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声波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超声波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超声波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超声波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超声检测公式及计算题

武玉林

二O一一年5月

*1.1 铝(Al )的纵波声速为6300m/s ,横波声速为3100m/s 。试计算2MHz 声波在铝中的纵、横波波长。

f

c

λλf c =

→=

解:

*1.2 甘油的密度为1270kg/m 3,纵波声速为1900m/s ,计算其声阻抗。

c z ρ=

解:

1.4 5P20×10K2探头,楔块中声速C L1=2700m/s ,钢中声速C L2=5900m/s ,C S2=3200m/s ,求探头入射角为多少度?

==

l1s2

sin αsin βK tg β C C

解:

1.8 已知钢中C S 钢=3200m/s ,某硬质合金中,C S 硬=4000m/s ,铝中C S 铝=3080m/s ,求用探测钢的K1.0横波斜探头探测硬质合金和铝时的实际K 值为多少?

()

(mm f C mm f C S S L L 55.110

210310015.310

21063006363

=??===??==λλs

m kg c Z ??≈?==26/104.219001270ρ0

12

112101149)4.63sin 3200

2700(sin sin sin sin sin 4.632≈?=?=→====----)(βαβαβS L S L C C

C C tg K tg

s 2l1C s inβ

C s inα=

解:

*1.10 示波屏上有A 、B 、C 三个波,其中A 波高为满刻度的80%,B 波为50%,C 波为20%。

①、设A 波为基准(0dB ),则B 、C 波各为多少dB ? ②、设B 波为基准(10dB ),则A 、C 波各为多少dB ? ③、设C 波为基准(-8dB ),则A 、B 波各为多少dB ?

硬硬钢钢有钢有在钢中,,楔块中声速为设入射角为S S 01-1-L sin C sin sin sin 451.0tg K C C C C tg S L βββαβα======0.9

42.442.4)45sin 32303080(sin sin C (sin sin C sin sin sin 8

.11.611.61)45sin 3230

4000

(

sin sin C (

sin 00

01S 1S S 00

01S 1====?=?========?=?=----tg tg K C C C C tg tg K C S S L S 铝铝钢钢铝铝铝

硬硬钢钢有硬硬钢钢

硬))ββββββαβββ2

1H H 20lg

Δ=

解:

*1.11 示波屏上有一波高为满刻度的100%,但不饱和。问衰减多少 dB 后,该波正好为10%? 解:

*1.12 示波屏上有一波高为80mm ,另一波比它低16dB ,问另一波高为多少?

解:

*1.13 示波屏上有一波高为40%,衰减12dB 后该波为多高?若增益6dB 后该波为多高?

(dB H H 2010

100

lg 20lg 2021===?)

(7.1210

801010lg 2020

162012201212m m H H H H H H =?=?==→=?-?

?

=→=+===-=+===-=+=+=+==+=+=+==-====-=1

2

B B A

C C A A A B C C B A A C C H Δ20lg

H H 50

①、[B]0Δ20lg 20lg 4dB H 80

H 20

[C]0Δ20lg

20lg 12dB H 80

H 80

②、[A]10Δ1020lg 1020lg 14dB H 50

H 20

[C]10Δ1020lg 1020lg 2dB H 50H 80

③、[A]Δ820lg -820lg -84dB H 20

[B]Δ820==B C H 50

lg

-820lg -80dB H 20

解:

1.15 不锈钢与碳钢的声阻抗差约为1%,试计算超声波由不锈钢进入碳钢时,复合界面的声压反射率。

1212Z Z Z Z r +-=

解:

1.17 某工件厚度T=240mm ,测得第一次底波为屏高90%,第二次底波为屏高15%,如果忽略反射损失,试计算该材料的衰减系数。 解:

(%)

80104010(%)10104010lg 202062012'2012

201

21

2

≈?=?==?=?=→

=??-?H H H H H H 0.5%

0.0050.99

10.99

-1Z Z Z -0.990.01-1Z 1Z ==+=+====不钢不

钢不钢,设Z r m m dB o o T B B /2.240

26

1590lg 2026

lg 202

1

=?-=-=

α2T

6]

)B [(B α21--=

*2.1 试计算5P14SJ 探头在水中的(C L =1500m/s )的指向角和近场区长度。

=≈2D λ

N θ70

4λD

解:

2.2 试计算频率f =5MHz ,边长a =13mm 的方形晶片,在钢中(Cl =5900m/s )的主声束半扩散角为多少度?

a

λ

57θ≈

解:

*2.3 已知钢中Cl =5900m/s ,水中Cl =1480m/s.求2.5MHz 、φ20mm 纵波直探头在钢中和水中辐射的纵波声场的近场区长度N 、半扩散角θ0和未扩散区长度b 各为多少?

=≈2

0D λN θ70 b =1.64N

4λD

mm

mm

f C L 1630.3

4144D N 1.5140.370D 703.010

0.51015002

20

63

≈?===?=≈=??==λλθλo

a mm f c 17.513

18.1575718.11051059006

3

=?=≈??=λθλ==

解:

m m N b D m m

D N m m

f c m m N b D m m

D N m m

f c 2779.16864.164.1007.220

592

.0707009.168592.0422042592.06105.23

1014805.694.4264.164.1026.820

36

.2707004.4236.242204236.2610

5.23

105900====水中:====钢中:?=?=≈=?===??=?=?=≈=?===??=λθλλλθλλ

2.4 用2.5MHz 、φ20mm 纵波直探头水浸探伤钢板,已知水层厚度为20mm ,钢中C L =5900m/s ,水中C L =1480m/s 。求钢中近声场长度。

2

1

1

2C C L N N'-=

解:

m m C C

L D C C L N N m m f C 4.375900

1480

2036.24204'36.210

5.210590022

1122

211

263

22=?-?=-=-==??==λλ

2.5 用2.5MHz 、φ20mm 纵波直探头水浸探伤铝板,已知铝中近场长度为20mm ,铝中C L =6260m/s ,水中C L =1480m/s 。求水层厚度。 解:

2.6 用2.5MHz 、φ20mm 纵波直探头探测厚度为150mm 的饼形锻件,已知示波屏上同时出现三次底波,其中B2=50%,衰减器读数为20dB ,若不考虑介质衰减,求B1和B3达到50%高时衰减器读数各为多少dB ?

