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04.50 KB
- 文档页数:5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汇总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篇1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2,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重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探索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和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教学过程:创设一个分一分的活动.导语:上星期在我们学校举行了什么竞赛(技能竞赛)幼儿园的小朋友也积极参加,并取得好的成绩,幼儿园的老师想用4张同样大的饼来表扬和鼓励小朋友们.如果每人分2张,可以分几人生直接答并说说为什么得出2.1,出示:第27页的情境图.如果每人分1/2张,可以分几人如果每人分1/3张,可以分几人如果每人分1/4张,可以分几人从整数除以整数到整数除以分数,借助除法的意义和图形语言,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意义.猜想:通过自己的操作得到的答案,你们猜一猜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二,画一画.导语:分完了饼,幼儿园的老师想把它装在盒子里,并用彩带来捆住.出示题目:有一条2米长的彩带,如果截成每段1/2米,可以截几段如果截成每段1/3米,可以截几段如果截成每段2/3米,可以截几段1,分组验证,让学生画图验证自己的猜想,观察分析图中反映的数量关系2,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和算法.三,填一填,想一想.让学生观察,比较,从而发现问题中蕴藏的规律.(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小结:同学们经过自己的认真探索,发现了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是乘分数的倒数.四,练一练.导语:同学们掌握了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敢接受知识的挑战吗1,算一算:61/421/5102/3124/572/32,有8瓶矿泉水,每人分2/5瓶,可以分几人3,拓展题:同学们这节课都学得非常认真,老师想用这9张红纸剪红心奖励给你们,每个红心需3/8张,我们班有32人,够分吗不够应需几张4,思考题:算一算6112五,聚焦反思,总结提高.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创设生活情境:注重自主探索:3,经历知识的形成:数学的学习过程注重学习的效果,更注重知识的学习过程.于是,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猜想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借助图形语言来验证知识的形成,如41/2=8是怎样得出学生就能借助图形语言自己探索出每张分了2个1/2,4张就有8个1/2.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体会数学知识的严密性,还让学生明白了知识或真理是能接受实践的验证的,为以后同学们的学习猜想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方法.练习循序渐进:设计练习时,我在算一算里安排有层次的计算,让学生先算简单的61/421/5,再算需要约分的102/3124/5,最后算要化成带分数的算式,满足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然后把所学的知识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拓展题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经历设计的,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最后还安排了思考题,这是超出了教材的学习范围,可是学生已学会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我认为学有能力的学生解决此题并不难,真正体现了数学的理念: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能力的培养,不同的收获.不足之处:小组交流不深入,分工不明确,致使教学难点没突破.时间安排不当,有点前松后紧,使后面的拓展题和思考题没讲,不能很好地培养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改进方法:1,布置小组合作自主探索时,应让学生先分工,并给学生温馨提示:每个学生应自己操作好,借助图形语言想好得出答案的原因,若想不出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讨论,选个学生登记每个人的交流.学生分组画图时,应让每个学生动手画一画,画好再交流自己的验证方法.这样可能会增加小组合作的实效性,避免有的学生只当收音机,也能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难点.2,在经历知识的形成时,时间应安排紧凑些,增强小组合作的实效性.画一画环节可让学生直接在书本上完成.这样也许就不会浪费时间.后面的练习题可能就有时间讲,就能让学生更明白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篇2教材分析: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能根据应用题的特点理解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分数除法教案]分数与除法分数与除法篇(一):分数与除法教案分数与除法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引进新课1、把8个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谁能列式?2、把4个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这两道题,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什么方法来计算?二、激思讨论,探讨新知识1、教学例1。
(1)把1个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几个?怎样列式?(2)求每人分得几个?用除法来列式。
那每人到底分得多少个饼呢?你是怎么想的?(课件演示:一张饼的1/3就是1/3张饼。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与除法”。
让学生提出学习这一节课想知道的问题。
三、实际操作,寻找规律教学例2。
1、把3张饼平均分给4人该怎么计算呢?“3 ÷ 4”表示什么意思?现在每人能分得一张饼吗?2、指导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3个圆形纸片,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分一分,看看平均每人能分到多少块?3、各组汇报分法及分的结果。
组1:我们是把这3张饼,每个都平均分成4块,一共分成12块,每人得3块。
组2:一个饼一个饼地分。
先将第一个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一份;将第二个饼也平均分成4份,每人也分得其中的一份;将第三个饼同样平均分成4份,每人又分得其中的一份。
将每个人得到的饼拼在一起,也是3/4张饼。
组3:三个饼叠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一份。
每人分得3张饼的1/4,也是3/4张饼。
4、电脑屏幕显示三种分法,让学生尝试说出推理过程。
(1)把3个饼平均分成4份,我们可以吧什么看作单位“1”?一份是多少个饼?一份是三个饼的几分之几?(2)从屏幕显示和操作,我们可以看出:1个饼的3/4就是3个饼的1/4。
(3)3/4就是哪一算式计算的结果?(4)3/4个饼表示什么意义?四、比较分析,分析规律1、观察等式1÷4=1/4,3÷4=3/4,,3÷5=3/5发现除法和分数有怎样的关系?2、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联系?为什么用相当于?板书: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这个等式还有注意什么?在分数中分母能是零吗?为什么?3、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被除数、除数这个等式该怎样写?这里哪个字母不能是零?4、联系复习时3÷5=3/5,现在你能运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来说明吗?5、小结:一个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一个得数,也可以看作一个除法算式。
最新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教学设计(汇总12篇)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消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受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妙的回忆。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善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六班级数学分数除法教学设计篇一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1)4/7÷2(2)4/7÷3。
=4/7×1/2。
=2/7。
教学反思:《分数除法(一)》是同学初次接触分数除法,本节课是同学今后学习分数除法的基础,让同学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以及对算法的探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一、充分利用同学最佳的学习状态。
