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 格式:pptx
- 大小:63.12 MB
- 文档页数:15
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明市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正文:----------------------------------------------------------------------------------------------------------------------------------------------------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明市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明政文〔2021〕12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三明市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三明市人民政府2021年10月18日三明市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为认真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闽政〔2021〕8号)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促进三明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充分发挥三明市红色和绿色资源优势,努力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融合推进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发展,争创国家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把三明市打造成为全国、全省知名旅游目的地。
争取到2023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超5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500亿元;到2025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超7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650亿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旅游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主要任务(一)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1.优化旅游发展布局。
逐步完善“一带二区二窗口”发展布局。
“一带”即以三明市区为中心的沙溪滨河城市休闲旅游带,包括三元、沙县、永安,突出城市休闲、研学培训、小吃寻味、会务商务功能,沿沙溪河流域构建城市旅游带。
“二区”即以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为主的北部山湖洞生态度假旅游区,包括泰宁、建宁、将乐三县,突出碧水、丹山、溶洞等特色,着力开发自然科考、康养度假等产品;以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为主的西部客家红色文化体验旅游区,包括宁化、清流、明溪三县,突出红色文化、客家风情、养生泡汤等元素,重点开发红色教育培训、客家寻根祭祖、温泉疗养度假等项目。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11.19•【字号】浙政发〔2022〕33号•【施行日期】2022.1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22〕33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企稳回升向好,实现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以数字化改革为动能,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让文化和旅游产业成为人民群众感悟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享受美好生活、实现精神富有的重要载体,为高水平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实现“两个先行”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现代文化和旅游融合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供给更加丰富,品质明显提升,“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文化和旅游产业强省,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到2025年,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2个、度假区2个,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3个、街区10个,累计打造5A级旅游景区2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9个,培育千万级核心大景区42个。
75%以上县(市、区)达到省级以上全域旅游示范区标准,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覆盖率分别达到100%、70%、60%。
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达到1.1万亿元、占GDP比重13%,旅游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超11%。
二、重点任务(一)擦亮文化和旅游融合金名片。
1.打造文明之源和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地。
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一是统一思想,明确旅游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富民产业”的理念,围绕“城乡统筹、和谐共荣”xx 目标,着力打造“休闲”旅游品牌,积极发掘三国文化、文化、文化等旅游文化的文化内涵,以市场导向和项目为核心整合旅游资源。
(2)产业定位:期间将旅游业作为整个区域xx的经济增长点优先发展,通过5-10年的努力,将休闲为特色的旅游业培育成为区域经济中xx的支柱产业。
(3)发展目标:到年底,全区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力争突破6亿元。
二是统筹规划,突出xx,全面推进旅游项目开发。
(1)加强旅游规划的编制、管理和实施。
建立旅游发展规划和全区旅游景区(点)开发建设规划两级规划体系。
在编制旅游规划时,要加强发展方向的统筹协调和建设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相互衔接。
各区各部门在编制专业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旅游发展需求,做好与旅游规划的对接工作。
(2)精心打造“一带两区”核心旅游景区和线路。
未来3-5年,xx将以三国文化、文化、文化旅游为基础,规划“一带两区”。
即沿江城市中以休闲观光、夜游、水上游乐为核心的带;随着现代xx商务区的开发建设、特色街的建设、老街老厅的保护修复,将成为xxxx商业游憩区;以景区为核心的国道沿线城市生态休闲区。
着力打造米公祠、明清会馆、夜游、历史文化街区、生态景区、文化景区、文化城市、湿地公园、古银杏公园、石河湾休闲度假区等十大xx旅游观光休闲项目。
通过5年到10年的努力,将生态景区打造成为4A级景区,将湿地公园、文化景区培育成为3A级景区。
在此基础上,规划完善一日游精品游线路,重点打造城区、郊区环线并融入全市环线旅游圈,推出我区休闲旅游品牌。
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景区(园)建设中,要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相结合,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参与式旅游精品节目。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3.09•【字号】赣府厅发〔2022〕8号•【施行日期】2022.03.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充分释放旅游业发展活力,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结合我省实际,经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构建综合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现代旅游业体系,努力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2.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次达到1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2万亿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旅游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通过持续努力,打造一批富有赣鄱特色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进一步扩大“江西风景独好”品牌影响力,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成效显著,将我省打造成为全国红色旅游首选地、最美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地、旅游休闲康养胜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丰富产品供给3.创新发展红色旅游。
推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生态旅游等融合发展。
推动南昌以“天下英雄城”、赣州以“红色故都”、吉安以“革命摇篮”、萍乡以“毛主席去安源”、上饶以“可爱的中国”为主题,建设一批红色旅游精品区。
支持南昌、井冈山、瑞金、安源、于都高质量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打造全国红色文化传承创新高地。
加快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打造长征文化线路品牌。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1.19•【字号】青政字〔2022〕5号•【施行日期】2022.0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文化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鲁办发〔2021〕4号)部署要求,现就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施数字文旅战略,推动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丰富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优化文化旅游发展生态,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对城市发展贡献度,助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二)发展目标。
到“十四五”末,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0%;规模以上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超过20%,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0%;旅游业快速恢复,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引进或建成1—2个高端滨海度假旅游项目。
培育一批文化旅游骨干企业,推出一批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一批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形成一批文化旅游知名品牌,跻身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化创意中心城市行列,成为重要的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
世界知名的“电影之都”。
发挥国内首个世界“电影之都”吸纳效应,针对短板强链补链,围绕创作、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吸引优质影视企业集聚,打造国际一流的影视工业化生产基地。