1

2

12x x 20lg

Δ=

解:

2.7 已知x ≥3N ,200mm 处φ2平底孔回波高度为24dB ,求400mm 处φ4平底孔和800mm 处φ2平底孔回波高度各为多少dB ?

m m C C L N N m m f C 84.31480

6260

20-0.592420C C L

-4D 0.59210

2.510148022

122

21

12'6

3

22=??==-==??==λλdB

x x dB

x x 5.163.5-20150

3150

2lg 2020lg

202020][B 26620150

150

2lg 2020lg

202020][B 32

3231

2

121==??+=+=?+==+=?+=+=?+=

1

22

112x φx φ40lg

Δ=

解:

3.1 PZT--4的声速C L =4000m/s ,如制作频率为2.5MHz 的晶片,晶片厚度应为多少mm ?

L

0t L 0t 2f C t f N t 2C tf N =

→=→==

解:

3.3 某探头的频率常数Nt=200Hz ·m ,频率f=2.5MHz ,求该晶片厚度为多少? 解:

3.4 某探头晶片的波速C L =5740m/s ,晶片厚度t=0.574mm ,求该探头的标称频率为多少?

dB

x x dB

x x 0lg 4024lg

402424][24lg 4024lg

402424][8002200

23

1133134002200

42

11

2212=+=+=?+==+=+=?+=????φφφφφφmm

f C t L 8.010

5.22104000263

0=???==mm

f N t tf N t t 08.010

5.21020063

00=??===

解:

3.6 用IIW 试测定仪器的水平线性,当B 1和B 5分别对准2.0和10.0时,B 2、B 3和B 4分别对准3.98、5.92、7.96,求该仪器的水平线性误差为多少?

解:

3.7 用CSK-IA 试块测定斜探头和仪器的分辨力,现测得台阶孔φ50、φ44反射波等高的波峰高h 1=80%,波谷高h 2=25%,求分辨力为多少?

2

1

lg

20h h X =

解:

4.3 用K2探头在CSK--IA 试块上利用R50和R100反射面按水平1∶1调节时基线,两反射波应调在第几格?

2

221K

1100K l K 150K l +=

+=

36025740105105220.574

L L C t f C f Hz MHz

t =

?===?=?1%

100%10

0.80.08

100%8.008.092.56max max =??=?==-=b

a a δdB h h X 1025

80lg 20lg 202

1===100%

8.0m ax ?=

b

a δ

解:

4.6 用2.5P20Z 探头径向探测φ500mm 的圆柱形工件,C L =5900m/s ,如何利用工件底波调节500/φ2灵敏度?

2

f

f

πD 2λx 20lg Δ=

解:

4.7 用2.5P20Z 探头径向探测φ1000mm 的圆柱形钢工件,C L =5900m/s ,如何利用工件底波调节500/φ4灵敏度?

B

2

f 2

f

x πD 2λx 20lg Δ=

解:

4.8 用2.5P20Z 探头径向探测400mm 的工件,如何利用150mm 处φ4平底孔调节400/φ2灵敏度?

4

.892

1210011007.44212501502

2

1002250=+?=

+=

=+?=+=K

k l K k l .

45.55.452

14.3500

36.22lg 202lg 2036.2105.2105900226

3

dB dB

D x mm f C f L 再用衰减器将增益提高波调至荧光屏基准线,将工件完好处第一次底=???==?=??==πλλdB

x D x mm

f C B

f f L 4.271000

414.350036.22lg

202lg

2036.2105.21059002

22

2

63=????==?=??==πλλ

1

22

112x φx φ40lg

Δ=

解:

4.9 用2.5P20Z 探头探测500mm 的工件,C L =5900m/s ,探伤中在200mm 处发现一缺陷,其波高比B 1低12dB ,求此缺陷的当量大小为多少? 解:

5.1 用水浸法探测40mm 厚的钢板,要求钢板四次底波与第二次界面波重合,其水层距离应为多少?

4

nT

H =

解: dB

x x 29150

2400

4lg

40lg

401

22

112=??==?φφmm

x x D x D x mm

f C B f f B

f f L 5.510

5003.142002.36210

22lg

2036.2105.210590012/20

220

/2

2

2

63=????==

=?=??==?πλπλλmm n 404

40

44T H =?==

dB

294/150用衰减器将增益提高并调至荧光屏基准线,孔的最大反射波,移动探头,找到φ

5.2 用水浸二次波重合法探伤T=40mm 的钢板,仪器在钢试块上按1:2调节扫描速度,并校正“零点”。求: ①、水层厚度为多少?

②、钢板中距上表面12mm 的缺陷回波的水平刻度值为多少? ③、示波屏上τ

f

=50处缺陷在钢板中的位置?

解:

5.6 用充水探头采用三次重合法检测T=60mm 的钢板,水层厚度应调节为多少? 解: 5.9 对钛/钢复合板在复层一侧作接触法检验,已知钛与钢的声阻抗差约为40%,试计算复合层界面回波与底波相差多少dB?

r

r 120lg

r T 20lg Δr

1)Z (Z Z 4Z T Z Z Z Z r 2

B S

2

221211

21

2-==-=+=+-=

mm

mm

n 20210224

20-5046

6402

12

2420204

4024T H =?=??=+=+?=?==)③、(②、①、mm nT H 454

6034=?==

解:

5.11 从钢材一面探测钢/钛复合板,已知Z 钢=46×106kg/m 2·s , Z 钛=27.4×106kg/m 2·s ,不计扩散衰减和材质衰减,求: ①、复合界面声压反射率。

②、底波与复合界面回波的dB 差值。 解:

5.13 今有一批φ50×6mm 的无缝钢管,采用水浸聚焦横波探伤,若透镜曲率半径为40mm ,求应采用偏心距和水层距离。

2.2r

C C C r F F C C C r x R F H 2

0.458r

0.251R X 1211

212

2≈-=→-=--=--+=

解:

dB r T r Z r 5.1125

.0938

.0lg 201lg 20938.025.011T 0.25

0.610.6

-1Z Z Z -0.60.4-1Z 1Z 2

22==-=?=-=-==+=+====钛钢钛钢钛钢,设dB

r r Z r 5.1125

.0936

.0lg 20r -1lg 206

93.025.011T -0.25

4627.446

-27.4Z Z Z -222=-==?=-=-==+=+=钢钛钢钛mm

x mm

r x mm r F 648.23885.72588-R -F H 7.52190.458250.25120.4580.251R 88402.22.22222-

≈-=--==≈?+?=+==?==

5.18 直径300mm 、壁厚20mm 的钢管作周向斜角探伤,采用K=2的斜探头合适吗?

