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九年级化学全册 7.3 几种重要的盐教案2 (新版)沪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2
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7.3.2 几种重要的盐教案(新版)沪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几种重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包括硫酸铜、硝酸银、氯化钡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盐的定义、分类和命名原则,了解盐的溶解性、反应性等基本性质,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酸、碱、盐的基本概念,以及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但部分学生对盐的反应性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盐的分类和命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几种重要盐的性质和用途,了解盐的分类和命名原则;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几种重要盐的性质和用途,盐的分类和命名原则;2.教学难点:盐的反应性,特别是硝酸银的化学性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电子天平、药匙等;2.实验试剂:硫酸铜、硝酸银、氯化钡、稀盐酸、稀硫酸等;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内容包括实验演示、图片、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硫酸铜、硝酸银、氯化钡等盐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盐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几种重要盐的性质和用途,讲解盐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盐的溶解性、反应性等基本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互相讨论,总结实验现象,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配制农药波尔多液?6.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盐的性质和用途,盐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内容,完成相关练习。
第三节几种重要的盐(第2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化学工业“三酸两碱”所指物质及应用;认识酸、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了解有毒性的一些盐。
能力目标:课前走访调查、上网等方法收集资料。
情感目标:体验化学与工业、农业、生活的关系,提高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浓硫酸的稀释方法与操作。
【教学难点】浓硫酸的稀释方法与操作。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 展示:白醋、厨房清洁剂、厕所清洁剂、苏打(小苏打)、大理石、食盐、碳酸氢铵、胃舒平(斯达舒胶囊)等物品,提问:上述物品中所含主要成分是什么?有什么用途?厨房里有哪些酸、碱、盐,说说有哪些用途?1.化工产品:“三酸两碱”阅读了解:(1)写出“三酸两碱”的化学式。
(2)用途。
讲解:纯碱不属于碱,而属于盐,一个国家酸、碱、盐的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该国家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
2.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及用途交流: 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及用途。
苏打或小苏打用来发面;食盐用作调味品、防腐剂;碳酸氢铵是一种氮肥;白醋、厕所清洁剂中含有酸,可以用来除垢;厨房清洁剂呈碱性,可以清洗油污;大理石是一种建筑材料;胃舒平(斯达舒胶囊)含有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可以中和胃酸等。
拓展: 阅读教材、讨论我国哪位化工专家在纯碱制造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点拨: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造了“联合制碱法”,于1926年生产出纯度为99%的“红三角”牌纯碱,并于当年获得万国博览会金奖。
3.正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演示实验:将浓硫酸装入锥形瓶,用分液漏斗向浓硫酸中滴加水,观察到水沸腾,液滴四溅。
问:如何正确稀释浓硫酸?小结:操作要领:酸入水,沿器壁,缓缓倒,轻轻搅。
4.酸、碱、盐溶液使用注意点讨论: (1)实验中取用药品应按规定定量取用,若没有规定你认为取多少为好?为什么?实验后的药品如何处置?(2)实验中,若不慎将稀酸或稀碱沾到手上或流到实验桌上,如何处理?点拨:(1)没有规定用量时应尽可能取少量,取用少,排放少,不仅节约药品而且污染小。
第7章:第3节几种重要的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的化学成分、化学式、学名、物理性质、特性和用途;2.知道碳酸钙在自然界的存在。
3.学会鉴别碳酸盐的方法;4.了解石灰的烧制原理。
【教学重点】1.几种盐的成分、性质、用途。
2.碳酸盐的检验,石灰的烧制。
【教学难点】碳酸盐的检验,石灰的烧制。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盐是无机化合物中种类最多、用途最广的一类物质,你能说出生产生活中用到的哪些盐吗?【教师】本节课就学习几种重要的盐一、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学生】阅读P54【小结】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存在和主要用途二、纯碱——Na2CO3【学生】阅读P54【小结】碳酸钠用途和“三酸两碱”内容。
【拓展视野】阅P54,了解侯氏制碱法。
三、小苏打——NaHCO3【学生】阅读P55【教师】演示小苏打和盐酸反应,学生观察现象。
【小结】碳酸氢钠性质和用途。
四、碳酸钙——CaCO3【教师】自然界哪些物质中存在碳酸钙呢?【小结】自然界中的大理石、石灰石、白垩、蛋壳、贝壳和珍珠等物质中都含有碳酸钙,水垢的主要成分也是碳酸钙。
【教师】演示P56,观察与思考,观察现象。
【教师】小结石灰石、大理石经过高温煅烧,其中的碳酸钙会转化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此反应表示为:,用这个反应来制取生石灰。
【学生】写出碳酸钙、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铵、碳酸氢钠的化学式,并观察它们在组成上的共同点。
【小结】都有CO32-,统称为碳酸盐。
