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与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书
- 格式:doc
- 大小:493.50 KB
- 文档页数:27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0310406学号:031040635学生姓名:陈代才指导教师:钟建伟2013年 4 月15 日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2013年4月15日目录1 任务提出与方案论证 (2)2 总体设计 (3)2.1潮流计算等值电路 (3)2.2建立电力系统模型 (3)2.3模型的调试与运行 (3)3 详细设计 (4)3.1 计算前提 (4)3.2手工计算 (7)4设计图及源程序 (11)4.1MA TLAB仿真 (11)4.2潮流计算源程序 (11)5 总结 (19)参考文献 (20)1 任务提出与方案论证潮流计算是在给定电力系统网络结构、参数和决定系统运行状态的边界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系统稳态运行状态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它是电力系统分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计算,是系统安全、经济分析和实时控制与调度的基础。
常规潮流计算的任务是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和网路结构确定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如各母线上的电压(幅值及相角)、网络中的功率分布以及功率损耗等。
潮流计算的结果是电力系统稳定计算和故障分析的基础。
在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划方案的研究中,都需要进行潮流计算以比较运行方式或规划供电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同时,为了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也需要进行大量而快速的潮流计算。
因此,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中应用最广泛、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种电气运算。
在系统规划设计和安排系统的运行方式时,采用离线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中,则采用在线潮流计算。
是电力系统研究人员长期研究的一个课题。
它既是对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方式的合理性、可靠性及经济性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又是电力系统静态和暂态稳定计算的基础。
潮流计算经历了一个由手工到应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过程,现在的潮流算法都以计算机的应用为前提用计算机进行潮流计算主要步骤在于编制计算机程序,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正美购物家电在线销售系统规划一、项目背景1.1 系统开发背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传统流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的跨地域性和可交互性使其在与传统媒体和贸易行业的竞争中具不可抗拒的优势。
因此,正美购物决定建立利用互联网开拓销售渠道,协助经销商打开货源的信息门户,提高企业的销售水平和竞争力。
1.3 企业未来核心业务描述及盈利模式分析正美购物以小家电产品为核心产品,涵盖了厨房、浴室、居室清洁、取暖类、小视听类等多种系列。
为了实现盈利,正美购物将通过销售产品和提供售后服务来获取利润。
1.4 竞争对手分析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正美购物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其他家电销售商。
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正美购物将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1.5 目标系统定位与目标客户分析正美购物的目标客户是那些需要购买小家电产品的消费者。
正美购物将通过建立一个用户友好的电子商城,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
二、系统分析2.1 系统需求分析正美购物的电子商城需要具备以下功能:用户注册和登录产品分类和搜索下单和支付订单管理售后服务2.2 系统用例模型正美购物的系统用例模型包括以下用例:用户注册和登录浏览产品搜索产品下单和支付取消订单申请退款售后服务三、系统设计3.1 功能模块设计正美购物的电子商城将包括以下功能模块:用户管理模块产品管理模块订单管理模块支付管理模块售后服务管理模块3.2 系统开发环境正美购物的电子商城将使用Java语言和MySQL数据库进行开发。
前端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技术。
3.3 数据库及数据表的设计正美购物的数据库将包括以下数据表:用户表产品表订单表支付表售后服务表3.4 各模块代码设计正美购物的电子商城将使用MVC架构进行开发,确保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附:小组分工A负责系统需求分析和功能模块设计B负责系统用例模型和数据库设计C负责系统开发环境和各模块代码设计正美购物是一家综合性零售企业,主要经营小家电商品。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电力系统三相对称短路计算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电力系统分析........................................................................................................................... - 0 -第一章设计目的与任务 ......................................................................................................... - 2 -1.1设计目的.................................................................................................................... - 2 -1.2设计任务.................................................................................................................... - 2 -第二章基础理论与原理 ......................................................................................................... - 