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功能袖罩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6
脑卒中后偏瘫侧手部运动功能康复技术研究进展综述发布时间:2022-03-14T05:12:07.837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2期作者:胡迎迎[导读]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大部分都有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尤其是手部功能胡迎迎沛县嘉华医院神经内科 221600【摘要】: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大部分都有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尤其是手部功能,近年来,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技术逐步完善,本文对强制性的运动锻炼疗法、脑机接口技术、手部矫形手套和机器人辅助设备结合情境模拟技术、重复经颅电磁刺激等康复技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脑卒中后偏瘫侧手部运动功能康复技术提供借鉴。
【关键词】:脑卒中后偏瘫;手部运动功能;康复技术;进展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因脑血管病变造成的局限性及全脑功能障碍,常病发于中老年人,其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大部分患者均出现偏瘫性运动障碍,并伴有大小便失禁及心理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及工作能力[1]。
最常见的后遗症脑卒中偏瘫,常见于一侧的肢体肌力减弱、肢体活动有障碍,常伴有同侧肢体冷热无感、疼痛不知等感觉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故其后期康复治疗尤为重要[2]。
而近年来,临床手部运动功能康复技术逐渐受到重视,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安全、高强度的相关性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手部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且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1.康复治疗1.1强制性运动锻炼治疗强制性运动疗法是近年来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锻炼的新型康复方式,在限制患者手运动及健侧前臀的同时,实施由易到难的训练[3]。
患者的反复训练。
可促进大脑新的营养成分产生,提高蛋白质含量,充分激发患者大脑皮质好的,从而改善患者神经系统的反射性及兴奋性,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早日恢复。
患者训练前,护理人员检测患者血压、心率在正常范围内,若超过年龄化标准最高心率的75%,或出现头晕、不适等症状,立即停止训练[4]。
其措施为:(1)体位变化及肢位摆放:仰卧时,在患者头部垫放枕头,保持头部倾向一侧;患者卧位时,背部放软枕,保持前臂向后旋,肘部伸直,并手掌朝上,手指展开;健侧卧位时,患者侧卧躯干前后垫高枕,同时患肩部位尽量向前伸展。
作者简介纪树荣(1942-),男,山东人,康复部主任,教授。
研究方向:康复医学。
脑卒中偏瘫后的上肢问题·特集·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康复评定纪树荣,刘璇(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100077)摘要本文评价了当前常用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方法,包括Brunnstro m方法、F M A量表、S T EF方法、L indm ark方法、Bart hel指数方法,以及上肢的痉挛评定等各种检查方法的要点,以期在临床康复工作中更好的应用评定技术。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上肢;评定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496(2000)04-0489-03U pp er Extremit y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StrokeJI Shu-ron g,LIU X uan.China Re habilita tio n Resear ch Ce nter,Bei j in g100077,ChinaAbstract T o t rain and he lp the pa tien t r ecov ery upper ex tremity functio n,it is impo rta nt to assess mo tio n function of uppe r e x tremity of stro ke befo re tr aining.T he y discussed com mo n uppe r e x trem ity mo tio n functional assessme nt in the paper.I t in-cludes:Brunnst rom test、F M A、S T EF、Lindm ar k te st、Bar thel index、Ashw or th test and so on.T hey discusse d the key po in t abo ut ea ch m easure and ho p e to have a discussio n abo ut the p a p er to p ro mo te assessm ent techno lo g y of st roke.Ke y words st roke;hemi p le g ia;u pp e r ex t remit y;a ssessmen脑卒中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病患,发病后患者出现半身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其重要的临床特征之一。
观察PNF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治疗的促进作用【摘要】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一直是康复治疗的重点之一。
本文通过观察PNF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发现PNF 技术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手功能康复的进展。
PNF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探讨了PNF技术对手功能康复的作用机制,以及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结论指出,PNF 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治疗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为未来康复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PNF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中的优化方法,为患者的康复带来更多的益处。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手功能、康复治疗、PNF技术、促进作用、作用机制、操作方法、结论、研究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脑卒中偏瘫是一种常见的中风后遗症,患者往往伴随着手功能受损的情况。
手功能的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不断的康复训练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手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观察PNF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治疗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和具体操作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有望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手功能康复提供更为有效和可靠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PNF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治疗的促进作用。
通过观察PNF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的重要性,旨在深入了解PNF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的实际效果和作用机制。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和康复专家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研究还可以为未来的康复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康复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意义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在发病率和致残率方面占据着较高的比例。
·药物临床·腕-手矫形器在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凌骏麒1蒋留军1 白玉龙2(1.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康复医学科 上海 201907;2.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 上海 200040)摘要脑卒中常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手功能障碍往往恢复较慢甚至难以恢复,临床上可应用腕-手矫形器或手矫形器进行干预。
本文概要介绍腕-手矫形器在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探讨如何让腕-手矫形器在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腕-手矫形器 脑卒中 手功能障碍 康复辅助器具中图分类号:R493; R74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3)13-0048-04引用本文凌骏麒, 蒋留军, 白玉龙. 腕-手矫形器在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上海医药, 2023, 44(13): 48-51; 109.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application of wrist-hand orthosis in the rehabilitationof stroke patients with hand dysfunctionLING Junqi1, JIANG Liujun1, BAI Yulong2(1.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North Hospital of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907, China;2.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ABSTRACT Stroke often leads to varying degrees of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and the recovery of hand dysfunction is often slow or even difficult. Clinical intervention can be performed with wrist-hand orthosis or hand orthosi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wrist-hand orthosis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hand dysfunction, aiming to discuss how to make wrist-hand orthosis play a greater role in hand function rehabilitation.KEY WORDS wrist-hand orthosis; stroke; hand dysfunction; rehabilitation aids据统计,脑卒中发病后约有80%的患者为上肢功能障碍所困扰[1]。
