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课程-第一章新闻本源
- 格式:ppt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39
1.新闻的本源?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
承认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坚持事实在先,新闻在后的基本原理的含义有三:1.有事实才有新闻2.有什么样的事实写什么样的新闻3.已经发生的事实才能成为新闻,尚未变成现实地猜测和设想不是新闻。
2.新闻的特性?答: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主要特性:一是新鲜。
时新性与知新性的兼有和统一。
二是真实。
纪实性和选择性的兼有和统一。
三是及时又公开的传播。
3.新闻的定义?是公开传播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
这个定义表明新闻是以新近变动的事实为依据和来源的,强调了事实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前提性和决定性作用。
也提示出新闻传播活动的本质在于它是人的主观精神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人的认识活动对客观世界进行把握的一种方式。
4.新闻的真实性?答:是指新闻报道反映客观事实的准确度,具体地说它是指新闻报道中的每个事实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并且以此为基础和前提,从事物总体的联系中通过媒介的连续,全面的报道达到反映时代潮流社会趋势的总体真实。
4.新闻的公开性?答:一方面是指新闻信息的内容是可以公开拓,另一方面是指新闻信息应该以公开的方式传播给公众。
5.如何确保新闻的真实性?答:一报道中的新闻要素必须真实准确;二新闻背景的介绍包括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必须真实;三情节描写,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思想变化的介绍必须真实,不能渲染夸张,不能以想像代替事实;四不能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五是新闻的解释要合理客观事实本身的逻辑。
6.新闻失真的原因及如何保真?答:所谓新闻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脱离和违背客观事实未能反映事实真相的现象。
一般分为故意失实和非故意失实两类。
故意:一是出于片面的政治功利的需要。
二是新闻媒体出于商业的目的,哗众取宠,耸人听闻,不择手段编造新闻;三是新闻从业人员出于畸形的个人名利观,编造新闻;四是一味追新猎奇的新闻观。
非故意包括新闻消息源设置圈套;新闻传播者采访不深入;在新闻的时效性竞争中有的新闻机构没等核实就急于发稿,甚至先于事件发稿;新闻传播者知识素养欠缺;近年来互联网的兴起也是造成新闻失真失实的新的原因。
第一章新闻本源第一节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实践中,为适应人们的信息需求而产生的。
变更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变更越猛烈,越需要新闻;关系越紧密,越需要新闻。
第二节新闻的本源是事实1)新闻内容已事实为依据事实特点:客观的、可认知的、可反映的2)新闻事实是通过选择的事实一、事实的无穷性和报导的有限性决定了新闻的选择性。
二、媒体有自己的定位、选择新闻的标准和感爱好的领域。
3、新闻事实的选择性绝不意味着能够和背离歪曲事实,而是要依照事实本来面目全面准确地反映事实。
4、实践是查验新闻真实的标准。
第三节新闻的概念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导(陆定一的新闻概念)一、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新闻是事实的报导,是第二性的。
二、事实需要通过报导才能成为新闻。
3、新闻报导的事实是新近发生的。
第四节新闻的大体特点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导及时、传播公布新闻真实的三层含义:一、新闻所报导的事实必需是客观存在的。
二、新闻对事实的报导必需准确无误。
3、新闻不仅要求对具体事实的报导真实准确,而且在事实的整体和彼此联系上也要客观全面,符合实际,力求在整体上真实客观地展现社会生活的面貌。
新闻真实的本质1、新闻真实是熟悉论意义上的真实2、新闻真实是符合论意义上的真实3、新闻真实是“质”“量”统一的真实性第二章新闻真实新闻真实观在中国的演变: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规避法律风险和舆论指责,报界流行“有闻必录”说的新闻真实观;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为树立新闻专业精神和提升记者社会地位,学界提出了“客观主义”说新闻真实观;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为拯救民族危亡,进行战时舆论动员,新闻界提出了“存大信,失小信”说的新闻真实观;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为划清与资产阶级新闻真实观的区别,建构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本质真实”说的新闻真实观新新闻主义的真实观:新新闻主义指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用文学手法报导新闻,写作“读起来像小说的新闻”;新新闻主义反对价值中立,主张把报导内容成立在对自我感受的描述上,试图改变新闻界过度依托新闻源的传统;新新闻主义主张展现场景转变,充分记录人物对话,以细节刻画人物,常常显现第三者的观点。
第一章新闻本源第一节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1)生理和心理需求(原始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人类获取信息趋利避害适应环境的本能)2)新闻产生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社会协作离不开信息传递)◇传播形式:a)口头传播b)信号传播(烽烟、信号架、打鼓)c)符号传播(图画或某种事物的暗示)d)文字传播(布、书籍等,拓展信息传递的时空)e)近现代:报纸、广播、网络、VR等第二节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在前,新闻(报道)在后;事实是第一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我们认为,是事实决定新闻和新闻的性质,而不是性质决定事实和新闻。
