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油器及其控制电路(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818.00 KB
- 文档页数:75
课时计划第周编写日期:年月日三、相关知识1.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图5-1 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2.燃油喷射的方式按照燃油的喷射位置,喷射方式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单点喷射(由1~2个喷油器向进气总管喷射);多点缸外喷射(从进气道向各个进气门附近喷射);多点缸内喷射(向各缸内部喷射)。
单点喷射、多点缸外喷射。
图5-2 燃油喷射方式3.燃油喷射时间控制喷射时间=基本喷射时间+校正喷射时间。
基本喷射时间:由发动机的进气量和转速确定,进气量越大、转速越低,基本喷射时间越长。
3.燃油喷射时间控制喷射时间=基本喷射时间+校正喷射时间。
基本喷射时间:由发动机的进气量和转速确定,进气量越大、转速越低,基本喷射时间越长。
图5-3各种校正喷射时间图5-4起动加浓校正图5-5 预热加浓校正图5-6空燃比反馈校正图5-7 使用可变电阻进行空燃比校正图5-8加速加浓校正图5-9 燃油切断控制图5-10进气温度校正图5-11 电压校正4.喷油器的基本结构、类型及工作原理图5-12喷油器5.喷油器的控制电路1)喷油器的驱动方式(1)电压驱动方式(2)电流驱动方式图5-13 喷油器电压驱动电路图5-14附加电阻的连接方式图5-15 喷油器电流驱动电路2)喷油器的控制电路(1)独立喷射式(2)分组喷射式(3)同时喷射式图5-17 独立喷射式喷油器控制电路图5-18分组喷射式喷油器控制电路图5-19同时喷射式喷油器控制电路四、任务实施1.实训目的(1)掌握喷油器的检查、检测、清洗技能(2)掌握喷油器控制电路的检查技能喷油器清洗检测实验台的外形如图5-20所示。
由于喷油器的内部有滤芯,为了保证清洗效果,最好采用先反向清洗,再正向清洗的方式进行清洗。
维修提示:喷油器的O形圈不可重复使用。
安装O形圈时,应先将其涂上汽油。
把喷油器向输油管上安装时,小心不要损坏O形圈。
把喷油器安装到输油管上后,用手转动喷油器。
若喷油器旋转不平滑,则说明O形圈已经损坏。
喷油器的控制不同车型喷油器根据其喷油时刻的控制方式(即同时喷射、分组喷射和顺序喷射)的不同,有三种不同形式的控制电路。
1.同时喷射方式的控制电路这种喷射方式的控制电路是将各缸喷油器全部并联在一起,通过一条共同的线路和电脑连接。
在发动机的每个工作循环中(曲轴每转两圈),各缸喷油器同时喷油一次或两次。
采用这种控制方式可以简化电脑中喷油的控制电路,降低成本。
但山于各缸喷油时刻距进气行程开始的时间间隔差别太大,喷入的燃油在进气歧管内停留的时间不同,导致各缸混合气品质不一,影响了各缸工作的均匀性。
采用这种喷射控制方式的主要是一些早期的低档或经济型的轿车。
2.分组喷射方式的控制电路这种喷射方式的控制电路是将多缸发动机的喷油器分成2 -3组,行组有2 -4个喷油器,分别通过一条线路和电脑连接。
在发动机每个工作循环中,各组喷油器各自同时喷油一次。
在摊组的几个喷油器中,有一个喷油器是在该缸正好处于进气行程上止点时喷油,其余喷油器是在各自的气缸接近进气行程开始的时刻喷油。
这样既可简化控制电路,又可提高各缸混合气品质的一致性。
目前大部分中档车型采用这种喷射方式。
3.顺序喷射方式的控制电路这种喷射方式的控制电路是将各缸喷油器分别由各自的线路和电脑连接,电脑分别控制各喷油器在各自的气缸接近进气行程开始的时刻喷油。
山于电脑每增加一条独立的喷油器控制电路,在电脑内部就要相应增加一套喷油器控制线路,这样增加了电脑控制程序的复杂性和制造成本。
因此顺序喷射方式的控制电路最复杂,但各缸混合气品质最均匀。
最近几年,山于电脑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成本不断下降,这种喷射方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大部分中、高档轿车都是采用这种控制电路。
喷油器的控制电路电喷发动机喷油器何时喷油,以及喷油量的大小是由发动机ECU根据各传感器送来的信号,以及信号的大小来进行控制的,见图5。
电喷发动机的喷油控制主要有冷起动时,的喷油控制,工作时的喷油方式,喷油器的驱动方式。
喷油器及控制电路检修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喷油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作用。
