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历史水街区研究_对苏州历史街区特色的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66.09 KB
- 文档页数:4
调研成果苏州历史文化街区文商旅调研汇报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调研的成果——苏州历史文化街区文商旅调研。
这次调研可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发现了好多有趣的地方呢!
我们来到了平江路。
这里可是苏州的一条老街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走在这条街上,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气息。
路边的小店琳琅满目,有卖传统手工艺品的,也有卖美食的。
我们尝了一些当地的小吃,味道真是棒极了!而且价格也很亲民哦。
不过要小心人多的地方,有时候会有点挤。
接下来,我们去了拙政园。
这是一座非常著名的园林,也是苏州的代表性景点之一。
这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啊!有清澈的湖水、古色古香的建筑、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我们还在园里拍了很多照片,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不过要注意保护环境哦,不要
乱扔垃圾。
我们去了苏州博物馆。
这里是展示苏州历史文化的好地方。
里面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苏州的发展历程。
当然啦,还有很多有趣的展品等着我们去发现。
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的话,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地方哦!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不仅了解了苏州的历史和文化,还亲身体验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希望大家有机会也能来苏州走一走,感受这里的美丽与魅力!。
“互联网+”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研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实现产业升级与发展。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作为苏州传统文化的代表,也在积极融合“互联网+”模式,探索古街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以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和商业街区。
本文将就“互联网+”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进行研究与探讨,分析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现状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苏州市内著名的历史文化景区之一,其古老的建筑风格、承载的历史记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平江古街在商业化的推动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商铺过度集中、商业气息过重、传统手工业匠人逐渐减少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平江古街的古朴与文化氛围。
1. 引入智能化管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化管理已经成为许多行业的共识。
对于平江古街区来说,可以通过引入智能化系统,如智能安防设备、智能导览系统等,来实现对景区的更加精细和科学的管理。
通过这些智能设备,可以提高景区的安全性、便捷性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2. 开发互联网+旅游产品通过“互联网+”模式,平江古街可以开发更多的互联网+旅游产品,如网络订票、线上导览、虚拟旅游等。
这些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拓展旅游服务的多样性,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3. 传播文化与历史知识借助互联网平台,平江古街可以更好地传播其独特的文化与历史知识。
通过建设官方网站、开通微信公众号、发展手机APP等,可以将平江古街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内容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展示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一历史文化街区。
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互联网+”给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平江古街的建筑保护和修缮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传统建筑的保护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苏州历史文化名街语言景观研究苏州,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
其中,苏州历史文化名街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大量学者和游客前来探寻其历史文化价值。
本文将聚焦于苏州历史文化名街的语言景观,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苏州历史文化名街是指在苏州市区范围内,保存完好、具有较高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街道。
这些街道见证了苏州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
语言景观研究通过对这些街道的文字、语言和标牌等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背后隐藏的历史文化信息。
在语言景观方面,我们发现苏州历史文化名街具有以下特点:苏州历史文化名街的语言特色鲜明。
这些街道的命名、路标、店铺招牌等都体现了吴侬软语的特色。
例如,观前街、临顿路等街道名称均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让人们感受到了苏州地方文化的魅力。
景观类型多样。
苏州历史文化名街的景观包括古建筑、园林、寺庙、戏楼等,这些景观为人们提供了感受苏州传统文化的多元视角。
历史渊源深远。
这些街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甚至更早。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些街道见证了苏州历史的变迁和发展,成为了苏州历史文化的缩影。
苏州历史文化名街的语言特色体现了吴语的影响。
吴语是江南地区的主要方言之一,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这些特点在街道命名、路标和店铺招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为苏州地方文化增添了浓厚色彩。
