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推出首张3D报纸
- 格式:pdf
- 大小:84.81 KB
- 文档页数:1
天津工人日报198211月3日头版头条内容摘要:1.1 1982 年11 月3 日天津工人日报头版头条的内容概述1.2 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1.3 文章的背景和历史意义正文:【1.1 1982 年11 月3 日天津工人日报头版头条的内容概述】1982 年11 月3 日天津工人日报的头版头条,是一篇关于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文章。
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文章以天津工人日报头版头条的位置,突显了改革开放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2 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文章详细地回顾了我国自1978 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进程。
文章指出,改革开放是我国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一项伟大决策,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章从理论创新、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等方面,全面梳理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
同时,文章还对我国在这个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如农村经济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特区建设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然而,文章也指出,改革开放并非一帆风顺,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开放,是我们这个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章强调,要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1.3 文章的背景和历史意义】1982 年是改革开放进程的关键时期,此时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境。
天津工人日报作为一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官方媒体,在此时发表这样一篇关于改革开放的头版头条文章,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不仅表明了改革开放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也为全社会统一认识、凝聚力量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为3D报纸把脉3D报纸3D报纸来了。
今年3月9日,比利时诞生了被称为“欧洲乃至世界上第一份3D报纸”的《最后一点钟报》。
仅仅一个多月时间,湖北《十堰晚报》就推出了中国首份3D报纸。
随后,《齐鲁晚报》、《南方都市报》、《安徽商报》、《每日商报》、《都市周报》、《扬子晚报》、《城市晚报》、《东方早报》、《芭莎男士》杂志等十多家报刊相继推出了各自的3D“盛宴”――号外、特刊、专刊、彩页或整报。
因为国内外3D报纸的争相登场,2010年也被称为“3D报纸元年”。
3D从欧洲传入国内仅仅相差38天,这也说明当今世界文明传播的层级结构日益“扁平化”,传播方式日益直线化,甚至直接化,整个地球的村落化趋势更加明显。
要知道,造纸术在中国发明以后,经过600多年才传到中东,1000多年后才传到欧洲。
就是1865年林肯被刺杀的新闻,从华盛顿传到伦敦还花了12天时间。
如今,网络传播、卫星通讯等新的传播技术的应用,使得文明与信息的共享更加同时化、同质化。
文明传播共时性的增强,使得3D报纸就像好莱坞的3D大片一样在中西方国家几乎同时“上映”。
但是,国内外3D报纸的所谓“视觉盛宴”大都仅仅是一场创新试验,甚或仅仅是玩玩概念,刺激一下人们对于报纸已经审美疲倦、分散的注意力。
3D报纸绝不是,也不可能成为应对报业衰退、危机的“救命稻草”。
从3D技术的产生来看,以文字传播见长的报纸并不是展示3D的天然舞台。
所谓3D,不过是针对传统2D――二维平面成像显像技术的升级版,是利用偏光技术原理等特殊的影像处理手段和人眼在影像还原时的视觉错觉而产生的三维成像显像技术。
1839年,英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立体眼镜后,3D技术就开始在图画、电影等影像艺术和娱乐领域应用。
1922年,就产生了世界上的第一部3D电影《爱情的力量》。
早期的3D电影打的就是影像的立体效果牌,1952年上映的被认为是史上第一部真正3D长片《非洲历险记》,其宣传口号就是“狮子在你腿上,爱人在你怀里”。
记忆与想象:近代媒体的都市叙事——以民国天津“四大报纸”副刊为中心(1928-1937)记忆与想象:近代媒体的都市叙事——以民国天津“四大报纸”副刊为中心(1928-1937)近代天津作为中国的重要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其都市生活与媒体发展密不可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天津,是中国最早出现报业副刊的城市之一。
在这个时期,“北方日报”、“天津日报”、“天津日报副刊”和“中华日报晚报”被誉为天津的“四大报纸”,其副刊不仅是时代潮流的展示场所,更是塑造当时天津都市形象的重要力量之一。
本文将以这四大报纸的副刊为中心,探讨近代天津媒体的都市叙事,深入分析其对于城市记忆与想象的影响和作用。
一、副刊的兴起与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报业技术的进步和媒体市场的扩大,报纸副刊逐渐兴起并成为了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天津这样的大都市,由于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汇,副刊的发展更加迅猛。
