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 格式:ppt
- 大小:157.00 KB
- 文档页数:44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6种表现
(1)糖尿病性心血管病变
主要包括糖尿病性心律异常,如心动过速、糖尿病性高血压病、糖尿病性心肌梗死等,这些病变主要由于植物神经调节失衡所致。
糖尿病性心血管病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2)糖尿病性食管功能障碍
糖尿病患者由于食管下段蠕动减弱,胃内食物清除功能差,导致食管返流。
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的食管炎、咽炎、支气管炎、哮喘等症状,易被医生误诊误治。
(3)糖尿病性胃瘫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胀满,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上肢部灼热,隐痛。
上述症状主要是由于胃的排空动力差而导致。
也有病人表现为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等。
(4)糖尿病神经性胆囊炎
临床证实,糖尿病患者中胆囊收缩不良者为56。
9%,胆石症伴胆囊炎者为20。
7%,80%伴有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胆囊病的症状不典型,多以无痛性为主,但一旦发病症状严重,病死率较高。
(5)糖尿病性膀胱病
主要表现为膀胱的排尿功能障碍。
在糖尿病患者中有40%~90%伴有糖尿病性膀胱功能降低,排尿无力,尿潴留,尿末滴沥等症状。
(6)糖尿病性阳痿
男性糖尿病患者,性功能障碍发病率较非糖尿病人群高2~5倍,病程越长,
血糖控制越差,阳痿发病率就越高且程度越重。
50特别关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李亚琴 (乐山市人民医院,四川乐山 614000)说起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糖尿病患者中还有一部分人患有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多见的并发症,2型、1型糖尿病患者都被糖尿病的神经病变所困扰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因此而降低。
那么,到底什么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呢?怎样预防和治疗它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什么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存在血糖水平较高的情况,而长期处于高血糖的情况下,患者的神经就会因为缺血或缺氧而受到损伤,继而发展为糖尿病神经病变。
要知道,神经通常会分布在身体各个部位,连接着身体的组织器官,糖尿病的神经病变会直接给患者造成无法预估的伤害。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本质为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人体中枢神经、周围神经也会受到该病变的影响,而患者的病程、血糖控制是引起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主要因素。
比如患病时间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出现各种神经病变的症状表现。
2糖尿病神经病变都有哪些临床表现医护人员在查房时,经常会听到糖尿病患者说:“走路的时候,脚好像走在棉花上,有时还会抽痛,感觉麻麻的、刺刺的,像是针扎一样。
”说到这里,专业的医护人员会第一时间联想到糖尿病神经病变上。
四肢麻木、针刺样痛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典型症状,但是除了这些症状外,患者还会产生其他症状,让患者感到痛苦不已。
(1)四肢有灼烧感。
早期神经病变在伴有四肢麻木、疼痛的同时,患者还会感到四肢有灼烧般的疼痛感,身体的免疫力也会就此下降。
(2)皮肤瘙痒。
患者的自主神经受损后,身体的汗腺分泌会变少,长期高血糖的人就会出现皮肤缺氧、脱水情况,最终产生皮肤顽固性瘙痒症状,并且皮肤瘙痒的范围较大。
(3)恶心、呕吐、腹泻。
神经病变集中在自主神经后,患者还会产生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在腹泻时,体内电解质会逐渐紊乱,或出现明显的营养不良、脱水情况。
(4)足部溃疡、长水疱。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是一种常见的继发于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主要表现为感觉和运动神经损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
然而,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常与其他神经疾病相似,因此鉴别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进行简要介绍,并提供几个常见的鉴别诊断方法。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症状类型多样化,常表现为下肢疼痛、烧灼感、麻木、感觉障碍及肌力减退等,随着病程的延长,疼痛感、感觉障碍等症状加剧。
此外,糖尿病神经病变还可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如无汗、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如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1. 电生理学检查电生理学检查是一种比较常规的神经病变诊断方法,其通过对神经肌肉电活动的监测,识别神经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情况。
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下降较明显,可用该方法确定。
2. 神经肌肉活检神经肌肉活检是指切取患者的神经或肌肉的组织,在组织学上进行分析和判断。
该方法稳健、可靠、高精度,是诊断神经肌肉病变的重要手段,适用于疑难病例。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通常可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神经系统进行成像诊断,如帮助鉴别是否为糖尿病神经病变。
此外,超声检查对于血管性神经病变的鉴别也有一定帮助。
4. 临床症状分析糖尿病神经病变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疼痛、感觉障碍、肌力减退等。