课堂上省去了旧知的复习,设计简洁的学问情景,以最快的速度抓住同学有效学习时间,提高课堂有效性。
二、让同学在不同的活动中探究数学。
数学课不应只让同学单纯地仿照和记忆,应让同学在详细地操作、观看、实践中得出结论。
因此,课堂上我让同学通过操作、观看,引导同学探究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让同学经受了学问形成的全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了老师的引导作用,注意的是同学力量的培育,注意的是教给同学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把学问单纯的传授给同学,做到既重结果,又重过程。
三、让同学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应用数学。
学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数学。
在新课结束后,我让同学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应用了所学学问,让同学充分感受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寓于生活。
六班级数学分数除法教学设计篇二学情分析:五班级的同学已具有肯定的操作、观看、归纳概括力量,有了以前学习分数乘法、倒数的基础,让同学通过涂一涂、算一算、想一想、填一填的活动来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对于同学来说,难度不大。
教学内容分析:《分数除法(一)》是第三单元其次课时的内容,是在同学学习了分数乘法、熟悉了倒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就是把4/7分别平均分成2份、3份,目的是让同学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能够将除法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并进行解答。
3. 学生能够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活动,探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 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灵活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分数与除法运算。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教学卡片、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计算器等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他想把苹果平均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除法与分数的关系。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如: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法的除号,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
3. 实例讲解:教师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如:8 ÷4 = 2,可以表示为8/4 = 2。
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等价关系。
4. 练习巩固: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解答,如:计算12 ÷6,将其表示为分数形式。
5. 拓展与应用: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两倍,求长方形的面积。
6. 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通用5篇)《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65-66【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和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
3、情感目标: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分数所表示的两种意义。
【教具准备】:圆形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剪刀、直尺、圆形纸、彩笔。
【课前游戏】:1、IQ题。
(1)毛毛很怕打针,但今天医生替他打针时,他觉得屁股不痛了,为什么?(2)一只山羊,在它的左边放一块牛肉,在它的右边放一块鱼肉,请问它会吃哪一块?2、玩相反游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0分钟)1、师:林老师想知道我们班有哪位同学准备要过生日呢?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边学数学,一边跟这位同学庆祝生日好吗?师:同学们请看,林老师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8个蛋糕)2、师:如果要把这8个蛋糕平均分给这个同学所在的小组里面的4个人,每人可以分得多少个?师指名由那名生日的同学回答。
生:2个,8÷4=2(个)(师板书)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3分钟)(1)课件出示例1。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将8个小蛋糕变成1个大蛋糕,把这个大蛋糕平均分给他们4个人,每人又可以分得多少个呢?现在请每个同学用手上的圆折一折,分一分,然后同位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板书)(2)学生议论,教师巡视。
(巡视时找一组同位汇报)(3)生1:1÷4=0.25(个)师:为什么这样列式?生:要求每人分得多少个,就要算1÷4得多少。
生2:1÷4= (个)师:你是怎样想的?(如果第1个学生说得不好,再找第二个)(4)教师用课件演示验证: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吃,就是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其中的1份,这1份占这1个蛋糕的,也就是个蛋糕。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1《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1《分数与除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分数的定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比较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符号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分数的概念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2.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概念和分数的运算方法。
2.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分数的运算方法。
2.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实物模型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的概念,例如:“把一个苹果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得出分数的定义。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或者实物模型,呈现分数的运算方法,如加减乘除等。
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例如: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的运算练习,如分数的加减乘除等。
同时,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3、分数除法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归纳的能力.教学重点:分数的数感培养,以及与除法的联系.教学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教学过程:一,铺垫复习,导入新知[课件1]1,提问:A,7/8是什么数它表示什么B,7÷8是什么运算它又表示什么C,你发现7/8和7÷8之间有联系吗2,揭示课题.述:它们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二,探索新知,发展智能1,教学P90 .例2: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多少提问:A,试一试,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板书:用除法计算:1÷3=0.333……(米)用分数表示:根据分数的意义,把1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米的1/3,就是1/3米.B,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吗(从上面的解法中可以看出,它们表示的是同一段钢管的长度,所以1÷3和1/3是相等的关系.)板书: 1÷3= 1/3C,从这个等式中,我们发现:当1÷3所得的.商除不尽时,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也就是说整数除法的商也可以用谁来表示2,教学P90 .