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产生
- 格式:pptx
- 大小:2.46 MB
- 文档页数:19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概念整理1、分数的产生:人们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就逐步发明了用分数来表示。
2、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3、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单位“1”,是指一个整体,它可以是一个或者一些物体、图形、或者计量单位等。
4、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叫分数单位。
也就是分子是1的分数。
如的分数单位是51。
分母越大,分数单位就越小。
5、分数的计数单位和整数、小数的计数单位不同: 最大的分数单位是21,没有最小的分数单位。
整数的计数单位是: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0.01,0.001,….6、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相除不能整除时,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
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 在除法中,除数不能是0;在分数中,分母也不能是0.用a 表示被除数,b 表示除数,就是a÷b=ba (b≠0) 可以把分数看成两个数相除的商。
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
但是,分数与除法还是有区别:分数是一个数,表示一个结果;而除法是一种运算,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7、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一个数(a)÷另一个数(b)=另一个数一个数 比较量一个数, 标准量另一个数,即:比较量÷标准量=标准量比较量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a 、相同点:都是把“一个数”和“另一个数”,做比较。
都必须看清楚,要把谁和谁相比。
一定要找准:一份的数或者单位“1”的量。
b 、不同点:求“几倍”的问题,结果都比1大。
如果结果比1小,我们就说“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例如:“6只小狗是3只小猫的几倍?”就是,把“3只小猫”看作1份,然后看“6只小狗”可以分成这样的几份,可以分成2份,那么“6只小狗是3只小猫的2倍。
分数的由来及运用一、分数的由来分数的产生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
古埃及人在进行长度测量时,发现剩余的部分无法用整数表示,于是创造了分数记号来表示这些不足一个单位的量。
这些分数记号与象形数字结合,形成了最早的分数表示方法,如“四分之一”和“十分之一”。
古埃及人的这种创新,为分数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也是较早使用分数的国家。
早在公元前12世纪的殷商时期,中国就有了分数的使用记录。
在《左传》中,就记载了春秋时代诸侯的城池大小,规定最大不能超过周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得超过九分之一。
这些规定不仅体现了当时对分数概念的理解,也显示了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分数的表示方法也在不断完善。
秦汉时期,中国开始用算筹表示分数,这种表示方法一直沿用了很长时间。
在印度,也出现了类似的分数表示法,只不过他们使用的是阿拉伯数字。
后来,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这一发明使得分数的表示更加直观和便捷,一直沿用至今。
分数的名称直观而生动地表示了这种数的特征。
它起源于“分”,即分配、分割的意思。
在原始社会,人们集体劳动要平均分配果实和猎物,逐渐产生了分数的概念。
分数是度量和数学本身的需要——除法运算的需要而产生的。
例如,瑞士数学家欧拉在《通用算术》一书中就提到,要想把一根绳子分成三等份,每份就是三分之一的长度,这种新的数就被称为分数。
二、分数的运用分数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分配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将物品平均分配给多个人或物。
例如,一块蛋糕要均分给四个人,每个人得到的就是四分之一块蛋糕。
- 比例计算:分数还可以用来表示比例关系。
例如,一个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2,那么男生占全班的比例就是五分之三,女生占全班的比例就是五分之二。
- 时间计算:在时间计算中,分数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一个小时的三分之一就是20分钟。
分数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分数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分数是用来表示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数,其中分子表示取了其中的几份,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分数的形式为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也可以看作是分子除以分母。
分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他们用特殊符号表示分子为1的分数。
2000多年前,中国也出现了分数,但是秦汉时期的分数表现形式与现在不同。
印度也有与中国相似的分数表示法。
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今天的分数表示法就由此而来。
瑞士数学家___在《通用算术》一书中提到,分数是一种新的数,例如7/3,它的产生源于度量和数学本身的需要,即除法运算的需要。
分数的名称直观而生动地表示了这种数的特征。
最早使用分数的国家是中国,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分数的记载。
在《左传》中,记载了春秋时代诸侯的城池大小不能超
过周国的1/3,1/5和1/9.秦始皇时期,拟定了一年的天数为365又1/4天。
《九章算术》是我国1800多年前的一本数学专著,其中第一章《方田》讲述了分数的四则算法。
中国使用分数比其他国家要早出一千多年,因此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分数文化。
在数学运算中,最简分数化小数可以通过约分来判断是否能化为有限小数,如果不能,则为无限循环小数。
有限小数化分数时,分母为10的位数次方,纯循环小数的分母为循环节位数个9,混循环小数的分母为循环节位数个9加上不循环部分的位数个9,分子为第二个循环节以前的小数部分组成的数与小数部分中不循环部分组成的数的差。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概念整理1、分数的产生:人们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就逐步发明了用分数来表示。
2、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3、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单位“1”,是指一个整体,它可以是一个或者一些物体、图形、或者计量单位等。