景观类型的多样性反映了苏州历史文化的丰富性。
古建筑、园林、寺庙和戏楼等不同类型的景观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体验。
例如,古建筑和园林让人们领略了苏州古典园林的精髓;寺庙则展示了苏州佛教文化的特色;戏楼则让人们感受了苏州戏曲文化的魅力。
历史渊源的深远反映了苏州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这些街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甚至更早,表明这些街道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同时,这些街道也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发展变化,为人们展现了苏州历史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本文通过对苏州历史文化名街的语言景观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其鲜明的语言特色、多样的景观类型和深远的历史渊源。
苏州是鱼米之乡、江南水乡,但该地的水文化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苏州的文化记忆与苏州古城都有着命脉相依、生息相融的关系。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对苏州渔家村一带的古代民居和人文资源的冲击和破坏越来越大。
江南区域旅游开发起步比较晚,其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较为不足,苏州石湖渔家村在苏州区域有着非常浓厚的历史文化,根据其自身优秀的水乡特色发展当地的旅游业有利于保护当地文化,使其不被时代的洪流埋没并弘扬于世人。
1苏州水乡特色文化建设的意义在苏州石湖渔家村项目设计的过程中,笔者深刻了解了渔家村在苏州的重要性,将苏州的水乡特色作为苏州的文化名片并融入民居、村落、水乡、吴越遗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现行性资料与实际风俗资源进行研究。
渔家村具有丰富的文化蕴藏和历史信息,是我国千百年来文化、历史、社会和民俗等多方面的浓缩,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充分了解中国水乡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重现苏州水乡历史可以使更多人了解到古代人的生活,以苏州石湖渔家村为例,阐述当地水、建筑、经济的发展,以探索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1]。
在探寻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对自然要素、人居要素与文化要素建立联系,并系统性分析苏州水乡文化的构成要素及其特征,无论是地域、人居、文化还是点状、线性、面域都是很重要的考察纬度[2]。
例如,渔家村项目主要是形成“一轴三片”的格局,即新郭老街传统文化轴,包括田园风光片区、传统文化片区、新生文化园片区,南部的田园风光片区将是一片与石湖配套相连的旅游休闲区,中部的传统文化片区将复原新郭老街,北部的新生文化园片区将成为和沧浪新城配合的总部基地、文化创意基地。
这只是实地考察的一部分内容,整个的区域环境、物质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都属于实地考察范围[3]。
2苏州水乡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策略2.1街巷布局与空间节奏序列苏州石湖渔家村———新郭老街的街巷布局主要有两种形式。
第一,传统商业街典型街巷布局形式的归纳。
新郭老街街巷布局从传统老街的经典模式出发依水而建,形成南北东西两条主街,依托主街及建筑的退让关系形成巷、弄等次一级步行道路系统,从而保证街巷布局充分体现传统老街的布局肌理,确保新郭老街街巷空间的纯正性。
“互联网+”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研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也在不断进行转型和发展。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作为苏州市的代表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如何利用“互联网+”的力量,促进其发展和提升其吸引力,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互联网+”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研究,探讨其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现状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苏州市内,是苏州古城的核心区域之一。
这里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和传统文化,是苏州市的历史名片之一。
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发展现状方面,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在吸引游客、保护传统文化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各种传统手工艺品、美食以及古典园林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也在不断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开发各种文化创意产品、举办文化艺术活动等。
这些都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古城区周边的交通、环境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这给古城区的发展和保护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困难,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的影响力和认同度不断下降。
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的与现代社会相融合,成为了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发展中的难题。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如何提升其吸引力和竞争力,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市场需求、游客体验、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来看,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受传统观光模式的影响,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游客体验模式较为单一,游客只能以观赏古建筑和购物为主要活动内容。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面临着问题,古代诗词、书画、传统戏剧等传统文化形式流失严重,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尚未形成。