)

K

1K

(12D T )

K

1K

(121s inβ)(121D T 2O m 2O m +-=→+-=-≤ 解:

5.19 采用K=2的斜探头对外径为600mm 的钢管作接触法周向探伤,能扫查到的最大厚度为多少? 解:

5.21 用接触法周向横波探伤外圆直径D=300mm ,壁厚t=60 mm 的钢管,可使用的探头的K 值最大为多少?

R

r si n βR r si nβ1-=→=

解:

75

.087.3687.3615090sin sin sin 00

11======→=--tg tg K R r R r βββ不合适

<20mm

8.15)2121(2

300)

11(2

)sin 1(22

2

00=+-=

+-=-=K K D

D t m βm

7.31)2121(2

600)

11(2)sin 1(22

2

00m K K D D t m =+-=+-

=-=β

6.1 用2.5MHz 、φ20mm 直探头探测厚度300mm 的钢锻件。 ①、如何利用工件底面调节φ2mm 平底孔当量灵敏度?

②、探伤时发现距探测面200mm 处有一缺陷,波高为15dB ,求此缺陷的平底孔当量。

解:

6.3 用2P20Z 直探头对钢锻件探伤,发现距探测面240mm 处有一缺陷,波高比150/φ2试块平底孔回波高6dB ,求此缺陷平底孔当量。 解:

6.8 用2.5P14Z 直探头探测外径1100mm ,壁厚200mm 的筒形钢锻件(C=5900m/s ).

①、在外圆周作径向探测时,如何用内壁曲面回波调节探伤灵敏度(φ=2mm )?

②、在内圆周作径向探测时,如何用外壁曲面回波调节探伤灵敏度(φ

mm

x x x x dB

dB

D x f f 16.310300

200210lg

404141214.33005.29

.52lg 202lg 204015

40

1

2

122

11

2212221

=??=?=→=?=???

==??φφφφπλ②、增益基准高度,再用衰减器将一次底波调至荧光屏在工件无缺陷完好部位①、mm

x x

x x 52.410150

240210lg 40406

40

121221122121

=??=?=→=??φφφφ

=2mm )?

D

d

10lg πφ2λx 20lg Δ2

f ±=

解:

6.9 用2.5P20Z 直探头探测厚度350mm 的饼形钢锻件(C=5900m/s ),将底波调节为40dB 进行探伤。

①、此探伤灵敏度是否符合JB/T4730--2005标准要求?

②、探伤时发现一单个缺陷,深200mm ,波幅29dB ,求此缺陷当量。 解:

dB D d

D x dB D

d D x f f f f

5.3925.371100

700lg 10214.3200

5.29

.52lg 20lg 102lg 205.3525.371100

700lg 10214.3200

5.29.52lg 20lg

102lg

202

2

2

2

=+=-???

=-=?=-=+???=+=?πλπλ②、①、mm

D x x D x D x dB D x f B f f B

f f f f 74.484

.481035014.32005

.29

.521022lg

204.422

14.33505.29

.52lg 202lg 2020

29

40220

2

222

22≈==????=

=

→=?=???

==?-?

πλπλπλ②、(不符合)

①、

6.10 用2.5P20Z 直探头检测厚度380mm 的钢锻件(C=5900m/s ),材质衰减系数a=0.01dB/mm 。检验中在130mm 深发现一处缺陷,其波幅比底波低7dB 。求此缺陷当量。

)x 2α(x x πφ2λx 20lg ΔB f B

22

f

Bf -+=

解:

7.1 板厚20mm 的焊缝,外表面焊缝宽度30mm ,内表面焊缝宽度20mm ,用前沿距离18mm 的探头探伤,为保证声束能扫查到整个焊缝,探头K 值应如何选择?

T

L b a K 0++≥

解:

7.3 用斜探头探测RB--2试块上深度d 1=40mm 和深度d 2=80mm 的φ3横孔,分别测得简化水平距离L'1=45mm ,L'2= 105mm ,试计算探头K 值和前沿距离L 0。

mm

D x x D x x x D x f x x B f f B f B

f f Bf B f B f 4.116.77

.1610

38014.31305

.29

.5210

2)22lg

2020380-130201.07220

)

(22

22

2

≈==????

==→

-+=??---?)

((απλαπλ15.220

18

2202300=++=++≥T l b a K

解:

7.4 检验板厚T =22mm 的焊缝,上焊缝宽度为30mm ,下焊缝宽度为20mm ,选用K=2,前沿距离L 0=17mm 的探头,用一、二次波法能否扫查到整个焊缝截面?

解:为保证用一、二次波扫查到整个焊缝截面,要求:

7.5 用5P10×12K2.5探头检验板厚T=25mm 的钢板对接焊缝,扫描比例按深度2∶1调节。探伤时在水平刻度60mm 处发现一缺陷波,求此缺陷的深度和水平距离。

解:

7.6 用5P10×12K2.5探头检验板厚T=20mm 的钢板对接焊缝,扫描比例按水平1∶1调节。探伤时在水平刻度40mm 和70mm 处各发现缺陷波一,试分别求这两个缺陷的深度。

???==→???=+=+→???=+=+=15

5

.1801054045''000220110L K K L K L Kd l L Kd l L Kd

L 20mm 2

60

252d'2T d 75mm

260

2.5Kd'l 故缺陷在二次波位。 25,30>T 2

60

=-?=-==?====截面。

探头能扫查到整个焊缝故29.129.122

17

2/202/3000K K T L b a K >==++=++≥

Kd

L L L L '0=+='

'd 2T d Kd L -==

K

L

2T d K L d -

==

解:

7.7 采用钢焊缝探伤用的K=1斜探头(C L1=2700m/s ,钢C S =3200m/s ),检验某种硬质合金焊缝(C S =3800m/s ),其实际K 值多大?