4、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叫分数单位。
也就是分子是1的分数。
如的分数单位是51。
分母越大,分数单位就越小。
5、分数的计数单位和整数、小数的计数单位不同: 最大的分数单位是21,没有最小的分数单位。
整数的计数单位是: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0.01,0.001,….6、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相除不能整除时,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
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 在除法中,除数不能是0;在分数中,分母也不能是0.用a 表示被除数,b 表示除数,就是a÷b=ba (b≠0) 可以把分数看成两个数相除的商。
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
但是,分数与除法还是有区别:分数是一个数,表示一个结果;而除法是一种运算,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7、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一个数(a)÷另一个数(b)=另一个数一个数 比较量一个数, 标准量另一个数,即:比较量÷标准量=标准量比较量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a 、相同点:都是把“一个数”和“另一个数”,做比较。
都必须看清楚,要把谁和谁相比。
一定要找准:一份的数或者单位“1”的量。
b 、不同点:求“几倍”的问题,结果都比1大。
如果结果比1小,我们就说“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例如:“6只小狗是3只小猫的几倍?”就是,把“3只小猫”看作1份,然后看“6只小狗”可以分成这样的几份,可以分成2份,那么“6只小狗是3只小猫的2倍。
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分数的产生以及分数的意义)分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有了分数,这些结果就能准确地表示出来。
所以分数产生是为了适应人民生活实际的需要而产生的。
单位“1”的含义: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注意: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只有在平均分成若干份的情况下,才能用分数表示。
平均分:表示每份分的同样多。
单位“1”和自然数“1”的区别:自然数“1”只表示一个具体的事物,单位“1”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事物,又可以表示由多个事物组成的一个整体。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注意:“若干”是多少的意思,用于指不定数目,这里可以是大于1的任意整数。
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了几份,分子就是几。
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
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它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注意:分母不同的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也不同。
解决分数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
常见题型的解题技巧:有关利用图示法理解分数意义的题型时找准单位“1”,分母是几,就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分子是几,就去其中的几份来涂色。
解决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时,根据分数的意义分段,即分母是几就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分子是几,就取这样的几份。
单位“1”不同的两个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有可能相同,同一个具体数量也可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
1,芳芳拿出自己圆珠笔总支比如:聪聪拿出自己圆珠笔总支数的31,可两人一比较发现都是2支,这是怎么回事?数的2因为聪聪和芳芳圆珠笔的总支数的不一样,即单位“1”两不一样。
1是2支,4聪聪共有6支圆珠笔,而芳芳则共有4支圆珠笔,6支的31也是2支。
支的2。
分数的产生概念分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表示一个单位的数值可以被等分为多少个部分,并且可以用分母表示等分的份数。
分数包括真分数、假分数和整数。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真分数。
真分数就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例如1/2、3/4等。
在真分数中,分子表示分割出的份数,分母表示总共可以被分割的份数。
真分数还可以用带分数的形式表示,例如3/2可以写为1 1/2。
接下来是假分数。
假分数也称为带分数,它由一个整数部分和一个真分数部分组成。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并且分子大于等于分母,例如5/4、7/3等。
假分数也可以转化为带分数的形式,例如5/4可以写为1 1/4。
在分数中,分子表示等分的份数,分母表示总共可以被分割的份数。
分子和分母可以有公因数,如果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则该分数为最简分数。
最简分数也称为既约分数,是不可再化简的分数。
接下来,我们来看分数的运算。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都可以通过通分来进行。
通分是指将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为相同分母的分数,然后进行运算。
例如,我们要计算1/3 + 1/4,我们可以将这两个分数转化为12等分的分数,即4/12和3/12,然后相加得到7/12。
当进行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时,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分子相乘或相除,分母相乘或相除。
例如,我们要计算1/2 ×2/3,我们可以将分子相乘得到2,分母相乘得到6,所以结果为2/6,然后将结果化简为最简分数,即1/3。
分数的比较也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当两个分数进行比较时,我们可以先将分母通分,然后比较分子的大小。
例如,我们要比较1/2和2/3的大小,我们可以将这两个分数通分为6等分,即3/6和4/6,所以4/6大于3/6,即2/3大于1/2。
在日常生活中,分数经常被用来表示一些比例关系。
例如,在购物时打折的折扣率、学生成绩的百分比等。
我们可以将折扣率和百分比转化为分数,然后进行计算。
例如,我们要计算一个商品打9折后的价格,我们可以将折扣率转化为分数9/10,然后用原价乘以分数9/10得到打折后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