而糖尿病之外的神经病变如肝性脑病、脊髓疾病等其致病原因各异,具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因此,鉴别诊断时需对其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总结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其症状类型多样化、复杂,因此鉴别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鉴别诊断方法,并提醒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症状及时就医,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诊断标准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是指糖尿病患者因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可以影响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自主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病情预后至关重要。
以下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1.糖尿病史:患者必须有明确的糖尿病诊断,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或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两小时血糖≥11.1mmol/L。
2.神经症状:患者出现自主神经病变相关的症状,如多尿、夜尿频多、尿急、尿失禁、便秘、腹胀、恶心、呕吐等。
3.神经体征:患者可能出现一些特征性的神经体征,包括瞳孔异常反应、直立位低血压、立起时心率不变或减慢等。
4.神经电生理检查: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对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进行评估,通常使用的检查方法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肌电图和脑电图等。
5.自主神经功能测试:包括心率变异性测试、血压变异性测试和刺激汗腺等。
这些测试可以定量评估患者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6.尿流动力学检查:对尿频、尿急、尿失禁等尿路症状明显的患者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以评估膀胱功能的改变,如尿流速度、尿残尿等。
以上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常用诊断标准,但需要注意的是,自主神经病变可以存在亚临床状态,即在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或体征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特定的检查来发现。
早期诊断可以帮助患者早期接受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
因此,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个体,定期进行自主神经功能检查非常重要。
同时,通过合理控制血糖水平,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以减少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和进展。
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早期诊断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的重要性一、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都呈现出迅速增加的趋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数据,2019年全球成年人患有糖尿病的人数已达4.64亿人。
然而,与高血糖引发的眼、肾等并发症不同,神经系统并发症在早期阶段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
因此,早期诊断神经病变对于提供及时干预和管理非常关键。
二、什么是神经病变神经病变是长期高血糖导致周围和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的结果。
它可以影响身体不同部位的神经,包括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等。
感觉神经损伤可能导致刺痛、麻木或者刺激过敏等不适;运动神经损伤则可能引起肌无力或者行走困难;而自主神经损伤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异常、胃肠道问题甚至性功能障碍。
三、早期神经病变的诊断方法1. 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是一种主要用于评估神经传导速度和神经兴奋性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神经速度测定和诱发电位测定。
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轻微或亚临床的神经病变。
然而,此类检查费用较高,需要专业知识与设备支持,并且对于某些患者可能会造成不适。
2. 足部皮肤自主反应测试(FSR)足部皮肤自主反应测试可通过评估足部汗液分泌情况来判断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状况。
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受到血糖控制的影响,该测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
这项非侵入性测试简单、快速,并且能够在家庭医生办公室中进行。
然而,该方法仅限于评估自主神经病变,并不能提供感觉和运动神经病变的信息。
四、其他辅助诊断方法除了神经电生理检查和足部皮肤自主反应测试之外,还有一些辅助诊断方法可以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
1. 血液测试血液测试可以检测一些与神经病变发展相关的标志物。
例如,高级糖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内皮细胞因子和循环脂质等。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有哪些常见症状?如何进行护理617100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会影响身体的许多系统,包括神经系统。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