【旅游意见】玉田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各乡、镇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唐政发〔2018〕34号),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县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和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重要新引擎,充分发挥我县旅游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加快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步伐,把玉田县建设成为“京津新空间、休闲玉之田”全域旅游休闲目的地,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旅游业发展精神,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旅游在扩内需、稳增长、增就业、惠民生中的独特作用,着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着力推进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着力培育旅游经济增长点,让旅游更安全、更便利、更文明、更舒心,为保持全县经济稳步增长、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作出新贡献,努力将玉田打造成为“京津新空间休闲玉之田”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县。
二、发展目标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实现核心旅游资源由粗放开发经营向集约开发经营转变,旅游开发由景区、线路建设向产业聚集、融合发展转变,旅游发展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
到2020年,旅游业综合收入达到12亿元左右,年均增幅23%,力争实现接待游客总量200万人次,年均增幅22%;拥有A级景区七个,其中两个4A级旅游景区、两个3A级旅游景区和三个2A 级旅游景区,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超过6次,旅游总收入占全县GDP比重达到4%。
三、主要任务(一)改革创新,增强旅游发展活力1.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制定和完善各类旅游专项规划,实现与《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规划》无缝对接。
积极推进区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区域旅游投融资平台、旅游资源交易平台建设。
设计推出区域旅游精品线路,推动开通旅游直通车。
建立区域旅游执法和投诉处理合作机制。
2.推进景区经营方式变革。
实施景区门票价格改革,引导景区由门票创收模式向降低门票收费,通过增加服务项目和提高旅游产品附加值增加收入的模式转变。
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促进旅游业发展一、概述旅游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产业,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岗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实施方案。
二、提升旅游基础设施1. 加强旅游景区和旅游设施的建设,提高旅游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完善交通网络,改善交通条件,增加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2. 加大对旅游景区的保护和修复力度,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
加强环境保护,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提升旅游服务设施的水平,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服务。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
三、扩大旅游宣传和推广1. 加大对旅游业的宣传力度,提高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媒体渠道、互联网等手段,向国内外游客介绍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和魅力,吸引更多游客来游览。
2. 结合地方文化和历史,举办各类旅游文化活动,增加旅游的吸引力。
比如举办旅游节、民俗展示等活动,丰富旅游产品,提高旅游的可玩性和参与性。
3. 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扶持旅游企业的发展。
鼓励企业增加开展旅游业务的投资,提高旅游设施和服务的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四、加强旅游业发展的管理和监管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旅游业监管,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建立健全旅游业协会和监管机构,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监管,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2. 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提供更加全面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与酒店、交通、美食等相关行业开展合作,打造全方位、一体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供应链。
3. 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研究和监测,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旅游业态的变化,调整和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
建立旅游数据中心,收集、分析和发布相关旅游统计数据,指导旅游业的发展。
五、加强国际旅游合作和交流1.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扩大旅游市场的覆盖面。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8.22•【字号】厦府规〔2021〕5号•【施行日期】2021.08.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厦府规〔2021〕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闽政〔2021〕8号),加快推进我市旅游业高质量跨越发展,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提出以下意见。
一、目标要求(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抓经济促全局理念,按照“七以七为”部署要求,以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运用改革的思维、市场的办法,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旅游业投资、建设、生产、服务、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加快推进我市旅游业高质量跨越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发展目标。
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总目标,坚持“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理念,高品位打造国际滨海花园旅游城市,高水平建设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大力拓展全域旅游内涵,实现产业全域覆盖、景区全域联动、产品全域优化、线路全域统筹、品牌全域整合、市场全域营销,推动旅游产业高端化精品化发展。
力争到2025年旅游收入超过3700亿元,年均增幅15%;到203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0000亿元。
二、提升产业能级(三)优化发展格局。
着眼打造旅游核心区,突破旅游资源瓶颈,在“山海交融、岛湾一体、中西合璧”上下功夫,坚持岛湾一体,依托“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文旅载体平台,持续构建以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为吸引核,以本岛城市度假区、海湾新城休闲区、都市近郊游憩区、北部山地生态旅游区为功能区,以本岛东部片区、环东海域新城片区、集美新城片区、马銮湾新城片区、东部体育会展片区、翔安机场片区等为节点的“一核、四区、多节点”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关于加强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旅游业发展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具有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推动文化传承和交流等多重价值。
下面从增加旅游产品丰富性、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方面,谈一下对于加强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首先,加强旅游产品的丰富性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我们应该积极推动深度旅游、主题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通过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在线文化活动,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增加游客的文化体验和互动性,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同时,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推动旅游与农业、教育、医疗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全域旅游产业链,提供更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其次,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是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我们应该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
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旅游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旅游服务队伍,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
同时,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加强对旅游设施、交通、卫生等方面的管理,提高旅游治理能力和水平,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度。
此外,加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我们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推动旅游业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保护,加强对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同时,鼓励绿色旅游发展,推动旅游企业实施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引导游客选择环境友好的旅游产品,激发社会对旅游生态的重视和保护。
最后,我们还应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社区旅游,推动旅游业在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
通过整合乡村资源,打造乡村特色旅游品牌,提供独特的民俗体验和生态环境,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参观和休闲。
同时,通过引进社区旅游,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促进社区经济的繁荣。
通过乡村旅游和社区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旅游业全面融合。