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句子复习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3.34 KB
- 文档页数:6
二年级句子复习教案第一章:复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巩固已经学过的句子类型,激发学生对句子复习的兴趣。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回顾不同类型的句子。
难点:句子类型的辨析和运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答法、举例法、游戏法等。
1.4 教学内容:(1)回顾简单句、疑问句、否定句、祈使句等基本句子类型。
(2)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句子类型的特点和运用。
(3)设计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句子。
第二章:简单句复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简单句的结构和特点,能够正确运用简单句进行表达。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简单句的结构和特点。
难点:简单句的运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举例法、练习法等。
2.4 教学内容:(1)讲解简单句的结构和特点。
(2)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简单句的运用。
(3)设计练习活动,让学生巩固简单句的运用。
第三章:疑问句复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疑问句的结构和特点,能够正确运用疑问句进行提问。
3.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疑问句的结构和特点。
难点:疑问句的运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举例法、练习法等。
3.4 教学内容:(1)讲解疑问句的结构和特点。
(2)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疑问句的运用。
(3)设计练习活动,让学生巩固疑问句的运用。
第四章:否定句复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否定句的结构和特点,能够正确运用否定句进行表达。
4.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否定句的结构和特点。
难点:否定句的运用。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举例法、练习法等。
4.4 教学内容:(1)讲解否定句的结构和特点。
(2)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否定句的运用。
(3)设计练习活动,让学生巩固否定句的运用。
第五章:祈使句复习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祈使句的结构和特点,能够正确运用祈使句进行表达。
5.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祈使句的结构和特点。
难点:祈使句的运用。
汉语拼音“复习三”教学精品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汉语拼音》教材的“复习三”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复习已学的声母、韵母及声调;通过词语练习,加深对拼音规则的理解;通过句子练习,提高学生的拼音拼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已学的声母、韵母及声调知识,提高学生的拼音识别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拼音进行词语、句子朗读的能力,增强语感。
3. 提高学生的拼音书写速度和准确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调的正确发音、词语的拼音拼读。
教学重点:巩固声母、韵母及声调知识,提高拼音识别、拼读和书写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拼音卡片、教学PPT、词语练习题、句子练习题。
学生准备:拼音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实践情景,如超市购物、公园游玩等,引导学生用拼音描述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细节:教师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引导学生用拼音进行简单描述。
2. 例题讲解:讲解声母、韵母及声调的识别与运用。
细节:结合PPT,以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解答。
3.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声母、韵母及声调的词语练习。
细节: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句子练习。
细节:每组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句子,要求正确识别拼音,准确拼读。
细节:教师以提问、解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声母、韵母、声调表。
2. 例题及解答。
3. 课堂练习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词语、句子练习。
2. 答案:课后练习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趣味拼音练习,如拼音接龙、拼音猜谜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体文档要求:教学内容严谨,教学过程详细,实践情景引入贴近生活,例题讲解清晰,随堂练习丰富,作业设计合理,课后反思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3句子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使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并能准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
2.能够根据句子要求正确使用“把”字句和“被”字句。
3.能够运用反问句表达语气,并能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4.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充句子,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5.能够运用修饰成分使句子更具体、生动。
6.能够准确辨别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1.学会正确使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并能准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
2.能够根据句子要求正确使用“把”字句和“被”字句。
3.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充句子,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难点:1.能够运用反问句表达语气,并能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2.能够运用修饰成分使句子更具体、生动。
3.能够准确辨别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表达。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将句子类型整理归类。
2.学生在语文书中找出疑问句、感叹句、“把”字句、反问句、比喻句、拟人句,每种类型至少两句。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言:我们已经游历过生字王国和词语王国,现在句子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参观。
你们准备好了吗?二、复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1.课件出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卡通人物形象,让学生认读。
