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履历数据电子化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航空物探数据库建设中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引言随着物探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航空物探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领域,而航空物探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航空物探数据库的建设是航空物探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据质量控制是保证数据库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重点介绍航空物探数据库建设中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以及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航空物探数据质量控制的主要问题航空物探数据的质量决定了物探数据库的有效性。
但是,由于采集环境、测量仪器、测量数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航空物探数据的质量控制面临着以下主要问题:1.数据采集误差:受到测量仪器、测量时间、测量位置等因素的影响,采集到的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下降。
2.数据质量验证困难:航空物探数据往往是以影像和图像的形式呈现,对于数据质量的验证存在一定难度。
需要开发有效的质量检测方法和工具。
3.数据存储容量需求大:航空物探数据量较大,需要存储大量数据,导致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成本较高。
4.数据标准化问题:由于航空物探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等环节可能存在不同标准和规范,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航空物探数据质量控制方法为了保证航空物探数据的质量,需要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控制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采集方法控制航空物探数据的质量受到数据采集方式的影响,因此应该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测量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测量位置的选择等。
为了减小误差,应该选用高精度的仪器,测量位置应该尽量避免复杂地形和植被覆盖区域等。
数据质量检测方法控制为了保证数据质量,需要制定有效的质量检测方法和工具,来对航空物探数据进行检测和验证,排除错误数据。
通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数据质量控制:1.图像检测方法:通过自动检测图像中存在的异常,如伪迹、纹理不匹配等,对数据质量进行分析和处理。
2.聚类分析方法:通过对数据进行波形聚类分析,抽取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对异常数据进行处理。
442023年5月上 第09期 总第405期信息技术与应用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1 现状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威胁环境,促进复杂系统设计和交付的转型,美国国防部系统工程司在2018年6月公布了数字工程战略计划,目的是为了实现3个转变:一是主要依托数据模型进行采办;二是利用高逼真度数字样机支撑装备设计、研制和作战试验,最大程度上减少实物样机研发试验的工作量和成本;三是利用数字装备模型支撑运用与保障。
在美军数字工程的牵引下,国外多家大型军工企业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业务上开展“基于模型的数字工程”应用,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星驱”项目,打造了包括数字织锦、集成设计平台、数字孪生、数字样机等技术,使产品装配时间减少70%,初始质量提高95%;波音公司基于2CES 平台的构建打造未来数字工程体系,整合、简化企业的各个系统,减少系统之间大量的孤岛式点对点的连接和数据复制;空客公司构建面向数字工程的DDMS 数字化研制体系,降低成本,加快产品上市进程;罗·罗公司建设了“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系统,实现对航空发动机进行远程维修或进行预防性维护;普惠商用航空发动机服务平台EngineWise 依托大数据,改善与客户的沟通,建立与客户之间更加透明、更加紧密联系的工作方式;GE 公司致力于打造“传感器+大数据”的工业互联网模式,帮助航空发动机监控团队捕捉更多的数据,使数据分析变得更精确、更快捷[1]。
国内企业也在数字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方面,国内紧跟国外脚步,航空工业、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船、中国商飞的众多院所以及国防科大、清华、北航等高校,都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对载人航天、运载火箭、商用飞机、大型舰艇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航发集团建立了中国航发运营管理系统(AEOS),初步构建了一整套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业务流程和管理规范,已经初步形成IPT 团队组织模式,以需求为牵引的研制规划、基于产品数据中心的协同研发与管控,完成了基于文档的系统工程建设。