2. 掌握喷油器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
3. 熟悉控制电路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故障检修方法。
4. 能够独立完成喷油器及控制电路的检修作业。
二、教学内容1. 喷油器的结构与作用喷油器的组成部件喷油器的工作原理喷油器在发动机中的作用2. 喷油器的检修方法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喷油器的拆卸与安装喷油器喷嘴的清洁与检修喷油器电磁阀的检测与更换3. 喷油器检修注意事项喷油器检修的安全操作规程检修工具的使用与维护喷油器故障诊断与排除4. 控制电路的基本组成控制电路的部件介绍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控制电路的故障原因及检修方法5. 控制电路检修实践操作控制电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控制电路零部件的更换与调试控制电路的性能测试与优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喷油器及控制电路的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喷油器及控制电路的检修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检修过程。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喷油器及控制电路的检修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条件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2. 实践场地:具备喷油器及控制电路检修的实践条件,配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
3. 教材和辅助材料:喷油器及控制电路检修教材、图解、案例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程度和安全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期末考试:设置喷油器及控制电路检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实施步骤1. 第一步:课堂讲解喷油器的结构与作用,通过投影仪展示喷油器的组成部件和工作原理。
2. 第二步:演示喷油器的检修方法,包括拆卸、安装、喷嘴清洁和电磁阀检测更换。
喷油器电路检修对汽车平稳运行和低排放的严格要求使得每一个工作循环都需要提供完全精确的混合气配制。
喷射的燃油量必须精确计量以匹配吸入的空气量,因此,每个气缸都配有一个电磁喷油器。
喷油器由发动机ECU控制,在准确的时间点将精确的燃油量直接喷向气缸进气门。
这样大大避免了沿进气管壁的凝结现象。
多点喷射系统的喷油器安装在各缸进气歧管或汽缸盖上的各缸进气道处。
一、喷油器组成与工作原理1.喷油器的分类按喷油口的结构不同,喷油器可分为轴针式和孔式两种,如图1所示为轴针式喷油器结构原理图。
目前主要采用球阀式喷油器。
按喷油器电磁线圈阻值大小的不同,喷油器可分为低阻型(1-3 Ω)和高阻型(13-18 Ω)两种。
图1 轴针式喷油器结构原理图2.喷油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喷油器主要由滤网、线束连接器、电磁线圈、回位弹簧、衔铁和针阀等组成,针阀与衔铁制成一体。
燃油供给管路中的滤网防止污物进入喷油器,同时,两个O形圈分别对油轨和进气歧管与喷油器连接处进行密封。
线圈中不通电时,弹簧和燃油压力将针阀紧压在阀座上,使燃油轨道与进气歧管分隔开来。
当喷油器电磁阀绕组通电时,线圈即产生电磁场。
电磁场使衔铁升起,针阀随之离开阀座,燃油从喷油器喷出。
系统压力和喷油嘴量孔开度是单位时间内喷油量的决定因素。
触发电流中止,针阀立即关闭。
喷油器通常采用顺序燃油喷射,即曲轴每转两圈,各缸的喷油器按照发动机的点火顺序,依次在最合适的曲轴转角位置进行燃油喷射。
发动机的喷油量通过电控单元控制喷油器的通电时间(喷油脉冲宽度)来确定。
发动机电脑根据发动机运转工况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计算,最后确定喷油器通电时间。
