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静脉穿刺的知识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17.43 KB
- 文档页数:4
股静脉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
股静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技术,通常用于血液透析、血液灌注、输液等治疗和检查中。
正确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股静脉穿刺的技巧:
1、选择合适的穿刺位置:一般在大腿外侧中上方选择穿刺位置,穿刺点应该在股动脉外侧,距离腹股沟2-3cm处。
2、操作前必须彻底消毒:对穿刺点进行彻底消毒,保证手术环境的无菌。
3、固定穿刺部位:用左手将穿刺部位固定,避免股动脉的受压,减少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4、用导丝引导穿刺针:在选择好的穿刺点处,用导丝引导穿刺针沿股动脉方向穿刺,穿透静脉后,应暂停一下,等待血液自然流出。
5、插管成功后,及时固定插管。
股静脉穿刺的注意事项:
1、要做好患者的情绪安抚和疼痛缓解工作,让患者尽可能地保持安静。
2、穿刺前要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以免在穿刺过程中出现并发症。
3、注意穿刺过程中的卫生防护,穿戴好手术手套和口罩等防护物品。
4、要注意穿刺部位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
5、穿刺后要注意患者的休息和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穿刺并发症。
以上是股静脉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对临床医生的工作有所帮助。
股静脉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
股静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采集血液样本、输液和插管等。
以下是股静脉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
1.准备工作:患者应处于平躺位,股部应清洁干净,忌口及用药情况要了解清楚,穿刺器材要准备充分。
2.确定穿刺点:可通过观察股静脉走向和手感等方式确定穿刺点。
3.消毒:使用医用酒精或碘酒对穿刺点进行消毒,避免感染。
4.穿刺:手持穿刺针垂直于皮肤,在确定穿刺点后,缓慢推进穿刺针,直到穿透股动脉壁。
5.抽取血样:穿刺针进入静脉后,使用注射器抽取血样。
6.注意事项:穿刺过程中,要注意不要穿透股动脉,避免出现血管穿透、血肿等并发症。
另外,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应保持呼吸顺畅,避免因疼痛或紧张而出现呼吸窘迫。
穿刺后应对穿刺点进行包扎和观察,避免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股静脉穿刺是一项技术活,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需要在操作过程中,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的不适,提高操作的效果和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 1 -。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医疗领域中,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项常用的诊疗技术,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和诊断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咱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股静脉。
股静脉是下肢的主要静脉之一,位置相对较深,但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是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穿刺的。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呢?这主要是基于多种医疗需求。
比如,在一些重症患者的治疗中,需要长期输注大量的液体、药物或者进行血液透析等,通过股静脉置管可以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通道,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也能提高治疗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进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特别是有无出血倾向、感染等情况。
还要对患者的下肢血管情况进行初步的检查,通过触摸等方式判断股静脉的大致位置和走向。
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操作过程。
患者通常需要采取仰卧位,将穿刺侧的下肢稍外展外旋。
医生会先对穿刺部位进行严格的消毒,铺上无菌巾。
然后,使用超声设备来辅助定位股静脉,这能够大大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找准穿刺点是关键的一步。
一般来说,会选择在腹股沟韧带下方 2 3 厘米,股动脉内侧 05 1 厘米的位置。
确定好穿刺点后,医生会手持穿刺针,以一定的角度和力度缓慢进针。
当感觉到有突破感,并且回抽见到暗红色的血液时,就说明穿刺成功了。
穿刺成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置入导管。
将导丝通过穿刺针插入股静脉,然后拔出穿刺针,沿着导丝置入导管。
导管置入的深度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通常会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置管完成后,需要对导管进行妥善的固定,以防止导管移位或者脱出。
同时,还要对穿刺部位进行再次消毒,并覆盖无菌敷料。