S 2L1C s inβ

C s inα=

解:

mm

K l T d l mm

K l d l 125

.27020221002KT 50KT 70165.240

50,KT 402211=-?=-=========故在二次波位。

,而<>第二个缺陷,故在一次波位。<第一个缺陷,

110

S S S S 1

S 1

00

1145sin sin sin sin C C sin sin C C sin (sin 3800sin (sin 45)57.1

3200

l l S K tg K tg C C C C βββααββββ----=========?=钢硬

钢硬钢硬

钢硬

钢硬硬钢钢

,,,)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 品质 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 数量 标志。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 主词 和 宾词 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 总标题 、 横行标题 、 纵栏标题 和 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 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正 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负 相关。 12、按指标所反映的数量性质不同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属于 数量 指标;单位成本属于 质量 指标。 13、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 二、判断题

心理和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解析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一章答案 1名词概念 (1 )随机变量 答: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准确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2)总体 答:总体(population )又称为母全体或全域,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 (3)样本 答: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4)个体 答: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 (5)次数 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作频数,用f表示。 (6)频率 答: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的事件数目,通常用比例或百分数来表示。 (7)概率 答:概率(probability), 概率论术语,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度量指标。其描述性定义。随机事件A在所有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值,称为事件A的概率,记为P(A)。 (8)统计量 答:样本的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作特征值。 (9)参数 答:又称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10)观测值 答:随机变量的取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多个观测值。 2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 答:(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 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 找出心理与教育统计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 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2)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有重要的意义。 ①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客观事实之中。它的主 要任务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预测和分类,从而揭示蕴藏于其中的种种因果关系。要提高对客观 事实观测及分析研究的能力,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统计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科学方法。统计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②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心理与教育科研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 凡是客观存在事物,都有数量的表现。凡是有数量表现的事物,都可以进行测量。心理 与教育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也有数量的表现。虽然心理与教育测量具有多变性而 且旨起它发生变化的因素很多,难以准确测量。但是它毕竟还是可以测量的。因此,在进行 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时,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对心理与教育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心理与 教育统计就是对心理与教育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的科学工具。 ③广大心理与教育工作者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具体意义。 a. 可经顺利阅读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 b. 可以提高心理与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

管理学 第一章课后题答案

管理学第三版 周三多

课后习题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含义? 答:书P5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解释: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管理要以人为中心)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2.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每种职能活动是如何表现其存在的?他们的相互关系又是如何? 答:书P6 ●管理的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表现形式: ①决策职能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以及通过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 ②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 ③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 ④控制职能通过对偏差的识别和及纠正表现出来; ⑤创新职能是通过组织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来表现其存在的。 ●相互关系: ①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 ②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③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创新是各项管理职能的灵魂和生命; ④任何管理活动都从计划开始,经组织、领导、控制而结束;

⑤控制的结果可能导致新一轮的管理循环; ⑥创新融于其他各项管理职能中,处于轴心地位。 3.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那些角色? 答:书P6--P8 代表人角色监督者角色 人际角色领导者角色信息角色传播者角色 联络者角色发言人角色 企业家角色 决策角色冲突管理者角色 资源分配者角色 谈判者角色 4.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 答:书P8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 能力。 ●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5.简述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并对之进行简要评价。 6.西方管理理论出现哪些分支?每个理论分支的内容与特征各是什么? 答:书P12--P22 ?理论分支: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管理理论 西方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 (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系统管理理论 权变管理理论 质量管理理论 ?内容与特征: ●古典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欧美,主要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代表人物有: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和莉莲·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亨利·L.甘特等。

超声波在车辆测速中的应用

超声波在车辆测速中的应用 随着交通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感器被应用在交通系统中。其中超声波传感器由于其自身的优点在测距测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O kHz 的声波,其波长短,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它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可用于测距,测速、测厚、探伤和超声成像等。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由发射与接收的时间差,可计算发射器到障碍物的距离。与激光测距设备相比,超声波以其方便、简单、成本低等因素被广泛应用于短距离的测量中。 超声波测距是利用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并因而在特定介质中传输距离远的特点,通过发射具有特征频率的超声波实现对被摄目标距离的探测。在交通系统中,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测距测速有很重要的意义,不仅能采集到交通数据进行状态评估,而且还能有效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超声波传感器被安装在路边来测量通过车辆的速度,判断是否超速。在无人驾驶智能车上安装超声波传感器,可以自动检测前车的距离,防止追尾事故;同时还可以检测前车的速度,做出是否超车的判断。 测量原理 超声波测距模块到障碍物的距离 S=(△T×V0)/2 (1) 式中:△T为超声波由发射到接受的用时:V0为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且 与温度的关系为V0=331.5+0.6T (2) 式中T为环境摄氏温度。根据式(2)进行声速修正可提高测量精度。当超声波传感器静止,被测物体以相对声速低速运动时,假设t1时刻测得被测物体与传感器距离为s1,t2时刻测得距离为s2,则超声波传感器与被测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 V=(s2-s1)/(t2-t1) (3) 当传感器装在车上进行运动测速时,如图1.1所示,假设车A运动速度为V1, 假设t1时刻测得前车B与车A距离为s1,t2时刻测得距离为s2,则两车相对速度为 △ V=(s2-s1)/(t2-t1)(4) 可以得到车B的速度为V2=V1+△V。 设计实现 硬件设计 主芯片为飞思卡尔xls128,控制舵机的转动,33886驱动电路,驱动电机转动,同时光电传感器检测道路信息,将采集到的路面信息传回单片机,控制智能车的行驶方向。超声波传感器模块由一个发射器和接收器构成,单片机控制发射器发出频率为40kHz的脉冲,并开始计时,遇到最近障碍物反射回接收器,计时结束,通过发射接受的时间间隔计算出距离。

