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饲料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我国的饲料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共五则范文)第一篇:我国的饲料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我国的饲料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增强饲料安全观念饲料的安全卫生直接关系到饲喂动物的安全和健康,间接影响到人类的卫生和安全。
1991 年我国已经发布了部分饲料卫生标准,对常见的16种有毒有害物质在饲料中的允许量作了规定。
农业部在1989年公布了20种畜禽饲料中允许使用的药物添加剂及其使用方法,1998 年又调整为30种。
这些标准和规定对保证畜禽饲料的安全卫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目前我国饲料安全问题不容乐观,饲料卫生标准还很不完善,远不能满足对饲料安全管理的需要。
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在饲料中的允许含量还没有制定标准,已制定的卫生标准也仅限于猪禽饲料,水产饲料的卫生标准至今仍属空白。
调查显示部分企业为了商业目的,在饲料中长期使用某些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或化学药品,导致药物和化学药品残留增加;更有甚者,在水产饲料中添加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禁用的敌百虫。
有些人为了牟取暴利,在饲料中添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甲基睾丸酮、雌二醇等激素类药物,动物产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例如1998年5月香港发生的食用大陆供港活猪,引起的B2兴奋剂中毒事件,就是某饲料企业为了片面追求瘦肉率,在饲料中添加了该类添加剂造成的严重后果。
1998年英国疯牛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在饲料中使用动物加工副产品制成的肉骨粉;1999年比利时发生的“二恶英”事件也是由于在饲料中使用了受污染的工业用油引发的。
另外有些企业饲料原料配置不合理,重金属和有害物质残留严重。
由于药物等残留和卫生指标超标,造成我国畜禽及其产品出口困难,更增加了人们对动物性食品卫生质量的怀疑,消费受到抑制,导致肉、蛋、鱼产品库存增加,销售不旺。
活畜禽及其产品外销不旺,给养殖户、饲料企业和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因此提高饲料卫生观念,完善和制定饲料卫生标准和法规,加大宣传力度,用法律保证我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安全卫生,才能保障饲用动物产品的卫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人类健康。
饲料质量安全监管现状010203030102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饲料质量安全问题的影响对养殖业的影响0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02对环境的影响03规范饲料销售渠道。
加强对饲料销售渠道的监管,确保销售的饲料产品来源合法、质量合格、去向明晰。
强化饲料销售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责任。
要求销售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配备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对所销售的饲料产品质量负责。
加强饲料销售环节的执法监督。
对存在问题的饲料销售企业进行严厉处罚,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建立完善的饲料质量安全监测网络。
通过加强监测点的建设和管理,实现对饲料产品的全面监测和及时预警。
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测能力建设。
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提升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立健全饲料质量安全信息共享机制。
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和效果。
010203建立健全饲料质量安全监测体系01制定更加严格的饲料质量标准02更新饲料质量标准03强化饲料质量标准的执行完善饲料质量标准体系强化饲料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建立完善的饲料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每一批次的饲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
提高饲料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饲料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使其重视饲料质量安全。
加强饲料生产企业的资质认证其具备生产安全、高质量饲料的能力。
提升饲料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加强饲料质量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对饲料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增强养殖户科学使用饲料的意识完善饲料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推广智能化饲料生产管理技术探索新型饲料质量控制模式010203强化科技创新在饲料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应用提升饲料质量安全监管的国际化水平参与国际饲料质量安全标准制定加强与国际组织在饲料质量安全监管领域的合作交流参与国际会议和研讨会加强技术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加强与国际组织在饲料质量安全监管领域的合作交流。
我国饲料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饲料安全作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我国,饲料安全问题依然存在着许多隐患和挑战,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并探讨我国饲料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 我国饲料安全存在的问题2.1 残留药物和添加剂我国饲料中存在着大量的残留药物和添加剂问题。
许多农民在养殖过程中为了增加畜禽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常常会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导致饲料中残留药物超标。
2.2 品质安全问题饲料的品质安全问题也是目前我国饲料安全面临的重要问题。
许多饲料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常常使用劣质原料或添加有毒物质,导致饲料品质参差不齐。
