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 腔肠动物
- 格式:docx
- 大小:15.78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第1课时?腔肠动物?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1〕知道腔肠动物是一类构造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才能方面通过对活体水螅和水螅切片的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才能。
观察才能和分析才能。
3.思想情感方面通过对水螅的观察,培养学生爱科学、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1.水螅的形态构造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课的重点。
因为水螅具备了腔肠动物所有的共同特点。
2.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因为进展本课教学时,正值三月上旬,我国许多地方从自然环境中采不到水螅,为此需要提早作好准备。
教具准备: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本章参考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出课题→ 观察实物→识别构造→作好记录→ 汇报交流→观察结果→归纳整理知识要点→ 观看录像认识理解其他腔肠动物;知道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归纳特征2.教学过程说明:①本课从引导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入手,如:“原生动物是单细胞动物,还是多细胞动物?〞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老师进一步指出:“在动物界中,只有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的,其他动物都是多细胞的。
腔肠动物就是一类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腔肠动物是怎样构成的?具有什么特点?常见的种类有哪些?与人类有什么关系?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由此入手既设置了悬念,又激发了学生渴望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还导出了本课的课题,为上好本课打下良好的根底。
②关于活体水螅和水螅体壁切片的观察,是本节课学生活动的重头戏,也是培养学生才能的关键所在。
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让学生亲自做一做,没有条件的学校可观察课本上的插图。
处理好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老师的精心组织,正确指导,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备课时,每组要装备观察用具和实物标本各一套,让每位学生都有充分的观察时间,活体水螅应放在小烧杯中,水量应以水螅能充分舒展活动为宜。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等2.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3.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4.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
5.水螅的刺细胞是它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
7.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过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可供参观。
8.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具有眼点9.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0.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八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第一章练习题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练习题1 、腔肠动物有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2 、水螅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 _____ 淡水中;它的体形呈 ____ ,便于 ____ 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
3 、水螅的身体是由 ______ 和 ______ 两层细胞构成, ______ 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消化腔与 ___ 相通,食物在消化腔内被 ______ 消化,食物残渣从 ___ 排出。
因此水螅有 ___ 无 _____ 。
4 、 _____ 是水螅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在 ____ 尤其多。
水螅的生殖方式 _____ 。
5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1_______ ; ○2________ ; ○3_______ 。
6 、扁形动物有:自由生活的 ____ ,寄生生活的 ___ 、 ___ 、 ____ 。
7 、涡虫的背腹 ____ ,前端背面有两个黑色 ____ ,口长在 ___ ,口中有一管状的 ___ ,食物在 ___ 内消化,残渣从 ___ 排出。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第1课时腔肠动物
一、选择题
1.水母、海蜇、珊瑚虫和海葵是常见的腔肠动物。
腔肠动物绝大多数生活在()
A.草原中B.海洋中
C.森林中D.土壤中
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A.身体呈辐射对称B.体表有刺细胞
C.有口无肛门D.以上都正确
3.水螅的生活环境是()
A.有丰富绿藻的海水
B.被污染的废水
C.清澈的急流的大河
D.清澈而水草丰富的池塘或小河
4.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的纵轴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成完全对称的两部分。
这种体形叫()
A.辐射对称B.左右对称
C.上下对称D.两侧对称
5.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如图5-1-3为水螅体壁横切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1-3
A.水螅的体壁有3层细胞
B.①是外胚层,②是内胚层
C.水螅身体呈现两侧对称
D.食物残渣通过肛门排出
6.蜇和珊瑚虫排出消化后食物残渣的结构是()
A.肛门B.口
C.胞肛D.体壁
7.水螅体内的结构叫作()
A.空腔B.消化腔
C.体腔D.内脏
8.在水螅周围放些水蚤,活水蚤进入水螅体内的方式()
A.水蚤游到水螅口中
B.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送入口中
C.水蚤被水螅的外胚层吸附,外胚层分泌消化液将其分解
D.水蚤被吞入水螅口中
9.在水温适宜,食物充足时,水螅身体下端三分之一处的体壁会向外突起,渐渐成长为一个小水螅。
成长到一定时期后脱离母体,独立生存,这种生殖方式叫()
A.有性生殖B.分裂生殖
C.出芽生殖D.孢子生殖
10.2019·重庆关于腔肠动物,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珊瑚虫、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
B.身体呈辐射对称
C.腔肠动物有口有肛门
D.都是生活在水中
11.珊瑚礁是如何形成的()
A.水螅分泌的石灰质堆积形成的
B.海蜇分泌的液体形成的
C.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
D.海葵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
二、非选择题
12.图5-1-4所示为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据图回答:
图5-1-4
(1)写出图中下列标号的名称: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⑤]_________,[⑥]_________。
(2)食物由________进入;在_________内消化,食物残渣由________排出。
(3)水螅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________,在_______处分布最多。
(4)水螅主要通过_________方式进行生殖。
________长成小水螅后,就会从母体上脱落下来,独立生活。
(5)水螅的体形对于它的生活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解析] 腔肠动物是一种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大多生活在海洋中,如水母、海蜇、海葵、珊瑚虫等;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2.D
3.D[解析] 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4.A
5.B[解析] 水螅是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内层)、外胚层(外层)构成;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通过口排出。
由图看出①是外胚层,②是内胚层。
6.B[解析] 海蜇和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身体结构简单,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食物由口进入,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
7.B
8.B[解析] 水螅的一端有口,口的周围有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食物。
所以在水螅周围放些水蚤,水蚤会被水螅的触手捕捉,送入口中。
9.C
10.C[解析] 珊瑚虫、海葵、海蜇具有腔肠动物的特征,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腔肠动物大都生活在水中。
11.C
12.(1)外胚层内胚层消化腔芽体触手口
(2)口消化腔口
(3)刺细胞触手
(4)出芽芽体
(5)辐射对称的身体结构,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解析] 本题考查水螅的形态结构特征。
(1)图示中[①]为外胚层,[②]为内胚层,[③]为消化腔,[④]为芽体,[⑤]为触手,[⑥]为口。
(2)水螅在摄食时,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在消化腔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
(3)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在刺细胞里大多藏有刺丝和毒液,当遇到猎物或捕食者时,水螅能迅速弹出细长而中空的刺丝,并将毒液通过刺丝注入猎物或捕食者体内,将其麻醉或杀死。
(4)水螅主要通过出芽的方式进行生殖。
芽体长成小水螅后,就会从母体上脱落下来,独立生活。
(5)水螅是附着生活的,猎物和捕食者可能来自各个方向,辐射对称的身体结构,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