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二讲组织中的个体差异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19 MB
- 文档页数:61
第二章组织中的个体差异第一部分本章概要1.1、重要概念1、个体差异度(individual differences):代表一个人适合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程度。
2、能力(ability):反映了个体现有的能够完成给定要求的不同任务的技能。
3、人格(personality):国内许多学者也称之为个性,是一个包含了先天禀性(遗传和心理及生理上的传承)和后天教养(环境、发展的熏陶)、性情特质、人对情境的知觉等交互作用,以及社会化过程的自我概念。
它有着复杂的结构,包含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以及性格和心理能力等。
4、性格(Chariteristic):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
5、价值观(values):一个人对人、事、物的意义与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信念,包含了正误、好坏、取舍的判断倾向。
6、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用来表征个人感觉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
如果相信事情基本由自己控制,就是内控型,此类人对自己所发生的事情负责。
如果认为命运的控制点是位于外部世界的,如社会和自然条件,这样的人属于外控型。
1.2关键知识点1、霍兰德职业适合度理论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将职员人格特质和工作环境划分为六个类型:一是社会型。
其共同特征是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
关心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
寻求广泛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
二是企业型。
其共同特征是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
喜欢竞争、敢冒风险、有野心、抱负。
为人务实,习惯以利益得失,权利、地位、金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
三是常规型。
其共同特点是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按计划办事,细心、有条理,习惯接受他人的指挥和领导,自己不谋求领导职务。
喜欢关注实际和细节情况,通常较为谨慎和保守,缺乏创造性,不喜欢冒险和竞争,富有自我牺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