浅析提高航空情报原始资料质量的措施吴冰梅子发布时间:2023-06-19T06:45:48.66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3年7期作者:吴冰梅子[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快速发展,航空市场的需求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航空情报工作显得更加薄弱,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航空事业。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通过探讨航空情报原始资料的收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从而得到了较为有价值的结论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贵州分局贵州省贵阳市 55000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快速发展,航空市场的需求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航空情报工作显得更加薄弱,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航空事业。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通过探讨航空情报原始资料的收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从而得到了较为有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航空情报;原始数据;质量管理引言近几年来,伴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空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导航信息服务的观念也随之改变,日益增多的空中交通,使得以产品为导向的传统运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民航的安全高效运营需求,最终将促使航空服务产品由“以产品为导向”向“以数据为导向”转型。
当前,我国航空信息服务中的数据流程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连续性。
根据 ARAC循环所提供的静态资料与 NOTAM临时变更所提供的动态资料之间并无关联。
特别是在 NOTAM与 AIP等静态数据在生产环节上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导致产品的分离。
为获得一个完备的全空域信息,使用者需要通过定制不同类型的导航数据,而不同类型的导航数据之间往往存在着相互矛盾的情况。
构建高品质、高效率的航路信息基准数据库,以适应未来航路信息发展的需求,是当前航路信息质量提升的重要方向。
一、提高航空情报中原始数据质量的价值随着我国航空业的迅速发展,航空情报信息源的地位和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向航情使用者提供被破坏或错误的航情原始数据,会对航情的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威胁。
飞行经历记录本数字化应用研究作者:钱敬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年第12期摘要:为实现飞行经历记录本数字化采集,通过移动应用方式,结合公司SOC系统、ACARS系统中的航班数据,为飞行员提供简洁方便的飞行经历填写移动应用软件,并实现相关规则校验、机长审核等管理功能。
通过对飞行经历记录本中日常飞行任务、模拟机训练、飞行训练三个主要模块的开发、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技术路线的合理性。
通过实际应用,采用移动APP方式采集飞行经历记录本,并进行相关管理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上述研究为同类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飞行经历记录本;移动应用;经历时间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2-0274-03Abstra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digital collection of flight experience record book, through the mobile applica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flight data in the SOC, ACARS system of the company, the mobile application software can be provided for the pilot to fill in the flight experience easily and succinctl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ated rules check, captain audit and other management function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technical route is verified by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 main modules in the flight experience record book: daily flight mission,simulator training and flight training.Through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using mobile APP to collect the flight experience record book and carry on the correlation management has the very good application value, the above research has provided the certain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similar application.Key words: Pilot Logbook; mobile application; experience time1 背景《中国民航飞行经历记录本(CCAR-121运输航空公司版本)》为飞行员提供了每一次执行航班任务的详细、规范的记录。
机载设备履历本要求研究及处理方法作者:李攀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年第02期【摘要】目前,履历本作为机载设备产品交付时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受到各级用户的关注。
《航空机载设备履历本及产品合格证编制要求》(GJB 2489—1995),多年来一直未进行修订和换版,已经无法与复杂度日益增长的机载设备相匹配。
文章主要对各主机单位不同的履历本要求进行研究与分析,并给出处理方法。
【关键词】机载设备;履历本要求;技术性能指标0 引言随着机载设备的复杂度不断提高,机载设备履历本的内容也不断充实。
并且,各主机厂和各种产品型号的履历本要求也各不相同,这对设备承制单位编制履历本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产品交付后履历本出现的问题也层出不穷。
笔者结合多年的质量检验工作经验,整理、研究、分析履历本中具体各部分内容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相应的处理办法。
