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八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
- 格式:ppt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153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分类:部委规章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令1997年第2号标题: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颁布日期:1997年3月14日实施日期:1997年10月1日终止日期:类别:综合颁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内容: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多式联运的管理第三章多式联运单据第四章托运人责任第五章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责任第六章书面通知、诉讼第七章罚则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管理,促进通畅、经济、高效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满足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铁道部(以下简称交通部、铁道部)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水路、公路、铁路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
第三条交通部、铁路部是我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主管部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根据本规则管理本地区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
铁路部门按系统管理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
第四条本规则下列用语的定义(一)“国际集装箱”,是指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技术标准的集装箱。
(二)“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以下简称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国际集装箱从一国境内接管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的地点。
(三)“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合同(以下简称多式联运合同)”,是指多式联运经营人凭以收取运费、负责完成或组织完成国际多式联运的合同。
(四)“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单据(以下简称多式联运单据)”,是指证明多式联运合同以及证明多式联运经营人接管集装箱货物(以下简称货物)并负责按合同条款交付货物的单据。
该单据包括双方确认的取代纸张单据的电子数据交换信息。
(五)“国际集装箱多工联运经营人(以下简称多式联运经营人)”,是指本人或者委托他人以本人名义与托运人订立一项多式联运合同并以承运人身份承担完成此项合同责任的人。
项目八: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一、概况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也称多式联运或简称MTL)是指通过多种运输方式将货物从起点运往终点的一种运输方式。
这种运输方式利用了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货物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输效率。
MTL是当今国际物流发展的趋势,已经成为了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优点1. 降低运输成本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例如,铁路运输中物流成本便宜,货运速度快;而海运则运输距离长,但运输成本较低。
MTL通过整合多种运输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2. 缩短运输时间MTL可以缩短货物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输时间。
当通过航空运输和铁路运输等快速运输方式处理物流环节时,可以比单一运输方式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3. 更高的货物安全性MTL可以选择最佳的物流方案,从而保障更高的货物安全性。
例如,在货物运输中可能会遇到地面交通拥堵、路况不良、风暴、海盗袭击等多种障碍,采用MTL便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不同的运输方式,绕过这些障碍,从而保障货物的安全运输。
三、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挑战1. 复杂的操作流程通过MTL可以选择最佳的物流方案,但也给物流运营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需要进行大量的计划、协调和控制操作,同时需要处理多种文化和语言不同的相关方。
2. 风险管理MTL的物流运作涉及到多个运输环节和相关方,风险较高。
同时,不同的运输方式有不同的风险特征,如航空货物容易受到天气影响,海运货物有风暴、海盗等风险。
3. 需求不确定性在物流运输过程中,需求不确定性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例如,船只、飞机、铁路运输车辆的满载率难以保证,相关的航班、铁路排班、港口卸货效率等都需要考虑到这些不确定性。
四、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现状1. 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状况在国际市场中,多式联运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物流方式。
例如,亚欧大陆桥,早在2001年5月就已正式通车。
2013年1月,中欧班列首次开行。
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主体1、案情介绍1988年北京某贸易公司与日本某商事株式会社订立了一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由北京某公司(卖方)向日商出售700吨银杏,买方须于1988年6月15日前开出不可撤销的可转让的即期信用证,卖方收到信用证后6个月内分批供货。
合同签订后,北京某贸易公司与江苏某贸易中心订立了委托出口协议。
协议约定某贸易中心委托北京某贸易公司出口银杏700吨,交货期为1988年底。
协议签订后,某贸易中心即着手银杏的收购工作,共收购银杏430多吨。
江苏某贸易中心多次催促北京贸易公司按协议办理出口,同年11月日商到中国看了某贸易中心入库的银杏,认为质量符合要求。
但履行期届满时北京某贸易公司未能按委托协议的规定履行出口任务,原因是日方不要货,只在1989年1月出口了100吨,余下的300吨没能出口,给某贸易中心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由于双方协商不成,某贸易中心遂于1989年5月向江苏某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判令北京某贸易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经济损失。
2、审理结果江苏省中、高级法院两审判决北京某贸易公司败诉,并赔偿江苏省某贸易中心的经济损失。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理由是:1)委托出口协议明确规定,江苏某贸易中心委托北京某贸易公司出口银杏700吨,受托方北京某贸易公司只收取手续费,即占合同总金额的3%,外汇留成双方按比例进行分配。