【学生】学生回忆碳酸钙和盐酸、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有什么共同现象?【教师】演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学生观察现象。
【小结】碳酸盐都能跟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利用这一原理可以用于检验碳酸盐。
【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第7章:第3节几种重要的盐(第二课时)一、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二、纯碱——Na2CO3三、小苏打——NaHCO3四、碳酸钙——CaCO31.制生石灰:2.碳酸盐的检验【教学反思】学生导学案:第7章:第3节几种重要的盐(第二课时)【预习导航】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_,自然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都含碳酸钙;锅炉和水壶的水垢主要成分也是_________。
几种重要的盐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明确目标】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1、硫酸盐中不溶于水,盐酸盐中不溶于水,硝酸盐溶于水,钾盐、钠盐、铵盐溶于水;可溶于水的碱有【新知导学】: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碳酸钠与稀盐酸,②碳酸钠与氢氧化钙,③碳酸盐与稀酸反应,④硫酸铜与铁反应,⑤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一)盐的化学性质1. 盐 + 酸→ 新酸 + 新盐,反应基本类型。
注意:盐为CO32--盐或盐可溶,且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举例:;。
2. 盐 + 碱→ 新碱 + 新盐,反应基本类型。
注意:反应物均须可溶,且生成物中至少一种为沉淀举例:;。
3. 盐 + 盐→ 新盐 + 新盐,反应基本类型。
注意:反应物均须可溶,且生成物中至少一种为沉淀举例:;。
4. 盐 + 金属→ 新盐 + 新金属,反应基本类型。
注意:(1)盐必须可溶;(2)反应物中的金属比盐中金属的活动性强;(3)钾、钙、钠三种金属不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由于它们的活动性较强,在盐溶液中首先与水反应)。
举例:;。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总结:1、盐有哪些化学性质?2、复分解反应的特点3、置换反应的特点反思:1. 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其他三种反应的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提升:有哪些反应可以得到MgSO4?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课堂作业】【课后训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一种方法。
除去如表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除杂试剂错误的是()A.A B.B C.C D.D2.实验室里用双氧水溶液制取氧气,所选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A.B.C.D.3.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B.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C.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2:3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4.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有四种化合物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为 7:8D.生成的丙、丁分子个数比为 1:15.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或纸张的数十倍。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3节几种重要的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主要用途;2、了解碳酸盐的化学性质,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3、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利用已有物质的性质对陌生物质进行探究;2、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去验证物之间的相互反应;3、根据物质的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2、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1、碳酸盐的化学性质。
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2、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学】1、回顾提问:常见的盐有哪些?学生回答2、引入新课:在这些常见的盐中,有一类盐的酸根是碳酸根或碳酸氢根,如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入手,引入新课;并把常见的物质设计成图片的形式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使学生明白化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美丽的大自然。
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明确目标】课件展示,学生默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学习新课】(一)介绍氯化钠的用途(二)、【物理性质】请大家试着从颜色、状态以及溶水性进行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物理性质。
(三)【俗名与用途】1、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73第二段内容,说说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设计意图:了解几种碳酸盐的物理性质、用途及俗名,感受学习一类物质的方法。
(四)、化学性质1、回顾旧知学生活动:回顾实验室中是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活动:投影出示相关化学方程式【问题讨论】根据上述反应,请问Na2CO3和NaHCO3能否与稀盐酸反应?如果能反应,请问它们又会生成什么物质?如果将石灰石换成碳酸钠或碳酸氢钠还会不会制取出二氧化碳气体呢?2、探究实验学生分组进行P74实验11-1。
