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动振动台总体及电气部分设计

电动振动台总体及电气部分设计

电动振动台总体及电气部分设计
电动振动台总体及电气部分设计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中频振动台)..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比较法中频振动标准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日期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1)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设备 (2)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 五、环境条件 (3)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6)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7) 九、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8) 十、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12) 十一、结论 (13) 十二、附加说明 (14)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为了加强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满足本地区中频振动台量值传递的需求,特建立本计量标准。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 工作原理:本标准装置是由标准振动套组、电荷放大器、标准振动台系统以及振动分析仪等附件组成。采用比较法,将标准传感器和被检仪器刚性联结在一起,安装在振动台的台面中心,选定参考频率和参考加速度以及电荷/电压放大器在规定档位时,测出被检仪器的加速度、频率以及位移输出值。其原理图如下: 检定方法是将被校传感器与标准加速度计“背靠背”的安装在振动台上,采用“比较法”校准加速度计,测振仪以及基桩动测仪。例如对加速度计的灵敏度校准:由传感器灵敏度定义,可以得出灵敏度计算公式为: Sq= 输出电压/ 输入加速度 2 装置组成:数字多用表、标准振动台系统、标准振动套组、电荷放大器等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设备 计量标准器名称型号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 或准确度等级 或最大允许误差 制造厂及 出厂编号 检定周 期或复 校间隔 末次检 定或校 准日期 检定或校准机 构及证书号 标准 振动 台系 统 LA-100/ VT-150 (10~2000)Hz (1~100)m/s2 频率:U rel=1.0%,k=2 失真度、横向振动比: U rel=5.0%,k=2 中测测试科 技有限公司 /503234/503 356 12个月2015.05.26 中国测试技术研 究院 校准字第 201505009557 标准 振动 套组 PMP-01/ NT8305/ NT8102 (10~2000)Hz (1~300)m/s2 加速度、速度、位移: U rel=3.0%,k=2 中测测试科 技有限公司 /NT00358A/ 501011/5031 86 12个月2015.05.26 中国测试技术研 究院 校准字第 201505009559 配套标准器数字 多用 表 2010 ACV:(100mV~750V)MPE:±0.1% KEITHLEY 12个月2015.03.09 中国测试技术研 究院 校准字第 201503003013 智能 频率 计 VC3165 0.01Hz~2.4GHz MPE:3.9×10-6胜利仪器12个月2015.04.21 中国测试技术研 究院 校准字第 201504007846

振动台试验方案设计实例

一、振动台试验方案 1试验方案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塔楼结构体系为“三维巨型空间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主要由4个核心筒、钢骨混凝土(SRC)外框架、3个避难层联系桁架三部分构成,图1-2、图1-3分别是B塔结构体系构成示意图和建筑效果图。特别指出的是本工程在14、24楼层的联系桁架的腹杆以及32、48楼层的斜撑为防屈曲支撑(UBB)构件。设计指标为小震不屈服,大震屈服耗能。具体位置示意见图1-4。 本工程的自振周期约为 6.44秒,超过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设计反应谱长为6秒的规定。本工程存在5个一般不规则和2个特别不规则类型,5个一般不规则类型分别是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刚度突变、构件间断和承载力突变。2个特别不规则是高位转换和复杂连接。 1.2 模拟方案 1、模拟方案选择 动力试验用的结构模型必须根据相似律进行设计,模型动力相似律的建立以结构运动方程为基础,选择若干主要控制参数作为模拟控制的对象,依据Buckingham的π定理,经无量纲分析导出控制参数的无量纲积,据此确定各控制参数的相似比率。 结构动力试验的相似模型大致分为四种: (1)弹塑性模型理论上可以重现结构反应的时间过程,使模型和原型的应力分布一致,并可模拟结构的破坏。由于要严格考虑重力加速度对应力反应的影响,必须满足S a=S g=1(S a=模型加速度/原型加速度,S g为重力加速度相似系数,各相似系数之间的关系见表1),即模型加速度反应与原型加速度反应一致,这一要求大大限制模型材料的选择。因为在缩尺模型中,几何比(S l)很小,在Sa=Sg=1的条件下,要满足Sa=S E/S l Sρ=1,即S l=S E/Sρ,必须使模型材料的弹模

电动振动台

电动振动台: 1、设备名称、数量及用途: 1.1 设备名称:电动振动试验台 1.2 数量: 1套 1.3 设备用途:主要用于结构性振动试验,要求其可靠性高、控制精度高,性能 稳定、操作使用和维护方便,售后服务优良。 招标货物一览表 2、基本要求 2.1设备设计符合国家标准GB/T13310-91 电动振动台技术条件的要求,结构先 进、制作精良、性能优异,适用于长期满负荷加工。 2.2 满足试验方法标准: GB/T 242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GJB360B-2009 电 子及电气元件试验方法;GJB150A-2009 军用装备试验室环境试验方法。▲2.3 验收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948-1999标准A级要求执行。 2.4 运行控制稳定可靠,易于操作和维修。 2.5 本系统要组成三综合试验系统,要求振动台必须能够移动。 3 主要技术规格及参数 3.1 台体 3.1.1振动台 ▲3.1.1.1 正弦推力≥20kNf (2000kgf)