由于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其发展空间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103·103综述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一系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协议及权威原则声明,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问题推向实际行动。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由于同行业竞争激烈、同质化问题突出,如何顺应市场要求,提高自身吸引力,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事情。
本文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山塘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探索研究,梳理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使山塘街能够得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1.山塘街情况介绍1.1山塘街概况。
苏州市目前共有8条历史文化街区,其中山塘街片区占据5条,数量之多,足见其文化底蕴深厚。
山塘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东部连接素有“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美誉的阊门,西部和“吴中第一名胜”虎丘相接壤,全长约3600米,故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水陆交通条件,山塘街曾是明清时期中国商贸、文化最为发达的街区之一,被誉为“神州第一古街”,修复后的山塘街是苏州古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精粹之所在,堪称“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
1.2山塘街旅游资源。
山塘街自东向西的景点依次有:白居易纪念馆、通贵桥、玉涵堂、古戏台、苏州商会博物馆、通桥遗址、吴中贝氏纪念馆、义风园、南社、虎丘风景名胜区等20处景点。
由东至西还有大小桥梁十八座之多,这些桥梁大都和历史人物或者历史典故相关。
古街上的建筑鳞次栉比大都临河而建,东段以商业街区为主,西段以民居为主,汇集了大量的会馆、祠堂、历史建筑、名人故居以及老字号店铺等等,东西两侧通过一条蜿蜒荡漾的山塘河紧紧相连,以其文化底蕴厚重,旅游资源丰富,于今年入选“夜间游客最喜爱的十大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及网红步行街”。
2.山塘街现存问题分析2.1保护性修复工作有待加强2.1.1山塘街以新民桥作为分界线,东段是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化水平较高,但是由于多年未得到修缮,存在古建筑墙面霉变脱落、部分建筑构件松动、店铺招牌形式不协调、标识铭牌凌乱、空调外机罩破坏严重、城市家具缺失等问题。
调研成果苏州历史文化街区文商旅调研汇报一、前言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这次苏州历史文化街区文商旅调研的成果。
这次调研可是费了我们不少劲,不过呢,最后的结果还是挺让我们满意的。
所以呢,我希望大家能够耐心听我说完,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建议,欢迎随时提出哦!二、调研背景苏州,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吧?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素有“江南水乡”的美誉。
这里的园林、古迹、美食等等都是非常有名的,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而我们这次调研的目标,就是想要深入了解苏州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更好地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苏州的独特魅力。
三、调研过程我们的调研团队分成了几个小组,分别负责不同的任务。
有的负责走访古镇古街,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有的负责采访商家,了解他们对于文商旅融合的看法;还有的负责收集数据,分析苏州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比如说,我们在走访一个古镇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老奶奶,她告诉我们那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而且还有很多传说故事。
听了她的话,我们都觉得非常神奇,也更加对这个古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调研成果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了苏州历史文化街区的一些特点和问题:1. 优势:苏州历史文化街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拙政园、虎丘等著名景点;这里也有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品和美食,如苏绣、松鼠桂鱼等。
这些都是苏州历史文化街区的宝贵财富。
2. 问题:虽然苏州历史文化街区有着很多优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说,有些地方的商业化程度过高,导致了一些历史遗迹的破坏;还有一些地方的文化氛围不够浓厚,需要加强文化宣传和教育。
3. 建议: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加强对于历史遗迹的保护和管理,避免过度商业化;二是要加大对文化活动的投入和支持,提升文化氛围;三是要积极引入新的创意和元素,让苏州历史文化街区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苏州古典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分析与优化探讨1. 历史文化氛围浓厚苏州古典商业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其建筑风格、街道布局、石板路面等元素都具有浓厚的特色。
这些特色成为了苏州古典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的独特魅力,也是吸引游客和民众的重要因素。
2. 人文景观丰富苏州古典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中,人文景观的布置非常丰富多样。
例如传统的石狮、古建筑、古树、雕塑等元素,使得外部空间更具有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3. 交通状况不容乐观古典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中,交通状况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压力也日益增大,而古典商业街区的街道狭窄、交通拥堵等问题愈发显现。