2.课件出示句子,学生朗读句子,并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种句子类型。
例如:“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是陈述句,“这棵树的叶子真奇怪,这是什么树呢?”是疑问句,“我们来到公园,公园里的花真多呀!”是感叹句。
3.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句子,再读一读,简单说一说这三种句子有什么区别。
4.教师讲解:___用来陈述事情,句子末尾用句号表示陈述的语气。
朗读的时候,声音平缓。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句子末尾用问号表示疑问的语气。
朗读的时候,句末语调上扬。
感叹句表示语气强烈,句子末尾用感叹号表示感叹的语气。
朗读的时候,语气比较强烈。
句子衔接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句子衔接的基本概念1.1 句子衔接的定义1.2 句子衔接的作用1.3 句子衔接的类型第二章:句子衔接的方法与技巧2.1 并列衔接法2.2 递进衔接法2.3 转折衔接法2.4 因果衔接法2.5 其他衔接方法第三章:句子衔接在写作中的应用3.1 句子衔接在文章开头的作用3.2 句子衔接在文章中间的作用3.3 句子衔接在文章结尾的作用第四章:常见错误分析与演练4.1 句子衔接不当4.2 关联词使用错误4.3 逻辑关系混乱4.4 句子冗余或缺失第五章:句子衔接的实践训练5.1 改错练习5.2 句子衔接填空练习5.3 句子衔接续写练习5.4 句子衔接应用文写作练习教学目标:1. 理解句子衔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句子衔接的方法和技巧。
3. 学会在写作中运用句子衔接,使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4. 分析并修改句子衔接方面的常见错误。
5. 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句子衔接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句子衔接的方法和技巧。
2. 在写作中运用句子衔接,使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3. 分析并修改句子衔接方面的常见错误。
第六章:句子衔接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6.1 句子衔接在主旨句识别中的应用6.2 句子衔接在推断句意中的应用6.3 句子衔接在寻找论据中的应用第七章:句子衔接在口语表达中的应用7.1 句子衔接在演讲中的应用7.2 句子衔接在辩论中的应用7.3 句子衔接在日常对话中的应用第八章:句子衔接的审美与风格8.1 句子衔接与文章风格的匹配8.2 句子衔接的节奏与韵律8.3 句子衔接与语言美感的营造第九章:句子衔接的特殊情况处理9.1 无明显逻辑关系的句子衔接9.2 长句与短句的衔接9.3 复杂句与简单句的衔接第十章:综合训练与提升10.1 综合练习题10.2 句子衔接的应用文写作10.3 句子衔接的实战演练10.4 句子衔接的自我提升策略教学目标:6. 理解句子衔接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句子复习目标:1.准确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这三种句子类型,并能根据句子类型准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
2.能根据句子要求,准确将“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换。
3.准确运用反问句表达语气,并能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4.能根据具体语境把句子补充完整,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5.能抓住句子主干准确缩句。
6.能运用修饰成分将句子表达得具体、生动。
7.能仿照例句或者运用简单的关联词语造句。
8.能准确辨别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三种修辞方法进行表达。
复习重点:1.准确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这三种句子类型,并能根据句子类型准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
2.能根据句子要求,准确将“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换。
3.能根据具体语境把句子补充完整,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复习难点:1.准确运用反问句表达语气,并能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2.能抓住句子主干准确缩句。
3.能运用修饰成分将句子表达得具体、生动。
4.能仿照例句或者运用简单的关联词语造句。
5.能准确辨别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三种修辞方法进行表达。
复习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3课时。
复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复习了生字、词语,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许多,现在我们复习句子!二、复习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课件出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卡通人物形象】同学们,一起读读这三个句子!【课件出示句子:1.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陈述句)2.这棵树的叶子真奇怪,这是什么树呢?(疑问句)3.我们来到公园,公园里的花真多呀!(感叹句)】同学们,请朗读句子,并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种句子类型?同学们,请观察这三个句子,再读读,简单说说这三种句子有什么区别?预设:【课件出示:1.陈述句用来陈述事情,句子末尾用句号表示陈述的语气。
朗读的时候,声音平缓。
2.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句子末尾用问号表示疑问的语气。
三年级上册句子专项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突破教材重难点,加强句子专项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引导学生对课文出现的句式进行梳理归类,找出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反问句等句子,掌握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修辞手法。
培养学生自己复习的能力和主动复习的良好习惯。
3. 复习语文园地中字词句训练,对教学中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新学知识。
复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学习提示语的标点符号等用法。
4. 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点。
面向全体、不适时机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使优生更优,差生有较大进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今天让我们走进句子城堡,去参观城堡里的美好风光。
进入城堡之前,守卫要考考我们,敢不敢接受挑战?二、梳理课文句式。
第一关、找句子。
1.回顾课文,找出文中的优美句子,并进行分类。
找出文中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反问句等句子。
2.学生找句子。
3.学生分类汇报。
第二关、知识点。
1.复习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中的句子部分。
2.练习巩固。
(1)仿写句子。
a.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这是一个____句,仿写一句: b.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这是一个____句仿写一句:。
总结: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拟人、比喻,知道把事物当做人来写,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