▲3.1.1.2 随机推力≥20kNf (2000kgf) 3.1.1.3 冲击推力≥40kN(4000kgf) ▲3.1.1.4 台面尺寸≥Φ320mm ▲3.1.1.5 频率范围5~3000Hz ▲3.1.1.6 最大位移≥51mmp-p ▲3.1.1.7 最大加速度≥980m/s2 (100g) ▲3.1.1.8 最大速度≥2.0m/s ▲3.1.1.9 最大载荷≥300kg 3.1.1.10一阶谐振频率≥2400Hz 3.1.1.11加速度信噪比≥60db 3.1.1.12 漏磁≤1.0mT 3.1.1.13允许偏心力矩≥2450Nm(25000kgfcm) 3.1.1.14耳轴隔振带直线轴承导向,空气弹簧隔振系统 3.1.1.15隔振频率≤2.5Hz 3.1.1.16保护电路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过位移保护,过热 保护,过载保护,冷却系统保护,电源过压保 护,电源欠压保护,缺相保护等功能。 3.1.1.17冷却方式风冷 3.1.3 扩展台面 3.1.3.1 上限工作频率正弦2000Hz 随机2000Hz 3.1.3.2 工作台面尺寸≥500mm×500mm(方形) 3.1.4 元器件试验用子母夹具 3.1. 4.1 上限工作频率正弦3000Hz 随机3000Hz 3.1. 4.2 母夹具尺寸:约200mm×200mm×200mm立方体或根据振动台台 面设计 3.1. 4.3 子夹具尺寸: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招标完成后双方协商决定3.1.4.4 夹具示例: 3.1. 4.4.1 母夹具示例

地震模拟振动台及模型试验研究进展_沈德建

第22卷第6期2006年12月 结 构 工 程 师S t r u c t u r a l E n g i n e e r s V o l .22,N o .6 D e c .2006 地震模拟振动台及模型试验研究进展 沈德建 1,2 吕西林 1 (1.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上海200092;2.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0098) 提 要 在介绍振动台本身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振动台试验研究内容的扩展、振动台模型试验动态相似关系研究进展、振动台试验方法的发展和振动台试验新的测量方法,提出了振动台模型试验中值得关 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振动台,模型试验,动态相似关系,试验方法 R e s e a r c hA d v a n c e s o nS i m u l a t i n g E a r t h q u a k e S h a k i n g T a b l e s a n dMo d e l T e s t S H E ND e j i a n 1,2 L UX i l i n 1 (1.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 o f S t r u c t u r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D i s a s t e r R e d u c t i o n ,T o n g j i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g h a i 200092,C h i n a ; 2.I n s t i t u t e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H o h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j i n g 210098,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s h a k i n gt a b l e i s i n d u c e df i r s t i nt h i s p a p e r .T h e e x p a n s i o n o f t h e r e s e a r c h s c o p e o f s h a k i n g t a b l e s i s a n a l y z e d .T h e d y n a m i c s i m i l i t u d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f r o md i f f e r e n t a u t h o r s i s c o m p a r e d a n d r e m a r k e d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e s t i n g m e t h o d o n s h a k i n g t a b l e s a n d n e w m e t h o d o n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r e s u l t i s a l s o p r e s e n t e d .S o m e v a l u a b l e q u e s t i o n s o n s h a k i n g t a b l e t e s t a r e i n d u c e d a n d m a y b e p a i d g r e a t a t t e n t i o nb y r e -s e a r c h e r s .K e y w o r d s s h a k i n g t a b l e ,m o d e l t e s t ,d y n a m i c s i m i l i t u d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t e s t i n g m e t h o d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338040) 1 概 述 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是研究结构地震破坏机理和破坏模式、评价结构整体抗震能力和衡量减震、隔震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然而,由于振动台本身承载能力、试验时间和经费等的限制,许多时候必须做缩尺模型试验,在坝工模型和高层、超高层建筑中更是如此。 一些新型结构形式,由于其超出了设计规范的要求,往往需要通过实验对其抗震性能做合理的评估。超高层建筑和超大跨度建筑,在理论分析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试验,特别是振动台模型试验,是分析其抗震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线弹性的缩尺模型相似关系已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是许多复杂结构的相似关系、非线性动态 相似关系虽然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还未能得到 较好的解决。一些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其他一些新型结构的动态相似关系的 研究还不够深入,有些甚至才刚刚起步。 振动台试验较好地体现了模型的抗震性能,可我们更关心的是由模型的试验结果推算的原型结构的抗震性能,但在这方面尚未形成非常一致的结论,还存在一定的误差,因而精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本文介绍国内外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研究进展。 2 研究的最新进展 2.1 振动台本身的发展 作为美国N E E S 计划的一部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 C S D )于2004年安装M T S 公司制