2.3 生产和监管不到位饲料生产和监管方面的问题也是饲料安全面临的挑战。
一些小作坊式的饲料生产企业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限制,生产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卫生和质量控制措施,监管也存在薄弱环节,饲料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 应对饲料安全问题的措施3.1 严格监管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饲料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和标准,严格把关饲料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使用和质量控制,防止残留药物和添加剂超标现象。
3.2 加强宣传教育也需要加强对农民和养殖户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饲料安全意识,引导他们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避免滥用药物和添加剂,选择有保障的饲料产品。
3.3 建立行业联合体饲料生产企业应该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行业联合体,加强自律管理,净化市场环境,提高行业整体的饲料安全水平。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饲料安全问题是一个关乎国家农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
只有加强监管、提高行业自律、加强宣传教育,才能有效解决我国饲料安全存在的问题,为人民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
5. 总结总体来说,我国饲料安全问题依然存在着许多隐患和挑战,但是通过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确保饲料安全,为人民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促进农业和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饲料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及对策饲料在畜禽养殖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养殖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饲料安全隐患却是当前的一个严重问题,它不仅影响着养殖业的发展,还可能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危害。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饲料安全隐患,找出影响因素并加以对策,以确保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影响因素一:原料来源不明及原料质量不过关饲料安全的首要问题在于原料的来源和质量。
原料的来源不明,或者原料的质量不过关,可能会导致饲料中出现有害物质,如霉菌毒素、重金属等。
这些有害物质一旦进入养殖动物体内,就可能对动物健康和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
对策一:建立规范的原料采购渠道为了杜绝原料来源不明和原料质量不过关的问题,养殖户和饲料生产企业应该建立规范的原料采购渠道,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原料供应商,严格把关原料的质量。
政府也应该加强对原料市场的监管,严格把关原料的质量,确保原料的安全性。
影响因素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不当饲料添加剂在饲料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改善饲料的味道、增加饲料的口感等。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益,可能会使用一些未经允许的添加剂,甚至是一些有毒有害的添加剂。
如果动物长期食用这些有问题的饲料,就会影响到动物的健康,甚至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
对策二:加强对饲料添加剂的管理为了解决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的问题,养殖户和饲料生产企业应该选择正规的饲料添加剂供应商,使用经过允许的添加剂,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使用添加剂。
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饲料添加剂市场的监管,加大对饲料添加剂的抽检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对策三:提高饲料加工工艺水平为了杜绝饲料加工工艺不当所产生的问题,饲料生产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的加工工艺水平,严格按照国家的加工标准进行生产,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
政府也应该加强对饲料加工企业的监管,对其加工流程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加工工艺符合国家标准。
影响因素四:饲料质量检测手段不足饲料质量检测是确保饲料安全的保障,然而目前一些地区的饲料质量检测手段相对薄弱,检测设备不全,检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了一些不合格的饲料流入市场,对养殖业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浅析畜牧养殖中饲料安全问题畜牧养殖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饲料安全问题关系到养殖业的发展和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饲料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针对畜牧养殖中饲料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提高饲料的安全性,从而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一、饲料安全问题的现状1. 饲料中添加禁用药物很多农民为了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会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禁用药物,这些药物残留在畜禽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而且,一些饲料生产企业为了赚取暴利,也会向饲料中添加禁用药物,严重影响了饲料的安全性。
2. 饲料加工中的卫生问题一些小作坊式的饲料加工厂存在卫生问题,加工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微生物和污染物的影响,导致饲料的质量不达标,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3. 饲料中添加非法添加剂一些不法分子会向饲料中添加一些非法添加剂,以此提高饲料的质量和口感,但是这些非法添加剂对动物健康造成了危害,严重影响了畜禽的生长发育。