不能忽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健侧手功能变化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常在临床上受到集中的康复治疗。
其在有效的康复措施的干预下,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可有明显改善,但通常不及健侧手的功能。
脑卒中偏瘫对患者健侧手功能的影响常被患侧手失功所掩盖,而被临床医生忽视。
来自中国上海体育学院余竹生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应用扣指频率和Lind-mark 手功能评分评估发现,脑卒中患者健侧手功能明显较健康对照者差。
给予2周的康复训练后,脑卒中患者健侧手功能虽明显改善,但仍不及健康对照者。
因此,临床上在康复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时,也应关注其健侧手功能。
显示结果的文章发表在《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2014年7月第13期。
Article: "Changes in motor function in the unaffected hand of stroke patients should not be ignored" by Lingli Zhang, Peihong Li, Zhibang Mao, Xiang Qi, Jun Zou, Zhusheng Yu(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hina)Zhang LL, Li PH, Mao ZB, Qi X, Zou J, Yu ZS. Changes in motor function in the unaffected hand of stroke patients should not be ignored. Neural Regen Res. 2014;9(13):1323-1328.欲获更多资讯:Neural Regen ResChanges in motor function in the unaffected hand of stroke patients should not be ignoredWith effective rehabilitation, stroke patients can partially regain their motor control and continue their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Motor function changes in the unaffected hand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However, these changes are often ignored by clinicians owing to the extent of motor disability of the affected hand. Research group a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China led by Prof. Zhusheng Yu based on finger tapping frequency and Lind-mark hand function score have found that the motor function of unaffected hands in stroke patients was poorer than that of a healthy control hand.After 2 weeks of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motor function of the unaffected hand of stroke patients was obviously improved. Therefore,attention should also be paid to motor function in the unaffected hand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during rehabilitation. The relevant study has been reported in the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Vol. 9, No. 13, 2014).Article: "Changes in motor function in the unaffected hand of stroke patients should not be ignored" by Lingli Zhang, Peihong Li, Zhibang Mao, Xiang Qi, Jun Zou, Zhusheng Yu(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hina)Zhang LL, Li PH, Mao ZB, Qi X, Zou J, Yu ZS. Changes in motor function in the unaffected hand of stroke patients should not be ignored. Neural Regen Res. 2014;9(13):1323-1328.。
脑卒中后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摘要:中风的特点是发病率、死亡率和残疾率很高。
据报告约85%的中风患者都具有上肢功能障碍。
中风病人的功能障碍包括上肢、手和手指的行动能力和协调能力下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给病人、他们的家人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临床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不理想。
特别是上肢和手臂的康复面临巨大挑战。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康复研究的深入,研发了一些新的康复技术,这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动功能的恢复有很大影响。
本文概述了功能性残疾上肢和下肢康复治疗中风患者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研究进展中风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急性脑损伤引起的神经疾病,一般分为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和出血性脑血管意外。
前者主要是脑梗塞所致,后者多由颅内出血引起。
中风是世界上第二大致人死亡的常见病,这也是成年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中国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各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中风患者的生存率明显的提高。
但是大多数病人都会存在轻微或严重的后遗症。
在积极治疗后有80%的病人仍有不同程度的上肢功能障碍。
将近三分之一的中风患者在六个月康复后仍有严重的上肢功能障碍,其中大多数表现为局部瘫痪、抽搐、协调不良、肩关节半脱位。
这严重影响了病人日常活动,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额外负担。
因此,促进中风病人的功能康复已成为临床康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总结中风患者上下肢体功能障碍的一般康复治疗,并为临床康复护理和后续研究提供指导。
1运动想象疗法(MIT)MIT是指一个由心理医生指导的患者大脑中犹如电影场景的精神模拟。
但是事实上没有明显的体育活动。
根据诱导想象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视觉运动的想象。
当病人想象自己代表第三视角时,观察自己或他人完成某一目标动作。
另一种动作是想象病人从第一视角表达自己,从而执行指定的身体动作。
这两种动作都是由不同的神经系统驱动所引起的。
相关研究人员指出,视觉运动主要是激活枕骨区域和顶上小叶的活动,而动态运动则更多地与运动相关结构产生更多的活动相关。
观察PNF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治疗的促进作用【摘要】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常伴随手功能受损,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利用PNF技术进行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及作用机制。
通过观察发现,PNF技术在康复治疗中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提高了患者手功能的恢复水平。
PNF技术在康复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未来,PNF技术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仍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效果。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PNF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手功能康复、PNF技术、促进作用、效果、作用机制、优势、局限性、未来应用、康复治疗、观察、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脑卒中是全球范围内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之一是偏瘫,导致患者肢体功能受损。
手功能是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功能之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而言,手功能康复治疗是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运动疗法、物理疗法等,然而效果有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通过利用正常肢体来帮助受损肢体进行运动训练,即通过传导性神经肌肉促进(PNF)技术,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手功能。
PNF技术结合了肌肉伸展、协同收缩和触觉刺激,通过促进神经系统的神经肌肉反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手功能。
