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创伤--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六章讲义2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4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六章讲义3口腔颌面部创伤第四节 口腔颌面部硬组织创伤3.颌骨骨折的诊断首先应了解受伤的原因、部位及伤后临床表现,重点了解创伤力的方向和作用的部位;然后再作全身及局部检查。
通过视诊可以观察到面部有无畸形、眼球有无移位;有无创口、肿胀或瘀斑如“眼镜症状”等;行开闭口运动时可看出张口受限、牙列与咬合错乱及颌骨异常活动等;其中咬合错乱是专科检查最重要的骨折体征。
通过触诊可明确骨折部位,如可疑上颌骨或面中部骨折,应重点触摸眶下缘、颧牙槽嵴有无台阶感,颧额缝有无凹陷分离,颧弓有无塌陷;以手指或器械捏住上颌前牙,摇动上颌骨有无浮动感等。
检查下颌骨,可用手指放在可疑骨折线两侧的牙列上和下颌缘处,两手作相反方向的移动,以了解下颌骨有无异常动度和摩擦音。
触摸耳屏前有无压痛,双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嘱患者作开闭口运动,感觉双侧髁突的动度是否一致;如动度不一致,则提示可能有髁突的间接损伤或骨折。
此外,颏部闭合性骨折时,常在打击力相反方向伴有髁突颈部和下颌角的间接性骨折。
X 线片检查可了解骨折线的部位、数目、方向、类型、骨折段移位情况以及牙与骨折线的关系等。
下颌骨骨折时,可拍摄全口牙位曲面体层X 线片、下颌骨侧位及后前位片;髁突骨折可用关节断层及许勒位等;面中部(如上颌骨)骨折时,可拍摄铁氏位、华氏位、颧弓切线位、上颌咬合片等,必要时可加拍颅底位检查颅底。
CT 尤其是_三维CT 重建,对骨折线及骨块移位的显示更为清晰,是全面了解颌面部骨折特别是复杂的全面部骨折信息的常用辅助手段,对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作用。
4.颌骨骨折的治疗(1)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1)治疗时机:颌骨骨折患者应及早进行治疗,但如合并颅脑、重要脏器或肢体严重损伤,全身情况不佳时,应首先抢救患者的生命,待全身情况稳定或好转后,再行颌骨骨折的处理。
2017年赣州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六单元复习讲义(二)第二节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急救(一)窒息1.窒息的原因窒息可分为阻塞性窒息和吸人性窒息两类。
(1)阻塞性窒息1)异物阻塞咽喉部:损伤后如有血凝块、呕吐物、碎骨片、游离组织块及其他异物等,均可堵塞咽喉部造成窒息,尤其是昏迷的患者更易发生。
2)组织移位:上颌骨横断骨折时,骨块向下后方移位,可堵塞咽腔,压迫舌根而引起窒息。
下颌骨颏部粉碎性骨折或双发骨折时,由于口底降颌肌群的牵拉,可使下颌骨前部向下后移位及舌后坠而阻塞呼吸道。
3)肿胀与血肿:口底、舌根、咽侧及颈部损伤后,可发生血肿或组织水肿,压迫呼吸道引起窒息。
(2)吸人性窒息:主要见于昏迷患者,直接将血液、唾液、呕吐物或其他异物吸入气管、支气管或肺泡内而引起窒息。
2.窒息的临床表现窒息的前驱症状为患者烦躁不安、出汗、口唇发绀、鼻翼扇动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在呼吸时出现“三凹”(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肋间隙明显凹陷)体征;随之发生脉弱、脉速、血压下降及瞳孔散大等危象以至死亡。