能恰当地运用拟人、比喻,把句子写得生动一点。
(2)根据例子,补充下面句子,描述场景。
例: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a.大课间,操场上一片欢腾,……b.花坛边,……c.教室里,……(3)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a.金黄色的树叶纷纷落下,仿佛五颜六色的风筝。
b.奶奶经常给我讲过去的往事。
c.低下头,揉一揉眼睛,休息一会儿再看。
d.《布勒门的音乐家》的作者是格林兄弟写的。
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基本辨认句子,了解句子的基本结构和常见类别。
2.能够根据情境构建句子,熟练书写跟句和独立句。
3.能够简单判断句子是否通顺,对有不通顺的句子进行修改。
4.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什么是句子?•句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句子和短语、词的区别。
2.句子的基本结构•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主谓宾补结构•同位语结构3.句子的类别•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4.句子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5.句子的调子和语气•句子的语气分类•句子的调子分类教学重点1.句子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
2.各类句子和句子结构的归纳总结。
3.重点、难点成分的梳理和掌握。
4.句子的语气和调子的理解和练习。
教学难点1.确定句子结构和成分的能力。
2.熟悉句子的语气和调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手段1.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互相讨论、交流。
2.听说训练法:独立或小组练习口语表达。
3.创新教学法:通过场景模拟、创意绘画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新知,检查学生学习情况1.用一些有趣的例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师生互动,检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第二步:讲解句子的基本概念和结构1.介绍句子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点。
2.分析句子各种结构和类别,讲解各种句子结构和成分。
第三步:小组合作训练1.每个小组独立完成一些场景模拟任务,并记录下来。
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口语表达的能力,讨论成果。
第四步:创意绘画1.学生通过图画的形式完成句子的分类和成分组合。
2.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画作,互相交流和学习。
第五步:个别训练1.针对句子难点,针对性地练习和巩固。
2.个别辅导,指导学生弥补理解和掌握的空缺。
第六步:教学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学习成果。
2.督促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和思考。
教学评价1.通过小组合作,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和巩固已学的英语句子,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2. 通过复习句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3.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复习基本句型: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2. 复习疑问词:What, How, Where3. 复习一般现在时:I like apples. She is a teacher.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复习和巩固已学的英语句子。
2. 难点:疑问词的运用和一般现在时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PPT、单词卡片、实物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室。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b. 学生模仿教师,用中文进行自我介绍。
c. 教师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如:Hello, my name isX, I am years old, I e from .d. 学生模仿教师,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
e. 教师播放英语歌曲,学生跟随音乐做动作。
2. 教学活动(20分钟)a. 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引导学生复习疑问词What, How, Where,并提问: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b. 学生回答问题,并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
c. 教师引导学生用一般现在时造句,如:I like apples. She is a teacher.d. 学生模仿教师,用一般现在时造句。
e.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相互提问和回答问题。
3. 巩固活动(10分钟)a. 教师出示实物,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实物,如:This is a cat. It has four legs and a tl.b. 学生模仿教师,用英语描述实物。
c.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句子进行对话。
二年级句子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2. 培养学生正确、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句子意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基本句子结构:主语、谓语、宾语。
2. 复习句子的基本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3. 练习用句子表达情景。
三、教学重点1. 句子结构的掌握。
2. 句子类型的辨别。
3. 句子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
四、教学难点1. 句子结构的灵活运用。
2. 句子类型的转换。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互动等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图片、情景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2. 培养学生正确、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句子意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基本句子结构:主语、谓语、宾语。
2. 复习句子的基本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3. 练习用句子表达情景。
三、教学重点1. 句子结构的掌握。
2. 句子类型的辨别。
3. 句子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
四、教学难点1. 句子结构的灵活运用。
2. 句子类型的转换。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互动等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图片、情景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句子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讲解基本句子结构,如主语、谓语、宾语等,并通过示例进行说明。