按国家当时进口的政策,符合委托出口的规定。
2)北京某贸易公司未按照委托出口协议出口,已构成违约,当日商违反与该贸易公司所签订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时,又拒不向外索赔,以致于超过了索赔期限。
3、基本理论代理人(Agent)是国际贸易活动中的重要当事人之一。
一般来说,如果代理人未取得本人的合法授权,就认为缔结合同的主体不具备法定资格,所订合同因此无效。
1983年2月15日,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制定通过《国际货物销售代理公约》,该公约是调整国际商事代理关系的一项重要的国际公约,对代理权的确定和范围、代理行为的法律效力、代理权的终止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国际集装箱运输是⼀种先进的现代化运输⽅式。
与传统的件杂货散运⽅式相⽐,它具有运输效率⾼,经济效益好及服务质量优的特点。
正因如此,集装箱运输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保证国际贸易的运输⽅式。
尤其是经过⼏⼗年的发展,随着集装箱运输软硬件成套技术臻于成熟,到80年代集装箱运输已进⼊国际多式联运时代。
国际多式联运是⼀种利⽤集装箱进⾏联运的新的运输组织⽅式。
它通过采⽤海、陆、空等两种以上的运输⼿段,完成国际间的连贯货物运输,从⽽打破了过去海、铁、公、空等单⼀运输⽅式互不连贯的传统做法。
如今,提供优质的国际多式联运服务⼰成为集装箱运输经营⼈增强竞争⼒的重要⼿段。
⼀、国际多式联运的定义与特征 国际多式联运(MultimodaI Transport)是⼀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化效益为⽬标的联运组织形式。
它通常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的运输⽅式有机地组合在⼀起,构成连续的,综合性的⼀体化货物运输。
通过⼀次托运,⼀次计费,⼀份单证,⼀次保险,由各运输区段的承运⼈共同完成货物的全程运输,即将货物的全程运输作为⼀个完整的单⼀运输过程来安排。
然⽽,它与传统的单⼀运输⽅式⼜有很⼤的不同。
根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简称“多式联运公约”)以及1997年我国交通部和铁道部共同颁布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的定义,国际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少两种不同的运输⽅式,由多式联运经营⼈将货物从⼀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另⼀国境内指定地点交付的货物运输”。
根据该定义,结合国际上的实际做法,可以得出,构成国际多式联运必须具备以下特征或称基本条件: (1)必须具有⼀份多式联运合同。
该运输合同是多式联运经营⼈与托运⼈之间权利、义务、责任与豁免的合同关系和运输性质的确定,也是区别多式联运与⼀般货物运输⽅式的主要依据。
(2)必须使⽤⼀份全程多式联运单证。
该单证应满⾜不同运输⽅式的需要,并按单⼀运费率计收全程运费。
第1章复习思考题1.集装箱运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国际贸易量的上升以及跨国经营的增加,对国际间货物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货物运输由于采用件杂货的方式,货物品种多、包装形式多样、单件重量相差较大,很难实现全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运输生产,也不适应现代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要求。
为了克服件杂货运输所带来的问题,扩大运输单元是必然的趋势。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以网络和托盘等成组工具来实现的货物运输和装卸的成组化,但是这种成组方式的集成化程度有限,外形仍不规整,由于包装强度所限,也使得堆码困难。
所以,更大单元的、外形尺寸标准的、包装具有一定强度的集成化运输方式的出现就势在必行,而集装箱运输方式的诞生正是顺应了这种需求。
2.简述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沿革。
答:(1)萌芽阶段(1801~1955年)(2)开创阶段(1955~1966年)(3)成长阶段(1966~1971年)(4)扩张阶段(1971~20世纪80年代末)(5)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3.国际集装箱运输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1)集装箱运输量继续增长(2)集装箱船舶大型化、高速化发展(3)集装箱码头不断现代化,港口中转作用日益提高(4)集装箱箱型向大型化、专业化发展(5)集装箱运输信息管理实现现代化(6)集装箱多式联运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7)市场竞争激烈,各大班轮公司经营战略将明显改变(8)集装箱运输的绿色化4.集装箱运输的特点及优越性是什么?答:(1)高效率的运输方式(2)高质量的运输方式(3)资本高度密集型的行业(4)高协作的运输系统工程(5)适于组织多式联运5.集装箱运输系统的组成要素包括哪些?答:(1)适箱货物(2)集装箱(3)船舶与运输航线(4)码头与装卸作业设施(5)内陆集疏运系统(6)运输管理系统(7)运输辅助子系统6.国际集装箱运输信息系统体系包括哪些内容?答:国际集装箱运输信息管理体系结构图7.集装箱运输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什么?答:采集、存储、分析、处理及传递与集装箱运输有关的各类信息,及时、准确地掌握集装箱运输的基本情况,向有关管理机构、运输企业和相关部门机构提供可靠的信息,为统计分析、运行组织和管理决策等不同层次的活动提供服务。
教材?国际集装箱物资多式联运组织与治理?,参考书?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第九章集装箱运费计算第一节集装箱运费概述集装箱运输费用的单位价格称为集装箱运价。
国际集装箱运价不是一个简单的价格金额,而是包括费率标准、计收方法、承托双方责任、费用、风险划分等的一个综合价格体系。
由于集装箱运输打破了“港到港〞交接的传统,能够实现“门到门〞的运输,使得承运人的运输路线增长,运输环节增多,运输过程中花费的本钞票构成也与传统运输有特别大区不,而且由于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其计费方式也有了特别大变化。
一、集装箱运输与国际贸易价格条件常用的国际贸易价格条件要紧有离岸价格〔FOB〕、运费到岸价格〔CFR〕及运费保险费到岸价格〔CIF〕。
这三种常用价格条件是建立在“港到港〞交接的根底上的,要紧适用于传统的散杂物资海上和内河运输。
现代国际贸易中,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物资交接向内陆延伸,实现“门到门〞交接。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三种常用价格条件难以完全习惯新形势开展的需要。
鉴于此,国际商会〔ICC〕在?INCOTERMS1990?中推出了三种贸易价格条件:物资交指定地点承运人价格〔FCA〕、运费付至目的地价格〔CPT〕、运费保险费付至目的地价格〔CIP〕。
这三种贸易价格条件不仅适用于公路、铁路、海运、内河、航空等单一运输方式,而且适用于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相结合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
在目前常用的三种价格体系中,买卖双方的责任和风险划分是以装货港或卸货港的船边为界线,而新的价格条件中,买卖双方的责任和风险划分是以物资交给承运人或收货人为界线。
尽管目前国际集装箱运输中物资的交接地点已延伸到内陆,但习惯上仍然沿用三种常用的价格条件。
二、集装箱运费的全然结构从运输全程来瞧,集装箱运输产生之前,传统的件杂货运价是分方式、分段计算的。
作为担当尽大局部国际运输的海运段运价,其结构是建立在“港到港〞交接根底上的,仅包括物资的海上运费和船边装船、卸船费用,一般把这三项费用称为海运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