下面,我们将介绍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症状和护理方法。
一、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症状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可以影响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1.感觉神经病变:感觉神经病变是一种影响神经系统的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四肢麻木、疼痛、瘙痒或感觉异常的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从下肢开始,并逐渐向上发展。
神经病变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糖尿病、药物副作用、营养不良、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等。
它会损害神经纤维,干扰正常的感觉传递。
在感觉神经病变中,患者可能会感到四肢麻木,即失去正常的触觉或感觉。
同时,他们可能会经历疼痛或瘙痒的不适感觉。
这些疼痛可能是刺痛、针刺或持续性的痛感。
患者还可能出现感觉异常,如触觉减退或过敏。
触觉减退指的是对触碰的感知变弱,而过敏则表示患者对刺激的反应比正常人更为敏感。
这些症状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2.运动神经病变:运动神经病变是一种影响神经系统的疾病,主要影响控制肌肉运动的运动神经元。
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无力、萎缩、平衡障碍或协调性下降等问题。
这些症状可能导致行走困难、跌倒或失去自理能力。
运动神经病变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遗传因素、感染、免疫系统异常、药物副作用等。
病变可能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如脑和脊髓)或周围神经系统(如神经根和peroneal 神经)等部位。
一旦运动神经受损,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无力的症状。
这可能表现为肌肉力量减退、丧失精确运动控制能力以及肌肉无法持久进行活动。
此外,肌肉的萎缩也可能出现,即肌肉组织的体积减少。
这些症状可能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困难,例如行走、上下楼梯、抓握物品等。
平衡障碍和协调性下降也是运动神经病变的常见表现。
患者可能会感到行走不稳定,容易跌倒,并且在进行精细动作时出现困难。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诊断标准
一、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AN)的诊断标准
1、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检查项目包括心率变异性、Va1sa1va试验(最长R-R间期与最短之比\握拳试验(持续握拳3min 测血压\体位性血压变化测定、24h动态血压监测、频谱分析等。
2、其他DAN: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主要根据相应临床症状和特点及功能检查进行诊断,多为排他性诊断。
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标准
1、明确的糖尿病病史或至少有糖代谢异常的证据。
2、在诊断糖尿病时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
3、临床症状和体征与DPN的表现相符。
4、以下5项检查中如果有2项或2项以上异常则诊断为DPN:a温度觉异常;b.尼龙丝检查,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c.振动觉异常;d.踝反射消失;e.神经传导速度有2项或2项以上减慢。
5、排除其他病变如颈腰椎病变(神经根压迫、椎管狭窄、颈腰椎退行性变\脑梗塞、格林-巴利综合征、严重动静脉血管病变(静脉栓塞、淋巴管炎)等,尚需鉴别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引起的神经毒性作用以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代谢毒物对神经的损伤。
发现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需要做哪些检查呢?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起病隐匿,早期没有症状,或者症状无特异性,不容易被发现,等出现临床表现时,往往比较晚了,所以早期做相关检查来发现这个并发症。
国际采用标准的心血管反射试验(CARTs)用来诊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用五种 CARTs 作为评价自主神经功能标准。
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CARTs 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检查可选择性讲解或演示)①深呼吸时心率变化: 每分钟深呼吸6 次,描记心电图,测定R-R间距,根据最小值和最大值换算出对应的心率,相减所得结果即为每分钟心率差;此值≤10 次 /分即考虑为异常,在 11 ~ 14 次 /分之间考虑为可疑,≥15 次 /分为正常( 60 岁以下) 。
②Valsalva 试验( 乏氏试验) : 是指在固定时间内使用最大力量吹气后,测定所得R-R间距,计算所得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比值,即称之为Valsalva 动作反应指数,≤1. 10 即认定为异常,在 1. 11 ~1.20 之间考虑可疑异常,≥1. 21 属于正常。
③立卧位心率差: 受试者由卧位变立位时心率和血压可发生变化,所得差值即为立卧位心率差和立卧位血压差,统称为体位试验,立卧位心率差≤10 次 /分为异常,≥15 次 /分为正常, 11 ~ l4次 /分为临界值。
④立卧位血压差: :先测量安静时卧位血压,然后嘱患者立即站立,于 1分钟内快速测量血压,如收缩压下降≥ 3 0mmHg( 正常人≤1 0mmHg)可以确诊有体位性低血压,下降 >11—2 9mmHg为早期病变 (应除外降压药的副反应 ),舒张压差≥1 5或 20 mmHg 。
有些报道认为,收缩压下降>2 0mmHg,舒张压下降>1 0mmHg,就可认为有异常。
⑤持续握力测定: 当肌肉用力持续收缩会引起心搏量增加、心率加快、收缩压升高,持续用力握拳3分钟后立即测血压,舒张压上升≤10mmHg 为异常,≥16mmHg 为正常, 10 ~ 15mmHg 为临界值; 可反映交感神经功能功能。
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是指由于长期高血糖、血脂异常等因素导致神经系统受损的一种并发症。