2 -2.1 对称短路计算的基本方法 ....................................................................................... - 2 -2.2 用节点阻抗矩阵的计算方法 ................................................................................... - 4 -2.3 用节点导纳矩阵的计算方法 ................................................................................... - 6 -2.4 用三角分解法求解节点阻抗矩阵 ........................................................................... - 7 -2.5 短路发生在线路上任意处的计算方法 ................................................................... - 8 -第三章程序设计..................................................................................................................... - 9 -3.1 变量说明................................................................................................................... - 9 -3.2 程序流程图............................................................................................................. - 10 -3.2.1主程序流程图 .............................................................................................. - 11 -3.2.2导纳矩阵流程图 .......................................................................................... - 12 -3.2.3三角分解法流程图 ...................................................................................... - 13 -3.3 程序源代码见附录1 ............................................................................................ - 14 -第四章结果分析................................................................................................................... - 14 -第五章收获与建议............................................................................................................... - 15 -参考文献................................................................................................................................. - 17 -附录......................................................................................................................................... - 17 -附录1: 程序源代码..................................................................................................... - 18 - 附录2: 测试系统数据与系统图 ................................................................................... - 23 - 附录3: 测试系统的运行结果- 25 -第一章设计目的与任务1.1设计目的1、加深理解并巩固电力系统发生短路的基本知识。
某学院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作业报告一、前言本次分析与设计课程作业报告将介绍对某学院新学生入学流程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过程。
该学院的新生入学流程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分析与设计,以提高效率和用户体验。
二、系统分析1. 现状分析通过对学院新生入学流程的调研和了解,发现在新生报到、注册、选课等流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流程繁琐:新生需要填写大量的信息和表格,导致流程耗时较长。
- 频繁的人工干预:新生报到时需要与多个部门进行沟通和确认,容易造成信息传递的延迟。
- 信息不统一:不同部门间的信息不统一,导致新生需要重复填写和确认信息。
2. 需求分析根据现状分析,对该学院新生入学流程提出了以下需求:- 简化流程:优化新生入学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信息填写。
- 提高一体化:实现信息一体化,减少重复输入和确认。
- 自动化处理:引入系统自动化处理,减少人工干预和信息遗漏。
三、系统设计1. 总体设计基于需求分析,针对学院新生入学流程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包含报到、注册、选课等环节的一体化系统。
该系统将统一处理新生的信息和流程,并通过自动化处理减少人工干预。
2. 报到系统设计报到系统将通过学生自助服务终端进行自助报到,学生只需携带身份证和入学通知书,通过系统进行信息确认和注册,减少人工干预和信息填写。
3. 注册系统设计注册系统将引入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新生信息一体化管理,减少信息重复输入和确认,提高信息统一性和准确性。
4. 选课系统设计选课系统将引入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学生可以通过网上选课,系统将根据学生的专业和课程要求进行匹配,减少学生选课的繁琐性和混乱性。
四、系统实施1. 系统建设基于系统设计,学院将组织技术团队进行系统建设,包括报到系统、注册系统和选课系统的开发和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2. 用户培训在系统建设完成后,学院将开展新生入学流程系统的用户培训,包括学生和管理人员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使用系统进行报到、注册和选课等流程。