数据库课后习题答案

(1)在test01数据库中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表:book(book_id nchar(6),book_name nchar(30),price numeric(10,2)和表author(author_name nchar(4),book_id nchar(6),address nchar(30)).设置book中的book_id为主键,并设置两个表的关系。)) 解:T-SQL语句和执行情况如下: CREATE DATABASE test01 go USE TEST01 GO CREATE TABLE test01.dbo.book( book_id nchar(6)NOT NULL, book_name nchar(30)NULL, price numeric(10,2)NULL, PRIMARY KEY(book_id) )

ON [PRIMARY] CREATE TABLE test01.dbo.author( author_name nchar(4)NULL, book_id nchar(6)NULL, address nchar(30)NULL ) ALTER TABLE dbo.author WITH CHECK ADD CONSTRAINT PKT54_db FOREIGN KEY(book_id) REFERENCES test01.dbo.book (book_id) GO

(2)在 test01 数据库中利用 Transact-SQL 语句创建一个图书销售 表 booksales (book_id nchar(6),sellnum int, selldate datet ime)。分别利用 insert 、delete、update 语句添加、删除和更新数据。 CREATE DATABASE test01 Go USE test01 GO CREATE TABLE booksales( book_id nchar(6)NOT NULL, sellnum int NOT NULL,

教育统计学与SPSS课后作业答案祥解题目

教育统计学课后作业 一、P118 1 题目:10位大一学生平均每周所花的学习时间与他们的期末考试成绩见表6-17.试问: (1)学习时间与考试成绩之间是否相关? (2)比较两组数据谁的差异程度大一些? (3)比较学生2与学生9的期末考试测验成绩。 表6-17 学习时间与期末考试成绩 1 2 3 4 5 6 7 8 9 10 学习时间考试成绩40 58 43 73 18 56 10 47 25 58 33 54 27 45 17 32 30 68 47 69 解题步骤: (1)第一步:定义变量:“xuexishijian”、“xuexichengji”后,输入数据.如下图: 1

第二步:单击选择“分析(Analyze)”中的“相关(Correlate)”中的“双变量(Bivariate Correlations)”, 将上图中的“xuexishijian”和“xuexichengji”添加到右边变量框中,如下图: 第三步:点击“确定“后,输出结果如下图: 第四步:分析结果

3 由上图可知: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的pearson 相关系数为0.714,p (双侧)为0.20。自由度 df=10-2=8时,查“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显著临界值表”知:r 0.05= 0.623 ; r 0.01=0.765。 因为0.765 > 0.714 >0.623,所以在0.05水平上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是相关显著的。 (2)SPSS 软件分析结果如下图: 由上图可知:学习时间标准差和平均值为:S 1=12.037 ?X 1= 29.00 ;学习时间标准差和平均值为:S 2=12.437?X 2=56.00 根据差异系数公式可知: 学习时间差异系数为:%100?=X S CV S =12.037/29.00×100%=41.51% 学习成绩差异系数为:%100?= X S CV S =12.437/56.00×100%=22.27% 有上述结果可知学习时间差异程度大于学习成绩差异程度。 (4) 把学生2和学生9的期末考试成绩转化成标准分数: Z 2=(X -?X) /S= (73—56)/12.437=1.367 Z 9=(X-?X)/S=(68—56)/12.437=0.965 由上计算可知:学生2期末考试测验成绩优于学生9的期末考试测验成绩。 二、P119 2 题目:某班数学的平均成绩为90,标准差10;化学的平均分为85,标准差为8;物理的平均分为79,标准差为15.某生这三科成绩分别为95,80,80.试问 (1) 该生在哪一学科上突出一些? (2) 该班三科成绩的差异度如何?有无学习分化现象? (3) 该生的学期分数是多少? (4) 三科的总平均和总标准差是多少? 解题步骤:

现代管理学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1.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环境中,管理者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建立竞争优势。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争优势会使你在绩效上比对手更为强大。如果想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可以减少产品或服务上资源的消耗,提高效率;提高质量,不断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提高企业在竞争中的速度、灵活性,并且不断更新业务技能不断创新;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其对顾客的需要做出快速有效的回应。二、维护道德规范。过大的压力使管理者做出一些不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例如为了降低成本买回不合格商品等。是发展自己的拓展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管理多样性的员工队伍。要认识到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员工的必要性,尤其是不同民族,还有个性突出的90、00后。 四、四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如何高效率利用信息技术中的新技术和电子商务,建立自己的高效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一项挑战。 2.试述中国国有企业高管人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提升领导者的素质有哪些途径? 素质方面:1、具备全局挂念、大局观念。2、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主动性,用于承担责任。3、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有效的时间观念。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公司利益永远是第一位。5、具备稳健的心态和良好的人格魅力。 能力方面:1、具备战略眼光、战略规划能力和及时总结改进工作的能力。2、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分析判断能力、缜密的思维。3、具备良好的内部沟通协调能力、适当的交际公关能力。4、具备严格的执行力、学习能力、教导能力,灵活有效的工作方法。5、具备把握原则的能力和可靠的自我把控能力。 提升方法:(1)重视学习,在读书学习中提高。(2)注重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锻炼。(3)不断反省,在总结反省中完善。(4)健全制度,在制度规范中进步。 3.为什么说管理学是软科学?你是如何理解的? 软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新兴学科群。它是与电子计算机"软件"的性质和功能相类比而得名的。在管理学中,若将组织中的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看成硬件的话,则管理可看成软件。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员的内在潜力,有效地利用财力、物力和技术,用最少的消耗达到组织目标,这是将管理学看作软科学的第一层含义。此外,管理者必须借助于被管理者及其他各种条件来创造价值,在这种价值中很难区分出有多少是由管理而得到的,这是将管理学看作软科学的第二层含义。某些管理措施是否有效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出,很难在事前准确地评价,这是将管理学看作软科学的第三层含义。 4.西方管理理论产生和发展的演变过程包括哪些方面? 1.从总结企业的具体管理经验到阐述一般管理原理的演变过程 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从总结企业具体管理经验开始的。泰罗从伯利恒钢铁公司长期工作的经验和多次试验中,总结和提炼出了“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作为矿业公司的总经理,首先从总结管理本企业经验开始的。到了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管理理论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而是大大专业化和职业化了。其研究不再指某个具体企业。理论来自于实践,但又不是简单的实践经验和总结,它必须要经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归纳到演绎的反复研究过程。 2. 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决策人”、“复杂人”、“文化人”、“网络人”、“知识人”假设的演变过程。在西方管理理论的研究中,普遍重视对人的研究。不同的管理理论几乎都是建立在对人的本性、动机等不同的认识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 泰罗、法约尔及其以前的亚当·斯密等人,把人看作“经济人”,因此主张在管理中实行严格的规章制度,建立严密的组织结构,并推行以物质刺激为主的管理方法。 梅奥、马斯洛等行为科学家则认识到人不仅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因此主张在管理中要通过不断满足人们的不同层次的需要来调动他的积极性, 到了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则更进一步地把人看作是“决策人”、“复杂人”、“自我实现的人”、“网络人”、“知识人”等,因此极力主张实行参与式或灵活多变的管理,以适应日趋民主化、复杂化的管理环境。 纵观管理理论的发展,每一次大的理论突破,几乎都是基于对人的认识的飞跃;各种管理理论的不同,也多是基于对人的认识不同。因此,人是管理中的决定因素,关于人的理论假设也是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出发点。3.从把管理组织看作是封闭系统到把它们看作是开放系统。在管理理论发展的初期,由于客观条件和人们的认识水平所限,对于管理经验的总结和管理理论的研究一般都限于某个企业和某项工作局部的、封闭的系统,较少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 40年代以来,由于系统科学的发展和运用,管理理论的研究开始由局部向整体,由封闭系统向开放系统的转变。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系统管理理论学派,其中有社会系统学派和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把管理系统看成是开放的、动态的系统,不但深入地研究管理系统内部的各个影响因素,而且考虑系统外部环境。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分析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 系统理论在管理理论研究中的广泛运用,是管理科学研究中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对进一步提高管理科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从以定性分析为主,到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使用的演变过程