振动台计算

振动台在使用中经常运用的公式 1、 求推力(F )的公式 F=(m 0+m 1+m 2+ ……)A …………………………公式(1) 式中:F —推力(激振力)(N ) m 0—振动台运动部分有效质量(kg ) m 1—辅助台面质量(kg ) m 2—试件(包括夹具、安装螺钉)质量(kg ) A — 试验加速度(m/s 2 ) 2、 加速度(A )、速度(V )、位移(D )三个振动参数的互换运算公式 2.1 A=ωv ……………………………………………………公式(2) 式中:A —试验加速度(m/s 2) V —试验速度(m/s ) ω=2πf (角速度) 其中f 为试验频率(Hz ) 2.2 V=ωD ×10-3 ………………………………………………公式(3) 式中:V 和ω与“2.1”中同义 D —位移(mm 0-p )单峰值 2.3 A=ω2D ×10-3 ………………………………………………公式(4) 式中:A 、D 和ω与“2.1”,“2.2”中同义 公式(4)亦可简化为: A= D f ?250 2 式中:A 和D 与“2.3”中同义,但A 的单位为g 1g=9.8m/s 2 所以: A ≈ D f ?25 2 ,这时A 的单位为m/s 2 定振级扫频试验平滑交越点频率的计算公式 3.1 加速度与速度平滑交越点频率的计算公式 f A-V = V A 28.6 ………………………………………公式(5) 式中:f A-V —加速度与速度平滑交越点频率(Hz )(A 和V 与前面同义)。

3.2 速度与位移平滑交越点频率的计算公式 D V f D V 28.610 3 ?= - …………………………………公式(6) 式中:D V f -—加速度与速度平滑交越点频率(Hz )(V 和D 与前面同义)。 3.3 加速度与位移平滑交越点频率的计算公式 f A-D = D A ??2 3 )2(10 π ……………………………………公式(7) 式中:f A-D — 加速度与位移平滑交越点频率(Hz ),(A 和D 与前面同义)。 根据“3.3”,公式(7)亦可简化为: f A-D ≈5× D A A 的单位是m/s 2 4、 扫描时间和扫描速率的计算公式 4.1 线性扫描比较简单: S 1= 1 1 V f f H - ……………………………………公式(8) 式中: S1—扫描时间(s 或min ) f H -f L —扫描宽带,其中f H 为上限频率,f L 为下限频率(Hz ) V 1—扫描速率(Hz/min 或Hz/s ) 4.2 对数扫频: 4.2.1 倍频程的计算公式 n= 2 Lg f f Lg L H ……………………………………公式(9) 式中:n —倍频程(oct ) f H —上限频率(Hz ) f L —下限频率(Hz ) 4.2.2 扫描速率计算公式 R=T Lg f f Lg L H 2 / ……………………………公式(10) 式中:R —扫描速率(oct/min 或)