虽然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项相对成熟的技术,但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比如,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感染,导管堵塞、移位、断裂等。
为了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医生在操作过程中会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动作轻柔、准确。
术后也会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股静脉穿刺操作方法
股静脉穿刺是一种将导管插入股静脉以达到输液、输血、药物给予和监测中心静脉压力等目的的操作。
下面是股静脉穿刺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
a. 患者安全,保持宽敞的操作环境。
b. 携带所需的消毒工具和材料。
c. 洗手并佩戴清洁手套。
2. 定位和准备皮肤:
a. 选择适当的股静脉穿刺部位,通常是位于腹股沟上缘的中间位置。
b. 用无菌试剂或酒精棉球擦拭穿刺部位的皮肤,从内向外擦拭,保持擦拭区域干燥。
3. 屏息,确定插针角度:
a. 用无菌巩膜或手指压迫腹股沟上方远离穿刺点的区域,以减少患者疼痛。
b. 插入中线穿刺针或针头,在穿刺点附近插入皮肤。
4. 穿刺控制:
a. 在中线以下多次感觉到“弹入”感,表示已穿过皮肤和静脉壁。
b. 保持血液正常流动,确认针头已完全进入静脉。
5. 固定导管:
a. 缓慢将导管插入静脉,注意避免针头穿刺到血管的反面。
b. 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避免活动和拔出。
c. 使用透明敷料覆盖导管插入点,保持干燥清洁。
6. 清理场地和观察:
a. 清理手术场地,包括清除无菌垃圾。
b. 观察患者有无异常症状,如出血、疼痛或感染等。
注意事项:
- 操作前确保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情况和禁忌症。
-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导管类型和尺寸。
- 操作前进行必要的洗手和戴手套,以减少感染风险。
- 进行穿刺前,应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获得患者的同意。
- 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及时停止操作和处理任何不适情况。
临床股静脉穿刺步骤、注意事项、潜在并发症原因及处理腹股沟局部解剖股静脉是下肢的主要静脉干,其上段位于股三角内。
股三角位于股前部上1/3,为底在上、尖朝下的三角形凹陷。
底边为腹股沟韧带,外侧边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侧边为长收肌的内侧缘。
股三角的尖位于缝匠肌与长收肌相交处,此尖端向下与收肌管的上口相连续。
股三角的前壁是阔筋膜,其后壁凹陷,自外向内依次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及其表面的筋膜。
股三角内有股神经、股动脉及其分支、股静脉及其属支和腹股沟淋巴结等。
股动脉居中,外侧为股神经,内侧为股静脉。
寻找股静脉时应以搏动的股动脉为标志。
穿刺部位股动脉在腹股沟韧带稍下方位置相对表浅,在此处可触及股动脉的搏动。
触摸到股动脉搏动即可估计股静脉的位置。
穿刺点一般选择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2~3 cm、股动脉搏动点的内侧0.5~1.0 cm 处。
穿刺步骤1.取仰卧位,穿刺侧下肢伸直稍外展,寻找股动脉搏动明显处,以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内侧0.5cm处定为穿刺点;胖人穿刺点下移1-2cm。
2.常规消毒皮肤,戴手套,铺巾,作局部浸润麻醉;3.注射器抽取肝素盐水冲洗穿刺针、导管及导管丝;4.穿经层次:需穿经皮肤、浅筋膜、阔筋膜、股鞘达股静脉。
临床上经常因过度肥胖或高度水肿的患者,致股动脉博动摸不到时,穿刺点选在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中、内1/3段交界点下方2~3cm处,穿刺点不可过低,以免穿透大隐静脉根部。
5.右手持穿刺针,针芯面朝上,针尖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胖人角度宜偏大),针尖方向朝向脐部, 小心缓慢刺入,并使注射器保持负压。
6.抽回血后,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持导丝经注射器尾部缓缓送入血管30cm,左手按压尾丝,拔出穿刺针,先将扩张导管套入导丝,经皮肤进入扩张血管,再将导管套入导丝(导丝露出导管尾部),送入股静脉,拔出导丝,连接装有肝素盐水的注射器,抽回血后推入肝素盐水正压封管、导管末端接三通管、肝素帽;7.将导管外翼小孔与皮肤缝合固定,透明敷料贴覆盖,连接输液装置放松导管夹,并用胶布固定导管与大腿上。
股静脉穿刺术注意事项及护理体会1股静脉穿刺术注意事项股静脉穿刺术(Peripheral intravenous puncture,简称PIV)是一种常用的护理诊疗技术,是用针管针刺入静脉,连接管路进行血液样本及药物用药的手段。
穿刺过程中,一定要尊重患者的痛苦感受、做到细致施工,但也会存在操作不当引发的并发症,所以对穿刺的过程课及使用的管路要提前做好准备,并制定合理的注意事项,可以帮助减少操作误差,保证穿刺的安全。
一、操作前的准备1.充分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病情、使用的药物等,以便正确选择穿刺部位。
2.熟悉穿刺部位后,可以查看对方是否有外伤,然后选择合适的消毒液、针管及管路,确保其质量合格。
3.合理摆放针管及管路,操作方便,不影响穿刺安全性。
4.了解使用针管及管路规格,以做到合适安全。
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舌腹、指缝、肱二头肌等可以考虑,但穿刺的位置不能太深,以免穿刺太多的血管。
2.穿刺过程中,轻轻平稳,注意监测患者的痛苦程度,尽快完成。
3.注意手洗、消毒,以防止感染意外发生。
4.操作结束后,要及时将管路固定,采用正确的护理手段。