3.窒息的急救处理防治窒息的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如出现呼吸困难,应分秒必争,进行抢救。
(1)阻塞性窒息的急救:应根据阻塞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1)及早清除口、鼻腔及咽喉部异物:迅速用手指或器械掏出或用吸引器吸出堵塞物。
2)将后坠的舌牵出:可在舌尖后约2cm处用粗丝线或别针穿过舌组织全层,将舌拉出口外,并使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或采取俯卧位,便于唾液或呕吐物外流。
3)悬吊下坠的上颌骨骨块:可临时采用筷子、压舌板或类似器材横放于上颌双侧前磨牙部位,将上颌骨骨折块向上悬吊,并将两端固定于头部绷带上。
4)插入通气导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因咽部和舌根部肿胀压迫呼吸道的患者,可经口或鼻插入通气导管,以解除窒息。
如情况紧急,又无适当导管时,可用1~2根粗针头行环甲膜穿刺,随后行气管切开术。
如呼吸已停止,可紧急行环甲膜切开术进行抢救,随后改行常规气管切开术。
口腔医师-口腔颌面部创伤讲义口腔颌面X线投照技术口内片根尖片根尖片分角线技术投照要求X线中心线垂直角度应与被检查牙的长轴和胶片之间的假想分角线垂直根尖片根尖片为口腔科临床最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用于检查牙、牙周及根尖周病变。
分角线技术在国内应用最为普遍(牙合)片下颌横断(牙合)片可显示下颌骨体及下牙弓的横断面影像①下颌骨体部颊、舌侧密质骨有无膨胀、增生及破坏;②异物及阻生牙定位;③下颌骨骨折时颊舌向移位情况;④下颌下腺导管阳性结石。
口外片华特位片:鼻颏位片用于观察上颌窦、上颌骨、颧骨。
怀疑牙源性上颌窦炎时,可用此片协助诊断颧弓位片显示投照侧颧骨、颧弓的影像,主要用于检查颧骨及颧弓骨折。
下颌骨侧斜位片:下颌骨侧位片检查下颌骨体部、升支及髁突颞下颌关节经颅侧斜位片:许勒位片检查关节间隙及髁突、关节结节、关节窝颞下颌关节脱位、肿瘤髁突经咽侧位片:骨质的微细结构显示好,髁突器质性改变。
髁突高位骨折及髁突肿瘤的诊断有较大价值,但不能用于检查关节间隙。
曲面体层摄影片:以全口牙位最为常用。
唾液腺造影技术1.唾液腺造影术只限于腮腺及下颌下腺。
造影剂有两种:油溶性造影剂为40%碘化油水溶性造影剂为60%泛影葡胺2.正常导管系统在腺体内逐渐由粗至细犹如叶脉唾液腺造影术禁忌证1.对碘过敏者;2.唾液腺急性炎症期间;3.唾液腺导管阳性结石,可将结石向后推移典型病变X线影像牙由钙化的硬组织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及软组织牙髓构成。
牙釉质是机体中钙化最高和最坚硬的组织,X线片显示的影像密度最高。
牙周组织牙槽骨是上下颌骨包绕牙根的突起部分,上牙槽骨的密质骨薄,松质骨多,骨小梁数目多,因而在X 线片呈颗粒状影像;下牙槽骨密质骨厚而松质骨少,骨小梁数目少,故在X线片骨小梁结构呈网状。
骨硬板:为包绕牙根之连续的致密的线条状影像。
牙周膜:包绕牙根连续的低密度线条状影像,牙周膜及骨硬板的连续性及其均匀宽度在诊断牙疾病时有重要意义。
颌面骨解剖结构根尖片所见颌骨正常解剖结构上颌根尖片:切牙孔、腭中缝、鼻腔、鼻中隔、上颌窦底、颧骨、冠突、上颌结节及翼钩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六章讲义2
口腔颌面部创伤
第三节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创伤