SSI体系阻尼特性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_张之颖

第43卷第2期2010年2月 土 木 工 程 学 报 C H I N AC I V I LE N G I N E E R I N G J O U R N A L V o l .43F e b . N o .2 2010 基金项目: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基金项目(2006-A -02)作者简介:张之颖,博士,副教授收稿日期:2008-09-11 S S I 体系阻尼特性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张之颖1  赵钟斗2  吕西林3  楼梦麟 3 (1.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710049;2.韩国仁荷大学,仁川402751; 3.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摘要:土与结构由于材性上的差异,其相互作用体系通常被认为是非经典阻尼体系。在振动台模型试验的基础上,研究软弱地基基础上的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阻尼特性问题。在递增的振动台模拟地震作用下,通过对模型体系不同部位测点的传递函数、自振频率、模态阻尼比等实测数据的对比,考察S S I 体系合成模态、合成模态阻尼比的存在性及其动力非线性产生后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具有十分明显的经典阻尼特性,在S S I 体系抗震设计方法中可以按经典阻尼体系考虑。 关键词:土-结构相互作用;经典阻尼;振动台试验;合成模态中图分类号:T U 435 T U 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31X(2010)02-0100-05 S h a k i n g t a b l e t e s t s o f t h e d a m p i n g b e h a v i o r o f S S I s y s t e m s Z h a n g Z h i y i n g 1  C h o C h o n g d u 2  L ǜX i l i n 3  L o u M e n g l i n 3 (1.X i ′a n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X i ′a n 710049,C h i n a ;2.I n h a U n i v e r s i t y ,I n c h e o n 402751,K o r e a ; 3.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f o r D i s a s t e r R e d u c t i o n i n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T o n g j i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g h a i 200092,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As y s t e m i n v o l v i n g s o i l -s t r u c t u r ei n t e r a c t i o ni s o f t e nc o n s i d e r e da s an o n -c l a s s i c a l d a m p i n gs y s t e m d u et o d i s t i n c t i v e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t h em a t e r i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s o i l a n ds t r u c t u r e .A ne x p e r i m e n t a l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b a s e do n s h a k i n gt a b l et e s t i sc o n d u c t e dt oe x p l o r et h ea c t u a l d a m p i n gb e h a v i o ro f s o f ts o i l -s t r u c t u r ei n t e r a c t i o n s y s t e m .M e a s u r e m e n t s o f t h e t r a n s f e r f u n c t i o n s ,t h e n a t u r a l f r e q u e n c i e s a n dt h e m o d a l d a m p i n gr a t i o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p a r t s o f t h e s y s t e mr e v e a l t h e e x i s t e n c e o f c o m p o s i t e m o d e a n d m o d a l d a m p i n g r a t i o a l o n g w i t h n o n l i n e a r d y n a m i c b e h a v i o r o f t h e s o i l -s t r u c t u r e s y s t e m u n d e r g r a d u a l l yi n c r e a s i n ge a r t h q u a k ea c t i o n .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a l r e s u l t si n d i c a t et h a t t h ec l a s s i c a l d a m p i n g b e h a v i o r i s p r o n o u n c e di ns o i l -s t r u c t u r e i n t e r a c t i o ns y s t e m a n ds e i s m i ca n a l y s i s c a nb e p e r f o r m e db y u s i n g c l a s s i c a l d a m p i n g t h e o r y .K e y w o r d s :s o i l -s t r u c t u r e i n t e r a c t i o n (S S I );c l a s s i c a l d a m p i n g ;s h a k i n g t a b l e t e s t ;c o m p o s i t e m o d e s E -m a i l :z h a n g z h y @m a i l .x j t u .e d u .c n 引 言 多自由度等效黏滞阻尼模型下的动力体系,有经典阻尼体系和非经典阻尼体系之分 [1-2] 。经典阻尼体 系具有一致均匀的阻尼特性,运动方程可在主模态空间解耦,体系具有经典正则模态,存在“振型”概念[3] , 其动力分析可采用传统的“振型分解法”;而非经典阻尼体系,由于体系内部阻尼特性存在较大差异,运动方程在主模态空间无法解耦,体系不具有经典正则模态,没有传统概念上的所谓“振型”,运动方程的求解 将十分困难 [4-5] 。 虽然完全符合经典阻尼特性的实际结构是极少的,一般动力体系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非经典阻尼特 性,但由于经典阻尼特性能使体系动力分析得到极大 的简化,因此在实用上,在误差允许的条件下,实际工程结构常被近似为经典阻尼体系进行动力分析。 在土木工程中,当结构体系不考虑地基协同作用时,一般被公认可以近似为经典阻尼体系。但当考虑地基-结构相互作用(S o i l -S t r u c t u r eI n t e r a c t i o n ,简称 S S I )时,多数学者认为[6-9] ,由于体系组成材料的不同,各部分材料的耗能特性存在差异,因此,“考虑地基协同作用的体系”不能被近似为经典阻尼特性。现有的一些研究基本也是在此思想认识主导下进行的,而且在这一认识前提下的研究,亦多以公式推导和数值模拟分析为主,对S S I 体系实际阻尼机制的研究甚为欠 DOI :10.15951/j .t m gcxb .2010.02.013