2股静脉穿刺术护理体会我对股静脉穿刺术的护理诊疗有了一些体会:首先,在穿刺的前期,要多向护士长学习护理技能,熟悉穿刺的正确操作方法,及时更新领域最新的研究,不断提高自身护理技能;其次,要熟悉使用的设备,如针管、管路等,以确保设备的安全与质量;第三,穿刺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反应,轻轻平稳,完成穿刺,以减少不必要的护理操作;最后,操作完成后要牢记细节处理,及时将管路固定,采用正确护理手段,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通过股静脉穿刺诊疗,让我学会了解患者,熟悉护理操作,提高了护理专业技能,更加明白,护理不仅仅是技术操作,还要做到细致周到。
股静脉穿刺法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生命体征及精神状况。
2、评估患儿穿刺处皮肤情况及肢体活动情况。
3、评估患儿血常规检查结果,有无凝血机制障碍。
二、护理措施
1、操作者应技术熟练,动作娴熟、迅速。
2、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和呼吸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3、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延长按压时间并观察局部渗血情况、下肢活动及末梢循环情况。
4、操作过程中注意安抚患儿,减轻疼痛。
三、健康指导要点
告知家属采集的目的,取得家长配合。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延长按压时间。
3、穿刺部位不得有糜烂或感染。
4、穿刺时针头不要向上穿刺太深,以免伤及腹腔脏器。
5、穿刺时如抽出鲜红色血液,提示穿入股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用消毒棉球按压 5 分钟以上。
避免引起局部出血或血肿。
股静脉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
股静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主要用于输液、输血、营养支持等治疗。
正确的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 术前准备
患者需要在手术前测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并清除部位的毛发和皮屑。
手术者需要做好手卫生和穿戴手套以防止感染。
穿刺前还要确认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相关信息。
2. 穿刺技巧
在确定穿刺部位后,用无菌准备好的刀片刮去皮肤表面的角质层,然后用消毒的棉球擦拭穿刺部位。
用无菌手套戴好后,用无菌的针头插入穿刺部位,保持针头与静脉成一定的角度,直到可以抽出血液。
要注意穿刺的深度,不要刺穿动脉,避免出现静脉穿刺并发症,如局部肿胀、感染、出血等。
3. 穿刺后处理
取出针头后,用无菌棉球压迫穿刺部位,以便止血和避免出血、渗出等并发症的发生,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适或异常。
在需要长时间进行输液或输血的情况下,要注意定期更换位置,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注意事项
股静脉穿刺是一项操作繁琐的医疗技术,要求手术者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
穿刺过程中,手术者应随时注意体位、呼吸和心跳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出现静脉穿刺并发症时的及时处理方法。
同时,在穿刺过程中,要做好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股静脉穿刺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正确的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患儿股静脉穿刺法
1、穿刺前
穿刺者备好物品、剪指甲、六步洗手法洗手、穿刺部位消毒范围6—8cm。
2、卧位
患儿仰卧位,助手帮助固定躯干及双下肢,尿布遮住患儿会阴部,下肢外展成蛙式,膝关节屈成直角,将小枕垫在穿刺侧臀下,使腹股沟区充分暴露。
3、三大定位法:触摸+连线+目测
触摸:左手在腹股沟区触摸股动脉搏动,股动脉搏动内侧0.5cm处即为股静脉。
连线: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划一连线,股动脉走向和该线的中点相交,股静脉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
目测:
①患儿仰卧,下肢屈膝外展外旋,腹股沟处可见一食指腹大小的凹陷处即为股静脉穿刺点。
②患儿仰卧,下肢外展外旋,脐部与腹股沟垂直交叉处,交点内侧0.5cm处为股静脉穿刺点。
4、两大进针方法:垂直+斜角
①垂直进针法:左手触及股动脉波动,在搏动内侧0.5cm处垂直刺入。
②斜角进针法:在股动脉内侧波动下方2—3厘米处,针头与皮肤成10到30度角进针。
5、三个进针点:根据患儿年龄,有三个进针点选择
①新生儿及小婴儿应在腹股沟线略偏内、靠近搏动点的位置进针。
②2~3岁患儿在腹股沟正中位置,搏动点内下0.2cm处进针。
③3岁以上患儿进针位置在搏动点内下0.3~0.4cm处。
6、两个进针深度:根据患儿皮下脂肪厚薄来确定进针深浅度
①皮下脂肪薄者,针头进入1/2或2/3
②皮下脂肪厚者,针头进入3/4。
股静脉穿刺的知识要点
股静脉穿刺解剖学基础
一、应用解剖学基础
股静脉是下肢的主要静脉干,其上段位于股三角内。
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 )位于股前部上1/3,为底在上、尖朝下的三角形凹陷。
底边为腹股沟韧带,外侧边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侧边为长收肌的内侧缘。
股三角的尖位于缝匠肌与长收肌相交处,此尖端向下与收肌管的上口相连续。
股三角的前壁是阔筋膜,其后壁凹陷,自外向内依次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及其表面的筋膜。
股三角内有股神经、股动脉及其分支、股静脉及其属支和腹股沟淋巴结等。
股动脉居中,外侧为股神经,内侧为股静脉。
寻找股静脉时应以搏动的股动脉为标志。
二、操作的解剖学要点
1:部位选择穿刺点选在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内段交界点下方2~3cm处,股动脉搏动处的内侧0.5~1.0cm.