(二)各部位软组织清创术特点
1.口腔颌面部创伤清创术 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只要全身情况允许,或经过急救好转,条件具备,即应尽早对局部创口行清创术。
清创术是预防创口感染和促进愈合的基本方法。
一般原则是伤后越早进行越好,总的原则是6~8小时内进行。
颌面部创口,由于血循环丰富、组织抗感染能力强,超出这个时间仍可做清创处理和早期缝合创口。
清创术主要分以下三步:
(1)冲洗创口:细菌在进入创口6~12小时以内,多停留在损伤组织的表浅部位,且尚未大量繁殖,容易通过机械的冲洗予以清除。
先用消毒纱布盖住创口,用肥皂水、外用盐水洗净创口四周的皮肤,如有油垢,可用汽油或洗洁剂擦净。
然后在麻醉下用大量生理盐水或l%~3%的过氧化氧冲洗创口,也可用低浓度的碘伏擦洗或浸泡创口,同时用纱布反复擦洗创面,尽可能清除创口内的细菌、泥沙、组织碎片或其他异物。
在清洗创口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检查组织损伤的情况。
(2)清理创口:冲洗创口后,行创口周围皮肤消毒、铺巾、进行清创处理。
原则上尽可能保留颌面部受伤组织。
除确已坏死的组织外,一般仅将创缘略加修整即可。
属、舌、鼻、耳及眼睑等重要部位的撕裂伤,即使大部分游离或完全离体,只要没有感染和坏死的情况下,也应尽量保留,争取缝回原位,仍有可能成活。
清理创口时要进一步、尽可能去除异物。
可用刮匙、刀尖或止血钳清除嵌入组织的异物。
组织内如有金属异物,表浅者可借助于磁铁吸出;深部者要通过X 线片或插针X 线定位后取出。
如创口有急性炎症、异物位于大血管旁、定位不准确、术前准备不充分或异物与伤情无关者,可暂不摘除。
清创时应注意探查有无面神经、腮腺导管损伤,有无骨折等,特别是面颊部和腮腺咬肌区的损伤时,如有损伤,应争取在清创后一期进行修复,如行神经吻合、移植术,腮腺导管重建以及骨折内固定术。
(3)缝合:由于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组织再生力强,在伤后24~48小时之内,均可在清创后行严密缝合;甚至超过48小时,只要创口无明显化脓感染或组织坏死,在充分清创后,仍可行严密缝合。
对估计有可能发生感染者,可在创口内放置引流物;已发生明显感染的创口不应作初期缝合,可采用局部湿敷,待感染控制后,再作处理。
首先要缝合、关闭与口、鼻腔和上颌窦等腔窦相通的创口。
对裸露的骨面应争取用软组织覆盖。
创口较深者要分层缝合,消灭死腔。
对面部创口的缝合要用小针细线,创缘要对位平整,尤其在唇、鼻及眼睑等部位,更要细致地缝合。
如有组织缺损、移位或因水肿、感染,清创后不能作严密缝合时,可先作定向拉拢缝合,使组织尽可能恢复或接近正常位置,待控制感染和消肿后再作进一步缝合。
这种定向拉拢缝合法常用纽扣褥式减张缝合或金属丝、铅丸定向缝合法。
2.各部位软组织清创术特点
(1)舌损伤 1)舌组织有缺损时缝合创口应尽量保持舌的长度,将创口按前后纵行方向缝合。
不要将舌尖向后折转缝合,以防舌体缩短,影响舌功能。
2)如舌的侧面与邻近牙龈或舌的腹面与口底黏膜都有创面时,应分别缝合各部的创口;如不能封闭所有的创面时.,应先缝合舌的创口,以免日后发生粘连,影响舌活动。
3)舌组织较脆,活动性大,缝合处易于撕裂,故应采用较粗的丝线(4号以上缝线)进行缝合。
进针距创缘要稍远,深度要深。
尽可能多带一些组织,以防创口裂开或缝线松脱,最好加用褥式缝合。
(2)颊部贯通伤:颊部贯通伤的治疗原则是尽量关闭创口和消灭创面。
1)无组织缺损或缺损较少者,可将口腔黏膜、肌和皮肤分层缝合。
2)口腔黏膜无缺损或缺损较少而皮肤缺损较多者,应严密缝合口腔黏膜,关闭穿通创口。
面颊部皮肤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