酸雨主要是因为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增多造成的,所以咱得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模拟酸雨溶液。
一般来说,可以用硫酸和硝酸按照合适的比例配,再把溶液的pH值调到咱们想要的范围,比如说4左右,这就差不多接近酸雨的pH值啦。
这就好比给“酸雨”定个标准,让咱的实验更靠谱。
1.3 实验器具准备。
得准备些培养皿、滤纸、滴管、标签这些东西。
培养皿就是种子的“小房子”,滤纸就像它们的“小床垫”,滴管用来滴加模拟酸雨溶液,标签嘛,就是给每个“小房子”做个记号,省得弄混了。
二、实验操作。
2.1 种子处理。
把选好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就像给它们洗个澡一样,然后用滤纸吸干水分。
接着把种子均匀地放在培养皿里,每个培养皿里放的种子数量得差不多,这叫公平公正,不能厚此薄彼嘛。
2.2 滴加模拟酸雨溶液。
用滴管把配制好的模拟酸雨溶液滴加到培养皿里,要注意滴加的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就像给种子浇水,得恰到好处。
一般来说,让滤纸湿润就行啦。
然后把培养皿放在适宜的环境里,温度保持在20℃左右,这就好比给种子创造一个舒适的“家”。
2.3 设置对照实验。
为了看看酸雨到底对种子萌发有啥影响,咱还得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用清水代替模拟酸雨溶液,其他条件都和实验组一样。
这样一对比,就能清楚地看出酸雨的“威力”啦。
三、观察与记录。
3.1 定期观察。
从实验开始,咱就得定期去看看种子的情况,比如说每天观察一次。
看看种子有没有发芽,发芽的种子有多少,芽长得怎么样。
七年级生物实验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1、七年级生物实验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实验知识,同学们认真学习哦。
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探究问题:酸雨对植物种子的萌发有没有影响?探究假设:酸雨对植物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实验步骤:1)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模拟酸雨,并用pH试纸测定pH约等于5、4、3、2。
2)取5个相同的培养皿,并标号,在培养皿中放入吸水纸,分别用清水,pH为2、3、4、5的模拟酸雨湿润吸水纸。
3)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青菜种子500颗,每个培养皿中放入100颗。
4)一段时间后,观察种子萌发的数量探究结论:酸雨对植物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其余试验:调查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讨论人口增长趋势、听力测试、调查中学生近视的成因和对策、调查每天的睡眠时间、测定学习时间、膝跳反射、脊髓的.结构(标本)、调查糖尿病的发病率、调查居住地人粪尿的处理方法、讨论尿液的形成(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能透过薄薄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内,形成肾小囊内液,这就是原尿,形成原尿的过程是肾的过滤作用)、讨论人体能量的供给、探究运动对心率的影响、调查食品安全、观察小肠结构上面对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实验内容的讲解知识,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上面的内容,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更好哦。
2、七年级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
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七年级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科学实验是以认识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实践。
在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意念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每一步都是思维的结果。
所以,生物科学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分析实验问题之中和在解决实验问题中锻炼思维能力。
2019年初一生物第二册寒假作业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进入紧张的初中阶段。
这篇2019年初一生物第二册寒假作业,是查字典生物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1)提出问题。
酸雨对种子的发芽率有不利影响吗?(2)作出假设。
酸雨可能会降低种子的发芽率。
(3)制订实施计划。
实验材料:花盆4个,菜豆种子40粒,肥沃的土壤若干,食醋,清水,大、小烧杯若干。
利用食醋和清水分别配制pH 为5、4、3的模拟酸雨。
实验过程:①将四个花盆分别编号为1、2、3、4号,其内分别放入等量的肥沃程度和酸碱度相同的土壤。
②将40粒种子平均分成4份,分别种在四个花盆中。
③将四个花盆放在条件相同的温暖环境中。
每天向1、2、3号花盆中分别浇入等量的pH为5、4、3的模拟酸雨,同时向4号花盆中浇入与模拟酸雨量相同的清水。