新闻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具有绝对的依赖性◇新闻的本源问题是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否承认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是区分唯物论新闻本源观和唯心论新闻本源观的分水岭●新闻本源的事实分为两大类1)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发生的事实,诸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2)纯粹的自然现象,如日月运行、四季更替、寒来暑往、斗转星移、江海消涨等●事实的特点:1)事实是客观的2)事实是可认知的3)事实是可反映的→事实的可反映性,是新闻活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事实是新闻的原生材料,新闻是对事物的反映➢新闻是人们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认识,事实是反映的对象,新闻是反映的产物➢新闻是一种源于客观事实,依附客观事实,为客观事实所决定、所派生的➢新闻需要经过选择、提炼、加工,报道者在采集、制作、报道新闻时,对事实的选择是必然的●报道者对新闻的选择1)由事实的无限性和报道的有限性决定→新闻的价值2)一般而言,能够成为新闻的事实,大都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发生的重要的受人关注的事实(人们的关注程度)3)媒体自身特殊的定位、选择新闻的标准和感兴趣的重点领域(报道意图)4)通过对一般事实的不断筛选、比较和取舍而选用的事实,常常体现着报道者的立场、认识和评价5)对事实进行选择绝不意味着可以歪曲事实、背离事实。
第一章新闻本源第一节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唯心主义的新闻起源观——人类自身本能的需要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观——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信息交往的需要第二节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一、新闻内容以事实为依据1. 事实的特点:事实是客观的、可认知的、可反映的。
2. 作为新闻本源的事实可分为两类: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发生的事;纯粹的自然现象二、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是否承认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是区分唯物论新闻本源观和唯心论新闻本源观的分水岭。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第四节新闻的基本特征一、真实准确二、内容新鲜三、报道及时四、传播公开第二章新闻真实第一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1. 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根本条件2. 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在新闻工作中坚持真实性原则一、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误1. 构成新闻要素的“ 5W ”要准确无误;2. 事实的细节描述要有根有据,符合实际;3. 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要真实可靠;4. 新闻中所概括的事实要符合客观实际。
二、从整体上、本质上和发展趋势上反映事实1. 从总体上反映事实:新闻所反映的局部情况是真实的,而且它们的总和所反映的整体情况也是真实的;2. 从整体上和发展趋势上反映事实:在真实、准确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透过事实以及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其发展趋势,使整个新闻报道与事实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相符合,与社会生活的本质相符合。
三、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全面、客观、公正1. 全面: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中去把握事实,从事实的相互联系中准确描述事实,不孤立、静止、片面看待事实。
2. 客观:对事实呈客观描述,如实呈现事实原貌,用事实说话;事实原委及根据,应有据可查;消息来源真实可靠。
3. 公正:尊重民众知情权,不以主观意愿为先导,平衡反映多方意见,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审慎审视大局。
四、坚持新闻报道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统一——关键在于尊重事实。
客观性:事实的客观性、新闻实践的客观性、新闻报道的客观报道形式。
第一章新闻本源第一节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是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实践中,为适应人们的信息需求而产生的。
原始社会的信息交流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信息传播的内容日益多样,传播范围日益宽广,从而促使新闻传播活动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和拓宽,形式上不断更新和发展。
从蒙昧时代到野蛮时代,直到今日的文明时代和信息时代,新闻传播内容不仅服务于人类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还满足了人类精神生活方面多样化的需求。
新闻传播的工具和手段更是不断演进。
两种不同起源观:①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信息需求,新闻传播的内容来自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种种事实。
②有的资产阶级学者却把新闻这样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简单归结为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
第二节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事实在前,新闻(报道)在后;事实是第一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一、新闻内容以事实为依据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发生的种种客观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
新闻报道只能根据事实描述事实,而不能根据个人的观念和想法去捏造或歪曲事实,事实对新闻具有决定性作用。
