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666平面镜成像(第1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417.35 KB
- 文档页数:3
4.3 平面镜成像(第1课时)
_____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实验探究步骤,并知道每步实验探究步骤的目的。
2、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理。
3、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释简单的现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知识回顾】
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和都在同一平面内;和分别位于法线两侧等于。
【探究归纳】
探究活动一:认识平面镜
1、观察玻璃板在魔术中起了什么作用?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也能像玻璃板这样成像?
______、_____、________、都可以认为是平面镜。
探究活动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仔细照镜子,观察镜中的像与你自己比较有什么特点?
猜想:(1)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实验中,用的器材主要有、、、、等。
(2)实验步骤:
①把大的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纸上竖直放置一块作为平面镜,将的位置在纸上画出来。
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的前面固定,记录下这个位置,观察它在玻璃板后面的成像情况。
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点燃蜡烛的像,在纸上记下这个位置。
这个位置就是。
③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再重复上面的操作,记下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像的位置。
④多次实验后,把蜡烛(熄灭)和玻璃板移开,撤出压在下面的白纸。
把在纸上记下的每次蜡烛和像的位置连线,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再用量角器量一下这条线与平面镜镜面之间的夹角。
4、小实验
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平面镜所成的像(填“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5、分析论证。
通过探究过程中我们看到的现象和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
②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③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连线跟镜面;
④平面镜成的是像。
⑤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5、评估交流:
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②准备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
③光屏的作用是。
④刻度尺的作用是。
⑤多次测量和比较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为了。
⑥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我们最好在(明亮处或暗处)做实验便于观察。
探究活动三: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探究活动四:平面镜的作用
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成像。
【达标测评】
1、1、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是3 .8×108米,一个面盆里水深0.2米,问:月亮的像到盆中水面的距离是多少?
2、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 C )
A.白塔的影子B.白塔的实像
C.与白塔等大的虚像D.比白塔略大的虚像
3、身高1.6米的同学站在学校的平面镜前1米的地方,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当他向镜面移近0.5米时,人与像之间的距是。
像的高度是。
4、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时,它在湖水中的“倒影”是虚像(“虚”或“实”)像,这是由光的形成,当小鸟距水面3m时,“倒影”距离水面米。
5、选出对应物体正确的平面镜成像图
6、用作图法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