4. 商业活力不足苏州古典商业街区的外部空间设计中,商业活力不足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受到现代化商业的冲击,古典商业街区的商业氛围逐渐式微,这也使得外部空间设计面临着挑战。
3. 智能交通引导古典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中,需要加强智能化交通引导。
可以通过智能灯光、路牌导航、交通疏导等方式,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高行人和车辆通行效率。
4. 强化商业氛围建设在古典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中,应当强化商业氛围建设。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推广特色商品、发展特色美食等方式,激活商业活力,提升外部空间的吸引力。
三、结语苏州古典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的优化迫在眉睫,需要充分考虑历史文化特色、人文景观布置、智能交通引导、商业氛围建设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典商业街区的历史文化,提升其吸引力和活力,真正实现古典商业街区的永续发展目标。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与探讨,可以为苏州古典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的优化提供参考和启示。
108336 旅游管理论文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研究历史文化街区属于法定名词。
2008年7月施行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第524号)》中将“历史文化街区”定义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1]。
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传统文化集中展示区,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和形象,也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宝贵资源。
1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开发现状1.1街巷格局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至今仍遗留了自宋代起至明代成熟的河街格局,河街两侧遗存着众多水乡民居,一直是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开放式街区,被列为绝对保护区,虽历经修缮,但风貌基本保持一致[2]。
在经过2002年由市委、市政府启动的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先导试验性工程后,批准通过了阮仪三教授领衔编制的《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规划》,在保护整治的基础上,对该区域进行功能置换,撤出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公司工厂,对区域内原有建筑和景观“修旧如旧”。
主干道平江路沿线建筑在整治的基础上,沿街设立店铺,形成以文化创意小店为主的休闲、观光街道。
1.2功能分析通过更新置换,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已由原来单一居住功能向城市旅游、休闲等功能转变,政府发动招商引资,积极旅游推广,扩充街区的业态类型,丰富文创类产品,通过发展文创类业态,力图把该地区打造成集“文、旅、商”于一体的旅游休闲综合体。
1.3旅游资源1.3.1水系景观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内有平江河和新桥河两大河道。
平江河是该区域内核心自然景观,与主干道平江路平行,是展现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水陆并行棋盘格局和水乡生活文化的载体,是最重要的保护和开发地带,也是平时游客的主要集中地。
另外,新桥河连通平江河和护城河,沿河街面得到修整,并开通了从平江路主干道至耦园的水上游项目。
现有的13座古桥历史悠久的古桥横跨于河道上,也是该区域内重要的旅游景观。
平江河上的胡厢使桥与胡厢使河上的唐家桥互成犄角,形成一对“双桥”,中张家桥与其背面的节孝坊相依相伴,是古城内仅存的两处桥坊成景之一。
苏州古典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分析与优化探讨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古典商业街区外部空间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苏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古典商业街区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外部空间设计对于保护和发扬这些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就苏州古典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进行分析与优化探讨。
一、当前苏州古典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1. 流线不畅:由于古典商业街区多为狭窄的胡同和街巷,其外部空间设计常常存在流线不畅的问题。
道路狭窄、交通拥堵、人流不畅等问题影响了商业区的运营效率和游客体验。
2. 环境整体感欠缺:一些古典商业街区的外部空间设计在环境整体感上存在不足。
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性不强,缺乏统一的设计风格和氛围。
3. 缺乏便利设施和景观点:一些古典商业街区的外部空间设计缺乏便利设施和景观点,使得游客在观光和购物过程中的停留时间较短,无法充分体验和享受到古典商业街区的魅力。
二、苏州古典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的优化方向1. 外部空间设计的流线优化:通过扩宽道路、合理规划交通流线、设置交通标识等方式,改善古典商业街区的道路交通状况,提高交通的便捷性和通行效率。
2. 环境整体感的提升:在古典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中,可以通过统一的道路铺装、建筑外立面风格,统一的道路灯光、广告牌设计等方式,增强商业区的整体感,营造出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
3. 便利设施和景观点的设置:在古典商业街区的外部空间设计中,可以设置休息亭、景观座椅、绿化带、雕塑等便利设施和景观点,丰富商业区的文化内涵,延长游客在商业区的停留时间,提升商业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结语古典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不仅涉及到商业区的管理和运营,更是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苏州这样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古典商业街区的外部空间设计更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通过优化外部空间设计,提升商业区的整体形象和服务品质,才能更好地满足游客的观光需求,推动商业区的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以及“互联网+”的概念的提出,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提升自身发展。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作为苏州的历史文化名片,也在不断探索利用互联网+的方式来推动自身的发展。