作为早期副刊创设的先行者,这四大报纸副刊以其出色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受到广泛关注。
这些副刊一方面为报纸增加了可观的发行量和读者群体,另一方面也为当时的都市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些副刊中,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内容,如时尚、娱乐、广告、艺术与文化等,既满足了读者的兴趣爱好,又展示了时代的多样性和繁荣。
二、副刊与天津都市记忆的构建作为都市叙事的重要形式,副刊在展示天津都市记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副刊中的文章、图片和广告等内容,人们可以感受到当时天津的都市风貌、生活方式和社会氛围。
1. 都市风貌的展示:副刊中刊登的图片和插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当时天津的街景、建筑和交通情况,如东北风格的建筑、西式的街道、繁忙的码头等。
这些画面不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成为了天津都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生活方式的呈现:副刊中的内容多样化,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论是时尚、饮食、旅游还是娱乐,都能在副刊中找到相关报道和广告。
这些内容展示了当时天津人的生活态度、消费习惯和时尚追求,保留了一段珍贵的历史记忆。
历史印证未来《天津日报》亲历“报业广告三十年”
策划 / 执行
本刊编辑部 《天津日报》广告处
1979 年 1 月 4 日,一条蓝天牙膏厂的商业广告在《天津日报》上悄然 刊出;三十年来,中国报刊经营由发行盈利转向广告营收,由单一的广告 经营迈向以广告为核心、以多元经营为延伸的复合模式。
三十年,报业广告人从青涩走向成熟,作为第一个在全国恢复商业广 告的媒体, 《天津日报》一路亲历了报业广告的起步、跃升、困惑和拓展。
本刊编辑部在纪念中国报业广告三十年之际,深入走访这个历史的拓荒者、 见证人,从一张报纸的成长和发展轨迹中,端倪中国报业的未来。
见证历史:勇开人前业 敢为天下先 悉心经营:风雨砺金石 辉煌六十载 推进品牌:提升品牌 决胜千里 热心公益:公益事业 责无旁贷 新锐突围:津报集团的“突围”行动 行业实战:内容为本 活动为王
。
让报纸立起来——齐鲁晚报梦世博3D号外出炉记
韩适南;高峰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11(000)033
【摘要】2010年5月1日,伴随着上海世博会的盛大开幕,齐鲁晚报“梦世博”3D 号外靓丽面世.这是中国第一份3D号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为世博会添了彩,为山东添了彩,同时也引发了一轮报业3D探索的“风潮”.
【总页数】2页(P62-63)
【作者】韩适南;高峰
【作者单位】齐鲁晚报要闻部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怎样看待报纸的3D“旋风”——以《燕赵晚报》首张3D报纸特刊为例 [J], 孙晓波
2.“互联网+”时代报纸新闻报道发展的路径——以齐鲁晚报“扁担奶奶”报道为例 [J], 常新喜;房加兴
3.新形势下的号外潮——《齐鲁晚报》“盛世中国轴”号外带来的启示 [J], 刘国林; 吕冰
4.让报纸立起来——齐鲁晚报梦世博3D号外出炉记 [J], 韩适南; 高峰
5.《十堰晚报》《齐鲁晚报》推出3D报纸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几年来,随着各类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和兴起,以报纸、电视和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主流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媒体在不断的成长,传统媒体需要生存和发展,既然双方谁也不可能“吃掉”对方,那么携手合作,共同把市场做大,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和选择。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面对新媒体的“包围态势”,并没有消极对待,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手段寻求有效的“突围”策略,采取了强有力的“突围”行动。
创建国内首张中文卫星报纸2006年8月23日,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和荷兰卫星报纸公司三方在北京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卫星报纸计划进入操作阶段。
9月7日,国内首张中文卫星报《天津日报》上星发行,实现了与世界的零距离接触。
卫星报纸是一项具有突破性的报纸发行阅读技术,是平面媒体与高科技的结合,是发行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和革命。
这项技术利用卫星传输数据,在各个卫星报纸的销售点即时传版即时购买,使报纸发行的时间周期缩至最小化,实现在全球同步同时发行。
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越来越多地关注新技术,使用新技术,因为高科技的突破一定会带来报刊阅读和发行的革命性改变,卫星报纸即是其中之一。
作为国内第一家进入卫星报纸销售系统的中文报纸,《天津日报》在国内报业率先走出国门,这对宣传天津形象,传递城市声音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手机报横空出世2006年2月27日,由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每日新报》和天津移动通信公司联合推出的“天津彩信报——《每日新报》新闻手机报”正式亮相,这是津门平面媒体推出的第一份“手机报”。
手机报是将纸质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使用户在每天的第一时间通过手机阅读到当天报纸的精华内容。
它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物,能够更好地服务读者,更大程度地传播主流声音,同时拓展传统媒体、新媒体与读者交流的渠道。