山东交通学院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院(部)别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姓名刘俊杰指导教师栗玉霞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题目二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刘俊杰6 月 3 日至 6 月9 日共 1 周指导教师(签字)院长(签字)2013 年 6 月9三、设计完成后提交的文件和图表1.计算说明书部分设计报告和手算潮流的步骤及结果目录摘要 (2)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3)第二章潮流计算 (4)2.1潮流计算概述与发展 (4)2.2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6)2.3潮流计算的方法及优、缺点 (7)2.4潮流计算所用程序语言的发展 (7)2.5 MATLAB概述 (8)2.6牛顿-拉夫逊法原理 (9)2.7牛顿-拉夫逊法解决潮流计算问题 (10)2.8计算机潮流计算的步骤 (11)2.9计算机程序的实现 (12)2.10计算过程及数据分析 (15)2.11 MATLAB潮流计算结果 (18)第三章电力系统仿真概述 (21)3.1仿真发展 (21)3.2 Matlab仿真电力系统 (21)3.2 Simulink仿真模型 (26)第四章学习心得 (28)参考文献: (29)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包括潮流计算和静态安全分析。
本文主要运用的事潮流计算,潮流计算是电力网络设计与运行中最基本的运算,对电力网络的各种设计方案及各种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可以得到各种电网各节点的电压,并求得网络的潮流及网络中的各元件的电力损耗,进而求得电能损耗。
本位就是运用潮流计算具体分析,并有MATLAB仿真。
关键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MATLAB仿真AbstractElectric power system steady flow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ic safety analysis. This paper, by means of the calculation, flow calculation is the trend of the power network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the most basic operations of electric power network, various design scheme and the operation ways to tide computation, can get all kinds of each node of the power grid voltage and seek the trend of the network and the network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power loss, and getting electric power. The standard is to use the power flow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the specific have MATLAB simulation.Key words: Power system; Flow calculation; MATLAB simulation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经变压器和电力线路输送并分配到用户,在那里经电动机、电炉和电灯等设备又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热能和光能等。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人事管理系统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093221学号:09322129姓名:张楚玉指导老师:黄国辉2011年11月24日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在社会中的各个领域中信息技术起了很大的作用。
人们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
人事管理系统能够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方便各个企业或者机构管理人员的调动、人员档案的管理以及人员工薪的管理等,可以使企业或者机构更好的利用人力资源达成目标,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帮助。
关键字:信息技术、数据、企业、人员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ociety, in all field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People more and more depend 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through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facilitate the enterprises or institutions management staff mobility, personnel file management and personnel salary management, can make the enterprise or institution to better use of human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 goal, for the enterprise decision-making provide help.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ata, business, personnel摘要 (2)需求分析 (4)系统目标 (4)背景 (4)人事管理系统的需求 (5)系统用例图: (6)系统分析 (7)人事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要求如下。