本文将对“互联网+”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情况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古城区,是苏州古城区内的核心景区之一。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以平江路为中心,包括宝带桥、东北街、虎丘路等街道,涵盖了苏州古城区内大部分的特色文化景点。
这里有众多古老的建筑、传统的园林、历史悠久的庙宇和寺庙,同时也是苏州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代表。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而成为了苏州市的标志性景区之一,也是国内外游客到访苏州必去的地方之一。
1. 移动支付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商户们也纷纷加入到移动支付的行列。
游客在游览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时,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方式快捷支付门票、购物、餐饮等费用,方便快捷。
移动支付还可以为商户提供更多的促销和优惠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访。
2. 电子导游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一些景点和商户还引入了电子导游系统。
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设备租赁的形式获取电子导游设备,随时随地获取景点介绍、历史文化资料、路线推荐等信息,提升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3. 互联网商务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一些传统手工艺品、特色小吃等产品也开始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
一些商家利用电商平台进行产品推广和销售,吸引了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更便利的购物方式。
4. 美食分享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美食店铺开始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美食推广和分享。
店家通过发布美食图片、介绍美食特色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也提高了店面的知名度。
一些商家开始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营销推广,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形式发布相关资讯和促销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访。
苏州葛家巷:特色街区中的文化传承苏州是中国典型的水乡城市,以其独特的古建筑和传统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苏州的古城区,有一条特色街区备受游客和当地居民喜爱——葛家巷。
葛家巷是苏州耐人寻味的旅游景点,也是一个承载着丰富文化传承的地方。
葛家巷位于苏州市姑苏区,距离苏州园林区和平江路景区只有几步之遥。
这条狭长的巷子有着近500年的历史,是苏州古城区中保存最完整、传统气息最浓厚的街道之一。
葛家巷因葛家的先祖和家族而得名,葛家族在此居住生活了数百年,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走进葛家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古朴的建筑群。
这里有着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红墙绿瓦、曲廊小桥、水池假山,处处都充满了浓厚的江南水乡风情。
这些古老的建筑不仅是葛家巷的独特景观,更是苏州古城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珍贵遗产。
除了建筑风格外,葛家巷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在这条巷子里,可以找到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品店和老字号。
这些店铺中有的保留了几十年乃至百年的历史,是苏州传统工艺技艺的代表。
例如,有的店铺将传统的苏绣和刺绣工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结合,设计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刺绣产品;有的店铺则专制传统苏州扇子,将传统的扇子制作工艺传承下来,制作出精美绝伦的扇子作品。
葛家巷还有着丰富的文化活动。
每年的传统节日,这里都会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吸引着大量游客和当地居民前往观看和参与。
例如,每年农历正月初一的元宵节,葛家巷会进行盛大的灯会活动,点亮千百盏各式各样的灯笼,给游客们带来独特的视觉享受;每年的苏州春游节期间,葛家巷会举办传统花灯展览,展示苏州独特的花灯文化。
葛家巷作为苏州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传承着苏州传统手工艺技艺,还承载着苏州的历史记忆和乡土文化。
这里不仅是苏州人们传统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游客领略苏州历史文化魅力的重要景点之一。
在葛家巷,可以感受到苏州水乡城市的独特韵味。
步行在狭窄的巷弄中,充满了古老的气息和宁静的闲适。
巷弄两旁的民居中仿佛还停留着往昔的生活场景,可以想象到几百年前的人们是如何在这里生活、工作和娱乐的。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研究【摘要】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苏州市著名的旅游景点,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本文旨在通过对该街区的现状分析、旅游资源分析、开发策略、体验提升和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展开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一文化遗产。
研究显示,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在旅游开发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可以通过创新的开发策略和体验提升,进一步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文化保护和传承也应成为重要任务,确保历史街区的原貌和文化特色得以保留。