1. 严格监管饲料生产企业对饲料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管,加大对饲料生产企业的检查和监督力度,确保饲料生产企业生产的饲料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不出现任何安全隐患。
2. 宣传饲料安全知识加强对农民和饲料生产企业的宣传教育,普及饲料安全知识,提高农民和饲料生产企业的安全意识,提倡合理用药,禁止使用禁用药物。
3. 建立饲料安全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饲料安全监测体系,对生产企业生产的饲料进行抽检,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公示,确保饲料的安全性。
4. 推动饲料行业规范发展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饲料行业的规范化建设力度,推动饲料行业规范发展,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加大对饲料安全问题的治理力度饲料安全问题关系到人畜安全和食品安全,在治理饲料安全问题上,需要加大力度,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饲料的安全性。
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应当制定相关的饲料安全法律法规,加大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管理力度,明确相关责任,对于违法违规的行为给予严厉惩罚。
饲料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及对策饲料安全隐患是指在饲养动物过程中,由于饲料原料的质量不合格或饲料加工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导致饲料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
饲料安全隐患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动物的健康和生长,进而对人类的食品安全产生潜在威胁。
为了保证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解决饲料安全隐患至关重要。
1. 饲料原料的质量:饲料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饲料的安全性。
低质量的饲料原料可能含有重金属、农药残留、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对动物和人类的健康产生威胁。
2. 饲料加工过程中的操作问题:饲料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当操作,如温度、时间控制不当,容易导致饲料中的有害物质增加,如氧化产物,对动物和人类的健康产生威胁。
3. 加工设备和仓储条件:饲料加工设备的维护不当、清洁不彻底等问题会导致饲料中受到污染,仓储条件的不合理会导致饲料受到虫害、霉变等问题,从而影响饲料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饲料安全隐患,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严控饲料原料的质量:建立完善的饲料原料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每一批饲料原料的质量可追踪。
加强对饲料原料的检测,特别是对重金属、农药残留和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的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加强饲料加工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建立饲料加工过程中的标准操作流程,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和湿度等因素,确保饲料的营养成分和品质稳定。
加强对饲料加工设备的维护和清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3. 加强对饲料仓储条件的控制:设立饲料仓库和质检检验室,确保饲料的储存环境干燥、通风,防止虫害和霉变。
定期对饲料进行抽检,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4. 强化饲料安全监管: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的许可和监督,严格执行相关的饲料质量标准和规定,对违法违规企业进行惩罚和整改。
加大对饲料安全的宣传力度,提高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安全意识。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饲料安全隐患问题,保证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饲料安全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够有效解决。
浅析畜牧养殖中饲料安全问题【摘要】畜牧养殖是农业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领域,而饲料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目前,饲料安全现状并不乐观,常见的安全隐患包括添加有害物质、混入重金属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畜牧业的发展,也会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加强饲料安全管理措施和监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饲料质量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加强对饲料生产过程的监督,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是保障饲料安全的关键。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推动农业的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畜牧养殖、饲料安全问题、安全隐患、影响、管理措施、监测方法、加强管理、质量标准、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畜牧养殖的重要性畜牧养殖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人类获取动物肉类、奶制品等重要食品的重要途径。
畜牧业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来源,还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畜牧业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可以提高农田的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多样化,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畜牧养殖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