题目某冶金机械修造厂总降压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目录《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1)一、绪论 (1)二、工厂供电的设计 (2)2.1工厂供电的意义及要求 (2)2.2工厂供电设计的一般原则 (4)2.3设计的具体容 (4)2.4工厂原始资料 (4)三、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6)3.3工厂的电力负荷 (6)3.2 车间计算负荷的确定 (6)3.3 工厂计算负荷的确定 (7)3.4 无功功率补偿及其计算 (9)四、总降压变电所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 (10)五、短路电流计算 (11)5.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11)5.2 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11)5.3 该厂供电系统电路及短路等效电路 (12)5.4 短路计算 (14)5.5 短路计算结果 (20)六、总降压变电所35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21)七、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 (23)7.1 总降压变电所35kV变压器的保护 (23)7.2 35kV电力线路保护 (25)八、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的设计 (27)8.1 变电所防雷保护与防雷装置的选择 (27)8.2 接地装置的设计计算 (27)心得体会 (28)参考文献 (29)《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某冶金机械修造厂总降压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一、绪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随着中国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力系统与用户直接关联的供电系统尤为重要。
作为供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电气设备的质量及其性能的先进性是决定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条件之一。
本设计根据该冶金机械厂的相关资料和实际情况,对该厂的总降压变电所系统进行设计。
本设计首先根据工厂提供的资料对工厂的负荷情况进行了计算,根据负荷情况对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进行了选择。
该厂电源由某变电所以35kV 双回路架空线引出,本设计选择在该厂设立总降压变电所先将电压降为厂区供电电压10kV,在由各车间变电所降为负荷所需电压。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工商管理学院成绩查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学院管理学院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信管031学号姓名翟翠丽指导教师王小江2006.12.30至2007.01.12《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成绩评定综合评定该生课程设计成绩为。
指导教师:年月日目录1 设计背景简介 (1)2 可行性分析 (2)3 系统用例分析 (2)3.1系统用例图 (2)3.2系统活动图 (4)3.3 系统序列图 (10)3.4系统类图 (13)4系统设计 (14)4.1功能结构设计 (14)4.2数据库设计 (15)4.2.1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5)4.2.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16)4.2.3数据库物理设计和实施维护 (17)4.3代码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等 (17)4.3.1代码设计 (18)4.3.2输出设计和输入设计 (18)4.4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及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19)4.4.1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19)4.4.2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19)4.5软件开发工具选择 (20)5系统实施 (20)5.1典型程序设计说明 (20)5.1.1用户登录系统界面设计 (20)5.1.2管理员查询学生成绩界面设计 (22)5.1.3管理员添加学生成绩界面设计 (24)5.1.4学生成绩查询界面设计 (27)5.2测试方案及切换方式设计 (29)5.2.1测试方案设计 (29)5.2.2切换方式设计 (31)6 系统评价 (31)7总结 (32)参考文献: (32)工商管理学院成绩查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1 设计背景简介目前,高等学校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度,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内部管理手段、方法和模式先进与否,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提高学校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采用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客观需要. 高校信息化,是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根据自身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加强管理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水平、改善生活环境。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1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学生教材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年级班级姓名2 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教材管理系统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设计内容与要求结合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分小组合作开发一小型管理信息系统。
任务1 系统规划系统的需求分析、流程再造(业务流程介绍the main operating after the teacher landed is Teaching material s inquiry.Obviously, this system is not complex, the main promble that solved is using keywords to database queries.7第1 章绪论1.1 选题背景目前由于教材的种类多、数量多,通过手工的方式对教材进行准确地分门别类、快速检索已经非常困难,大大降低了教材管理中心的工作效率。
但是,目前仍有很多学校教材科的管理工作依然停留在纸质记录的原始方式上。
教师书面提出需要使用的教材名,上交后由系领导审核,审核通过后,由教学秘书统计需要的数量,然后提交给教材科。
之后教材科还有大量的工作,统计各系各班级需要某种教材的数量,任课教师需要的数量,教材科需要的数量,然后进行订购。
领书的时候,要学生提供领书单才能领书,还要记得立刻做记录。