通过对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的研究,可以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研究、现状分析、旅游资源、开发策略、旅游体验、文化保护、传承、成果、发展前景、结论、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苏州市内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传统的水乡文化和苏州园林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迫在眉睫,如何保护和传承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如何提升游客体验,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问题,分析其现状和资源,提出合理的开发策略和体验提升措施,探讨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对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还有助于增强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促进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2 研究目的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其旅游开发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发展策略,以促进该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了解其旅游资源、吸引力和竞争优势;2. 研究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传承和保护现状,探讨如何有效地平衡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3. 提出针对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策略,包括如何提升旅游体验、增加游客满意度和吸引力;4. 分析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发展前景,探讨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研究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苏州市内,是江南古城里著名的景点之一。
该区域面积为1.98平方公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促进该景区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有关部门进行了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研究。
一、概述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苏州市内,距离苏州火车站仅3公里,交通便利。
该区域包含平江路、沧浪巷、瑞云巷等多条历史悠久的街道,其中一些建筑已有900多年历史,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
该区域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平江桥、赵彦衡故居、赵伯驹故居、平江钟楼等,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二、旅游开发优势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具有如下优势:(一)地理优势:该区域位于苏州市核心区域,交通便利,是游客出行的理想地点。
(二)文化优势:该区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游客提供了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三)旅游资源丰富:该区域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包括历史建筑、古镇村落、园林景点等,为游客提供了多种游览选择。
(四)产业配套完善:该区域周边的商业、住宿、餐饮等配套产业已经比较成熟,游客的出行体验得到了提升。
三、旅游开发策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以吸引更多游客,并提升游客的出行体验。
具体策略如下:(一)加强景区保护和修缮:保护和修缮历史建筑,维护景区整体的文化和景观价值。
(二)拓展旅游产品: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包括文化体验、旅游纪念品、餐饮等,增加游客的消费满足感。
(三)推广营销:加强景区的推广营销,提高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游客数量。
(四)提升旅游服务: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如设置导游讲解、维护卫生环境、完善交通配套等,提高游客的出行体验。
四、结论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促进该景区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有关部门进行了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研究。
发现该区域的旅游开发具有地理、文化、资源等优势,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来吸引更多的游客,提升游客的出行体验。
– 52 –历史文化名街完整街道设计的分析与探讨——以苏州十全街设计为例□ 王 龙,魏桂芬,王雨幻(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深圳 518000)摘 要:历史文化名街作为城市的经脉,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同时又体现着时代的风采与变化,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历史街区中原有传统风貌及建筑肌理正快速消失。
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位于苏州老城区的十全街早在吴王阖闾时代就已存在,承载着姑苏的历史文脉。
本文通过对苏州十全街进行调查与研究,初步探讨街道在交通体系、景观空间、文化建筑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对历史文化街道有效的品质提升策略及改造方案。