了解振动试验的目的和振动台技术参数

了解振动试验的目的和必要性 现今世界经济潮流,已从过去地域性的经济模式而走向全球性的经济贸易。无论是地域性市场或进军全球市场,高质量的表现是不容讳言的。而振动测试更是协助您产品跃入高质量行列中不可缺乏的利器。 产品达到用户手中,在此过程中将有不同状态之振动产生,造成产品不同程度的损坏。而对于产品有任何损坏都不是厂商及客户所愿意见到的,然而运送过程所发生的振动却是难以避免,若一味的提高包装成本,必将带来严重而不必要的浪费,反之脆弱的包装却造成产品的高成本,并丧失了产品形象及市场,这些都不是我们所愿见到的。 振动测试约在四、五十年前开始萌芽,理论建立时,并无助于人们相信它的重要性,直到二次大战时,许多的飞行器、舰艇、车辆及器材在使用后,意外的发现机件失零的比例相当高,经研究的结果发现,大都由于其结构无法承受其本身所产生的长时间共振,或搭载物品承受运送共振所引起之,组件松脱、崩裂,而致机件失零甚而造成巨大损失。当这项结果公布后,振动测试才受到各界重视,纷纷投入大笔经费、人力去研究。尔后,对于振动量测分析以至模拟分析的近代理论建立后,对振动测试的方法及逻辑亦不断改进。尤其现今货物的流通频繁,使振动测试更显重要。 然而振动测试的目的,是在于实验中作一连串可控制的振动模拟,测试产品在寿命周期中,是否能承受运送或振动环境因素的考验,也能确定产品设计及功能的要求标准。据统计的数据显示提升3%的设计水平,将增加20%的回收及减少18%的各项不必要支出。振动模拟依据不同的目的也有不同的方法如共振搜寻、共振驻留、循环扫描、随机振动及应力筛检等,而振动的效应计有:一、结构的强度。二、结合物的松脱。三、保护材料的磨损。四、零组件的破损。五、电子组件之接触不良。六、电路短路及断续不稳。七、各件之标准值偏移。 八、提早将不良件筛检出。九、找寻零件、结构、包装与运送过程间之共振关系,改良其共振因素。而振动测试的程序,须评估订定试验规格,夹具设计之真实性,测试过程中之功能检查及最后试件之评估、检讨和建议。 振动测试的要义在于确认产品的可靠度以及提前将不良品在出厂前筛检出,并评估其不良品的失效分析以期成为一个高水平、高信赖度的产品。 欢迎您与我们连络,我们提供给予您的不只是一部高质量的振动测试机,更是提升贵公司产品水平及形象的最佳利器,拥有它您的产品将无往不利。 一、产品用途: 振动试验机模拟产品在制造,组装运输及使用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环境,用以鉴定产品是否忍受环境振动的能力,适用于电子、机电、光电、汽机车、玩具……等各行各业的研究、开发、品管、制造。振动试验机能让我们提早知道产品或产品中的部件的耐振寿命,从而确定产品设计及功能的要求标准。 二、检测范围: 1、产品结构的强度。 2、结合物的松脱。 3、保护材料的磨损。 4、零部件的破损。 5、电子组件的接触不良。 6、电路短路及断续不稳。 7、各零件之标准值偏移。 8、提早将不良件筛检。 9、找寻零件、结构、包装与运送过程间之共振关系。

振动台基础知识

振动台的基本知识--热策科技 时间:2008-08-15 21:32来源:热策科技作者:我和你热策点击:2572次 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扬声器。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而运动。当振动台磁路中的动圈通过交变电流信号时产生激振力磁路中即产生振动运动。 振动台的原理 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扬声器。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而运动。 当振动台磁路中的动圈通过交变电流信号时产生激振力磁路中即产生振动运动。 振动台的结构 振动台专业术语 ◎频率范围:振动试验系统在额定激振力下,最大位移和最大加速度规定的频率范围。 ◎额定推力:振动试验系统能够产生的力(单位:N);在随机振动时该力规定为均方根值。 ◎最大位移:振动试验系统能够产生的最大位移值。该值受振动台机械运行限制,通常用双振幅表示(单位为:mmp-p). ◎最大加速度:振动试验系统在空载条件下能够产生的最大加速度值(单位:

m/s2) ◎最大速度:振动试验系统所产生的最大速度(单位:m/s2)。 ◎最大载荷:振动台面上最大加载重量(单位:kg). ◎运动部件:电动振动台运动部件是由台面、动圈(含骨架)、动圈的悬挂连接件、柔性支承、电器连接件和冷却连接件组成的运动系统。 ◎容许偏心力矩:振动台面导向系统允许的最大偏心力矩值。 振动台、夹具、试件图 试验方法 ◎正弦振动试验 正弦振动试验有两种方法:一是扫频试验,根据试验规定的频率用扫描方法不断地改变激振频率;二是定频试验。正弦振动的目的是在试验室内模拟电工电子产品在运输、存储、使用过程中所经受的振动及影响,并考核其适应性。如

按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国标GB/T2423,美国军标MIL-810,国军标GJB150 等对试件进行扫频试验,或采用驻留共振点的连续定频试验。 ◎随机振动试验 电子电工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所经受的 振动绝大多数是随机性质的振动,随机振动 比正弦振动的频域宽,而且是一个连续的频 谱,它能同时在所有的频率上对产品进行振 动激励。 ◎冲击试验和碰撞 冲击和碰撞都属冲击范畴,规定冲击脉冲波型的冲击试验,主要是用来确定元件、设备和其它产品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经受多次重复(碰撞则是多次重复)的机械冲击的适用性,以及评价结构的完好性。

模拟运输振动台标准

模拟运输振动台——ISTA标准 一、简介 : (一)畴范 国际安全运输协会(ISTA)PROJECT2A适用货物重量低于45.36kg(100磅)之出口货物运输测试。测试程序之基本需求包括前处理、压缩测试、振动及撞击测试。 (二)测试时机 为了维持认证状态,任何包装或产品之调整改变,均需重新作测试。此改变包括设计、尺寸大小、及材料、包装程序、产品品管程序改变。 (三)测试样品 测试样品数目应取足以判断货物包装性能之量。 (四)定义角、棱、面 (五)测试顺序 每一测试样品应先前处理、后再测试压缩试验、振动、冲击再测试振动。(注意在冲