本文对《航空机载设备履历本及产品合格证编制要求》(GJB 2489—1995)中的内容,以及标准以外的二维条形码、软件版本清单及软件版本更改记录、履历本的续发补办和变更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1 封面1.1 盖章要求封面的盖章要求是出具履历本时经常困扰质量检验工作者的主要矛盾之一,源于《航空机载设备履历本及产品合格证编制要求》(GJB 2489—1995)对于封面的盖章要求过于简单,仅要求“未设计定型(鉴定)的产品,应在其履历本或产品合格证封面的右上角加盖‘供地面试验用’‘空中试验用’或‘供装机用’的标识”[1]。
按照产品研制阶段的不同,应当细分具体的盖章要求。
(1)F、C阶段,在履历本封面加盖“供地面试验用”的标识。
(2)S阶段应以首飞安全试验是否完成进行区分:首飞安全试验未完成前,在履历本封面加盖“S”和“供地面试验用”的标识;首飞安全试验完成后,在履历本封面加盖“S”和“空中试验用”标识。
(3)设计定型(鉴定)的产品,封面无阶段标识。
(4)根据主机单位要求,在状态标识印章左侧加盖“限用印章”。
飞行器制造中的数字化质量控制在现代航空航天领域,飞行器制造是一项极其复杂且高精度的工程。
为了确保飞行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质量控制已成为飞行器制造中的关键环节。
数字化质量控制的核心在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工具,对飞行器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确的监测、分析和管理。
从设计阶段的数字化建模,到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检测,再到质量数据的数字化存储和分析,数字化技术贯穿了整个飞行器制造的生命周期。
在飞行器的设计阶段,数字化建模技术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工程师可以创建出高精度的三维模型,并对飞行器的结构、性能和可制造性进行虚拟仿真和分析。
这不仅有助于提前发现潜在的设计缺陷和质量问题,还能优化设计方案,减少后期的设计变更和返工。
例如,在对飞行器的机翼结构进行设计时,通过 CAE 分析可以准确预测机翼在不同飞行条件下的受力情况,从而确保机翼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
在生产制造阶段,数字化质量控制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自动化检测设备如三坐标测量机、激光扫描仪等的应用,使得对零部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的检测变得更加快速、准确和全面。
这些设备能够获取大量的高精度测量数据,并将其与设计模型进行对比,自动判断零部件是否合格。
同时,数字化制造技术如数控加工、增材制造等也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数控加工设备可以按照预先编制的程序精确地加工出复杂的零部件,而增材制造则能够实现一体化制造,减少了装配环节可能带来的误差和质量问题。
数字化质量控制还体现在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上。
通过在生产线上安装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可以实时获取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加工温度、压力、速度等,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
一旦发现生产过程出现异常,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避免产生不合格产品。
此外,基于物联网(IoT)技术的智能制造系统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进一步提高生产过程的协同性和质量控制的效率。
浅谈如何实现民用机场工程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摘要:随着我国民航业发展的不断深入,如何切实提高民用机场建设质量成为了当下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机场建设项目工程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民航机场的建设,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子档案管理已成为未来档案管理的主要趋势。
本文将以建设单位的角度出发对实现民航建设工程档案实现信息电子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航工程;工程档案;电子信息化一、民用机场工程建设管理特点民用机场工程建设项目与其他建设项目相比存在着一定的特异性,在建设过程中是具有投资规模大、项目管理难度大、安全质量风险系数高等特点,例如工程建设涉及到的范围广、机场建设周期长、对建设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对建设工程质量的要求比较高、保障建设的安全系数符合规定要求、工程进度控制难度大;是由多个子工程项目组合而成的庞大的系统工程,例如飞行区、航站区、配套稿子区、综合交通等民航专业、市政专业、建筑专业等工程,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好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切实保障机场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不受影响。
二、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的应用与前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档案管理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电子档案的出现,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档案电子文件的使用与工作效率相比于传统的文档资料工作具有明显的优势,档案信息电子化是档案利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提升建设单位和工程承包单位项目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加强项目管控能力,满足民用机场工程投资、进度、计量、质量、安全、档案等业务管控需要,建设单位加强工程档案与项目实施等项目管理全过程线上管理,建立电子档案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线上管理、操作留痕、全程共享、实时查询、向投资要效益”的信息化、精细化、痕迹化、效益化目标。
三、民用机场工程档案实现信息电子化的实现路径(一)加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作为机场工程的建设单位必须改变思维,正确面对新形势,要促进档案电子化建设,必须考虑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内容,规范档案工作,规范档案工作,发挥档案工作的作用。