第7章第三节几种重要的盐(第2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盐的化学性质;2. 了解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3. 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了解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学习重、难点】盐的化学性质、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1、硫酸盐中___________ 不溶于水,盐酸盐中_______________ 不溶于水,硝酸盐__________ 溶于水,钠盐、铵盐________ 溶于水;可溶于水的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导学】:1 、给下列物质分类①HSQ ②NaOH ③CuSQ ④ Ca(OH)2 ⑤N&CQ ⑥BaCb ⑦NaCI ⑧HCI⑩ BaSQ属于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1、盐和金属的反应回顾知识一: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金属活动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金属活动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金属活动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金属+盐T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条件:(1)盐必须可溶;(2)反应物中的金属比盐中金属的活动性强;(3)钾、钙、钠三种金属不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由于它们的活动性较强,在盐溶液中首先与水反应)钾盐、⑨NaHCQ(实验观察)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顺序:①两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活泼金属先反应②一种金属与两种盐溶液反应,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先反应知识迁移练习:①Fe、Cu同时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先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Fe放入硝酸铜、银硝酸银混合溶液中,先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在工业生产中,工厂师傅在切割钢板时,用硫酸铜画线。
“7.3几种重要的盐(第2课时)”钠盐教学设计作者:***来源:《启迪与智慧·上旬刊》2021年第12期一、教材简析本课选自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第3节“几种重要的盐”,前面刚刚学过常见的酸和碱,一类物质找到它们的共性,也学习一下个性,上一节课时教材从组成的角度对酸碱盐进行分类,对盐的溶解性也初步学习,学习了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知道盐种类多,用途广,在生活中,学生也会接触到不少盐,其中最常见的是食盐,碳酸盐,盐因为种类多,性质各不相同,如果一一学习,学习耗时多,所以教材选取了4种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盐进行学习,学习时重点突出对每一种物质深入研究,学生更容易掌握,本节课主要任务是以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3种钠盐为例,以分组实验方法引导,让学生知道物质研究的一般思路,其他物质学习借鉴,形成化学思维,获得知识方法,正所谓“授之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二、学情分析已经是九年级下学期了,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少化学知识,对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对物质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路,先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再学习化学性质,常规的研究化学性质主要两个思路:加热、与稀盐酸等物质反应等等,本节课图片、实验法研究3种钠盐的性质,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思维和特点,增强学生感受与探索创造的能力。
三、目标预设(一)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拓宽学生化学视野,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几种钠盐的性质和用途。
(三)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分析、合作学习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用途,扩大学生视野,提高独立分析化学的能力。
四、重点、难点(一)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更加主动学习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用途,并能够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物质鉴别。
(二)通过探究,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标签破损和如何确定物质,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7.3 几种重要的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食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主要用途
2、过程与方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铵态氮肥的检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利用盐的一些知识,初步树立合理使用物质的科学意识。
二、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学生对酸、碱、盐的知识已了解。
2、教学重点:盐的正确使用。
3、教学难点:盐的性质
4、课型:探究、讨论
教学过程:
【学生交流】根据生活经验,谈谈有关盐的应用。
【教师讲述】酸、碱、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重要的化工产品。
【学生阅读】课本54-55页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学生交流】候德榜及其联合制碱法。
【教师讲述】溶液使用的注意事项
教师将有关该知识的考点,重点展示出来。
【学生交流讨论】亚硝酸钠及重金属盐的毒害
【作业】59页第6题
【板书】常见的盐及用途
常见的盐:食盐(NaCl)、汉白玉中主要成分(CaCO3)、净水剂明矾含有的[Al2(SO4)3]、小苏打(NaHCO3)、
)氯化钠的用途及性质
化
生产氯气、烧碱;Cl+2H
俗称
aCO 与盐酸反应
H
(3)某些盐具有毒性
①工业用盐中的亚硝酸钠(NaNO2),对人体有害和致癌作用。
②某些可溶性重金属盐(如铅盐、铜盐、汞盐等)都有毒性
可以用鸡蛋清或牛奶来治疗重金属中毒。
【教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