击试验后再重复振动) (六)损害 损害构成要素应在测试前订定。 二、测试 (一)前处理 1.前处理设备——需有适当前处理设备作指定之温湿度控制。 2.前处理程序 2.1在测试前,货物应在实验室周遭温湿度停留六小时,并记录之。 2.2作下列一项之前处理: Temp.38±2℃R.H.85±5% Temp.60±2℃R.H.30±5%至少72小时至少6小时 (二)经时压缩测试: 经时压缩测试阐述 货物暴露在环境中装卸及运输,经常会短暂储存。

在仓库储存之高度会比在火车、拖车、飞机或其它运输工具还高。 货物堆栈高度视仓库天花板而定。国际安全运输协会建议使用平均高度4.6m(15ft)以做计算荷重基础。国际安全运输协会(ISTA)建议货柜运输使用2为补偿系数,以补偿温湿度之不同。散装运输以平均高度9.2m(30ft)以做计算荷重基础,并使用3为补偿系数。 L=W x(H-D)/D x F 备注:L=货物必须能承受之荷重W=单个货物之重量H=堆栈高度 D=货物之高度F=补偿系数 Method A-压缩试验机测试 1.压缩试验机应符合ASTM D642规定,压缩速率为0.5inch/min.且能保持定压。 2.测试程序 (1).将货物放在压缩底板中间,与仓储相同方式置放,尽可能在货物上、下置放栈板。 (2).以1.27cm/min(0.5in/min)之速率压缩 (3).货物至定压后维持一小时,停止压缩测试。 (4).从试验机移开货物,并检查包装与产品,产品应为无损,包装容器应仍可适度保护产品。 Method B-配重 1.测试配备包含足够配重及荷重分散板。 2.测试程序

某建筑振动台试验方案设计

、振动台试验方案 1 试验方案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塔楼结构体系为“三维巨型空间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 结构体系,主要由4个核心筒、钢骨混凝土(SRC外框架、3个避难层联系桁架三部分构成,图1-2、图1-3分别是B塔结构体系构成示意图和建筑效果图。特别指出的是本工程在14、24楼层的联系桁架的腹杆以及32、48楼层的斜撑为防屈曲支撑 (UBB构件。设计指标为小震不屈服,大震屈服耗能。具体位置示意见图1-4 o 本工程的自振周期约为6.44 秒,超过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设计反应谱长为6秒的规定。本工程存在5个一般不规则和2 个特别不规则类型,5个一般不规则类型分别是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刚度突变、构件间断和承载力突变。2个特别不规则是高位转换和复杂连接。 1.2 模拟方案 1 、模拟方案选择 动力试验用的结构模型必须根据相似律进行设计,模型动力相似律的建立以结构运动方程为基础,选择若干主要控制参数作为模拟控制的对象,依据 Buckingham的n定理,经无量纲分析导出控制参数的无量纲积,据此确定各控制参数的相似比率。 结构动力试验的相似模型大致分为四种: (1 )弹塑性模型理论上可以重现结构反应的时间过程,使模型和原型的 应力分布一致,并可模拟结构的破坏。由于要严格考虑重力加速度对应力反应的影响,必须满足S a=S g=1 (S a=模型加速度/原型加速度,S g为重力加速度相似系数,各相似系数之间的关系见表1),即模型加速度反应与原型加速度反应一致,这一要求大大限制模型材料的选择。因为在缩尺模型中,几何比(S l)很小,在 Sa=Sg=1的条件下,要满足Sa=SE/S l S P=1,即S=S E/S p必须使模型材料的弹模很小或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机振动测定方法GB 本标准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机振动测定方法 GB 2807-81 本标准适用于轴中心"为45毫米至630毫米,转速为600转/分至3600转/分的单台电机,在稳态运行时振动速度(有效值)的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已安装在使用地点的电机,水轮发电机和微型驱动(直流、同步)电机、微型控制电机。 *对立式电机为电机直径的一半。 1. 测量仪器 1.1 仪器要求:振动速度的测量仪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1)频率响应范围应为10赫兹至1000赫兹(或1000赫兹以上)。在此频率范围内的相对灵敏度以80&127;赫兹的相对灵敏度为基准,其他频率的相对灵敏度应在基准灵敏度的+1 0%至-20%的以内。 (2)测量误差应小于±10%。 1.2 仪器的检定:测量仪器应按有关标准规定定期检定。 2.电机的安装要求 2.1 弹性安装 对轴中心高"为400毫米及以下的电机,应采用弹性安装。此时,弹性悬吊系统的拉伸量或弹性支撑系统的压缩量(&)应符合下式的要求: 式中:&--电机安装后弹性系统的实际变形量,毫米;

