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半导体材料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3.55 MB
- 文档页数:133
半导体材料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半导体材料所属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课程性质:专业限选学分: 3(二)课程简介:本课程重点介绍第一代和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硅、锗、砷化镓等的制备基本原理、制备工艺和材料特性,介绍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碳化硅及其他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目标与任务:使学生掌握主要半导体材料的性质以及制备方法,了解半导体材料最新发展情况、为将来从事半导体材料科学、半导体器件制备等打下基础。
(三)先修课程要求:《固体物理学》、《半导体物理学》、《热力学统计物理》;本课程中介绍半导体材料性质方面需要《固体物理学》、《半导体物理学》中晶体结构、能带理论等章节作为基础。
同时介绍材料生长方面知识时需要《热力学统计物理》中关于自由能等方面的知识。
(四)教材:杨树人《半导体材料》主要参考书:褚君浩、张玉龙《半导体材料技术》陆大成《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外延基础及应用》二、课程内容与安排第一章半导体材料概述第一节半导体材料发展历程第二节半导体材料分类第三节半导体材料制备方法综述第二章硅和锗的制备第一节硅和锗的物理化学性质第二节高纯硅的制备第三节锗的富集与提纯第三章区熔提纯第一节分凝现象与分凝系数第二节区熔原理第三节锗的区熔提纯第四章晶体生长第一节晶体生长理论基础第二节熔体的晶体生长第三节硅、锗单晶生长第五章硅、锗晶体中的杂质和缺陷第一节硅、锗晶体中杂质的性质第二节硅、锗晶体的掺杂第三节硅、锗单晶的位错第四节硅单晶中的微缺陷第六章硅外延生长第一节硅的气相外延生长第二节硅外延生长的缺陷及电阻率控制第三节硅的异质外延第七章化合物半导体的外延生长第一节气相外延生长(VPE)第二节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外延生长(MOCVD)第三节分子束外延生长(MBE)第四节其他外延生长技术第八章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一):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第一节 GaAs、InP等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特性第二节 GaAs单晶的制备及应用第三节 GaAs单晶中杂质控制及掺杂第四节 InP、GaP等的制备及应用第九章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第一节氮化物半导体材料特性及应用第二节氮化物半导体材料的外延生长第三节碳化硅材料的特性及应用第十章其他半导体材料第一节半导体金刚石的制备及应用第二节低维半导体材料及应用第三节有机半导体材料(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按照教材中的内容,通过板书和ppt进行讲解。
半导体高中物理半导体是一种电子能带结构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具有独特的导电性质。
在高中物理学中,半导体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半导体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半导体的基本概念。
半导体是指在温度较高时表现为导体,而在温度较低时表现为绝缘体的物质。
它的导电性质是通过材料中的载流子(电子或空穴)传导电流来实现的。
在半导体中,电子和空穴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热激发产生的。
半导体材料可以是单晶体(如硅、锗)或复合材料(如硅锗合金)。
半导体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
首先是温度敏感性。
随着温度的升高,半导体的导电性会增强,因为更多的载流子会被激发出来。
这种特性使得半导体在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是光电性质。
半导体在受到光照时,会发生光生电效应,产生电子-空穴对。
这种特性使得半导体在光电器件(如太阳能电池、光电二极管)中有重要的应用。
半导体的导电性质可以通过掺杂来调节。
掺杂是指向半导体中引入杂质,改变其导电性质的过程。
掺杂分为施主掺杂和受主掺杂。
施主掺杂是向半导体中引入能够提供额外自由电子的杂质,如磷或砷。
这些自由电子可以增加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使其成为N型半导体。
受主掺杂是向半导体中引入能够提供额外空穴的杂质,如硼或铟。
这些空穴可以增加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使其成为P型半导体。
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结合形成PN结。
PN结是半导体器件中最基本的结构之一。
当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相接触时,N型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会向P型半导体中的空穴扩散,形成电子-空穴对结合区域。
在这个结合区域中,自由电子和空穴会重新组合,形成电子空穴复合。
这种电子空穴复合过程会导致PN结的区域失去自由电荷,形成一个电势差,称为内建电势。
内建电势使得PN结形成一个单向导电的区域,即正向偏置和反向偏置。
PN结具有一些重要的应用。
其中之一是二极管。
二极管是一种电子器件,可以在电流只能从P端流向N端的情况下导电。
二极管广泛应用于电源电路、整流电路和信号调制电路中。
半导体器件物理进展第四章CMOS的等比例缩小、优化设计及性能因子CMOS Scaling, Design Optimization, and Performance FactorsPart 1 MOSFET模型及小尺寸效应内容提要:MOSFET结构及其偏置条件MOSFET的漏极电流模型MOSFET的亚阈区特性与温度特性 MOSFET的小尺寸效应MOSFET的缩比特征长度MOSFET的速度饱和效应1. MOSFET结构及其偏置条件MOSFET在实际集成电路中的剖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横向:源-沟道-漏;纵向:M-O-S;几何参数L:沟道长度;W:沟道宽度;t ox:栅氧化层厚度;x j:源漏结深;MOSFET的发展简史:早期:主要采用铝栅电极,栅介质采用热氧化二氧化硅,扩散形成源、漏区,其与栅电极之间采用非自对准结构,场区采用厚氧化层隔离;中期:栅极采用N型掺杂的多晶硅栅,源、漏区与栅极之间采用自对准离子注入结构,场区采用硅的局部氧化工艺(LOCOS)实现器件隔离;后期:栅极采用互补双掺杂(N型和P型)的多晶硅栅,源漏区与栅极之间采用LDD(轻掺杂漏)结构和金属硅化物结构,场区采用浅沟槽隔离(STI)技术。