二、喷油器的检测使发动机转速达到2500r/min以上.听喷油器的工作声音.发动机工作时用手指或听诊器(触杆式)接触喷油器,通过声音来判断喷油器是否动作。
1.喷油器的电阻检查拨开喷油器的导线连接器,用万用表欧姆挡测量喷油器上两个接线端子间的电阻,阻值应为12~17Ω,如果阻值不符,则应更换喷油器。
汽油机喷油器工作电路一、可以满足的教学功能本电路板模拟发动机控制模块根据各种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喷油器喷油时刻和喷油脉冲宽度的控制过程,重点在于执行器的驱动电路上。
通过该电路板的学习,可以:1、掌握汽油机喷油器工作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掌握电路构成主要部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3、学会电路板工作性能的检测方法;4、学会电路板常见故障的诊断和维修方法;5、掌握万用表、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二、电路板工作原理电路原理图如下:元器件参数表:元件编号元件类型参数R1、R2、R3、R4 电阻10KR5、R6 电阻5W/10ΩR7 电阻470ΩR8 电阻1KCT1、CT2 电解电容22ufCT3 电解电容10ufC1、C2 瓷片电容0.1ufD1 二极管1N4007Q1 场效应晶体管IRF540Q2 集成稳压电源7805U1 单片机STC12C5204ADU2 光耦TLP521-1S1、S2、S3、S4 不自锁按键SW-PBY1 晶振2MC3、C4 瓷片电容10pf本电路模拟汽油机喷油器工作的基本原理。
在本电路中使用单片机模拟汽车中的ECU控制单元,在按动按键S2、S3、S4时,ECU 产生相关的频率方波信号,信号通过光耦由5V方波信号转为12V的方波信号,12V的方波信号使场效应功率管(IRF540)处于不停的导通(12V)和断开(0V)状态,使汽油机喷油器处于工作状态。
在本电路板中,按动开关S2、S3、S4可使汽油机喷油器工作在不同的工作频率状态。
通过按动开关可使汽油机喷油器在不同工作频率下切换,观察工作状态的变化。
电路同时提供端子AD、AC、AC2。
学生可使用信号发生器调节产生不同脉宽的数字、模拟信号来驱动汽油机喷油器在不同信号下工作。
三、主要组成元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1、汽油机喷油器喷油器接受ECU送来的喷油脉冲信号,精确的控制燃油喷射量。
喷油器是一种加工精度非常高的精密器件,要求其动态流量范围大,抗堵塞和抗污染能力强以及雾化性能好。
别克陆尊喷油器控制电路案例
别克陆尊喷油器控制电路案例介绍
别克是进口汽车的典型代表,其车辆均采用智能的喷油器控制电路,以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其控制电路的实现原理是:将数据信号发射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可以自动检测车辆状态,并依据车辆状态调节喷油器控制电路,从而达到提高车辆性能、减少耗油量的效果。
此次别克陆尊喷油器控制电路的生产采用的是一体化的芯片控制系统,该系统将芯片和控制电路布置在整车中,可以实现对汽车电路的自动控制和监测,以确保车辆安全可靠运行。
本次案例采用了智能控制电路,既让整车系统节能效率更高,又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进一步增强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别克陆尊喷油器控制电路案例对喷油器控制电路的自动控制来说是一个惊人的成功,能够实现更低的能耗、更高的性能和更安全的使用效果。
该案例旨在让车辆运行更加安全可靠,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电喷发动机燃油泵电路与喷油器电路控制原理 [图片]o电喷(电控燃油喷射EFI)发动机的形式较多,若按进气检测方式来分,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进气歧管压力检测式喷射装置,也称为D型喷射系统。
它是由安装在进气歧管内的进气压力传感器完成对进气压力的检测,是一种速度密度的检测方式。
另一种是进气流量检测式喷射装置,也称为L型喷射系统。
它是由安装在进气歧管前端的进气流量传感器(有叶片式、卡门旋涡式、热线式及热膜式)完成对进气流量的检测,是一种质量流量检测方式。