新闻本源的事实分也两类:一类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发生的事实,另一类是纯粹的自然现象。
事实三个特点:事实是客观的、事实是可认知的、事实是可反映的。
事实的可反映性,是新闻传播活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为新闻传播手段和形式的丰富多彩、不断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对于新闻本源问题的认识,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性质说”新闻是某种性质之自身。
事实决定新闻和新闻的性质。
二、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新闻是一种源于客观事实,依附客观事实,为客观事实所决定、所派生的,同时又是经过选择、提炼、加工后的精神产品。
报道者对事实的选择是必然的。
原因:①是由事实的无限性和报道的有限性决定的。
经新闻报道的事实被称作新闻事实,未经新闻报道的事实被称作一般事实。
第一章:绪论1、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
它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下的产物,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是新闻媒体的职能错位,它使得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过分倾斜,有悖于法治精神。
2、发展传播学:发展传播学主要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盛行,其核心内容是:国家的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务、服从、促进国家发展尤其经济发展。
因此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媒介都程度不一地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十分注重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和教育功能。
3、党报理论:党报理论最早起源与苏联,后来在各社会主义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流行。
党报理论的核心是: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
第二章:新闻活动1、新闻活动: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人们传播和获取新闻的活动。
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第三章:新闻1、新闻:新闻有两种并行不悖的定义:新闻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表达了新闻的形式是报道;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表达了新闻的实质是信息。
2、新闻本源:新闻本源指新闻报道的基础和客观依据。
这一概念最早由陆定一在《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并对这一概念做了唯物主义论述,认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报道在后。
事实是新闻的基础,对新闻有决定作用,新闻是事实的派生物,对事实进行能动的反映。
3、`4、新闻要素: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的必需材料。
一般包括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新闻事件的经过,即5W1H。
5、突发性新闻:是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
如突然发生的灾难,突然爆发的战争等。
突发性新闻通常有明确的发生时间6、延缓性新闻:是对逐步发生变化的事情的报道。
第一章新闻本源第一节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唯心主义的新闻起源观——人类自身本能的需要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观——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信息交往的需要第二节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一、新闻内容以事实为依据1. 事实的特点:事实是客观的、可认知的、可反映的。
2. 作为新闻本源的事实可分为两类: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发生的事;纯粹的自然现象二、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是否承认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是区分唯物论新闻本源观和唯心论新闻本源观的分水岭。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第四节新闻的基本特征一、真实准确二、内容新鲜三、报道及时四、传播公开第二章新闻真实第一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1. 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根本条件2. 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在新闻工作中坚持真实性原则一、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误1. 构成新闻要素的“ 5W ”要准确无误;2. 事实的细节描述要有根有据,符合实际;3. 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要真实可靠;4. 新闻中所概括的事实要符合客观实际。
二、从整体上、本质上和发展趋势上反映事实1. 从总体上反映事实:新闻所反映的局部情况是真实的,而且它们的总和所反映的整体情况也是真实的;2. 从整体上和发展趋势上反映事实:在真实、准确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透过事实以及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其发展趋势,使整个新闻报道与事实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相符合,与社会生活的本质相符合。
三、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全面、客观、公正1. 全面: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中去把握事实,从事实的相互联系中准确描述事实,不孤立、静止、片面看待事实。