这样的操作过程不但繁琐,而且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中,无论哪一步出了错误,对最终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都有很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随着软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建立一个运行良好且方便使用的教材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条件已经非常成熟,且需要投入的资金也相对较低,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由此可见,建立一个符合高校教材管理实际情况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是十分必要的。
这不仅能够提高高校教材管理中心的工作效率,而且也是高校向信息化管理方向发展所必须的。
1.2 选题来源及意义客户信息作为加油站信息管理中最主要的管理对象,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就成了加油站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加油站的管理者说都至关重要。
第一章绪论1.1系统分析与设计概述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将在系统详细调查中所得到的文档资料集中到一起,对组织内部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
它侧重于从业务全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
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业务和数据的流程是否通畅,是否合理;数据、业务过程和实现管理功能之间的关系;老系统管理模式改革和新系统管理方法的实现是否具有可行性等等。
系统分析的目的是将用户的需求及其解决方法确定下来,这些需要确定的结果包括:开发者关于现有组织管理状况的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功能的需求;数据和业务流程;管理功能和管理数据指标体系;新系统拟改动和新增的管理模型等等。
系统分析所确定的内容是今后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的基础。
系统分析从系统需求入手,从用户观点出发建立系统用户模型。
用户模型从概念上全方位表达系统需求及系统与用户的相互关系。
系统分析在用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适应性强的独立于系统实现环境的逻辑结构。
分析阶段独立于系统实现环境,可以保证建立起来的系统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便于系统维护、移植或扩充。
在系统分析阶段,系统的逻辑结构应从以下三方面全面反映系统的功能与性能:(1)信息。
完整描述系统中所处理的全部信息;(2)行为。
完全描述系统状态变化所需处理或功能;(3)表示。
详细描述系统的对外接口与界面。
系统设计是新系统的物理设计阶段。
根据系统分析阶段所确定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功能要求,在用户提供的环境条件下,设计出一个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上实施的方案,即建立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设计软件系统的模块层次结构,设计数据库的结构以及设计模块的控制流程,其目的是明确软件系统"如何做"。
这个阶段又分两个步骤: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概要设计解决软件系统的模块划分和模块的层次机构以及数据库设计;详细设计解决每个模块的控制流程,内部算法和数据结构的设计。
这个阶段结束,要交付概要设计说明书和设计说明,也可以合并在一起,称为设计说明书。
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能满足预定目标的系统的过程。
系统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确定设计方针和方法,将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确定各子系统的目标、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决定对子系统的管理体制和控制方式,对各子系统进行技术设计和评价,对全系统进行技术设计和评价等。
系统设计通常应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归纳法,另一种是演绎法。
应用归纳法进行系统设计的程序是:首先尽可能地收集现有的和过去的同类系统的系统设计资料;在对这些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所设计的系统的功能要求进行多次选择,然后对少数几个同类系统作出相应修正,最后得出一个理想的系统。
演绎法是一种公理化方法,即先从普遍的规则和原理出发,根据设计人员的知识和经验,从具有一定功能的元素集合中选择能符合系统功能要求的多种元素,然后将这些元素按照一定形式进行组合,从而创造出具有所需功能的新系统。
在系统设计的实践中,这两种方法往往是并用的。
1.2课题背景当今世界正处于科技高速发展,信息量剧增的时代,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图书的需求越来越大,馆存图书也不断增加,各系统对各门类图书的需求也越来越具体,图书馆的计算机化已不容迟缓。
但目前各图书馆对图书的管理很多停留在书卡和书目的一般查询上,花费了大量资金购置的图书和计算机软件,其关系只停留在图书和目录,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所进行的计算机管理只简单的将书目录入软件中,再根据目录查找图书这一循环体中。
目前大部分图书馆的图书管理都处于一种馆藏图书量大,各书馆所存图书相类似,专业性图书所占比例较小,管理方法简单,图书利用率低,管理成本又高。
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书籍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
需要对读者资源、书籍资源、借书信息、还书信息进行管理。
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运用网络技术,通过信息系统的开发,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我们针对图书馆手工管理的现状,经过详细系统的调查,阐明了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和功能,为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章需求分析3.1 系统目标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
现今,有很多的图书馆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