四个花盆每天浇水的次数相同。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种子萌发的情况,并将萌发的种子数填入下表:花盆编号1234种子萌发数4 3210(4)得出结论: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不利影响。
【例5】下图取六只鱼缸,在①③⑤号鱼缸内加入1 000毫升清水,在②④⑥号鱼缸内加入1 000毫升模拟酸雨(pH=4),各放入10条发育正常、质量相近的同种小鱼,仔细观察并记录小鱼的成活时间。
本实验中鱼会都死去的和起对照作用的鱼缸分别是()。
A.②④⑥,①③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③⑤,②④⑥D.②④①,③⑤⑥解析:A鱼适宜生活在pH为6.5~7.0的水域环境中,当水环境中pH过小,如题中pH为4时,小鱼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长时间生活在酸性水域中,小鱼会逐渐死亡。
所以加入模拟酸雨的②④⑥鱼缸中的小鱼会死亡,而①③⑤鱼缸中的小鱼正常生活。
BCD答案:A查字典生物网给您带来的2019年初一生物第二册寒假作业,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探究”实验报告单
名称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年级七下学科生物学编号03 类型探究编写何武提交时间
实验内容
材料用具培养皿或罐头瓶、食醋(或醋酸)、烧杯、试剂瓶、PH试纸和比色卡(或PH计)、玻璃棒、注射器的等。
方法步骤提出
问题
酸雨对生物有影响吗?
作出
假设
酸雨对生物的生长有影响
制定
计划
按照分组情况,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验材料,学生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方案。
教师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总结。
实
施
计
划
酸雨的形成图
主要方法和步骤
1.配置“酸雨”:将食醋和清水混合,用玻璃棒搅拌,并不时用PH试纸或PH计测量溶
液的PH,直到配制出pH值为3和5的两种“酸雨”溶液。
2.将配置好的溶液分别装入试剂瓶中,在瓶上写好标签,注明液体的配制时间和PH值,
放在阴凉处备用。
3.选择植物种子,根据季节选择恰当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一些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见下表:
一些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值(单位:°C)
小麦棉水稻玉米大豆黄瓜
25 27-36 30 35 24-29 31-37
4.每组准备6个直径10CM的培养皿,在培养皿内铺2-4层滤纸或纱布,加入适量的自来水,是滤
纸或纱布湿润。
“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活动设计一、学习主题: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探究不同PH的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学会通过调节不同PH值的溶液模拟酸雨。
2、能力目标:(1)掌握设置对照实验的基本方法。
(2)掌握分析、处理数据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1)增强学生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的感性认识。
(2)培养学生科学对待数据,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
(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学情分析因为学生没有基础化学知识,配制PH梯度很近的盐酸溶液难度较大(PH 试纸颜色不容易辨清),而且盐酸溶液腐蚀性较大,所以我们改成取材分布的醋酸代替。
将学生分成4人每小组,每天上午观察,给种子补充水分并记录生长情况。
防止夜晚气温较低,我们可以将种子放入恒温箱20℃过夜(注意早晨要及时拿出浇水)。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异常现象,如在做预实验时,我们发现PH4溶液里的一粒种子芽长得很长,分析可能因种子自身条件不同,萌发长度和数目也不同,所以最终每种溶液培养40粒种子,最后萌发情况(萌发率和长度)求平均值,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结果。
四、探究任务通过这一实验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通过学生的主动研究获取知识并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能够对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根据实际情况修正探究计划,完整表达研究结果。
在自主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获得丰富的体验。
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建议生还可以举一反三,用类似的方法从其他方面探究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如:温度、水分、阳光、土壤等。
五、教学资源实验器具和材料:培养皿、烧杯、棉花、小滴瓶、PH试纸、醋酸、蒸馏水、清水、标签、绿豆种子若干(大小、饱满程度相同)六、活动过程表样种子的萌发情况记录表(绿豆种子)注意:观察5天记录出芽的数量和长度,填到表格内,最后求平均出芽率和长度,并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