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能够提早干预和治疗,从而减轻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规范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的诊断,国际和国内学术界共同制定了一系列诊断标准。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的主要诊断标准,并探讨其临床应用。
一、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的分类及临床表现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可分为自主神经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两大类。
自主神经病变表现为消化道、心血管和泌尿生殖系统功能障碍,如胃胀、便秘、低血压等。
周围神经病变则主要影响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表现为感觉异常、麻木和肌力下降等。
二、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的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1. 糖尿病的确诊:患者需要已经被明确诊断为糖尿病,通常是根据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判断。
2. 神经病变的存在:患者需要表现出神经病变的相关症状和体征,比如自主神经病变的消化道症状、心血管症状或泌尿生殖症状,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的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
3. 排除其他原因:诊断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神经损害的原因,比如维生素缺乏、感染、药物毒性等。
4. 神经生理学检测:通常需要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NCS)和肌肉电图(EMG)等检查,以评估神经功能的异常情况和损害程度。
常见的NCS指标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
5. 神经病理学改变: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如皮肤活体镜、神经活检等,可以确定神经病变的类型和程度。
三、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的诊断进程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的诊断通常分为初步筛查和进一步确认两个阶段。
初步筛查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和简单的神经功能检测,如单一触觉测试、深反射、直立位耐力试验等。
如果初步筛查结果提示可能存在神经病变,进一步进行神经生理学检查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以确认诊断。
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方案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和血糖波动导致的结果,最常见的表现是末梢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
1. 血糖控制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的治疗首先要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神经系统,并加剧神经病变的进展。
药物治疗中常用的降糖药物有以下几类:(1) 口服降糖药物- 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可以通过减少肝糖原的合成和提高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来降低血糖,减少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保护神经系统。
- 磺脲类药物:如格列吡嗪,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促进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水平。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可以抑制肠道葡萄糖的吸收,减缓血糖升高的速度。
(2) 胰岛素治疗如果口服降糖药物无法有效控制血糖,可以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可以直接降低血糖水平,减少神经系统的损伤。
胰岛素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使用的类型和剂量。
2. 疼痛控制神经病变常伴随着疼痛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1) 非甾体消炎药(NSAIDs)NSAIDs类药物如布洛芬、酮洛芬等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疼痛感受来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
(2) 抗抑郁药物神经病变常伴随着情绪障碍,抗抑郁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常用的抗抑郁药物有帕罗西汀、氟西汀等。
(3) 氨基酸类药物氨基酸类药物如丙硫氨酸、甲硫氨酸等可以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和神经递质浓度,减轻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
(4) 镇痛药物对于重度疼痛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强力镇痛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
但应注意使用剂量,避免出现药物滥用和依赖的问题。
3. 神经营养治疗神经病变可以导致神经元营养和修复功能受损。
神经营养治疗可以帮助维持神经元的正常功能,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神经营养药物:(1) α-lipoic酸α-lipoic酸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可以减少氧化应激对神经细胞的损害,并提高细胞的能量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