通过畜牧业的发展,农民可以利用草原、荒地等资源来养殖畜牧动物,从而避免草原过度放牧、荒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畜牧养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保障人类的食品安全。
畜牧养殖在农业生产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发展不仅关乎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也关系到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了提高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和确保畜牧产品的质量安全,必须重视饲料安全问题,加强对饲料的管理和监测。
所在,饲料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畜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1.2 饲料安全问题的关注饲料安全问题一直是畜牧养殖业界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由于饲料直接关系到畜禽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其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和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饲料安全问题愈发受到重视。
饲料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及对策饲料安全隐患是指在饲料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动物生命健康和人类安全受到威胁的各种因素和问题。
影响饲料安全的因素非常多样,包括生产环节、储存环节和使用环节等。
一、生产环节1. 饲料生产设备不合格:饲料生产设备不符合卫生要求,可能会导致饲料受到污染。
解决办法:及时检修设备,确保设备的清洁和卫生可靠。
2. 原料质量控制不严格:饲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质量不合格或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饲料的质量。
解决办法:加强对进厂原料的检测,并建立严格的原料入库管理制度,及时淘汰质量不合格的原料。
3. 生产操作不规范:饲料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不规范,如不注意个人卫生、工作台面不洁净等,都可能导致饲料污染。
解决办法:加强员工培训,教育员工遵守操作规程和个人卫生要求。
二、储存环节1. 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饲料储存环节中,如果货物长时间暴露在潮湿、阳光直射或者温度过高的环境中,容易引发细菌和霉菌的滋生,导致饲料质量下降。
解决办法:优化储存条件,确保储存环境符合要求,避免饲料受潮、发霉。
2. 储存管理不规范:储存的饲料没有按照先进的管理方法进行分类、码放,容易导致饲料交叉污染或滋生害虫。
解决办法:建立规范的饲料储存管理体系,对不同种类、批次的饲料进行分类、分区储存,并加强防虫措施,定期清理饲料堆场。
三、使用环节1. 过量使用添加剂:饲料生产过程中,如果过量使用添加剂,可能会导致动物体内残留过量的添加剂,对动物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对人类带来食品安全隐患。
解决办法:加强对添加剂的使用管理,确保按照规定的用量添加。
2. 保管不当:饲料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妥善保管,容易受到潮湿、霉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饲料品质下降。
解决办法:做好饲料的保管工作,避免饲料受潮或发霉,保证饲料质量。
为了保证饲料的安全性,需要从生产环节、储存环节、使用环节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强饲料的生产、储存和使用管理,加强对饲料的检测和监管力度,提高饲料质量,保障动物的生长健康和人类的食品安全。
畜牧养殖中饲料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畜牧养殖中的饲料安全隐患对于养殖业的发展和动物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是畜牧养殖中饲料安全隐患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
一、饲料生产及存储环节:1. 生产环节中使用劣质原料。
劣质原料可能含有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对动物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对策:加强饲料原料的检测工作,确保原料安全合格。
2. 生产过程中的交叉污染。
生产过程中,不同种类的饲料可能在生产设备、工具、包装材料等环节发生交叉污染,导致饲料品质下降。
对策: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标准,避免交叉污染。
3. 饲料储存条件不合理。
不当的饲料储存条件可能导致饲料发霉、变质,产生毒素。
对策:合理选择饲料储存地点,确保通风、干燥,并进行定期检查和清理。
二、饲料添加剂使用问题:1. 饲料添加剂不合理使用。
过量或者滥用饲料添加剂可能对动物健康产生毒副作用。
对策:科学合理地使用饲料添加剂,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剂量,在限量范围内使用。
2. 饲料添加剂质量不合格。
质量不合格的饲料添加剂可能含有有害物质或者污染物,对动物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对策:加强饲料添加剂的质量监管,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确保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合格性。
三、饲料配制及使用环节:1. 配制过程中的误操作。
不当的配制操作可能导致饲料中添加剂不均匀、混杂杂质等问题,影响饲料品质。
对策:加强饲料配制过程的操作规范,确保操作正确、均匀。
2. 配制饲料与动物需求不匹配。
没有根据动物的生理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饲料配制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者营养过剩,影响动物健康。
对策: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和生理需求,科学制定饲料配方。
畜牧养殖中饲料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包括饲料生产及储存环节的问题,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问题以及饲料配制及使用环节的问题。
对策包括加强原料检测、控制交叉污染、改善储存条件、科学合理地使用饲料添加剂、加强饲料添加剂质量监管、规范配制操作、科学制定饲料配方等。
只有全面推进饲料安全管理,才能保障畜牧养殖的发展和动物的健康。