本研究旨在探讨观察PNF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治疗的促进作用,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理论基础。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观察PNF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治疗的促进作用。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估PNF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2. 观察PNF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包括手功能恢复程度、康复时间和康复率等指标。
3. 探讨PNF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的作用机制,从神经生理学和运动学角度分析影响康复效果的因素。
手功能袖罩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的影响作者:肖彬新梁晖林玲兰碧玉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8年第31期[摘要] 目的觀察手功能袖罩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8年1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住院的符合研究条件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手功能袖罩康复训练,每天进行2次训练,每次30 min,治疗4周。
分别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出院1个月后及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Fugl-Meyer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和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部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出院1个月以及出院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试验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手功能袖罩;脑卒中;偏瘫;手功能[中图分类号] R473.76+R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31-0066-03Effect of hand function sleeve cover on hand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XIAO Binxin LIANG Hui LIN Ling LAN BiyuDepartment of Encephalopathy,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350004,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hand function sleeve cover on hand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Methods A total of 80 stroke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in the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April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and car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nderwent hand function slee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based on the treat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 Two training sessions were taken every day for 30 minutes and for 4 weeks. The Fugl-Meyer scale, the modified Barthel index rating scal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ale were scored before intervention, at 4 weeks after intervention, at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hand movement functio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in the 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score, 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scale SF-36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After 4 weeks of intervention, at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score, 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scale SF-36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Key words] Hand function sleeve cover; Stroke; Hemiplegia; Hand function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为200万人,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病残者达75%左右[1],其中偏瘫占70%~85%[2]。
临床发现,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远远快于上肢[3]。
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往往忽视对上肢功能的康复恢复,使上肢长期处于内旋屈曲位,并逐渐出现肩关节半脱位等并发症[4]。
根据资料调查显示,近年来各大研究机构广泛开展力反馈装置在手部康复中的研究,使该项技术逐步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5];目前国内的手功能训练康复器材有分指板、气动手套、弹力辅助手矫形器、机器人辅助技术、脑机接口技术和神经肌肉电刺激等[6],操作复杂,给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训练带来很多不便。
手功能袖罩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小巧轻便,基本不需要康复医师太多的指导。
它集多种功能训练于一身,既能训练患手的手指作业活动协调能力,还能训练患手的手指感知功能、手指的主动屈伸活动能力、手指精细功能、手眼协调能力以及腕部肌力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等,因此我们进行了此次研究,以观察手功能袖罩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7年4月~2018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7]:a.符合脑卒中的西医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证实的患者;b.Brunnstrom≥Ⅱ级,改良Ashworth分级≤Ⅱ级;肌力2~4级;c.伴有偏瘫者;d.无其他急性疾病及严重并发症患者;e.年龄25~75岁;f.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8]:a.由其他疾病(脑动脉瘤、脑肿瘤、脑内感染、脑变性病及脱髓鞘病等)引起的肢体偏瘫患者;b.并发心肌梗死或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重症感染、恶性肿瘤、严重的糖尿病等患者;c.失语、意识障碍、智力、精神或思维异常无法配合者。
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发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予以脑卒中内科常规治疗措施、危险因素控制(包括控制血压、营养神经脑保护、改善循环、控制血糖等)以及常规康复治疗(①关节主、被动运动等;②针灸治疗)。
对照组予以临床手功能康复训练,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根据患者手功能情况进行;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手功能袖罩进行康复训练,两组每天均训练2次,每次30 min,4周为1个疗程。
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出院1个月后及3个月后随访时各评定1次。
1.3 观察指标分别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出院1个月后及3个月后随访时,统计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
其中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33个评测条目,每项0~2分,满分66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包括修饰、洗澡、穿衣、进食、用厕、控制大小便、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满分为100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涉及机体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共16小项),满分120分。
以上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手功能恢复的越好,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
P2 结果2.1 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偏瘫手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出院1个月以及出院3个月时,两组患者与干预前比较,偏瘫手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试验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2 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出院1个月以及出院3个月时,两组患者与干预前比较,改良Barthel指數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试验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患者在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出院1个月以及出院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试验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 讨论近年来,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由于手部多为精细运动,神经支配复杂,脑卒中后偏瘫手部功能的恢复不尽人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