(完整版)数据库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选择题 1实体-联系模型中,属性是指(C)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事物的具体描述 C.事物的某一特征 D.某一具体事件 2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A) A属性描述B关键字描述C二维表格描述D实体描述 3假设一个书店用这样一组属性描述图书(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可以作为“键”的属性是(A) A书号B书名C作者D出版社 4一名作家与他所出版过的书籍之间的联系类型是(B)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都不是 5若无法确定哪个属性为某实体的键,则(A) A该实体没有键B必须增加一个属性作为该实体的键C取一个外关键字作为实体的键D该实体的所有属性构成键 填空题 1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属性进行描述 2确定属性的两条基本原则是不可分和无关联 3在描述实体集的所有属性中,可以唯一的标识每个实体的属性称为键 4实体集之间联系的三种类型分别是1:1 、1:n 、和m:n 5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相容性、和一致性 简答题 一、简述数据库的设计步骤 答:1需求分析:对需要使用数据库系统来进行管理的现实世界中对象的业务流程、业务规则和所涉及的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 分析的策略:自下而上——静态需求、自上而下——动态需求 2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库概念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概念数据模型,用概念模型描述实际问题所涉及的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3数据库逻辑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是根据概念数据模型建立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是一种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 4数据库实现:依据关系模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环境中建立数据库。 二、数据库的功能 答:1提供数据定义语言,允许使用者建立新的数据库并建立数据的逻辑结构 2提供数据查询语言 3提供数据操纵语言 4支持大量数据存储 5控制并发访问 三、数据库的特点 答:1数据结构化。2数据高度共享、低冗余度、易扩充3数据独立4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1)数据安全性(2)数据完整性(3)并发控制(4)数据库恢复 第二章关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 选择题 1把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A实体(“一”方)和B实体(“多”方)之间一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是通过(A)来实现的

社会统计学习题和答案--相关与回归分析报告

第十二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一节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关程度与方向·因果关系与对称关系 第二节 定类变量的相关 双变量交互分类(列联表)·削减误差比例(PRE )·λ系数与τ系数 第三节 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 同序对、异序对和同分对·Gamma 系数·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τa 系数、τb 与τc 系数)·萨默斯系数(d 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ρ相关)·肯德尔和谐系数 第四节 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 相关表和相关图·积差系数的导出和计算·积差系数的性质 第五节 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积差系数的PRE 性质·相关指数R 第六节 曲线相关与回归 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函数·实例分析(二次曲线指数曲线) 一、填空 1.对于表现为因果关系的相关关系来说,自变量一般都是确定性变量,依变量则一般是( 随机性 )变量。 2.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用不知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全部误差E 1,减去知道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联系误差E 2,再将其化为比例来度量,这就是( 削减误差比例 )。 3.依据数理统计原理,在样本容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作出以下两个假定:(1)实际观察值Y 围绕每个估计值c Y 是服从( );(2)分布中围绕每个可能的c Y 值的( )是相同的。 4.在数量上表现为现象依存关系的两个变量,通常称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作为( 变化根据 )的变量,因变量是随( 自变量 )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变量。 5.根据资料,分析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其表现形式或类型如何,并对具有相关关系的现象之间数量变化的议案关系进行测定,即建立一个相关的数学表达式,称为( 回归方程 ),并据以进行估计和预测。这种分析方法,通常又称为( 回归分析 )。 6.积差系数r 是( 协方差 )与X 和Y 的标准差的乘积之比。 二、单项选择 1.当x 按一定数额增加时,y 也近似地按一定数额随之增加,那么可以说x 与y 之间 存在( A )关系。 A 直线正相关 B 直线负相关 C 曲线正相关 D 曲线负相关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2.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大于30 的样本。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4.统计工作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和。 5.集中量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趋势的。 6.“65、66、72、83、89”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 7.6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45、135、128、145、140、130厘米,他们的众数是。 8.若某班学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差是8分,平均分是80分,其标准差系数是。 9.参数估计的方法有和两种。 10.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负数,则它们之间存在。 1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12.标准差越大,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标准差越小,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 1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和。 二、判断题 1、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