畜牧养殖中饲料安全影响因素与对策饲料作为家畜野生动物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稳定的供应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近年来,饲料中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饲料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生产环节中的安全问题1. 饲料贮存问题:在饲料贮存过程中,若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不合适,易导致饲料霉变、发酵等现象,影响饲料的品质和安全性。
对策:合理选择放饲料的仓库,保证通风、干燥;严格控制饲料的储存时间,避免过期的饲料混入新的饲料中。
2. 应用污染物:饲料生产复杂,若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污染物,可能导致饲料中残留有害物质,危害动物健康,如抗生素、激素等。
对策:规范饲料生产过程,禁止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污染物,监测饲料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3. 饲料添加剂:不合理或过量使用饲料添加剂,可能导致饲料中残留有害物质,从而危害动物健康。
对策:选择安全可靠的饲料添加剂,避免过量使用。
4. 饲料生产和储存环节中的异物:饲料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容易混入异物,如石子、砂糖、塑料等物质,这些异物污染饲料,威胁动物健康。
对策: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定期检查饲料储存的层次、木板、拖把等设备,确保饲料的干净和安全。
1. 饲料运输方式不当:饲料在运输过程中,如在装载、卸载、过桥等过程中,饲料可能受到摩擦、挤压、撞击等影响,对饲料破损、饲料发霉等造成影响。
对策:选择规范的运输公司,确定合理的运输方式;在运输过程中加强饲料的保护措施,确保饲料的完整性和质量。
2. 饲料运输时的温度、湿度条件:饲料在运输过程中,温度、湿度的变化也会对饲料品质产生影响。
对策: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监测饲料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并及时调整。
1. 饲料食用时的卫生问题:一些农户在饲喂动物时可能会直接将饲料散放在地面上,没有进行必要的消毒措施,导致饲料死虫、死鼠、杂质混入等问题,严重威胁动物健康。
对策:加强饲料用具的消毒,避免将饲料散放在地面上,引入陌生的杂质。
2. 饲料的喂食方式:一些农户为了节省成本,采用露天饲养等方式来喂食,可能导致食物湿润、污染,从而导致动物体内的一系列问题,如营养不良、生长不良等。
解决饲料行业中的质量安全隐患与问题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饲料行业中的质量安全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饲料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而质量安全隐患和问题的存在给畜禽养殖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解决饲料行业中的质量安全隐患与问题势在必行。
二、质量安全隐患分析1. 饲料原材料污染问题许多饲料生产厂家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常常使用廉价低质或者过期变质的原材料进行生产。
这些原材料可能含有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有害物质,进而对动物健康和肉品品质产生影响。
2. 生产过程管理不规范有些养殖场和饲料生产企业无法严格落实良好的生产管理措施。
例如,不完善的设备清洗消毒制度导致交叉污染;不合理或不严格的贮存管理导致饲料发霉。
这些问题直接导致饲料质量下降,对养殖动物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3. 食品安全标准缺失目前饲料行业对于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相对较少。
缺乏相关标准的制定和监管,使得一些企业可以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质量安全问题,产生诸多隐患。
三、解决方法与措施1. 加强监管体系建设政府应加大对饲料行业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更加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并加大执法力度。
此外,还应加强对养殖场和饲料生产企业等各个环节的抽查和检测工作,确保质量安全问题得以有效监控和控制。
2. 强化实验室检测能力建立一套完善、高效、公正的实验室检测体系,提升检测技术和设备水平。
这样可以保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或细菌污染等问题,并预防疫病传播。
3. 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饲料行业应自觉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同时,相关协会、团体等组织应建立规范的评估制度,对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企业进行认证和推广。
通过强制性要求和市场导向相结合,提高各方对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
4. 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媒体以及相关机构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养殖户和消费者对于饲料质量安全问题的认识。
开展有关食品安全、饲料生产、养殖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活动,提升养殖户的管理能力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
饲料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及对策饲料安全一直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问题之一。
饲料安全的隐患涉及到许多因素,包括生产、存储、运输和使用等方面。
这些隐患可能会对养殖业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危及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采取有效的对策,减少饲料安全隐患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1. 生产环节饲料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生产环节隐患包括原料采集、储存、加工和配制等。
原料采集的不合规范可能导致使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原料,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环境卫生不达标可能污染饲料,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可能导致饲料中添加物的使用超标等问题。
2. 存储环节饲料的存储环节可能存在的隐患包括储存条件不达标、储存时间过长和储存操作不规范等。
不达标的储存条件可能导致饲料变质、霉变和污染等问题,长时间的储存可能导致饲料品质下降,不规范的储存操作可能造成交叉污染。
