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化学 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 第1课时 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课时训练 鲁科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6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1.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发光强度:坎德拉(cad),物质的量:摩尔(mol).2.物质的量:1)意义:计量大量微粒集合体中的微粒数目。
(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2)基准:阿伏伽德罗常数。
(≈6.02× )代表0.012kg (标准碳)所含碳原子个数。
3)单位:摩尔(mol) 读作“摩”eg:1mol 中约有水分子个;有2mol H;有1mol O※一定要用化学式指明微粒种类,不可以使用中文名称。
4)物质的量与微粒数关系:※n—物质的量(mol) N—微粒数目(个) —阿伏伽德罗常数二、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1.摩尔质量(M)1)定义:1mol物质的质量2)单位:1g/mol3)公式:※M—摩尔质量(g/mol) m—物质质量(g) n—物质的量(mol)4)数值: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2.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1mol气体的体积2)单位:L/mol3)公式:※—气体摩尔体积(L/mol) V—体积(L) n—物质的量(mol)4)特例: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22.4L/mol※1.影响体积的因素:微粒数目,微粒直径,微粒间距离。
影响气体体积:微粒数目,微粒间距离;影响固体、液体体积:微粒数目,微粒直径。
2.在标况下的特例,也是近似值。
3.在非标况下,只要温度、压强一定,1mol任何气体所占体积是一个定值,但不一定为22.4L。
3.阿伏伽德罗定律1)定义:同文通压下,相同体积的人和气体都有相同数目分子数。
2)定义式:PV=nRT※P—压强V—体积n—物质的量R—常数T—温度3)推论:①同温同压下,②同温同压下,③同温同体积下,④同温同物质量下,三、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1L溶液中所含物质的量2.公式:※C—物质的量浓度(mol/L) n—物质的量(mol) V—体积(L)3.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1)仪器: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或天平,烧杯。
第1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知 识 梳 理]知识点一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化学反应是原子、分子等粒子之间的反应,如何把微观的水分子的量和宏观的水的量联系起来,完成下列知识点我相信你就会知道: 1.物质的量七个基本物理量:长度(m)、时间(s)、质量(kg)、热力学温度(K)、电流(A)、发光强度(cd)、物质的量(mol)(1)概念: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基本物理量。
(2)符号及单位:符号为n ,单位为摩尔。
2.摩尔3.阿伏加德罗常数 →人为规定的一个数值,用以联系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个数之间的定量关系,类似一打指“12”,一双指“2”提醒: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这里的粒子是指同种“粒子”,如1 mol N2中的氮分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 mol N2中的氮原子数就不能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知识点二摩尔质量我们在用铁单质做化学实验时,不可能一个一个的查铁原子从而确定它的物质的量,我们只能通过测量铁的质量来确定它的物质的量,那么如何把质量和物质的量联系在一起?提醒:一种微粒的摩尔质量就是1 mol该微粒的质量,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摩尔质量的单位是 g/mol,物质的质量单位是 g,二者的意义不同。
微判断(1)物质的量可以理解为物质的微观粒子数目。
( )(2)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 )(3)1 mol氧气中约含有6.02×1023个原子。
( )(4)1 mol任何粒子所含有的粒子数相等。
( )(5)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
( )(6)H2O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18。
( )答案(1)×(2)×(3)×(4)√(5)×(6)√微训练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B.1 mol C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答案 A2.(1)9 g H2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含有的氢原子数为________。
2019年高中化学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1课时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课时训练鲁科版必修1
水平测试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 mol H
2 B.1 mol CO
2
C.1 mol Na+ D.1 mol小米
解析: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微观粒子的,不能用来表示宏观物质。
答案:D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③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④氢原子的摩尔质量是1 g
⑤HCl的摩尔质量等于1 mol HCl分子的质量
⑥1 mol CO2中含有1 mol碳和2 mol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全部
解析:①中,摩尔不是物理量,是物质的量的单位;②中,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结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③中,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④中,H的摩尔质量为1 g·mol-1;⑤中,摩尔质量与质量的单位不同;⑥中,1 mol碳和2 mol 氧均未指明粒子种类。