D型喷射系统与L型喷射系统的燃油泵的控制原理是不一样的。
1 燃油泵的控制燃油泵的工作有2种控制方式。
一是工作时的控制。
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只有在发动机运转送来相应的信号旧寸,燃油泵才工作。
二是转速的控制。
在发动机高速和低速运转时,燃油泵也相应的有高速和低速运转2种工作方式。
1.1燃油泵工作时的控制原理a. D型燃油喷射系统燃油泵工作的控制原理(图1)闭合点火开关,发动机起动时,主继电器线圈得电后,其触点闭合,接通燃油泵继电器电源。
随后燃油泵继电器内主线圈L1得电,其触点也闭合,这时燃油泵开始工作。
发动机工作后,分电器内的转速传感器送出转速信号Ne到发动机电子控制器(ECU),使其内部的三极管导通。
这时燃油泵继电器内的线圈L2 经三极管到搭铁构成电流回路。
线圈L2产生磁力将保持燃油泵继电器的触点可靠闭合。
当发动机熄火时,分电器送来的转速信号Ne消失,ECU内的三极管截止,线圈L2失电,燃油泵继电器的触点断开,燃油泵停止工作。
这种控制燃油泵工作的特点是只有在发动机运转、分电器送来发动机的转速信号到ECU时,燃油泵才工作。
b. L型燃油喷射系统燃油泵工作的控制原理(图2)闭合点火开关,起动发动机时,主继电器的线圈得电,其触点闭合,接通燃油泵继电器工作的电源。
随后燃油泵继电器的主线圈L1得电,其触点也闭合,这时燃油泵开始工作。
发动机起动后,流量传感器在进气(空气)气流的驱动下,其叶片转动,使触点K闭合,接通燃油泵继电器线圈L2的电路,L2产生的磁力将使燃油泵继电器的触点可靠地闭合。
电喷发动机燃油泵电路与喷油器电路控制原理电喷发动机是一种现代化的燃油喷射系统,它能够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降低排放,并且具有较高的可调性和适应性。
其中,燃油泵电路与喷油器电路是电喷发动机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控制着燃油的供给和喷射过程。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喷发动机燃油泵电路与喷油器电路的控制原理,以及其在发动机工作中的作用。
一、燃油泵电路的控制原理电喷发动机的燃油泵电路主要用于控制燃油泵的工作,确保燃油按照规定的压力供给给喷油器。
该电路由电源、电喷控制器、燃油泵和相关传感器组成。
1. 电喷控制器电喷控制器是燃油泵电路的核心部件,它通过读取传感器信号并根据预设的工作模式进行计算,从而控制燃油泵的开关。
电喷控制器根据发动机的工况和需求,调节燃油泵的工作状态,以保证燃油的稳定供给。
2. 传感器燃油泵电路中常用的传感器有转速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转速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的转速,并将转速信号传输给电喷控制器。
压力传感器则用于测量燃油的压力,以便电喷控制器根据需求控制燃油泵的输出压力。
3. 燃油泵燃油泵是燃油泵电路中最关键的组件,它负责将燃油从油箱中抽取并供给给喷油器。
燃油泵的工作通过电喷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来实现,当电喷控制器发出启动信号时,燃油泵会开始工作,并将燃油送入喷油器。
二、喷油器电路的控制原理喷油器电路是控制喷油器工作的电路,其作用是将燃油喷射到发动机的气缸中,以实现燃烧。
喷油器电路由电源、电喷控制器、喷油器和相关传感器组成。
1. 电喷控制器喷油器电路中的电喷控制器起到关键的作用,它通过读取传感器信号,并按照计算结果发送控制信号给喷油器。
电喷控制器根据发动机的工况和需求来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和喷油时机,从而保证燃油的有效喷射。
2. 传感器喷油器电路中常用的传感器有进气温度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曲轴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的作用是向电喷控制器提供发动机工作的相关参数,以便电喷控制器根据实时数据进行喷油控制。
3. 喷油器喷油器是喷油器电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将燃油喷射到发动机的气缸中。
