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框架剪力墙结构四层办公楼设计图纸(含效果图)
- 格式:dwg
- 大小:10.07 MB
- 文档页数:1
第一部分结构设计第一章工程设计原始资料建筑设计图纸:从建施1至建施111.规模:本工程为某办公楼,建筑设计工作已完成。
地上总建筑面积6118.5m2。
总楼层为地上7层。
各层的层高及各层的建筑面积、门窗标高详见建筑施工图。
2.防火要求:建筑物属二级防火标准。
3.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填充墙材料任选以下一组。
A1—黏土多孔砖; A2—页岩多孔砖; A3—砖渣砖; A4混凝土多孔砖4.气象、水文、地质资料:详1)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秋季西北风。
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基本风压值W见表一。
2)建筑物地处某市中心,不考虑雪荷载和积灰荷载作用。
3)自然地面-20m 以下可见地下水。
4)地质资料:地质持力层为粘土,孔隙比为e=0.8,液性指数I1=0.90,场地覆盖层为1.0M,场地土壤属Ⅱ类场地土。
地基承载力详表一。
5)抗震设防:此建筑物为丙类建筑物,地震分组第一组,其抗震设防烈度及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见表1.16)建筑设计图纸附后。
要求在已完成的建筑设计基础上进行结构设计、施工设计,以上任选条件每个同学不重复。
表1.1第二章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第一节结构选型一、结构体系选型(一)结构体系和结构形式的分析比较建筑结构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结构所用材料分类时可分为砌体结构(包括石和砌块砌体)、混凝土结构(包括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及木结构等。
各类结构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应根据其材料性能、结构形式、受力特点和建筑使用要求及施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
一般来说,无筋砌体结构主要用于建造多层住宅、办公楼、教学楼以及小型单层工业厂房等;钢结构多用于建造超高层建筑以及有重型吊车、跨度大于36米或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厂房;其它情况均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该设计是多层建筑结构设计,因此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二)多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及选择1.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也可以构成丰富多变的立面造型。
一直一来,总是不断有人提出地震倾覆力矩比问题,包括图审单位,设计院总工等。
今天又有家图审单位提出类似问题,说应该每层均满足地震倾覆力矩比50%要求,当然责任人应该首先归《高规》编写者。
1、对于该条,《高规》8.1.3条: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采用。
8.1.3条条文解释说明中也没有提起总的地震倾覆力矩是指结构底部(即PKPM地震倾覆力矩比中地面以上第一层)还是每一层。
反倒在《高规》7.1.2条第二款中,涉及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地震倾覆力矩比,明确提起为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
规范原文是:抗震设计时,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现在产生分歧点就是总地震倾覆力矩和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
2、笔者在过去做设计的过程中,把握尺度有个渐变的过程。
开始是尽量满足每层均达到地震倾覆力矩比50%要求,然后是地面以上第一层满足地震倾覆力矩比50%的要求,再到现在是满足底部加强区满足地震倾覆力矩比50%的要求。
《施岚青》中提起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是指在剪力墙底部的一定高度内,适当提高承载力和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弯曲型和弯剪型结构的剪力墙,塑性铰一般在墙肢的底部,将塑性铰范围及其以上的一定高度范围作为加强部位,对于避免墙肢剪切破坏、改善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是非常有用的。
为了剪力墙应具有足够的延性,剪力墙塑性铰出现后,剪力墙底部塑性铰范围内应加强构造措施,提高其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以次类比,把这个概念运用到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笔者再联想到06年在杭州做的一个经济适用房小区和一个临安接近100米的高层办公楼,为这个问题电话请教过浙江省城建院的王银根总工程师,他的意见也是最好底部加强区满足50%这个要求,所以笔者在后来的设计过程中,都是按照底部加强区满足50%来控制的。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土木工程某四层框架办公楼设计(方案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各项建筑事业蓬勃发展。
尤其是在08年奥运会和10亚运会在中国举办这一机遇时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新时期,一系列的新建筑拔地而起。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的建筑一直是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
到了70年代后,高层建筑迅速发展,大量建造的10-30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层建筑。
由于建筑高度增加,在框架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出现了剪力墙,框筒等新型结构。
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大发展,建筑的发展又进入一个新时期,不仅建造高度加大,建筑形式新颖,在结构体系和结构材料方面也有很大发展,钢材应用增加,类型更多,设计、制造、施工技术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其中混合结构可以发挥各种材料的优点,建造受力性能更为合理,更加经济的高层建筑。
但从数量上看,我国的建筑仍然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
[1]本次《某四层框架办公楼设计》,结构型式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m,采用桩基础,建筑层数为4层。
要求综合考虑结构安全、基地环境、使用功32002能、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艺术等问题,根据建筑功能需要,合理地布局,具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并满足保温、隔热、隔声等要求在建筑结构的安全度、防火及疏散、建筑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设计并处理好建筑造型、室内装修和室外景观之间的关系,使建筑物做到适用、安全、经济、美观。
一般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
文献[5]认为,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比较的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
框架结构是以梁板柱构成建筑物的骨架,传递和支撑建筑物的全部荷载,而墙体仅起分隔室内外空间和维护作用。
由于承重结构和维护结构有明确的分工,这就使房间的布置较为方便,空间划分比较灵活,隔墙形状多样,门窗大小和形状可自由多变,这样不经能够适应复杂的建筑功能要求,同时还为丰富建筑空间,充分表达设计意图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