怎样提高飞机履历本填写质量
侯见礼;徐永光;李永贵
【期刊名称】《空军装备》
【年(卷),期】2003(000)009
【摘要】飞机、发动机履历本填写质量不高一直是航空维修资料管理的“软肋”。
从履历本的填写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思想不重视,认为履历本填写质量不影响飞机质量和飞行安全;二是填写不及时,少则半个月,多则一个月,特别是运输机部队(空中)机械师有执行外场任务的特点,客观上影响了填写的及时性:三是填写存在错、涂、漏等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我部在反复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采取了一些管理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填写中暴露的问题大大减少,较好地解决了履历本填写的质量问题。
【总页数】1页(P9)
【作者】侯见礼;徐永光;李永贵
【作者单位】95092部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67
【相关文献】
1.品管圈在提高内科病案首页手术填写质量的应用研究
2.采用DRGs分组方式提
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探究3.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体现病案信息利用价值4.规范
填写病案首页提高病案质量的效果研究5.质量提高月活动对病案首页填写质量影响的调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飞机全寿命周期各阶段信息完整性的电子布局控制方法在航空工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飞机设计和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机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信息量也越来越庞大。
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飞机在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信息,成为了航空工程领域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一、现代飞机全寿命周期信息管理的挑战现代飞机设计和制造涉及的信息涵盖了飞机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设计阶段的概念设计、详细设计、验证与认证,制造阶段的零部件制造、装配调试,运营阶段的飞行操作、维护检修,以及飞机退役后的废弃处理等多个阶段。
在这些阶段中,涉及到的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如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成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在飞机设计阶段,工程师需要对飞机进行全面的设计分析和仿真,以确保飞机的性能和安全符合各项标准要求。
而这些设计数据和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对于飞机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旦设计数据出现错误或遗漏,将会对飞机的性能和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
在飞机制造阶段,生产线上涉及到大量的零部件加工和装配工作,每个零部件的质量和尺寸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而对于每个零部件的生产数据和装配数据的管理,也需要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以避免因为生产工艺或零部件质量问题导致飞机的故障和事故发生。
在飞机运营阶段,飞行员需要依靠各种航空电子设备和系统进行飞行操作。
而这些设备和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飞机的飞行安全至关重要。
同时,飞机的维护保养信息和飞行数据也需要及时记录和分析,以确保飞机的飞行状态和维护保养状态达到标准要求。
在飞机退役阶段,飞机的废弃处理也需要考虑如何对飞机的各个部件和材料进行分类和处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而这些废弃处理的信息和数据同样需要被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现代飞机全寿命周期信息管理的电子布局控制方法为了解决现代飞机全寿命周期信息管理的挑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电子布局控制方法,旨在提高飞机信息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飞机在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飞机履历数据电子化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作者:杨冬海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第29期
摘要:传统的飞机装备管理是由纸质履历为中心开展的,但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到来及其在军事方面的广泛应用与高度要求,将纸质履历电子化并以电子履历为中心开展相关军事活动成为部队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飞机履历数据电子化提出的背景入手,在生产管理、数据验收方面监理一整套质量控制管理机制,应用有效的人员管理方法最大程度地降低履历数据电子化生产过程中的出错率。
履历本的规格、格式及内容是否规范,不仅影响生产厂和部队的管理和使用,而且影响对航空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维护。
关键词:信息全球化;数据电子化;假设检验;质量控制
1 飞机履历数据电子化提出的背景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正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高速迈进,全球信息化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的潮流。
世界上主要军事强国,无不加快装备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努力占领保障领域的信息化的制高点。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飞机履历信息化建设起步早,进展快。
我国目前采取人工录入的生产方式,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可想而知。