n--电机的转速,rpm; K--弹性材料线性系数,对乳胶海绵K=0.4; Z--弹性系统被压缩前的自由高度,毫米。 为保证弹性垫受压均匀,被试电机应先置于有足够刚性的过渡板(如硬塑板、层压板)上,然后再置于弹性垫上。电机底脚平面与水平面的轴向倾斜角应不大于5°。弹性支撑系统的总重应不超过电机重量的1/10。 当刚性过渡板会产生附加振动时,允许将电机直接置于弹性垫上。 *对立式电机为电机直径的一半。 2.2 刚性安装 对轴中心高"超过400毫米的电机,应采用刚性安装,此时安装平台、基础和地基三者应刚性联结,如基础有隔振措施或与地基无刚性联结,则基础和安装平台的总重量应大于被试电机重量的10倍,安装平台和基础应不产生附加振动或电机共振。在安装平台上测得的振动速度有效值应小于被测电机 国家标准总局发布 1982年7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提出 一机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一机部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 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起草 最大振动速度有效值的10%。 注:*对立式电机为电机直径的一半。 3.电机在测定时的运行状态

振动台模型试验

01 建筑结构的整体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从模型的设计制作、确定试验方案、进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到最后实施试验和对试验报告数据进行处理,整个过程历时较长、环节较多。显然,预先了解和把握振动台试验的总体过程,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才能较顺利地完成该项工作。介绍将会按照以下顺序依此进行: 1 模型制作 2 试验方案 3 试验前的准备 4 实施试验 5 试验报告 6 试验备份 02 1 模型制作 振动台试验模型的制作,在获得足够的原型结构资料后,至少需要把握这样几个关键环节: (1)依据试验目的,选用试验材料; (2)熟读图纸,确定相似关系; (3)进行模型刚性底座的设计; (4)根据模型选用材料性能,计算模型相应的构件配筋; (5)绘制模型施工图; (6)进行模型的施工。 对上述各条的设计原则以及注意事项等,分述如下。 1.1 选用模型材料 模型试验首先应明确试验目的,然后根据原型结构特点选择模型的类型以及使用材料。比如,试验是为了验证新型结构设计方法和参数的正确性时,研究范围只局限在结构的弹性阶段,则可采用弹性模型。弹性模型的制作材料不必与原型结构材料完全相似,只需在满足结构刚度分布和质量分布相似的基础上,保证模型材料在试验过程中具有完全的弹性性质,有时用有机玻璃制作的高层或超高层模型就属于这一类。另一方面,如果试验的目的是探讨原型结构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性能时,通常要采用强度模型。强度模型的准确与否取决于模型与原型材料在整个弹塑性性能方面的相似程度,微粒混凝土整体结构模型通常属于这一类。以上分析也显现了模型相似设计的重要性。 在强度模型中,对钢筋混凝土部分的模拟多由微粒混凝土、镀锌铁丝和镀锌丝网制成,其物理特性主要由微粒混凝土来决定,有时也采用细石混凝土直接模拟原型混凝土材料,水泥砂浆模型主要是用来模拟钢筋混凝土板壳等薄壁结构,石膏砂浆制作的模型,它的主要优点是固化快,但力学性能受湿度影响较大;模拟钢结构的材料可采用铜材、白铁皮,有时也直接利用钢材。总之,模型材料的选用要综合就近取材及经费等因素,同时要注意强度、弹性模量的换算等。 1.2 模型相似设计 把握大型模型振动台试验,最关键的是正确的确定模型结构与原型结构之间的相似关系。目前常用的相似关系确定方法有方程分析法和量纲分析法两种,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当待求问题的函数方程式为已知时,各相似常数之间满足的相似条件可由方程式分析得出;量纲分析法的原理是著名的相似定理:相似物理现象的π数相等;个物理参数、个基本量纲可确定()个nkkn[$#8722]π数。当待考察问题的规律尚未完全掌握、没有明确的函数关系式时,多用到这种方法。高层建筑结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中包含诸多的物理量,各物理量之间无法写出明确的函数关系,故多采用量纲分析法。 量纲分析法从理论上来说,先要确定相似条件(π数),然后由可控相似常数,推导其余的相似常数,完成相似设计。在实际设计中,由于π数的取法有着一定的任意性,而且当参与物理过程的物理量较多时,可组成的数也很多,将线性方程组全部计算出来比较麻烦;另一方面,若要全部满足与这些π数相应的相

建筑电气设计说明书概述

南华大学 城市建设学院 建筑电气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建筑电气课程设计 设计项目:某小区单元电气设计 指导教师: 学生年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2011级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设计日期:2014年5月