3. 运输环节饲料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受到挤压、震荡、温度变化和湿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运输环节存在问题,可能导致饲料变质、霉变和污染等问题。
4. 使用环节饲料在使用环节可能存在的隐患包括使用不当、使用过量和使用过期等问题。
不当的使用可能造成动物健康问题,使用过量可能导致饲料添加物残留超标,使用过期可能使饲料品质下降。
二、对策1. 加强生产管理在饲料生产环节,应加强原料采集的管理,严格控制原料的来源和质量;加强生产过程的监管,保证生产环境的卫生和生产操作的规范;加强饲料配制的管理,确保饲料添加物使用符合要求。
2. 完善存储条件饲料的存储条件应符合要求,保证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达标;合理安排饲料的储存顺序,定期清理和消毒储存设施;严格控制储存时间,避免饲料变质和品质下降。
3. 规范运输操作饲料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合理的包装和填装方式,减少挤压和震荡对饲料的影响;控制运输条件和过程,避免温度和湿度变化对饲料的影响。
4. 加强使用管理在饲料使用环节,应做好饲料的存储和使用记录,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饲料;严格控制饲料的使用量,避免使用过量;加强饲料使用过程的监测,确保饲料使用符合要求。
畜牧养殖中饲料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畜牧养殖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而饲料安全作为畜牧养殖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畜禽的生产效益和人们的饮食安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饲料安全存在着诸多隐患,影响着畜牧养殖的发展。
本文将分析畜牧养殖中饲料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影响因素1. 饲料原料来源不明确部分农户或养殖场为了降低成本,会采购来源不明确的饲料原料,或直接在农田采摘一些植物作为饲料。
这样的做法存在着原料安全性无法保障的风险。
2. 饲料加工不规范部分养殖场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会采用一些劣质饲料原料进行加工,或者在加工过程中不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进行操作,导致饲料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3. 饲料保存不当在饲料保存过程中,一些养殖户常常存在着饲料保存不当的问题,如储存环境不清洁、温湿度控制不当等,导致饲料受到细菌或霉菌的污染,影响着饲料的安全性。
4. 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饲料添加剂在畜牧养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养殖户会滥用添加剂,导致饲料中残留的添加剂含量超标,对畜禽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5. 饲料搅拌不均匀在饲料配制过程中,如果搅拌不均匀,则导致了饲料成分的不均匀分布,一些畜禽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从而影响养殖效益。
二、对策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饲料原料来源的监管,建立完善的饲料原料溯源体系,确保饲料原料的来源可追溯、安全可靠。
加强对饲料加工企业的监督检查,建立完善的饲料加工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对饲料加工工艺的规范管理,确保饲料质量安全。
养殖户应加强饲料储存环境的卫生管理,做好饲料的防潮、防虫、防霉处理,确保储存环境的干净整洁,保证饲料安全。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饲料添加剂的管理,严格控制添加剂使用的标准和量,建立添加剂使用台账,做到用对用少。
养殖户应加强对饲料搅拌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搅拌均匀,确保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均匀分布。
畜牧养殖中饲料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一方面加强对饲料生产环节的监管,另一方面加强养殖户的饲料安全意识,才能有效避免饲料安全隐患给畜牧养殖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畜牧业的稳健发展。
畜禽饲料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畜牧养殖业既关系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饮食安全,所以科学合理畜牧养殖至关重要。
在养殖过程中需加强饲料管理,解决饲料安全问题,进而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
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产品安全事件频发,究其根本是养殖技术不到位、饲料安全问题未解决等原因,对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所以应针对当前养殖技术和饲料安全问题进行改进,落实科学养殖、高效养殖。
1 饲料安全的重要性饲料应用是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基础,饲料能维持动物生命,促进其快速生长。
饲料安全可从根源上保障食品安全。
近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而食品安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息息相关,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养殖饲料安全。
人们对肉制品、水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推动了畜牧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规模化养殖对饲料需求的大幅提高,促进了饲料市场的大发展,但也导致了饲料市场的混乱现象,使饲料品质差异明显。
由于部分饲料生产企业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导致部分存在安全隐患的饲料投入到了市场中,使畜牧养殖的饲料安全问题更加凸显。
解决养殖饲料安全问题有重要作用。
(1)能够优化饲料市场,通过加强市场监管从根源上提高饲料品质;(2)能提高畜牧养殖的效益,进而保障食品的安全。
通过把关饲料来源、加工、饲喂等环节,将饲料安全问题彻底杜绝,为畜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饲料安全存在的问题2.1 缺乏饲料安全意识目前,动物饲料安全存在的问题产生于要由饲料生产环节和饲料喂养环节,而生产人员、养殖人员安全意识滞后则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生产环节监管不到位、饲喂环节不够科学,可增大饲料安全隐患。
(1)饲料生产环节,生产人员缺乏良好的安全意识,会导致加工阶段的饲料污染或运输过程的饲料变质。