在检查验收过程中发现错误较多,例如飞机寿命、技术要求等条目错误,这些问题将影响飞机交付部队后的使用和维护。
随着我国飞机装备部队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将飞机中各项成品的纸质履历进行电子化,然后与飞机一同交付部队。
每架飞机履历本总量超千本,总字数约百万,记录飞机生产、总装、调试和试飞全部的生产和使用信息,是飞机交付部队后履历数据信息化管理的基础。
履历数据电子化一方面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又要满足生产进度要求,履历本的规格、格式及内容是否规范,不仅影响生产厂和部队的管理和使用,而且影响对航空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维护。
因此在人员人力、时间进度等多因素条件限制下,如何有效控制飞机履历数据电子化过程中的质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2 研究思路
一套完整的电子履历数据中包括全套的飞机、发动机、机载成品设备的电子数据,以往对于数据检验过程并无相关依据和指标进行验收,导致工作人员无章可循错误频发。
文章将从生产管理和数据验收两方面研究探讨,解决履历数据电子化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进一步减小飞机纸质履历电子化生产过程中的错误,避免对飞机后续的使用和维护造成影响。
在生产管理方面,提出针对履历数据电子化质量控制的有效管理方法。
军用飞机全套履历数据进行电子化是目前信息化战争发展的必然趋势。
利用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从根本上
提高数据质量降低差错率。
现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的思想教育、奖惩制度等主要方法运用于履历数据电子化质量控制管理中[1],完善生产环节的控制手段和管理,这是提高数据质量的根本。
在数据验收方面,采用概率统计学中假设检验理论的经典方法[2],根据数据性质的不同,分别对重要数据和普通数据制定了验收标准。
验收标准是保证履历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合理、有效的验收标准既可保证产品质量又可提高工作效率。
2.1 生产管理方面
在履历数据电子化生产过程中对生产人员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是保证飞机履历数据电子化快速朝前发展的前提。
从近几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可以从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奖惩制度等方面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工作质量。
对于前期录入存在错误的人员进行批评,总结错误原因并逐项解决。
对生产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说明飞机履历数据在飞机交付部队后对于后期使用和维护的重要性,一个错误将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提高生产人员的工作态度。
奖罚分明,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思想。
对于验收过程中无错误的人员给予适当物质奖励,而对于错误频发则必须采取批评、经济处罚甚至调离岗位等措施,至于多次出错且无改进表现的人员应给予调离岗位甚至辞退的处理,利用经济手段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至于生产模式,生产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履历模板进行录入,并执行内部自检制度。
对于模板类数据错误,要进行横向检查,与其他架次飞机对应的履历本进行校核,如果确实为模板错误,则修改模板。
同时完善数据录入软件人机交互节界面的友好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出错几率。
认真做好记录,严把质量第一关。
2.2 数据验收方面
鉴于履历本总量超千本,总字数约百万,全部验收必然工作量极其繁琐。
故在此将其归为统计推断问题来解决,即需要以抽样检测为基准将提取的样本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判定总体是否具有某种性质。
通过积极与使用方交流,根据数据对部队后续使用影响程度不同将履历数据分为重要和普通两类。
重要数据包括产品名称、型号、编号、日期、各类时间、性能指标和工作参数等关键信息,普通数据包括产品验收者姓名、功能文字描述等非关键信息。
根据合同指标要求:飞机重要数据正确性达到99%以上,普通数据正确性达到98%以上。
综合考虑人员及生产进度限制共抽取53本履历,并采用假设检验的方法来确定验收评价方法。
首先依据前期工作经验,飞机正本、副本、发动机(左)正本、副本、发动机(右)正本、副本和起动机(左)、起动机(右)共8本履历中是所有履历中数据量最大的,而且数据重要程度较高,一旦发生错误对使用部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将此8本履历数据规定为必检本。
另外从剩余履历本中随机抽取45本,对累计共53本履历数据进行检验。
其次根据重要数据和普通数据对飞机后续使用带来的影响程度不同,规定重要数据检验水平为0.5,普通数据的检验水平为0.1。
最后,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制定验收评价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针对重要数据,假设正确率达到99%以上,即错误率。
如果假设成立,那么53本履历中发现1个不合格的概率是:
当时,对于重要数据在53本履历数据中发生1次错误这种现象不合理,拒绝原假设,则发生1次重要错误即认为该架次履历数据不满足要求。
53本履历中未发现不合格履历数据的概率是:
当时,对于重要数据在53本履历数据未发现不合格履历数据这种现象合理,接受原假设,则未发现重要错误即认为该架次履历数据满足要求。
针对普通数据,假设正确率达到98%以上,即错误率。
如果假设成立,那么53本履历中发现3个不合格的概率是:
当时,对于普通数据在53本履历数据中发生3次错误这种现象不合理,拒绝原假设,则发生3次普通错误即认为该架次履历数据不满足要求。
53本履历中发现2个不合格的概率是:
当时,对于普通数据在53本履历数据中发现3次错误这种现象合理,接受原假设,则发生2次普通错误即认为该架次履历数据满足要求。
3 结束语
本项目是将传统管理理论和经典的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积极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利用各类新技术和新手段,从管理和验收两个方面入手提高了数据质量,加快了生产和检验的效率,解决了人员人力与时间进度之间的矛盾,在履历数据电子化质量控制方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升部队的综合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