目录一.用电回路方案的确定 二.照度的计算 2.1 客厅照度计算 2.2 起居室照度计算 2.3 卧室照度计算 2.4 卫生间照度计算 2.5餐厅照度计算 2.6 厨房照度计算 2.7 书房照度计算 2.8楼梯照度计算 三.用电设备分布情况 四.负荷计算 4.1客厅空调回路 4.2其余空调回路 4.3厨房回路 4.4卫生间路 4.5插座回路 4.6照明回路 五.照明平面图布置 5.1室内灯具布置应满足的要求是 5.2室内插座布置 六.负荷计算(需要系数法) 七.设备选型 八.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九.心得体会

一.用电回路方案的确定 每户照明为一个回路,客厅、卧室公共插座一个回路,客厅空调一个回路,书房、卧室空调插座为一个回路,卫生间、厨房插座各为一个回路。插座回路应加30mA漏电保护。 卫生间、厨房标明选防潮防尘灯。楼梯的照灯选用人体感应灯,二至九楼层应在住户门口的平台上居中布置灯。 住宅内的插座应有足够的数量,以确保住户所有家用电器都能够用而不再布线。空调,电冰箱,洗衣机、排烟罩等功率较大和需要接地的家用电器,应使用单独安装的专用插座。 主要场所的照度如下: 起居室 100/300 lx 卧室 75/150lx 客房 75 lx 客厅100/150 lx 厨房 100/150 lx 餐厅 150/200lx 卫生间 100 lx 书房 300/150 lx 楼梯间 75 lx 二.照度计算 客厅长5.3m,宽4.8m,起居室长6.5m,宽4.2m,卧室长4.2m,宽3m,卫生间长2.3m,宽2.1m,餐厅长5.3m,宽3m,厨房长4m,宽2.2m,书房长6.3m,宽3.1m,楼梯长5.2m,宽2.6m,净高3,室内工作面高0.75,楼梯参考平面为地面。天花板,墙面和桌面反射比分别为0.7,0.5,0.1。采用直接照明,光源选用飞利浦的TLD36W/840/3350型和

混凝土试验用振动台编制说明

《混凝土试验用振动台》送审稿审查材料之三 混凝土试验用振动台 Vibrating table for concrete test 编制说明 《混凝土试验用振动台》标准编制组

混凝土试验用振动台 振动台是混凝土试验必备的设备。《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J/T50081-2002)中规定:“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确定混凝土成型方法,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用振动振实”。混凝土预制构件厂和水工(公路)混凝土工程、大量采用的混凝土坍落度都在70mm之内,因此研究制订混凝土试验用振动台标准是必要的。 在振动脉冲力作用下,混凝土拌合物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和粘结力急剧减小,粗骨料在重力作用下相互滑动,其空隙被水泥砂浆填充,夹杂在拌合物中的空气形成气泡被排除。混凝土中如有空隙存在,对强度影响很大,如空隙占5%时,强度降低高达30%。由此可见振动密实的重要性。 关于混凝土振动密实理论,目前有许多不同假设,如振动速度假设(AW)、振动加速度假设(AW2)和振动能量假设(A2W3)等。不管哪种假设,振幅和频率的组合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振动形式和性能对振动密实效果也有显著影响,在混凝土试验室,采用定向垂直振动成型有利于混凝土的密实。此外,振动波形和振幅的均匀度也有明显影响,为保证成型条件的一致性,应采用简谐振动(即振动曲线为正弦波或余弦波),尽量保证台面振幅的均匀度。 现将此次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一)产品分类、规格、型号

按振动台台面尺寸大小分为: a. 300mm×600mm振动台; b. 600mm×800mm振动台; c. 1000mm×1000mm振动台。 振动台按台面尺寸分为大中小三种。小型主要考虑作为现场制作试件之用,中型作为一般试验室成型试件用、大型适宜有特殊要求的试验室使用。 按试模固定方式有机械固定和电磁铁固定两种方式。取消了原标准中按振动台激振型式的分类方法,仅保留悬挂式单轴振动台。这是由于: (1)悬挂式单轴振动台,应用较多。由于采用弹簧支撑、台面振动波形基本呈正弦波、比较规矩。因而保留。 (2)双轴式振动台,采用普通橡胶支撑,台面次波多、振动波形不规整,而且市场上这种产品很少,因而这次修订中取消。 悬挂式振动台是定向垂直振动。对这种振动台的测试结果表明:。悬挂式振动台,采用弹簧支撑,振动波形呈正弦波。其台面各点振幅分布较均匀,最小振幅为0.48mm,最大振幅为0.52mm,平均振幅为0.5mm,台面振幅的不均匀度仅为9%。悬挂式振动台的振动波形和台面振幅的均匀性,满足标准要求。 (二)振动参数 标准规定振动台的参数: 振动频率:50±2Hz;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