例3: 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课件3](1)分析:A,想想:若是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怎么列式B,同理,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怎么列式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呢板书: 3÷4= 3/4(2)操作检验(分组进行)①把3个同样大小的圆看作3块饼,分一分,看每个孩子究竟能分得多少块饼②反馈分法.提问:A,请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分的(第一种分法:把3块饼一块一块地分,每个孩子分得每个饼的1/4,共得3个1/4 块,也就是3/4块.)(第二种分法:把三块饼叠在一起分,每个孩子分得3块饼1/4的,拼起来相当于一块饼的3/4 ,也就是3/4 块.)B,比较这两种分法,哪种简便些※把5块饼平均分给8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说一说自己的分法和想法.3,小结提问:A,观察上面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板书: 被除数÷除数= 除数/ 被除数B,你能举几个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的例子吗C,能不能用一个含有字母算式来表示所有的例子板书: a÷b=b/a (b≠0)D,b为什么不能等于04, 看书P91 深化.反馈:说一说分数和除法之间和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板书: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三,巩固练习[课件5]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5÷8 24÷25 16÷49 7÷13 9÷9 c÷d2,口算.7÷13=( )÷9= 1/2=( )÷( ) 8/13=( )÷( )3, 7/10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的数.1÷21表示两个数( ),还可以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四,全课小结当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时,它门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由于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因此,我们只能说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故此,分数与除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整数除法中零不能作除数,那么,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五,家作P93 .1,2,3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例2:1÷3=0.333……(米)=1/3(米) 例3:3÷4= 3/4被除数÷除数= 除数/ 被除数a÷b=b/a (b≠0)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4、分数除法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内容:16页例2估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一等奖(经典版)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 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 日叙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翼大家下载后,能够匡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味、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1.分数的意义
第3课时分数与除法
【教学内容】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材第49~50页的内容及第51~52页练习十二的1~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图片,投影。
【复习导入】
1.3
5
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你们把谁看作单位“1”?
3.引入:
教师: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
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新课讲授】
1.教学例1(教材第49页例1)。
(1)读题后,指导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
(板书:1÷3=)
(2)讨论: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3)教师画出示意图。
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这个蛋糕的
1 3,就是
1
3
个“1”。
板书:1÷3=
1
3
(个)
2.教学例2(教材第49页例2)。
(1)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图画内容。
(2)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
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3)请几名学生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4)归纳。
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
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1
4
,即3个
1
4
块,把3个
1
4
块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
3
4
,即
3 4块,因此,3÷4=
3
4
(块)。
由此可见,
3
4
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
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学生相互说说3
4
表示的意义。
3.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引导学生观察1÷3=1
3
3÷4=
3
4
这两道算式,想一想:
①两个(非0)自然数相除,在不能得到整数商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②用分数表示商时,除式里的被除数,除数分别是分数里的什么?
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2)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归纳出以下三点:
①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的商。
②在表示除法的商时,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
③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强调“相当于”一词)。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3)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板书:a÷b=a
b
(b≠0)
(4)这里的b能为0吗?为什么?
明确: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可以,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5)分数与除法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
(分数是一种数,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除法是一种运算)
4.学习教材第50页的例3。
(1)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
板书:7÷10
(2)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得出结果。
7÷10=
7
10
所以养鹅的只数是鸭的
7
10
5.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0页“做一做”的1、2题。
答案:
1.
7
13
5 8 4
2.4÷9=4 9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51~52页练习十二的第1~12题。
答案:
1:1÷2=1
2
(kg) 1÷3=
1
3
(kg)
2:3÷4=3
4
(m2) 3÷5=
3
5
(m2)
6:1÷5=15
7:5÷6=56
(米) 8:1÷15=115
(km) 9:(1)9÷11=
911 (2)优惠的价格占原来标价的几分之几?
解答:11-9=2(元) 2÷11=
211 10:(1)4÷17=417, (2)17÷255=17255
11:此题有多种填法,考学生的发散思维。
12:(1)6 9 (2)
712 512
【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原来两个数相除,可以用分数表示;而分数也可以看作是两个数相除。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1.在引入课题之前,先复习旧知,为探索新知作了很好的铺垫。
2.在学生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时,能够借助直观形象的实物图,通过动手操作,演示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3.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思索,教师只作适当的说明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