2.病人取仰卧位膝关节微屈,臂部稍垫高,髋关节伸直并稍外展外旋。
3、穿经层次:需穿经皮肤、浅筋膜、阔筋膜、股鞘达股静脉。
股静脉穿刺方法
1.在腹股沟韧带中部下方2-3cm处,触摸股动脉博动,确定股动脉走
行。
方法是左手食、中、无名指并拢,成一直线,置于股动脉上方。
临床上经常因过度肥胖或高度水肿的患者致股动脉博动摸不到时,穿刺点选在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内1/3段交界点下方2~3cm处,穿刺点不可过低,以免穿透大隐静脉根部。
2、能摸到股动脉博动时,手指感觉摸实动脉的走行线,以股动脉内侧0.5cm与腹股沟皮折线交点为穿刺点;胖人穿刺点下移1-2cm;
3、右手持穿刺针,针尖朝脐侧,斜面向上(很重要),针体与皮肤
成30-45度角。
胖人角度宜偏大。
4、沿股动脉走行进针,一般进针深度2-5cm。
持续负压。
5、见到回血后再作微调。
宜再稍进或退一点。
同时下压针柄10-20度,以确保顺利进入
股静脉穿刺技巧
1、股静脉穿刺的要点,关键在于找准动脉搏动的位置,左手摸到股动
脉位置后,穿刺时左手不宜压迫动脉过紧,以免在左手的压迫下使静脉移位。
2、股静脉的穿刺点旁开股动脉0.5cm即可,如旁开1cm,有时易导致股静脉在穿刺点近动脉侧,如此进针易穿到动脉。
3、小腿是否成90度并不关键,如遇到肥胖者或体位不理想者,适当加大一些穿刺的角度或把穿刺点更靠近腹股沟韧带一点可能会好一些。
4、穿刺点下方的硬节可能为误穿股动脉后出现的渗血所致,不要再在此处反复穿刺,局部应用利百素,效果还不错。
5、有时静脉靠在动脉的后面。
6、股静脉穿刺时,切不可盲目用穿刺针向腹部方向无限制地进针,以
免将穿刺针穿入腹腔,引起并发症。
7、股静脉穿刺的关键是找准部位,只要找准部位,边进边吸,一般都
能做出来。
找部位的简单方法:在腹股沟稍下方,紧贴腹股沟,先用左手中指及食指顺动脉方向并排摸准股动脉走向,然后左手中指及食指与动脉方向垂直并排,把股动肪卡在中间,然后沿中指(股动脉内侧)指尖穿刺,一般一针见血。
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两指卡动脉,内侧穿指尖8、刚学穿刺时,最好注射器不抽肝素盐水,而用等渗盐水,或穿刺针不接注射器,可避免反复穿刺时,穿刺点渗血。
9、穿刺三次不进时,心情比较烦燥,特别是在病房时,还有其他床病人或家属在旁观看,最好换人穿刺或等心情平静后再穿刺。
10、有时患者血压偏低或休克血压时,回血较慢,不要以为没有穿刺入股静脉。
11、患者贫血较重时,回抽入注射器中的血较鲜红,不要误认为穿入股动脉。
股静脉穿刺的并发症:
1.感染
2.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3.动静脉瘘
4.假性静脉瘤
5.出血和血肿
6.穿透大隐静脉根部(穿刺点过低)7.心律失常
8.气体栓塞
9.血管和心脏穿孔、心包填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