关键词:十全街;完整街道;慢行交通;景观特色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3400(2019)07-0052-04Historic and Cultural Streets Design–– Taking the Suzhou Shiquan Street as an ExampleWANG Long, WEI Guifen, WANG Yuhuan(Shenzhen Urban Traffic Planning Center Co., Ltd, Shenzhen 518000, China)收稿日期:2019-06-04第一作者简介:王龙 (1976-),男,满族,辽宁铁岭人,学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工程设计、交通规划。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 original traditional features and architectural textures in historical blocks are rapidly disappear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treets, as the meridians of the city, carry the memory of the city and reflect the style and changes of the times. Suzhou is a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the Shiquan Street in the old city of Suzhou was already existed at the end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Suzhou Shiquan Street, initially discuss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street in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landscape space, cultural architecture and so on, and propose effective quality improvement strategies and transformation plans fo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treets.Key Words: Shiquan street; Complete street; Slow traffic; Landscape features0 引言十全街,原名十泉街,始称于宋,因旧有十口井得名,后改为十全街。
[收稿日期] 2005-11-20[作者简介] 顾永红(1975~),女,汉族,江苏南通人,江苏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专门史旅游文化方向研究生。
街!在∀辞海#的解释为: 城市的大道!;∀说文#中的解释为: 街,四通道也。
!(转引自∀汉语大字典#);∀汉语大字典#也将其解释为: 城市的大道!。
∃ 巷!在∀说文#中的解释为: 衖,里中道。
!古代 衖、巷不分。
!衖即巷(转引自∀汉语大字典#);∀辞海#中的解释为: 小于街的屋间道,胡同。
!∀汉语大字典#中的解释也为: 街里中的道路,胡同。
直为街,曲为巷,大者为街,小者为巷。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 街道!的解释为: 旁边有房屋的比较宽的道路。
!&∀现代汉语词典#中 巷!的解释为: 较窄的街道!;∀新华词典#解释为: 胡同、里弄。
!苏州历史水街区研究∋∋∋对苏州历史街区特色的探讨顾永红(江苏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江苏苏州 215000)[摘 要] 水陆并行双棋盘格局是苏州自古以来城市街道系统的独特形态,河道与陆道一起形成街坊的边界,该格局至今尚存,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在这一形态的基础上,在分析苏州街道特色和历史街区特色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一个反映苏州历史街区特色的概念∋∋∋苏州历史水街区,并对其独特的形态特点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及其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关键词] 苏州历史水街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特色[分类号] K878/8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8113(2006)01-0086-04 国际上历史街区保护的概念是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至今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
国内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起步都较晚,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开始,虽然研究的历史不长,但学者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已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绩。
对于历史街区的概念,人们基本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识。
鉴于苏州城市街道系统的独特形态∋∋∋水陆并行双棋盘格局,本文尝试提出一个反映苏州历史街区特色的概念∋∋∋苏州历史水街区。
那么,什么是苏州历史水街区?它在形态上有哪些独特之处?本文将对此进行探索,希望能够为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及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一、苏州历史水街区概念的提出在中国古代,街 ,指的是城市的大道,巷∃,指的是居民区内部的较窄的道路。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阐释:战国以后的里坊制城市,坊间道路称街,坊内道路为巷。
汉代称城市主干道为街,居住区内道路为巷。
隋唐时,坊内支路称曲。
宋代以后的城市撤去坊墙,改为街巷制,沿用里坊制城市的方格网街道,并把坊内街、曲改造成东西方向的巷(以利建造南北向的住宅),巷可直通干道,交通大为便利。
这种方格网街加东西巷的道路系统是中国宋代以后城市街道布局的主要方式。
街和巷作为城镇道路的名称沿用至今。
南方有些城市还称巷为弄(或衖)。
北京多称胡同。
到现代,只要是城镇中旁边有房屋的比较宽的道路都可以称作街%;巷&仍然指的居民区内部较窄的街道,从某种意义上巷是街的一部分,是支街。
街与巷共同组成城市的街道系统。
地处水乡泽国的苏州,在漫长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街道系统∋∋∋水陆并行双棋盘道路格局。
在这一格局中,以街为边界,苏州城市被划分成一块块方格状居住、生活区,水路与陆路并行共同组成城市的 街!;在居民区内部,小巷又将居民区划分成一块块小方块,水巷和陆巷或平行、或交错形成城市的 巷!,整座城市因此而呈现棋盘方格网状。
苏州街道中的河道走船(货运大多用船,人们出行较远也往往乘船,所以河道以承担货运和远程客运为主),陆道则一般是步行或轿、马、车、走的道路。
从现代交通的眼光看,这是一种典型的交通分流,由其水道和陆道共同组成一条街道,街道中有交通分流,正如我们现在城市马路中分汽车道、自行车道与人行第19卷第1期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2月Vol.19-No.1JOURNAL OF YOU JIANG T EACH ERS COLLEGE FOR NA TIONALITIES GUANGXIFed.2006道一样,它们相辅相成又互不干扰。
这是苏州城市古代道路系统的独一无二之处,即水陆并行的交通分流形式。
根据苏州道路系统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从更宽泛的角度去理解苏州特色的街道!内涵。
即苏州古代城内的街道!由水陆两个通道共同组成。
河街和陆街共同构成了苏州的街,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并行甚至是相依的。