3. 示范:教师示范不同类型的句子,让学生辨别并理解其含义。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用句子表达不同情景,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5. 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用所学的句子结构和方法,写几个句子表达不同情景。
教学目标- 巩固和提高学生对句段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培养学生通过句段理解和表达文章内容的能力。
-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句段练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 句子的基本成分和句子的基本类型。
- 段落的基本结构,包括主题句、支持句和结论句。
- 句段在文章中的应用,如何通过句段理解和表达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句子的基本成分和基本类型,段落的基本结构。
- 难点:句段在文章中的应用,如何通过句段理解和表达文章内容。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教学视频,句段练习题。
- 学具: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句子和段落,让学生回顾句段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句子的基本成分和基本类型,段落的基本结构。
3. 练习:进行句段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句段的知识。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经典的句段,让学生了解句段在文章中的应用。
5. 总结:总结句段的知识点,强调句段在文章理解和表达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句段复习- 副句子的基本成分和类型,段落的基本结构- 内容:句子的基本成分,句子的基本类型,段落的基本结构,句段在文章中的应用作业设计- 让学生回家后,选择一篇文章,尝试用句段的知识去理解和表达文章的内容。
- 准备一些句段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巩固句段的知识。
课后反思通过这次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句段的知识,能够通过句段去理解和表达文章的内容。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课后作业和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句段的知识和技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句子的基本成分和基本类型,段落的基本结构。
- 难点:句段在文章中的应用,如何通过句段理解和表达文章内容。
句子的基本成分和基本类型句子的基本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其中,主语是句子所要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宾语是接受动作或状态的对象,定语是修饰名词的成分,状语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成分,补语是补充说明动词或形容词的成分。
句子
教学目标:
1.准确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这三种句子类型,并能根据句子类型准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
2.能根据句子要求,准确将“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换。
3.准确运用反问句表达语气,并能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4.能根据具体语境把句子补充完整,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5.能运用修饰成分将句子表达得具体、生动。
6.能准确辨别比喻、拟人、修辞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三种修辞方法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
1.准确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这三种句子类型,并能根据句子类型准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
2.能根据句子要求,准确将“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换。
3.能根据具体语境把句子补充完整,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难点:
1.准确运用反问句表达语气,并能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2.能运用修饰成分将句子表达得具体、生动。
3.能准确辨别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三种
修辞方法进行表达。
课前准备:
1.将句子类型整理归类,制作课件。
(教师)
2.在语文书中分别画出疑问句、感叹句、“把”字句、反问句、比喻句、拟人句,每种类型至少两句。
(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言:游历过生字王国、词语王国,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许多。
这不,句子王国的国王发出了邀请函,正期待着我们去参观呢!
二、复习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
1.课件出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卡通人物形象。
引言:同学们,你们还认识句子王国的这三个老朋友吗?快和它们打声招呼吧!(认读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
2.课件出示句子,学生朗读句子,并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种句子类型。
(1)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陈述句)(2)这棵树的叶子真奇怪,这是什么树呢?(疑问句)(3)我们来到公园,公园里的花真多呀!(感叹句)
3.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句子,再读一读,简单说一说这三种句子有什么区别。
4.教师讲解:(1)陈述句用来陈述事情,句子末尾用句号表示陈述的语气。
朗读的时候,声音平缓。
(2)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句子末尾用问号表示疑问的语气。
朗读的时候,句末语调上扬。
(3)感叹句表示语气强烈,句子末尾用感叹号表示感叹的语气。
朗读的时候,语气比较强烈。
5.小组活动:你在语文书中找到了哪些陈述句、疑问句或感叹句?大声读给小组同伴听,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6.课件出示从本册书中整理出来的重点句子,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陈述句: (1)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2)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疑问句: (1)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2)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3)植物旅行靠什么办法?(4)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感叹句: (1)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2)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3)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4)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7.教师小结:
(1)感叹句句末要用感叹号表达强烈的语气,除此以外,“多么……啊”“真……呀”“太……啦”这些组合也是感叹句用来强调语气的法宝。
第一个句子就可以改成:“植物妈妈多么有办法呀!”“植物妈妈太有办法啦!”“植物妈妈真有办法呀!”