2. 客观:对事实呈客观描述,如实呈现事实原貌,用事实说话;事实原委及根据,应有据可查;消息来源真实可靠。
3. 公正:尊重民众知情权,不以主观意愿为先导,平衡反映多方意见,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审慎审视大局。
四、坚持新闻报道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统一——关键在于尊重事实。
客观性:事实的客观性、新闻实践的客观性、新闻报道的客观报道形式。
新闻学概论笔记(高教、人民出版社)第一章新闻本源第一节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实践中,为适应人们的信息需求而产生的。
新闻传播活动发展的基本条件:1.社会对信息的客观需求;2.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为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什么样的物质手段。
两种不同的起源观:1.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信息需求,新闻传播的内容来自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种种事实。
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队新闻的产生起着决定性作用。
2.资本主义新闻学把新闻起源这一社会现象归结为生理、心理现象,认为新闻是为了本能的需要而产生的。
第二节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在前,新闻在后。
事实是第一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新闻是第二性的,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一、新闻内容以事实为依据1.事实对新闻具有决定性作用,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
2.新闻只能根据事实描述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描述事实。
3.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它不会随着人们的意愿而改变。
4.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政治性,趣味性),也是被事实所决定的。
新闻对事实有着绝对的依赖性。
二、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事实是反映的对象,新闻是反映的产物。
也就是说,新闻是一种源于客观事实,依附客观事实,为客观事实所决定、所派生的,同时又是经过选择、提炼、加工后的精神产品。
报道者对事实的选择是必然的,因为1.首先是由事实的无限性和报道的有限性所决定的。
2.每家媒体都有自己特殊的定位、选择新闻的标准和感兴趣的重点领域。
3.对事实进行选择绝不意味着可以歪曲事实、背离事实、随心所欲地改变事实。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新闻的含义:1.新近发生的新鲜事情、现象和奇闻轶事。
2.报纸。
3.新闻事业(新闻单位、新闻机构)4.新闻报道(各类消息)陆定一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第四节新闻的基本特征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传播公开一、真实准确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最根本的属性和最基本的特征。
一、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定义: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
新闻学的学科结构(学什么?)▪1、理论新闻学:研究新闻的本质特征和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各种矛盾关系以及新闻事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功能和特点,它的工作原则、方法和一般规律。
▪2、历史新闻学:研究中外新闻出版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以及中外新闻界名人史,通过研究新闻传播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揭示新闻现象的本质和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
▪3、实用新闻学:研究新闻采访和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新闻广播、新闻事业经营与管理等新闻业务方面的知识,探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录制等方面的技能方法和一般规律。
新闻边缘交叉学科:新闻社会学、新闻美学、新闻伦理学、新闻法学、新闻心理学、新闻管理学、新闻哲学、新闻经济学、新闻语言学、新闻统计学等,有的属于理论新闻学有的属于应用新闻学。
新闻学研究的方法(怎样学?)1、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坚定的政治信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3、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A、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世界与我国)▪B、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无产阶级新闻学)▪ C 、吸收与扬弃的关系(西方新闻新闻学)4、注意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二、西方新闻理论评析1、集权主义理论16、17世纪欧洲封建专制主义新闻思想,这一理论认为,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拥有绝对统治权,可以批准或限制报刊出版,对报刊进行审查;严禁报刊批评政府。
集权主义理论来自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和英国哲学家霍布士等人的思想和学说。
他们认为,政治权力只有控制在少数有智慧有经验的优秀人物手中,才能对国家实行强有力的合法统治,国家权力是至高无上的,绝对的。
2、自由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中产生的。
1644年,由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弥尔顿首先提出的。
后来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