(2)养殖饲喂环节,由于养殖人员饲料安全意识的滞后,会导致贮存阶段、饲喂阶段的安全问题产生。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养殖户中随机抽取一包饲料进行检测,其中均含有大量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这些病菌直接污染了饲料,如果用这样的饲料喂养动物,会引发禽畜疾病,不仅影响动物的健康和生活率,还会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及产品安全,进而影响消费者食用安全。
现阶段国内饲料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现阶段国内饲料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饲料作为养殖业的核心支撑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然而,在这一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了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环境和人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全面评估国内饲料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国内饲料行业存在的问题1.质量安全问题质量安全一直是饲料行业的重要课题,而在国内饲料行业中,由于生产环节管理不严格、原料选择不当、检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了饲料质量安全问题的频发。
包括饲料中重金属含量超标、添加剂使用不当等问题,给动物和人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2.生产过程污染问题饲料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废水、废气和废弃物的排放问题。
许多饲料厂家在生产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导致废水和废气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给环境带来污染。
废弃物的处理也成为一个难题,处理不当可能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较大的污染。
3.技术水平不高问题国内饲料行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企业之间存在着差异化不明显、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饲料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生产技术和设备水平,增加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二、解决方法1.加强质量监管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管,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机制,对饲料进行抽检,并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
加强对饲料原材料的监管,严格控制添加剂的使用量和类型,确保饲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鼓励饲料企业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措施减少废水和废气的排放,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推广高效环保设备,同时加强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
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鼓励饲料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加大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
鼓励企业之间进行技术合作,共同解决行业面临的技术难题,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4.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对饲料企业的指导和服务。
浅析饲料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针对饲料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施饲料安全性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饲料;安全;问题;对策
饲料的安全与卫生,不仅关系到畜牧业生产和畜牧业经济,还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不安全饲料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不仅会通过动物排泄造成环境污染,还可以通过动物的消化吸收而滞留、积蓄于动物体内,并通过动物产品进入人体,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我国加入WTO后,如果饲料的安全问题不解决,动物产品安全就没有保障,产品出口贸易受阻,将影响我国畜牧业发展。
因此饲料安全是关系食品安全和群众利益的一件大事,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本文粗略介绍了饲料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合理使用饲料以降低对畜禽肉产品污染的思路与对策。
一、饲料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来自饲料本身的安全问题
首先,部分饲料自身含有毒素,这些毒素会蓄积于畜禽体内及畜产品中,危害人类健康。
其次,饲料霉变产生的毒素。
玉米、花生等谷物饲料及棉籽饼粕等易被黄曲酶、寄生曲酶污染而产生有毒的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还可以转移到其产品(肉、蛋、奶)中。
这些都通过食物链造成对人类健康的极大危害。
(二)人为用药所致的安全问题
1、农药、化肥对饲料的污染:我国农药、化肥施入量均大于国际平均水平。
化肥主要造成重金属污染。
农药主要造成有机磷、有机氯污染。
有机氯大量残留于作物种子、秸秆中,并通过养殖业污染人类的食物链,使肝细胞病变和引起脂肪肝。
有机磷农药会富集于海洋生物如鱼、虾及鱼粉中,并在人体内富集,使血液胆碱脂酶活力下降,引起胆碱神经功能紊乱,导致严重的后果。
2、营养性矿物质添加剂带来的污染:Ca、P、Cu、Fe、Mn、I、Se、Co之间既互相协同又相互制约,它们的不足、过量或相互比例不平衡,均可造成畜禽生长发育不良或中毒。
3、生长激素和化学合成类增重剂:近年来,生长激素和化学合成增重剂在畜禽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这些物质易残留、难消除,极易在人体内蓄积。
目前,饲料工业对使用生长激素和化学合成类增重剂及类似药物持谨慎的态度,并基本得到了控制。
4、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抗生素被广泛用于畜禽养殖,在减少动物疾病发生,确保动物生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长期滥用抗生素作为添加剂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使某些正常菌群突变为耐药菌株而产生耐药性,造成机体内菌群失调,导致消化功能失常而出现腹泻、肠炎等。