答案:D
3.下列关于Cl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Cl2含有N A个Cl原子
B.1 mol Cl2含有N A个Cl2分子
C.1 mol Cl2与1 mol H2反应,会生成1 mol HCl
D.1 mol Cl2与1 mol Na充分反应,会生成2 mol NaCl
解析:1 mol Cl2含有2N A个Cl原子,故A项错误;1 mol Cl2与1 mol H2反应,会生成2 mol HCl,故C项错误;1 mol Cl2与1 mol Na充分反应,会生成1 mol NaCl,故D 项错误。
答案:B
4.0.5 mol Na2SO4中所含的Na+数为( )
A.3.01×1023 B.6.02×1023
C.0.5 D.1
解析:由关系式:Na2SO4~2Na+可知0.5 mol Na2SO4中含 1 mol Na+,
N
()23
+1 mol NA 6.02Na 10
==⨯
答案:B
5.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SO 2和S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B .分子数之比为1∶1 C .原子总数之比为4∶3 D .质量之比为1∶1
解析:由n (SO 2)=n (SO 3),得N (SO 2)∶N (SO 3)=1∶1;A 项,应为1∶1;C 项,应为3∶4;D 项,m (SO 2)∶m (SO 3)=M (SO 2)∶M (SO 3)=64∶80=4∶5。
答案:B
6.(双选题)设一个12
C 原子的质量为a g ,一个R 原子的质量为b g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mol -1
,则R 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
A .12a /b
B .12b /a
C .bN A
D .aN A
解析: ()bg 12b
r R =
=
1g 2
M a a ,故B 项正确;()()()A Ag A -1
R =g
=,r R =R =mol
M M M N N N b b b ,故C 项正确
答案:BC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 .28 g 氮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 A
B .4 g 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
C .1 mol O 2分子的质量等于1 mol 氧原子的质量
D .24 g O 2分子和24 g O 3分子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解析:28 g 氮气含有N 2分子28 g
28 g·mol -1===1
mol ,即2 mol 氮原子,故A 项错误;4 g 金属钙为 4 g 40 g·mol
-1=0.1 mol ,Ca -2e -
===
Ca 2+
,故4 g 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故B 错误;1 mol
答案:D
8.填写下列表格。
解析:
()()()()()()()2
2
23
-1
23
22
-1
23
-1
2
2
4
4
-1
23
-1
2-1
214g
=N2=
=0.5mol,
28g mol-1
N =0.5 mol 6.02=3.01;
n ==0.05 mol,m =0.05mol 98g =4.9g;
H O =18 g ,H O 0.5 mol 6.02=3.28g
mol
N 10 mol
103.0110SO SO mol H H 6.0210mol
mol 10 mol ⨯⨯⨯⨯=⨯⨯⨯⨯M N M N ,n ()2
23
-1
01,H O =0.5 mol 18g =9 g 10 mol ⨯⨯。
m
答案:3.01×1023 0.5 28 4.9 0.05 98 3.01×1023
9 18
素能提高
1.(双选题)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 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0.012 kg 12C中所含的原子数
C.阿伏加德罗常数约是6.02×1023
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 A,近似为6.02×1023 mol-1
解析:阿伏加德罗常数是0.012 kg 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符号为N A,近似为6.02×1023 mol-1,故B、D两项正确。
答案:BD
2.下列量的各物质含原子个数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
①0.5 mol NH3②4 g氦气③4 ℃时9 mL水
④0.2 mol Na3PO4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解析:分别计算各物质中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大小顺序即原子个数顺序。
①中原子总数0.5 mol×4=2 mol;②中原子4 g/4 g·mol-1=1 mol;③中原子9 g/18 g·mol-1×3=1.5 mol;④中原子0.2 mol×8=1.6 mol;故答案选择A项。
答案:A
3.已知三种物质NaCl、MgCl2、AlCl3分别溶于水,若溶液中的钠、镁、铝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16∶9,则①NaCl、MgCl2、AlCl3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②其中所含Cl-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③若将三种溶液混合后n(Cl-)=1 mol,则三种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
解析:溶液钠、镁、铝三种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n(Mg)∶n(Al)=
23 g
23 g·mol-1∶
16 g
24 g·mol-1
∶
9 g
27 g·mol-1
=3∶2∶1,即n(NaCl)∶n(MgCl2)∶n(AlCl3)=
3∶2∶1,所含n(Cl-)之比为3∶(2×2)∶(1×3)=3∶4∶3,设:n(NaCl)=3a mol,n(MgCl2)=2a mol,n(AlCl3)=a mol,由题意可得:3a mol+2a mol×2+a mol×3=10a mol=1 mol,故a=0.1。
混合物质量m=0.3 mol×58.5 g·mo l-1+0.2 mol×95 g·mol-1+0.1 mol×133.5 g·mol-1=49.9 g。
答案:①3∶2∶1②3∶4∶3③49.9 g Sr 29892 74C4 瓄25873 6511 攑[ 28637 6FDD 濝t:20153 4EB9 亹I36589 8EED 軭28999 7147 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