(2)陈述句句末通常使用句号,句子中没有“多么……啊”“真……呀”“太……啦”这样语气强烈的词语,常常使用“很”突出语气。
第二个句子可以改成:“风娃娃很淘气。
”
三、复习“把”字句和“被”字句
1.课件出示“把”字句、“被”字句的卡通人物形象。
过渡:刚刚拜别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又有两个老朋友前来迎接我们了!快看,它们是谁?(“把”字句、“被”字句)
2.课件出示“把”字句,交流: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你能将它们
转换成另外一种表达形式吗?(1)露西把纸揉成一团。
(2)寒号鸟把这道缝当成自己的窝。
(3)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
(4)雾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
3.课件出示“被”字句,交流: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请你不改变句子意思,把这些句子换个说法。
(1)大地被春姑娘唤醒了。
(2)蛋糕被一只小老鼠偷吃了。
(3)宋金把一个空花盆交给国王。
4.同桌互动:一个同学说“把”字句或“被”字句,另一个同学将句子改换成另外一种说法。
四、复习反问句
1.课件出示两组句子,学生自由朗读,并交流:这4个句子有哪些地方一样?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1)小白兔爱吃胡萝卜吗?(2)小白兔怎么能不爱吃胡萝卜呢?(3)妹妹几岁了?(4)难道妹妹不是五岁吗?
2.集体交流后教师点拨:每组的两个句子都是问句,都使用问号。
句子(1)(3)是疑问句,只提出问题没有答案。
句子(2)(4)是反问句,能在问题中找到答案。
3.课件出示句子,从这些句子中找出反问句。
(1)我们什么时候能长大? (2)是谁把春天带给大地?是春风。
(3)你怎么能要别人的东西呢?(4)难道你不应该听老师的话吗?(5)明明,你为什么哭?
4.师生交流,简单说一说判断的依据,教师相机解析:第(3)句的意思是“你不能要别人的东西”,第(4)句的意思是“你应该听老师的话”,
这两句都是问题中有答案,都是反问句。
5.学生交流课前圈画的反问句,教师相机出示重点句子,自由朗读后齐声诵读。
(1)谁有那么大的力气能提得起这杆大秤呢?(2)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3)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6.交流:你能不改变句子的意思,将屏幕上这些反问句换一种说法吗?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
7.讨论:你是怎样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的?有什么好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8.教师讲解:方法一:找答案。
认真读反问句,想一想这个句子说的是什么意思,找出这个问句的答案。
反问句的答案就是我们要转化的陈述句。
方法二:去标志。
反问句有自己的标志,比如,“难道”“怎么”“吗”“呢”等。
我们将这些标志去掉,把剩下的句子变成相反的意思,再加上句号,就是我们要转化的陈述句。
五、把句子补充完整
1、北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家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秋时节,我来到野外,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真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不由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10、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要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比喻句、拟人句的句式复习。
过渡:这两种句式大家掌握的真不错。
谁来说说什么样的句子是比喻句,拟人句?
1、说一说什么样的句子是比喻句,拟人句。
提醒注意:比喻句中两种打比方的物体要比较像。
如: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拟人句是把没有生命迹象的事物当做人才描写。
2、找一找书中有哪些比喻句,拟人句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哪一个是比喻句,拟人句?
A:小红长得很像她妈妈。
B:鲜红的苹果挂在树上像一个个红灯笼。
小结:第一句不是比喻句,第二句是比喻句,比喻句一定要有两种不同的事物,它们之间有相似的地方。
4、两个比喻句,拟人句。
七、作业:
复习今天所学过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