近期:栅极采用难熔金属栅极(例如W、Mo等),栅介质采用高K介质材料(例如氧化铪等),源、漏区与栅极之间采用自对准金属硅化物结构,场区采用浅沟槽隔离或其它介质隔离技术。
一个自对准MOSFET的工艺制造过程以NMOS器件为例,包含四个结构化的光刻掩模:(1)场区光刻掩模:利用氮化硅掩蔽的LOCOS局部氧化工艺,在P型掺杂的硅单晶衬底上定义出器件有源区和场氧化层隔离区;(2)栅极光刻掩模:通过多晶硅的淀积、光刻和刻蚀工艺,定义出器件的多晶硅栅电极;(3)接触孔光刻掩模:通过对源漏有源区及多晶硅栅电极上二氧化硅绝缘层的光刻和刻蚀工艺,定义出相应的欧姆接触窗口;(4)铝引线光刻掩模:通过铝布线金属的溅射、光刻和刻蚀工艺,定义出器件各引出端的铝引线电极;对于包含PMOS器件的CMOS工艺,则还需要增加一步N阱区的掩模及其光刻定义。
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半导体材料是一类在导电性能上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
它的电导率介
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因此在电子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半导体材料的特性主要取决于其电子结构和晶格结构。
主要特性:
1.能带结构: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决定了其导电性能。
在晶体中,
价带和导带之间存在一个带隙,只有当外加能量足够大时,电子才能从价带跃迁到导带。
2.载流子:半导体中存在两种载流子,即电子和空穴。
在摄氏零度时,
半导体中几乎没有自由载流子存在,而在升温时,电子和空穴会被外加电场或光照激发出来,从而形成电流。
3.掺杂:通过加入少量的杂质可以改变半导体的导电性能。
掺杂有两
种类型:N型掺杂和P型掺杂,分别用掺入施主杂质和受主杂质来增加载流
子的浓度。
应用领域:
1.电子器件:半导体材料是电子器件制造的重要基础材料,如二极管、
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
2.光电领域:半导体材料还可用于光电器件的制造,如太阳能电池、
激光器、LED等,对光电转换具有重要作用。
3.传感器: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可以制造各种传感器,如光敏传
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各种信号。
4.通信:半导体材料在通信领域中应用广泛,如光通信系统、微波器
件等,为信息传输提供必要的支撑。
总的来说,半导体材料以其独特的电学特性,在现代电子领域中扮演着不可或
缺的角色,为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
第四章 半导体中载流子的输运现象在前几章我们研究了热平衡状态下,半导体导带和价带中的电子浓度和空穴浓度。
我们知道电子和空穴的净流动将会产生电流,载流子的运动过程称谓输运。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存在两种基本的输运现象:一种是载流子的漂移,另一种是载流子的扩散。
由电场引起的载流子运动称谓载流子的漂移运动;由载流子浓度梯度引起的运动称谓载流子扩散运动。
其后我们会将会看到,漂移运动是由多数载流子(简称多子)参与的运动;扩散运动是有少数载流子(简称少子)参与的运动。
载流子的漂移运动和扩散运动都会在半导体内形成电流。
此外,温度梯度也会引起载流子的运动,但由于温度梯度小或半导体的特征尺寸变得越来越小,这一效应通常可以忽略。
载流子运动形成电流的机制最终会决定半导体器件的电流-电压特性。
因此,研究半导体中载流子的输运现象非常必要。
4.1漂移电流密度如果导带和价带都有未被电子填满的能量状态,那么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将产生净加速度和净移位。
电场力的作用下使载流子产生的运动称为“漂移运动”。
载流子电荷的净漂移会产生“漂移电流”。
如果电荷密度为ρ的正方体以速度dυ运动,则它形成的电流密度为()4.1dr fdJ ρυ=其中ρ的单位为3C cm - ,drfJ 的单位是2Acm -或2/C cms 。
若体电荷是带正电荷的空穴,则电荷密度epρ=,e 为电荷电量191.610(e C -=⨯库仑),p 为载流子空穴浓度,单位为3cm -。
则空穴的漂移电流密度/p drfJ可以写成:()()/ 4.2p drf dpJ ep υ=dp υ表示空穴的漂移速度。
空穴的漂移速度跟那些因素有关呢?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描述空穴的运动方程为()*4.3p F m a eE==e 代表电荷电量,a 代表在电场力F 作用下空穴的加速度,*pm 代表空穴的有效质量。
如果电场恒定,则空穴的加速度恒定,其漂移速度会线性增加。
但半导体中的载流子会与电离杂质原子和热振动的晶格原子发生碰撞或散射,这种碰撞或散射改变了带电粒子的速度特性。
半导体材料是什么
半导体材料,作为一类在电子行业中广泛应用的材料,其特性和应用场景备受
关注。
通过探究半导体材料的定义、特性和应用领域,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领域的重要性。
定义
半导体材料是指在电导率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其电导度比绝缘体高
但比导体低。
半导体材料在晶体结构方面具有晶体性,其电子的原子轨道布局使得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能带结构。
特性
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性: - 热激发的载流子 - 随温度升高,电导率变化显著 - 具有负温度系数 - 断带较窄 - 电子与空穴的传输 - 受光照射影响
应用领域
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子、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其中,
集成电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半导体材料在集成电路中作为微小电子元件,承担着信息传输、存储和处理等重要功能。
此外,半导体材料还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激光器、光电探测器等光电子领域,以及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中,对环境友好的新能源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需求的不断增加,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向
着更高效、更节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未来,随着半导体材料的不断创新和应用领域的拓展,相信其在电子与光电子领域的重要地位将会进一步巩固并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