使用●维修Operation●Maintenance电喷发动机燃油泵的4种基本控制电路胡福祥(济南市公用事业技工学校,山东济南250014)中图分类号:U464113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8639(2002)05-0038-021空气流量传感器带燃油泵开关的控制电路量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内带有燃油泵开关(如丰田大霸王汽车)的燃油泵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
在无空气进入气缸(测量板在初始位置)时,燃油泵开关6是断开的。
当有空气进入气缸,测量板转动某一角度后,燃油泵开关6就处于接通状态。
起动时,接通点火开关2(点火开关Ⅱ档),线圈L3通电,将燃油泵触点K2吸合(K1先于K2吸合),燃油泵5通电工作。
发动机起动后,起动开关断电,但这时空气流量传感器内燃油泵开关6已处于闭合状态,线圈L2通电使K2保持闭合,燃油泵5保持正常工作。
发动机熄火时,空气流量传感器测量板转回初始位置,燃油泵开关断开,这时无论点火开关是否断开,线圈L2都将断电,K2断开,燃油泵停止工作。
11易熔线21主继电器31检查插孔41燃油泵继电器51燃油泵61分电器71ECU81燃油泵检查插孔91点火开关图2由ECU控制的燃油泵控制电路电压信号,ECU控制电路据此信号使T导通,线圈L1通电,K2保持闭合,燃油泵正常工作。
发动机熄火后,分电器无信号输出,晶体管T截止,线圈L1断电,K2断开,燃油泵停止工作。
3受机油压力和交流发电机控制的燃油泵控制电路美国通用、韩国大宇车系采用这种电路,见图3。
燃油泵继电器5不工作时,触点K3断开,触点11易熔线21点火开关31主继电器41燃油泵继电K2处于闭合状态。
起动时,点火开关处于起动位器51燃油泵61燃油泵开关71燃油泵检查插孔图1空气流量计带燃油泵开关的控制电路置(ST位置),燃油泵继电器(I)的线圈L1通电2由电子控制器控制的燃油泵控制电路卡门涡旋式和热式(热丝式、热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内无燃油泵开关,有些量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也不带燃油泵开关,D型EFI则无空气流量传感器,由电子控制器ECU根据发动机运转信号来控制燃油泵的工作,如皇冠310轿车的2JZ-GE发动机。
电喷发动机燃油泵电路与喷油器电路控制原理电喷发动机是现代汽车中常见的燃油供给系统,其燃油泵电路与喷油器电路的控制原理是实现高效燃烧和降低尾气回收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喷发动机燃油泵电路与喷油器电路的控制原理。
一、燃油泵电路控制原理1.1 燃油泵的作用与结构燃油泵的主要作用是将汽车油箱中的燃油送至发动机燃烧室,以提供燃料供给。
燃油泵一般由电机、机械泵和控制单元组成。
其中,电机驱动机械泵,机械泵通过真空产生负压,将燃油从油箱吸出,并向发动机供给。
1.2 燃油泵电路的基本原理燃油泵电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实现燃油泵的工作和停止。
电喷发动机的电控单元通过传感器获取发动机工作状态和驾驶员行为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来控制燃油泵的工作。
通常情况下,当发动机启动、工作或驾驶员踩油门时,电控单元会输出一个控制信号,使电磁阀闭合,电磁阀的闭合将电流导通至燃油泵电机,从而使燃油泵开始供油。
相反,当发动机停止工作或驾驶员松开油门时,电控单元输出的信号使电磁阀断开,电流无法通过电磁阀流向燃油泵电机,从而停止供油。
1.3 燃油泵电路的保护措施由于燃油泵在工作时需要不断地吸取并供应燃油,过长时间工作会导致燃油泵过热,甚至损坏。
为了保护燃油泵,电喷发动机的电控单元通常会设置一个时间限制,在超过一定工作时间后,电控单元将关闭电磁阀,停止供电给燃油泵,以确保其正常使用寿命。
二、喷油器电路控制原理2.1 喷油器的作用与结构喷油器主要负责将由燃油泵供给的燃油喷射至发动机燃烧室内。
喷油器的结构通常包括电磁阀、喷油嘴和喷油嘴清洗器。
电磁阀作为喷油器的控制元件,通过控制喷油嘴的开启和关闭来控制燃油的喷射。
2.2 喷油器电路的基本原理喷油器电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来控制喷油器的工作状态。
当电喷发动机启动或工作时,电控单元会输出一个开启信号,使电磁阀闭合。
电磁阀的闭合将电流导通至喷油器,电流的通过激活喷油器的电磁阀,从而使喷油器喷出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