仅仅三个多月,《每日新报》“手机报”不仅稳坐天津“手机报”发行市场头把交椅,也成为国内“手机报”市场的一支生力军,成为全国“彩信报”市场上升最快的地区之一。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告了解新世纪的首选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步入了21世纪,21世纪经济报道广告用最权威的视角解读最热门的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告用百姓最喜欢的话题为主要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民生,以独特的内容解读生活,富有可造性,是百姓喜爱的报纸之一,更加的贴近生活的发展,更好更快的解读生活。
是国内三大财经媒体之一,秉承着新闻创造价值的理念为中国经济发展建言建策,报道金融、企业、商界的深度新闻,是企业推荐品牌提升知名度的最好发布平台。
《21世纪经济报道》是南方报业集团下属中国最大的商业报纸媒体,是中国商业报纸的领导者.致力于服务最优秀的人群,是在世界经济界最受关注的中国经济类周报.全国三大经济类报纸之一。
2001年1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正式创刊,向全国发行,开创财经媒体新时代。
21世纪经济报道2001年正式创刊,其报纸广告日发行量76万份左右,周一至周五全国发行;作为一份商业报纸的领导者,创造经济新闻价值,报纸一直以为上午精英提供最有价值的商业资讯,建立商业中国发展的新秩序,21世纪经济报道拥有一支富有决策能力、消费能力、有着高学历且极具影响力的庞大的读者群,但男性读者居多,在各个极具消费力的读者群中领先的覆盖率、读者忠诚度也彰示了它优越的广告价值.21世纪经济报道作为商务精英追求的报纸,是广大商业领导者的必读的报纸,也是他们的商业价值平台,更加展示出他们创造出来的商业理想。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告秉承着先进的办报理念,先进的理想要求,进一步的扩大范围,使全国各地都有机会看到属于自己报纸,详情请浏览。
安徽法制报广告走进千家万户中去法律是大家都不会陌生的东西,安徽法制报广告帮助大家更权威的了解法律,学习法律。
安徽法制报广告有助于大家第一时间了解最新法律的实施,了解最新的法律动态,安徽人口众多,《安徽法制报》受到了大家的热烈好评,富于创新性,有助于法律的普及和推广。
1983年1月创刊,由中共安徽省委政法委主办、安徽法制报社编辑出版,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社会,着重宣传党对政法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把法律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
现代商贸工业3D报刊兴起、制作、反响及其可持续发展张晓狂(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山西太原0300243摘要:3D技术在平面媒体的应用是一项具有创新意识的尝试,它的诞生有赖于3D技术的日溱完善和传统 媒体人创新意识的驱使。
自2010年3月9日首份3D报刊《最后一点钟报》在比利时诞生以来,世界各地多家报社纷纷效仿发行3D报刊。
3D报刊的新形式和高销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但是在吸引眼球的同时它也受到技术、成本、内容和效果等方面的限制。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报社需要充分发挥3D技术特长,避开3D 技术限制,利用稀缺资源优势,通过3D技术的创新带动报刊内容的创新,从而为3D报刊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 道路。
关键词:3D;报刊;纸媒;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311/ki. 1672-3198. 2016. 29. 0281 3D报纸的诞生和发行1.1 3D报刊诞生背景3D报纸是3D技术在平面媒体的应用,是一■项具 有创新意识的尝试。
它的诞生有赖于3D技术的日臻 完善和传统媒体人创新意识的驱使。
所谓3D(3 dimensions),是针对传统 2D 即二 维平面 成像显 像技术 的升级版,是利用偏光技术原理等特殊的影像处理手段和人眼在影像还原时的视觉错觉而产生的三维成像 显像技术。
3D技术凭借英国科学家温特斯顿在1839 年发明的一种立体眼镜,在电影、图画等娱乐和影像艺 术领域最先开始得到应用。
1922年,世界上的第一部3D电影《爱情的力量》在美国诞生62009年底3D大片 《阿凡达1席卷全球,接下来,I部又一部的3D影片仍 马不停蹄的制作与上映着。
3D势头越来越高,为3D 报刊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1.2 3D报刊发行情况一览随着3D电影的全球热映,3D似乎是|个新的掘金点,同样作为媒体的报纸也不甘落后。
2010年3月9日,比利时《最后一点钟报》(La Derniere Heure)在其 世界版采用3D版面,并以特刊形式发行。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中国地市报人
页码: 5-6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6期
主题词: 天津日报社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 《天津日报》 “三个意识” 市场意识 1998年2009年 方向问题
摘要:天津日报社于1998年开通天津日报网,2009年1月1日开始,由“津报网”.更名为“天津网”。
首先是解决发展方向问题。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党委提出必须坚持“三个意识”,即阵地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
天津网的发展是扩展党报覆盖面和影响力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尝试。
要逐步在网络领域形成《天津日报》的声音和观点,有效引导舆论热点;它的发展也是要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天津日报》的传播能力;同时,天津网是市场竞争的主体,要在市场的洗礼中成长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