研究证明:不少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有“三致”的作用,应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5、饲料加工过程产生的毒物及交叉污染: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科学地控制好加工工艺参数,能破坏饲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提高饲料品质。
但是如果工艺条件控制不当,饲料中复杂的添加物就会在粉碎、输送、混合、制粒、膨化等特殊的加工过程中,氨基酸、维生素等有机物会发生降解,矿物元素、维生素等有机物会发生降解,矿物元素之间由于氧化—还原反应等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合物,这一方面降低了饲料有效成分的效价,另一方面又产生了有害物质引起污染。
此外,饲料生产过程中的混杂污染也是影响饲料卫生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故在饲料加工尤其是在加药饲料生产过程中,需注意设备的清扫,避免输送及混合过程中的分级和残留。
(三)饲料的环境化学性污染问题
1、二恶英环境污染。
二恶英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被动物摄入体内后,主要贮存于肝脏和脂肪中。
二恶英能引起肝、肾损害和内分泌紊乱,危害生育和胚胎发育,损害免疫机能等,并有明显的致癌性。
2、农药残留的环境污染。
从饲料卫生角度考虑,农药在农作物(饲料)中的残留,被动物长期采食后,可在动物体内积累和在畜产品中残留,影响人体健康,并严重影响外贸畜产品出口。
农药残留及其产生的污染后果是严重的,但在目前的植物保护中,农药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药残留中除有机磷在田间分解较快外,大都在自然界稳定性较高,不易分解。
因此,在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应加强对饲料中农药残留的监测,严禁农药残留量超标的饲料进入市场和使用,通过对饲料中农药残留的控制进而控制畜产品的农药残留。
二、实施饲料安全性的思路与对策
(一)采取必要的去毒措施。
如黄曲霉毒污染的花生饼、玉米等饲料原料可采用剔除霉粒去毒、氧化剂去毒和紫外线照射方法去毒;又如棉饼粕可采用棉粕脱毒机组用硫酸亚铁脱毒;蓖麻粕可采用膨化脱毒。
(二)依法加强饲料产品质量监管。
一是建立安全饲料卫生管理体制,健全饲料检测体系,加大饲料卫生管理力度。
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饲料法律法规,全力推进饲料产品的标准化生产。
三是加强对饲料产品的卫生安全监测。
采取统检、抽检和专项检查等形式,对饲料卫生标准实行重点监控,结合监测结果,积极督促企业整改,不断提高饲料卫生安全水平。
(三)加速推广应用新型绿色安全的饲料添加剂。
主要有:
1、糖萜素: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物质,主要成分为三萜类和糖类。
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过程中,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畜禽的成活率,同时也改善了肉的品质。
2、微生态制剂:以活的形式在动物消化道中与病原菌进行竞争抑制,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并直接参与胃肠道微生物的平衡,加快达到胃肠道功能的正常化,产品没有抗药性和药物残留。
3、酶制剂:酶制剂是微生物体内合成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主要营养作用是:通过外源性酶制剂的使用,帮助畜禽对饲料消化、吸收,促进生产,并减少动物体内矿物质排泄,减轻环境污染。
4、酸化剂:利用几种特定的有机酸和无机酸复合制成复合酸化剂,能迅速降低PH值,保持良好的缓冲值和生物性能。
5、中草药制剂:国内外已有用中草药组方的饲料添加剂,已取得一定成效。
中草药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6、大蒜素:诱食、杀菌、促生产、提高饲料利用率、防霉、提高畜产品品质作用。
(四)严禁使用、严厉查处违禁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
首先应明确发布禁止用作添加剂的药物名单:如--兴奋剂、镇静剂、激素等;对禁用的药物产品的源头即生产厂家进行有效的监管;对有关此类产品的广告、价格信息、市场信息和应用研究报告等应严禁刊登载于媒体,违者严厉查处;把住第一道关,对养殖场、饲料厂、添加剂厂进行培训、宣传、教育;严厉查处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中或者养殖过程中应用违禁药物的情况。
(五)谨慎使用抗生素。
提倡谨慎使用抗生素,减少对抗生素使用的依赖性和随意性。
因为抗生素除了在幼龄畜禽、环境恶劣、发病率高时应用效益较佳外,经验和实践告诉我们,抗生素并不是非用不可,在许多情况下并无太大的作用。
我们应在改善饲料管理、改善卫生状况,应用安全绿色的添加剂,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抗生素用量。
并严格执行停药期,人畜用药分开,确保抗生素的使用是明智、安全和负责的。
(六)饲料生产过程中的药物添加剂污染控制。
一是药物添加剂剂型选择:微粒状药物添加剂与粉状药物添加剂相比,前者具有有效成分分布均匀,静电低,流动性好,颗粒整齐、粉尘少等优点,可以降低交叉污染,减少药残;二是药物添加的管理:专人负责添加药物,完整详细的书面记录,高浓度药物添加剂要稀释预混,经常校正计量设备,称量准确;三是加工排序、冲洗和设备清理:加药饲料的生产按同种药物含量由多到少排序加工,然后,用粉碎好谷物原料冲洗一遍,再加工停药期的饲料,并定期清理粉碎、混合、输送、储藏设备和系统;四是饲料标签中要标明药物的名称、含量、使用要求,停药期等;五是饲料原料质量控制,防止霉变污染。
(七)认真研究处理动物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
动物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
随着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動物的粪便和生产污水集中而又量大。
大力推广绿色环保技术,增强畜牧业保障体系功能。
推动饲料清洁生产,就是提倡依靠先进的绿色环保科学技术,摒弃过去那种陈旧落后、对环境有巨大污染的生产方法。
进一步搞好畜牧业保障体系建设,强化行业法制管理和加大对污染治理的力度。
参考文献:
[1]王亚勤,饲料与畜牧.2001年,第6卷(期):第10页.
[2]于炎湖,中国饲料.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2002年8月2日.
[3]齐景发,饲料与畜牧.2001年,第3期,第5页.
[4]粮食与饲料工业,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2002年2月1日.
[5]常文环、刘国华、于会民等,饲料研究.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2003年2月10日.
[6]吴正奇,粮食与饲料工业.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2001年6月6日.
[7]朱泽远、胡来根等,安全饲料和生态性饲料添加剂.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2002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