2、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3、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 4、汉族是一个品质标志。() 5、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数称为差异量数。() 6、集中量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7、在一个总体中,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可能相等。() 8、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指标数值之和不一定等于100%。() 9、不重复抽样误差一定大于重复抽样误差。() 10. 一致性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统计参数时最基本的要求。() 三、选择题 1.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2岁,这里的22岁为( )。 A.指标值 B.标志值 C.变量值 D.数量标志值 2.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表 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确定组数和组距 B.抓住事物本质 C.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D.统计表的形式设计 4.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有(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5.统计抽样调查中,样本的取得遵循的原则是( )。 A.可靠性 B.准确性 C.及时性 D.随机性 6. 在直线回归方程Yc =a+bx中,b表示( )。 增加1个单位,y增加a的数量增加1个单位,x增加b的数量 增加1个单位,x的平均增加量增加1个单位,y的平均增加量 7.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合格品率 D、人口密度 8.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重复抽样的抽样极限误差增加1倍,则样本单位数变为( )。 A.原来的2倍 B.原来的4倍 C.原来的1/2倍 D.原来的1/4倍 四、简答题 1.学习教育统计学有哪些意义?

管理学课后题答案培训课件

管理学(没有第九章和第11章) 单选: 1.管理者必须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的管理活动相结合,这里强调的是管理的(艺 术性)。 2.管理各项职能中的首要职能是(计划)。 3.对高层业务管理人员而言,其管理技能侧重于(概念技能)。 4.对基层业务管理人员而言,其管理技能侧重于(技术技能)。 5.高层管理计划注重组织(在环境中的定位和确定与环境的能量互换关系)。 6.泰勒反映了(“经济人”假设)思想。 7.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得出,人是(社会人)。 8.法约尔提出的组织中平级间的横向沟通被称为(跳板原则)。 9.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使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是(权变理论学派)。 10.著名的霍桑研究就是采用(实验法)研究管理中人际关系的成功例子。 11.“管理就是决策”是(西蒙)经济学者的观点。 12.在管理者对人性的假设方面,认为员工天生好逸恶劳的消极理论是(X理论)。 13.决定企业环境不确定性程度的依据是(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环境因素量和他们的变化速 度)。 14.一个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属于(组织文化的显性内容)。 15.对于大多数企业组织,应视环境为(制约因素,通过组织内部调整来适应外部环境)。 16.以下关于组织文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变化较慢,一旦形成便日趋加强)。 17.计划工作的核心是(决策)。 18.公司政策规定工作人员享有假期,为实施这项政策公司编制了度假时间表,制定了假期 工资率、支付办法,以及申请度假的详细说明,这属于(规划)。 19.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单纯强调利润会使经理人迷失方向以至于危及企业的生存, 因此他提出,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 20.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 定,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这就是确定目标的(权变性)原则。21.假如各种可行方案的条件大部分是已知的,但每个方案执行后可能出现几种结果,方案 的选择由概率决定。那么,这种决策属于(风险型)决策。 22.业务决策中,假如生产任务的日常安排、常用物资的订货与采购等诸如此类的经常重复 发生,能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属于(程序化决策)。 23.某企业试图改变其经营方向,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属于(战略决策)。 24.在不确定型决策中,采用(小中取大准则)可保证决策者至少可获得某一收益,不会有 亏损。 25.某品牌电视因在电视上加装“VCD”播放器而大受欢迎,这属于(差异化战略)。 26.属于基本战略的是(成本领先,多元化,集中化)。 27.差异化战略属于(经营战略)。 28.无变化战略属于(稳定型战略)。 29.通过相对市场份额和市场增长率两个影响因素来对公司的产品或从事行业进行分析,这 种方法是(BCG发展矩阵)。 30.管理层次较多而管理幅度较小的组织结构的优点是(管理严密、分工明确、易于协调)。 31.当代管理机构变革的一大趋势是(组织结构扁平化)。

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 1、教育统计学,就是应用数理统计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对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从而揭示蕴含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统计学既是统计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两种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从学科体系来看,教育统计学属于教育科学体系的一个方法论分支;从学科性质来看,教育统计学又属于统计学的一个应用分支。 2、描述统计主要是通过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出简单明白的统计量数来描述庞大的资料,以显示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又叫分析统计,它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从我们所研究的全体对象(即总体)中,按照等可能性原则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出总体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组成样本,在样本所提供的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概率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的情况进行科学推断的一种统计方法。 3、在自然界或教育研究中,一种事物常存在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或获得几种可能的结果,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随机现象具的特点: (1)一次条件完全相同的实验有多种可能的结果(这样的实验称为随机实验); (2)在实验之前不能确切知道哪种结果会发生; (3)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这样的实验。 4、总体,也叫做母体或全域,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个体的总和。 当所研究的总体数量非常大时,可以从总体中抽取其中一部分个体来观测,由此来推断总体的信息,从总体中抽出的这部分个体就称为样本,它是用以表征总体的个体的集合。 通常将样本中样本个数大于或等于30个的样本称为大样本,小于30个的称为小样本。 5、复置抽样指每次抽出的个体经观测后,仍放回原总体,然后再从总体中抽取下一个个体。 6、反映总体特征的量数叫做总体参数,简称参数。反映样本特征的量数叫做样本统计量,简称统计量。 参数是总体的真正数值,是固定的常量,理论上应该通过计算总体中全部个体的数值而获得,但由于总体中个体的数量通常很大,总体参数往往很难获得,在统计分析中一般通过样本的数值来估计。在进行推断统计时,就是根据样本统计量来推断总体相应的参数。 第二章 1、按照数据的来源,可分为计数数据和度量数据;按照数据的取值情况,可分为间断性数据和连续性数据;按照数据的测量水平,可分为称名数据、顺序数据、等距数据和比率数据。 2、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包括对数据进行排序、统计分组、绘制统计图表等。 3、表的结构要简洁明了;表的层次要清晰;主谓分明。 4、连续性数据:(2),(3);间断性数据:(1),(4)。 5、略 6、(1)50;(2)75;(3)34;(4)5;(5)45