图书馆若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资料和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资料繁多,手工处理的工作量大,整体管理效率低下,也不方便读者对图书资料的查阅。
为了提高日常的图书管理效率,必须开发满足大多数中小型的图书管理要求的图书管理系统。
本系统将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加速图书馆管理的自动化,标准化和科学化,而建立的一个整体性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本系统开发目的和意义就是为了管理好图书馆信息,使图书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情况。
使用此管理系统以后,可以提高和改进技术部的管理系统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广大师生也可以更加充分利用图书馆,为教学研究提供更好的服务,图书馆也可以调整冗余机构,精简一些人员,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及服务水平。
3.2 用户特点图书管理系统需要满足来自三方面的需求,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图书借阅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图书馆管理人员。
图书借阅者的需求是查询图书馆所存的图书、个人借阅情况及个人信息的修改;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借阅者的借阅及还书要求进行操作,同时形成借书或还书报表给借阅者查看确认;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功能最为复杂,包括对工作人员、图书借阅者、图书进行管理和维护及系统状态的查看、维护并生成催还图书报表。
图书借阅者可直接查看图书馆图书情况,如果图书借阅者根据本人借书证号和密码登录系统,还可以进行本人借书情况的查询和维护部分个人信息。
一般情况下,图书借阅者只应该查询和维护本人的借书情况和个人信息,若查询和维护其他借阅者的借书情况和个人信息,就要知道其他图书借阅者的借书证号和密码。
这些是很难得到的,特别是密码,所以不但满足了图书借阅者的要求,还保护了图书借阅者的个人隐私。
图书馆工作人员有修改图书借阅者借书和还书记录的权限,所以需对工作人员登陆本模块进行更多的考虑。
在此模块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为图书借阅者加入借书记录或是还书记录,并打印生成相应的报表给用户查看和确认。
图书馆管理人员功能的信息量大,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最高。
本功能实现对图书信息、借阅者信息、总体借阅情况信息的管理和统计、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信息查看及维护。
图书馆管理员可以浏览、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统计图书的基本信息;浏览、查询、统计、添加、删除和修改图书借阅者的基本信息,浏览、查询、统计图书馆的借阅信息。
3.3 运行环境规定3.3.1设备此系统采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充分利用客户和服务器的资源,大幅度增加网络传输的数据量,提高系统效率,保证系统能够运行稳定、信息可靠完整。
网络采用TCP/IP协议,拓扑结构为星状,通信介质为双绞线和光纤。
3.3.2 支撑软件系统前端平台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程序开发使用ASP技术,能够动态完成网站的交互性工作。
后台数据库系统采用微软的 SQL Server2000 Enterprise,Web服务器采用IIS Server 4.0,Media服务器采用Windows Media Server,邮件服务器采用Exchange Server 2000 Enterprise Edition,使用Active Directory进行目录和安全性管理。
(3)Out of the book:移出预定(4)late fine:超期罚款(5)view the number of book:查看以借阅的数目。
如果借阅者有借阅的书籍的时候可以查看借阅者的借阅情况。
4.2.3系统维护员进行系统维护用例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系统的数据进行维护,如增加、删除和更新书目,增加、删除和更新借阅者帐户,增加和删除书籍图4-4系统维护员进行系统维护用例用例说明:(1)remove book:删除书籍(2)add book:添加书籍(3)remove or update title:更新书目(4)add title:添加书目(5)query book info:查询书籍信息(6)query borrower info:查询借阅者信息(7)remove or update borrower:更新借阅者账户信息(8)add borrower:添加借阅者账户图4-6图书属性图图4-7读者属性图图5-6借阅者活动图活动图说明:首先通过自助服务可以查找书籍信息,如果有需要的书籍可以登陆系统借阅。
5.2.2图书管理员的活动图图5-7图书管理员活动图图5-9系统管理员删除书目时序图时序图说明:(1)remove title():管理员发送信息到维护窗口(2)find():先在书目中查找到记录(3)find on title():在书籍信息中出找到相应的记录(4)destroy():把找到的记录删除掉5.3.4图书管理员处理书籍借阅的时序图图5-10图书管理员处理书籍借阅时序图时序图说明:(1)find title():管理员发出请求到借出窗口(2)find():在书籍记录中查找信息(3)identity borrower():确定有相应的信息后,用借阅者身份向借出窗口发出请求(4)find():借出图书5.3.5图书管理员处理书籍归还的时序图图5-14书的状态图状态图说明:首先查看图书是否可用,如果可用,就可以通过借阅者借阅或预定的方式借给借阅者并删除信息。
5.4.2借阅者帐户的状态图图5-15借阅者帐户的状态图状态图说明:首先查看借阅者账户是否可用,如果可用可以借书,将账户变为不可用,直到借阅者还书为止,状态变为可用。
5.5对象持久化为关系数据库表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中各个数据表的设计:总结与心得经过这段时间的开发和设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开发完成。
其功能基本符合用户的需求,能够完成大量的信息录入、自动生成统计报表功能,提供方便的查询功能和部分系统维护功能。
使用能户方便进行资料修改、更新、删除。
同时也考虑到减少数据冗余的问题,对于数据的一致性的问题也通过程序进行了有效的解决。
但本系统也存在设计上的不足,首先因为初次设计此类的系统,在初期阶段需求分析和考虑数据库设计的时候都做的不全面,以至不能很好的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在长时间使用删除一些数据后,会有一些脏数据留存,也可能有其他一些问题发生。
其次,仍然有一些地方没有及时的给用户反馈,没有做操作可逆的处理。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更加系统地了解了软件的开发中模型的建立方法与顺序,培养了我的系统需求分析,设计能力,并深入了解了建模工具发展动向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