水巷和陆巷共同构成了苏州的巷,水巷和陆巷有的平行有的交错,街和巷在方格网状的苏州城市道路格局中是互通的。
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将这种独特的水陆并行的河街与陆街作为一个整体看作是苏州城市的大街,并根据这一特色称之为水街!,苏州水街应该包括有两种形态:一种为河街∋陆街!型,即水陆并行且相邻的形态,一种是河街∋(居民建筑)∋陆街!型,即水陆并行不相邻的形态。
这两种形态的大街都可称作苏州水街。
城镇中,以街为轴,以密集居民区为面形成的人类聚居空间单位,称为街区。
街区最基本的元素有主街、居民区建筑及设施、居民区内部的道路(即巷或胡同、弄堂)。
关于历史街区,人们已经形成了统一的认识 :指的是古城镇中,有较完整的历史风貌、有真实的历史遗存、具有一定规模(视野所及风貌基本一致)、并且保存有真实的生活延续∃的街区。
在苏州独特的街道系统∋∋∋水街道的基础上,苏州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水街区。
历史水街区的主街是由水街组成,街区内的小路由陆巷和水巷共同组成。
苏州历史水街区的定义为:在苏州古城内,以水街和水巷为街道特色的历史街区。
苏州历史水街区应该有四个特点:一是有较完整的历史风貌。
通过有历史典型性和鲜明的特色,反映城市的历史面貌,代表城市的传统特色。
二是有真实的历史遗存。
街区内的建筑、街道及院墙、驳岸等反映历史面貌的物质实体应是历史遗存的原物,不是仿古假造的。
三是有一定规模,视野所及风貌基本一致。
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构成一种环境气氛,使人从中得到历史回归的感受。
四是以水街和水巷为街道特色,街区的主街是水街,街区内的道路由陆巷和水巷或平行或交错共同组成。
从历史水街区角度考察苏州城市及其街区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和城市迅速转变的年代,城市本身的特征应集中体现在历史地区及其文化之中,城市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是历史地区的保护和延续。
!这是中、欧各国市长在1998年中国∋欧洲历史城市市长会议!上所达成的共识。
提出苏州历史水街区概念有三方面的意义。
首先,它明确了苏州历史街区的特点,为苏州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的方向提供依据。
水街是苏州历史街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水街不是独立于苏州历史街区之外的普通的河道水系,它是苏州历史街区景观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源泉与主体。
苏州历史水街区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把水街作为苏州历史街区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来更加完整、准确地认识并理解苏州历史街区,进而科学地保护、开发苏州历史街区。
其次,它明确了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
苏州是我国第一批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之一。
目前全国已有101座历史文化名城。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在哪里呢?在于苏州历史水街区。
城市是以街区为单元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城市的细胞是街区,城市的生命力也在街区,没有街区的个性,就没有城市的特点,历史街区是城市内涵浓缩的精华。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则是苏州历史水街区。
明确提出苏州历史水街区概念,有助于准确把握苏州历史文化名城文明的源泉、内涵与特色,有助于更好地延续和发展城市的文明,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它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苏州水城的内涵。
作为东方水城的苏州,其水城的内涵不仅在于三江五湖!自然环境,更在于水的文明,水城苏州是一部水与人的历史,水与人共同创造的辉煌文明。
这段历史与文明有的凝固在水街区的物质空间中,有的则活跃在水街区的生活空间中,只有准确理解苏州街区的水文化内涵,才能准确把握苏州水城的生命文化。
作为城市特色的浓缩精华,苏州历史水街区有哪些形态特点呢?二、苏州历史水街区独特的形态特点苏州历史水街区具有与众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由街巷构成了水街区独特的水陆并行的空间结构,这是苏州历史水街区的特色所在,也是它给人的总体意象。
街区内的陆巷和水巷划分了街坊,有陆顾永红/苏州历史水街区研究∃1986年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正式提出了保护历史街区的概念,文件中指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也应予以保护!。
文件中所说需要予以保护的街区、建筑群等就是历史街区!。
文件确定历史街区!有三个标准:一是有较完整的历史风貌。
二是有真实的历史遗存。
三是有一定规模,视野所及风貌基本一致。
(王景慧,1997)生活真实性是指历史街区不仅是过去人们生活和居住的场所,而且现在仍然并将继续发挥它的功能,是社会生活中自然而有机的组成部分。
生活真实性有两个评判标准:一是原有居民的保有率;二是原有生活方式的保存度,即历史街区应该是该城市或地区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保存最为完整、最有特色的地区。
(阮仪三孙萌,2001)街∋民居∋水巷!、民居∋水巷∋民居!、以及河街∋陆街∋民居!等空间布局形式。
这些不同的空间形态与各种生活场景结合在一起,形成丰富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富有节奏的生活画面。
街巷可以看作是水街区的纵向空间。
苏州历史水街区的街巷纵向空间界面具有连续性和线性曲折性。
街巷中连续的高低错落的建筑所形成的界面,使得空间得以完整的界定,是使水街区具有可识别性和可意象性的重要因素。
线性曲折是水街区的纵向空间的又一特点。
通常街巷不是一根直线,而是斜线、折线或曲线,空间不断地呈现出细微的收缩、放大或转折,其间结合水井、牌坊等小品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但在走完整条街巷通道时,却又形成直线的整体意象。
这种街巷空间与现代建筑中所强调的起始∋过渡∋转折∋高潮∋结束空间!序列截然不同,其连续性和线性曲折更注重的是均衡状态下的变化,无所谓高潮、起点和终点,富有韵律和节奏的连续墙面,在尺度和细部上具有某种相似性,但统一之中又存在着变化,以谦和的态度向人们娓娓道来一个个动人的生活故事。
与街巷垂直,经住宅入口,沿住宅各进!延伸到居住区域内部所形成的空间,可以看作是街区的横向空间。
它是水街区空间内充满水乡生活温情的横向多级空间序列,是水乡居民家居生活的反映,是一个多级序列,由街巷∋门前空间∋门∋天井∋檐廊∋居室∋门后空间∋街巷!组成。
这种多层次的居住环境序列,使各种生活活动有较强的领域性,从而给人以安全感。
其中许多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过渡,使居住在这里的人既不会感到寂寞,又比较安全。
例如,巷是半公共空间,封闭、安静,却时不时会出现些活跃和变化的元素;门前空间,一般的只是几级台阶和一个小屋檐,门半掩着,在天井里做家务的主人会与街巷中过往的熟人打招呼,聊上几句,构成一个半秘密的空间;大厅∋室!是这个序列中的秘密性空间;门后空间,如果有的话,常常是做家务和取水、取货物的地方,也是半秘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