管理学课后思考题及其解答

《管理学基础》课后思考题汇总 1.管理的概念与内涵什么P11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这一简短的定义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①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②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③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④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2.管理者的角色有哪些P21 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的角色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和联络者;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和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3.泰罗所提出的科学管理制度有哪些主要内容如何客观评价泰罗制P54、59、60 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泰罗。其理论主要观点有: ①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②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③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根据以上观点,泰罗提出了以下的管理制度: ①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功效; ②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按照作业标准和时间定额,规定不同的工资率; ③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④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⑤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成为执行职能。 评价:泰罗的代表作是《科学管理原理》,与泰罗同时代的对管理改革作过贡献的还有甘特、布雷斯夫妇、福特、法约尔,他们的理论和实践共同构成了泰罗制。 ⑴他冲破了百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的落后的经验管理方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并且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旧方法。这是管理理论上的创新,也为管理实践开辟了新局面。 ⑵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使生产绩效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个时期发展的需要。 ⑶由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这就使得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⑷泰罗把工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进行劳动,在体力和技能上受最大限度的压榨。 ⑸泰罗的一系列主张主要是解决工人的操作问题,生产现场的监督和控制问题,管理的范围比较小,管理的内容也比较窄。 4.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主要观点是什么P60 法约尔的代表作是《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6个方面的职能: ⑴技术职能:即设计制造; ⑵经营职能:即进行采购、销售和交换; ⑶财务职能:即确定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 ⑷安全职能:即保证员工劳动安全及设备使用安全; ⑸会计职能:即编制财产目录,进行成本统计; ⑹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控制5项。 法约尔还提出了管理人员解决问题时应遵循的14条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领导、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人员的报酬要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

数据库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数据库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数据库基础 习题答案 1. 简述Oracle 12c的应用结构。 答:参阅教材 2. 简述Oracle与SQL Server的区别。 答:参阅教材 3. 简述Oracle 12c的新特性。 答:参阅教材 第2章Oracle Database 12c的安装和配置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Windows Unix 2. 1GB 3. 物理内存的两倍 4. orcl 5. 5500 6. SYSDBA Normal 第3章Oracle Database的体系结构 2

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A B B D B C D D 二、简答题 1.什么是Oracle的实例?它是一种什么机制? 答:Oracle数据库系统指具有管理Oracle数据库功能的计算机系统。每一个运行的Oracle 数据库都对应一个Oracle实例(Instance),一个Oracle实例为存取和控制数据库的软件机制。当数据库服务器上的一个数据库启动时,Oracle将分配一块内存区间,叫做系统全局区(SGA),并启动一个或多个Oracle进程。因此实例是一组内存结构和后台进程的集合。总之,Oracle实例是指数据库拥有自己的系统全局区和相关数据库文件的Oracle服务器进程集,是存取和控制数据库的软件机制。 2.段是什么概念?如何组成的? 答:表空间的下一级逻辑存储单位称作段,一个段只能存储同一模式对象。根据存储模式 -3-

4

责将需要处理的数据从数据库文件读入到SGA中的数据库缓冲区,并将SQL语句执行的结果返回给客户端应用程序。 后台进程:系统为了使性能最好和协调多个用户,在多进程系统中使用一些附加进程,称为后台进程。 用户进程:用户进程指运行应用程序或Oracle工具所建立的进程,它们向Oracle服务器发送所要执行的SQL语句 第4章数据库操作 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B C B C 二、选择题 1. CREATE DATABASE 2. SHUTDOWN IMMEDIATE 3. DROP DATABASE 4. 启动实例装载数据库打开数据库 5. STARTUP FORCE 5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 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品质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数量标志。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主词和宾词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 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 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正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属于负相关。 12、按指标所反映的数量性质不同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属于数量指标;单位成本属于质量指标。 13、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二、判断题 1、在季节变动分析中,若季节比率大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淡季;若季节比率小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旺季。(×;答案提示:在季节变动分析中,若季节比率大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旺季;若季节比率小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淡季。 ) 2、工业产值属于离散变量;设备数量属于连续变量。(×;答案提示:工业产值属于连续变量;设备数量属于离散变量) 3、中位数与众数不容易受到原始数据中极值的影响。(√;) 4、有意识地选择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调查居民消费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典型调查。(√)

精选-《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2.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大于30 的样本。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4.统计工作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和。 5.集中量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趋势的。 6.“65、66、72、83、89”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 7.6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45、135、128、145、140、130厘米,他们的众数是。 8.若某班学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差是8分,平均分是80分,其标准差系数是。 9.参数估计的方法有和两种。 10.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负数,则它们之间存在。 1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12.标准差越大,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标准差越小,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 1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和。 二、判断题 1、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 2、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3、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 4、汉族是一个品质标志。() 5、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数称为差异量数。() 6、集中量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7、在一个总体中,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可能相等。() 8、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指标数值之和不一定等于100%。() 9、不重复抽样误差一定大于重复抽样误差。() 10. 一致性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统计参数时最基本的要求。() 三、选择题 1.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2岁,这里的22岁为( )。

A.指标值 B.标志值 C.变量值 D.数量标志值 2.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表 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确定组数和组距 B.抓住事物本质 C.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D.统计表的形式设计 4.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有(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5.统计抽样调查中,样本的取得遵循的原则是( )。 A.可靠性 B.准确性 C.及时性 D.随机性 6. 在直线回归方程Yc =a+bx中,b表示( )。 A.x增加1个单位,y增加a的数量 B.y增加1个单位,x增加b的数量 C.y增加1个单位,x的平均增加量 D.x增加1个单位,y的平均增加量 7.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合格品率 D、人口密度 8.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重复抽样的抽样极限误差增加1倍,则样本单位数变为( )。 A.原来的2倍 B.原来的4倍 C.原来的1/2倍 D.原来的1/4倍 四、简答题 1.学习教育统计学有哪些意义? 答:(1)教育统计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工具; (2)学习教育统计学有利于教育行政和管理工作者正确掌握情况,进行科学决策; (3)教育统计是教育评价不可缺少的工具; (4)学习教育统计学有利于训练科学的推理与思维方法。 2.统计图表的作用有哪几方面? 1)表明同类统计事项指标的对比关系; (2)揭示总体内部的结构; (3)反映统计事项的发展动态; (4)分析统计事项之间的依存关系; (5)说明总体单位的分配; (6)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 (7)观察统计事项在地域上的分布。 3.简述相关的含义及种类。 答:相关就是指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